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体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体育体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原因,改革步履维艰,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在改革的大潮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助于人们传统体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对民族地区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篇:体育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关系的辨析

摘要: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三者之间容易混淆等情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词源、概念以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从政府工作角度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包含的关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词源;概念;关系

当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概念展开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讨论告一段落之后,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社会体育有了较为准确的法律界定,社会体育一词开始频频见诸于报刊,《体育法》中几乎都使用社会体育,很少提到群众体育一词。与此同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众体育一词似乎也不甘示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频繁出现,几乎与社会体育齐头并进,似乎在向全世界声明:“我们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于是,在体育概念大讨论之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后,在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之间关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民生体育”概念在北京奥运前后又迅速闯入人们的视野,颇有驻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趋势。所以,进一步梳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二者与“民生体育”等概念的关系,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文章的主旨在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多种定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及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区别,又从不同的视角,找出它们互相间的联系。

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词源的辨析

1.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张汇兰在《女子体育普及之我见》一文曾提出:“提倡群众体育,反对牺牲群众、专注重选手运动的体育。”[1]但从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体育法》[2]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可以看出“群众体育”一词仍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为了摘掉因百来年来的羸弱而被扣上的“东亚病夫”帽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的体育运动。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我国宪法中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国初期,我国对体育一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科学的定义,基本处于表象化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群众中正兴起的体育运动,更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我国体育史料发现,群众体育运动的这一名词是先经历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到“群众体育运动”再到“群众体育”的演变。这种称谓演变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而进行政治整合的一种需要。

1.2社会体育

据文献调查显示,“社会体育”一词源于日本,而我国最早在1918年召开的第4届全国体育会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到“社会体育”一词,提案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即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3]。而后就一直很少提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体育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标志着它在我国逐渐被启用,90年代中期,社会体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使用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除了出现在一般性新闻媒体报道外,还出现了以其称谓的机构建制——社会体育处和以其称谓的学科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再到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对“社会体育”作了专门的规定与注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中国的“老百姓体育”将迈入社会体育时代。

1.3民生体育

“民生”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中民生即百姓的生计。然而国人对“民生”一词的最为深刻理解源于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中提出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先生在民生主义中具体阐述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

而现代《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开始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随着弱势群体参加体育的保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的也越来越受关注,“民生体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民生与体育结合在一起的“民生体育”一词最早则是在陈小林的《民生体育论》一文中出现。随后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提到体育内的民生问题,要求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紧接着十七大也指出要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加强投入到公共体育事业,让它体现以人为本,在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机的成熟,体育界人士和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相继提及民生体育,并把体育视为民生,要求大力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民生体育”一词开始频繁见于报端,而关于“民生体育”的研究也蜂拥而至。

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概念的区分非常模糊,与它们相关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间属种关系也论而不清,以致造成概念不准确。以下是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2.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的纵向比较分析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同时概念又有内涵与外延,他们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因此关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概念也随人们认识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几种定义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定义基本雷同。属概念都是“体育活动”,种差稍微有点不一样,但都离不开“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与社交等为目的”,总体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体育整体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构成的,群众体育[6]的外延还包括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文件中也是这样划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与群众体育[7]中的“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及“群众体育[6]固有特性:时间的业余性、项目的随意性……”相矛盾。军队体育与这些群众体育概念也有矛盾。军队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群众体育[7]固有的“自愿性”特征矛盾更加突出[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群众体育概念的内三者概念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属概念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的属概念皆为“体育活动”,由此可以认为,两个概念的定义从总体上没有把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完全区别开,没有确定两个概念的各自不同的本质,但社会体育的属概念——“身体锻炼活动”与“体育涵和外延也出现了矛盾。

通过对社会体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有的是“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的是“身体锻炼活动”;种差也有一些差异,但总体都含有“健身”的目的。同时分析发现,不同版本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存在一些矛盾。第一、社会体育亦就是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这种概念分析与以上群众体育概念中所犯的逻辑错误大致一样。第二、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的三元体育观与社会体育[9]中“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构成我国体育”相矛盾。至于军事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法》中却无法考证,如果按照社会体育[10]的观点,把它划为社会体育下的一个种概念,那么《体育法》第十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与社会体育概念[11]中“活动时间的业余性”跟军事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矛盾。

而对民生体育概念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指“体育”[12];第二种是指“体育活动[5,13]”。种差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但总体来讲,学术界是分别从广义、狭义以及人文等多维视角对“民生体育”的概念进行阐释,“民生体育”外延不变都指向全体公民,它既包含了狭义的群众体育,也包含了学校的青少年、部队,民生体育还特别指向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但三种观点在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深入、发展、完善的趋势。

2.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表1中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社会体育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有一定区别;从种差上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二者完全不同,这也真正从内涵区分了两概念的不同点。所以,从逻辑上看,三者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由此看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分歧较大,在给他们下定义的过程中,大部分没能真正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本质属性,而违反了矛盾律;同时在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概念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家在这概念的使用过程经常违反同一律;虽然大家对各种民生体育概念的外延能达成一致看法,但对内涵理解却有差异。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属于三种不同概念,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的视角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辨析

3.1政府工作视角下的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包含的关系

我国对于体育的分类也存在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形式。从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角度来看,“二分法”认为我国的体育可以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又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政府的体育构成又产生了两种新的解读方式:其一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通称“三元体育观”,是为“三分法”;其二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四大部分构成,是为“四分法”。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到的民生体育即全民体育,既包含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也包含了弱势群体体育。

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哪种“分法”都无法改变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大于”的关系,换言之,政府工作视角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3.2历史发展视角下的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发展的关系

3.2.1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初,社会体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被使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后,由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为社会体育这一概念走到前台的打下坚实社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替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形成[14]。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弱政府,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群众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群众体育从纯粹的政府行为,向政府、地方团体、民间团体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在目的上,群众体育已由单一的追求健身目的发展到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的目的转变;在内容上,群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已经从原来的简单、枯燥发展到异彩纷呈;在参与方式上,群众体育已由以前政府行政干预的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参与人数上,群众体育由原来的少数人参与到现在多数人参与的转变[15];在锻炼空间上,群众体育由单位走向社会,并向单位、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锻炼空间转变[14]。

群众体育领域的发生的巨变,反映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扩大,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体育一词作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改革开放热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80年初横空出世,并与学科同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频率达到高潮,并逐步替代群众体育,并获得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是社会和体育自身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更加准确表述群众体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的概念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是自身结构更加完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发展机制更加合理的群众体育”[16]。

3.2.2从社会体育到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是近4年才被我国体育界人士频频提到的,而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的节节攀升,社会体育也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各种体育健身投资,这确实为一部分人的健身提供了保障,但也使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从而催生了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两个阶层。在今天的中国,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二元对立,裂痕进一步加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道德约束受到了市场与经济的诱导而出位后,化解两个阶层之间的现实对立,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共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当前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时民生体育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出现及时缓和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尖锐对抗,从而组合成社会全体民众体育的整体概念,用包容超越了潜在的对抗。从公共体育产品和事务角度回归的民生体育体现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色彩,重新确立政府成为承担全民健身活动责任方面的主体角色,从民生视角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满足国人的健康需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2010年,温家宝[17]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中也明确指出:将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体育需求。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体育,尤其是民生体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后奥运会时期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也为民生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的契机,国家既要继续发展竞技体育,也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换句话说,既需要金牌体育,也要民生体育。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体育既是后奥运会时期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民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紧密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性质上,民生体育强调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人人享受体育带来健康,共享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具有公共性特征;社会体育则是更强调以满足不同公民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因而更具有个体性特征[18];在内容上,民生体育主要指民生视域下的社会体育,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弱势群体体育等全体公民体育;在运作方式上,社会体育强调政府、社会运作及自主组织,民生体育则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投入与主导;在目标上,社会体育追求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目标,民生体育则以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发展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人文主义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具有生命关怀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逻辑关系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外延无限扩大和内涵更加丰富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新时期,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民生体育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概念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它又会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概念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但是绝不能僵化地将其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这三个概念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关系视角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包含的关系;从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三个同的体育普及形态。毋庸质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甚至与民生体育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同时有理由相信,政府主导下的民生体育必将引领群众体育迈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8.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7.

[3]许伟,翟丰.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7(4):15-18.

[4]吕树庭,王伯超.再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1-4.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8):5-7.

[6]国家体委群体司.群众体育工作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等于社会体育吗[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8-12.

[9]朱琼,高铭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4.

[10]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11]夏征农.词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12]薛波.打造体育强国必须从民生体育抓起[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857ac230100guxl.html,2010-02-11.

[13]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

[14]冉学东,王广虎.“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33-35.

[15]吕树庭,饶纪乐,王旭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8-10.

[16]刘德佩.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J].体育文史,1996(4):10-11.

[17]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EB/ OL].http://news.qq.com/a/20100401/0010011_1. htm,2010-07-30.

[18]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152-155.

作者:许文鑫 邱小燕

第二篇: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对青少年终身体育养成述评

摘 要: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工作重点,但是每年发布的体质报告显示青少年体质呈连年下降的趋势,教育部一再发布指导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各类具体要求,但是只有教育部门指导与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合理有效合作,使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的优良生活习惯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活动特点分别独立进行分析,又两两组合进行分析,最后将三者结合统一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家庭、社会、学校体育各自发展的不同优势和劣势,以及分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结合的情况下在青少年终身体育养成方面的效果和三方共同结合的情况下对青少年终身体育养成效果的对比述评。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区;青少年;终身体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中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终身体育”指社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产生迫切的需求,所以人们应该终身进行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学习的行为。培养青少年的终身体育习惯和素养是实现2030年规划的重要途径。所以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生活素养除了学校(教育部门管理)指导,还要家庭(亲人影响与关爱)和社区(基层体育组织)协同努力,360度全面影响青少年的体育生活,督促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指导青少年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青少年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体育的重要关键时期,此阶段正是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社区、家庭应该同时发力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根据研究目的将青少年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体育活动形式:以学校体育为主的体育活动为“学校主导型体育”、以社区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活动为“社区主导型体育”、以家庭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活动为“家庭主导型体育”的三类一维体育活动形式;以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为主的体育活动形式为“家—校结合型体育”、以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为主的体育活动为“社—校结合型体育”、以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为主的体育活动为“家—社结合型体育”的三种二维体育活动形式;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共同结合的“校—家—社结合型体育”三维体育活动形式。

一、学校主导型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总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能增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增进青少年的体能发挥,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最直接的教育内容,是青少年终身体育养成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保证。虽然青少年的终身体育养成大部分依赖学校体育,但是单靠学校体育来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养成也有其弊端。青少年虽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但是学校体育只是学校全部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再加上体育不是高考内容,所以与学校其他高考内容的科目相比,即使现在非常重视但是体育相对地位较弱,尤其是高中阶段。

二、社区主导型体育

社区主导型体育就是活动地点在社区内,利用社区内各种体育相关资源,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居民在社区开展体育活动。学校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不能脱离开社会独立存在,社区体育是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青少年是社区的一部分,需要在社区生活,离不开社区。然而社区体育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而且老年人占大多数,而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锻炼身体和消遣时间,但是体育的特点,在锻炼中也有提高体育技术水平的要求。社区青少年体育与社区老年体育相比,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几乎没有计划和管理,原因很简单,社区习惯把青少年体育置于学校管理内,没有针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的计划,所以也就无从谈起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家庭主导型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参与人员为家庭成员以及邻居组织和参与的体育活动,活动地点一般比较灵活,根据体育活动的项目特点活动地点可以是居家,也可是社区和社会体育场馆。家庭体育(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的性格、人格以及体格决定着青少年的未来,家庭体育(教育)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家庭主导型体育主要是以家庭成员或邻居和亲密的朋友为参与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体育项目好的家庭成员向刚开始学习此项目的成员传授指导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家庭体育对于促进家庭的和谐,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提升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以及体育健康习惯非常有效果。但是现实中家庭成员往往忽视此类家庭体育活动,据了解多数家庭对于家庭体育活动是忽视的,原因多数为没时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四、家—校结合型体育

“家—校结合型”体育教学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學生对体育活动时间投入比对照班学生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家—校结合型体育教学活动密切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家长在家督促和指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了家长陪伴和教育子女的时间。家—校结合型体育教学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一起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体育活动中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懂得相互沟通,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五、社—校结合型体育

社—校结合型体育主要是指学校与社区应该紧密联系,根据社区管理的特点,社区对于社区人员的凝聚力非常大。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在参与人员数量上非常有保障,但是社区体育专业知识和组织体育活动能力有限。于是学校利用学校内部的体育资源包括体育专业人员和一些体育设备,就可以使青少年和社区居民一起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同时也可以为部分具有一定体育知识的学生提供体育社会实践机会。所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在社会层面各个方面的合作中可以实现服务社会共同发展的目的。

六、家—社结合型体育

家—社结合型体育是由家庭和社区共同发动和管理以及组织的体育活动,参与人为社区人员和家庭成员。社区的基本单位是家庭,所以可以组织一些家庭间体育活动,社区组织的形式可以提高家庭活动的参与率。此外社区还可以定期开展体育知识辅导活动,最好建立体育知识的宣传板,倡导科学健身,为在社区和家庭进行体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七、二维体育模式的局限性

二维结合模式虽然比单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学校与社区联系少,社区体育几乎和青少年(学生)没有任何关系,社区体育事实上已经成为老年人体育,学生的体育活动也几乎在学校进行;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效果差强人意,家长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文化成绩,对健康不能说不重视,但是对体育来说只要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就可以了;学生是学校运动队成员的家长相对和体育老师有些交流,其他孩子的家长与体育教师几乎无交流;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很多,但是有关体育的联系就寥寥无几了,这是因为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很少,家庭更多的是重视在社区的生活便利性,所以对社区的要求也不高,甚至大部分居民对于社区有无体育健身器材都觉得无所谓。综上所述,二维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单一模式对于青少年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效能,但仍然有很明显的局限性。

八、家—校—社三维结合型体育

学校、家庭、社区三维结合的模式可以集中最大力量来促进青少年的终身体育行为及习惯的养成。学校的体育发动功能能最直接地影响青少年,毕竟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是其学习和生活的主体。而社区作为老年人体育的发动者也应关注青少年,而且加入学校的体育组织力量能促进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更加迅速地发展。为了增加家庭的欢乐,家长们也会在休闲的时候乐意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一切体育活动。所以三者结合通过体育活动形式的共同作用,一定会对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对于家长和社区老年人以及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产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效能。现在的通讯技术增加了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系,利用QQ群和微信群等就可以把所有相关的人聚集在一起,随时发通知,随时接收,及时联系沟通,使组织活动、管理活动和准备工作变得十分便利,而且為体育活动监督和反馈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途径。

原来许多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更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健康就是不生病,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孩子成才的关键,所以当前家长越来越注意亲子体育活动,经常在工作之余带上孩子一起去爬山或者旅游。但是组织形式也只是自发或者朋友之间组织。其实有很多家长非常希望参加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可是当前学校和社区组织的活动多是各自为政,互不联系。

九、结语

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人具备极高的品质与素养,只学好少数的几门学科是难以达到要求的。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体育对于青少年成才非常重要,终身体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走向社会之后为祖国贡献力量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学校组织体育活动要尽量联系社区和家庭,把体育活动办成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正能量活动,而社区也要通过学校的专业力量办好社区的体育活动,家庭在自发组织活动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三方合力共促青少年终身体育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谷晨.日本少儿校外体育促进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2):152-154.

[3]尚晓娟,朱海贤.“林书豪现象”看美国体育教育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环境教育学的视角[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2):59-61+78.

[4]郭海静.“家庭-社区-学校”三角联动对南京市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4):189-190.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宋伟嘉

第三篇:论民族地区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开展

[摘要]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原因,改革步履维艰,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在改革的大潮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助于人们传统体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对民族地区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观念 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教育

[作者简介]郭学敏(1960- ),男,河南濮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党组织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贵州都匀 558000)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育意识越来越淡薄。要改变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帮助学生理顺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解决好学校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得到快乐,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获取学习与身体的雙丰收,从而结束“学校毕业体育锻炼也毕业”的尴尬现象。

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终身体育,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枯燥无味的技战术学习和死板重复的身体素质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快乐体育,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快乐体育,才能真正解决终身体育。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其发展本身就滞后,在奋起追赶的过程中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思考的。

一、民族地区学校快乐体育开展的措施

民族地区聚居了众多民族,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信仰、风俗习惯各异,在日常生活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这些文化娱乐方式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开展快乐体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受经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发展至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其学校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民族地区众多的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认识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以及它们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现状。

1.使学生认识快乐体育的内涵和价值。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快乐生活的源泉。体育是促进健康和获取快乐的重要手段,这种重要手段能否被人们接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多渠道的。现代体育已然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学校体育教育是这种社会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因此,应加大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和宣传力度,开放与完善体育场馆设施,让学生了解体育、感受体育。二是体育的娱乐性。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都源于游戏、劳动、宗教活动。愉悦人的身心是体育的本质,而游戏的实质就是娱乐,体育游戏将身体锻炼与娱乐结合,使其更具魅力。体育能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其娱乐性。三是体育的功效,体育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三大方面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就会在社会上传播与交流,特别是随着体育市场化的日益扩大,它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现代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人文精神与行为高度统一的动态过程,尽管人们参与体育的动机很多,追求的目标也不仅限于体育的本源——增强体质,但人们的体育行为,正是其体育观的折射和缩影,也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广延性和多元性整体认识的回归。

快乐能使人精神愉悦,体育给予人身体强壮与健康,两者结合大大提升了体育运动的价值。现代体育就是要为参与者创造身心全面发展的条件。体育中的快乐体现为对参与过程的享受,即参与者在运动中通过自身努力和拼搏获取胜利的喜悦,在激烈的竞赛对抗中人与人平等的和谐交往,在体育锻炼中的自我满足等。快乐体育不仅娱乐人的身心,它还具有情感导向与传递作用,如体育竞技中的集体荣誉感,为集体争光的自豪感,优美高雅的高难度动作创新,展示与不断向人类极限挑战的成就感等。它不只体现在参与者个人在整个追求过程中的愉悦,同时这种情感也在向队友和观众进行传递,激励着人们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认识倾向。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驱使的原动力,一旦兴趣得到满足,人才会体验到内心的快乐与愉悦。要想使学生真正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活动,就必须使其对体育运动的某一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参与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从而喜爱体育运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作为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的主渠道——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中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改变学生存在的“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改革学校及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态度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学校体育教育如何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快乐融入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首要途径。二是学校与社会体育场所设施的开放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前提,也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从中体会到快乐,而后产生兴趣,换言之,快乐源于兴趣,而兴趣促进快乐。三是要加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储备,提高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增强对体育赛事的观赏能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体育氛围,这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参与人群的基本方略。只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阶层与体育教育专业队伍以及学生家庭之间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才是做好以上工作的保证。

3.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源于各民族的生活,除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外,更多的是娱乐。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娱乐性强、简单易行,是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巨大财富。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个项目能风靡世界,关键在于开发。民族地区学校占据了天时、地利,只要能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在不失民族传统体育本色的基础上,增强对抗性与娱乐性,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学校体育课堂就会成为现实。这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能解决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困难。

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都有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它是社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人为适应其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其固有的基本特性。简言之,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革的结果。从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整体结构框架。对其进行服务的就是终身体育教育,该教育要提供保证每一个人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和才华的机会,每一个人终身都得到体育教育与锻炼等诸方面发展身体的机会,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选择随时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体育教育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换言之,终身体育也就是将体育锻炼融入人的快乐生活中,融入人的职业劳动个别需求中,使体育锻炼、生产劳动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互补充,合理循环。终身体育的这一变化,拓展了体育服务的范围,扩展了体育服务的形式,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和人类对体育功能、价值认识诸方面的变化。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传统体育观念,进一步推动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终身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人们思想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体育意识。人的一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各方面竞争带来的压力,使自己能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这种意识形成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因为人的行为习惯与他的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的青少时代。学校体育教育能否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能否在此阶段中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作为各类知识型劳动人才的手段,逐漸向体育为自身健康服务转化。这也就要求人们对体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人们的体育观念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改变。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体育观念是其对体育本质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的需要,而人的体育行为来源于人的体育观念,当然也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终身体育也就受制于人们的体育观念。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普遍被人们认识与接受。但真正有其行动的,在我国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中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客观现实原因,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家庭仍处于为过上小康生活而日益奔劳之中,加之提供给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有限,从而限制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二是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简单地把体育与人体生物科学和个人职业需求相联系,把体育看成教学规则的汇集或一堆按疾索药的运动处方,这造成了学生体育观念中的一些误区。要扭转学生的这种认识,必须将体育作为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来看待。体育不仅仅只是强壮身体,更重要的是使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体育要实现这一目的,终身体育观的树立不容忽视,终身体育的实现离不开快乐体育。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对它的追求贯穿于人的一生。体育锻炼只有让人充分享受到快乐,人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体育锻炼中,只有真正从体育锻炼中体验与享受到快乐,终身体育观的树立才能有基础。因此,把握好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也就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向,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成为人们让子女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希望。可以想象民族地区学生在校学习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加之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因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开展并不理想。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不要说享受体育,就是原有的一点体育兴趣也会慢慢磨灭。因此,要想让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重新燃起参与体育的愿望,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结合学校与当地实际,重点是参考学生人数、学生基础、现有场地器材、师资力量与学生体质的实际,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二是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发挥民族地区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的作用,如何将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精挑细选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对抗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根本。三是让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时间,并提供参与活动的工具,从而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四是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并保证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使学生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事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才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要实现其目标,改革是必由之路。只有大胆地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学校自身的优势,使快乐进入学生心中,使体育成为学生快乐之源,终身体育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姚仲惠.快乐体育论[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3(1).

[2]于长镇.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J].体育科学,1993(5).

作者:郭学敏

第四篇:终身体育思想在家庭体育

摘要:终身体育思想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跨入了新世纪,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在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终身体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人在学校教育中对体育的需求,而且应是家庭的和社会的统一体。家庭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中的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它可以在社会环境下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体育。它们的目标都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即最终目的是达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沟通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并使之贯穿人成长的始终。

关键词:终身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的概述

终身教育思想是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法国教育家保尔一朗格朗正式提出的。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前苏联学者经过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育思想,即终身体育思想。

比较教育与体育两者的概念,它们为从属关系。教育范畴极广,其中涵盖了体育。在不同人给予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均能看到体育的身影。终身体育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和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提出的。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其承载着特定的、重要的教育使命。可以说,终身教育思想诞生催生了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则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终身教育思想体系。

二、终身体育思想在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中的应用

(一)终身体育思想与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生活,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区体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体育不仅对每个家庭成员个人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直接作用,也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有密切联系。从时间上说,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不同,它是一种终身体育,时间最长。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通过经常性的家庭体育活动,使家庭成员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就使家庭体育具有长期性与连续性。特别是父母爱好和参加体育活动使得孩子从幼儿、少年乃至青年都生活在良好的家庭体育活动的氛围之中,使孩子的身心留下一定的烙印,对孩子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从发展角度看,研究终身体育思想下家庭体育存在形式,不但可促进家庭体育活动开展,使得家庭体育变得丰富多彩;也有助于家庭成员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养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健康和快乐;更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终身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种思想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组织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学校体育是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最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学中其终身体育思想贯彻实施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注意发展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这样就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更好地与终身体育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方法和实施教学评价时,都力求把当前的教学活动和终身体育的目标相结合;既要完成该学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又使其教学效果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需要打下基础,为其学校后的体育生活提供体育知识、兴趣和能力准备。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使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进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终身体育思想与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社区成员以自发性为原则,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利用人工(设施)或自然环境,在行政的支持下,开展的以发展社区服务,维系社区感情,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社区居民是社区体育的主体。一定的地域是社区体育的活动空间。社区体育是一种系统状态下的组织化活动,中国现阶段社区体育由街道办事处直接管理,涵盖社区内的各单位。

培养社区居民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发展社区体育的一个根本性的对策。终身体育追求的是连续性和一贯性,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生命质量。而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点。因此,要向社区居民传授有关体育健身的知识,教会他们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自我健身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自我健康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当前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给人带来身心上的好处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新形势下的社区体育就应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宗旨,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锻炼活动服务。培养社区居民终身健身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发展社区体育的根本性对策。

三、终身体育思想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措施

终身体育思想是以家庭体育是起点;学校体育是基础;社区体育是关键的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学校体育作为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家庭体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或预防祛病、降低医疗费用,还在于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团结、和睦幸福。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社区体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它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家庭体育、社区体育重在参与,而不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导向。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之间,除了在时空不能出现断裂外,还必须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如果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它们各自的作用会互相抵消。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对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的方向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应当指出,当前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在方向上不能保持一致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因此,增强社会各方面的社会责任感,统一组织好社区体育的工作,提高家长的体育素养,切实做好家庭、学校、社区体育,在方向上的协调一致工作,在我国应予以高度重视。

学校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从而打破人们多年来思想上形成的习惯,就必须实现在目标上的统一。加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在目标上的融合。增大家庭、社区体育的宣传,强化家庭、社区体育观念,学校可通过学生的作用,带动家庭、社区体育的开展,营造“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四、终身体育思想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意义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终身体育锻炼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终身体育思想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使其在一生中接受最适当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益处的体育思想。在其结构体系上强调了人的不同时期体育的不同内容和方法。人们在学校体育教育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自觉、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终身体育思想强调人们一生中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参加适合自己不同时期的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际交往,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能否真正实现,达到终身体育思想的理想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之间能否和谐统一的发展。因此,三方面的体育教育应把培养人们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全民族都应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自觉坚持锻炼身体,从某一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作者:车 婷

第五篇:身体 体育 体育课程

摘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因社会背景、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体育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等因素的影响,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体育的标志性物质载体——身体,倍受体育课程的关注,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和复杂,这个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有所选择,简化身体活动背后派生的丰富内涵,挖掘出学校体育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遵循课程的“知识”本质。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普通高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体育”一词的定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原来的范畴,与之紧密相连的“身体”、“体育课程”有了更丰富的诠释,“身体”这一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性的人体,以多方位、多层次状态倍受体育的关注,体育课程从关注身体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逐渐走向了同时关注身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从“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向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回顾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在逐渐丰富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内涵背后,一些非体育课程本质问题的现象也随之产生,课程本源渐渐泛化与模糊,在这个时候,对处于“大学”环境中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什么是身体

2009年3月18日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关键词“身体”,仅1999~2008年相关研究就有44 648篇论文,内容包括身体政治、身体美学、身体写作、身体文学、身体形象、身体表达、身体话语、身体健康、身体消费、身体文化、身体教育学、身体素质、身体运动、身体形态、身体民俗、身体权、身体史与身体性别史等等,涉及身体的目的性、手段性、生物性、精神性、个体性、社会性、偶在性、命定性、自我与非我性、时间性、空间性、经济性、教育性、意识性、哲学性、物质性、有机性等方面。

自然人的身体,是由各种器官有机构成的具有生命力的人体。社会学家把身体分为5种: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李冲锋把学生的身体分为3种:被管制的身体、抑制与反抗的身体、群体中的身体。人的“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存在着的,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属性,并且是随着历史、地域、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而生成、变化着。“身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身体的表述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存在体,而且含纳了更丰富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烙印,成为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

2 什么是体育

现代体育主要包含3个范畴:一是作为行业或产业的体育,二是作为人的行为的体育,三是作为文化的体育。从社会功能看体育有教育、健身、休闲和娱乐功能;从社会形态看体育约定俗成地分为三大类,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从学科来看体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比较体育等等。“对诸如‘什么是体育’问题(即概念内涵问题)的追问,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模式’中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暂时的回答,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中则会有不同的回答”。体育概念的争论是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建国以来,我国有很多学者对“体育”概念进行过研究,林笑峰认为:体育是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现锻炼身体的过程。熊斗寅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梁晓龙认为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唐炎认为: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张洪潭认为: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刘湘溶认为:现代体育,或者说体育在现代已经成为体育运动、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现象。什么是体育,至今仍未定论。体育关注的焦点是身体(包括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但是由于身体背后所依附的意识指向较多,体育也呈多意识指向形态。

3 什么是体育课程

体育的多意识指向形态,导致了“体育课程”认识上的多重理解与多重定位: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且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课程是以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通过运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文化、身体、道德和社会素质全面提高,体育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公共体育课程是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与“情意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特别是近10年来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学校体育”在体育与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重叠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在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考虑不成熟,“体育课程”成为研究者们对体育的先验(某种虽然先于经验,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的价值预设,课程方向不明确,处于飘忽状态。

4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文化的学校课程”,在这个“动力站”里同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

如前所述:“身体”是体育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一切体育现象的基本条件;“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体育课程”是一门与“身体、体育”有关的教育课程。现代社会对“身体、体育、课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的认识,丰富的“身体、体育、课程”内涵,我们无力也无法全部录入体育课程,必须作出分层次、分维度的思考,挖掘出普通高校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

4.1 高校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

身体是体育的物质载体,体育课程无法逃避对身体的教育,但由于“身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存在形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对这一载体必须有所规定,只能是在一定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下发展有体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身体”。

1)体育课程对自然身体的选择——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

这里提到的“身体”特指自然身体,即人的躯体或称人体。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经由进化史上形成的人体的高度灵活和能动的自组织能力,调节着人体有序状态的发展而相应发挥作用,“通过信息(以身体所接受的条件和方式,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信息)变换而带动人体的物质、能量变换,从而作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体育除了增强运动系统的机能外,对大脑、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机能都有调节作用,从生理意义上观照身体的教育,其表现形式就是“人体”的活动,“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是基本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体”活动背后养护的丰富内涵,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应理性处理“身心健康”的表现形式,更应避免“扬心抑身”。

2)体育课程对社会性身体的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

体育有促进社会人的身体(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发展的功能,学校体育课程从宏观角度来说隶属于教育大范畴的教育课程,从微观来说,是一个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文化课程,从社会性意义上观照在校学生的身体,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性身体的选择主要是在体育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上(这里的教育指人的信仰与素养),个体性、社会适应、人文精神等是由体育本质属性的身体教育活动背后派生的,有限的体育课程不可能实现“体育=自然身体+社会身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作为“课程”的体育应注重课程的知识本质,避免“扬人文抑文化(知识)”。

4.2 高校体育课程对体育的选择

当代体育已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学校体育功能不断扩大,如:健身、教育、启智、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竞技、政治、经济功能等等。“尽管在理论上学校体育可以与一切社会现象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但是,学校体育对大多数社会现象所产生的作用即使在统计学上也无任何意义。这种泛化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取向,不仅无助于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证明,反而会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到一些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从而使我们忘记了学校体育本身应该干什么”。因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只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承载“体育”的一部分功能。

1)对体育角色的选择——学习者。

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社会角色中,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如一提到警察,就会想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一提到教师,就会想到教书育人。大学生是“学生”,“学习”是其主要行为。近10年来,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高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改革尝试,娱乐体育、休闲体育、保健体育已悄悄地走入了“体育课程”,课堂“社会化、娱乐化、自主化”已悄悄地转化了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向完全“社会人”角色转化。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看,由于国情和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在角色扮演中我国大学生仍处于具有教育本质的他律与自主过渡层上,其课堂角色与社会责任有别于社会人;从环境的角度看,大学生身处教育专门场所——学校,其主要任务是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虽然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知识要与社会对接,实现其社会化的进程,但不能改变其学习者的角色;从体育的角度看,普通高校的体育,其体育目标、体育技能、体育行为既不同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别于竞技体育者与社会体育者,而且也有别于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的体育,大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其应是为未来储备体育方面知识与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的“学习者”。

2)对体育内容的选择——“体育”化。

随着我国体育研究视角的不断开阔,“学术创新”不断地丰富体育内涵,体育课程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思想处于多方位、多元化状态,课程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发展。不能否定“学术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矛盾也同时存在:(1)教育理念主题过于丰富,技术中心论、体质教育论、健康第一论、终身体育论、快乐体育论、人文体育论、素质体育论同时存在;(2)课程设置观点多视角,如“运动技术技能训练”、“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健康第一,快乐第一”、“以学生兴趣为主,淡化甄别”;(3)体育课程目标“全面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发展”指导实践困难;(4)改革类型多轨道,如改革研究推陈出新学术讨论型、实施改革实验研究型、深入变革型,主要形式有以学生兴趣为主实行选项课、推行选修课、试行有偿教学,试行“三自主”选择、开展俱乐部形式教学;(5)体育课程形式非课堂化,出现了社会化、商业化现象,向娱乐化、休闲化、生活化发展。

社会背景、发展时期、文化底蕴、研究视角等不一样,对“体育”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无论对“体育”如何理解、定义、发展与创新,离开了“有目的、有一定强度的身体运动”就不能构成“体育”,体育课程离开了“运动技能”,就不能维持课程在体育这个轨道的运转,离开了“体育文化(知识)”也就不能构成“体育课程”。“比较紧迫的问题是:现实的文学教育可能显得比较粗俗,现实的体育却显得意外地文静;文学课堂上可能看不出优雅、文明、文质彬彬,体育课堂上又看不见臂力、干劲、流汗、野性、疯狂。在这个时候,教育一定是出了问题”。体育学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体育内涵要不断丰富与创新,但作为学校课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具有体育特质的规定性的选择,必须从“有目的的身体运动”出发,以“一定的身体负荷”为基础,以“体育运动技能”为前提,以“一定的体育知识体系”为内容,以“一定的教育规律与运动法则”为原则,以“一定的体育课程主线和必要的课程约束性”进行课程配置,使体育课程的内容随同“体育”被“体育化”,随同其他文化课程被“课程化”,最终经过体育过程作用于人才的培养。

4.3 高校体育课程对课程的选择

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研究的多重独特视角、开放性和包容性,导致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研究可概括的共性有限,几乎无法将体育课程统一在某个典型特征之下,面对强大的身体、体育与

课程阵容,对于有关身体的具有课程属性的体育课程,应有一个基础的“课程选择”。

1)对课程性质的选择——知识本质。

“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大学是传授知识和进行研究的机构,体育课程在教育上应形成体系,“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课程选择的任务就是要对于这些“知识”的来源、体现方式与运用等问题进行解答。身份是“课程”的体育,必然有一个相关知识系统来支撑,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课程的性质主要是知识性。

2)对课程目标的选择——技能与文化。

学生、社会、学科(或知识)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对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就形成了不同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维度,从维度的设计来论,不能否定“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满足了课程目标的3个基本条件——学生、社会、学科(或知识)。每种取向都有其价值,但在近10年的体育课程研究与改革中,在处理方式上与体育的“学科(或知识)”有关的“运动技能”这一课程目标在新的教育理念中被慢慢淡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非体育本质目标代替了体育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种种来源大多以知识的形态呈现出来,课程目标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目标就仅仅只是目标而已”。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是在其独特的内在精神的自然而不息的追求中实现,而不是通过外在目标的达成而实现;“运动参与”是体育课程中获取新知识、全面提高能力的外在形式,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自然而必要的基本条件;“身体健康”我们无法全部录入体育,更无法“先验”于体育课程,因为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存在着的社会人的物质载体,“身体”的健康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定价值,我们要考虑它所承载的特定的教育使命,更要考虑到它所承载的特定的体育使命,运动技能与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知识基础,是体育课程目标的主体,是体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和特定的体育使命,对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主要是运动技能与体育文化的达成,其它目标有赖于教学过程中独特的有效教育方法在自然不息的追求中实现。体育课程要传授体育文化、指导科学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培养运动技能,这是不容置疑的,否则,体育课程目标也仅仅是“目标”而已。

3)对课程教学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体育教学特殊的时空条件(包括运动器械)和以有意识、有目的的身体活动为主的形式,决定了课程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不可能按照知识类学科课程的规律去组织教学。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更需要本体感觉,然后经过大脑的分析与综合再传出,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来感知并做出有效的控制,指挥身体进行相应的运动,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动觉后效(刺激作用之后对随后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我国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进行过许多研究与尝试,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教学形式分为:“传习式”(f专授式)、“放羊式”、“填鸭式”、“探究式”、“引导式”、“情景式”、“创新式”、“教养式”、“培育式”、“互动问导式”等;另一种是按教学内容分为:保健型、竞技型、技术型、素质型、开放型、娱乐型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无需去追问某一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每一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不同的实施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及目的以及学生水平,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科学选择。

课程教学必须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因为课程要得到有效实施,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实施,并且其范围应当得到限制;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选择与调整,这是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

作者:段健芝 彭健民

上一篇: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下一篇:体育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