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后现代哲学主要体现在“相对性、矛盾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非理性、多元化”,它是思维方式上的一种批判与否定,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的文化思潮。这种思潮表现在当代诗歌领域中,主要体现在散文诗的创作实践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后现代哲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后现代哲学论文 篇1: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科学哲学的重建

摘要:后现代哲学思潮对现代性中的元叙事、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等观念有着多方位的解构和批判,其思想价值是深远和珍贵的。后现代理论中蕴含着许多对科学哲学有借鉴和启迪价值的思想因子。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张相互辉映,哥德尔定理、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等诸多新兴科学正在变革着科学的知识构成、内部结构和整体性质。一种观念层面的“后现代科学”正呼之欲出。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哲学;后现代科学

收稿日期:2011-02-13

作者简介:黄秦安,男,陕西西安市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西方社会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思想、文化和社会运动。美国哲学家罗蒂把海德格尔、杜威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看做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来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哲学逐步进入西方哲学主流。在后现代的理论视角下,西方传统的、深具现代性的启蒙精神、理性、总体性、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思维方式等都遭到普遍的批判。后现代把一切预设的思想基础都作为质疑和解构的对象,这种批判精神是弥足珍贵的。

在后现代的视域之下,科学知识的合理性也受到了质疑,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开始被解构。我们认可后现代对具有宏大叙事特点的科学规划的解构,但并不认同后现代对科学价值独特性的普遍怀疑。我们并不完全赞成解构性的后现代科学观,但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科学范式的具有“后现代科学”特征的科学发展趋势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后现代思想的基本哲学主张

从时间序列看,关于“后现代”(postmodem)这一概念,据学者们考证,从语源学看,英国画家查普曼于1870年的个人画展中首先提出“后现代”油画的概念。德国的卢纳尔夫曾于1917年提出一般的“后现代”的称谓。德国作家潘维兹在其《欧洲文化的危机》一书中也使用了“后现代”这一概念。还有西班牙的奥涅克斯、英国神学家贝尔、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这一名著中等均有所提及。按照汤因比对西方历史的划分,从1875年开始,西方文明开始进入后现代。但上述学者在使用“后现代”一词时的意义均不尽相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的许多思想可以追溯到尼采和海德格尔那里。而后现代作为一股强劲的文化潮流和哲学思想,应该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

从现代主义者与后现代主义者难解难分的争论中可以看出,现代还远远没有结束,而后现代则已经开始了。两者在时间上、观念上所具有交叉性、交互性和重叠性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后现代的概念是以现代的概念为构词基础的,所以后现代的概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现代的概念而独立存在的。

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在其《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后现代的基本观念和立场。利奥塔尔指出,“元叙事”(metanarratives)或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是现代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借助于元叙事可以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被赋予合理性的游戏规则和话语。而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对元叙事的怀疑。随着元叙事走向衰亡,主体和社会领域的非中心化逐步成为后现代的主题,元叙事开始转向局部叙事。利奥塔尔对知识的这种被“解合法化”到新的合法化的转变作了如下描绘:“普遍元语言的原则被能够证明指示性陈述的形式公理体系的多样性原则所代替;描述这些体系的元语言是普遍的,但彼此并不一致。在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中常被视作悖论,甚至是谬论的认识均可以在这样的体系内找到新的力量与信心,并能赢得专家集团的认可。”因此,利奥塔尔倡导抛弃绝对标准、普遍范畴和宏阔之论,支持局部类型、容忍差异、历史的和非中心化的后现代科学知识。

法国哲学家福柯从对权力、考古学和知识谱系的研究开始其对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尽管福柯并不认可给他的理论见解贴上固定的诸如“后现代”的标签(这其实也正是某些后现代思想家的多变和特立独行的特征),但福柯的整体思想无疑是极具后现代气息的。与许多后现代思想家一样,福柯的思想中有很深的尼采主义和海德格尔思想渊源。福柯主张放弃对知识基础和知识体系的追求,强调了非中心化世界的重要性,赞成采用“谱系学”代替科学。他敏锐地指出,在被标榜为“理性”和“合理化”的传统思想及其方法的背后,隐藏着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权力的本质。福柯推崇“精神分析学”和“文化人类学”,认为它们的质疑、批判和论争功能使得它们在知识的整体空间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秉承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反形而上学立场,德里达发起了对追求普遍性、本质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在“书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一章中,德里达描述了西方思想传统中的“逻各斯”的长期统治状态:“决定真理的一切形而上因素,甚至海德格尔提醒我们的超越形而上本体神学的那个因素,无论以哪种方式理解该词的意义——在前苏格拉底或哲学的意义上,在上帝的无限理解或在人类文化学的意义上,在前黑格尔或后黑格尔的意义上,都或多或少与逻各斯密不可分,或与在逻各斯的线性发展中思考的一种理性密不可分。在这个逻各斯内部,与语音的原始和本质联系从没有间断过。”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关于能指与所指的划分及其意义的深刻影响,德里达企图通过颠覆“逻各斯主义”在言说与书写、存在与非存在、本质与表象、所指与能指等范畴之间作出的二元划分中所显现的单向中心性(即指派给前者以比后者更多的重要性),从而使“自由游戏”式的文本能指系统摆脱外在(实在)世界的束缚,获得其可以高扬的存在性。

美国的詹明信的力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奠定了其在后现代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詹明信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要谈后现代主义,首先要同意作以下的假设,认为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之间,我们的文化发生了某种彻底的改变、剧变。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使我们必须跟过去的文化彻底‘决裂’。而顾名思义,后现代主义之产生,正是建基于近百年以来的现代(主义)运动之上;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决裂性’也正是源自现代主义文化和运动的消退及破产。”詹明信把后现代主义看做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重要表征。詹明信相信,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任何理论叙事所隐含的“总体性”只能建立在现实和文化文本的破碎性之中。詹明信把“无深度感”、“浅薄微弱的历史感”、“精神分裂式的文化语言”以及全新的情感状态、新科技的发展等看做是后现代文化的主要构成元素。

作为现代性的捍卫者,德国的哈贝马斯并不认可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理解。虽然哈贝马斯承认现代性有其内在的缺陷和困境,但却并不认为现代性已经到了必须被否定和抛弃的地步。哈贝马斯写道:“我认为我们不应抛弃被视作注定要失败的现代性和它的构想,而是要从那些试图否定现代性的奢侈而又过度的计划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哈贝马斯倡导新保守主义和交往理论,用来克服现代性的问题。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解释是“保证自己得到完完整整、不多不少的复制”。对于这一定义,我国学者盛宁的理解是,是资本主义自己给自己确定了一套原则,有了这些原则,就具备了某种自足自律性;它就不再需要仰仗任何外在的权威、传统、神祗和真实等为自己的存在争得一个合理性了。与许多后现代思潮具有的非理性主义传统不同的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哈贝马斯的认识出发点是理性主义的,在他看来,像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的工作就被归为尼采非理性主义的一个种类。而诺里斯(Norris)认为,哈贝马斯对德里达工作的这一认识定位是一种误读。基于现代性的认识立场,哈贝马斯始终无法与许多后现代主义者达成共识。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20世纪末西方科学哲学的舞台上也是盛极一时。与哲学上一般后现代理论较为宽泛的认识视角不同,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将其认识定位在“科学”这一特定的知识概念之上,对科学活动的本质、过程、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科学真理等进行了社会学层面上的解读。

以美国的大卫·格里芬(Griff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倡导所谓“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格里芬主张在“解构性”(或“消除性”)的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或修正性)的后现代主义之间作出区分。格里芬写道,这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试图战胜现代世界观,但不是通过消除上述世界观本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和宗教的直觉的新体系。它并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那种允许现代自然科学数据单独参与建构我们世界观的科学主义”。

上述各种后现代哲学流派和思想对于整个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虽然各种后现代理论表面上给人留下一种论点丛生和杂乱无章的印象,但概括看来,后现代思潮的一个认识基点就是对一切经典理性主义和现代性思想(这里现代性的意义是指自文艺复兴开始发轫直到启蒙运动之后逐渐定型的西方主流文化思想,包括主体性、理性观念、自由、民主等)的普遍质疑、怀疑和解构。

二、后现代视域下的科学:从解构到建设

对于科学,尤其是科学主义,许多后现代主义者都致力进行一种解构和批判。在各种关于科学的后现代见解中,解构性的后现代科学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审视了科学的内在局限性,但是对科学精神的普遍解构仍然具有不少危害性。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和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他们都认为科学其实是无法与其他文化形式划界的。罗蒂在对维特根斯坦、杜威和海德格尔三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时宣称:“对知识、道德、语言、社会的基础所作的研究可能仅只是类似于教义辩护的东西。”因此,在罗蒂看来,无论何种类型的研究及其知识体,都被齐一化为某种主观本位的、预先设定的信仰。罗蒂专横地写道:“当伽利略找到他的数学化词汇时,他已经在成功地完成他的探究。而这一探究,在我能给出的惟一意义上说,是解释学性质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达尔文。我看不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与圣经注释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化历史学家所从事的事业有何不同。”费耶阿本德断定,“不仅不可能有一般的科学和理性的理论,而且根本就不存在科学合理性这种东西”。他在《反对方法》一书中提出:“科学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的口号,并提出了“怎么都行”的“反规则”方法论。其立论根据是:科学是复杂的、异质的历史过程,不能用精确的固定的逻辑范畴来把握,任何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传统的理性主义规则论不仅有害于科学的批判能力,又易导致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科学研究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原则,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便是“怎么都行”。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持有与罗蒂和费耶阿本德相类似的论点。“在德里达看来,真理不过是各种高尚的隐喻,一种语言对真理‘武断’愿望的产物,从而剥夺了真理的内容与解释的力量。在他那里,‘实在’的科学观念不过是一种描述上的方便手法,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更好的理由,只不过是它碰巧满足了某些在当前享有声望的研究纲领或范式的需要”。通过对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科学哲学思想的解读,德里达得到的结论是,所有的概念都是隐喻。具体看,“在科学认知过程中,‘口头的障碍’常带着一种形式上确定的隐喻、确定的范围,在口头‘表达’的、‘隐喻引诱理性’的严格意义上,甚至可以超过语言。另外一方面,客观知识的心理分析必须首先‘直接的隐喻’。”在德里达那里,科学变成了一种隐喻式的修辞,而所有的科学方法只是一种隐喻的手法。德里达认为,即使在严格的逻辑和严格的定义中也无法消除隐喻的痕迹。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又常常作为其理论的依据。

科学知识社会学,特别是其强纲领ssK的一些基本主张包括:科学的内容和结果只能根据其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的语境来塑造和理解。科学研究的产品,即所谓的自然律,必须始终被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其有效性依赖于专家之间的默契。科学只不过是众多“故事”中的一种。评价科学成果的最好方式就是质问:如果某一论断被认为是真的,那么说话者代表了谁的利益。因此,对大众来说,关键问题不是科学的结果是否经受了很好的检验,而是它代表了谁的利益。因而,科学只不过是一种伪装的政治学。科学研究的结果受到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比起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民族科学来说,欧洲科学并没有客观上的优越性。科学是战争、环境灾难、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优生学和帝国主义的同谋犯。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史蒂芬·科尔在《知识的制造》一书中概括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几个基本假定:“首先,他们认为科学不是一个由规则支配的活动,科学并不遵循一套能引导科学工作者独立发现真理的程序。第二,他们认为科学争论并非总能由经验证据来裁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在哲学上采取了相对主义的立场,否认自然界作为客观外界的重要性,否认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内容有重要作用。”依照上述假定,科学家的社会行为就成了科学思想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作者:黄秦安

后现代哲学论文 篇2:

浅析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后现代哲学

摘 要:西方学者评出儒教代表人物孔子、道教代表人物老子和释教代表人物慧能这“东方三大圣人”。尽管儒释道三教各主张有其独特性,持保守视角主义,但儒释道阐扬和谐,倡导交流融合。经过千年发展,儒释道三者之间进行不断吸收融合、批判。当今从后现代哲学方面审视儒释道融合的哲学内因可以发现,儒释道都有不支持刻板的本质主义,而是追求本真的探求,儒释道三家对世界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总的都是从主观、内部的修炼做起,对自我进行认识,发掘自我的本能,从此出发,更进一步的拓展到对开放的世界和社会进行观察感受,进行和世界、社会相适应的自我修养和提升,这不仅对古代人们、社会有着长远影响,对现代人也大有裨益。儒释道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当今的后现代哲学。

关键词:儒释道三教;融合;后现代哲学

一、儒释道三教哲学概述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释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1]。儒释道三教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从其对形成中国人独特的传统思想如天命观、鬼神论意识和宗教信仰等行为方式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方面可以看出,儒释道三教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背景。因此,研究儒释道三教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揭示中国传统内涵,对阐释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一)儒家哲学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人们所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显示了人们的地位和本分,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把持自己的权力,各尽其职,安分守己,遵守履行属于自己的责权义。对世界的概括方面,儒家讲的是将人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具有现实意义的本职工作上,不要去想一些超越职限的事情,“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儒家比较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讲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

(二)释教哲学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就是修身养性,代表修养的“心性”。通过对自己言行的表面观察,内心的深入观望,观察自己的行为、语言、举止来内心醒悟感受,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自己是一個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的本真。而具体修行方面,“戒”是有所不为,对于邪恶的事情要克制自己,比如不能杀生、不能说谎话、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由“戒”和“定”入手,接着“慧”即由此生,先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从另一方面进而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佛家有7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修行基本上都有3步,叫做“戒、定、慧”,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3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2]。佛教佛学的主要精华:“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我们可以理解为,佛庙里的塔是外在形式,是佛教崇高向上的实物表现;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也是外在形式;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3]。由此可见,释家讲的是“大智慧”,比较重视对自己言行的表面观察,内心的深入观望。在对世界的概括方面,释家主张不要被外部世界扰乱内心与自己的坚守,就是常说的“缘起性空”。

(三)道教哲学

道家的核心是包含修炼的“命”和生命的“命”两重意思的“命”,从一开始,道教就注重传播有别于“活死人”的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活得有价值、有这样的“命”的人,或活过这样的人生。我们要修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寻求生命的真谛和本性的精华与生命的意义,认识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道教的主要代表是老子的专著《道德经》,老子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的这本著作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处世哲学,其对人生哲理的概括对我们终生受用。比如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4]。对世界的概括方面,道家客观地讲“穷尽变化”,道家比较重视方法,讲的是“游戏技巧”。

二、后现代哲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学、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5]。

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展,随之而来的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与思想核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们产生很大影响,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又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的。在西方刚开始的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存在两个极端,发展仍不是很完善,这也是它们的发展由势盛走向势衰的直接原因,例如从命题到命题的逻辑演绎的分析哲学,过于局限,而相反的,存在主义又过分注重人的自由任性和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主要逆向思维分析方法,具有矫枉过正、走向极端的片面性,这是它的一个弊端,但不同于传统文化的刻板守重,在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看法上提倡辩证思想,虽然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对于激进的后现代哲学产生奠定了一定基础。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登上当代思想舞台——彻底否定现代哲学,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代表为结构主义和哲学解释学的兴起,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宣扬所谓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6]。以后在回应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作者:聂文娟

后现代哲学论文 篇3:

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

摘要: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是由于语言研究体验观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发展态势具有多维性与纷繁性。现针对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行深入分析,其表现出的如体验人本性以及多维性等后现代哲学特点,表明认知神经语言学属于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的新进路。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

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属于研究认识论的延伸,也是促使研究不断深化与实证的延续。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是由于语言研究体验观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发展态势具有纷繁性的特点。只有把认知神经语言学放置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才可以对其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成为语言研究的新途径。

一、认知神经语言学概述

认知神经语言学利用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为支撑,根据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对语言与大脑的联系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此学科在心理、认知以及神经为核心,对语言的本体性特点与潜在机制进行探究,表明语言是人心智现象的一种。

认知神经语言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主要以语言认知为研究重点的语言学理论,其不仅把语言学与大脑神经科学相联系,还把语言学与计算科学等研究相联系。所以,认知神经语言学理论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广阔,应用价值较高。

二、认知神经语言学中后现代哲学特点

(一)跨学科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自身是在新型认知科学与脑神经科学共同作用下逐步发展而来的,主要卢纶来源为神经科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认为语言是开放的,主要依靠操作者,是社会文化与认知能力等不同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认知神经语言学属于多元分支学科的一种,具有融合特点,主要以哲学与心理学等为支撑的认知科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较强,研究目标也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认知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等都属于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产物,认知神经语言学是根据上述理论为支撑、模型等开展实证研究,势必会和不同学科有联系。

(二)去中心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直观的表现了后现代哲学的去中心性特点。21世纪作为大脑为主的新时代,对大脑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明,应逐步对心理与生理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的介入。认知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认识论的延续,是研究的进一步与实证化发展。通过后现代哲学特征与理念的了解,语言研究应该以认知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为框架。在后现代主语思想的作用下,探究脑神经科学在语言中的指导作用为目标,论证人在认识论的前提下开展语言研究得到的思辨性结果,应用有关认知科学与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阐述其自导语言科学研究的方法,两者在语言研究中相互作用。

ERP技术在语言各种层面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充分说明了认知神经语言学的去中心性。在认知神经为基础下对语言的研究内容有语言构成、理解以及学习等几个方面,其中谚语理解的研究还可以分为自然属性的辨别、句子加工等几个层次。对语言不同层面与不同方面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在认识论的前提下,利用认知科学、脑科学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利用脑神经试验与心理试验对思辨性结论进行验证,充分表现了具有的去中心性。

(三)体验人本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将后现代哲学中的体验人本观与意义体认观充分体现出来,它的研究核心将人本精神充分的表现出来。

长时间以来,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逐步对人的心理因素与认知能力在语言中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就是人的大脑工作与认知状态对应用语言的作用,对心智和语言间关系的解说更加重视,说明意义是怎样建基在生物学影响下心脑关系层。根据此趋势的发展,较多的语言学家不仅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也逐步对心脑关系的形而上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进一步探究语言、心智以及大脑间的关系。

对心智和大脑关系的研究,必定离不开认知甚至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而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虚拟现实开展的。例如,ERP实验的实验设计并不是盲目,是利用虚拟现实达到的。应该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达到或部分打到你设计要求,虚拟现实就是对信息中介环境与感受体验信息的直接模拟,对感受体验信息转变的直接操纵,达到对人认识的虚拟化。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体验人本观的思想充分的体现出來。

(四)多维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利用的多维技术,关键技术主要有眼动技术、功能性核共振成像等,上述脑研究技术装备都可以为心智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另外,语言在多种层面的ERP成分也存在多维性特点。ERP成分能够在波幅、头皮分布以及潜伏期等不同方面进行描述,ERP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都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语言神经机制研究角度而言,对于多种层面的语言理解,例如语义、语法以及语音等多种层面,都存在与其针对的ERP成分,和语音层面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为N200,和语义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有两种,一种为RP,另一种为N400,和句法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有两种,一种为LAN,另一种为P600。

三、结语

认知神经语言学属于走向思辨性结合实证性研究的路向,采用多维技术对各种语言层面进行考察的一种认知神经机制。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能够对其理论基础充分了解,将其灵魂更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01):28-37.

[2]晋小涵.语言研究的新发展——从生物语言学到神经语言学的嬗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62-67.

[3]胡富茂.体验哲学视域中的英汉词汇隐喻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07):109-111.

作者:姚秋利

上一篇:金融发展理论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