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青少年问题社会学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本文利用教育社会学的班级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后的深刻原因,并指出作为孩子生活场景的班级和班级学习领导者、组织秩序维护者的教师,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留守青少年问题社会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守青少年问题社会学论文 篇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社会学归因与策略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并非学校体育的单因素所致,而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涉及政策制度、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因素的社会学问题。其中单一的高考升学考试制度、职业教育不力等应试教育理念;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与变迁;现代家庭及其社会结构的异构以及新课程改革引起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偏差等因素是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的主要成因。建议:完善健全高考制度、拓展职业技术化教育的空间和就业渠道;依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同时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建立体质健康评价的社会服务体系,定位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社会监督等多方面来促进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 青少年;青少年体质;体质与健康促进;社会学归因;效策

收稿日期:2013123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K62B01);甘肃省体育局社科项目(GST201321)。

作者简介:董静梅(1969—),甘肃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陈佩杰,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质与健康促进。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2;2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兰州300070;3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2Lanzhou Cit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Lanzhou 300070.China;3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是我国在后奥运时代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一代领导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的人才基础,而1995、2000、2005、2010年等近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部分主要指标却显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14]。在此现状下,2012年10月国务院继2007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文件后,再次转发了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来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上至国务院、教育部,下至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从来也不是也不可能是学校体育教育单一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需要我们从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视觉、再次全方位的审视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效策,以期有效促进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历史背景

1.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起始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7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物资溃乏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为此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和1951年先后2次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确定了我国发展学校体育的方针,并在1952年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但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系列政治运动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还处在一个理顺观念、摸索道路的初级阶段。

1.2改革开放时期青少年体质的渐进化阶段(1978年开始至90年代初)

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在1979年5月国家体委、教育部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并在1982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向全国颁布了《进一步建立健全“体质健康卡”,进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全国大规模的定期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开始实施,通过1975—1985年青少年儿童体质调查,明确了这10年中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接着“体质教育论”思想应运而生,为此注重学生体质发展和技术技能传授并存的体育教学思想,形成了学校体育价值观判断的主流,在当时国家的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战略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进入渐进化阶段。

1.320世纪末的青少年体质快速提升阶段(20世纪末)

20 世纪末,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伴随着各行各业体制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加快步伐,继1991年5月颁布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后,1992年11月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等法规,并同期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同时“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学校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改革向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领域的渗透使我国城乡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因此,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及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升极其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1.421世纪初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滑阶段(21世纪初)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借助申奥成功及奥运会成功举办之东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体育热潮。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学校体育在制度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鲜明地突出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主题。同时新《课标》提出了从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及其社会适应五个领域上的健康新理念[5];但教育改革的渐进性等原因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实践层面上尚未取得根本性改善,而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呈现出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健康弱化等新的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6]。

2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社会学归因剖析

2.1单一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所造成的教育理念

考试是我国教育效能的评价模式的唯一形式,形成了对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三考,即小升初中的考试、初升高中的中考和高升大学的高考。单一的升学模式和固有的传统教学思想使我国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带来如下问题。

2.1.1教育资源不平衡滋生了名目繁多的兴趣培养和“奥数”带来的青春期体能空亏

青春期是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水平及心智水平快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学生终生健康的重要时期;但此阶段的学生却要在家长的强迫下参加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和奥数班,因为义务教育的非公平性让许多家长惶惶终日,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现今的“奥数”训练早已不是兴趣培养,而是围绕“小升初”进行的择校竞争的早期储备。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在本应进行有趣的体育活动并获得良好的营养供给的关键时期,却根本无法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干预而造成青春期体质健康的空亏[7]。

2.1.2高考指挥棒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负性导向作用

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几乎成为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也几乎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形成了“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进入高中后所有的活动安排皆为高考而准备。青少年学生则被拖入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和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中,本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时期也变成了单调、枯燥的生活;因此单一应试评价导致了上至教育行政考核下至教学质量的考评都对学生的考分、排名乃至升学率达到一种极至的追求,而正处于生长发育宝贵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健康无不遭到不可弥补的摧残[8]。

2.2特定历史背景下青少年健康的理念及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层面上来讲,市场经济下物资的充裕及其生活的休闲给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带来一定的隐患。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入了新的血液,但也同时让一些西方的糟粕混杂其中,对人们的饮食观念,生活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面对麦当劳、肯德基等休闲方式的商业宣传,西方高蛋白、高脂肪等高能量快餐迅速得到青少年的钟爱,他们迅速养成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行为习惯,因其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国际互联网络以其便捷、大容量和高效的信息互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其接触网络的比例迅速增加,同时在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国际化潮流下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产生着强烈的冲击,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中[9]。据何海江对河北省邯郸市600 名中、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经常上网学生达71 %[10],学生群体沉溺网络而运动不足的生活方式势必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网络成瘾”也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使得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形成了精神萎靡不能自拔、体质衰退的潜在隐患。

再者,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在给人类带了方便快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静态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现代文明病。从此意义上讲它是一把双刃剑: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让许多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却又使众多的人体力劳动的活动强度及幅度大大降低,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运动素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2000年、2005年的体质报告中的青少年的心肺机能、速度耐力及其他运动素质的降低确非偶然。在营养失衡而又运动缺失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衰老退化性疾病在青少年中出现并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11]。

2.3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3口之家及单亲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在物质条件的改善、科学营养知识缺乏和传统的养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往往忽视对独生子女的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科学养育观。殊不知,各种所谓的“营养补品”所造成的营养过剩反而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破坏青少年固有机体的营养平衡,有损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我国现行阶段的食品安全尚处在法律法规的完善化阶段,伪劣食品、保健品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药残、农残及其化学添加剂等有毒物质会给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单亲家长因有愧对孩子的想法而一味娇惯孩子,大多数家庭都是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服务,从而养成了孩子胡吃海喝,好吃懒做的行为习惯,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吃药,也不愿看着孩子锻炼身体“吃苦”,这样使孩子淡泊了健身意识,从而簇生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一代。再者,留守孩子的教育与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比重逐年增加,留守的孩子由年迈的祖辈们抚养,往往重“养”不重“教”,祖辈们在生活上不能给与孩子们好的营养搭配而导致营养严重不良;同时家长不能同孩子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关怀,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一定缺陷。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12]。因此,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不正确的育人观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头号杀手。

2.4新课程改革引起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偏差对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体育在制度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鲜明地突出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主题。从2005年起中小学普遍开始实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0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确立了学校体育新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差强人意的体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问题,出现了“学校体育到底是应该以技术学习为主还是应该以发展学生体质为主”的2种观点。时代的局限性使人们在两种观点的取舍之间举旗不定,严重影响到当前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践层面上共同追求,盲目照搬国外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快乐体育模式也让切实增强学生体质的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13]。正如覃立所讲新课标谈了很多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维度多,内容多,而且是一些非常理想化,甚至是至善至美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却较少提及[14]。 制定者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基层体育教师,要他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研究和发掘。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的教师是否具备了承担起这种责任的条件呢? 因此学校体育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源,就在于对学校体育根本价值追求判断的失误。而我国数十年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已经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证实了一点:学生的体质健康应该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

3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促进的效策

3.1转变教育成才理念,拓展职业技术化教育的空间

据上分析,为避免我国中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状,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是弱化高考指挥棒的有效措施。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更多的领域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实时引导学生对就业、择业观的正确认识,对确不适合进行基础或尖端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家长及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准确定位人生目标,让更多的学生从事自己适合的专业技术工作。同时,要大幅度大步伐地发展我国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借助私立院校的师资配备为这些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提供入学就读的机会,而不盲目跟读年复一年既浪费了时间有又消耗了物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2完善高考中考制度,变单一文化考试为综合水平测试

高考指挥棒具有非常明确的导向作用,多年来学校教育之所以重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化课高考的单一性所致,其为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政策层面上讲,国家教育部门应该深思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15]。此举乃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曙光,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国学生的体质会有明显的好转。

3.3依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表博文痛批奥数教育对青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一语道破奥数对青少年心、智、体的影响之深。家长对奥数热衷的真正原因是目前各省市的初高中升学考试择校热的演绎。而择校竞争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引起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改制学校制度、小升初录取制度、中考制度等。这就需要制度管理机构针对教育资源的均衡进行户籍管理办法的调整,高考录取比例的政策调整,农民工孩子入学制度改革等制度的调整,依法取消各省市树立起来重点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学区内、城区内公办学校发展的相对均衡。

3.4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理念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

作为学校生活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熟悉了人自身的价值,弱化了体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强化了体育的人本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借鉴马卫平教授的观点,在目标上强调修身、养性,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武术、气功等);在活动方式上,以个体的娱乐性、技艺性、表演性项目为主(如射御、投壶、戏毯等)追求练神与练形的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强调文武兼备,学以致用,把体育纳入礼乐教化的范畴,培养人的和谐意识,使之成为“礼”的一部分,成为德育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守纪律的作风和进取精神等等;在体育教学上重视严密的课题组织和体育课合理的运动负荷等 [17]。正如张尚晏在《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一文中所论述的:学校体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8]。

3.5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

3.5.1政府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对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制度保障

针对目前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不良网吧等误导青少年正确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体力活动不足、暴力倾向等身心健康的影响,政府文化机构要增强网络文化监管能力,清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强化内容审查,清理低俗网络游戏,对未经文化部内容审查,擅自从事进口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将给予严肃查处,直至吊销“互联网文化经营许可证”;严厉打击下载、使用、传播有害信息的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存在暴力、色情、淫秽、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网络动漫产品,大力扶持优秀网络动漫的传播和消费;坚持严管重罚,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检查违法违规网吧,建立黑名单制度,让违规企业时时处于公众监督之中,防止网络负能量的滋生、蔓延和扩散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同时商品质检部门应从源头上切断垃圾食品和“三无“食品等有害于学生身体健康的食品,进行进行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和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健全食品安全惩治的法律制度,并对学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讲活动,树立青少年饮食健康,降低学生食品安全风险。

3.5.2针对特殊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学校教育目标定位的转变

3口之家、留守儿童及其单亲家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结构使得孩子不能获得正确的家庭健康教育,从而使得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而保护孩子的措施也就离开了人们常见的强制性。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目标由单纯的课业文化与身体素质的培养转换为文化与体质并重,人格与心格兼备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智育同时发展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发展,弥补留守、单亲家庭孩子因家庭因素等对青少年健康教育不到位的情况,同时也给3口之家的孩子以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利,健全这几种家庭孩子的性格,心理特征。通过学校反馈、社区监督等途径着力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团体等方面建设起完善的健康服务机制,使教育、辅导、服务融为一体。 

同时学校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健康体检,拒绝垃圾食品和“三无“食品,防治艾滋病、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等健康教育课程,同时要完善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应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其在实践和效果的层次上真正落到学生健康评价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建立青少年健康管理档案,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对引起学生健康问题的各种与健康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学校在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时,也要积极梳理家庭成员健康信息,不断对学生及其家人的健康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家长的配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达到家长学生对健康管理重要性的共识来完善其健康管理的保障体系,形成家庭学校合力进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 促进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5.3家庭中要确立“给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

家庭结构、文化修养、活动形式,对青少年会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16]。家庭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视与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与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家长已成为子女参加体育运动的最重要组织者。家长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把握良好的生活节奏,走近大自然,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持一份平常心态,通过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表现出的极大兴趣,以及亲临现场给孩子的必要鼓励,将会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3.5.4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家庭协调发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主体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涵盖了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体育资金,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监督反馈和评价等七个结构要素[19],以提供体育服务为绩效目标而构建起来的满足青少年对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系列有组织程序化服务.

青少年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呵护,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该体系构建要以青少年体育发展肩负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必须把发展体育同提高智力、完善人格、增强道德水平相结合,把发展体育和科学的饮食、卫生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结合起来,来满足青少年对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广泛性和随意性特征为青少年身心健康需求。

学校、社区、家庭协调发展体系不仅对青少年基础教育起推动重要作用,这三者要互相沟通,互为职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其一,作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体系,学校体育教育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助于青少年体育思想的形成,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学校体育注意在广大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卫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对青少年进行优秀品质和坚强意志的培养,达到身心协调统一发展; 其二,社区在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锻炼环境的同时,从比赛组织、体育指导、场馆设施以及体育信息等方面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在对青少年的道德修养、社会公德以及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方面进行引导;其三,通过父母亲的参与启动双亲自身参与对青少年的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并给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经济投入。通过定期社区亲子运动会的形式使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在比赛中享受亲情和收获比赛的快乐,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中把学生潜移默化自动引入到锻炼的体育生活化状态;因此,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长效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才可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单一的高考升学考试测试及职业教育不平等等原因形成的文化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传统教育理念,家长望子成龙、追求高学历的心态,学历社会的制度安排、激烈的高考竞争和就业压力造成全社会性的应试教育、择校热,最终以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体质降低,性格扭曲为代价。欣喜的是党和政府已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切实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政策等有利环境;因此,通过调整完善高考制度、拓展职业技术化教育的空间和就业渠道,依法取消义务阶段的重点中学等措施,逐渐改变分数之上的教育理念。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定位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社会监督检查等综合措施以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6103.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1613.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26 (5) :1014.

[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56687.

[5]刘俊凯,赵超君.从发展的角度看体育与健康新课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2,27(7):2729.

[6]郗杰英,杨守建.当代社会的六大变化与青少年的五个时代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07,19(11):2933.

[7]张飞.从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视角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调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8]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8389.

[9]袁莉娜,董娅.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少年思想影响特征之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7(5):1318.

[10]何海江.一个城市的中小学生上网调查[N] .中国教育报,20061121(3).

[11]高泳.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12]房英杰.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5):4649.

[13]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943.

[14]覃立.学校体育改革丢掉了什么[J].体育学刊,2009,16(2):7677.

[15]刘亚平.在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契机[J].中国学校体育,2011,31(8):26.

[16]吴暅晔.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9193.

[17]马卫平.当前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J].体育学刊,2011,18(1):7578.

[18]张尚晏.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J].教育探索,2007,195(9):1314.

[19]沈时明,沈逢元,徐永.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构建[J].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427431.

作者:董静梅 陈佩杰 欧阳林

留守青少年问题社会学论文 篇2:

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本文利用教育社会学的班级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后的深刻原因,并指出作为孩子生活场景的班级和班级学习领导者、组织秩序维护者的教师,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社会学 班级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运行,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走进城镇谋生,而在他们身后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青少年。据调查,中国有近2亿农民工,所以“留守儿童”应在6000万以上。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生活、学习和生命感受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情生活的孤立,感到情感无所依托,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有的承受不了新的生活学习的压力,感到诚惶诚恐、孤立无援;有的因生活所迫,过早地从事农业体力劳动,感到身心疲惫;有的有心理疾病,性格乖张,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就动辄打斗;还有一些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甚至养成偷窃、盗抢的“爱好”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将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

二、从教育社会学班级理论视角探讨留守儿童问题

孔德研究社会的目的旨在实证、科学地解释社会,其研究视野指向“社会秩序和进步”,并对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提出建议。孔德认为社会是个集体性质的有机体,只有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时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发展。从这一观点出发,孔德认为教育体系是联系和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教育的任务乃是协调社会,学校的普及乃是稳定社会的基础。[1]学校中的班级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组织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情感养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师也起到主导作用。因此,用教育社会学的班级理论对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很具现实意义。

班级是一种有特殊内涵的社会网络。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学校班级作为一种社会体系》一文中把班级功能概括为社会化功能与选择功能统一标点前者是指班级将成人社会中胜任工作的能力内化于学生,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责任感方面的功能;后者是指班级提供在成人社会分配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形成并鉴别学生间的差异,并为社会结构补充各种成人角色提供依据。[2]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在学校中度过其青春期的,因此班级对每个青少年心理成长和感情塑造就显得特别重要。班级是小团体与正式组织的集合体。小团体具有提供高强度的情感支持和团体内情感对内共享、对外封闭的特征。班级所提供的氛围能对学生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和参与组织活动等一些互动方式上进行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塑造。当班级成员进行情感交流等具有私密性的“小团体”的活动时,班级作为社会组织化方式就会隐身其后——难以进入小团体的情感封闭地带,班级成长在目标的选择上一旦具有共同的意志的意味,那么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整合性,从而将班级作为组织体的程序性、开放性的结构表露无疑。

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的行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子女聚少离多,沟通少,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他们中很大一部分表现出情感冷漠、内心封闭、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冲动易怒、脾气暴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建立“手拉手”模式的互助组等来解决问题。“手拉手”少年儿童体验教育互动模式是在班级内部构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利用同龄群体在少年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教师倡导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交朋友,尽量打破留守学生一般只和留守学生交朋友的现象,让留守学生积极融入到班级的大集体中来。通过“手拉手”的活动,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可以相互理解,并进一步增强相互认同感。同时,学校作为班级的上一级组织体要为班级行动指明方向。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关爱的氛围,引导全体家长和全体教师积极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要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广大留守儿童充分展示自己,促使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信心和意志水平,避免出现自我贬损和丧失自信的情形。班级所追求的普遍价值目标和初级群体所追求的个体价值目标的重合将是解决留守儿童情感孤立问题的有益尝试。

教师在班级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是班级学习领导者、班级组织秩序维护者。教师要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多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解决他们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教师在组织班级开展活动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其情感生活,让留守儿童融入班集体之中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留守儿童,教师要实事求是,坚持辩证分析,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要着眼于留守儿童教育优势与资源的发掘利用,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缺点及不足,坚持正面激励、引导;教师要主动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使命感,避免怨天尤人的心态,从而积极开展对策研究。

三、结语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家庭、学校三者的共同责任,需要三种力量的整合。而教师作为孩子生活场景的班级和班级学习引导者、组织者、秩序维护者,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2]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506-539.

作者:王利平

留守青少年问题社会学论文 篇3:

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从社会学视角引入空间的概念,把家庭社会问题放到空间的研究框架下,分析了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的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以及家庭功能的缺失,重点论述了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对于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留守儿童;

教育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的变动及其变动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民进城打工,家庭成员分离,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形成。随之而然,对于空间分离家庭的留守儿童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

一、对于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的理解

(一)对于家庭的理解

社会学孙本文认为通常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本文把空间概念引入家庭,在空间的视角上来审视家庭,试图通过空间上的同一与分离来透视中国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的特点。

(二)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的形成

1、改革开放以前——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空间分离的家庭主要出现在城市,在农村并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生活在二元体制下的农民以农业为主,和城市居民不同。

2、改革开放以后——理性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空间分离的家庭在规模上相对较少。对于农村来讲,家庭成员的空间位置因为农民的外出打工而产生了分离,形成了空间分离的家庭。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

二、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对儿童的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缺失

1、养育功能的缺失

家庭的主要功能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还包括为其成员提供爱和感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爱和感情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一个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以及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

2、教育功能的缺失

教育有五个主要的社会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筛选和分配、对外来人员的同化作用以及社会革新和变迁。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的发育期和成长期,由于受教育水平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教育功能的缺失。

3、社会化功能的缺失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始于家庭,家庭是承担社会化任务的理想场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庭中的长辈通常为祖辈或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显得缺乏活力和朝气。

三、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家庭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效果等方面。

(一)家庭教育弱化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家次数少,使孩子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着沟通障碍,致使部分儿童养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

(二)思想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条件下,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心灵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不良情绪如失落、担忧等长期得不到排解,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四)学习效果不好

父母离家进城后,留守儿童在学习和接受教育上处于无人看管的境地。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在国家的重视下的确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家长过分依赖学校,重智轻德,重身轻心。

四、農村空间分离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农村空间分离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都是消极的,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积极思考对策。

(一)提升父母责任感

父母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父母在考虑外出务工、经商时,应尽可能地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这样可以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要改变教育理念,努力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教师应该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多一些关注。

(三)重视社区教育

广大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给留守儿童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关爱。

1、多开展活动

社区应该联合学校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升孩子与人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

2、举办家长学校

社区可以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在各地农村举办家长学校,以提高留守儿童家长或代理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3、净化“环境”

社区应该做好自身辖区的环境净化工作,取缔学校周边不健康的网吧等娱乐场所,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提升政府政策和法律层面支持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拆除城乡壁垒,给予流动农民市民待遇,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

2、加强监管

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从根本上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健全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监护体系。

3、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保证农村打工子女在城市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各政府部门齐抓共管。

4、加强媒体宣传

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引起全社会关注,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参与程度。加强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

5、调整教育发展战略

为达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政府要提供科学的思路和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去实施农村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扩大农民工子女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发展途径。

6、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的道路不是单一的,在一些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好出路。

五、关于农村空间分离家庭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反思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要正视现状,积极加强家庭、学校以及社区、政府的监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展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全景,研究方法要多样化,研究的主体要多元化。总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去关注农村空间分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长远性和现实性,尤其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农村空间分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停滞不前,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浙江学刊》,1996年,01期.

[2]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 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

[4]潘允康.《家庭社会学》.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王鑫

上一篇:矿山科科长工作报告下一篇:公司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