二次供水卫生应急预案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二次供水卫生应急预案

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现状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为提高中小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抽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所中小学校,从13个方面对100所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00所学校中,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21所公布了事件报告电话,59所学校制定了常规防范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逐级报告制度,所有调查学校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的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报告率除工作职责和任务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绝大多数存在内容不全面、没有针对性、可实践性较差等问题,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院校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其特点是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当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占全年总事件数的40%。另据报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疫情暴发,不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威胁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和按预案实施的应急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的全国范围内100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分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指导。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各省市分成经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3层。基于网络搜索顺序,选取上传至网络的100所中小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这100所中小学校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市13所,江苏省12所,浙江省9所,福建省8所,广东省6所,安徽省6所,山西省5所,北京市、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各4所,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各3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甘肃省、青海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2所,河北省、江西省、海南省、贵州省各1所;城市学校48所,农村学校52所;中学32所,小学6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

1.2 方法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有关应急预案内容的要求,从以下13个方面进行分析:(1)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3)通报电话;(4)领导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5)常规防范措施;(6)具体应急措施;(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8)责任追究与奖惩;(9)应急演练方案;(10)善后处理与恢复;(11)应急保障;(12)疫情报告流程图;(13)监测制度。

1.3 数据处理对所收集到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与上述13项指标一一对照,对比各应急预案的完整度,用频数和构成比做统计描述。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分析在100所学校中,应急预案包括13项指标中5项及以上的学校有63所,5项以下的学校有37所,没有学校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100所学校中,93所学校制定了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82所在应急预案中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其中21所公布了领导人通讯录或单位电话号码(10所学校各发布了1个单位固定电话号码,11所学校公布了全部领导机构人员的电话通讯录);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各部门及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各相关人员职责分类细化的学校有27所);59所学校制定常规防范措施;只有8所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12所学校只简单提及了逐级报告中的各个人员,16所学校发布了详细的逐级报告制度);41所学校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22所学校制定了善后与恢复措施;37所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应急保障措施;只有5所学校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的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

2.2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比较,城市学校在常规防范措施、逐级报告制度、应急保障、疫情报告流程图几项指标的报告率均高于农村学校。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对13项应急预案内容构成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的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但只有工作职责和任务这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討论

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由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先制定的应对方案,其目的是保证在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防止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学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机制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做好的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更新、修订、演练等方面的准备机制。近年来,由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频发生,各学校对相应应急体系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强。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方案,需要高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但就本次研究来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报告制度、应急演练方案、应急保障、监测制度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仍不够完善;且各学校的应急预案大都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过于笼统。

本次研究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项指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应急预案制订水平上没有差别。但我国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提示农村学校应更加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对小学与中学应急预案内容进行比较后发现,小学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学对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较高,应急预案比较完整。

针对本次研究中各学校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是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措施,要指定报告人、确定报告对象、拟定报告内容、确定人性化管理、疏通学生投诉渠道及关于学校面对新闻媒体的问题。(2)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关键靠实践,要通过演练检验。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由于缺少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在应急演练实践中检验应急预案的效果并加以修正和完善。(3)根据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当地卫生资源状况适当储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药品,以保证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或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以等待专业处置队伍的支援。(4)及早识别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是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及时而准确地捕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早期信息,建立高效、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体系。

学校制订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保障,也是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中,大多数学校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领导机构,且一半以上的学校拥有校医或卫生保健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学校在制订应急预案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各学校应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本校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危险性分析,对本学校应急能力作出评估,而后按照可能发生事件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加深对应急预案意义的了解,深刻认识应急预案制定及实施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危机防范意识的思想引导以及实际应急能力的加强,使应急预案真正成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武器。同时,还要加强预案的日常演练,提高人員的应急能力,保证在危急条件下能够应付自如,真正发挥预案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张辉,周洋.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43~45.

[2]李桂霞,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分析、预防和应急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42-1743。

[3]谷亚红,张智斌,李长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36(8):129-131.

[4]雷芝樱,董柏青,陈娜萦,等.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与对策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47-449.

[5]芮鸿岩.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J].扬州大学学报,2010,14(4):11-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7]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4):18-22.

[8]林鸿潮,彭涛.论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及其法治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4(4):19-24.

[9]周志忠,吴秀辉,让蔚清,等.基于人因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8):569-571.

[10]余柯,李晓红,杜一华,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其预防[J]墩学与管理,2012(4):13-14.

[11]顾永强.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靠不住[J].劳动保护,2010(21):44-45.

[12]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93-94.

[13]潘松涛.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1):12-13.

[14]吴洪华.学校应急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7-8.

收稿日期:2013-05-08;修回日期:2013-06-14

作者:李书贤 徐勇 汪漪 宋瑜

第2篇:二次供水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结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标准》及《生活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本单位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造成的损害,确保煤炭大厦及小区饮用水卫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 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勋泽

成员:涂其华、温晓颖马茜、、耿海龙、王楠、赵建军 配合工种:水工:闫顺堂、信双成;电工:袁义军、孟小军 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二、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1、如发生停水水故,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故原因,及维修时间长短,及时通知各用水客户,采取临时送水措施,若停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2、如发生水体投毒或污染现象,导致3人以上呕吐、腹泻、昏倒,或死亡,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1)首先停止向住户供水,通报有关部门到场,配合保护好现场通过了解中毒着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对事发水池,管网进行反复冲洗,等取水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3)如遇传染病高发季节或传染病爆发 ,应加强检查工作,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4)如遇洪水污染水池、管网等,应立即停水,配合相关部门清理污泥污沙,反复冲洗水池,管网,同时购买大量纯净水、矿泉水等供应用户,等管网恢复后,取水样送检合格,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立即停止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

2、立即拨打救援电话120、99

9、救护治疗病人。

3、负责保护好现场,稳定用户情绪。

4、若需公安部门配合,立即拨打电话上报上级领导,有上级领导请求公安机关配合。

5、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和记录。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取证、取样工作。

8、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复供水工作。

第3篇:二次供水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用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龙开凤

副组长:徐米成

成员:李堂、黄鸿永、陈厚森

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水户,采取临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发现水体投毒,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晕、腹泻、晕倒或死亡,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首先停止事发单位供水,通报上级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场,通过了解中毒者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并对事发单位水池、水塔、水箱、管网进行反复冲洗,等取水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督导二次供水单位加大对水池、水塔、水箱余氯投放量,确保饮卫生安全。

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清理污泥,污沙,反复冲洗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同时,购买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供应用户,等管网恢复后,取水样送检合格,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治疗病人。

3、负责保护好现场,稳定用户情绪。

4、若需公安部门配合,立即拨打电话

5、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取证、取样工作。

8、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复供水工作。

第4篇:二次供水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着力提高物业公司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XXX”小区饮用水卫生安全,为物业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检查相结合,从小事做起,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水户。若断水时间超过 2 天以上,采取临时送水等措施,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发现水体投毒,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晕、腹泻、晕倒或死亡,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首先停止供水,通报上级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场,通过了解中毒者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并对二次供水设备的水池、水塔、水箱、管网进行反复冲洗,等取水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督导二次供水部门人员联系检测部门对水池、水塔、水箱等进行检测,确保饮水卫生安全。

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清理污泥,污沙,反复冲洗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管网恢复后水样送检合格,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救护、治疗病人。

3、负责保护好现场,稳定用户情绪。

4、若需公安部门配合,立即拨打电话。

5、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取证、取样工作。

8、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复供水工作。

物业公司

2018年1月1日

第5篇: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分类分级

根据水污染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1、因突发性事件造成大范围严重污染,供水必须立即停止或在12小时内停止,停供时间预计在5天(含5天)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

2、因突发性事件造成严重污染,预计在12小时后须停止供水的,且停供时间预计少于5天的为重大水污染事件;

3、因突发性事件造成局部污染,不经适当处置可能影响供水的为较大水污染事件;

4、因突发性事件造成局部污染,经自然净化或适当处置后能维持水质原状的为一般水污染事件。

二、应急处理程序

1、发生水污染事件后应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第一时间上报政府相关部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成都市卫生局执法监督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保护好现场状况,了解事件经过,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

3、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须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

4、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相关病人送往医院,稳定用户情绪;

5、若须公安部门配合,应立即拨打电话,同时配合公安部门调查;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对水箱、水池及相关管道反复冲洗消毒,等水样送检合格后恢复供水。

三、预测及预警

1、当二次供水水池、水箱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征兆或发生突发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机构应立即取水样到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3、由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机构发布水污染预警。

第 1 页 共 2 页

四、先期处理及响应

1、取水样检测;

2、做停止供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向有关部门联系,通报受污染情况,告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五、应急措施

1、按照受污染性质、程度及范围,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2、如确定水受污染,应立即将水箱、水池内的水全部排放;

3、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加大对水箱、水池余氯投放量,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饮用水污染事件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对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巡视,水泵房、水箱房加锁,水箱、水池加盖加锁;

3、做好水环境治理、水源保护、水质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

七、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85152475 成都市卫生局执法监督处:86924806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6670028

自来水公司送水热线:962965

第 2 页 共 2 页

第6篇:中国矿业大学二次供水应急预案

中国矿业大学二次供水

事故应急预案

一、 总则

城市二次供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编制《中国矿业大学二次供水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发生事故的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保障二次供水安全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应急组织

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加强二次供水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协调等工作,成立二次加压供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

副组长:后勤服务集团分管水电中心副总经理 成 员:水电中心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预防:

为强化城二次供水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早发现并消除隐患,达到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效果。建立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可能导致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发生的因素,及时通报,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

(一)二次供水加压泵站

1、严禁外来人员入内。

2、加压泵站、储水池等要加强巡视,防止不法分子投毒。

3、配备专业化验人员,对加压泵站、储坚持每周检查一次。

4、加压泵站储水池30米范围内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物。

5、所有清水池的出气孔、观察孔加盖落锁。每天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二)设备设施

1、加强巡回、预防偷盗、破坏,常备主要设备配件,确保加压泵站正常运行。

2、维护人员要着防护服、鞋、手套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种人员要持证上岗。

3、加压泵站配备防汛器材,消防器具,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三)全员安全培训

1、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避免抢修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每年不少于八小时的安全教育或事故抢险培训。

3、相关人员熟悉灭火器的使用、堵漏操作、水质处理、电气抢修处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防汛措施等等。

4、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抢险程序以及工作岗位的危险源。

5、科学配臵防护用品,并要定期检查、配齐各类作业工具。

三、二次加压供水事故响应

(一)蓄水池(箱)等蓄水设备污染事故现象识别

1、异臭异味;

2、色度超标或出现异色;

3、有机物污染、氨氯等指标骤然升离;

4、有毒物质污染包括非金属离子(CN-,F-,s2-等),重金属(Hg,Cd,Cr,As等),易分解有机毒物(挥发酚、醛、苯等)及难分解有机毒物(DDT,多环芳烃,芳香胺,多氯苯等);

5、油污染;

6、富营养化污染;

7、蓄水池(箱)中,除了以上污染外,还有其它一些污染如酸、碱、盐类污染、热污染、放射污染等。

(二)防投毒事故

1、加压站内严禁外人进入;对清水池、蓄水池的排气孔、检查井、溢流管进行加盖、加锁;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化验,发现水质污染, 要立即停泵,停止供水,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向学校个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止用水。

2、在停止供水的同时,通知抢救中心立即出动组织对中毒人员实施救治,并提供相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机关取证提供可疑线索。

3、在有关部门取证抽样完毕后,及时打开排水阀门,把污染水从蓄水池(箱)排出,并反复清洗直至通过水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在用合格水反复冲洗供水管道,至用户中断取水样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可恢复供水,经市有关管理部门同意解除用水紧急情况。

4、如停水时间过长可临时接自然压力或通过上级部门协调,消防车运送清洁水,以保证生活用水。

5、对以上发生的情况,认真翔实记录,并保护好重要证据,以供日后司法机关采信。

(三)经检测加压站内水质确被污染时的应急措施。

1、加压站泵房应立即停泵,向市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用户暂停用水;

2、通过管网中的排水阀或水厂泵房回流,将管路中的污染水排空;

3、调水冲洗被污染的水处理设施;

4、恢复供水前,对供水管道清洗排污,通知用户用水前排尽管道内受污染的自来水。

中国矿业大学 后勤服务集团

2004-9-10

目 录

1.二次供水管理岗位责任制 2.二次供水卫生规范 3.二次供水巡视岗位责任制 4.中国矿业大学供水事故应急预案 5.从业人员健康证 6.从业人员考试卷

7.04-05年二次供水清洗记录 8.04-05年二次供水水质化验报告 9.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台帐 10.“四城同创”卫生标准 11.徐州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第7篇:二次供水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珠海度假村酒店有限公司

- 1 -

上一篇:吉瑞科技有限公司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科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