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承担角色多、服务对象广、工作任务重。为适应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学秘书要运用法治思维,依法依规办事;要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管理教学;要强化敬业精神,主动服务教学,实现一流教学管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养创新能力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培养创新能力管理论文 篇1: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摘 要】现如今的教育事业发展,正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想要在固有問题的处置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对不同的内容开展合理化的干预。相对而言,实践教学管理的革新,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良好的培育,而且在很多科目的综合人才培养上,都可以获得较多的保障。实践教学管理的革新过程中,必须按照正确的路线和方法来完成,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创新能力,获得良好的激发效果。文章针对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改革;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各项工作的实践上,对此做出良好的改进,这样才能促使工作的进行,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成就。实践教学管理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坚持按照科学、合理手段完成,对于方法的落实应坚持考虑到学生的反馈信息,确保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一、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

1.管理重视程度较低。

首先,实践教学管理的开展,并没有在方案上不断的健全,很多管理手段的应用,还是停留在老旧的生硬模式上,这对于师生关系的稳定,以及人才的培养,都会造成很大的缺失和漏洞,并且无法在教育成绩的推动作用上更好的提升。其次,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践教学管理的进行,并没有在创新程度上良好的提升,很多工作的开展,都会由此出现严重的挑战,而且内部的混乱程度不断增加。由此可见,该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妥善解决。

2.管理体系不健全。

首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设定、执行,并没有对本校自身的情况有效结合,完全是通过成功案例的抄袭、套用来完成的,表面上能够按部就班的开展,实际工作的落实,很容易出现较多的负面影响,而且在管理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现象。其次,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日后的革新和解决过程中,应投入一些有力的管理手段,促使实践教学管理的进步,能够不断的朝着更高的层面来完成。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首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激发学生的传统思维,促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或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完成,对于固有的学习不足,能够由此来获得良好的创新效果。例如,学生在知识记忆和应用过程中,可以对生活化的内容不断结合,在知识的感悟上不断的开阔眼界,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培养创新能力后,可以对学生的特长进行良好的放大,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掌握层面上,进一步减少传统教育的疏漏现象,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落实,可以由此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科研素质。

对于今后的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将会是重要的工作对象,而且必须在具体教育工作的开展上,不断的对多方面内容做出合理化的把控,这样才能促使各项工作的实施,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例如,研究方法方面,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描述法、比较法的原理与应用,理解对照组设置的意义、实验组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分析。科技论文写作方而,学生能掌握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研究型论文摘要的通用总结模式,重点掌握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对实验结果中关键性结果予以阐释、说明,尝试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与参考文献中类似实验趋势一致或者相反的原因。

2.加强实地调研。

现阶段很多教学任务的开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上,并没有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良好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容易导致创新能力培养,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学生的实践创新,并没有办法因此而获得良好的进步。因此,建议对实地调研良好的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传统教育的不足。首先,实地调研之前,必须教育学生在准备工作上不断的完善,只有在准备体系上不断健全,才能为实地调研获得更多的帮助。其次,实地调研的实践过程中,应坚持对开放性的手段做出应用,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促使他们在调研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这样才能对优势发挥、劣势弥补上,不断的获得更好的成绩。

3.加强探讨总结。

首先,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过程中,阶段性的目标实现,未必能够完全达到预期,应坚持做出阶段性的管理成果分析,对于教育的不足,或者是师生矛盾,亦或者是教学的漏洞等,都要存在正确的认知,应坚持在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开展上,选用正确的手段来应对、解决,为将来工作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按照一蹴而就的方法来完成。例如,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树立不同的探讨课题,而后要让学生在知识理解,自我实践,以及后续总结和反省上,都要积极的实施,只有在多项工作上共同落实,才能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

四、实践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教育工作体系日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手段不断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手段持续进步,全局教育工作开展符合预期。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实践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被动管理的实施,并不能得到业界的青睐和认可,同时对于学生管理的效果无法大幅度提升。通过学生参与后,可以对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有所丰富,在教学管理的综合成绩上更好改进,有利于师生沟通的改善,对于师生距离的拉近产生了良好推动效果。第二,创新能力培养,应坚持在环境上、项目上不断的优化,尤其是让学生实践锻炼过程中,要给予较多的选择机会,并且减少理论创新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创新空间和思维,得到更多的保障。

总结

通过对实践教学管理做出良好的改革,以及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投入较多的努力,很多教育任务的实践,都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能够由此来得到理想的成绩。未来,应继续对实践教学管理的进行,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合理应对、解决。

参考文献

[1]邓广涛,崔志恒,赵俊伟,阎秋凤.改革实践教学管理 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6):349-352+423.

[2]李璐.改革实践教学管理 培养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37-38.

[3]张明.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7,4(32):185-186.

作者:刘金龙 张佳富 燕希强

培养创新能力管理论文 篇2:

新时代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承担角色多、服务对象广、工作任务重。为适应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学秘书要运用法治思维,依法依规办事;要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管理教学;要强化敬业精神,主动服务教学,实现一流教学管理。

关键词:新时代;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教学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从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質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转变。在这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要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作为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一流的管理模式。如何适应新时代,达到一流的教学管理,是每个教学秘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工作难点

(一)角色多,难度大

作为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承担多种角色。(1)执行者角色。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依然存在接受校教务处和学院领导指令的职责。(2)管理者角色。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学校教务处转为宏观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由二级学院来完成,二级学院必须建设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秘书增加了管理者的角色。(3)桥梁和纽带角色。二级学院教学秘书需在教务处、学院领导、公共课学院、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学生之间,起到沟通、联系、协调的纽带[1]。(4)参谋和助手角色[2]。二级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必须直接面对一线师生,能够获得日常的教学情况、教学信息、教学问题,教学秘书要及时收集分类整理,提供可靠的数据给各级领导供决策参考;同时要准确领会领导的想法和意图,及时转达给相关师生。(5)档案管理角色。收集、整理汇总教学档案是教学秘书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学档案是教学运行过程中各类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专业评估、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佐证材料,它还能真实体现教学运行情况,为教师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依据。

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如何承担好且把握好每个角色,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这是教学秘书工作的大难题。

(二)内容杂,对象广

二级学院要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就要制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接受师生的教学咨询、解决教学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收集各种教学信息等,教学秘书在过程管理中要做好协调、指导、组织和服务等职责[1]。二级学院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除了本学院的全体师生,还必须沟通协调教务处、公共课学院、招生办、后勤管理处、国有资产处、教学督导组、教室管理科等相关部门。

(三)范围宽、任务重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包含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实践教学、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招生工作、教学研究、教学咨询、师资管理、教学评估、教学档案等,涵盖了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范围宽,任务复杂、繁重(如图)。

二、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工作新思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秘书面对工作出现的新难点,要转变工作思路,实现一流服务、一流管理。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方针政策,熟知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因此教学秘书要增强学习意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二级学院教学秘书要完成编写学院教学规章制度、招生宣传材料、教学情况通报、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通知等任务,应当要具备良好的写作和沟通能力;为保证教学过程平稳运行,教学秘书每天有大量的教学信息资料需要处理,应当具有收集整理教学信息资料并迅速处理的能力,在处理信息的同时还要及时采集意见和建议,整理汇总后反馈给相关人员[3]。

(二)运用法治思维,推行依法依规办事

现如今,学校与教师学生纠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直接面对师生,一定要运用法治思维,依法依规办理每一件事,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既要遵守学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也要执行学院的管理制度,按规章、按程序办事。比如说学生考试作弊给予处分,必须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的处分程序,先初步处置,然后组织调查,职能部门核查后,才做出处分决定,最后要送达处分告知书。二级学院需要收集各类教学档案,要按保密管理规定,做好教学档案的保密工作。

(三)培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管理教学

二级学院教学秘书的角色不仅仅是“执行者”,还是管理者、参谋助手,因此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应当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总结经验,找寻创新点,改革教学管理,推动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教学秘书是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桥梁,且信息处理及时性要求高,要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分清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4],合理安排教学管理工作,否则可能引发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管理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按照规律提前计划,提早准备好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表格、数据。下达教学工作通知或任务后,要利用邮件、短信、QQ平台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督办,必须做到眼勤、嘴勤、手勤,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

(四)强化敬业精神,主动服务教育教学

高强度的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教学秘书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坚持以广大师生为本,树立“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始终保持理性的思维和平和的心态,用心做好琐碎的教学管理工作,主动服务教育教学;关心关爱服务对象,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换位思考、逆向思维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服务落实到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中,才能得到师生的认可,提高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雪芳,叶玲娟.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改进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

[2]梁渝佳.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工作初探[J].南方论刊,2009,(3).

[3]王凌君.关于对教学秘书岗位的认识及其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7).

[4]万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分析和角色定位[J].卷宗,2012,(10).

Key words:new era;secondary level college;teaching secretary;teaching management

作者:王雪芳

培养创新能力管理论文 篇3: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设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通过挖掘教材,高效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领学生主动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心理的自由。”教师应以平等、友善、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潜能。教师可凭借物理本身的独特魅力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创新的欲望。如一位教师教学“压强”后,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学生活动单中“能力提升”环节里设置了如下开放性问题:“请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创新的策略,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并友情提醒学生尽可能采用不同的策略。各活动小组展开探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畅谈有效的策略:有的提着一只脚增大压强,有的捧着书本站着增大压强,有的既捧着书又提起一只脚增大压强;想让自身减少压强的同学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正忙着脱外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获取了大量的增大与减少压强的创新策略。

二、铸就质疑品行——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质疑就是要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勇敢地向教师、教科书、参考资料,甚至对中考试卷提出质疑,鼓励“吹毛求疵”、“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对学生,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教师也不能轻易否定,而应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嫩芽”。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声音产生的原理与特征”后,突然有一个学生别出心裁地提出:“我们能否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制作能有效弹奏出三个音以上的小乐器?”教师没有轻易加以否定,而是抓住这一生成性资源,引领学生展开深入探究,要求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合作小组探究制作这样的小乐器。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之中。汇报交流更是精彩纷呈:有的在牛奶瓶中装水做成水瓶琴;有的用橡皮筋制作成“吉他”;有的用竹子削成的笛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且勇于实践,让学生深层次领悟到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潜能,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如,瓦特因烧水看到蒸气把锅盖顶起来,而发明蒸汽机;伽利略因无意之中看到教堂里吊灯摆动而发明了钟摆;牛顿因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等。

三、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从其特征上表现为首创性、新颖性、流畅性。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成分,是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善于变异、转化、扩充、缩小等,诸如此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支点。

创新思维从其科学训练方法上表现为发散性、批判性、独特性。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发散,与课堂教学中能否进行高效训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学了“惯性现象”后,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大多与物体的惯性密不可分,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与措施。请举例几条。”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进行有效比较,以寻求更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爱因斯坦用相对论的时空观取代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方使近代物理面目一新;哥白尼以生命为代价用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唤醒人类社会对宇宙太空新的追求与探寻。

四、课堂内外结合——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精心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引领学生探究,诱发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以解决,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可设计诸如“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木工为什么故意把锯条上的锯齿歪向两边?”等问题。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创办课外兴趣小组,有效开展诸如“小制作”、“小发明”、“小考察”、“小论文”等,迫使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去,寻觅创新的动机与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合格人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易志毅)

作者:俞红卫

上一篇:电工实习体会下一篇:中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