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对利用课题传播知识的教师而言,语言的应用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加强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对成功上好语文课非常重要。本文阐释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不足,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教学语言的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1: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之探究

摘要:语文教学语言必须与全新的理念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言艺术 规范性 形象性 趣味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作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学语言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也必须与新课程相适应。语文新课标理念追求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语文教学语言必须与全新的理念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声情并茂的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让人心醉不已。反之则让人如坐针毯,疲惫不堪,厌烦致极。两种不同的状态,显现了教师不同的语言效果。 “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 马卡连柯)因此,对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化作一些探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本,因此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标准应该是很高的,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准确读音,对常见的异读词语做到心中有数,对姓氏、地名、古诗文中的特殊读法也要心中有数,一字一句都要求高度准确规范。如果说粉笔字是语文教师的门面,普通话则是使这个门面充满活力的五官。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普通话则夹杂着着浓浓的方言,极不标准,南腔北调。

此外,语言的规范还包括教师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在谴词造句方面尽量避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颠三倒四。有些教师用方言土语教学,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讲课文白相杂,满口“之乎者也”,晦涩难懂,这都不是规范的语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语音不准、方言迭出、絮絮叨叨、繁冗拖沓,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就会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的正确发展,学生对这样的课将会极度的厌烦并产生排斥心理,这不能不说是误人子弟。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对所讲的一切,如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评讲作业等,做到语音准确,一语中的,让学生豁然开朗、获益匪浅。

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古人云:“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不仅肯定语言的力量,也肯定了语言中所包含的智慧的力量。作为教师要用语言开启学生智慧,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充满智慧。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形象性是关键。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

首先, 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激情。以情感人是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感人,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为激发学生感情,教师的语言声调抑扬顿挫要得当,轻重缓急要适宜。美国心理学家塞门斯指出,“教师在许多特征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讲,语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的成功”。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應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在上《背影》一课时,我用平缓饱含深情的语气朗读了课文,特别是读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时,从同学他们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都被这种真挚动人的情感打动,这一节课师生的情感与作者朱自清的爱父怜父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文课上,一个女生的作品《一双红色毛线袜》写了袜子的来历,叙述了小姨不幸的一生,写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不实为一篇好文章。在课堂上,我满含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结果是自己和学生都眼泪涟涟,小作者更是忍不住哭泣起来,情感达到了高潮,效果极好,这一节作文课一直让我记忆颇深。学生们现在也已慢慢学会用情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他们对语文课感到不乏味,反而还挺有兴趣。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他们,进行很好的情感体验,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文采飞扬。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它跟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关,它跟科学的许多方面有关”。这样,就要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十分精通教学业务。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大学专攻教育,开始教中学历史,后来改教语文,文史相通。特级教师钱梦龙,读书只读到初中毕业,却通过自学把自己的实际水平提到超过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的程度,他能诗善文,文思敏捷,诗情横溢,无论是语体还是文言,都能落笔成章。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都无愧于“特级教师”这一称号。于漪的一个学生是这样评价于漪的:“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和她一接触,便感到她有一种吸引力。她的和颜悦色的教态,清晰有条理的思想,妙趣横生、活泼生动的谈吐,好象是信手拈来而实在是熟虑的语言,似山涧清泉,淙淙琤琤,娓娓动听,一下抓住你的心”。可见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含蓄幽默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趣味语言的一种,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西方有人把幽默作为衡量一位好老师的12项指标中的第一组成要素。可以说,没有知识便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便没有幽默。幽默用在教学中具有神奇的魅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但同时也应该有笑声阵阵,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生气有活力。而这笑声大多来自教师的幽默。一位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幽默的才華。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雷曼麦)据说,幽默的钱玄同教授在北师大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区别时,一学生请他举个例子。他说北京有位京韵大鼓的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引人注目。女艺人曾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答话时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的对话:“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牙齿。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这段故事学生听了都捧腹大笑,笑后牢牢地掌握了知识。我在上诗歌时,讲到律诗的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可一部分同学老是把“颔联”和“颈联”混淆搞错,一天上课,我请他们站起来,摸摸自己的下巴和颈子,询问谁在上谁在下,谁先谁后,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从此再也没有人把“颔联”和“颈联”颠倒搞错了。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老师的授课,觉得有压抑感,无味。喜欢智慧幽默的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能给大家带来欢笑、快乐、兴趣、知识,使学生在看似说笑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得到启发,轻松地掌握知识。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语文教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借此来“粘”住学生,改变他们漠视语文、小觑语文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邵禹编箸.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程东红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2:

论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摘要: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对利用课题传播知识的教师而言,语言的应用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加强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对成功上好语文课非常重要。本文阐释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不足,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教学语言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运用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行为信息的语言方式,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思维情感的主要因素,教学语言包括口语语言,肢体语言与文字语言。语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不够恰当,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改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应探索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示物体与经验的符号,教学语言是教师针对特定对象讲授特定内容使用的语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初中语文教师为达到特定教学效果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推进课堂进程的组织语言,与为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评价性的语言。可分为课堂讲述语言,板书语言与体态语言。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藝术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以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的语言表达艺术,包括语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语言风格,巧妙适用的语言策略,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科学开放的教育思想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统一[1]。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常年积累,与教师坚持的熏陶。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背后隐藏着学生走出课堂后的茫然。不少学校教师在新课标引领下对课堂教学问题不断研究,但迫于中考压力许多初中教学课堂难以摆脱原有教学模式,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存在语言形式方面与教学内容方面。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形式问题具体有发音不标准,体态不恰当。语言发音规范是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不少地方教师教学语言方言语音浓厚,个别教师认为口音问题不会影响学生听课效果,一些教师授课时有习惯口头禅,影响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建议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很多教师习惯了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坚持传统教学方式,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发展,鼓励教师勇于实践创新。要求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语言,通过研究分析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现状,对提升教师教学语言应用水平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建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中的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较低。首先建议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强化课堂教学语言意识培养。语言素材的积累是提升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需要注重教师教学语言的钻研能力。教师注意将脑海中的词汇传给学生应严谨思考。首先,研究课程表准,正确掌握教学要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方向正确。其次,选择适合不同文体的教学语言展现文章的个性。如教授《春》时应用充满活力的语言,教授《紫藤萝瀑布》时应用婉转优美的语言。第三,根据教学对象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

(二)改善语文教学语言形式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要求教师语音准确,语速适中,语义丰富。教师只准确用语音传递信息才能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信息。针对部分语文教师发音不够规范的问题,教师应养成规范的语音发音习惯,提高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根据实际做到语速适中,适中的教学语言强调根据教学情景变化,如复习旧课语速需稍快,教授新课,为突出重点时,语速需放慢,让学生充分领会教学内容。

(三)完善语文教学语言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内容应用不当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内容方面的问题,建议教师从导入语,评价语,提问语等方面提升教学语言的应用水平。好的导入语具有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明确教学目的等功能。语文教师设计导语时需注意贴近生活,紧扣教学内容,把握课堂时间。

讲授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学会艺术的运用教授方法。提升教师的讲授语言水平,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表述生动。课堂讲授主要凭借语言传授知识,教师使用讲授要达到基本的清晰流畅等标准,注意使学生产生讲练生动的感受。要求教师讲话时句子简短准确,避免使用口头语影响教学语言效果。

四、结语

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直接参照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自我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语言修养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研究,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净化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天武.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语言艺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0):94.

[2]豆彦丽.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语言艺术[J].学周刊,2015(25):86.

作者:贾秀芬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3:

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策略研究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对教学语言的精心雕琢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在语文课堂上却出现忽视了教学语言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一贯的直白、朴素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讲解,毫无情感而言,掩盖了语言中精妙绝伦的魅力,从而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课堂上仍然呈现出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

2忽视了板书的运用

课堂上的板书也是教学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课堂板书使教学语言以一种直白形态表现出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可以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然而有些教师却忽视了板书,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3教师缺乏情感融入

语文教师要像一位表演艺术家一样,充满各种各样的情感,并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但是一些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情感投入,他们对学生的天真调皮充满了烦躁感,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直愣愣的语言进行讲解,这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威慑感,使学生感到害怕,而无法进行平等的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4一些教师对肢体语言不重视

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授时,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有声语言上,而忽视了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堂上少不了它。在对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时,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便可采取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讲解更加直观,更利于学生理解。

二、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的策略

1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语言进行精雕细琢,促使其逐步规范化

美好的语言是经过精雕细琢出来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例如在讲到巴金的散文《繁星》时,教师需要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进行朗诵,这样才会将诗歌中所蕴涵的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进行模仿,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现力。另外,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规范,尽量简约。

2教师要学好普通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说好普通话是对语文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对于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教师,应下大力气,或对着镜子自己纠正,或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恳请他人批评指正,从而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课,也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讲课语言学生都能听懂,进而再运用拟人、对比、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使其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情感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节课时,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是盲人,上帝给了三天光明的时间,我们会做些什么。这样通过学生们亲身感受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受。

3语文教师要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板书作为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不仅讲求干净、整洁,还讲究逻辑严密。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学习,有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而教师一边用

口语讲解,一边进行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融会贯通,同时也可以明确学习的重点在哪里。这是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学语言艺术化的隐性再现。例如在讲述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由于课文中按照逻辑的顺序描述了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景色,如果光凭嘴说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混乱,如果将有声语言和板书结合起来,则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4教学语言中要融入情感成分

试想一下,如果在进行一篇文章的细致分析时,教师如果采取干巴、生硬的语言进行讲解,估计学生也会提不起兴趣来。而如果将情感融入进去,肯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学生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对父亲送他走之后背影的刻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重感情,教师应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进行诵读,将对父亲深深的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5语文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有声语言与有声语言交流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有时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有声语言不足以将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时便需要借助肢体语言(动作),来共同完成这节课的讲解。例如,在讲解《斜塔上的实验》的时候,学生们会对这一实验感到陌生,这时教师在导入中可以采用肢体语言表达的方式,通过实验展示出重物和轻物在一样的环境下,由上方下落的情况,从而引出课本中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轻重两个物体同时落地的实验,并进行对照,引导学生要学习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大胆想象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策略的探讨不仅仅限于以上所论述的,还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研究出更多的艺术化语言表达方式,为语文课增光添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226131)

作者:黄协娟

上一篇:工程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班干部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