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中语言艺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文化、表达感情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起到与学生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作用,还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因此,教师能够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合理恰当地使用语言艺术来授课,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习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运用好语言艺术,课堂上有些教师使用的语言不够恰当得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语言艺术进行科学准确的运用。本论文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习与见习中的所见所闻,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进行深入探讨,首先讨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紧接着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师语言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次论述了教师掌握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再次,由于在实习中发现了有些教师在授课时语言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其教师语言艺术的形成与使用,并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探讨了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艺术提出具体的针对性举措。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学科专业:(教育)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师语言艺术相关概述

1.1 教师语言艺术性质

1.1.1 启发性

1.1.2 趣味性

1.1.3 情感性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语言的特点

1.2.1 科学性

1.2.2 政治性

1.2.3 育人性

1.2.4 时效性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1.3.1 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3.2 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的发展

1.3.3 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1.3.4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二章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教师教学语言缺少逻辑性

2.2 部分教师教学语言缺少节奏感

2.3 部分教师教学语言缺少情感性

第三章 课堂教学语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教学环境的影响

3.2 教师本身对语言艺术的认识不够深入

3.3 学生对教师语言艺术运用的影响

第四章 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艺术的对策

4.1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自觉规范语言标准

4.1.1 避免口语的随意化

4.1.2 提升授课语言的内在逻辑性

4.1.3 紧密结合时政,对语言进行创新

4.2 提升运用语言艺术的技巧

4.2.1 增强课堂授课语言的幽默性

4.2.2 注重情感教育,增加语言的情感艺术

4.2.3 形成道德与法治教师特有的语言风格

4.3 运用副语言的艺术表达技巧

4.3.1 肢体语言运用技巧

4.3.2 面部语言的使用技巧

4.3.3 服饰语言运用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数学生活化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跨文化传播基本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