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

2023-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

拨动“情”弦,打造富有生命真情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文中大部分都凝聚着浓浓的情感,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之后,才能更好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语文教学尤为重要。拨动学生“情”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语传情,营造气氛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并把他们快速带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讲授《乡愁》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每个大雁南飞的日子,每个太阳西下的黄昏,每个月亮圆满的夜晚,总会牵动无数游子的离愁别绪,总会勾起他们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乡愁,就像生活中的一杯咖啡,甜味中带着淡淡的苦涩,但却值得我们回味;乡愁,像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像一瓶陈年老酒,愈陈愈香。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一起感受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通过传情的导语,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教师可以用图片、幻灯、音乐、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可以播放音乐《父亲》,姜波声情并茂地演唱,把歌曲中要表达出的对父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听着这音乐,想起父亲买几个橘子时的那几个动作“走”、“穿”、“跳”、“爬”、“探”、“攀”、“缩”,同学们一定会想到父爱是一种深沉的、厚重的、温馨的爱,同时也会想起生活中父亲对自己关爱的点点滴滴。这样就为理解课文《背影》中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奠定了的情感基础。创设如此意境,可以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三、巧置悬念,激发兴趣

课堂中,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大大增强。如在《动物入侵者》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则有关“生物入侵”的新闻。这样就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者”又有哪些?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立刻就会被激发。请学生带着这样的悬念阅读文章,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将大增,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入。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导学生专心地去学、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四、放飞想象,引入意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各版块的知识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如学习《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应该怎么理解,可以展开想象,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结合幻灯片显示的图片,结合平时的观察进行想象,想象出宿营地的环境:北方夜晚的寒风冰凉刺骨,月光显得如此清幽,宿营地旁将士们裹紧铠甲,蜷缩在地上,巡夜的士兵用打更的梆子到处巡逻的情景。这样,学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引入故事,启迪心灵

中学生普遍好奇心强,喜欢听有趣的故事。语文教师要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故事,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在导入《隆中对》时,讲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再恰当不过了。在讲授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穿插古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如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讲授莫怀戚的《散步》时,可以讲讲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故事,如“卧冰求鲤”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由故事的引入启迪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情感,不仅能生动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六、引导品味,熏陶感染

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道德境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秀作品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让学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如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导学生欣赏领略山清水碧的壮丽美景;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学习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学习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笸(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君埠中学 江西省永丰县恩江镇中心小学)

作者:吴雪华 胡晓莉

第2篇:让作文教学流淌着生命活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作文和作文教学提倡个性化,就是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观点出发的。学生,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活生生的人,就有他的思想,他的经历,他的追求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虽然他具有大家共同拥有的“那一些”,但是,在保持“那一些”的同时,完美“这一个”,才是作文个性化教学追求的目标。

阅读是学生用生活解读生命

语文是什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阐明了语文与生命的关系:语文课程起源于生命,而又开发于生命;生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语文课程开发的对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明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实现的两个目标,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作文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自然也离不开阅读和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我们在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设想的同时,有必要先对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进行具体探讨。

一、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把语文学习放到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才可能获得最具生命价值的意义。学校本身就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人的价值和意义、情感与体验、交往与实践,体现着人的生命韵律。因此,我们要把学校浓缩成社会,让学校的每一块墙都渲染出教育的氛围,让每一块场地都能给学生启迪,让每一时刻都能激发出生命的情感。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校园绿地上的精心设计,橱窗里的科普竞赛,展示校史和教育成果的科技苑等等。学校和班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什么社会调查、走向自然、瞻仰烈士等等;还有学生针对社会实际和课文内容自发组织的个性化活动,如模拟法庭、正反辩论、心灵独白等等,整个校园俨然成了一个大社会,而且比大社会更纯洁,更和谐,更有感情。有的是整齐的队伍,文明的语言,琅琅的读书声,节奏明快的生活。无时不激发学生的灵感,无处不跳动着生命的旋律,每个细节都激情地滋润着生命的成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内化后,就会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相应的内心反应,内在感受,或内心反省,就会得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和创作欲望等“高峰体验”。通过作文将他们观察生活的独特性,认识生活的求异性,反映生活的新颖性表达出来。使个性的自由挥洒,人性的自我创造,在这一特定的社会里得到张扬和认同,从而将鲜活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二、解读生命是对生活的领悟

语文教育“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生命需要,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体验生活,教会学生把文本放到生活实际中去阅读的方法。使语文知识、道德理念、思维方式等既来源于文本,又能跳出文本,从而实现精神的跨越,生命的升华。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靠背诵文学史上的现成答案,才拿到文凭,因而平时教学也很少去反复解读文本,仅靠一本教材和一本参考书。长期下去,我们的老师就丧失了解读文本的能力。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竟以此为经验言传身教给学生,使老师和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语言结构。课堂上大家都自觉地使用起语文课的规范语言,一唱一和,俨然就是一场戏,往往还会引来一阵艳羡和惊叹。

名家名著,优秀的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是生命的凝结和释放,对学生确实起到了感染和熏陶的教育作用。然而,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因而对生活的领悟和生命的解读自然也就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为何要将学生的活泼生命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定论之中呢?我在教《愚公移山》时,就有学生认为愚公太蠢了,好高骛远,追求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警戒之。这是多么经典的感悟呀!

人的精神力量不是遗传基因的造化,它深藏在人心的最深处,是在后天的自由自觉地活动中凭借教育而挖掘、唤醒、培植出来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不设框框,不搞模式,倾情去用心欣赏那些只源于真情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写作源头的活水就会激起写作兴趣的浪花。文本只是阅读的“例子”,是阅读知识和写作知识的凭借,是生命向精神力量跨越的桥梁。我们只需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用生活去解读生命,才能咀嚼出人生独特的感受,个性化写作才有坚实的基础。

三、写作是学生用生命注释生活

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必须遵循于生命,遵循于生命的特点和规律。在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中,通过生命的体验,而达于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因此,作文也需要有生命意识,需要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生命的活力。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使其呈现出人格化、情感化。新课标中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可见作文既不是对别人作文的抄袭,也不是生活的复印件,它是鲜活的生命,独特的“自我”感受,它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

改善生命环境才能激发写作欲望。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提炼生活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滋味也就不能品尝出来。任何作家的写作都是先有生活,后才有作品。至于题目啦,写作技巧啦等等,都是根据写作的内容,由作家自己拟定的。而我们的写作教学都是先有题目,不管你有没有生活,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自然也就违背了作为“人”而写作的生命规律。除此之外,我们的教师为了适应考试,往往偏重于讲写作方法和技巧。结果是学生掌握了很多方法技巧,可这些方法技巧都成了学生写作前的“清规戒律”,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目前,学生大多数生活被限制在学校的小天地里,写作生活极其单调平淡,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我们必须提供给学生施展个性化作文的大舞台。这个舞台首先是学校显性的教学环境,即我们小学校大社会的一切校园文化。教室、走廊上的名人名言为什么不换成学生自己的格言?什么黑板报、广告语、橱窗等等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新,使校园文化处在一个动态管理之中。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学生定期办一些个人小报、班报、校刊呢?我们的花园、活动场所、图书室等等,为什么不留下一块专门刊登学生对该地方描写的优秀作文呢?还有什么对联、辩论、歌词竞赛等等。每次更新,都应先征稿,再由学生评议,最后还是由学生出样。一切都是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尽情发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学校五花八门的舞台,总有一台适合你。当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反过来增加了学生的激情和欲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次是隐性的教学环境,即学校的人文精神。包括所有的细节,哪怕是教师的穿着打扮,讲课的语气等等,使学生处处都感到亲切,时时都觉得愉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教育,获得启发,激发写作的欲望。因此,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所有的教学硬件,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尽可能使活动充满激情,充满个性和灵性,处处闪烁着生命的火花。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带着写作意识参加活动,而是让学生在活动的愉悦中陶冶情操,在活动的教育中提升精神,在活动的灵性中迸发写作的火焰。就连那警示的话语也充满了人情味,如花草丛中的“别碰我,我会很疼的!”这既弥补了学生脱离社会的不足,又弥补了社会的某些野性,从而解决了教学内容与现实情境取样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破除一切陈腐的传统和现实中不利于“人”的独立生存和自由发展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鲜明张扬的基础和才华恣意施展的条件。作文教学只有通过对学生生命的关怀,体察学生内心的感受,才能促使学生生命之魂发生质的转向。

四、随意释放才是作文的真谛

个性化作文是自需而非盲目的,是自觉而非盲从的,是自愿而非逼迫的,是自由而非约束的。就是要求学生用它那颗心去感悟他们独有的生活空间,只有当他们这颗心自然搏动起来,主动去发现,去寻思,去体悟,才能使“不经意”变成“经意”,使琐碎的生活变成意蕴丰富的美文,使独有的生存状态凸现生活真谛,使特有的心灵情思得以生动表现。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是强逼的。明文规定每学期大作文必须八篇,小作文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日记,读书笔记,小练笔几乎天天有。学生怎可能不厌恶、害怕作文?因此,我们要彻底抛弃这种教学模式,取消所有大小作文,一切顺其自然。但是取消大小作文,不等于不写作;取消作文本,不代表没有作文本,而是学生根据需要自备。一旦有了灵感,即刻动笔。教师只是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建议各种名目的组稿,什么《我是男生》、《释放心灵》、《真情表白》等等。一切都是学生自愿,一切都是学生自行组织,每次的发起人即为主编,然后由其编排成册,发给学生欣赏,还可张榜公布,也可推荐发表等等。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压力,一切都是激情和欲望的推动,一切都是任由生活和情感的塑造,一切都是生命的自然跳动。教师只是参与学生的组稿,参与活动的设计,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欲望。为此我们建议有生活却难以表达的学生跟老师商讨;建议学生把录用过的作文装订成“成功作文薄”,让学生在成长的轨迹上留下美好的记忆等等。当然老师也要统计稿件的数量和质量,除了供表扬鼓励外,还有平衡作用,优先照顾和扶持稿件少或质量欠缺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学生的内驱力一旦被触动,思维被激活,表现欲得到满足,成功的喜悦得以体现,写作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个性化作文就会泉涌而出。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老师好像“闲”了下来,其实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都是学生自愿学习、自发组织,自我表现,自我欣赏,然而,这需要教师的爱心和热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巨大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每一步看似不经意,看似十分清闲,其实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辛勤的付出。唯有这样,个性化作文教学才能得以成功。没有生命的付出,哪有生命泉水的喷涌!

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初中

作者:丁佐刚

第3篇:生命演绎艺术《钢琴家》指下流淌的钢琴音乐

随着电影对钢琴音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钢琴音乐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逐步增加,《钢琴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因以钢琴音乐不同的风格体现出真挚、细腻的情感而斩获多项大奖。电影与音乐的结合,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此影片中音乐与战争是主题思想,战争让世界充满惊恐和祸患,而音乐则让世界变得美好。钢琴和战争交织在一起,诠释了战争期间人们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影片运用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没有以节奏渲染战争的磅礴气势,而是选择惆怅、抒情的柔和旋律,体现出哀怨、隐忍的精神力量。

一、 肖邦音乐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一)肖邦在音乐领域的地位

肖邦(F.F.Chopin)是波兰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关键的人物,是知名度与影响力最广泛的钢琴家之一,是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创作以钢琴曲为主,被世人称之为“钢琴诗人”。肖邦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与超然的个性,流畅、文雅而优美,具有较强的可唱性。其音乐充满神秘和幻想,以波兰民间、民族音乐为基础,体现出波兰音乐特点和民族精神,对后世作曲家具有较大影响。

(二)肖邦钢琴曲的音乐特征

钢琴是“乐器之王”,其演奏出的音乐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体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在电影的结构中,钢琴音乐具有较高地位。自然环境中的音响、风景、人物情绪、生活百态都可以运用钢琴艺术展示出来。电影是综合性艺术,涉及到不同的表现形式,电影中恰当的运用钢琴音乐,能够表达出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让画与人、影与声妥善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艺术美感与审美情趣。

肖邦平生共创作200余部音乐作品,以钢琴曲为主,其音乐体裁多样化,包括幻想曲、奏鸣曲、练习曲、夜曲、前奏曲、叙事曲以及波洛涅兹、玛祖卡、华尔兹等舞曲。夜曲是肖邦创作的音乐体裁,其诗意饱满、形象丰富,曲调幽阑、平和冲淡,柔和的节奏中深藏着忧郁的感情。肖邦的21首夜曲是他最有诗意和情性的作品,所以肖邦夜曲又叫作钢琴曲的“百科全书”。肖邦升c小调夜曲中,紧张段落特别多,体现出戏剧性、强烈冲突性,此作品在肖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曲也为《钢琴家》电影增色不少。浪漫主义文学对肖邦钢琴叙事曲的影响特别大,其艺术性与思想性都特别明显。G小调叙事曲以密茨凯维支的诗为灵感创作而成,表达出波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气节与精神。肖邦创作的钢琴音乐体现出浪漫和幻想,具有灵活、鲜明的节奏与风格,他是当之无愧的钢琴诗人。

二、 钢琴音乐与《钢琴家》影片的融合

(一)《钢琴家》电影的艺术情节

《钢琴家》运用写实的方式,讲述了二战时犹太民族和钢琴家所受到的生命危险与精神折磨。电影主人公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以至于一位德国军官为之深深感动,逐步转变其对于犹太人持有的态度,在他的保护与帮助下,钢琴家处于相对安全之中,一直到战争结束波兰获得彻底解放。电影艺术中经常刻画的主题是战争,以战争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主要表现形式。而《钢琴家》中没有大量渲染战争血腥,而是在肖邦音乐塑造的环境中,突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此电影音乐给人以舒缓、忧郁的感觉,同时恰到好处的体现出人们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助与痛苦。电影《钢琴家》中,波兰人民的反抗力量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特别脆弱,而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则在优雅的曲调中传递出坚持与忍耐。此音乐诠释出二战时人民悲伤痛苦、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们的生命面临着威胁,必须放弃体面与尊严,体会逃亡的心情。《钢琴家》再现这段历史画卷,其背景音乐是肖邦的钢琴作品,能够提高电影的感染力。

(二)《钢琴家》运用的钢琴曲

肖邦的钢琴音乐的生命力特别强大,在《钢琴家》中,共选择11首肖邦钢琴曲,这些作品的题材不同、风格各异,是他不同时间创作的作品,在影片中发挥出联系剧情的功能,音乐情调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电影中运用的肖邦夜曲,既体现出幻想和沉思,也表达出在茫茫黑夜中人的心声,影片中流淌的音乐中蕴含着反抗与痛苦的声音,以隐忍和舍身的精神感动人的心灵。所以,此11首肖邦钢琴曲,体现出主人公什皮尔曼多舛的命运,其中《夜曲》就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三、《钢琴家》中肖邦音乐的作用

(一)营造氛围

电影将音乐与画面结合在一起,具有渲染故事气氛的作用。电影开篇以黑白镜头展示出1939年的华沙街头,人们的生活比较合适、平静,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此时的背景音乐是肖邦于1833年创作的《c调小夜曲》,其曲调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如泣如诉中让人感觉到一些伤感与无奈。随着镜头的跟进,一位演奏者在华沙电台录音室中弹奏钢琴的画面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眼中自信、坚毅与忧伤。此乐曲宏大激昂,具有英雄主义色彩。乐曲的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平静的第一部,聚集很多力量的第二部以及动力性较强的第三部,此曲式在每个小部分中也有明确体现,如第一部分包括的乐段有三个,属于单三部曲式。乐曲让听众觉得像深深的叹息,伴奏环节也表现得比较沉重、平稳、忧郁。乐曲音色严肃、庄重,渲染出悲伤、忧郁的环境,在悲伤情愫中带有不安因素。其原因在于A段乐句中运用凝重和弦与浑厚深沉低音部。

当钢琴声响起,黑白画面逐步变为彩色画面,电影音乐与画面完美统一起来。主人公衣着考究、面容俊秀,其眼神深邃而凄迷,其演奏得心应手,体现出他高贵的气质。乐曲与人物外表让观众为之陶醉。而战争破坏了这种和谐美,钢琴家只能到处避难。此时《c小调夜曲》体现出明显的结构形式,第一层次是悲伤平和的旋律,然后产生明显转变,平静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哀伤。此时故事发展到华沙正历经战争折磨,人们的无奈与不安情绪更加明显。随着炮火的越来越近,音乐逐步进入第二层次,其节奏活泼,之前音乐中的忧虑一扫而光,其顺畅华丽的节奏体现出波兰人民胜利的信心与信念和坚强品质。电影结尾处运用此音乐,当柔和的音乐缓缓传来,战争的辛酸和痛苦都已经远离,为故事奠定悲伤又具有希望的基调。

(二)促进情节发展

《钢琴家》中运用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此作品坚毅、开朗,充满活力,体现出波兰民族骄傲感。战争之初,波兰战事不利,德国占领华沙,大肆屠杀犹太人。躲避追杀是主人公什皮尔曼的生活,这种没有未来、没有活力的日子是一种煎熬。他每天提心吊胆过着逃亡生活,疾病和饥饿威胁着他的生命,在不断躲藏中偶然发现破旧的钢琴,那一刻他特别激动,经过紧张逃亡与残酷斗争后,电影运用波罗乃兹舞曲描写战争中犹太人的内心世界,也让观众的心情变得舒缓。在主人公打开钢琴时,乐曲在耳畔缓缓响起。此曲与舒缓柔和的夜曲有明显的区别,其汹涌奔放,洋溢着豪迈的感情,人们心境逐渐开阔,一扫之前的悲愤心情。镜头前特定了主人公因颠沛流离而消瘦憔悴的脸庞,然后是他的双手和钢琴键盘,观众看到什皮尔曼手指凌空在键盘上弹奏,其音乐来自他的心间并未在钢琴上真正响起。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下,他只好控制对音乐的眷恋,却无法发出一点点声音。通过肖邦音乐,让观众看到主人公在残酷环境下生活下去的意志与勇气。人们被此画面深深感动,导演以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处理方式,提高影片的感染力。肖邦钢琴曲,让差异明显的节奏与风格完善的联系起来,体现出人物的精神与内心世界,为电影高潮进行铺垫。

(三)刻画人物形象

在战争的危机中人们要面对很大的压力,钢琴家为了人身安全,每天在废墟上隐藏与奔走。在一个夜晚他在废弃的建筑中,万籁俱静中钢琴家面对清淡的目光。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能得到宁静是最大的享受。饥饿的钢琴家发现个罐头,心头百感交集地看着它,此时镜头中出现一双皮靴,而后是一个德国军官,观众的心情不禁紧张起来,就好像转眼间他就会牺牲。而剧情并未如此发展。德国军官没有立刻处死什皮尔曼,却让他弹奏钢琴,此时肖邦的音乐再次响起。在德国人的监视下,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什皮尔曼弹奏起舒缓、忧伤的叙事曲,音乐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缓慢且平和,德国人也被音乐深深打劫,脸色也柔和很多。渐渐的音乐声中透露出悲愤的感情,此时他的表情高贵而严峻,他在音乐中重新找回尊严,也凭借音乐体现出愤慨却坚定的信念。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1831年创作的钢琴曲,肖邦当时也遭遇到家破人亡,其写作背景与《钢琴家》故事具有相同点。乐曲开展结构是奏鸣曲,具有肃静沉稳的风格和柔和凝重的曲调,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乐曲选择跳跃性强的节奏有,体现人们心中的悲愤和不安。而后转成E调曲调逐步柔和,体现出经过苦难的人们内心更加坚强。再后的高潮环节,将高音加入音乐中,就像人们面对战争发出的催人奋进的呐喊。电影中的音乐,最初以哀绝沉稳来刻画经历沧桑磨难的人物形象,他痛恨侵略者。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跳跃性的音乐中,主人公变得自信和从容,心中的仇恨与痛苦转变成必胜的斗志和生活的勇气,让人们看到他不屈不挠的信念和直面苦难的精神。

(四)阐述主题

电影结尾又响起《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的节奏,曲子体现出刚劲坚毅、肃穆庄重、豪情悲壮、开朗向上的精神。电影以战争结束为结尾,德国宣布战败,久经磨难的波兰人民以得到自由。钢琴家逐步摆脱了悲愤痛哭的情绪,再次振作起来。他重新回到以前工作的电台,重新弹奏起的波罗乃兹舞曲,向人们传达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故事中钢琴家在战争中屡屡遇到苦难甚至是经常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是人生低谷。而此时,暗淡悲伤的情绪被壮志激情所代替,什皮尔曼回忆战争时经历的事与人,迸发出生命的力量。当美好、和平被黑暗笼罩,人们会更加认识到和平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主人公在历经重重磨难后走出战争阴影,他以华丽优美的音乐表达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以高昂激越的华章赞扬波兰民族的精神,以丰富的韵律预期战争过后的美好人生。

结语

《钢琴家》电影刻画的,是人性在战争这样的特殊时期所出现的变化,民族精神是影片要展示的主题。电影运用肖邦的钢琴曲为主题音乐,与其主题相互辉映,形成完善的整体,既彰显出音乐的魅力,也深入刻画了电影的主题思想,在音乐声中观众的思想与情感获得了升华,让人与音乐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也展示出音乐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两者妥善结合,提高音乐与影片的美学意义。肖邦音乐在电影《钢琴家》中具有营造氛围、促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阐述主题等作用,其贯穿于电影的各个环节中,是提高电影艺术性的关键方式。

作者:莫晓莺

第4篇:“真实、真诚 、真情--追求品德课堂的生命精彩”

--记一次品德教研经历

“一次真实的经历,一份真诚的热情;一次生活的感悟,一份真情的感动;那份珍贵的收获,成就生命的精彩”。如果说那次记忆深刻的教研活动可以写成一首小诗,那这首诗就是我心底最真切的感受。

“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阳光女孩,记住你了!”“噢,能背诵300多首唐诗的古诗大王,很有文采的小男孩!”„„这是去年,我有幸参加绍兴县“真实、真诚、真情--追求品德课堂生活的生命精彩”教研活动的开头一幕。作为执教教师之一,我上的是三年级下册《世界真奇妙》这一课,刚才的镜头正是请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独特之外。在多次磨课后,它已成了众人的结晶,此时,课堂活动有序地开展着:有平淡中的小高潮,有预设中的细节处理,有意外生成的思维火花,都能在我的引领和调控下,化难为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整堂课设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学:“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考考眼力、尝尝美食、唱唱歌曲、取取别称四个活动形式,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格及多样性;“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争做礼仪小标兵”,学一学各国的礼仪,了解中西礼仪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不探究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课外能和伙伴合作学习研究世界其他方面的奇妙之处,感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而更加热爱世界。

上完课,我心潮澎湃,是啊,这样的品德课才是一种享受:教师能做到“善待教材资源,精选生活资源,激活媒体资源,驾驭生成资源”,让这些资源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沃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真正体现品德课“生活性教学”的原则。

回忆起为这次教研准备的种种,感触颇多,深深地感受到了教研活动这个平台,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同时也从中感受到“教师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学生的真情,只有真情才能促就我精彩的生命课堂”。

“品德课难上兼职”,已经成为许多名义品德教师的一大苦恼。作为一名品德学科的新人,我也面临着同样的烦恼。每次外出听课学习,总是给我这个门外汉许多震憾:惊讶于每位上课教师主持人般的风采,能把枯燥的道理引领得那么自如;羡慕于上课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美的享受和新的洗礼。所以每当校内有这样的展示课时,我总是跃跃欲试,可结果总发现自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这次在师傅的推荐下,参加了县级教研课的展示活动,相信会得到了更多前辈的指导,更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于是,和师傅商量探讨后,最终确定了课题,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世界真奇妙》。备课、制作课件、试教、修改教案„„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忙碌而又紧张地准备着。首先,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世界真奇妙》一课内容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大洲的一些国家,意识到地球上文明、物产、地貌的多资多彩,并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热爱文明的情感。初看教材分析,我就后悔了当初的选择,太难了!如果把课堂定位于“世界”和“奇妙”这两个词,那世界上无奇不有的事情简直多如牛毛,要通过短暂的40分钟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接受简直是天方夜谭。再者如果教师要搜集“世界奇妙之处”的资料,并做成课件展示,那会不会事倍功半,到头来上成一堂资料展示课或常识课?最终我和师傅决定,把课堂定位于“在简单有趣新颖的活动中,让学生收获知识,又获得心灵的愉悦”。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奇妙的事物,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从而更好地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教研课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欲通过具有代表性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激,更好地了解世界;特地去外国料理店寻找特色食物,欲通过味觉的刺激,感受到世界各国食物之美妙;还学了一些国家的基本礼仪,如新西兰的碰鼻礼,西方的贴面礼等,欲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在活动中感受到各国礼仪的独物;„„准备中,我觉得自己时而成了科学家,时而成了美食家,时而成了外交家,又时而成了音乐家。同时,对试教班级的学生也作了要求:收集各国奇妙之事,可以是风俗人情,特色建筑,特有动植物等等。

一星期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课堂上美伦美焕的图片展示,学生的回答,师生的互动,有序地进行着。没有让我难堪的意外和不知所措的偶然,但上完课后总觉得知其味而不知其出处。幸好,资历颇深的师傅和其他的几位老师,给我作了详细的点评,从细节上对这堂课做了更高要求的斟酌。字字句句切中要害,残留在我心中的那份“不知味”,似乎正一点点出味来。(1)教师备课应把课本真正利用起来。展示图片过多过广,重点不够突出,再加上面对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远远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所以课堂出现了“优秀生唱主角,唱念做打样样精通;中等生学困生场外客,雾里看花人云亦云”。丢弃课本于不顾,取而代之是“拔苗助长”式的脱离教材而教,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作秀,而非学生真正需要,真正可以接受的。(2)学生搜集的资料没有真正应用起来。他们完成了“搜集一张有字有图的‘纸’”,却没有做到内化为己所有。因此,看似热热闹闹的同伴互动中,出现表述不清,浪费时间的现象。真正能从中分享给他人、从他人处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品德与社会》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资源,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既然学生收集了如此多的资料,那如何内化、互补资料,就需要教师责无旁贷地调控、引导。(3)生生合作中,需要活动规则来制约。如品尝美食这一环节,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学生们明显过于兴奋,早已将品尝的目的抛到九霄云外了。再加上食品种类摆放过多,美食是尝够了,可知识呢?试想事前有要求,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到浅尝辄止,又品出奇特之处,那千方百计寻来的食物也不枉被一扫而空了。

感谢我的师傅,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对这堂课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他们的建议,我连夜对教学的细节做了改进:以书签为载体,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以“奖书签------学书签------赠书签”为课堂主线,既体现了教学特色,又实现了知识共享,;同时明确目标,缩小范围,把“世界奇妙”分成四个建筑、美食、别称、礼仪清晰的板块:以教材知识为主,既让优秀生吃“饱”,又让中等生学困生吃“好”;在学生合作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合作要求,组长把关,组员配合。

之后,我又进行了反复试教。“一堂好课就是这样磨出来的”,经过一次次的课堂演练,课后的评课、反思,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用自己满腔的热忱,不断地学习、进取,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活水”;只有集体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清楚更快速地发现自己成长中的不足,更快更高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正式上教研课了,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作为一节研讨课,我达不到十全十美,但相信它能给组内教师带来一些启示,或认可,或争议,或疑惑,我知足也。课后,屠老师和各校同行进行了交流、探讨,肯定了这堂课用生动灵活有趣的课堂教学诠释了本次教研的主题------真实、真诚、真情;能通过“书签”这个看似平平的课堂小礼物,贯穿起整堂课,使课本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有效合理地利用,起到了穿针引线作用。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老师对“品尝日本寿司和韩国泡菜”这一环节就有争议,“这些不贴近我们平时课堂的做法,是否是作秀之举呢?难道每一堂家常课,教师都会有精力去实现这些理想中的资源吗?”感谢他们,给我们的教研新的思维火花,老师们在一次次的争辩中,对《品德与社会》又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说这次教研活动,给我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练的平台,那先前的一次次试教和反思,则只是用真诚收获了一份真情;而最后一次的正式教研课,在赢得学生的真情外,我还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真诚帮助和指点,成就了我生命课堂的精彩。

感谢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集体的支持帮助,专家的引领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一样的声音”。我会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品德课,把握每一次品德教研机会,让我们的品德课大放光彩。

第5篇:让真情在你的笔端流淌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作文,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心理描写类作文的写法。

2、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锻炼作文讲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说过:

“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练习修改了一篇话题作文“惭愧”,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行具体的讲评。

2、题目回顾

同学们,今天在讲评作文以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次的习作要求:

(1)师引导学生回顾评讲作文的训练目标:真情浓墨写童心

指名回答本次作文的要求: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

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

(2)明确本次评讲课的评讲重点: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

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真情浓墨写童心”。对学生解释,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真情”是说要内容真实、情感真切,以情来打动人;“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作文讲评:

一:榜上有名:

同学们,请看今天的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在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佳作明星金榜:何晓东 熊盼陈梅凌芳刘梦娇罗玉环叶念思 沈萌

佳作明星银榜:江翰林邹娟徐敏丁子恒吴晶范冰莹郭雄谢雨菲

张俊萍许曼妮施萍许娇娇马梦婷侯飞周贤沈盼蒯姣

点评:“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情真挚,而且描写真切。

(过渡):其中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想不想知道她们是谁?

二.佳作亮相:

1.那么,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的同学是准呢?”

在同学们猜测和期待的目光中,请何晓东同学登台朗读她的作品!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佳作亮相”四个字,何晓东同学开始朗读她的作文。

2.老师小结:何晓东的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一节晚自习课,老师讲阅读时要求找一个拟人的句子来赏析,因为自己的心不在焉老师很生气,自己还和老师赌气,事情过后想到老师以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一种难以言表的愧疚、自责充溢于自己的内心,心中总想对老师说一声对不起。

3.趁热打铁:对何晓东进行简短的采访,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会点评作文。

引导:(1)老师很想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你能说说你对你的作文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2)你觉得有没有遗憾的地方?生谈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师引导小结:作文作文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真情,心理描写细腻传神;全文欲扬先抑,层层铺垫,充满了对老师真诚的愧疚;全文采用第二人称行文,直抒胸臆,发自肺腑„„

4.学生小组交流:生向何晓东提出疑问与困惑,其他学生帮忙解答,师予以引导

5.真情道白:现场向老师说声对不起。

6.第二位同学‘佳作亮相’:

陈梅的作文题目是《已逝的诺言》,写的是自己六年级的时候,一次期中考试考砸了,辜负

了老师的期望,于是给了老师一个承诺,然而期末考试即小考的时候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于是对老师充满了愧疚。

7.学生采访:

师引导: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与困惑,可以向陈梅同学提出来。”生谈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老师小结:“刚才的两篇文章,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之所以认为何晓东和陈梅的作文是‘佳作’,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真诚。 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是这两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两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这尤其值得表扬。

8.素材荟萃:

引导过渡:当然,应该说这次不少同学的作文也有这个特点。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叶念思同

学写自己因为和妹妹的争吵而误踢了母亲一脚,伤了母亲,母亲没有责骂我,母亲的包容让自己充满了愧疚;谢雨霏同学写自己在面对沿街乞讨的一老一少俩个乞丐时不但没有给予帮助,还怀疑俩人是骗子,冷漠面对的经历,他在惭愧的同时自然联想到: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是生长在角落的小草,更需要社会的阳光与雨露范冰莹同学写的是自己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误拿了别人的饭盒,为了不让别人发现,最后将饭盒扔掉,面对失主的苦苦找寻,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这件事成了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刘梦娇同学写自己父母在外打工,常年和奶奶一起生活,对奶奶的唠叨很烦,和奶奶产生了情感上的隔膜,后来当不再和奶奶生活时才体察到奶奶的爱,在惭愧的同时也明白了爱其实就是奶奶的唠叨。

三.片断欣赏

作文评讲进入第三个板块——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片断欣赏”。

老师导入:“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

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以描写作为重点,尤其是心理描写。

在这过程中,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

有的在动作、神态中融入心理描写:“我一时慌了神,接着便快速地在文中找句子,我不知道该在哪儿找,

只是眼睛胡乱地看着短文,进行着毫无目的搜索„„”(何晓东)

“班主任来了,她拖着缓慢的步伐,阴沉着脸,身后尾随着几个男生,周围的气氛死一般的死

寂,我悄悄地抬起头,发现班主任满脸倦容,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这时,我想起刚开学时她满脸的笑容,顿时,心中不是滋味„„”(刘正雅)

有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

“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我的眼睛飞快地瞟了一眼,终于看到了答案,我把答案抄在卷子上,然后,做贼般的东张西望看有没有人发现,幸好,地理老师没有发现„‥”(许娇娇)

“顿时,我面红耳赤,本来打算抬头看她一眼,可听到这里又猛地低下了头,心里像是敲着一面面响鼓,双手紧紧握着,像一个做错事等待责骂的孩子„„”(罗玉环)

“这时,老师的脸色变的阴郁,正如同他此时的心情,教室里鸦雀无声,似乎听得见心脏跳动的

声音,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别点我,千万别点我,只要不点我怎么都行„„(江翰林)

有的通过想像或幻觉写心理:

我用手轻轻地翻着地理书,突然,心猛地狂跳起来,脸上火辣辣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好像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连那些题仿佛也在狞笑着,对我挤眉弄眼,好像在说:‘真虚伪,抄来的分数,我瞧不起你!’”(许娇娇)

“早晨,我匆匆地收拾好自己,来到学校,还未走到教室,已听到里面哗哗的翻书声,我仿佛看到她着急地在书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照片的样子,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努力不去想也不去听,心里忐忑不安。”(罗玉环)

“尽管教室里鸦雀无声,但我却仿佛听到了同学们一声声令我无地自容的嘲笑声,我心虚了,

缓缓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神” (蒯姣)

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

“我无力地坐了下来,眼神空洞,窗外,有些飒飒的风响,灰暗的天空中堆着几片云,我没法

解释,我居然轻信了谣言,伤害了她„„”(邹娟)

“听着你生气的话语,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咸全朝我涌来,我

越发的烦闷,空气是如此的凝重,连呼吸都是那么困难。”(何晓东)

有的是通过内心独白来直接写心理:

“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心里默默得念叨着:我这个姐姐是怎么当的

呀,做错了事还要弟弟来承担„„”(凌芳)

“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祈祷:没事,没事,没什么大不了”,我准备逃跑,可是俩条腿就是

不听使唤。”(郭雄)

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使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掌握。

除了心理描写,展示其他几位同学各具特色的片断――

沈萌的作文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不错:她的头发花白,目光浑浊无力,一张饱经沧桑的老脸上

刻着一道道岁月的年轮。

有的同学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张俊萍

(开头)“清晨,一缕灿烂的阳光洒在我寂静的房间里,我无奈地睁开双眼,不经意间看到身边熟睡的熊娃娃,心里不禁泛起了一丝丝心酸,一丝丝愧疚。

(结尾)“人生就像是一首歌,有美妙的旋律,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对不起,我最真诚的朋友,我深深地感到愧疚。”

有些同学语言幽默风趣:

“谁知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这种融洽的关系没有维持一个月(刘梦娇)

“爸爸打算骑着他的摩托车去集市,可是那辆饱经沧桑的摩托车却出了故障,尽管爸爸修了好大半天,它却还是无动于衷,怎么也动不了,看来你今天是要罢工啊”(沈萌)

有的同学情真意切,主题鲜明:

时过境迁,经过岁月洗礼的我,经历了更多,也明白了更多。不断增长的阅历让我明白了您对我的一番苦心,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您对我的爱。

现在,我不企求您原谅我,原谅我连少轻狂的任性,原谅我的无知,就让岁月抚平您心中我留下的伤痕吧。熊盼《用心读懂爱》

那一脚,我多么希望能踢在自己身上,这样,心里的愧疚是否就会减少一些。对不起,妈妈,请

原谅我。叶念思《那一脚,我愧疚一生》

我真是可笑,真是无知啊,您对我那么好,我却„„,想想真是后悔,真是对不起您,可现在您

已不再教我了,但有些话,是自我醒悟以来,内心深处一直想对您说:

老师,对不起,我不该有那样的错误想法,不该宣扬那无知的骄傲,更不该那样对您,我敬爱的

老师,对不起,请原谅我。

四.学有所得: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作文讲评,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请大家交

流一下,针对本次作文,你认为有什么收获?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6篇:让真情流淌于笔尖

【摘 要】

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越丰富,他的精神世界就越高尚,作文中表现的情感也就越浓烈。要使学生作文情感丰富、格调高尚、内容健康,作者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健康的人格力量和正确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情感 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写不出真情实感,文章读起来干瘪无味。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学,使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巧妙的命题能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

作文只有真正地抒发情感,真正地表达内心的真切感受才有可能打动人。在前几年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最为流行,命题的本意是体现学生的思想。但有很多题目,如果不是文思泉涌或者功底深厚的人确实很难写出来。何况初中生社会阅历少,加上考场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写起来确实感到有些困难。近几年的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在审题方面要简单一些,但因为中考是属于选拔性考试,因此这些作文题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寻》等。这些题目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学生写起来就不会下笔千言。所以,作文命题就要由易到难,强调要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学实践证明,初中生写想象类的或童话类的文章效果要好得多。例如: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续写黑色的夜幕笼罩着大地,一个人站在河边,看着那飘飞的雨丝,这才发现原来是迷路了。班上很多同学写了篇幅很长的作文。有的写自己一个人时的孤独,在痛苦和挣扎的情形,有的写泥泞道路的艰难,有的写自己一个人在山洞过夜。从这些作文中看出,他们似乎人人都经历过野外生存的生活经历。

二、培养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塑造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生活感受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引导点拨也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中的范文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好材料。我们教学对象是青少年,他们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孩子们在作文的感情世界里遨游,是一件惬意的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种内驱力,学生就能写得主动,写得愉快,这也是作文教学得到成功的保证。例如: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中描写了祖国壮丽的山河,表现了作者的自豪与喜悦,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描写了祖国遭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表现了作者的愤怒与忧虑。两篇课文反映了同样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学完后,启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把作家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后让学生练习《我的家乡》《我家乡的风景》 《我家乡的那条河》《我印象中的家乡》,学生们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鉴赏作品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果我们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那么平凡的就会变得神奇、抽象的就会变得具体、呆板的就会变得活跃。我们总会感叹名家名作感情至真,意想至丰,其实这都是作家长期观察、思考与积累的结果。但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暇甚至无条件去投身社会,这时鉴赏作品,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认识社会,体悟生活的途径。需要指出的是,那些名著名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品”,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的生命力,除了内容涉及历史、人文、处世之外,还有那高尚的格调和那一份对生命坚守的丰富情感。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更要利用好我们身边的语文教材这个不容忽士的平台,以情品文,通过阅读、鉴赏作品来培养学生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达到提高修养、激发情感、品悟情感和积累情感的目的。

四、在评改作文时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作文批改中,尽量以激励与表扬性语言为主,这样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的积极性,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好处。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领会老师殷切的期望。例如:在写《我们的生活充满光阳》一文时,要求写三件事表现一种情。但有的作文较差的同学只写了一件事,并且索然无味。对此要提出批评,但要做到通过批评而取得激励的作用。于是在他的评语中写道:你能表达一件事就容易了,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学生看了后很高兴。后来写《忘不了的一个人》,他选用了好几个个事例,虽然是没有人物肖像的描写,语言也略显得有些生硬,但语句通顺流畅。这次作文进步很大,于是继续给予鼓励:你的作文比上次进步多了,老师非常高兴,希望能继续努力。虽然文章人物形象较突出,语言比以前通顺了,但却不看不出主人公是什么样子,如果能把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得更清楚些就好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一种发展性学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知识,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感受事物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去思维。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学会做人,感悟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程红兵. 中学生作文本质的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6).

[2]张小林.也谈中学生“作文生活化”[J].中学语文,2007(24).

[3]杨万元.中学生作文个性缺失原因及对策[J].优秀作文选评,2010(8).

第7篇:亲情流淌的课堂

——《荔枝》案例分析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朵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题记

【上课前集体备课的思考】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用情感领悟着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陶着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关于教材:

《荔枝》是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引导学生受母爱,感悟人性美,形成人文素养积淀的好素材。

课文以荔枝为主线,叙述了几个“母慈子孝”的感人事例,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芒。其中几个片断的描写细致传神,值得学生细细揣摩,学习写法。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含义隽永,令人百感交集。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感人的文章,比较典型的除了《荔枝》,还有《麻雀》、《金色的脚印》、《游子吟》、《小抄写员》等。课本之外更有丰富的阅读材料,从古代到现代,从诗歌、散文到小说。

关于学生:

在学习《荔枝》前,学生已经通过语文课和课外阅读的积累,有了一定的情感和语言储备。孩子们天天沐浴着父母爱的阳光,徜徉在父母爱的怀抱中。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演绎着感人的亲情故事。但由于孩子们不善于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他们很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母亲的伟大。通过文本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情感敏感起来,心思细腻起来。

关于教师:

作为教师的我,既是父母亲的孩子,也是孩子的母亲,双重身份集于一身。对孩子我要付出母爱,对父母我要报答他们的恩情。因此对课文的感受更真切、丰富。特别是经历了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后,再阅读课文《荔枝》,更觉得母爱的伟大。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撞击着我的心灵,母亲慈爱的笑容、举手投足仿佛就在眼前,每读一遍课文我都会泪流满面。中秋前夕,我情不自禁写下《中秋月儿依旧圆》。将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关于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和人性美,形成人文素养的积淀。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课文重点片段、词句的品味中,领悟文章的情感和作者遣词用句的匠心。 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细节,品味文章的情感。掌握课后10个生字和“思考*练习”中的问题。正

1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揣磨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理解、感悟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关于教法:

情感型文章以丰富的情感“感人心,动人情”。教学这类课文要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文章美好的情感涤荡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们的灵魂。根据教材和学情,采用“情境——对话——体验”的阅读教学模式,具体的教法: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学法:读、悟、议结合,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开发课程资源,引进丰富的情感之水。语文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语文课程中。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教材、教师、学生等课程资源,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意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疏通情感之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教学要“披文入情”,借助文字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本课的教学,用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舒缓优美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用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平等对话,滋润孩子的心灵。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平等性和民主性是教学对话的必要前提。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教学中教师力求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流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母爱的感悟,尊重孩子的个性体验,聆听孩子的想法,去打开孩子心灵的大门。

【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一、语言渲染,奠定情感基调

师: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个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的母爱。母爱是参天的大树,母爱是温馨的港湾。同学们一定也吟诵过这些美丽的语言,但真理解它们吗?但愿通过学习《荔枝》,你们能早一点领悟母亲与子女的绵绵之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母子深情

1、认识“细节”,从文中寻找细节。

2、以“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为例 ,学习从细节中体会情感。

师:多媒体出示“(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是课文对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描写。你觉得在这个片段中,哪些描写细致非常?

生:作者把母亲吃荔枝时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

2 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母亲动作和描写这些动作的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不停地抚摸”我母亲到了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激动。

生:我从“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待荔枝,好像不像对待一般的水果。

师:(引导)是啊,荔枝不过是一种水果,可是母亲那样的小心翼翼,目光中充满爱怜,让我们感觉不像对待无生命的水果,像是对待什么? 生:好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师:母亲从一颗荔枝上看到的这有生命的东西是什么? 生:可能是他儿子的心吧。

师:你说得真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啊! 生:我体会到了母亲爱吃荔枝。

师:从一连串的动词中,我们体会到了那么丰富的情感。同学们能用朗读来把这些感情表达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品读文中的其他细节描写。(过程略)

4、感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师:(多媒体播放伴随着悲凉、舒缓的钢琴曲的画面)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位儿子,你想说些什么呢?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千言万语吧。 生:课堂练笔,交流。

三、叙述故事,体验亲子之情

师:其实,对于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多媒体出示我写的《中秋月儿依旧圆》,学生浏览)

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

生:妈妈整天工作,都是为了我。

生:有一次我病了,妈妈非常着急,陪着我上医院。 生:我有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妈妈就教我。

生:妈妈为我买好吃的,为我买新衣服。自己却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新衣服。

师: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为了孩子,她们可以不惜一切。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报偿呢?去爱她们吧,因为她们值得你爱;快去爱她们吧,趁现在你们还有母亲可以孝敬,不要像老师和作者那样留下深深的遗憾!

四、回归生活,升华亲情

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注意细节的描写。

3

【第一次评课内容】

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宽泛的,也是开放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老师不仅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还将自己的经历,作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不仅用教师自己的情感经历帮助学生架起了走进文本的桥梁,而且这种平等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所以本节课的课堂氛围很好,其一是与文章的主题十分吻合,孩子们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爱之中;其二,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但是学生思维不是很活跃,不能积极参与对话,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比较肤浅。

原因分析:学生虽然生活在母爱中,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把父母亲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不能与课文发生共鸣。

改进意见:有必要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课文,一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亲的付出。把家长资源也引入课堂。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与课文联系起来。 【修改后的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亲情文章,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一起谈谈读后感想。与父母一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点点滴滴的付出。并选择一件小事记在日记中。

一、语言渲染,奠定情感基调

师:今年暑假,老师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7月19日早上,与病魔抗争了四年多的母亲静静地走了,没有任何痛苦的呻吟,更没有作些许的挣扎,以至于坐在床前的我都不知母亲离开我们的具体时间。母亲不愿惊动我们,不愿我们有更多的痛苦,她把所有的痛苦都一个人承担了。不管我怎样的千呼万唤,也无法把她从上帝那儿唤回。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个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的母爱。母爱是参天的大树,母爱是温馨的港湾。老师以前多次吟诵过,可是对于这些话的理解一直是肤浅的,但经历了失母之痛后,我才真正懂得了它的内涵。这似乎有些迟了。但愿通过学习的《荔枝》,同学们能早一点领悟母亲与子女的绵绵之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母子深情

1、认识“细节”,从课文中寻找细节。

2、以“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为例 ,学习从细节中体会情感

师:多媒体出示“(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是课文对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描写。你觉得在这个片段中,哪些描写特别细致? 生:作者把母亲吃荔枝时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

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母亲动作和描写这些动作的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待荔枝,好像不像对待一般的水果。

师:(引导)是啊,荔枝不过是一种水果,可是母亲那样的小心翼翼,目光中充满爱怜,让我们感觉不像对待无生命的水果,像是对待什么?

4 生:好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师:母亲从一颗荔枝上看到的这有生命的东西是什么? 生:可能是他儿子的心吧。

师:你说得真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啊! 生:我体会到了母亲爱吃荔枝。

生:母亲那么爱吃荔枝,不仅因为她第一次吃到荔枝,而且因为荔枝是她儿子买的,她是因为爱儿子,才这样高兴的。

师:这就叫爱屋及乌。同学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交流略)

生:从“不停地抚摸”我母亲到了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激动。

母亲为了儿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子只是买了一斤荔枝,她就这样高兴、激动。母亲的涌泉之恩,却只要滴水的回报,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啊!

师:你的体会非常独特,也很深刻,说实话,老师也没有你想得这么深入。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体会到吗?

生:昨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老师你写的《中秋月儿依旧圆》,里面有一句话“母亲一生的付出,只图在她生命的尽头,女儿能陪上一程,说上一句知心的话。”妈妈说:“老师的母亲给子女很多,却只要儿女陪她说几句话,这就是涌泉之恩,只要滴水的回报。”刚才我读了这段话就想到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

师:从一连串的动词中,我们体会到了那么丰富的情感。如果此刻,你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看到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小心翼翼地吃荔枝,你会说些什么? 生:妈妈,您吃吧,吃没了,我再给您买。 生:妈,好吃就多吃点,不要心疼钱。

生:妈妈,您为了我们一直省吃俭用,直到这么大年纪才第一次吃到荔枝。我对不住您! 师:真是善良懂事的孩子。同学们能用朗读来把你们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品读文中其他的细节。(过程略)

4、感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师:(多媒体播放伴着悲凉、舒缓的钢琴曲的画面)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位儿子,你想说些什么呢?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话吧。 生:课堂练笔,交流。

三、叙述故事,体验亲子之情

师:其实,对于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

5 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 生:讲述放学时妈妈带病送雨伞的故事。(略) 生:妈妈熬夜为我打文章。(略)

生:为了到车站接自己,妈妈在车站等一个多小时。(略) 生:妈妈为了不让我担心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略) „„

师:是呀,为了孩子,妈妈可以不惜一切。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报偿呢?去爱她们吧,因为她们值得你爱;快去爱她们吧,趁现在你们还有母亲可以孝敬,不要像老师和作者那样留下深深的遗憾!

四、回归生活,升华亲情

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注意细节的描写。

【再次评课内容】

平等对话,情溢课堂

(由子课题组长唐莉娜整理)

新课标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并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一、角色变换,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这个对话过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不再是一人高高在上唱独角戏,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通过各自对文本的理解,构建平等、民主的互动课堂。在〈荔枝〉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将学习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读书、学习的经验,交流一下,“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你认为该怎样学习?”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不失时机,“今天,老师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课文有些地方描写得特别细致,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抓住细节,细细品味,能够体会文章的情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要求学习,新课程为师生双方搭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变为了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由从前的以教师位中心变为了平等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真情交流,创设情感课堂

情感也是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因、手段和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善于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为纽带,学生才能展开想象,启动思维,才能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荔枝》教学伊始,教师叙述了暑假失去母亲的亲身经历,为文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6 文末,老师又饱含深情地抒发了她对母亲的怀念。此刻,有的学生眼圈已经红了,有的学生泪水溢满了眼眶„„在这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被老师那富有真情的话语所感动,被自己的身边那富有真情的事例所感动。接着教师顺水推舟,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母亲那深沉的爱,讲讲自己的亲情故事。学生的发言虽然是身边的小事,但那足以证明,孩子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心中无私的爱。

教师的真情流露,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

三、个性阅读,激活内心体验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有着许多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具有开放的“召唤结构”。有待读者用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这些描写的空白处,需要读者富有个性的阅读。课文中细节描写颇多,老师为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提倡个性阅读,“你觉得作者哪里写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对母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从这简单的几笔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有的说“我觉得作者对沙果描写得很细致,可见母亲平时很节俭”„„又如:讲到母亲爱屋及乌,因为爱儿子,所以也爱儿子买的荔枝时,老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孩子们跃跃欲试。再比如:在学到母亲第一次吃荔枝这一细节时,老师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此刻,你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看到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小心翼翼地吃荔枝,你会说些什么?”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回答正是他们的内心体验:“母亲,您吃吧,吃没了,我再给您买”“妈,不贵。好吃就多吃点,不要心疼”„„老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和体验激发了他们内心的体验。

【教学后的自我反思】

浇灌孩子生命世界的绿洲

——《荔枝》教后感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用情感领悟着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陶着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情悟文,以文本丰富的情感浇灌学生生命世界中的绿洲。《荔枝》的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的:

一、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课程,引来情感之水。

二、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平等对话,润情感之洲。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

一、开发课程,引情感之水

语文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语文课程中。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促进学生情意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情意发展因素。《荔枝》一课,以荔枝为主线,叙述了几个“母慈子孝”的感人事例,表现了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芒。文章描写十分细腻感人,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通过对重点词句与段落的读、思、议、悟,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次,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荔枝》对于一个已为人母,又刚刚失去母亲的教师来说那种感受刻骨铭心。每读一遍课文,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特别是课文含义隽永的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更是令人百感交集。于是我用泪水写下了怀念母亲的散文《中秋月儿依旧圆》。这文字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是联结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在这里教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第三,挖掘学生和家长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每个学生拥有或曾经拥有母爱。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生活经历、情感等的差异,他们对母爱的体验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他们很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而家长则不同,他们有为人子(女)的经历,也有为人母的感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更真切。可以借助家长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与父母一起阅读《荔枝》和《母爱是一把伞》及我的拙作《中秋月儿依旧圆》,读后各自谈谈感受,并与父母一起回忆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受亲子之爱。

这一举动,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应答,请听家长的心声:“父母养育我们的年代正是国家面临困难,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的六十年代,就是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把我们养大。今天我们的父母已经年老体弱,需要关心和照顾。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洗个碗。”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只知道奉献,不知索取,只知节俭,不知享受。读了文章让我想起了韦唯的《我用什么来报答我的父亲母亲》。”“趁父母健在,好好地珍惜父母。”家长的肺腑之言,无疑为孩子学习课文作了最好的情感铺垫。

第四,发挥媒体等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前让学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歌颂母爱的文章、图片、歌曲等,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在教学课文时,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资料,渲染情境,强化情感。

二、创设情境,疏情感之渠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教学要“披文入情”,借助文字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有利于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荔枝》最后一段时,以多媒体出示荔枝红了的画面和悲凉、舒缓的钢琴曲,教师声情并茂地描述: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

8 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学完课文后,我真情表白:其实,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记得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

教师一番深情的话语,触动了学生,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孩子们眼睛里闪动着泪花,伟大的母爱温暖着他们的心田。那些平时不在意的小事,此时在孩子们的嘴里都变得情意绵绵。

三、平等对话,润情感之洲

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

教学时,教师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痛苦与快乐与孩子们分享,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体会文章的情感时,老师鼓励学生:“同一个句子每个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读,那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你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老师有什么感受也与大家分享。”于是,对课文中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动作描写,便有了下面具有独特个性的情感体验:(1)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2)母亲对待荔枝像对待一个生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3)母亲为了儿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子只是买了一斤荔枝,她就这样高兴、激动。母亲的涌泉之恩,却只要滴水的回报,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啊!

在接下来的自选细节体会感悟的环节中,学生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孩子们得知:“肖复兴在写这篇回忆录时,亲妈妈早在他儿童时代就去世了,这位妈妈是他的后妈。”时,孩子们肃然起敬。一位跟着和后妈生活的孩子露出了惊异的目光。另一位男孩也在当天的日记中向我透露了他跟后妈生活在一起的秘密,要知道这是一个像刺猬一样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孩子啊。至此,文中那浓浓的情感已经学生深刻体会到了。

我真情表白:其实,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记得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这时候,让他们联系个人讲自己的亲情故事,学生为情所动,都能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到母亲那深沉的爱。比如:放学时妈妈带病送来雨伞;深夜,妈妈熬夜为孩子打文章;为了接孩子,妈妈在车站等一个多小时„„一篇《荔枝》融化了孩子心灵的坚冰,展现了孩子如此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

9 学完《荔枝》,我让学生用饱含情感的笔记下自己的亲情故事。阅读着孩子们的日记,感动着孩子们的感动。

一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朵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读着孩子们质朴、真诚的文字,感受着他们细腻的情感,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心灵之洲上绽放的片片新绿。

【学生的日记片段】

片段一:今天,我偷偷地买了一面镜子,送给妈妈。这镜子用了我所有的零花钱。妈妈一见到非常欣慰,说我真的长大了,会孝顺父母了。此时她的脸颊上已经多了几滴热泪,慢慢滑落下来。妈妈仔细地端详着,连声赞叹:“真好看。”然后用一张餐巾纸包住,小心翼翼地把镜子放入皮包。

片段二:现在我一回到家就等待母亲回来。妈妈进家门,我就送上一声“妈妈辛苦了!”然后倒上一杯茶给她解疲乏,再给她按摩按摩肩膀。

片段三:今天老师跟我们学习了肖复兴的散文《荔枝》。作者的母亲是那样爱儿子,处处为孩子着想。后来老师说,作者的母亲并不是亲生母亲,是后妈。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后妈,儿子对后妈也这么孝顺。这时我觉得这位母亲更伟大了。我的妈妈也不是亲生的,亲妈妈跟爸爸离婚了。(老师请你不要告诉别人)其实新妈妈对我也不错,可是我对她有时好,有时不好。我觉得很惭愧,对不起新妈妈。

白鹿小学 徐 敏

第8篇:让作文课堂流淌生活的清泉

——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性思考

摘要: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它是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习作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更是对21实世纪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操作策略、评价标准的一种整体重建。在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写作和生活进入良性互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生活 走向生活 写作思想 写作目的 写作实践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问了多少回,但越是问越是寻,就越是迷惑,作文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当我们的连连摇头代替了一个个疑问时,掀起了一场课改大潮,在课改大潮中一个充满生机的词汇产生了——生活化作文。当我把探究的目光锁定它时,引发了更多层次更为深广的思考。

一、“生活作文”走进人们的视野

1、“生活作文”的概念

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生活作文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2、 “生活作文”教学

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 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① ,这种以基于事实的、儿童的自由表达为主要教学形态的“生活作文”与真实的写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如美国的作文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 正相信和关心的”。由于作文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 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②。这种作文思想与真实 1 的写作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出,要有大量的作文实践等特点完全一致。近年来,在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试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把写作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这种方案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一种练习,而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手段。当学习者使用写作这一工具参与其他课程学习 时,一方面加深了对该科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这种真实的写作中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中也有许多与上述方案类似的作文思想与训练形式,如情景作文、实践作文、整理资料作文及课外练笔等。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魏占峰在《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强调:作文时“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以上这些作文思想和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了真实写作的原则。

3、“生活作文”走进新课程

2001年秋季启动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挑战,是培育创新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决策。《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表述表明了学生写作的目的及作文教学培养写作能力的价值。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所以,我们的当代的作文教学也就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多的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倡导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让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创造,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美好的梦幻和科幻世界。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习作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更是对21实世纪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操作策略、评价标准的一种整体重建。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长期以来,由于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影响,传统作文教学重视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作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强调内容具体,主题突出,却忽视学生的感受体会,忽视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捆绑着手脚跳舞。杜威一百年前就清醒得指出:“教育就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里、在邻 2 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是真正具有教育作用。”③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学生的作文为何内容干瘪,语言僵化?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归结到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上:生活与训练本身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为何二者会处于隔离状态?新课改的背景中这一问题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案例〉“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天前: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物,准备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唉,老调重谈,又是写春天,真没劲,春天有什么观察的,还不是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看着无精打采的学生,我不由地皱紧了眉头。” ④

案例是某小学周老师按照惯例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周老师的理念也不能说是落后,先让学生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然后才是写作文。那么,学生为何有如此消极的反应?我想,除了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本着训练的目的去观察生活,不易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内在需要。我们不妨思索一种现象,为什么学生平时的日记和小练笔中,有独特的视角,有鲜活的思想和真情实感,一旦让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作文”时,为什么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记或小练笔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琢磨着有趣写下来留作纪念或与别人分享,是学生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指向的是学生自身,指向的是生活的需要,是“有所为而作”;而训练往往是脱离开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规定中,为完成规定的任务“别有所为而作”的,指向的是应试需要,加上如果命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本来训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大作文与小练笔也应是相辅相成的,可一旦功利的砝码都压在训练一头时,训练便轻易地脱离了生活的本质。“综观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为了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造优秀习作‘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文命题脱离学生 3 的生活实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源泉。” ⑤

三、为生活而作——让作文课堂流淌生活的清泉

有人会说类似于案例中的训练也没有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且老师还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愿写呢?我想在解决了理念层面的认识后,接下来该是方法的问题了。“课标”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细细琢磨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有意见有消息要让大家知晓,写成文字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愁苦,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就是作文。“简单地说,作文就是写文章。完整地说,作文就是让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写作和生活进入良性互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写作思想上,要把生活与训练当成一回事。

应该确立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生活不单单是写作的源头,还是写作的归宿,再进一步说,写作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叶圣陶说的:“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在指导思想上老师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为写好作文做好条件准备。

袁薇子先生1985年来南京,在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中谈道:“《我给杨老师照相》是一个作文练习,而这个学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是有所为而作的。她在照相的时候,想到学校之美,从学校之美又看到了学校里有那么一位可敬爱的老教师,一心扑在小学教育事业上,数十年如一日,她有所感,觉得不给这么一位可敬爱的老师照个相,很难受,觉得不把这一件事实表达出来,心里过意不去,有一种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的欲望,同时懂得了一个新道理,就是照相不但有技术问题,还有个感情问题,对于这个例子,我们说 4 它是作文练习是对的,说它是生活实践也没有错。”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来,原来作文练习和生活实践之间并没有一道必然的鸿沟。如果这一论点成立的话,那么,能说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就只是练习练习吗?就只是把话说得完整些,说得准确些吗?如果现在学生的作文与生活实践无关,那么他们到什么时候才去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呢?恐怕很难做出答案吧”。⑦也就是说写作是训练和生活一体化的过程,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就是对训练和生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其次,写作目的上:由为考试而写走向为生活的需要而写。

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确立: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过去我们为考试而写,现在我们主张为生活的需要写作。这就决定了写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实用,而且,它还是学生一种重要的经历,是一种享受,是充实、丰富、改善个体精神生活的方式。

1、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 前者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后者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把写作的目的简化为应付教师和考试,学生认为自己作文的读者是教师或阅卷者,把写作仅仅当成取得分数的手段。由此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写作行为的背后,并没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动力作为支撑,相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最终形成写作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写作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写?写给谁看?

师生都应明确,学生的写作应是为生活的需要而写,是“有所为而作”,即“合为时而著”。一个学生写作兴趣的浓淡、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写作满足这个学生需要的程度。需要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考试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学生为谁写作呢?科举考试时代是代圣人立言;应试教育时代是为“题”而写。新课改中我们强调根据生活的需要为特定的对象而写,这个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是自己,还可以是其他人;可以是一个人,还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熟悉的人还可以是陌生的人;可以是人还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等等。总之,写作对象是根据写作目的而定的,并随着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如办板报、手抄报、搞展览、出期刊、编集子、投稿、模拟出版、互批互改、网上 5 交流等。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拓宽发表途径等手段,使学生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写作动机不断加强,写作热情不断提高。一旦“应需重于应试”、“实用优于训练”的意识确立,学生写作文就会主动关心文章的文体、内容、结构、意义、语言以及格式等问题,许多原先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2、“写作的动机源于需要,而发表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需要。” ⑧ 发表是对学生写作劳动的最大尊重和作品价值的充分肯定。发表有正式、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发表可以称之为展示。这是一个重要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环节。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并能及时得到反馈时,才可能会把写作视为内在的需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表达。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使全体学生的作文得到多层次、多级别的展示、发表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掘写作潜能。

再次,写作实践中:由训练向生活回归。

“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 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学习必须回归生活。对此,叶老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遏抑地产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故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体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谋篇布局之类的习作套路,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写什么,怎么写,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了,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作一些方法的点拨,写出像样的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指导学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的生活积累。例如,可以看书刊杂志、网络影视,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 6 活动,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获得自由发展。有了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储备,学生习作就有了丰盈的源泉。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由训练走向生活呢?

1、用笔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首先,处理好“训练”与“生活”的辨证关系。我们倡导由训练向生活回归,并不是不要训练,而是先要解决好“生活本源”的前提下,再讲求训练,训练反过来应是为生活服务的。

其次,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和引导。

2、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指向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并为生活服务。

3、命题贴近生活。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从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命题,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产生构思表达的欲望。此外,还要研究多种命题方式,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从而更贴近自身实际。命题的方式方法尽管多样,归结到一点,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学生找准突破口,促进构思。

4、训练时,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或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

5、“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当然,形成作文能力的关键还在于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加强练笔,做到“大小结合”,即大作文(专题的作文训练)和随文安排的小练笔(写片段的练习)相结合,“长短结合”即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训练。叶老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笔,“作文这件事情必须练习,单靠教师出了题目才动笔,就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需要课外作为。 7 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需问自己,内部存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

最后,我想借用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的一些精辟论断作为总结,“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因为我们写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写的”。既然这原料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它又从何而来呢?叶老指出:“应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总归说来,“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参考文献:

①《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版 ②《语文学习》1997年第2期

③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2003.11 ④周红勤. 《这样的作文我们爱上》.《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10 ⑤郭根福. 《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⑥贾志敏. 《贾老师教作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⑦袁薇子.《和青年教师谈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⑧张伟忠.《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刍议》《课程.教材.教法》2004.6 8

第9篇:一片叶子落下来读后感---生命会流淌

记得是好多年前了,我在杂乱的书堆中翻出了一本名叫《一片叶子落下来》的书。此书讲述的是一片枫叶的生命旅程,另我回味无穷。

从前的从前,一个公园里的一棵枫树上,有一片名叫弗雷迪的枫叶,它经历了幸福的春天和夏天,交了几个枫叶朋友。后来,秋天来了,那片名为丹尼尔的枫叶,告诉它,冬天快来了,那时,它们都会死,但是,生命还是有用的,叶子们都会死,但是,生命还是有用的,叶子们会滋养起大树,年复一年。

叶子也有生活与快乐,更有生命,但是,最终会死亡。

弗雷迪在秋天来临时,坦然接受了死亡,因为它明白死亡与新生是自然规律,是一件每天都要上演的故事。而且,它还明白,它死后,会滋养起这棵养育它,保护它的枫树。

终于,弗雷迪慢慢地,慢慢地落了……

谁也没能力拒绝死亡,但是,如果能像弗雷迪一样坦然接受死亡,或许会更好。因为,生命流淌到死亡时,还是有用的。

上一篇: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总结下一篇:先进典型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