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硕士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体育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规模教育轨道。随着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综合性大学建立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

第一篇:体育硕士论文

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

摘要:分析“学”与“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学”与“术”的问题可概括为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当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崇术轻学”的倾向而非“技能不足”。还从“大学是什么”的角度反思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误区,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理应着重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过于看重各种现实利益。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与“术”;硕士研究生

On the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of postgraduates pursuing a Master of

Sci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gree

LI Kang1,QIN L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knowledge” and “expertise”;postgraduate pursuing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1“學”与“术”释义

现实中,“学”与“术”一般不加以区分,合起来称为“学术。但细究起来,“学”与“术”却是两个概念。梁启超[1]在《学与术》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严复[2]则在翻译《原富》一书的按语中写到:“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概而言之,“学”是指学问、科学,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等,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术”则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论的范畴,其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学”是发现在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术”则是发明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学”是提供应用的理论;而“术”则是使可能应用的理论变成现实。同时,二者在社会发展中也不完全同步。“学”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术”是第一流的;而“术”先进的国家,也并不一定“学”是第一流的。例如,中国传统擅长经验技术的总结,如四大发明等,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而非科学理论或原理的推导。再如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其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并没有取得世界性的成就,但战后的日本立足于本国实际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技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使自己由一个经济上受到极大破坏的战败国变为第一流的世界经济强国。

“学”与“术”虽各有特征,但二者都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难解难分的统一体。因此,“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2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困惑

具体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之分,既有一般学科的共性,也有体育学科的特性,且“二者的含义及关系,尤其是对二者划分的合理性怎样尚缺少深入的研究”[3]。暂且从现实情况出发,将其归纳为两对关系,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二是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两对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2.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有学者指出:“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获得学位,轻探索未知;重发表论文,轻深化思维;重最后成果,轻阶段劳动;重追逐功利,轻提高素质等。”[4]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研究表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知识与专业前沿知识是最欠缺的两类知识”[5]。且“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除了教材和少量论文外,读专著的经历很少,理论知识较欠缺”[6]。这从体育研究生硕士论文运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中就可窥一斑。“在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查中发现:90%的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法”[5]55。同时马卫平等[7]:描述性调查仍是主要的形式,且体育调查类硕士论文中存在重调查轻理论、重描述轻解释、重定量分析轻定性分析、重问卷调查轻实地调查等问题。

这正是缺乏思辨意识,不愿做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热衷“短平快”项目的表现。担负开辟体育学新领域、创造新理论、新学说、寻找新方向重要任务的基础研究由于研究周期长、成果见效慢,对研究者理论知识、探索创新能力要求高而受到了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冷落。

2.2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

有业内人士根据当前一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或就业之后表现出的专项技能掌握不扎实,技术水平不高的现实认为,目前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在于一味地注重专业理论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技术能力的维持和提高。如田雨普[8]指出:“在许多学校体育学研究生的教学中,形成了与其他学科雷同的教学模式,体育学研究生缺乏体育运动实践课。因此,培养出来的一些研究生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呼吁各培养单位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呼声频传。而在笔者看来,此观点有待商榷。

按照教学计划,专项基本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习得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基本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只需巩固和提高。因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运动员、不是世界冠军,专项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需求就够了。那为什么近年来会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专项技能水平较低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某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技能学习基础不牢,读研期间又疏于巩固与提高;二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跨专业考研者与日俱增。其他学科的学子有志于投身于体育科研本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好事。但某些跨专业考研者的动机,看重的是体育专业考研的门槛较低。这部分考研者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对运动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无法与接受过4年体育本科教育的学生同日而语,即使他们在读研期间花时间学习、训练也难以有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评价。

此外,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既能胜任科研工作,也能承接技术课教学,而由于前者标准较为模糊,且大部分人水平相当,而后者要求明确,便于考核,致使当下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舍本逐末,花大量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从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种做法短期内也许会有些许成效,但长远来看,将会“两头落空”。

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盲目地拔高了“术科”的学科地位,致使“一度以单个项目为单位的‘学科’林立”[3]。实际上,“专项主要是指体育中的某一技术项目而言,专项的划分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为依据。专业并不一定等于专项之和,我们不能认为专项学好了,专业就学好了”[9]。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从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两种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角度出发,认为定位于应用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其专项技能是重头戏,其次才是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首先,对于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要求,有学者将其确定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10]。其次,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11]中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面向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从文件中不难看出,虽然国家提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类型和模式要多样化,但“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并非不要创造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也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它对人的创造力是有要求的,这里不仅是说知识的创造力,而且是能力的创造力”[12]。国务院学位办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3]中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较高要求:“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3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崇术轻学”探因

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着“崇术轻学”的倾向。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

有研究者对某省5所体育院校(系)的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做了考研动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本科毕业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48.2%,因为“更换工作环境”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7.5%,有8.8%的研究生为“改变社会地位”而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3.6%的研究生因为离开原居住地或其他特殊原因而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单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识水平”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仅占21.9%[14]。可见,不少体育学研究生当初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还是出于或是逃避就业压力,或是想改变生存现状。正是这样的功利目的,致使其在读研期间急功近利、研究意识淡薄、思考能力不足、缺乏真才实学,把硕士学历当做“敲门砖”,只求找一个好工作,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只对那些能够即学即用的东西感兴趣。一项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也表明:体育专业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偏少,读书期间一篇论文也未发表的比例高达42.60%[15]。这表明其总体科研能力偏低,科研水平与培养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易剑东[16]在其博客中对类似问题评论到:对于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读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这种倾向并不反感,毕竟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能没有基本的依托和支撑。但关键是不少研究生沒有把自身的努力学习与找好工作有机地对接起来,他建议体育学的研究生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功利地去挣几个打工的钱而荒废学业,影响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某些学校在硕士生的培养上也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其表现在:用标准、统一的教学模式、教育规范、评价指标来管理硕士研究生,过多地追求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形成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够,呈现出同本科生一样只学技能,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求学者自身也抱着“为实用而学”的态度,以能否顺利就业,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标准来选择专业、确定发展方向,缺乏“为学问而学问”或“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其学习旨趣不是“求真”,而是“求用”。有学者对此就曾尖锐地指出:“有关‘术’的大学专业,十分‘火暴’,入学挤破门,而真正为‘学’的专业,例如哲学,青年中的多数并不问津。今日中国,学子似乎越来越少,而‘术子’也许越来越多。”[17]

4正确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

由于本科阶段担负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博士阶段承担了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任务,这样,硕士阶段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再加之一些大学压缩学制、盲目扩招等因素,使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处理“学”与“术”关系问题上显得十分迷茫。

要寻求“学”与“术”适度关系,首先必须厘清高等教育的目标。著名教育家张楚廷[18]曾言:“可培养博士的大学,可培养硕士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再到专科、高职院校,权且称之为由高到低。在由高到低时,专业受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专科目录,仅与边防有关的专业就有6个:边防检查、边境管理、边防机要、边防指挥、边防船艇指挥、边防通信指挥。这就主要是职业性的,而不具多少学科性了。”而“学哲学专业的、学数学专业的,几乎没有具体职业的考虑。到了研究生阶段,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拓扑学的,更多受学科影响,更少受职业影响了。”这段话表明:人才培养层次越高,其关注的视野也应该越广,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应该更高,更应该关注理论、学科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职业层面的问题。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水平是一所院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层次以及教学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因此,体育学研究生要处理的“学”与“术”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博’与‘专’、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要有基础理论‘学科群’的概念,树立起‘宽基础’的教学理念”[8]。体育研究生要与本科生拉开档次,“不仅是内容在横向上做平面式的扩展,同时还要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其中研究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19]。只有以此为基础,然后再进行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方面的扩展,而不是陷入了“专业主义”、“职业教育主义”的误区。

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现实的就业压力太大,科研攻关花费时间长、精力多,还不见得能出成果,于是就打算在读研期间练点目前流行、热门的体育项目技术,选个“短平快”的题目做论文,到高校去上点公共体育课,积累点人际关系,这样既能轻松拿到学位,又能赚点外快,还方便今后找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这看似获得了眼前的物质利益,其实损失得更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个人定位看,这些人心高气傲;从用人成本看,则高于本科生(至少起薪高一点);从实用技能看,却低于本科生。因此,研究生必须明白自己的竞争优势何在,而不能在迷茫地度过3年硕士教育之后,发现自己与本科生竞争却处于劣势。而那些肯钻研、勤思考的研究生也许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物质利益,但他们在思维方式、科研意识、学习态度方面得到了锻炼与长进。这些宝贵的东西在他们毕业之后,在其工作岗位上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胜任别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得到的回报也远胜那些读书期间只顾四处代课的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学与术[G]//饮冰室合集. 第3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9:12.

[2] 严复. 原富按语[G]//严复集. 第4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6:885.

[3] 王健.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学科”与“术科”问题[J]. 天津体育學院学报,1999,14(4):49-53.

[4] 万建伟,王展. 关于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2):78-80.

[5] 卢亮球,招乐辉.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比较与借鉴[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2.

[6] 田雨普. 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 体育学刊,2008,15(6):49-52.

[7] 马卫平,覃立. 对我国体育学硕士论文中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 体育科学,2007,27(12):71-76.

[8] 田雨普. 体育学研究生教学方式探究[J]. 体育学刊,2010,17(9):54-57.

[9] 马卫平. 关于专业、专项与职业的几点思考[J]. 体育学刊,2008,15(5):93.

[10] 薛天祥. 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5.

[11]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12] 王寻,付碧莲. 研究生教育走向“本科化”?[J]. 中国新闻周刊,2006(36):36-37.

[13] 国务院学位办. 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Z]. 学位办[2009]23号.

[14] 蒋萍文. 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关问题的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7.

[15] 陈晴. 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状况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3-15,43.

[16] 易剑东.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研究生?——写在又一次考博报名之际[EB/OL]. http://user.qzone.

qq.com/622008260/2010-12-15.

[17] 庞中英. 区别“学”与“术”、“学者”与“术者”——以“术”为规范的对象[J]. 社会科学论坛,2004 (12):79-80.

[18] 张楚廷. 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1-4.

[19] 张文静,田雨普.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结构[J]. 体育学刊,2006,13(1):92-94.

作者:李康,覃立

第二篇: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比较研究

【摘要】对比分析了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异同点,美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培养目标分学术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毕业评价分学术研究论文和实践项目设计两种;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中实践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选修课程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

【关键词】中美;体育硕士;课程

引言

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的学位制度开始建立。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体育硕士研究生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期,至今仍在扩招中。随着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培养质量问题凸显,为了实现扩招但培养质量不减的目标,我们在不断探索和革新,学习他国经验与结合本国实际,取长补短,走自己的研究生培养道路。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课程要不断进行改革,提高其社会适应性。2009年,国家正式放开对专业硕士的招生限制,这对我国的硕士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的硕士培养起步比我们早,在研究生课程方面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本文通过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比较,分析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异同点,找到可借鉴之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美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了便于比较,课程内容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为例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检索和查阅了国内外体育研究生课程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对中美体育研究生课程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同时,对资料进行了重点阅读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2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比较分析

2.1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1年(第一批授权)批准北京体育学院4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即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理论。到1990年(第四批授权)已有8所体育学院、5所师范大学、1所大学和1个研究所(国家体委科研所)共15个单位,设置涉及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史、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情报学14个方向的36个硕士学科专业点。1997年,专业目录修订调整,依据“科学、规范和扩宽”的学科专业修订原则和“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扩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的学科专业修订目标,将体育学科专业进行了专业整合,将原有的10个二级学科专业整合为4个,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

2.2美国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

美国的各个州都具有一定的自治权,不同州的不同学校对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的设置也有所不同。大体上有以下专业:运动训练学、人体运动学、体育管理、教育及课程教学、体育科学、教练训练等。

2.3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特点对比

从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灵活度来说,我国更强调整齐划一,国家学位委员会确定统一的专业设置。

从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内容上看,我国设置的专业以学科专业类别为基础;而美国在专业设置内容方面,更偏重于这个专业的社会职能,以期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如体育管理、教育及课程教学、教练训练等专业。

3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1〕。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即选修课〔2〕。

在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的安排上,中美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结构上相同点是:都设有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不同点是:对公共必修课的设置,由于美国各大学有较大的课程设置自主性,学校没有设置公共必修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硕士培养目标主要是研究型人才,所以我国的体育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必须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才可以毕业;而美国的硕士培养目标是研究型和实践型两种人才,因此一些学校给学生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做论文,也可以选择不做论文,只需要学完课程后通过一场综合考试或完成一个实践项目即可〔3〕。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我国也已经出现了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1997年有些师范类院校在招收教育硕士时,开始招收体育教学论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6所院校的6个学科专业点开始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因而,也开启了我国专业型体育类研究生培养的先河。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1所院校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成立了“体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因而,我国建立了体育类研究生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并重的学位制度体系,但此时的招生对象还只是在职的高校教师。从2009年起,专业硕士研究生面向所有考生开始招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

4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比较分析

4.1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

研究生教育不同的专业都会设置不同的课程,为了能更清楚的呈现课程的特点,这里选择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作为例子,具体内容见表2。

4.2美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

美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有的学校课程结构同我国相同,分为公共必修课(Core courses)、专业必修课(Required courses)、选修课(Electives);有的学校直接分为必修课(Required core courses)和选修课(Electives)〔4〕。本研究为了选择相同的专业进行对比,选择的两所学校课程结构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内容见表3。

4.3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比较

课程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规格及研究生的能力结构,因此对课程内容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

4.3.1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的相同点

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有相同点,具体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到,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必修课中都有一些专业基础理论,为学生以后进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另一个共同点是必修课中都涉及科研方法课程,作为研究必备技能,中美在这方面都比较重视。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没有比较宽厚的理论知识,很难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中美虽然存在不同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但都注重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技能,科研方法课程必不可少,中美在这方面认识相同。

4.3.2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点。

4.3.2.1对政治课和外语课的设置。

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必修政治课,而英语可酌情进行必修、选修或免修。而美国在这方面没有规定。

我国是一个重视政治思想建设的国家,体育硕士生开设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为了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美国虽然也比较重视德育教育,但其采取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与我国不同。美国高校很少专门设置德育课程,但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美国高校不仅注重在这些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也开始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另外,美国德育教育注重校内外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整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4.3.2.2对毕业论文的规定不同。

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而美国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选择做学术论文或设计实践项目。对毕业论文的不同规定是由中美不同的硕士培养目标决定的。我国对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主要还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美国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实践型两种人才为目标。美国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使得最终的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准也不一样,即对毕业论文的规定不同。

4.3.2.3研究方法在必修课中的地位。

研究方法课程虽然在中美研究生教育课程中都有设置,但所占比重不同。研究方法课是美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而且与专业研究联系紧密,而在中国相对来说重视不够。必修课中研究方法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比例见图1。

教育思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具体道路,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美国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十分重视实践活动。方法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能够指导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在研究生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教育课程大部分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目标定位还是在学习和掌握间接的知识经验上,而在工具课程上涉及较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4.3.2.4必修课中的实践课程。

中国的体育硕士必修课较注重与其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而美国较注重一些应用性的实践课程。必修课中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见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研究生教育设置的实践课数量上明显多于理论课,与我国形成显明对比。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曾风靡中国一时,至今仍存在着争议。如何合理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我们可以参考借鉴,考虑加大必修课中实践课的比例。

4.3.2.5选修课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准备。选修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个性,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在选修课内容的选择上,美国较偏重于与一些与社会联系紧密的课程的开设,如体育运动与慢性病、营养与老龄化、心脏病恢复治疗实习、身体运动流行病学方法等。而中国较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开设,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不足。

5结论

中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同点是都有专业基础课及研究方法课。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必修政治课,而英语可酌情进行必修、选修或免修。而美国没有专门设置政治课,而是通过其它途径进行德育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使得中美研究生教育对毕业论文的规定不同,学生可以选择做学术论文或设计实践项目。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走向对培养目标的改革,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并存,对毕业生的评价也将随之改变。研究方法在必修课中的地位。作为最有价值的工具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中,科研方法课所占比重较大,我国这类课程设置比例相对较小,有待提高。美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较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必修课中的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选修课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而中国的课程较注重理论性,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23.

〔2〕谭广,马卫平.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31-233.

〔3〕隗金水,邹亮畴等. 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学位设置的改革设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96-99.

〔4〕谭政典,周兰君.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18-20.

作者:常志利

第三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体育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规模教育轨道。随着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综合性大学建立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综合性大学整体实力雄厚,各学科齐全,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更加集中,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但大部分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都是近几年建立起来,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是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学科已经发展建立起来,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取得了进步,正在努力探寻具有哈工大特色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道路。本文旨在与同行共同研究探讨,对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一、哈工大体育学研究教育创建和发展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2005年申报,2006年获国家学位办批准,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研究培养方向包括冰雪、田径、篮球、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和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理论与方法。学科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年。

经过多年建设,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制订出了既符合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又满足体育专业要求的教育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依据硕士研究培养方案内容,包括公共学位课3门,学科基础课4门,学科专业课2门,选修课程6门,专题课2门,补修课2门,总学分30学分,学位论文要求在第二年完成。

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取决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通过多渠道引进人才,促进导师队伍多元化,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把导师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校内与体育学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开设专题课,加大与省内外体育院系知名教授导师间的相互联系交流,建立联合导师组制。学科现已发展有硕士生导师6名,专任教师12名,教授职称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每年计划招生6~8名。招生主要对象是体育院系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跨专业学生及在职体育教师等,从2008年至今招生26名,已毕业20名并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探索

1.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严格,遵循哈工大的校训,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的严格要求是学校办学宗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完善研究生管理监督机制是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从两个层面上实现,一方面是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体育部教学督导组的教学检查评价。按学校教学质量检查要求,每学期开学前,每位任课教师要在网上提交教学日历,研究生院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听课计划,检查课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对每位教师听课1~2次,每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结果及教师提交教学日历情况进行公布。体育部每学期由部教学督导组对所有任课教师也进行严格的教学检查,检查结果与体育部教师年度考核及岗位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研究生院和体育部二级教学质量监督,促进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论文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要保证质量,必须从源头做起,抓好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监控,同时严格评审、严格答辩。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加强论文的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毕业论文答辩要通过校外专家的外审,才能报送本专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上,得到通过后,报送学科分委员会进行评审要获得三分之二通过,最后报学校学术委员审批。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聘请国内体育学院知名专家和校内外体育专业教授担任评委,并采用预开题和预答辩,再进行正式的答辩过程。另一方面,哈工大制定了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管理条例,并严格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文字重复率超过5%,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对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避免减少了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不端行为发生,使学生树立了学术研究的良好正气。提高了论文过程管理水平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3.加强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教学训练实践,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定位于体育师资,而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教师要提升其专业水平,就要使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地发展。因此,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专业特长的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教师的角色,规范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硕士生在第二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本科学生上5~7周的教学实践课,要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并依据教案上课,教师负责对教学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实践课结束前,由体育部组织教授专家组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记入研究生培养档案。

(2)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实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校,体育俱乐部辅导,社区群体活动指导,社会体育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要写出3000字实践报告并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交研究生院备案并记有学分。

(3)竞赛实践完成1~2项校内外竞赛工作,要参加竞赛的赛前的组织编排、竞赛期间的临场裁判、赛后总结工作,竞赛工作的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竞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科研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毕业前在校内外或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不少于1次,每学期应提交学术报告手册,经导师审核签字。

三、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不断发展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由于哈工大体育部几十年主要承担本科生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任务,近年承担硕士生培养教育的教师,是自身培养的,有能力和资格能参与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的仅是一小部分教师,而且这部分教师多年来是担任本科生教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讲授较为生疏,所以担任研究课程对任课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导致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样,硕士生导师也存在相同问题,导师既要负责学生平时培养教育,更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通过,在目前不断加强论文质量管理,提高论文检查考评形势下,没有多少教师愿意承担硕导的工作。因此,要扩大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与教师评职考核密切相关政策激励,同时每年要有专用名额引进优秀体育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及国内高校知名教授。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近期及长远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招生困难问题

由于哈工大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分数居高不下,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基本是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在每年高位分数线下报考体育学研究生的学生倍感望而却步,从而导致近年报考人数在逐年减少,招生已经显现出危机状况。学科发展专业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保质保量的学生,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有招生政策的支持,要从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出发,体育学研究生的招生要与其他专业区别对待,在不影响学校招生计划方案的前提,根据考生情况适当地降低分数,保证每年招生计划完成,再不断提高招生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学生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非体育专业学生跨学科报考体育专业研究生,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比如,学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对体育产业的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有很好的控制;学管理学的学生,更能用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完善体育管理体系;学机械类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提高我国体育健身器材类设计的科技水平等。

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如,人文学院的哲学和社会学法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专业,生命科学院等,设置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保健康复等与医学有关的体育专业和课程。使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不断适应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要。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作者:于同 冯伟

第四篇:我国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以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理工类及综合类院校较成熟的学术交流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的学情特点,构建出针对体育院系的以“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为重点的1-3-6-2模式多层次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体系,并详细分析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的组织及运行过程,旨在为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学术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整体学术水平提高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为后续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构建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参加相关学科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的集会、交流、探究、试验和著述等活动,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和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世界著名大学研究生培养注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如哈佛大学重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大量的开放式学术讨论会、报告会、研讨会和讲座等一流学术活动带动研究生人才培养,甚至作为其培养的主渠道。中国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和构建有效学术交流平台是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前提、基础和保障。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为研究生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理工类及综合类高校的中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缺乏针对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构建相关研究。通过开展体育院系硕士学术交流体系研究,对于培养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学术和科研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平以及建立与发展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系学术交流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现状分析

1.1.1硕士研究生学术及科研能力现状 刘琨对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7所院校300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整体科研及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张瑞林,张华对北京、上海、山东、江苏、辽宁等多个省市502名在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整体科研及创新能力较薄弱,主要表现为科研课题少、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较少等。通过对近十年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多数研究成果理论性较强,针对性较弱,较少与实践相结合,对真正改善和提高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术和科研基本功不扎实、科研工作能力较薄弱及创新能力缺失是诸多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现状。

1.1.2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现状 目前国内体育院校学术交流体系的建设相对落后,限制因素主要是缺乏资金支持以及完善的奖励机制。大多数学术交流仍处于学生自发或跟随导师的参与状态,不能形成等级与层次衔接紧密、管理与奖励配套的完整体系。大多数国内体育学院现有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以下五类:(1)聘请国内外专家学术讲座,每学年1~2次,每次大约4讲,包括全体师生专场、相关专业教师专场和相关专业研究生专场及自由交流专场。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改善和提高学校及师生的学术氛围及对学术前沿动态认知积极性,刺激并加速师生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实践,但此项活动开展处于非常态化;(2)校内“导师大讲堂”,此活动能有效培养硕士研究生初步建立科研和学术意识及兴趣,并逐步找到个人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部分院校随已将其纳入硕士研究生学分管理,但经过调查显示多数导师讲座内容为非学术性个人成长及教学经历或所教学科发展简史,对研究生学术和科研兴趣培养及寻找科研切入点和方向帮助较少;(3)国外院校访学,受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国际交流联谊关系影响,此活动仅在北体、上体、北师大等少数体育院系开展,并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只有少数优秀硕士研究生参与,而且此活动为非学术性访学,以交流学习和教学及管理模式学习为主;(4)外聘导师,同时选送学生到其所在实验室学习;(5)国内学术会议,由学生自愿参加。

1.2存在问题

1.2.1研究生管理和学科层面 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少,研究生绝对与相对数量以及同一专业方向人数更少,因此,同一学科方向上组织一定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具有难度。同时,研究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管理和教学部门将培养重心向提高知识基础的一年级课程学习倾斜。多层次且有侧重点的学术交流活动体系没有构建,已有学术交流活动没有做到常态化和制度化开展。另外,缺乏学生层面有组织的基础学术交流活动。跨学科交流,尤其是以训练实践与生理生化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及课题研究更少。

1.2.2导师层面 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与导师一对一围绕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趋势及研究生实验设计和毕业论文准备与撰写的讨论。而研究生一年级主要参加课程学习,二年级进入实验和论文写作阶段后与导师的交流才逐渐增多。同时,由于多数导师负责的课题项目较少,导师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参加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的机会及经费支持缺乏。

1.2.3校外资源整合与利用层面 体育院系间的人才交流也是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源共享的方式主要有:建立校际间导师互聘、联聘制度和研究生跨校推荐与联合培养、校内外双导师培养和研究生定期交流学习等形式。除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体育专业院系的博士研究生及少数硕士研究生外的其他大多数体育院系还处在探索与试验阶段,个别体育院系还处在构想层面。哈尔滨体育学院目前有尝试,但校外资源利用率较低仍是导致研究生培养不能向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现有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形式单一,且不能形成固定、有层次和多渠道体系,在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术及科研兴趣、调动参与学术及科研积极性及培养其学术及科研基本功等方面缺乏有效性,限制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

2多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体系的构建

2.1构建思路及框架

通过对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并对研究生处已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需要建立一个适用的、有效的学术交流活动体系。本研究基于白曌宇和张广军构建的“一个平台、三种模式”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拓展构建出适合体育硕士研究生以“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为重点的1-3-6-2模式多层次学术交流体系,使研究生教育从“二维”向“三维”培养转变,为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奠定基础。其中,“1”是以普及型校内学术交流竞赛为重点,专业内研究生学术论坛和校内外导师大讲堂共同组成的“基础层面学术交流平台”;“3”是为已具备基础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提供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3种具体形式;“6”是为科研实践和高层次学术交流提供基础的6种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学术交流活动形式,构成“中层学术交流平台”;“2”是已具备科研及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以独立或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国内和国际两个区域三个领域的高层次学术会议,构成“高层学术交流平台”。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2层次目标定位

2.2.1基础层次学术交流 通过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专业各自组织的专业内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校内外导师主讲的“导师大讲堂”,使研究生形成学术意识及科研思维,引导研究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通过“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引导研究生从参与学术活动向主导(主讲)学术交流活动的角色转换,积极促进研究生进行大量文献资料查阅与学习总结,并促使研究生逐渐找到并确定个人研究兴趣点和方向,奠定科研及学术交流基本功。

2.2.2中层学术交流 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学术前沿讲座使硕士研究生初步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及研究方向;研究生公派出国学习及短时间定期国外访学使其掌握国外的学科研究动态、方法、进展和科研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并将先进经验带回国内;研究生在科研实践基地锻炼以及参与较好实验室科研实践进一步促进其科研基本功向科研实践工作能力的过渡与转变,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2.2.3高层学术交流 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区域的单科学会会议、体育科学年会和大型赛会科学大会三个领域高层学术会议,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灵感,把握学科前沿发展动向,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科学研究思路与实践工作向科学方向发展。使研究生成为该学科领域内的科研积极分子,为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综上所述,积极广泛参与多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可有效提高研究生学术及科研兴趣、激发创新人格及思维、拓宽知识领域,进而提高研究生学习、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协同合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构建开放型学术环境。

3“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活动的运行过程

“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是指全体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由研究生处组织领导、研究生会具体操作与实施,以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术及科研基本功为目的,通过多个硕士研究生课题小组共同申请多个或同一个课题项目,为夺取每月、每学期、每学年一个获胜名额及相应经济和学术奖励为目标,在固定场所进行的由导师评委及研究生评委共同评定的课题小组间模拟申请课题立项竞赛活动。基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较低的现状,利用“竞赛”本身的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特点,同时与丰厚的经济和学术奖励相结合调动全体硕士研究生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高质量学习总结与写作表达,从而培养其学术及科研意识与思维和学术科研基本功。其组织形式如图2。

“学术竞赛”由研究生处统筹,研究生会具体实施,按照“月初赛——学期决赛——学年决赛”进行。首先,研究生按专业或跨专业组成3~5人学术小组,同时,月初赛题目由研究生处依据每年省级和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题目进行设计备选,可多组选同一课题,也可不同。学术小组需完成每次“学术竞赛”的选题、材料准备、报告撰写、答辩(学期或学年冠军继续撰写论文并发表),上一月总结的同时公布下月选题及相关事宜,并将具体文件材料上传研究生处网站供研究生查阅和相关文件下载。月初召集一次筹备会议,确定各组选题,并将选题材料(材料文本参照研究生科研选题文本,时间15min)打印上交研究生会存档备案后进入十天筹备阶段。竞赛在每个月中旬利用3个工作日完成,分为陈述、学生互动(10min)、师生互动(15min)、评委点评(评委主席总结并将三名评委打分的平均分当场公布)。按照以上过程,从多个学术团队中选出月冠军,在每学期的四个月冠军中选出学期冠军,最后选出年冠军,并进行书面及网络公示。所有获胜团队均可获得奖励,奖励项目如图2所示,出国访学需依据学校安排统筹并采取自愿原则进行安排。

4结论

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平台:基础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可有效促进硕士研究生形成学术及科研意识,使其由传统学习向探究学习过渡,由学术交流参与者向主导(主讲)者身份转换;中等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在具备扎实学术及科研基本功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多种形式中等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为科研有效性及做出高价值成果奠定基础;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参与高层次学术活动是对参与者科研及学术能力的认可,可促进其在本学科领域向优秀人才行列迈进,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基础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中“普及型校内学术竞赛”是学术交流活动体系中的基础和重点。目前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开展基础学术交流,以提高学术及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强化学术及科研基本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并配套和完善运行及奖励制度,以促进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郝一伟 丁艳辉 汪楠

第五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所应具备的条件及阻碍其学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学硕士:学术创新;培养体制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在研究生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伴随着体育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把体育研究生从学术性人才变为学术创新性人才,提高体育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是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简论学术创新

1.1学术创新定义。汉语的“学术”原义为“学问,道术”,后来指“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创新”,《现代汉语词典》把它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所谓学术创新主要就是在各类学术领域推翻、改造、修正旧的或者创建新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1]。

1.2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一般而言,一项学术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在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在使用研究方法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在运用论证资料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在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研究中包含以上任何一种形式的创新,都可以称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2]。

2.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应具备的条件

2.1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作为跨世纪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具有综合性。即在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紧盯科学发展前沿,不断吸收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3]。

2.2深厚的理论素养。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的,学术创新也是以深厚的理论为先导。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就难以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难以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

2.3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发散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2.4多层面方法论修养。学术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应该是多元的,除本学科的之外,还应有哲学的、逻辑学的、系统科学的及可借用的其他学科的。方法是为研究目标服务的,它能连接知识和能力,使二者结合产生新的思想与智能。

2.5详尽的占有所需的资料。这里不得不提到外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都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有用信息,我们必须尽可能全面的掌握相关信息,了解此问题研究的前沿及成果,使我们能更好的进行创新,避免重复前人的工作或做一些无用功。

3.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缺陷。我国学位制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位分类体系不完善,特别是职业定向的专业学位与研究定向的学术学位之间界限不清,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混乱[4]。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混乱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培养人才的不健全或“不健康”,体育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往往发现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不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往往发现实际工作能力训练不足,导致人才培养双向欠缺的现象。

3.2入学制度重“应试”,轻“能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一般为: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专业课学校自主命题,复试也只是对以上提到的专业课的考试和专家评委提问题式的回答,还有就是对专业技术的考察。从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上看,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学生依靠死记硬背来应试,从而导致了一批 “应试型”人才的出现。在招生考试中,主要测试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没有突出对创新能力的测试。几乎不考虑考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人为地切断了研究生学习与大学学习之间的连续性[5]。

3.3导师

3.3.1指导理论的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指导中实行单导师制,导师的指导理论大都是以经验性为主,缺乏创新型指导的理论支撑。在这种经验性指导理论下,导师指导过程容易产生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情况,很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3.2指导方式的问题。导师的指导方式中单向传授较多,双向互动缺乏。这种单向传授为主的指导方式容易忽视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的主体作用,阻碍研究生创新思想的萌发,影响研究生质疑精神的形成,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3.3.3指导内容的问题。导师指导内容上,偏向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忽略对研究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的指导较功利化,要么是简单的职责履行,要么是为了推进某一科研项目的进展等等,缺乏对研究生思维方法训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4合作交流机会有限。贵州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是对口支援的两所学校,每年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可以派一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研究生到厦门大学学习一个学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得到这种机会的。学校不是为了培养某个人,而是希望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应该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情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将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4.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对策

4.1课程设置。通过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改变课程教学的教师单向灌输为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和创造,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2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研究生的知识,加深了研究生之间的友谊,激发了研究生进行创新的激情,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宽厚的基础。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4.3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体育学研究生已经从本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走过来了,不能再像本科一样只是简单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思考方式。校方和导师一定要从思想上对体育学研究生进行创新意识的灌输,在其日常的学习和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时,也要对其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自俭.浅论学术创新[J].中国外语,2006.5,第三卷,第三期

[2] 徐海燕.学术创新的内涵与思维工具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3]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项贤明.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4(4)

[5][6][7] 杨志坚.强化创新型指导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第31卷,第2期

作者:李建浩

上一篇:铁路英语论文下一篇:水利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