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与规划大纲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物流系统与规划大纲

“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首先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然后讲述了一些具体方法;对“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将教学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王红军(1966-),女,河南郑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工业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2401157)、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北京市管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ADA07074)的研究成果。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IE) 是运用工程的方法来改善管理、用管理的理念来策划工程的学科体系,应用于众多行业和领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技术支持。[1]目前我国大约有150多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创立于2002年,其中“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物流工程、设施选址及评价、物流设备与器具、工厂物流分析、设施的布置规划(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自动化仓储系统、物流管理与控制、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系统计算机仿真等内容。

该课程的前期必修课程为“运筹学”、“系统工程”、“机械制造基础”、“人因工程学”等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与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搬运系统、物流管理与控制、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立足企业物流,并掌握物流企业的运作、配送与仓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结合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物流系统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的实际问题。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该课程内容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仅靠课堂理论教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开展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校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基础上合并筹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管、文、理门类等专业的普通高校。2008年正式挂牌。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特色鲜明,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多科型大学。

针对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调整,加强各种以体验与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院建立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可为本课程开设“认知实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实验”、“库存管理与AGV小车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实际了解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了解库存管理的流程,了解AGV小车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对实际的工程环境和设施有了感性认识。

安排2周的生产实习,实地考察北京市某一汽车总装厂的企业物流活动状况。通过生产实习,了解企业实际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结合社会实际使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理解得以升华。

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 实现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课程设计的题目选择十分重要,一般要符合下列要求:(1)能反映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及其先修课程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般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3)难易程度适当;(4)能实现对学生查阅资料、计算、绘图等工程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的选题之一为“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场址位置、规模尺寸、产品结构文件、工艺路线和装配工艺等数据设计一个液压转向器厂。设计时应进行作业单位调查,对于生产车间,主要调查产品、产量、设备类型与台数、物料流动模式、建筑物结构型式与占地面积等;对于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调查职责、人员构成、设备配备、办公室面积等;对于仓储部门,应调查储存物品、储存方式、占地面积大小等;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主要调查工作性质、功能、占地面积大小等。要考虑车间和厂区的布置图、需要使用的机床数量、工人数量、工人的作业、物料搬运的方式和设备等因素。

学生要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详细工艺过程图,并注明各工序间物料搬运量。(2)进行系统物流分析。计算物流量,绘制系统物料流程图。(3)进行作业单位关系分析。绘制作业单位相关图、面积图;提供至少三种工厂平面布置图方案;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评价与选择。(4)提供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最终确定的工厂布置方案设计图。

课程设计完成后进行答辩,按照学生日常表现、图纸和说明书质量及答辩情况给出课程设计的成绩。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清华大学罗福午教授提出高等院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讨论、实验、设计、实习、参观、课题研究、谈话指导等。[2]作为讲授多年“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课程的教师,笔者认为,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国际知名案例问题专家Donald B. Schoen和Philip A.Sprague 说:“案例方法用的是关于特定企业情况的记录或描述材料而非课本;与传统的既定的讲授方式不同,案例方法下的教员引导学生对上述企业情况进行讨论。”[3]

“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场址选择和采用SLP进行工厂布局理论讲授时,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无法真正地使学生掌握该方法的内涵和应用。针对目前学生自主性、实践性能力较欠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学习、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时,在案例分析方面,教师事先对案例分析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流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厂址选择阶段,选择汽车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化工企业、核电企业等分门别类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们总结出,除了书本上提到的考虑因素外,还要结合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考虑节能减排。特别要关注到对环境的影响,注重绿色场址的确定。

2.基于项目小组的教学方法

在基于问题学习中,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学生共享专业知识,共同处理学习问题的复杂性。通过基于问题学习,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4]

结合一个具体的项目,学生们自由结成2~3人小组, 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课程项目, 并制作成相应的幻灯片, 由一位学生对其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 教师作为场外指导, 适时地对学生陈述的观点及表现作点评。它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 形成“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格局。使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相互交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3.倡导新的科学理念

早期IE是将人与设备、物料、产品同样视为有待设计的生产要素,而现代IE则是借助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把人视为资本,把提高人的效用看作是促使系统效率提高的首要因素。面向21世纪,IE将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研究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要素进行有效运用,为管理活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以达到实现系统效益和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将绿色概念、节能减排、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单独强调生产效率,强调综合考虑人因工程、关注工人的生产环境、能源节约等等。

4.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开展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教学法

目前, 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人才是具有实际专业技能的人才, 特别是物流方面的人才, 这就意味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我们的重要培养目标。仿真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把直观、生动的可视化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为专业课教师,笔者承担完成了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等多个项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实际的项目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利用相应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的仿真软件,进行 “基于仿真的生产线建模技术”讲授。这些生动的研究实例和对前沿问题的阐述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其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结论

“物流系统与设施规划”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十分必要。不仅要符合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符合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经过上述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比较满意。本课程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课程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二石,等.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业工程,1999,(1).

[2]罗福午.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点和要领[J].中国建设教育,2006,(3).

[3]Silverman,R.&Welty,W.Teaching with Cases[J].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1990,(1):88-97.

[4]王红军,张怀存.浅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设[C].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议,2008.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王红军

第2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摘 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为改善该课程的授课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该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对授课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方法。实践表明,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所需应用型人才而设置。课程在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分析等方面,详细介绍物流系统和规划设计、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物流系统决策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和从较高层次上认识物流系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这门课程综合性较强,“教什么,如何教?”是教学设计中最和谐的问题,也是能不能较好完成授课任务的关键。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课教学改革

1.案例教学

针对本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原理和方法,案例教学可以便捷地创设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学习环境,向学生展示实际案例,为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录像,提出所讲述的知识点,再通过案例设计与模拟仿真等环节进一步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选取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时代特点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精心设计问题。

2.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综合性课程必须要采取的方法,其核心是使学生在获得物流规划设计知识的同时,学会更加宏观和深刻地思考问题。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思想。

3.讨论法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启发、指正和总结,为学生指明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方向。讨论的形式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是课堂气氛,可以让同学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其目的都是让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引起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藉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考核办法改革

1.考核办法改革的目的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授课实践中,教学团队采取了新的考核办法。

每位同学的考核除了上课、实验等基础考核部分,还有大量的课内练习作为考核内容。相应取消了期末考试的部分,这是由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繁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包含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战略和策略的分析。一次考试很难涵盖所有知识体系,通常的考试时间甚至难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

2.课内练习的特点

①数量多,强度大。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十次左右课内练习,也就是除课内实验之外,每次理论课程都有相应练习,这些练习都在上课前由授课老师印刷好,在讲课结束发给每个同学。一次90分钟的课程,留半小时左右给同学完成练习,因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还有很多定量方法,同学们拿到练习都需要争分夺秒,非常快速分析、计算以完成练习。

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练习,学生不但可以从中获得和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有的同学会在课后跟老师交流想法,对于更重于“教”的中国式授课,这是一个积极的成果。

②寓教于乐,轻松学习。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一个愉快接受知识的过程,在讲课及练习中,教学团队的老师们都非常注意让同学们更加轻松的掌握内容。

在系统基础部分,练习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完成一个九宫格,在这样的趣味小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领悟系统要素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思想,可以体会到要素的不同等的重要性。

③紧密结合知识点和实际问题。课内练习都是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同时既涉及当天的讲课知识点又有一定的实际背景,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学以致用,并养成一种思维习惯,看到实际问题拿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分析。

以系统因果分析部分为例,选择了中国公路超载的问题,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系统因果来分析。在练习卷上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时事资料和案例背景,这些案例都会及时更新,加入新的内容,比如在2011年讲课时正逢两会,还摘取了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的一段话放入练习:“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同一车货物,委托物流公司运送,从广州至北京,全程遵章守法,不超载,一车货物不但没钱赚,还亏了3200元。”

④出题灵活,人人不同。在课内练习的设计中,还尽量做到灵活出题,不千人一面。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是避免学生厌倦甚至是抄袭产生;二是每一个分析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同学增加参与感;三是练习中的案例具有实际背景,本身也有很多的可能性,同学们通过互相讨论,可以加深理解。

以库存设计部分为例,选择了一个蒙特卡洛方法进行的库存控制,在给出原材料的经济批量和安全备用储备量制度,以及耗用量、到货期概率之后,还提供了一张随机数表,在分析时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学号来查随机数表,进行库存管理,这样每位同学做出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在同学们完成之后结合订货策略的调整进行分析,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库存管理的关键问题。

再比如在仓储设备规划的部分,给同学的案例是某企业要采购一批叉车,有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特性的叉车可选,要同学们根据发动机功率、转弯半径、爬坡能力、行驶速度、提升速度、叉车质量等选择最合适的叉车。在讨论功能特性重要性的时候,很多同学持有不同意见,由于没有指定具体的企业和具体的仓储品,同学们不同的选择都是合理的,经过老师的总结,同学们对于物流系统设备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的种种细节印象更加深刻。

⑤及时地反馈和讲解。每次课内练习经过老师仔细的批阅和认真的分析后,都会在下一次课程中,给同学们及时地反馈,有三个重点:一是分析同学们练习中共性的问题,提醒大家忽略掉的要点和细节,思路的偏差等问题,避免错误重复;二是选出较为新颖和特别的分析,让大家一同分析其优劣,拓宽思路激发创意;三是强调练习中知识点的运用,可以同时起到复习上次课程的作用。

三、结束语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准备、按计划进行的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授课方法与考核办法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经过三次教学实践和课程结束对学生的匿名问卷来看,这种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远.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276-277.

[2]庞燕,王忠伟.论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市场,2007(36):120-121.

[3]江涛涛.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类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9):103-104.

[4]刘家林.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0(7):156-158.

项目资助:本课题得到国家教育部“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B-8908-08-03)、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建设项目“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J51403)、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张丽 郝勇 黄建伟

第3篇:应用型本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多采用宽口径的专业设置。在此背景下,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课程特点,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个模块,并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改革,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在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等不同高校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等专业均有开设,多作为专业主干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物流园区规划、物流网络规划、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等知识,能够对实际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由于各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也千差万别,因此针对学校类型与专业特色进行课程内容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1.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多具有“宽口径”特色,如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就涵盖了道路工程、交通规划、物流工程等诸多方向。口径过宽易造成学生学习广而不精,实践能力不强,具体到本专业物流方向,共设置有物流工程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工程四门专业课,其对规划、设计、管理等知识都有涉及,基本上能做到层层递进,但几门课之间仍有内容的重复交叠,同时自身的体系却不甚完善。

2.本院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现状剖析

(1)自身知识体系杂乱。目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杂乱拼盘现象。通过对市面上数十种本课程教材的调查,我们发现各教材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别,基本上都是自成一体,而且不管是针对研究型本科的教材,还是针对应用型本科的教材,其内容都是千差万别。此现象导致各校学生同学一门课,学到的知识却大相径庭。

(2)与其他课程存在重复。本专业物流方向虽然仅仅设置了四门专业课程,但相互之间的内容却存在不少重复。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设施选址部分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有重复,物流信息系统规划部分则与物流信息工程课程有重复。其重复内容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时产生懈怠,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梳理的过程中,应在保证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的条件下有所侧重。

(3)未体现专业特色。本院交通运输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均开设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但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工科特色,目标是培养规划、设计类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则更注重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具体到课程设置上,内容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搬教材内容,而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多针对管理专业特色编写,因此导致学生在就业和考研时,存在学过的知识用不上,需要的知识没学到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尽可能使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就业、考研需求接轨。

(4)技能应用特色不明显。本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学院现有的课程设置除了48课时的理论学习之外,仅仅辅以2周的课程设计,且课程设计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效果一般。

二、应用型本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

(1)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比例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继续学习深造,需要接触到社会物流规划层面的问题。为照顾到这两方面的需求,课程设置必須做到既全面又精专,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非常重要。在进行教学内容梳理时,为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物流系统规划的思路,广泛了解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设计方法,并为今后的就业和学习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将课程内容以“基础理论—社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作为一条线索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层面。这样物流系统规划中的问题由“宏观”到“微观”,由“社会物流”到“企业物流”,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及内容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 作用

基础理论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规划前的理论准备

社会物流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现状调研与需求预测 解决“社会物流”层面上的规划问题,包括:社会物流现状调研、需求预测;城市物流结点空间布局规划、物流通道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园区的平面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运作模式规划等。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企业物流规划 企业物流网络结构与结点设计 解决“企业物流”层面上的规划问题,包括:企业物流网络与结点的规划设计;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设施设备规划、仓储作业系统规划、分拣作业系统规划;配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仿真及方案评价等。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仿真分析与方案评价

(2)教学模块设置。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应通过一定的实践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思想,除一般的知识讲授外,还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并完善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基本形成了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三大专业模块(其中教学模块48学时,实验模块16学时,课程设计模块2周)。教学模块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穿插以案例讨论及学生的案例分析汇报;实验模块以仿真软件的操作为主,选取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进行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模块选取实际物流规划项目进行设计,并穿插1~2天的企业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三大模块的学习,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实践性强的内容进行了反复练习,而且课程设计和仿真实验两个实践环节的设置能够明显地加强理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相应概念、模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应用型本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物流规划问题的能力,它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环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侧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兴趣的教学方法。

1.理论环节尝试研讨教学,增强互动性

理论教学环节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为重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的接受性教学,学生对课堂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选取部分内容尝试研讨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去做探索性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案例教学联系实践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项目案例,案例应典型、真实,具有一定启发性和趣味性,并与教学内容相关,最终做到每一个规划主题都有实际项目案例与之对应。实行研讨式教学的内容在授课时先导入案例,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讨论总结出具体的知识要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真实的规划项目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面对实际问题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换位”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学期汇报”。具体实施措施为:将全班学生分为每组4~6人的学习小组,各组选出组长一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专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所选专题自行搜集资料并讨论学习。在学期结束前组织小组成果汇报,小组全体成员上台讲解,接受其他小组提问,并由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每位同学的汇报表现计入平时成绩,小组成果在学期考核中占一定比例。

2.实践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注重团队合作

(1)课程设计题目体现真实性。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该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法”,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规划项目或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课题,项目应具有一定综合性,能够将该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同时,用于课程设计的项目应尽可能选取真实的项目,既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2)课程设计过程体现分工合作。课程设计环节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由4~5人组成一个组,小组拿到题目后首先对项目进行分解,一个大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主要部分,每位学生独立承担其中一部分,对自己的成果负责,同时由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一致性,进行项目资料的汇总,文本的整合。

四、小结

笔者在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今后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课程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佳,兰培真,刘旺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9(11).

[2]兰培真,刘旺盛,刘晓佳.研究性教学法在物流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学报,2010(11).

[3]贡文伟,姚冠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

[4]彭鸿广,曹敏等.项目教学法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2(7).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作者:马香 温旭丽 刘云

第4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规划的基本要素等概念以及物流系统化推进的思想,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相应素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及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意义、内容。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化推进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概述;②物流系统化推进;③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战略环境的分析、方案的设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高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培养其求实精神及科学素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领悟物流战略规划的意义、掌握影响物流战略的环境因素、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理解物流战略方案制定的要点、理解三种基本物流战略、掌握战略目标确定方法、理解物流战略实施计划、掌握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理解物流战略控制与评价意义及管理过程。 教学重点: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战略概述;②物流战略环境分析;③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④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三章 物流系统模式及组织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设计和组织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的含义,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的内容与理论依据,物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基本类型与特点。

教学重点:几种典型的物流分销系统模式、物流管理组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内容与理论依据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模式设计;②物流组织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四章 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进行物流网络的选址与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物流网络构建原则、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物流网络规划分析过程,了解物流设施场址选择的程序与影响因素,掌握物流设施场址选择及其评价决策方法。

教学重点: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物流网络规划分析过程、物流设施场址选择及其评价决策方法

教学难点:物流设施场址选择及其评价决策方法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网络概述;②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及其分析过程;③物流设施场址选择;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设施规划与布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物流设施的内涵、领会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掌握简述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步骤,掌握工厂系统布置设计与物流中心的内部布置

的基本要素,掌握物流设施内部布置流程模式,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物流设施规划方案选择与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物流设施规划方案选择与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流量-距离分析法、优缺点列举法和权重(值)分析法、从至表、物流相关表及其应用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②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③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④物流设施规划方案选择与评价方法;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六章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搬运系统、搬运系统分析、搬运系统设计的含义,运系统分析设计方程式,搬运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要素,搬运系统设计的原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划分,搬运系统分析的流程模式,搬运系统设计各阶段分析方法,物料搬运路线与设备决策思路。

教学重点:搬运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要素、搬运系统分析的流程模式、搬运方案制定方法 教学难点:搬运方案制定方法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②搬运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③物料搬运方案的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第七章 EIQ规划分析技术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EIQ规划分析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EIQ分析所需资料、相关分析方法、作用、步骤。 教学重点:EIQ分析的步骤、EQ分析、IQ分析、EN分析、IK分析 教学难点: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EIQ分析的基础;②EIQ分析的作用步骤与方法;③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八章 仓库布置规划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普通仓库与立体仓库规划设计方法,熟悉现代物流设施的使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仓库储存区域空间规划内容、普通仓库规划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立体仓库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单元式立体仓库总体尺寸确定、立体仓库高架区的布置形式、衔接方式等。

教学重点:普通仓库规划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立体仓库物流模式

教学难点:仓库储存区域面积的计算方法、高架区与作业区的衔接方式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普通仓库的布置规划与设计;②立体仓库的规划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九章 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方法,培养学生规划核心物流节点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目标规划与条件设定、作业区域设置程序、作业区域能力确定方法、区域布置的基本步骤、作业区域空间规划区域的配置方法和物流动线模式。

教学重点:物流配送中心作业区域设置程序、区域能力确定方法、作业区域空间规划 教学难点:区域的配置方法和物流动线模式、作业区域能力确定方法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配送中心目标规划与条件设定;②物流配送中心区域设置分析;③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④物流配送中心辅助设施规划;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十章 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项目的策划与可行性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项目策划的阶段及其工作内容,物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阶段步骤,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

教学重点:工程项目与物流项目的关系、物流项目建议书的内容、物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含义、阶段步骤 教学难点:

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项目概述;②物流项目策划与建议书;③物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5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实验大纲(小编推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实验大纲

实习名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 课程代码:D4701SJ7D 学 分:1.5 实习周数:1.5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实验》是物流管理专业(或物流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流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流系统学的基本原理, 学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如运输系统的规划、配送中心的规划、仓储系统的规划等使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适应物流管理与规划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教学侧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务。其内容主要是各物流分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与控制,物流子系统有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搬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配送子系统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善于积累资料和运用知识。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确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模拟是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实务进行物流管理与物流系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各物流子系统的运作原理与过程,熟悉各子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会调整各系统运行的边界条件和参数,并分析仿真结果。掌握仿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物流系统规划的的认识和理解, 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业务需求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

1、 实习地点: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室

2、 实习内容: (

1) 物流网点布局设计: 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根据不同的初始条件, 选择不 同的网点布局模型, 模拟出不同的网点布局系统, 然后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 车辆路线的规划与设计: 使学生明确不同的路线选择对运输总路程的影响, 合 理的路线选择对物流系统,尤其是运输系统的重要作用。明确数学模型在路线选择科 学性上的重要贡献。

(3) 运输流程的计划和调度仿真: 熟悉不同的调度模型对于运输系统营运效率的影 响。

(4) 库存控制与管理的设计与仿真: 通过选择不同的库存控制模型进行库存控制模 拟,了解库存控制模型对于库存水平,库存成本的影响。

(5) 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中心设施的选型,参数的 确定,参数之间的配合。

3、 时间安排:2 周

4、 实习形式及方法:仿真模拟与在计算机软件帮助下进行设计

四、考核方法:根据平时成绩和学生所交实习报告的情况可参照以下标准评定最后的成绩:

1. 实习过程认真,能按时完成当天任务,实习报告书写规范、整洁,符合实际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可评为“优”;

2. 实习过程认真,能按时完成当天任务,书写较规范,只出现不超过 3 处的错误,可评为“良”;

3. 实习过程基本认真,基本上能按时完成当天任务,出现 3-6 处的错误,可评为“中”;

4. 实习过程基本认真,有时不能按时完成当天任务,会计资料中差错超过 6 处,可评定为“及格”;

五、主要参考书:《物流系统工程》主编:吴清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主编:谢如鹤等,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年

第6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名词、简答、论述: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

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

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11.234页--10.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管理

第7篇: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范文)

一章绪论

一节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含义;

(二)构成要素;

(三)物流系统的特征(四)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二节 物流系统化推进

(一)含义

(二)层面

(三)各层面物流系统化的趋势、要求及途径

(四)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三节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含义及其意义

(一)一般含义

(二)规划与设计概念区分

(三)层次与类型

(四)企业物流系统规划

(五)规划设计的意义 六章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节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一)概述

(二)设计方程式(三)设计的基本与要素

(四)设计的原则

(五)设计过程

(六)图例符号

(七)分析设计与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关系

二节 搬运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

(一)物料的分类

(二)系统布置模式

(三)各项移动分析

(四)各项移动图表化

三节 物料搬运方案的设计

(一)物料搬运路线与设备决策

(二)初步的方案制定

(三)二章物流战略规划

一节 物流战略概述

(一)概念

(二)内涵:思想、目标、方针、优势、态势、重点、阶段、步骤、手段、措施。

(三)物流战略框架

二节 物流环境战略分析

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内部环境、物流体系

三节 物流战略设计

(一)基于行业竞争的三种基本物流战略方案

(二)目标服务水平的确定

四节 物流战略实施与控制

(一)战略实施计划

(二)基于物流战略实施的企业物流

(三)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改善 三章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设计

一节 物流系统模式及其设计

(一)含义

(二)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内容及其意义

(三)理论依据

(四)几种典型的分销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五)物流系统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二节 物流管理组织设计

(一)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含义及任务

(二)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物流管理体制的定位决策

(四)企业物流组织机构基本模式

(五)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模式 四章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

一节 物流网络概述

(一)概念

(二)构成

(三)结构的类型

(四)企业物流网络结构影响的因素

(五)企业物流物流规划的方法

(六)物流物流构建原则

(七)物流结点

二节 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及其分析过程

(一)所需数据

(二)网络规划分析内容与一般步骤

三节 物流设施场址及其评价

(一)场址选择的一般阶段与程序

(二)影响因素

(三)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

(四)评价方法 五章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

(一)含义

(二)内容

(三)原则

(四)阶段与程序

二节 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

(一)原则要求

(二)基本因素

(三)系统布置SLP模式

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分析的基础

(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

四节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一)流量距离分析法

(二)优缺点列举法

(三)加权因素法

(四)成本比较法 修改和限制

(四)说明并测算可行方案的各项要求

(五)方案的评价

(六)详细搬运方案的设计 七章EIQ规划分析技术

一节 EIQ规划分析的基础

(一)概述

(二)所需基础资料

(三)基础规划资料相关分析

二节 EIQ分析的作用、步骤与方法

(一)EIQ分析的作用

(二)分析步骤

(三)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

三节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一)订单数量(EQ)分析

(二)品项(IQ)分析

(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

(四)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五)IQ及IK交叉分析

八章仓储设施布局规划与设计

一节 普通仓库的布置规划与设计

(一)含义

(二)仓库储存区域空间规划

二节 自动化仓库的规划与设计

(一)概述

(二)立体仓库规划设计步骤与内容

(三)单元式立体仓库的设计

(四)立体自动化仓库的总体布置 九章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规划

(一)物流中心含义

(二)物流中心种类

(三)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形式

(四)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

(五)系统规划内容

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目标规划与条件设定

(一)经营定位于策略分析

(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目标

(三)规划执行限制因素(四)基本规划条件的确定 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区域设置分析

(一)作业区域设置程序

(二)作业区域能力确认方法

(三)作业需求能力平衡分析

三节 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

(一)基本步骤

(二)物流相关性分析

(三)活动相关性分析

(四)作业区域规划

(五)区域配置

(六)移动路线的分析

(七)实体限制的修正

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辅助设施规划

(一)辅助作业区域设施规划

(二)厂区建筑外墙设施规划 十章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规划概述

(一)概述

(二)开发

(三)规划和开发方法

(四)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流程重组

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一)信息需求的层次及其在规划中的作用

(二)需求分析的内容

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四节 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规划

第8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报告

班级:物流09-2姓名:朱晓燕学号:

41我喜欢的物流系统——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是一种现代物流方式和新型的流通体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物流配送得到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配送是一种非常好的物流方式,他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变得更加不可少,配送中心作为物流配送 的主要基本设施,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论文从海星物流配送中心的特征、不足、发展方向来等问题讨论配送中心的问题研讨从而提高我国零售业,提出问题,提出意见改善物流配送方面的缺陷,节约资源的同时满足顾客要求。

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首先要学习物流配送中心。刚开始对于配送中心只是朦胧地了解一点,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喜欢上物流配送中心,中国的物流没有国外的发达,这并代表中国物流业的落后,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严重制约物流发展,在这方面作为中国人我深有体会,货物运转慢,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不合理的运转,致使资源浪费特别严重,野蛮装卸更是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像徐州的大润发、上海家乐福、还有沃尔玛等物流配送中心都有类似问题。

首先我们来讨论海星物流配送中心的特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从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来看。企业经历以自我服务为目的企业内部配送中心发展后,政府、社会、零售业以及生产厂商都积极投身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显示了巨大优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将是未来物流配送中心的重点。这对物流配送中心发展都是一种进步。海星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特征有:配送反应速度快、功能集成化、作业规范化、服务系列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配送经营市场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的法制化。从表面上看好像很好,很进步,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货物不能及时到位,不能满足顾客要求。一次,海星物流在海尔配送货物时就出现类似情况,对此我 们应该仔细研究讨论它的不足与缺陷。

海星物流配送中心,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各部门之间协调能力太差,物流区布局不合理;仓库高层货架的利润过低,有的不到三分之一;还有野蛮的装卸导致货差过高;供应商方、中介方和销售方的物流信息不流,严重导致退货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配送中心各部门和各配送区域没有得到更大程度有效利

用这都制止海星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马上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海星物流配送中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有句话说的好:“只有了解自己不足才能进步,只有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进步。”像沃尔玛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沃尔玛的物流运营商飞驰公司的戴豪文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道:“沃尔玛的物流是有我所在的飞驰公司来完成,我们在物流运行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成本这样就有利于消费者,在物流运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应马上解决,避免新的问题再发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快的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要求。”为此,我认为海星物流配送中心也应该立刻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物流发展途径与方法。通过学习我个人对此提出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物流作业,有效地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力求投资最少,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其次,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严重制约着物流配送中心的有效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把过高的库存转嫁给供应商,或者重新布局自己的存储结构,把多余的存储提供给急需要库存单位和个人,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再着,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行为准则,拒绝一切野蛮搬运行为。第四,建立有效地供应商、中介方和销售方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适当开放本公司信息,做到信息流畅、资源共享。确保企业物流的有效发展。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后,应该有效地利用配送中心的各种资源优势和空间区域优势,可以开设必要的物流师培训班,企业经理人培训班,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为企业赢得更多的信息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利润。我相信只要做到这些,海星配送中心发展前景还是很大。

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成都亿博物流咨询公司

总经理谢勤说道:“新型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都由网络系统连接,当系统的任一个神经末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就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反应,并可以制定详细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也就是说,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控制与决策,并且这一切由计算机根据设计好程序自动完成。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中国物流一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

通过了解与学习,很多物流配送中心存在问题,但并不是不可补救的,只要结合公司的概况制定合理的计划,运用合理的方法就可以发展好物流配送中心。此外,一定要加强人员方面的管理,还有就是要注意信息流通与交流。中国的物流企业现在虽然比较落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物流配送中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希望,我们要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安华 编著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99页——第221页 (2)

(3)储雪侩 主编《物流配送中心与仓储管理》第一章

第9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判断题

三、判断改错题

1.物流系统的长期(动态)分析就是对一个物流系统各项物流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在一个时间点 或在一个产出水平上所进行的分析。(错)改正:物流系统的短期(静态)分析就是对一个物流系统各项物流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在一个时间点或在一个产出水平上所进行的分析。或改为:物流系统的长期(动态)分析技术强调用长期观点进行分析,需要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流系统的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化情况,并计算系统 的平衡点。

2.蜂窝损失是由于无效利用存储空间而使存储区域能力损失的百分比。(对)

3.物流信息中心是使物流各项功能有效协同起来运行的指挥调度和掌握全局服务项目、业务量、服务质量、货物动向、车辆状态、运营成本等的控制机构。(错)

改正:物流控制中心是使物流各项功能有效协同起来运行的指挥调度和掌握全局服务项目、业务量、服务质量、货物动向、车辆状态、运营成本等的控制机构。或改为:物流信息中心是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和基础。

4.直线式组织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结构。(错)

改正:直线式组织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正式的组织结构。

5.指标的整体完备性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全面性。(对)

6.物流系统构成中的作业子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流通加工系统(错)

改正:物流系统构成中的作业子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运输系统和仓储系统。

7.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不存在“效益悖反现象”。

(错) 改正:物流系统构成要素存在“效益悖反现象”。

8.物流组织机构有非正式物流组织、半正式物流组织、正式的物流组织三种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形式。(对):

9.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城市标准四种。(错)

改正: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10.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可以不考虑成本。(错)

改正: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11.配送中心作业区域布置形式中的直线式,适用于作业流程简单,规模较大的企业配送中心.(对)

12.对于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是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的工作。(错)

改正:对于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是系统分析阶段要完成的工作。

13.拉动式生产模式下的物流运作容易产生大量的在制品库存。(错) 改正:推动式生产模式下的物流运作容易产生大量的在制品库存。

14..直线型物流管理组织中物流经理只起一个参谋”的“作用。(错) 改正:直线型物流管理组织中物流经理对所有的物流活动负责。

15.在物流战略实施模式中,渐进式发展模式是对企业物流不合理状况进行局部的改良。(错)

改正:渐进式发展模式是指分阶段实施物流战略。

16..货运代理人是指专门经营海上、铁路、公路、航空等客货运输业务的运输企业。(错)

17.改正:货运代理人是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办货物运输的业务机构。有的代表承运人向货主专业好文档揽取货物,有的代表货主向承运人办理托运,有的兼营两方面的业务。

17.解析方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程和逻辑关系的模型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和逻辑推理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选址布局方案。(错)

改正:解析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需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和内在联系建立起数学模型或图解模型,然后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18.专业化的自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与一个或多个业务相似或互补的企业发展物流战略联 盟,整合其业务流程特别是物流资源,或者共同投资建立物流服务设施,共享这些物流资源, 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范围经济效应。(错)

改正:专业化的自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把物流独立出来,自己或与别的企业合资或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和服务体系,独自面向市场开展经营。

19.物流线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物流线路都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错)

改正:物流线路的多样性是指物流线路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铁路、公路、水路等。

20.潜在物流需求是指由专门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承担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物流业务需求。 (错)

改正:潜在物流需求是指企业自行承担的物流需求。

21.水路运输运费较高,但速度较慢。(错)

改正:水路运输运费较为低廉,但速度较慢。

22.在仓储系统设计合理化的标志中,分布标志是指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间的比例关系。(错)

改正:在仓储系统设计合理化的标志中,分布标志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储存的数量比例

23.运输能够保持商品价格的稳定性。(对)

24 物资采购分散化带来的成本提升的风险属于价格变动风险。(错) 改正:物资采购分散化带来的成本提升的风险属于分散操作风险。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规章制度下一篇: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