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智能游戏列表

2022-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体智能游戏列表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体智能课程是一种新理念下的幼儿体育课程,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有利于建设符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幼儿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职业道路。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意义进行分析,对课程设计和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字:幼儿体智能课程,体育专业,教学实践

中国台湾学前教育学者林永哲根据国外的幼儿体育教学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理念下的幼儿体育课程,即幼儿体智能课程。该课程强调幼童在体育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发展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在多样化的游戏中,充分理解事物,从而完成全面提升。目前幼儿体智能课程引起了社会体育教育的重视,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符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填充百万幼儿体育教师,并为未来幼儿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职业道路。

1、幼儿体智能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幼儿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在我国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3-6 岁儿童正处于人生快速发展的阶段,健康的体质不仅关系到生活和学习方面,而且还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我国学龄前儿童的体质逐年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和家庭对孩子太过束缚,使孩子体育活动场所、时间大幅减少,更多的是吃零食,玩电脑等。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仅会下降,还会使幼儿注意力分散、严重羞怯、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下降,这些问题也一直让老师和家长极为头疼与困扰,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童应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该年龄段所应发展的身体素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第十三条明确提出在幼童的各个学期,应对幼童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定期检验测试,进行分析。

1.2 体智能课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起点,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部分幼儿园所为了吸引幼兒积极入园,老师利用电视动画片“绑架”孩子,在教室玩玩具等手段束缚住孩子,没有开设幼儿体育课,没有户外活动,一些家庭园所甚至没有户外活动场所。由于缺少体育锻炼,一些孩子的身体素质出现反应迟钝、身体不协调、柔韧性和平衡性差等问题,导致幼儿身体素质下降。开展一些积极的户外体育活动将促进幼儿整体发展,对 3-6 岁儿童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幼儿体智能课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础,专门针为 3-6 岁的儿童设计,通过男性教师以律动、情景模拟游戏等方式进行体育课,综合了身体机能与社会学理论,整合体育游戏、运动锻炼、健康体质、生活和兴趣等多种元素,最终为幼儿多元化的课程服务。体智能课弥补了幼儿园本身的不足,科学合理的体智能课,会对幼儿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合作意识及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培养完整性格有重要影响。

2、高职院校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必要性

2.1高校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推动了体育教学创新发展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核心是“玩性”教育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具有创新性。幼儿体智能课程在重视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强调发掘幼儿潜能,培养幼儿的灵活思维方式,更加关注幼儿全面、多元、快乐的成长发展。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体育专业设有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学院少之又少,学生们对幼儿体智能方面的知识学习没有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所以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当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的不足。

学生对于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新型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发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体智能老师,肩负着儿童体智能教育研究的职责,让儿童在运动游戏中提升体力,激发潜能,增进社会适应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统一事物,进而形成多变思维模式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设计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适应现代学前教育要求,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2.2高校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事业给予高度关注,促进幼儿体智能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幼儿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既具备幼儿教育知识,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因此,高校应为体育专业学生开设有关幼儿体育的课程,依据体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社会需要, 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为宗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满足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以“体”为先的幼儿学前教育教育理念为先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教学知识、 技能和手段,满足学生职业的需求,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开设,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体质特征与运动需求,掌握扎实的幼儿体育学科教学知识。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还应提供实习机会,促使其在实践中强化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从而为高校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3、高职院校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

3.1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需要结合学生学情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特点和已有课程的掌握水平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区别于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幼儿体智能课程属于新式课程,教育理念新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要适应幼儿发展特点,对学生而言概念陌生,但课程内容以游戏为主,教学方法趣味性较高,学生在接受课程培养时接纳度较高。二是体育专业的男生比例较高,在体育教学中男生的优势较为明显。当前幼儿教育中女性教师的比例较大,女性性格中包容、耐心等优势突出,提高情感和社交能力。但在体育教学中,女性教师无法替代男性教师的特性,在运动技能和性别特质方面,男性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幼儿体育教学中,男性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较好,与此随之体育专业的男生学习意愿也较强。三是体育专业学生已经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但在幼儿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和短板。因此在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学生组织活动能力和教学能力薄弱。

3.2幼儿体智能课程的课程设计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院校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幼儿体智能课程不是单纯的体育课,因此我们在传统的课程中加入了更加新颖的形式和器材。幼儿体智能课程主要有体智能游戏、幼儿韵律操、亲子活动三大类,相对应的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智能器材的教学、徒手游戏教学、少儿韵律舞蹈教学、户外活动游戏教学。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学。目前的幼儿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幼儿体智能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情境体验法、讲解示范法、合作竞争法、小步渐进法、形象模仿法,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更能发掘幼儿的“智能”。

3.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幼儿体育的课程组织环节是开始、基本、结束,开始与结束分别是活动热身,基本部分是主要教学内容。体智能课程也是这三个环节但是换了名称分别是导引热身、主题课程、缓和结束,体智能课程多以主题的形式开展,题目新颖、趣味性高,缓和热身阶段环节多样,避免枯燥。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传统幼儿体育的教学评价方式多进行结果性评价,多以测量为基础去判断课程学习情况,幼儿体智能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对学生体能的测试,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的形式,教师通过观摩小组展示对学生进行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开展交流探讨会的形式进行生生评价。

3.3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一学期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实践,我们根据课程的教学结果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有趣,自己的幼儿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普遍反馈良好,认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更加顺利,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可见幼儿体智能教学课程的引入,确实能够使得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4、总结

幼儿体智能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内容的趣味性,都非常适合在高校体育专业引入,既有利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又对新理念的传播和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引入后的课程实践中也具有可行性。目前,这门课程在引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过于形式,理念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在之后的课程建设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多元智能渗透于幼儿体智能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力。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5、参考文献

[1]谈莹. 吉首市幼儿园体智能课程教学研究[D].吉首大学,2018.

[2]李爱增.基于需求驱动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研究[J].运动,2017(16):95-96.

[3]张帅,周平.亚太体智能课程特色及其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启示[J].幼儿教育,2017(Z3):33-36.

[4]董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04):143-145.

[5]黄军. 幼儿体智能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43

作者:张怀亮 张博文

第2篇:幼儿体智能游戏教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幼儿体智能游戏教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来扔,所以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篇一 ...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来扔,所以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篇一

《投球进洞》教学反思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来扔,所以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这次的体育游戏,我选择了球类,本来我想用大的皮球的,但是我又考虑到孩子的手臂力量还不够,皮球的体积过大,孩子们对于皮球的抓拿和扔、投,未必会掌握的很好,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体积比较小的小皮球,这种小朋友可以比较方便于幼儿的抓握,可以先引导幼儿学习球类的抛投。

游戏一开始时,孩子们看到小皮球就兴奋起来了,因为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对于投球的掌握不是很好,在做游戏的时候也比较少运用到,所以孩子们都很期待我的这个游戏。在教授抛投小皮球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而且都很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把小皮球抛投到纸箱里去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

但是在孩子们在自己实际操作抛投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当然有一些是我在设置这个游戏的时候所没有考虑周全的,而有的则是调皮的小朋友们所制造的。比如说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因为纸箱的口的高度有限,而小皮球抛投进来之后会有反弹力,所以有一部分的小朋友,他们本来已经抛投进入纸箱的小皮球因为进入纸箱后受到相应的反弹的力量小皮球又跳出了纸箱。男孩子抛投的力量可能相对而言会大一点,所以这类的问题在男孩子身上发生的频率就高一点,而女孩子力气会小很多,在抛投时,会有部分的女孩子投出的小皮球可能还没有到达纸箱的边缘就落在了地上了。而另外一种我在本次游戏种发现的比较不好的问题就是比较多的男孩子比较的顽皮,在老师让小朋友们过去每人捡一个小皮球回去的时候,特别是男孩子们就会一伙的围在纸箱周围,有的也会为了捡同一个小皮球而迟迟走不了,之后就演变成剩下的所有的小朋友就压在了纸箱上面,最后我们可怜的纸箱就被压扁了。为此在经历了多次的游戏之后,刚开始还是直挺挺的纸箱已经是扁扁的一层了,我觉得我在这次的游戏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某些不好的行为控制上还是引导地不够好,所以,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对于孩子们在户外的游戏规则方面还是要做好充分的讲解和提示工作,不然一些孩子本身的自我约束是不够的,是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孩子们在意潜移默化的规则中进行游戏,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一定会不断加强的。

通过本次游戏,孩子们的抛投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部分幼儿抛投的命中率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能掌握到到技能和方法。在下次的活动中,我还将尝试着把纸箱放置的位置调的远一点,增加孩子们的成功感或者是

带领幼儿在篮筐下投,增加难度,提升投远的技巧性。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第3篇:幼儿体智能小游戏小狗找骨头

小狗找骨头

活动目标

1、能按指定方向手膝着地地变速爬,掌握爬行的方法和技巧。

2、能在爬行的过程中翻越障碍物,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

体操垫1套、拱形钻爬筒2个、双单元砖6个、单元桥2个、体能棒4根、粘球衣20套(含绒布球60个);拱形软坡2个、秒表1个、音乐。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

教师扮演“狗妈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念儿歌《我爱洗澡》边做热身操,活动全身。

我爱洗澡

洗洗头(头部运动),搓搓背(上肢运动),洗洗腿(踢腿运动),冲冲小屁屁(腹背运动),洗干净了拍拍小手真高兴(跳跃运动)。

探索体验

1、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探索体验游戏方法。 (1)教师展示体操垫,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2)幼儿将体操垫拼接起来,在体操垫上探索体验不同的爬行方法(向前爬、向后爬、转弯爬、转圈爬、听指令变速爬等),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2、动作指导:手膝着地爬的动作。 (1)幼儿练习手膝着地爬。

幼儿鱼贯式在体操垫上练习爬2-3圈。 (2)请个别幼儿根据老师指令快慢示范爬。

动作指导要点:手膝着地爬时,抬头目视前方,注意双手双膝协调配合。 (3)在体操垫上任意摆放4个双单元砖或2个拱形软坡作障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沿着体操垫听指令变速爬,并尝试爬过障碍物。

集体游戏 游戏:小狗找骨头

1、布置游戏场地,创设游戏情境。

设置一个起点和终点,有1个拱形钻爬桶作“山洞”,用2个双单元砖、1个单元桥和2根体能棒搭建作“小桥”,用10快体操垫呈“S”型拼接做“草丛”在“草丛”上任意摆放1个双单元砖或1个拱形软坡作“山坡”,在终点处放置若干绒布球作“骨头”。以同样的方式设置另一条路径。

2、介绍游戏玩法,分组进行游戏。

将幼儿分成2组,两路纵队站在起点后等待。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穿好粘球衣出发,双膝着地爬过“山洞”,走过“小桥”,爬过“草丛”和“山坡”,找到“骨头”黏在粘球衣上,从场地外侧跑回起点,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直至两组幼儿全部完成游戏。

3、教师评价小结,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放松整理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边放松身体:“小狗宝宝玩累了,出了很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小狗汪汪真快活。”稍事休息后,教师带领指导幼儿将材料归放好,收纳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安全。

第4篇:中班体智能游戏教案(第九周)

一、活动名称:篮球小明星

二、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初步掌握投掷的基

本动作并练习投远、投准。

2、培养幼儿勇敢、坚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CD、CD机、三号求、轮胎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律动

(二)游戏活动:

复习排球基本动作,练习2—3次单手拍球

游戏一:幼儿成两列横队,教师讲解双手投掷的基本方法,要求幼儿尽量将球投远,依次进行。

游戏二:幼儿成一列纵队,教师设置一个目标处,将海绵垫放于轮胎里,幼儿需将手中的球投掷到海绵垫上方为胜利,依次进行。

五、放松活动:口令放松

第5篇:中班体智能游戏教案(第七周)

一、活动名称:轮胎乐翻天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腿部力量及平衡感。

2、培养幼儿了解轮胎的多种玩法并产生兴趣。

三、活动准备:CD、CD机、轮胎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口令热身

(二)游戏活动: 情景设置:翻越长城

游戏一:幼儿成一列纵队,依次跨国前方的轮胎后返回 游戏二:队形同上,幼儿依次双脚跳过每个轮胎后返回游戏二:队形同上,幼儿依次倒爬过过每个轮胎后返回

五、放松活动:口令放松

第6篇:中班体智能游戏教案(第二周)

中班体智能游戏教案(第二周) 活动名称:小小平衡王

二、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掌控身体的能力。

2、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听口令做出相应

的动作反应。

三、活动准备:CD、CD机、平衡木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热身:可爱的小朋友

2、口令练习: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原地踏步走、齐步走、立定

(二)游戏活动:

游戏引导:刚才我们在地上小朋友这些口令都知道,现在我们在平衡木上走看你们行不行。

游戏一:将幼儿分为两组站在平衡木上练习,教师发出口令一队进行,另一队在旁边观察。要求不可以掉下来。 游戏二:幼儿成一列纵队,依次倒着走过平衡木

五、放松活动:口令放松

第7篇:中班体智能游戏教案(第十二周)

一、活动名称:团结一致

二、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曲线跑及控制身体的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CD、CD机、椅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口令热身

2、口令练习: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踏步走

(二)游戏活动:

1、将椅子摆成U字型,幼儿依次从赛道中跑过,反复2-3次。

2、将赛道分成两个U,幼儿两人一组手拉手跑过赛道。

3、同上,幼儿三人一组手拉手跑过赛道。

(三)放松活动

口令放松

上一篇:中国新年纪录片观后感下一篇:学校交流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