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教育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数学基础教育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大学高等数学是构建在中学初等数学基础上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数学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对大学高等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数学教师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几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下一步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尽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第一篇:数学基础教育论文

数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教学

【摘要】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出发,把数学教育的改革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使数学教育在 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 养,也同样担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多项任务。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 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工具性功能、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

一、数学素质的含义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数学素质含义的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

2.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

4.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

三、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中学阶段着重要领会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函数与方程、符号化、数形结合、集合与对应、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思想等,其次要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

(3)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公认的数学能。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教育,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1)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备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等诸方面下功夫,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学会思维策略的辩证应用。

(2)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数学家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重点要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的主动性,还可从组织竞赛、巧解习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此外还可尝试一下学生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

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2.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们现在或多或少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敢兴趣,主要原因就是课本中的数学情景和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学生理解困难,甚至有的问题是显示生活中所不能找到的,学生怎么会对这样的问题产生兴趣。

3.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总结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工具性功能、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作者:伍琴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育和民族地区数学教育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属于应用学科,其充斥于我们生活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是新课改倡导的。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以成绩的高低判别学生的好坏,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方面入手,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培养策略,从而为小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方式;转变探究

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动,学习模式的改变。影响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在此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手法,改变教学方案的设计,从而科学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处于刚开始接触数学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燃起对数学学习的欲望。

一、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的初印象,应该是数字和公式这些比较抽象的方面,所以,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数学的魅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这个群体又比较在意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针对这一特性,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投入到跟同学的这种互动学习中,并且一起得到回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时,我首先就会问一问大家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加减法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引起思考,思路就会跟着教师走。我主张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小红在用彩纸折千纸鹤时,用了6张红纸,8张黄纸,问小红一共用了多少张彩纸。做这一道应用题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让学生自己在折叠千纸鹤中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游戏找出题目的答案,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自己动手就会觉得更有兴趣,对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

二、 新课改背景下灵活地创设教学环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会给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情境,并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直观建模,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成直观思维,而且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数学问题建模阶段,对数学题目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一般都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习正方形的知识时,我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让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正方形的,学生们开心地展开了讨论,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互相都认真倾听。我还带来了一个模型,让学生面对一个真正的正方体亲手进行测量,学生在测量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但是大家一起共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家普遍对这种学习模式比较喜欢,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师讲解到“因数与倍数”这个部分时,学生在小组中探究“3的倍数特征”时,每个组员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思考角度,并共同设计探究步骤。有的学生提出“3的倍数一定是奇数”,有的學生在纸上写出3×2、3×3、3×4等一系列算式,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合作讨论,学生逐渐发现“将算式的所有位数相加,也能被3整除”,小组的学生共同设计了几个算式,发现將747这个数字中的7+4+7等于18,18这个数字就是3的6倍,学生之间再多进行几组验算,逐渐发现了这个特征。学生在小组间展开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是其思维进行相互碰撞的过程,有利于其思维空间的拓展,从而得到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 新课改背景下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

小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又要回归到生活之中,从而使小学数学知识不仅具备了大量的生活元素,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如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就会让学生想一想平时自己肯定见过钟表,具体钟表的时间怎么看大家知道吗?平时我们都会利用钟表看时间,今天就具体学习一下钟表中有哪些构造。我让学生一人带了一个小钟表带到教室,在学习时让学生观察钟表是怎样转动的,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同时观察钟表的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学生能将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钟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该钟表代表的时间是多少。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钟表有重要帮助。树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眼光,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 总结语

总的来讲,数学问题是和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生活实际问题,不能让学生只学会课本的知识,要学会运用在生活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秉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燃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将数学学习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施建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

[2]熊海兵.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8(38).

[3]艾小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8).

作者:陈从友

第三篇:关于大学数学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衔接的研究

摘要:大学高等数学是构建在中学初等数学基础上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数学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对大学高等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数学教师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几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下一步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尽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教育;衔接

数学学科由于其知识的基础性以及应用的全面性,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小学、中学均将初等数学设置为基础课程,在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而在大学阶段高等数学仍然是大部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众所周知,大学高等数学是构建在中学初等数学基础上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数学教师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近些年,虽然有很多专家与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与反复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中学课程改革速度加快,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教材版本繁多,高考分省命题,因此在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与中学初等数学教学的“衔接”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迫切需要有效地解决。鉴于目前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仍然有必要继续探讨大学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为下一步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尽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一、 教材内容的衔接

现行的高中与大学的数学课程与教材总体上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各自阶段教学的教学要求,也达到了教学大纲的预期目标。但是尚有部分内容在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其实大部分大一新生对于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重叠的部分不会感到负担,相反还会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当大学教师用符号语言对中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就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建立起连接中学初等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桥梁。而对于那些中学没有讲授,而大学直接运用的知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断层感,例如:高中阶段弱化了反函数、万能公式、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定比分点的相关内容,删除了极限、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棣莫佛定理,对于简单函数的导数公式、积分公式、求导法则只是直接给出,而没有推导过程,这些内容均需要大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承前”的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产生突兀感。同时对于大学教材中的数学名词与数学符号,也应该不断的修订更新,与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保持一致。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符号的问题如果教材的编写者、修订者多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但是对于内容的衔接在现阶段来看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现阶段高中教材出现了高等数学的初步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很难进一步增加内容;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面对来自不同省份与地区,通过不同高考考纲选拔出来的学生又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学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过渡。所以造成了学生在内容上难以衔接。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部分高校从2015年开始开展大学先修课程培训,即在大学入学前自主学习学校自编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等数学教材,同时在高考前后进行测试,考试成绩既可以作为自主招生成绩、加分录取依据,也可以转化为大学公共课程的学分。可以说是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衔接上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 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面,数学教师应该在讲解部分知识时,对某些数学问题给予适当的延伸,并使用符号语言书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逻辑关系,理清数学的思想体系,适应未来的发展,最终达到数学思维上的长足进步,为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学方面面对当前情况也应作出相应调整,首先高考招生时,某些对于高等数学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在缩小总分极差的前提下还应适当控制数学单科最低分数,其次高等院校在新生入学前应随录取通知书适当发放预习教材,这种预习教材,应该由大学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共同编写,以高中既有知识为基础,用高等数学观点以及运用符号语言对学生所熟悉知识重新阐述并加以适当延伸,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高等数学的形式结构,初、高等数学之间的区别联系,同时辅以一定量的习题,供学生巩固练习,新生开学后,该书内容也可以由大学数学教师作为高等数学预备课程进行讲授,使学生在脑海中迅速建立起连接初、高等数学的桥梁。

三、 学习方法的衔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 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由“学习为了考试”转变为“考试是为了更好的督促学习”,使得学生由“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很多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一直处于一种“听课——做题——测试——发现问题——探究原理——弥补缺点”,在新课讲授后缺少对于数学原理的探究,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能依靠对定理定义的探究,只能依靠实际题目的来对数学加以理解,这种方式难以构建起数学的整体框架,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在新课讲授前后能够深入探究数学原理,从本质上理解数学问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平稳过渡。首先要在新生军训阶段抓好学生的心里建设,让学生明确高中到大学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上进行难度更大的学习,使其消除高考后的松懈情绪。其次,由于大学阶段学生与教师见面时间明显减少,部分学生会产生茫然与失落的情绪,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要给以单独的疏导,学习上给予适当的督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也应向授课教师了解高等数学的体系及其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初等数学的差异,询问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在上课—练习—反思—复习—考试这些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上述几方面措施不能单存依靠高中或者大学做出单方面的改变。必须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衷心地希望我国的数学家和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研究,既推进我国大学的数学教育改革,也为国际范围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作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简介:魏英超,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學教育与体育学院。

作者:魏英超

第四篇:浅析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

摘 要: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了,几乎应用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了。在大学阶段,设置了非常多的与数学相关的专业,然而高等数学难学并且难教的反响却是越来越大的,甚至是一些高考数学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在降低,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下滑的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类情况的发生呢?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就是产生此问题的重要原因,学生们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重视高等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本文便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等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育 有效衔接

1 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教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用非常生动并且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学校过分的追求升学率,教师大都采用题海战术,这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在大学的数学课堂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并且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就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是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很多大学生不能够立即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他们在学习时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1.2 教学内容有重叠和脱节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应是大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然而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更是不断的被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却没有过大的变动,所以有一些知识概念在中学时并没有讲,但在大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却被当成了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如三角函数和向极坐标等内容,而像一些如概率统计和集合的概念等内容却又被重复的教授了。

1.3 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由于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少的,所以教师就有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反复的训练和细致的讲解,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深、讲透,同时课堂上教师也有很多时间去辅导学生做一些练习题,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其所学的内容。但是在大学的数学课堂上,每一堂课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较多,进程的进度也很快,学生们在课堂上几乎是无法完全的理解所学的知识的,在课下教师也不会对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靠教师主动的讲授去接受知识,而是应靠自主的学习去消化这些知识,这样很多学生就是不适应的。所以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有了明显的下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在逐步的下降。

2 高等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方法

2.1 教学方法应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

现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所以中学学校的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可能的避免因应试教育而给学生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大学院校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同样的大学教师也应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学教师应更加重视思维方法以及基本概念的教学工作,因材施教,尽量的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外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自学数学的能力。

2.2 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应与中学数学有效的衔接

与改革之前的中学数学教材相比,新的中学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动,比如,说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材,很多传统的教学内容都做了刪减,而近现代数学的内容是做了明显的增加的,如欧式几何方面的内容删减了许多,并且内容较为分散;复数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只做了选学的要求,而参数方程以及极坐标方面的内容则是直接取消了;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等近现代的数学内容有了明显的增加。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中,数学教师对于这些变动应是有着明确的了解的,并且还应依据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而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重新编写自己的教学大纲。

2.3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必须对以前所养成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不但要重视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等传统的环节,更要重视知识的融合贯通。大学的学生应能够熟练的掌握类比法、分析法、归纳法、变量替换法、恒等变形法以及数学模型法等常用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于在处理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技巧也应熟练的掌握。学生们在学习定理、公式以及常用的法则时,要注意已经成立的条件并理解它们存在的作用,从这些已经成立的条件开始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学生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实际的训练从而不断的培养并且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转化能力等等。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等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作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并从多方面去研究和分析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的问题,面对衔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同时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师也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这样所制定的大学数学的教学体系才能既能与中学数学的教育工作有效衔接,又能够符合大学数学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大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钰靓.浅谈大学数学教育之“中学后”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200-204.

[2] 王明春.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10(5):13-15.

[3] 王宝富.关于大学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8-40.

[4] 姜淑珍.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J].北方文学,2011(7):125.

[5] 王荣.对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J].数学通报,2008(1):155-156.

作者:林丽娟

第五篇:浅谈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无法适应,极大地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将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起来,成为大学数学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分析了大学、中学数学的差异,探讨了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的方法。

[关 键 词] 大学数学;中学数学;衔接;方法

[

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不太适应,一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经过半年的时间仍无法入门,这一问题是所有大学数学教师想要解决的。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相比,逻辑性与抽象性更强,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没有掌握大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展开学习,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本文就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深入探究。

一、大学、中学数学的差异

(一)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教学方法上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数学课题的训练,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大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传授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都是按照教学目标讲授知识,而大学数学则更加开放,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

中学数学教育的知识比较理论性,而大学数学的知识内容更丰富,具有更强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大学数学的抽象性与严密性更高,使大部分学生感到畏惧。比如,大学生数学的高数、线性代数等课程,都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十分重要,其能够让学生融会贯通地解决问题。

(三)学习方法的差异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大多采用题海战术,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而大学数学题量较少,更注重数学定理之间的逻辑演绎论证,以及相关的概念学习。学生需要加强概念方面的理解,并提升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的方法

(一)改革教学

首先,要了解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差异,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大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时,还处于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提升。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处理知识,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优化课堂教学

在大学数学教育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大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中有许多难以理解的知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学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目标。适当放慢教学速度,对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灵活运用。同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旧知识与新内容相结合,大学数学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旧知识转变而来的,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温习旧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理解透所学的知识,不能对知识死记硬背,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的探索和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大学数学教学的速度较快,学生如果只是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很难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在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概括与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转变学习方法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另外,还可以利用专题教学,对难与重点的部分详细讲解,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弱项部分进行强化,让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大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由于大一新生对数学学习还不适应,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数学与中學数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难以适应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进行衔接,首先需要改革教学,其次优化课堂教学,最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彦炯,许春根,苏敬蕊.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85-87.

[2]沈柳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4(8):71-73.

[3]尚婵娟.刍议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90-91.

[4]刘佳美.新课程标准下大学数学(微积分部分)与中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244-246.

作者:赵彩秀

上一篇:水利专业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