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新基础教育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介不仅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形式,还影响着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和综合素养,但新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仍产生许多问题。现阶段来说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重视的课题,以迎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

第一篇:新基础教育论文

重心下移:“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新经验

摘 要:“新基础教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团队以创建现代新型学校为目的教育实验项目。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以下简称卓然小学)作为“新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的实验学校,通过反思该学校在改革试验前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在“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的过程中发展规划重心下移,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组织架构重心下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学习团队;领导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中层的自主发展活力;引领与激励机制重心下移,激励教师生命自觉成长等教师管理重心下移经验,总结出学校在教师管理重心下移后收获的教师成长变化。

关键词:教师管理;重心下移;教师成长

卓然小学于2012年创建,是广西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建校后成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能够为卓然小学提供充分专业的指导和各方面的资源保障。因此,卓然小学在建校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为桂林市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民办小学,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度迅速上升,是桂林市民向往的优质小学。但随着家长和社会对卓然小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由于学校的发展时间短,学校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不够完善,优化学校管理,凸显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最终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2017年3月卓然小学正式加入“新基础教育”试验。三年来,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管理改革、教师团队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师生的成长获得了可喜的变化。本文重点梳理了学校整体变革过程中教师管理方式转变、管理重心下移的经验,总结了教师的收获和成长变化,力求从教师管理层面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制度建设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基础教育”试验前:教师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管理重心高,见事不见人

教师是促进学校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力量,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学校变革成功的保障。而“新基础教育”研究需要建設富有“生命自觉”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价值取向、自我发展策划能力、自主发展意识等。传统学校教师管理中的目标管理、行政管理、经验管理等以“事”为主,重心过高,只想要“成事”,很少考虑到“成人”,管理过程中教师立场不足。

卓然小学属于民办性质,且建校时间短,在参加“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前,在学校教师管理过程中常常以“成败论英雄”,为了快速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在学校教师管理中不得不以家长的认可度和期末统考成绩的排名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评价标准。这样的管理方式更注重“管”,用简单性、统一化制度和模式来要求教师,用繁杂的检查、督导、评比、监控来约束教师,比如“卓然小学上课制度”“教师考勤制度”“教师课程流程”“学科授课模式”“教师教案评比”“批改作业要求”“教师常规考核”等。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工作被动,一切以成绩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求。

(二)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导致管理效率低

在改革试验前,卓然小学和大多数学校一样,学校管理结构依然是科层制:高层(校长、副校长)、中层(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大队部、总务处)和基层(年级组、教研组、少先队、各备课小组、各课题组等)三个层次。这种组织结构强调自上而下的命令、指挥、控制和调度,中层机构的职能主要是上传下达,理解和执行,各中层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和相互协助。遇到问题时,各部门职权和责任不明确,常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影响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出现几个中层部门同时布置工作,导致基层教师在重复性的工作面前,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效率低下,影响了学校的管理质量。

(三)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促进机制

在改革试验前,卓然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靠教研组的文化建设,而教研组文化的形成又受到了教师个人素养和教研组长能力的制约。有些教研组教师个人素养较高,教研组长能力较强,这些教研组的发展较好,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氛围浓郁。但是也会有一些教师不善于合作,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教研组团队的发展。学校层面,缺乏教研文化培养机制,具体表现为持续交流机制、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以及教学研究的激励机制缺失。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在教师身上,因此,如何创建一支专业的研究型学习团队,是卓然小学在教师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二、“新基础教育”试验中:教师管理重心下移

(一)发展规划重心下移,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过程中,卓然小学发展规划的方向逐渐从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化为“自下而上”,从办学理念的提炼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校本研修到引导学生生命成长,从校园内外活动的组织开展到对外交流、研讨。校长及领导班子组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备课组长、“新基础教育”研究骨干教师以及全体教师,共同讨论,重心下移,让老师们逐步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研究中。校长带领大家正确认识学校状态,深入研究学校发展历程和现有水平,发现优势、劣势、潜能和问题,主动寻找可能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自觉地、分阶段地策划学校的发展。而后,再逐步完善年级组、教研组的分领域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由此真正学习、理解“新基础教育”,真正投身“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

“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新型学校,造就怎样的师生学校生活,‘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目标如何在学校发展中得到具体体现?”目前,这些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在学校范围内已深入人心。发展规划的重心下移,让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主动发展的愿望、主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强化,培养了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从发展规划开始,学校的文化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内心,校训“卓然独立天地间”,已成为卓然小学内生的学校文化,并化入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之中。

(二)组织架构重心下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学习团队

卓然小学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学校组织更新理念的基础上,实施组织架构重心下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学习团队。

首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指导团队、广西师大教育学部“新基础教育”指导团队和卓然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形成三方合作机制,两支大学的专家团队深入卓然小学的教师团队进行“新基础教育”指导实践,促进了卓然小学教师研究学习团队的形成。

其次,卓然小学取消原本科层化的管理结构,实施重心下移,成立“一室四中心”,即校长室、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艺术发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校长室负责对教师愿景的引导、资源的支持、组织文化的创建、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统筹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四个研究团队,整体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学习团队;学生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学生工作研究团队,同时负责处理学生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事务;艺术发展中心负责培育和发展师生的艺术素养;后勤保障中心为教师提供服务和保障。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合作而共享的学习型组织,一个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和共同学习的专业团队,通过多渠道、不同层次的沟通,相互激活、补充支持,使学校整体呈现出创造、生成和内在发展的活力。

(三)领导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中层自主发展活力

叶澜教授指出,学校整体转型应着重于重心下移等方面。其中管理“重心下移”,就是指要将变革的发力点放在“中层”。“中层发力”是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成功的关键,激发中层的活力、耐力和创造力,最终会使中层发生“成人成事”的根本性变革。

卓然小学领导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全员参与研究。以培养先进骨干为抓手,辐射、引领教师的梯队发展,各学科成立研究团队,分年级建立研究小团队,并建立骨干教师第一、二、三梯队,每周定期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活动。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各小团队组长,带领基层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同时还鼓励各研究团队成员成立“一对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帮助基层教师快速融入“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中。另外,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的权力下放到各學科组长和各团队小组长;学生日常活动的安排,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评价的权力下放到年级组长,赋予更多的职权。让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参与行政会议,享受中层待遇,培养了中层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学校领导在学校的重要决策和制度的更新中,更多地倾听中层的声音,提高了中层的领导力,激发了中层的潜力和自主发展活力,实现了“在成事中成人”的目标。

(四)引领与激励机制重心下移,激励教师生命自觉成长

引领与激励机制,关注的核心是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的持续性激发,主要分为“日常性”和“阶段性”。卓然小学实施引领与激励机制重心下移,在教师日常研究实践中,华东师大和广西师大的专家团队分学科进入课堂,引导教师边实践边反思,及时梳理总结,以“新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的形式,在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馈。每学期末,各学科各年级研究团队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阶段性小结活动,提炼研究成果。每年教师节,结合教师研究成果,进行隆重表彰。每年春节前,学期末最后一天,由各团队进行“卓然春晚”团队风采展示。这一系列重心下移的措施,激励着教师自觉学习,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改革实验中不断交流、探索和创造,最终实现教师生命自觉成长。

三、教师管理重心下移后:教师的成长变化

(一)教师自我价值感和主人翁意识提升

在2018年卓然“春晚”的舞台上,卓然教师以一首原创诗歌《我骄傲,我是卓然人》,将卓然人的奋斗历程和学校文化特色娓娓道来,自此以后“我是卓然人”成了每一位卓然教师最庄严的承诺。卓然小学教师管理的重心下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提升了教师自我价值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师自觉成长和团队意识提升

卓然小学的教师自觉成长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教师能够自觉学习“新基础教育”相关理论和其他专业知识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中,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教师主动要求承担“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活动,一些专业骨干教师自觉发挥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激励带动其他教师更好地成长,形成合作研究的学习团队,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

教师管理的重心下移,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主动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将研究不断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此,教师不断焕发主动性与创造性,不仅能在课堂上呈现有机转化、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也能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课堂动态生成进行研究,会不断反思、实践、总结、重建、提升,善于与团队成员互动、研讨,形成了研究日常化的良好局面。教师实现自我更新,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提升,成了“自主发展型”教师。

(四)教师学会了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创始人叶澜教授在“教育信条一”中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人,指的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教师管理的重心下移,是为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而进行的改革,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尊重和体现,教师更加深刻体会了教育的本质,学会了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 皇甫科杰. 绵延:“生命·实践”教育学之生命力探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 张向众,叶澜. “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 范国睿.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李政涛. 生命自觉与教育学自觉[J]. 教育研究,2010,31(04):5-11.

[7] 李伟胜. 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团队[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1):30-33.

作者:毛洁

第二篇:新起点 新形势 新要求 开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确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既是我们强调的重中之重,又是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为此,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强化德育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切实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抓好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倡导社会实践,增强德育实效。

二是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为重点,精心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评选、表彰一批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四是深化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意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和工作机制。

五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对各地活动场所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确保充分发挥作用。

六是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总结推广几年来各地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全面提高。

——切实深化课程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完善课程体系,确保技术、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开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深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强对中考改革的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逐步扩大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比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模块修习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制度。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各地要加大对农村课改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地方和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五是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积极研究制订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各地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纳入行政部门和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建立专项督导制度和督查机制。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规范管理。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继续加大不规范办学行为整治力度,坚决遏制“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予以严厉惩处。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得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与奖惩教师。建立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导制度,形成与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查处。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事业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

当前要切实建立以县域教育资源科学配置为重点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具体要做好7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地方学校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征足、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落实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措施,确保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落到实处,确保地方教育附加足额用于教育。同时充分利用校安工程、初中工程、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资金,依据“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均衡发展”的原则,切实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我省拟在年底前出台《关于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来指导和规范县域内义教学校教师交流,各地在探索和推进此项工作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要坚持“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由政府组织和主导、行之有效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通过政策杠杆实行县(区)域内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二要加强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破除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落实县域内统一管理教师的人事、工资和调配,打破学校间的用人界限,促进区域内共享教育资源。要以县(区)为单位,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无校籍管理”,淡化教师“单位人”的概念,强化教师“系统人”的观念,促进校际间均衡。三要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要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合理统筹,逐步实现同一县(区)域内义教学校教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要设立农村教师补贴,改善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增强吸引力。四要加大对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的政策倾斜。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努力使农村县域内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保持相对均衡,确保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免费培训;完善职称评聘标准,落实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适当增加编制。

三是制订完善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按照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的工作要求,各地要科学把握当地人口运行趋势、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状况,结合各项工程实施,制订以县域为单位实现初步或基本均衡发展的规划。市(地)要制订所本区域义务教育县域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与省教育厅签订备忘录;各县区也要制订县域整体推进规划,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力争以县、区为单位完成初步均衡发展任务取得新突破。

四是全面启动试点项目。“省内边远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会已经召开,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加强指导,分县区落实改革试点任务,确保2013年前底18个试点县(市、区、企)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

五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中考配额制实施。配额制度对于推动义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各地都要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优质高中招生配额比例到2012年达到50%、到2015年达到70%的目标要求,分步推进,确保达到规定的配额比例。按照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方向性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进行不搞中考的探索和尝试。

六是保障好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要强化责任意识,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结合目前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从政治的高度、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务必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流浪群体、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七是强化督导评估。省委已经把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纳入了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作为考核地市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市级也要建立对县级的考核制度,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力度。2011年上半年省政府将制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6月份将召开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我们根据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的10项措施,结合我省学前教育实际,拟制定5大类,即事业规划发展保障类、改革试点类、规范管理类、队伍建设类、质量提高类,共30个文件,2011年全部完成,并付诸实施。

二是推进学前教育试点项目。按国家要求,我省正在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月底前,编制完成并以省政府文件形式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这个行动计划,2011年要全面启动我省“以农村为重点的学前教育推进项目”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黑龙江省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落实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黑龙江试点项目”。省政府已经召开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启动各建设项目进行动员部署,省定项目要签定责任状。各地要积极配合,力争尽快搞好对接,抓紧启动建设。

三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一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准入关,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逐步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公办园要切实解决好教师的编制、工资待遇等问题,民办园重点要按照规定重点保证幼儿教师质量,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师资队伍。二要加强幼儿园基础条件建设,确保配备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数量充足的玩教具、儿童读物和室内外设备设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三要加强指导,研究探索不同年龄班活动区的设置与教育材料配备、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的规范等等,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四要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引导各类幼儿园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

一是合理布局和定位。要根据本地人口运行状况实际,对普通高中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普通高中的有效覆盖,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基。具体规划时,不能简单的撤并学校,要按照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最大化地保留现有资源并加以优化。同时要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方向定位,注重凝练学校文化,形成一批各具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

二是加快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大力推进“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重大发展项目”,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直属学校的达标建设,同时要对所属县(市、区、管局)达标学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三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现已制订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工作很快就要启动。要以改革试点项目为牵动,深入探索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规律,发挥试点单位的引导、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普通高中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学校发展与人才成长的立体化、多样化、特色化格局。

——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一要修订《民族教育条例》,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二要争取教育部项目,结合省定项目,推进民族学校特别是边境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示范性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三要推进双语教育,开展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四要抓好教育援疆、援藏工作,落实新疆班扩招任务,做好民族团结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五要做好“双语”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做好跨省区协作培养少数民族学校所需师资工作。

切实推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一要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国家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工程项目,2011年要新建、改扩建15所特教学校。二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加快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实行以点带面,逐步全面铺开;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试点。三要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督促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 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四要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500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推广“医教结合”教育模式,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

E-mail:hljjy@sina.com

编辑/牛小源

作者:牧童

第三篇:新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使命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介不仅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形式,还影响着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和综合素养,但新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仍产生许多问题。现阶段来说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重视的课题,以迎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健全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建立起现代化先进的新媒介素养教学平台,从而提高高校教学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专业教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相互结合,推进新媒介素养教育进入更深的理论研究层次。

【关键词】新媒介素养;大学生创业;互联网;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局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等院校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伴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学活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相对于传统创业教育教学来说现代化创新教育更加重视新媒介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社会网络创业者越来越多,这也充分提升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网络创业成为已然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基于此,对于高等院校创业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新型媒体介质来展开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创业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1 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和机制

1.1 不断规范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

为了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新型媒介教育教学机构,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从而保障高校拥有充足经费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基础建设。同时还应当增强高校新媒介素质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媒介素养培训,从而不断规范高等院校大学生新媒介素质教育教学。

1.2 不同专业学科和部门应当增强沟通和合作

高等院校在实施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中应当让不同专业学科和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合作实践中分析新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优化和创新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模式。此外还要不断完善不同部门合作工作制度,保障着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同时还需要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价,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新媒介素养教育,推动着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快速发展。

1.3 鼓励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到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高等院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属于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推进高校大学生稳定而健康的发展,从而创造着优质的新媒介素养环境。

2 建立现代化先进的新媒介素養教育教学平台

2.1 构建专业教育教学平台

构建专业教育教学培训平台,以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利用当地区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起专业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组织机构和教学培训平台,在实际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中将专业组织机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高等院校还要合理分配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所在学校特色和教学风格来构建稳定且创新的新媒介教育教学培训平台。

2.2 建立主题活动平台

高等院校大学生社团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生命活力,是当前高等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极大推动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借助于高等院校大学生社团组织平台来展开有关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活动,同时也可以开展新媒介教育主题讲座大会,让更多的学生能了解到新媒介素养对于未来工作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让专业学者或者是行业引导者以新闻热点作为主题展开教育教训讲座,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新媒介相关知识。还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让他们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述说自身的想法,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介进行学习和工作。建立大学生活动平台,将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主题中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和身心素养。

2.3 形成新媒介资源分享平台

高等院校在实际新媒介教育教学中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基本特性构成多媒体传播平台,并总结现代化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资源,然后再建立起新媒介素养资源网络分享平台,不仅能够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在资源分享平台上获得学习资源,还能够充分将新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 重视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3.1 增强对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培训

高等院校应当重视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培训,通过多种培养形式来加强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将高校教师新媒介培训课程作为推动教师发展的重要工作。在进行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训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审查和考评机制,对教师培训成果进行定期检查,不断规范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训,并在实际培训中创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全面提高高等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综合水平。

3.2 注重高校教师不同层面新媒介素养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是注重高校教师新媒介意识与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强高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培养的意识,通过自身对新媒介正确的认识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新媒介认知能力。

二是注重高校教师批判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批判能力才能够从新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中判断出哪些信息更具备价值,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互联网上传播的部分有害信息,从而将新媒介的主要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

三是提升高校教师的主导能力,高校在教师新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提升教师主导地位,让教师利用新媒介优势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注重教师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和提高。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加强对现代化互联网的认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将自己培养成为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优势来进行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现代化互联网意识才能够更好进行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新媒介素养意识,提升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综合水平。

4 注重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

4.1 高校可以设置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课程

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来说新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可以设置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课程。结合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发展状况来看,在编制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过程中需要注重下列三个重要内容:一是现代化新媒介基础知识,在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设置基础知识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新媒介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二是设置行为道德教育内容,在新媒介课程中设置行为道德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通过自身的意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构建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三是设置应用能力教育内容,在新媒介课程中可以设置应用能力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充分利用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介作用进行学习。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状况来考虑以怎样的教学形式来展开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师资力量雄厚与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高等院校应直接设置新媒介教学课程,对于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高等院校应开展新媒介主题讲座和社团主题活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融入新媒介素养教育,来全面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

4.2 借助于新媒介来展开各项实践活动

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课程来所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養,并使得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借助于互联网新媒介展开各项实践活动,通过新媒介活动让大学生更加了解互联网新媒介的基础知识,提高大学生互联网信息分辨能力,让高校大学生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新媒介素养。

5 增强对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视

高等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结合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主题研究和交流,推进着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实际新媒介素养教学中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信息传播的相互结合,从而让高校大学生加强对新媒介的了解和认识。定期对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了解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应对性措施来不断优化新媒介素养教学模式和内容。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特点来制定出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6 结语

高等院校应当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视,积极展开以新媒介教育为主题多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于新媒介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中融入新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创业有助于提高成功率,推动着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姝.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12.

[2]严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9.

作者介绍

徐保玮(1985-),男,江苏省南通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政管理。

作者单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作者:徐保玮

第四篇: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新”与“思”

摘 要:在新媒体充斥市场的今天,新媒体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基于我国新媒体艺术教育研究的回顾,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新媒体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市场需求,整合课程结构;凸显地域特点,创建特色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拓展和共享资源;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反馈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在呈现完整的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同时,为新媒体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曹君,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趨“新”创“旧”:理性文化下的新媒体教育现状

目前,新媒体技术蓬勃兴起,以美国苹果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摸式移动媒体迅速发展,在不断占领市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此外,新媒体的发展也改变了出版业、影视制作业和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基本面貌。新媒体的发展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巨大,据专家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1]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如何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显得至关重要。

我国新媒体艺术类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开始了对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1990年,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成立。1993年,现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张骏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了电脑美术工作室,这是我国第一个高校方向电脑美术培训班。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印刷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高等美术研究中心等陆续开展了更大范围的电脑美术类培训。到了21世纪,新媒体艺术以它强势的姿态与魅力不断吸引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传媒大学走在时代的前沿,于2004年率先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涵盖动画设计、数字动画、游戏设计、影视制作和网络多媒体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东华大学等也相继开展新媒体专业。据2006年12月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工作论坛的有关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全国已有1 2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新媒体和数字媒体相关专业。[2]十多年来,高等院校的新媒体教育经历着从无到有,从理论探讨到实践与研究不断深化,从专业方向的单一化到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的历程。这其中,不乏有一些高等学府在新媒体的教学与实践中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与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专业人才不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因此,不能完全照搬高等学府的课程体系,需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二、传统与现代“共时”:新媒体教学的创新发展羁绊

如今,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因材施教方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欠合理

课程设置虽凸显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培养专业实战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还多侧重视觉传达的内容,如Photoshop、Coreldraw、书籍装帧设计等,延续着21世纪初的平面设计课程结构,未能形成一个满足现在新媒体社会的专业课程结构。

(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当前,高职院校在新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趋同性。一些院校仅参考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方案与培养目标,并没有针对自己学校对专业进行定位。相当多的院校希望培养样样精通的全能人才,因此,在新媒体课程体系上追求全面。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多是表面的和肤浅的。

(三)教学资源短缺

新媒体专业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熟练运用多种软硬件。另外,新媒体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艺术,在推进新媒体的教学发展中,需要实训室如摄影实训室、后期特效实训室等设备的大力投资。而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上的短缺,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

(四)教学模式老化

目前,采用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听”,轻视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及在互动中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等教学设计环节。而这些对新媒体专业的教学都很关键。

(五)评价体系单一

新媒体教育课程在评价环节上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对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评价,以及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法,导致师生间、同学间缺乏交流。而这些不仅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更会阻碍新媒体教育的发展。

三、思在当下:新媒体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及实践探索

为了解决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将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尝试从市场需求、地域优势、校企合作、教学情境与反馈渠道等角度,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以期为高职类院校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面向市场需求,整合课程结构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3]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窥见,新媒体无论是在创作方式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涉及到多技术和多媒介的混用。新媒体的这一特性也就决定了其教学的综合化倾向。通过对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课程资料分析发现,新媒体专业方向多样,涵盖了视频与交互设计、游戏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等多个方向。然而,由于区域不同,不同地区的市场对不同方向的新媒体专业人才需求差别很大,高职院校在设置相应专业方向时,需满足本地区的市场需求。

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我们专门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细致考察和分析了该地区新媒体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文化娱乐、影视制作等产业较为发达,对相应类型的新媒体人才需求旺盛。因此,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方向为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与影视制作。为了使每一方向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我们还邀请了新媒体公司的设计总监与设计师一起座谈,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会专家在听取专业情况汇报后,依次对学院新媒体的培养方案与目标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经过讨论和梳理,形成了“满足市场需求,按照工作过程中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来构建课程结构”的思路。

(二)凸显地域特点,创建特色培养模式

不同地域的高職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时,除了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外,还应注意创造性地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新特色培养模式。

如今上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游戏产业的高地,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则依据此特点,在课程体系设置时,专门开设了游戏设计与制作方向,重点培养能够胜任游戏原画、游戏动画、游戏特效等岗位工作的、当代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人才。

多年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苏州的人文情怀底蕴,在开设新媒体专业方向时,注重将昆曲、园林、绘画等传统元素运用在新媒体的教学中。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学院和地方特色,将紫砂元素运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共同合作,如制作一部以品牌推广为内容的紫砂动画或紫砂影视宣传片,并开设紫砂艺术课程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地域文化,创作出地域特色分明的艺术作品。

(三)注重校企合作,拓展和共享资源

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规划之际,由系部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人员一起探讨,共同为专业课程的设计出谋划策,并将企业的具体项目引入到教学活动中。2012年,学院与宜兴电视台合作,将《宜兴水墨》动画片的制作引入到图形创意、影视策划等课程教学中,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项目中真正地经历、感受和理解课程内容。同时,系部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设计作品,以解决学院短期内设备不足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职业教育改革“新生儿”的现代学徒制,已经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实行。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学徒,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的是,学校教育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方式从单纯的经验学习到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的学习,培养目标也从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4]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而新媒体的多元化与综合化性质更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一线锻炼,承担企业设计任务,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院也可聘请社会上具有较高声誉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新媒体专家担任外聘教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从业人员的自身优势,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新媒体专业的整体师资力量。

(四)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职教育的专业改革中,项目式教学法是近几年所推崇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理想的教学情境设计应以项目为载体,将工作中的行动过程与课程中的学习过程相统一,形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5]

以上述提到的影视制作方向为例,根据影视制作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综合案例训练的课程中,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以下几个学习情境:客户交流、影片策划、实地拍摄、影片剪辑、特效设计及交付客户。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由教师选取一个合适的项目如“紫砂工艺美术师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项目布置完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该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将学生以组为单位分配到3个工作室,分别是影片策划工作室、摄像摄影工作室和影片剪辑与特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程序,需得到设计总监(教师扮演)认可。

2.由影片策划工作室接待客户(学生扮演客户),并与客户交流、沟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策划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剧本的创作与分镜头的草图绘制;以上需得到客户确认后,报请设计总监审查,审核通过后,交至摄像摄影工作室,由摄像摄影工作室讨论拍摄内容、拍摄场景及拍摄所用道具,由设计总监进行评估。摄影摄像地点可在室外,也可在室内进行。拍摄好后由客户和设计总监选片,如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重新拍摄,直到通过为止。

3.把选好的影片和策划报告书提供给影片剪辑与特效工作室,进行影片的剪辑和后期特效制作,并根据需要配上字幕和音频,最后交付客户。

4.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及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更好地完成下一个设计项目。

从接单到完成的这一整个过程,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影视制作的工作流程,积极主动地为完成项目任务而查找资料,改变了以往“教师主讲、学生被听”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而且,采用小组协作式的学习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强化反馈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评价体系的反馈渠道不畅通阻碍了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当前,高职教育在艺术类课程的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作品结果,轻视了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较单一,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此,我们在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沟通机制,应建立多条沟通渠道,以服务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注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新媒体是跨学科与多媒介交叉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团队的集体智慧,学生个人的知识与力量是有限的。良好的团队协作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新媒体作品,显示出惊人的力量。注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并能挖掘学生潜能。

2.重視对艺术创作能力的评价。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不相悖。新媒体离不开数字媒介和技术,但新媒体的创作主要是由理念驱动技术的艺术性创造。技术对于创作而言,只是工具、手段,而并非本质。“重技术,轻艺术”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创作的作品只是一种单纯的工具层面的延伸,而缺少形式感和作品本身的内涵,从而阻碍创作思维的发展。

3.强化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掌握发言权,学生一般不愿意去对他人的作品“指手画脚”。强化此环节可以让学生间得到更多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他人取长补短,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4.创造校企融合服务市场的评价。由学生、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以增加他们间的互动,所有主体通过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发现自己、改善自己。此外,通过评价这个平台,企业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甚至能够发现和挑选到理想的设计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五大问题,通过实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面向市场需求,整合课程结构;凸显地域特点,创建特色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拓展和共享资源;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反馈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王虎.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63-169.

[2] 廖祥忠.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 甘泉.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改革“新生儿”[J].半月谈,2013(7):26.

[5]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曹君

第五篇:生命教育: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摘 要: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面对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及犯罪事件,有其心理层面、法律意识的缺失原因,然而更有的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空场。因此关注生命、展开生命教育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个体自然生命的关切,更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和提升,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与新理念。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现如今原本应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大学生人群中却不断地出现自杀、群体暴力等伤害生命的事件。纵观这类恶性事件,倘若抛开当事人的身份标签,人们就会发现,在这些犯下恶行的年轻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可以漠视的,甚至是可以随意剥夺的。缺乏最起码的“敬畏生命”观念,这才是社会真正的可怕之处。作为人性教育缺失的后果,它就像一个潜伏的恶魔,已成为随时有可能伤害社会的恶因。只不过因贫富贵贱不同,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富二代可以飙车杀人,穷二代用斧头锤子一样可以行凶——当初的马加爵就是一个例证。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释义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该向人类传送生活的气息。我国教育专家叶澜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1]。而这样的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开展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智慧的陶养,提升了生命的价值。从世界范围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社会就有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在他的观点中主要是针对吸毒、艾滋病、自杀和暴力等侵害生命现象进行的教育。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学者教育家们对生命教育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生命教育以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如何理解,都离不开对生命关怀的基本要义。所谓生命教育就其教育理念上看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知生命的可贵和尊严,认知到整个教育过程是塑造和实现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生命价值的过程,生命的本质是真善美,让受教育者发现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生命、欣羡生命,进而敬畏生命。从教育内容上看,就是教育活动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中心,即教会学生认知的发展,也注重学生感知生命内容的内在联系、相互协调,在认知自我中,孕育积极的生命情感,培养生命个性,学会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为共同生命体的存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而努力。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看,生命教育是展现教育价值的基本平台,教育的起源和动力都来源于生命,因此,教育应当把生命作为教育活动的灵魂来看待,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环节。最后从生命教育的方法看,生命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参与、感悟、体验等方式来理解生命、生存的价值乃至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

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生死问题与人类共存,从认识生命的本质入手,围绕生命的产生、成长、消亡的过程有的放矢,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教育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道德教育需要从生命的源头寻找德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到人的本身,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理解与尊重之上,体现以人为本,走向生命、回归生活,只有这样的德育才能真正做到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满足人精神需要的教育。

二、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缺陷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首先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在社会的发展竞争面前,学生需要的是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和对压力的疏导,然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在教育中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对其进行机械地填充,以求获得“何以为生”的本领,却将学生人格的塑造、人性的完善、意志力的磨练、审美情趣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被放置于一个次要的地位,放弃了引导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乃至学会对人生的负责。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结果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在精神上无所寄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中。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受我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而对死亡教育的理论探讨更为薄弱。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再次,在我国高校通常以实施知识性德育、渗透性德育以及活动性德育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我们无论是从“思政课”开展的知识性德育,还是结合专业进行的渗透性德育以及活动性德育,不是因为政治性色彩太浓无法吸引学生,就是重专业轻职业操守被忽视,甚至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简单理解为从社会需要的出发去实施一个规范个体的过程,强调了集中与统一,忽视个性化的学习,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政治理论灌输和思想品德塑造,简单的把大学生看成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忽略对受教育者生命的关注和人本关怀。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大学生的思想,窒息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这种听话道德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政治化,将其政治功能唯一化。以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活动,抑制了学生从自身成长中主动适应社会,从而培养自身道德能力和完善人格的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自由乃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然而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使很多的大学生失去了这笔精神财富。使道德变成表演,学生的兴趣、爱好被教学、规劝、说服、几率奖惩等手段所左右,学生的话语权极缺,学生选择和创造自己的道德空间就变得狭小甚至缺失。因为僵硬机械的思想教育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真诚的道德学习动机,无法对学生适应社会变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无法使学生在一定的道德境遇中,通过思考产生价值认同感,从而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的基本信念。这样,当他们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时就迷失了。

最后,就是把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只要有关心理的问题,大多通过心理咨询机构来开展,因此目前各大高校虽然几乎都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开设了一系列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但是,目前心理咨询员严重欠缺,还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而生命教育不仅是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更是从伦理、心理、道德等方面对生命给予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中体会生命的价值,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理念。这就要求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形成一定的教育体系,将这些方面很好的贯通。而目前在我国对于生命教育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教育体系,很少的学校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就是有也是相当零散,危机预警不健全,缺乏生命规划,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和机制,这就为开展生命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生命教育构筑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是对人的教育,以培养个体具有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为宗旨,就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价值角度来讲,“生命关怀是德育的终极目的。生命既是德育的起点,亦是德育的终点。”[3]因为生命教育终极的实现,需要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禀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境界,开发人的生命潜力,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活动。这些恰恰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的目标。

首先,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环境,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生命价值。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客观的,我们只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应对当前学生现状。在校园内大力提倡宣传推动生命教育,利用各种传媒、特别是网络把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信息进行教育,以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来营造生命教育的整体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这包括“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知,大学生只有在对自我本身的生理结构和不断变化的情绪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生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自我”认识,以“人”为载体认识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在困难挫折面前才能进行客观分析,珍惜生命,在价值判断中很好地认识生命价值,做出理性的选择。

其次,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为本,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会变成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而这种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主”[4]从这个意义上,道德的构建不仅存在于人类的意识思维中,而且还存在于现实真实生活种种可观察的人我关系中,我的存在和我对生活的体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生命状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世界,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生活”不断的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中入手,平等友好地启发引导反省和检视在自身或周围的事情,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自主性品质,开发潜能实现其主体地位。

“人心各不同,各如其面”,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种以牺牲心灵的自由成长和创造去达到某种抽象的、僵化的道德目标的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创性。只有立足于每个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成长对话,采取不同的内容、方法和载体,因材施教,和学生分享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丰富学生的道德精神境界,共同讨论和解决生活的困惑和道德的难题,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在把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转化为每个学生的主观要素的同时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使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

最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活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幸福感。因为人是道德的活动主体,道德是人自身的创造物,是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引导人格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如皮切姆所说:“在道德生活中,人们考虑最多的常常不是不断地固守原则或规定,而是更倾向于可信的品性、善良的道德感和依据真实的感情行事”[5]充满活力的教育能使学生更能创造性生活,从对生活和社会的自觉崇尚真善美的内在追求中,发现自身的创造力量,富有成效和幸福的生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生命活力,创设一个有助于生命自由生长的自由、理解、宽容的道德教育,成为富有幸福感的教育。这种幸福感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得到满足与震撼,使他们愿意接受教育。在参与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愉悦,得到美的享受,达成幸福的体验,快乐了心情,健康了行为,最终也就提升了生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化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雷 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56.

[3] 姚冬梅.德育.从无视生命到激扬生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98-101.

[4] 苏霍姆林斯基.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诸问题[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57.

[5] Tom Beauchamp.Principle of Biomeduat Ethro,Fifith Edition[J].Oxford.2001:26.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江冰

上一篇:学法律论文下一篇:政工类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