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综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劣势和优势需要辩证分析,学界政界过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障碍,忽视了留守的优势,比如有吃苦精神、生活能力強、孝顺长辈、抗逆性强,致使出现标签效应。目前,因为经济疲软、农民工返乡,留守儿童数量正逐步减少,叛逆、厌学、自卑、孤独并不是留守儿童独有的心理特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论文 篇1:

从社会心理服务视角下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摘要:基于新时代的发展,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本文从社会态度、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行为和社会公共服务六个具体方面阐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的内容,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策略。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近十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心理学者关注的焦点。从目前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問题主要关注在儿童自身方面(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关注自身方面,还表现在对社会的态度、社会的认知和社会的情绪等。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一直选择在外务工。在农村,由于受风俗和父母观念的影响,结婚年龄偏小,如果按二十年一代的话,那么已经产生了第三代农村留守儿童。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理论家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了五个需要层次:生理性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得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是缺失性需要,就是如果你缺乏某种事务,或者存在某种缺失,个体就会产生某种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的基础需要和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得需要、自尊的需要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心理需要。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物质的匮乏、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他们更多体会到的是一种物质的需要,但同时也存在心理需要,只不过这种心理需要更加偏重于个体的感受。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同时社会发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有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看到城市的高楼大厦,感受到了乡村的简陋;他们看到了城市孩子的优越资源,感受到乡村教育的不公平。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需要已经从关注个体发展为关注社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已经从注重自身的需要发展为了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第三代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这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使我们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出发,调节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俞国良2017年在《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和社会心理建设》中提出,社会心理服务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和群体层面。个体层面包括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和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人际层面包括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和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群体层面包括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

1.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的个体层面

鼓励、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健全的社会情绪。态度是人对特定的环境、事情和人们所持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动机和信念等心理成分。不正确的态度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会使人陷入糟糕状态,甚至形成不良性格。近年来,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逆反心理严重,对乡村持排斥态度、对父母持嫌弃态度、对社会持仇富态度和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易暴易怒、幸灾乐祸等。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造成留守儿童出现这些身体症状和情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造成的,相应的政策主要是鼓励父母尽量与儿童在一起,而缺乏从儿童个体心理成分出发,忽视了儿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改变留守儿童的这种状况,从留守儿童个体来说,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远大的目标;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优点(如食物安全)和缺点;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理解父母为家庭做出的贡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的人际层面

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和营造健全的社会影响。社会认知是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认识。人们对他人和群体的认识在第一次见面时先形成他人印象,进而对他人进行评价,最后进行归因。农村留守儿童如果没有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就会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评价(过于自卑或过于自大);对他人产生偏见、歧视;或者受群体不良风气的影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封闭、不懂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打群架。要想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这一现象需要从家庭、学校和政府三方面考虑。家长不管通过何种形式要与孩子多沟通、多说话、多视频,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学校方面要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留守儿童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学会自我印象管理,体会榜样的正向作用;政府方面要做好宣传作用,多宣传正向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和留守儿童做出的有意义事情,激励留守儿童家庭和留守儿童遵守社会规范,利用社会舆论带动社会认知。

3.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的群体层面

提供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的,另一个是精神方面。对于个别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鼓励大家通过援助、捐赠、帮助其家庭找到致富的方法,当然同时对其精神方面也应进行服务。积极行为的精神方面主要通过宣传道德人物、讲解人们的社会责任和鼓励乡村旅游,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精神生活和素质水平。提供公平的社会资源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公平,只要有一个留守儿童在,就要保证该村有相应的小学,不再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负担,当然社会公共的服务还体现在交通资源、通讯资源、安全资源和食物资源上。

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服务策略

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呈现在个体层面、人际层面和群体层面。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息息相关。

1.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场所,对青少年人格的成长起到塑造的作用。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因素,要为留守儿童提供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其具有良好同伴关系,促使其健康成长。

中小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要对留守儿童贴标签,课程对全部同学开放,课程内容要包括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情绪管理、学习方法和对社会发展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心理管理能力,培养其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中小学校可以和当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部门合作,利用当地的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拓展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培养学生优良心理品质。中小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加教育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心情,培养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加强村委会基层班子建设

有些乡村村委会成员文化水平偏低,对心理健康基本没有了解,当其发现某些留守儿童具有不良行为时,直接谴责、辱骂,没有考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对留守儿童是雪上加霜。鼓励大学生当选村官,特别是具有心理健康背景的大学生当选村官,丰富乡村村委会基层班子。鼓励村委会基层班子成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对乡村父母开展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等方面的讲座。

3. 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单单从学校出发,原生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长因为某些原因不在身边,作为学校方面,要有计划地(例如一个月)和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跟家长聊聊儿童的学习状况、情绪状态和同学关系,促使家长对儿童有所了解。当家长和儿童打电话时,能够说出孩子的心里话,让儿童心理产生一种被关怀感和幸福感。作为家长,应主动和孩子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

4. 加强政府引导功能

不良的乡风文化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认知,所以政府应加强监督功能,摒除农村不良的乡风乡俗,发扬农村优良的传统文化,给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政府应发展当地优势,发展当地经济,开发当地特色,鼓励乡村旅游,鼓励当地人们回家乡务工,从根本上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2] 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

[3] 连观玉.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J]. 法制博览, 2018(29).

[4] 刘 伟. 论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留守儿童教育[J]. 宜宾学院学报,2015(7).

[5] 田 宇,刘学金.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6).

注:基金項目: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心理服务建设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编号xtskfz2018032);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风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编号xtsk102)。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学院 054001)

作者:胡巧红 郭桂全

心理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论文 篇2:

农村山区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归因与教育对策

摘要:综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劣势和优势需要辩证分析,学界政界过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障碍,忽视了留守的优势,比如有吃苦精神、生活能力強、孝顺长辈、抗逆性强,致使出现标签效应。目前,因为经济疲软、农民工返乡,留守儿童数量正逐步减少,叛逆、厌学、自卑、孤独并不是留守儿童独有的心理特质。学生心理问题既有身体发育和学校环境的原因,也有家庭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对待农村山区留守初中生,需要挖掘优势,树立榜样;减少宣传,少贴标签;家校合作,加强亲子联系;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要配合政府部门,给与留守儿童更多社会支持和权益保护。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打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群体。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作为农村山区中小学教师,长期观察记录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自选课题开展研究,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对照分析,形成了农村山区初中儿童心理问题总结概括和归因分析报告。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年学术研究简述与辩证分析

(一)文献数量分析

查阅CNKI网,以留守儿童为篇名搜索,查阅到17219篇论文和报道,学术研究论文中,心理学9970篇,教育学4620,社会学2340篇,管理学210篇,法学38篇,医学26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37篇。经验总结论文12030篇,理论研究论文430篇,问卷调查研究报告340篇,临床研究报告23篇,叙事研究报告73篇,行动研究报告25篇,综述研究报告40余篇。工作报道、通讯随笔、领导讲话、政府文件等56篇。

(二)文献观点分析

通过研读文献,我们发现,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的热点,仅2020年就有相关论文1206篇发表。这些研究涉及: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焦虑感、幸福感、自信感、心理需求、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网络成瘾等心理内容;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教学策略、学业拖延、学业求助、文明礼仪、学习适应、亲子关系、隔代抚养、家庭教育、心理帮扶、德育工作等教育学内容;安全管理、福利政策、权益保护、管理策略等管理学内容;生存样态、社会支持、虐待风险法律教育等社会学内容。

(二)文献问题分析

综述这些论文发现,就心理学视角而言,留守儿童存在普遍的孤独感、焦虑感,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心理需求难以满足,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养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存在学习拖延、遇到学习问题无处求助;学习适应困难,文明礼仪教育不足;需要心理帮扶及福利政策;渴望社会支持和权益保护。但很多研究都是学校观察总结、现象描述分析,仅有的实证问卷调查结论不符合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规则,比如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因为这个量表仅仅适用于16岁以上人群,而且小学生根本不具备填写问卷的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初中生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儿童,属于少年期,留守经历是否会对他们造成心理问题尚需研究。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现状与心理优势研究分析

(一)标签效应与心理内化

21世纪以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很多研究片面强调不利因素,有些论著夸大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和标签效应。同时,这些研究缺乏理论分析和逻辑辩证,比如留守儿童存在这些心理问题,非留守儿童照样存在这些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媒体宣传造成的心理内化,可能的心理机制是标签效应,即留守儿童并没有留守儿童心理特质,而是因为看到了电视网络宣传和学校社会贴标签,自我意识告诉他:我是留守儿童,我应该孤独、焦虑、需要关爱、需要支持;或者说我是留守儿童,因此反叛、拖延才符合我的身份,这样我就可以逃避学习[1]。当然这需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证明。

(二)心理优势与下降趋势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发现,2010年到2017年,包含初中生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从2271.51万下降到1550.56万;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比例也在逐步下降,2018年全国摸底查出的679万留守儿童中,96%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2019年的数据发现,这个比例下降到32.95%,其重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疲软,农民工现返乡潮,造成部分留守儿童不再留守[2]。因此,研究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更多关注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有的研究强调留守儿童的优势,比如能吃苦、生活能力强、孝顺、意志力强等。其中,山东大学研究生时涛[2]的博士论文值得关注,他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抗逆境、耐挫折能力比较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他认为需要将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视角转向个人优势和资源优势视角。

三、农村山区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描述与案例分析

虽然民工返乡已经成为趋势,但我负责的山区学校,很多学生还是留守学生。我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心理辅导乃至品德教育,发现我们所在的山区学校留守初中学生存在某些共同心理特质,比如叛逆、厌学、自卑、孤独等。

(一)叛逆心理重

初中年龄段的留守学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强,有些不服教师、长辈的管教,出现叛逆行为。轻者对师长的教育阳奉阴违,重者桀骜不驯,与教师、长辈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比如七年级学生甲,由于父母离异,他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随之而来的就是严格要求。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加、环境变化,使他心理压力过大,心情紧张,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

(二)厌学情绪强烈

农村山区小规模初中学校的留守学生,有的因缺乏管教束缚,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轻者贪玩懒惰,厌学情绪严重;重者沾染社会不良恶习,出现抽烟、喝酒行为,甚至发生偷盗抢劫等恶性事件。比如八年级学生乙,课后作业经常完不成,上课不是吵闹就是睡觉,导致其越来越跟不上学习进度。每次家长会后家长对其拳脚相加,他也感觉学习越来越无聊,更是不愿意走进课堂。

(三)自卑心理强烈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看到其他学生能得到父母的宠爱时,会不由自主自怨自艾,有的学生自卑感强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想与同学交流,沉默寡言,出现自闭倾向。比如八年级学生丙,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他平时寄宿在学校,周末父母安排他在县城旅馆住,寒暑假寄宿亲戚家,平时和父母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沟通。因缺少交流和沟通,原本活泼开朗的他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越来越少。

(四)孤独心理普遍

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守护,普遍存在心理孤独。有的心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听不懂,他们无处倾诉,学习有问题无处请教,其孤独感与和父母同居生活的学生存在差异,属于亲情缺失性孤独。比如九年级学生丁,父母均为聋哑人,在亲戚的养殖场打零工,他平时由外祖父母照顾。虽然父母偶尔也回来,但是由于长期没法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外祖父母年龄大也不能理解他,他只能把心事藏在心底,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四、农村山区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身体发育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初期的学生,会因为身体发育突变,变得抗拒权威、追求独立[3]。因此,无论是否留守学生,都会出现行为叛逆、抗拒师长、离家出走、喜欢运动、讨厌学习、成群结伙等问题,只不过因为父母远离,祖辈难以有效管教而已。山区农村学校和家庭文化精神生活贫乏,使青春期的留守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更加突出。

(二)家庭结构

我国当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离异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等类型,相效其他类型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并不是问题最严重的家庭。但是留守初中学生家庭面临的特殊问题,就是亲子关系、隔代抚养问题。研究表明,青春期处于亲子关系建立关键期,隔代抚养会严重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因为青春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人生指导,后续人生中与父母关系紧张,导致家庭关系冲突,乃至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山区学校有些留守学生在与完整家庭学生的比较中,会失去心理平衡,乃至产生埋怨社会、对抗社会的行为,有的甚至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三)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环境,校园文化是塑造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山区学校规模小、环境单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受到限制,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这就会造成学生自卑、厌学、孤独心理蔓延。因为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与全国、全省各地的学生比较,通过环境比较、条件比较、生活比较,产生无奈、苦闷、愤怒,失去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有的还会产生仇恨父母、对抗教师的行为。

(四)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全国城乡居民生活实现小康,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通信发达、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品琳琅,但经济产业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农村产业衰退,农民不得不进城务工。山区留守学生父母有的进县城打工,有的进市城省城打工,有的则去往省外城市乃至更远的国外城市务工。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省内务工父母每年至少回家几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相对较轻,最严重的是省外和国外长期难以回家的父母。

五、农村山区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提出对策之前,必须明确五个前提:(1)留守儿童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的问题,不是主观心理问题;(2)留守儿童有心理优势,可以更好地发展社会认知、家庭情感、意志品质、人格特质等;(3)留守儿童问题,比起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残疾家庭、精神病家庭,远没有宣传的那样严重;(4)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如果家庭经济问题缓解,他们可能会进入城市学习,彻底解决留守问题;(5)作为农村山区学校教师,我们的工作是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但很难彻底解决。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就地就业。我们这里只是讨论学校层面的对策。

挖掘优势,树立榜样。如前所述,儿童离开父母,留守家乡家庭,有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对抗挫折能力,感受生活艰难,体验长辈不易,因此,树立几个学习刻苦、孝顺长辈、尊敬教师、乐观开朗活泼的学生为榜样,给予表扬表彰,能减少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压力。

避免標签效应,给予正向激励。给学生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容易造成他们自我意识内化,按照社会期望做出行为反应,因此,不要特别强调留守。有的学生说得好,我爸妈为了我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在外地打拼,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要好好学习,还要照顾奶奶爷爷,初中生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

家校合作,加强亲子沟通。留守儿童的很多问题是与父母长期分离造成的,因此,只要儿童时常与父母视频沟通,互相关爱、互相勉励,就能缓解问题。学校校长、班主任、心理辅导员要随时联系学生父母,经常家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首先要建立详细、规范、全面的学生档案,将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历史、家长电话、家庭住址、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重要信息全部记载在档,准确评估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4],然后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总而言之,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正逐步下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思路是乡村振兴、发展经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宣传的那样严重,留守学生心理发展有自己的优势。农村山区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既有身体发育、学校环境原因,也有家庭结构、社会发展原因。就学校管理教育而言,需要挖掘优势,树立榜样;减少宣传,少贴标签;家校合作,加强亲子联系;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同时也要配合政府部门给予更多社会支持和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程黎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品质的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1):69-72.

[2]时涛.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与提升策略[D]. 济南:山东大学,2020.

[3]张海钟.来自河西走廊的报告——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4]赵多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20(11):18-19.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作者:巨祥来 张海钟

心理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论文 篇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作为儿童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由于他们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呵护,长期以往,出现了焦虑、自卑、任性、孤僻、逆反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摸向城市迁移,在城市务工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卑与焦虑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孩子极易产生焦虑心理。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以为不如别人等自卑消极心理。

2.任性与自我中心

儿童的任性和自我中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代养人过分溺爱娇惯造成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祖辈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只注重简单的满足,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积久成习,便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个性。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原则,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基本的“利他”意识。

3.学习滑坡、厌学逃学

远离父母,由于临时监护不够,使得“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在学习上放松自己,大部分时间耗费于看电视、与伙伴嬉戏,甚至沉迷于录像、网吧、电子游戏,学业几近荒廢,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培养上的疏漏,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业成绩。另外,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的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个方面由于祖辈的骄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自律道德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很多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3.社会教育不良

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后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责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慎重地选择留守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抚养和教育的胜任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方 ,承担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再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留守儿童”的祖辈也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 ,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教育上。

2.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3.改进学校教育方式,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班级应成立“留守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我管理。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生活上的求助给予解决,对心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如:设立“留守儿童办公室”,成立“留守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知识的老师负责接待。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心理学,2008-4,3-7

[2]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15-18

[3]一张.留守儿童,瞭望,1994,45

[4]佘凌,罗国芬.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学,2008-4,15-18

[5]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心理学,2005-5,63-70

[6]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对策,心理学,2008-4,19-24

作者簡介:

王文军(1974~),女,辽宁盖州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

作者:王文军

上一篇:楚湘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综合办上半年工作总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