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促进技校学生心理健康

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学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造就和培养一代身体强壮、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体育工作者来说,关注该课程标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影响,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分析,笔者就《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拙见。

一、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分析

技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处于青春期阶段。技校学生是一个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相对散漫、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内心压力相对较大的特殊群体。从心理方面分析,其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消沉型

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使学生受到异样的眼光、片面的评价,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失去上进心,厌恶学习,意志消沉,缺乏自信。

2.孤独型

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激励和温暖,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但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他们的成长也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土壤。因此,许多学生形成性格偏差、孤独冷漠的性格。

3.焦虑型

由于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渠道不畅,与他人交流缺乏正确的方式。这些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烦恼,使学生情绪焦虑,甚至暴躁。

4.逆反型

有以上不良心理特点的学生,长此以往,人格容易发生变异,往往通过破坏性行为来获得心理平衡,逆反心理较强,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也成为家庭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效应

1.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参与身体练习后的疲劳,以及赛场紧张的氛围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战术心理调整,努力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学会在逆境中树立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完善自我。

2.消除抑郁,缓解压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练过程中,通过争夺激烈的球赛、快乐刺激的游戏、节奏优美的韵律体操等集体活动,以体力上的紧张状态,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孤独、烦虑和消沉。尤其是通过克服比赛中的紧张、恐惧情绪,使学生缓解压力、降低疲劳、调节性格上的孤独冷漠和情绪上的焦虑。同时,技校学生面临着升学、文化课统考、技能考证、就业等诸多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也可以在该课程中得到有效地缓解。

3.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练过程中,形成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集体项目的合作与竞争中,能给人以多种刺激、丰富的情绪体验,释放心中的郁闷,展现自我,得到成功、快乐的体验,从而使情绪得到调整,情绪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

4.形成竞争意识,正确应对竞争,适应社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规格严密、客观公正的活动,既要求学生肯于吃苦,勇于拼搏,发挥特长,还要具备心理适应能力、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练过程,可以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掌握竞争技巧,形成公平竞争态度,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人生旅途中的无数次拼搏。

三、《体育与健康》课发展健康心理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上课的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呢?首先,要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白体育知识、技能对身体健康、生活、学习及将来的作用;其次,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学练形式和教学手段,创设融洽的氛围;再次,不断调整练习难度,使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成功,激发其积极参与的热情;最后,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爱好,并成为其终身锻炼的永久动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充满自信的人会不断努力,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取得点滴的成绩或进步时,教师要通过口头或身体语言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3.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能力,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对学生意志的磨练。这种在学练过程中形成的坚强意志品质,可以迁移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对学生将来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演练。

作者:郎咸雷

第2篇:高职护生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构建与实践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选修课程教学效果。方法:设计高职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选修课程。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对高职护理2017级34名学生授课。结果:授课后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总分为(161.89±19.08)分,各维度均分达到“基本符合水平”,高于授课前的健康教育能力总分(149.87±18.22)分,各维度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2.514、2.609、2.351;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有了提高,课程获得学生认可。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构建

[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健康促进工作,中国公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护理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保健意识。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关键力量。高职护士在医院卫生人员中占较大的比例,与患者接触最多,但大多缺乏主动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实施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1]。高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严重不足,间接影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信息的质量,无法满足人们逐年增加的对健康教育的高需求[2]。为提升高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教学团队设计了高职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是我校公共选修课,开课时间安排在第四年第1学期,授课对象为我校2017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共有34名学生选修本课程。该阶段的学生已完成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下学期即将进入临床开始为期一年的教学实习。

二、方法

(一)课程设计

参阅美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以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为指导,在前期对江苏省高职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课程设计。

(二)课程目标

培养高职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增强高职护生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提升高职护生的团队协作、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根据5个教学主题,教师指定参考书籍。课题组编制校本教材供学生参考学习,分为理论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共24学时,每次课程2学时(具体见文末表1)。

(四)教学方法

运用互联网+多学科团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成绩包含学习报告、平时成绩两部分。在课前和课后发放统一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量表[3],分析授课前后高职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性,结合护生的学习满意度评价和课程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

三、效果

本课程所有学生成绩均合格。课程总体评价中,88.23%的学生对本课程满意。学生对课程组织的评价见文末表2,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评价详见文末表3,学生授课前后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比较详见表4。

四、讨论

(一)学生在此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课程总体评价中,88.23%的学生对本课程满意。授课后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总分为(161.89±19.08)分,各维度均分达到“基本符合水平”,分别为评估健康教育能力(4.04±0.45)分、计划健康教育能力(4.04±0.50)分、执行健康教育能力(4.04±0.51)分、评价健康教育能力(4.06±0.49)分,高于授课前的健康教育能力总分(149.87±18.22)分,各维度均分评估健康教育能力(3.78±0.44)分、计划健康教育能力(3.75±0.47)分、执行健康教育能力(3.75±0.54)分、评价健康教育能力(3.69±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2.514、2.609、2.351;P<0.05)。由表3可知,91.17%的学生认为对健康教育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88.2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健康促进的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97.06%的学生对健康教育程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综合素质方面,88.23%的学生认为沟通能力有了提高,91.17%的學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提升,88.23%的学生认为通过此课程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88.23%的学生认为此课程提升了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从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价、反馈、学习成绩以及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可以看出,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计得到学生认可

科学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对课程组织的评价中,85.29%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表示满意;94.1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课堂组织有序,有良好的策划;91.18%的学生对本课程提供学生小组讨论和开放的沟通机会表示满意;88.23%的学生对此课程激发自己在这一学习领域内获取知识和能力表示满意;88.23%的学生认为本课程作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88.24%的学生表示与其他课程相比,本课程对自己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本课程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三)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虽然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有了提高,但由于教学团队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课程还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1)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教学团队应积极制作或收集网络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在线讨论、答疑等学习环境以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2)完善考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本次课程学生成绩主要依据案例学习、小组撰写健康教育计划书、现场PPT汇报,课中评价和反馈较为缺乏。后期课程可参考格林模式,对学生进行近期、中期、远期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3)加强校企合作:后期课程中护生应在完成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学习后,多次到社区进行实践。通过不断实践,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赵红.护士健康教育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60-761.

[2]祝览铭,冯国和,付伟.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4,21(22):38-41.

[3]祝览铭.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作者:章莹 周瑞雪 叶雨婷 魏中琦

第3篇:深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搞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协调发展;可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健康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之受益终生。近年来,我校体育与健康工作在上级有关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了一系列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的新课改活动,明显地提升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给全校师生带来强壮的体魄和持续的工作、学习热情,为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重要基础。现将我们的主要作法介绍如下。

一、确立有效教学课改理念,积极开展体育课改活动

最近,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充分说明体育课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占据主渠道地位。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不应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因此,在我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有效教学课改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教学新课改的内容是着眼于教学过程内在规律的分析,研究教师该如何优化地组织和实施教学,以有效地完成和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核心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如何“教”,学生的如何“学”及相互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分析和探究,落脚在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配、教学评价的运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通俗地说,“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和采用多元化的、多形式的有效教学手段,以实现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基本力量和运动技能,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开学初,我们组织体育组教师研讨体育有效教学方向,坚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功而教”作为有效教学的准则。通过学习研讨,体育教师们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实验模式必然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它针对“机械教学”、“表演教学”等弊端,注意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好学、乐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有策略地学,从而实现“全面发展、高效学习”的目的。老师们认真领会新课标的有效教学教育理念,努力将新理念、新标准和新方法一点一滴地融人到体育教学中去,取得良好的成效,明显提高了我校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1.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的有效教学方法

如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我校改变过去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每节体育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即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又如我校在平时体育课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我校体育教师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牛爱国的高尚思想品德。

再如我校体育教师改革传统体育课的上课结构,采用快乐教学方法。上课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课中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点部分,教帅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渊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2.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有让他们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从而走向成功。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各种性格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有些学生从小就对体育或对某一体育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一定的潜质。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初步形成的项目优势,因势利导,实施个性化培养,使每个学生郁获得成功,有的在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就是班级学生体育素质的整体提升。因此我们要求体育教师要象伯乐慧眼识骏马一样,善于挖掘这类人才,同时,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学习、培养形成一项具有自身个性擅长的体育锻炼项目或竞技项目。例如我校的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案例是这样写的: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几个学生踢足球,一个学生无意间踢了一个香蕉球,我随口说:“好球,真棒!”就是这句话和他进的那个球促使他每到课外活动时他都来向我借球玩,最后以致他自己买来一个球,每天捎来捎去,利用放学后几个同学一起练球,并成为校足球队的主力。学生在对个别体育项目感兴趣的基础上,易形成自己的优势运动项目。这种优势项同小仅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实际出发,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方法和技能。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青少年叫时期培养起来的个性专长,比如擅长的体育项目,往往能陪伴终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体锻习惯,从而锻炼造就了健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实现体育终身化。

二、挖掘校内体育运动资源,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根据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时计划,初中生每周体育课是两课时,每天1课时阳光体育运动,全年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达到144课时。我校不但注意体育课的有效教学改革,还重视占领课外阵地,积极开展校内阳光体育运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学校体育整体水平。

1.大课间体育活动

它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学校体育活动新形式,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功效,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要因地制宜充分应用校内的各种场地。内容要注重与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是学校自编自创的武术套路、韵律操,跳绳、仰卧起坐等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项目;也可以是利用校内道路、楼道楼梯开展的慢跑运动。要周密计划,认真制定方案,动员和组织部分教师做好大课问体育活动的实施和监督工作,狠抓落实、持之以恒。

2.利用下个第三、四节课,积极开展学生喜欢的群体性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牛活

如每学年进行一届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每月每个年段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专项体育比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团委会、学生会经常组织学生举办篮球、排球、跳绳、拔河、体操、青春韵律操等专项比赛,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体育节的表演和竞赛中,各班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努力发挥水平,成为活动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天的眼保健操,并进行严格的检查评比。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办了合唱、舞蹈、美术等课外兴趣班,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实施体育训练日标管理制,提高校队学生竞技水平

根据学校代表队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各兄弟学校的实际情况作比较我校制定了合乎实际的体育代表队训练目标。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赛前,我校的运动员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体育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刻苦训练,挥洒汗水,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相互切磋,强化训练。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代表队的队员及整体实力均有明显进步。在全区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的运动员们发扬了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重视家庭、社会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把学校体育教育置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去自由发展,使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课程资源形成一种立体型的教育资源体系。三者协调统一,共同促进青少年的体育教育。

1.家校配合,落实锻炼

家庭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关键作用。我校要求体育教师在初一年阶段就要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三年体锻计划”,包括课内、校内课间和节假日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同时,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家长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带领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室内、外和大自然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师通过“家校联系卡”了解、指导家庭青少年体锻计划的实施,课内外结合,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公共体育场馆是政府财政拨款或通过其他途径筹资兴建的,以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需要的公共资源。学校通常可以通过为部分运动项目特长生和指导教师购买室内体育场馆消费月卡,提升部分师生体育训练水平,特别是校级运动队的各项集中训练和临赛赛前的强化训练,通常采用这一办法以提高师生竞技水平和临场适应性。学校也鼓励家长利用节假目,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进入各种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开展体育锻炼和参加各种比赛。

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种教育是各有特色,它们之间很难瓦相代替,我们必须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形成叠加效应,从而取得青少年体育的最佳整体效果。

四、抓好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益教师学生身体健康,但不能代替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我校在抓好体育有效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抓好学校卫生健康教学有效工作,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1.卫生教育常抓不懈,学习宣传组织到位

我校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中应注意的卫生健康常识,确保体育运动科学开展、体育课程顺利实施。近年来,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各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解决生理、心理问题,提高健康课的教学质量。我校还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卫生常识。利用学校广播站这一阵地,定期举行各种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的宣传开展,达到了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抓好卫生常规管理,创建整洁校园环境

学校政教处制定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美丽校园洁净校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每周反馈各班卫生打扫情况,每周开展“卫生优胜”班级评选,以此激励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在学生和清洁工的共同努力下,校园保持干净整洁,为学生创建了健康良好的读书环境。

3.加强学生常见病、流行病、甲型流感的防治工作

学校卫生室校医积极工作,努力降低师生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如在转季和天气突变的时候,校医就大力宣传常见病、流行病的预防措施,开展室内外消毒工作,提供充足的饮用水,积极开展各项预防措施,使得师生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

总之,近年来,我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新课改活动,“一方面抓好学习质量、另一方面重视体育健康锻炼”,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的办学质量显著提高。2012-2014年中考我校连续三年取得区属校均分第一、P值第一、三年学额巩固率100%的辉煌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厦门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质奖”、“厦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校”、“厦门市德育先进学校”、“厦门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厦门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当前,学校将继续做好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构建“以安全、稳定、和谐为基础;以高效、优质、特色为支撑;以整洁、文雅、温馨为追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美丽校园共同创建新格局。通过建设“美丽校园”,培养“美丽健康学生”,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引领学生健康生活、幸福成长,推动师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学校整体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康斌

第4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2.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广泛,不注重反馈信息和效果,往往带有“过分渲染”的色彩,常以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看问题。

3.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4.健康促进: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5.行为:行为是完整有机体的外显活动,由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

6.健康行为:是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7.预警行为:为一些事件做提前的准备,预先警告的行为、动作。

8.危害健康行为: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的行为。

9.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进攻性、雄心勃勃、竞争性强、一心想到工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强等,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非A型行为者高2~4倍。

10.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

11.自觉易感性:指个人内心感觉到自己健康状况面临受到损害、面临某种疾病的威胁。

12.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自信程度。

13.创新扩散:指一项新事务(新思想、新工具、新发明或新产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在整个社区或某个人群内扩散,逐渐为社区成员或该人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

14.健康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

15.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 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16.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17.大众传播:传统的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

18.组织传播: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19.自我传播:又称人的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

20.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为主获得信息,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等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21.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22.倾向因素:是目标行为发生发展的主要内在基础,包括个人的知识、态度、信念、自我效能认识以及行为动机和意向。

23.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

24.健康教育培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对负有健康教育责任的人员进行专门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过程。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活动。

25.社会营销:将新的思想和理念介绍、传播给对象人群,并提高对象人群中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率。不仅关注个人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使人们完全参与并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过程,是能够提出新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

26.健康教育市场:是医疗卫生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市场分支,是有关人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健康需求和供给市场。

27.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

28.学校健康促进:是指在学校社区内,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健康。

29.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0.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决策者观念的转变,促使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条件。(4)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部门实现观念与职能的转变。(5)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2、请简述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

(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3)加强社区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3、请简述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1)最广泛地动员了全社会对促进健康的共同参与;(2)强调了环境和支持体系对于促使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促进健康的意义;(3)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4)在三级预防中,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4、请说出团体健康行为的标志。

目标明确;全体成员都积极支持、参与团体的目标行为,并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团体的决策者积极参与和组织对健康相关行为的选择、策划、实施、评价和激励活动。

5、人生准备阶段有何特点?

机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很迅速,生理和心理都较稚嫩而脆弱。是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6、保护动机理论对健康信念模式有什么发展?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因素,它们与行为“收益”有关,与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相悖,由此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显然,健康教育实践中必须充分估计这两个基本因素。内部回报(intrinsic rewards):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受,如吸烟所致快感。外部回报(extrinsic rewards):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处”,如吸烟所致交往便利。

7、简述健康教育中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传播媒介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保证效果原则:根据预期达到的健康传播目标和信息内容选择传播媒介;(2)针对性原则:针对目标人群状况,选择传播媒介;(3)速度快原则:力求将健康信息以最快、最畅通的渠道传递给目标人群;(4)可及性原则:根据媒介在当地的覆盖情况,受众对媒介的拥有情况和使用习惯来选择媒介;(5)经济性原则:从经济角度考虑媒介的选择。

8、请说出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1、健康传播者方面;

2、健康信息方面;

3、媒介渠道方面;

4、受传者(受众)方面;

5、环境方面。

9、请简述健康教育市场的特点。 (1)服务效益的社会性 (2)营销产品的不可存储性 (3)较强的专业技术性 (4)专业权威性

10、 请简述PRECEDE-PROCEED模式。 PRECEDE-PROCEED模式由美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提出,是当代健康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也被最广泛应用的健康教育项目过程模式。其中,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指的是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因素可以分为上述3个方面,探询这些因素的过程就是健康教育诊断,即需求评估。PROCEED是实施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指的是要通过教育、环境改善和政策支持来改变影响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为我们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指明了方向。PRECEDE-PROCEED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结果入手的分析与思考程序,用演绎的方法进行推理思考;其二是考虑了影响健康的多重因素,以及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多重因素,进而采取干预措施,直接针对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促使上述相关因素发生改变,再引发行为改变,最终实现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PRECEDE-PROCEED模式是以逻辑关系开展健康教育诊断、计划、实施与评价模型中比较经典的代表。

11、简述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P156 (1)选择优先项目

(2)制定计划目标和具体指标

(3)确定教育干预策略框架、项目活动内容、方法和日程 (4)确定组织网络和人员队伍 (5)制定监测与评价方案 (6)制定项目预算

12、请说出健康教育干预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内容:(1)工作进度监测

(2)干预活动质量监测

(3)项目工作人员能力监测

(4)阶段性效果评估 (5)经费使用监测 方法:(1)记录与报告

(2)定期召集例会 (3)现场督导 (4)审计 (5)专项调查

13、简述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

(1)是健康教育计划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2)可以科学地说明健康教育计划的价值 (3)是一种改善计划

(4)评价结果可以科学地向公众、社区阐述项目效果,扩大项目影响,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5)可以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14、健康教育的培训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与练习法、自学指导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参观法

15、健康教育培训应遵循哪些原则? (1)目的明确

(2)按需施教,学用结合 (3)强调参与 (4)灵活应变

16、简述学校健康促进的特征。

1)所用的健康模式是完整的、系统的;(2)通过鼓励家长参与使家庭参与进来;(3)涉及物质环境;(4)承认学校的社会文化精神的重要性;(5)把区域和地方的卫生服务与学校联系起来;(6)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正规健康课程;(7)增加女孩和妇女在社区内享有教育和保护健康方面的公平性;(8)促进学校与家庭和社区合作。

17、戒烟的行为技巧有哪些?

可以用DEAD四个英文字母表示:推迟(delay)尽力推迟吸烟直到一阵烟瘾过去。推迟是一种策略,是用以降低由戒烟引起的焦虑和恐慌的最有效方法。回避(escape)当吸烟的朋友聚会或其他特定环境可诱发烟瘾时,可暂时离开引起你的烟瘾的场所。避免(avoid)戒烟的最初两周往往是最易复发的危险期,应避免接触主要的刺激物或场所,如会见吸烟朋友、参加宴会、俱乐部,避免生气等。 分心(distract) 烟瘾通常仅持续数分钟,这时可以通过与朋友打电话、饮水、散步、淋浴等活动分散对烟瘾的注意力。

18、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1)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2)完善艾滋病控制的法律、法规;3)增加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采取“本”、“标”兼治的干预措施;4)转变观念、消除社会歧视;5)制定中长期预防、控制艾滋病规划。

19、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哪些?

具体目标:⑴具有系统的与性有关的生理、心理知识;⑵能以开放的心态,消除个体在发育过程中的恐惧和担心;⑶对性征上出现的各种表现(包括自己和他人)能持有客观和理解的态度;⑷在男女两性间的关系上的正确态度以及了解自己应对他人所具有的责任感;⑸认识健全的人际关系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性;⑹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感;⑺具有足够的知识,驱除对性生活恐惧心理,防止性放纵和性异常,能保护自己并且不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⑻通过学习和教育,使自己在将要担当的配偶、父(母)亲、社会成员、公民等各种不同的角色中,能创造性地、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特征。

主要内容:⑴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⑵性生理的发展规律;⑶防治性传播疾病的知识;⑷普及避孕和优生知识教育;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简述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1)利用农村各种传媒渠道开展健康教育;(2)结合农村疾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3)抓好乡镇健康教育;(4)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5)依靠农村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

第5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动员全社会和多部门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在不断发展,并在实践中成为解决现代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核心策略。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紧紧围绕卫生工作中心任务,结合爱国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治及妇幼卫生保健等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健康教育机构及服务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组织管理体系及覆盖城乡各地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健康教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专业理论、专业学科及专业研究队伍;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实现了从单纯的“卫生宣传”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重的健康行为、政策、环境综合干预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国际合作不断得到加强。

进入21世纪以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会化、大众化和规范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国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地开展,并日益与公共卫生重点工作及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相结合,成为疾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2002年5月,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05年)》,将“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正式更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将健康教育列为“政府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与人员建设、基本医疗管理规范、疾病预防保健服务”等十大项参考指标之中。2003年,卫生部、全国爱卫会、

1 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及《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评价指标体系》,成为指导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农村健康教育走上科学规划管理轨道。同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定位为公共卫生体系七项职能之一,并强调各级卫生部门要把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之经常化、制度化。2005年,卫生部首次制定并下发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全面推进了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健康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维护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实现“人人享有保健”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国家政府都要把人民的健康列为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要维护人权,维护社会公民的健康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需要政府做出的服务。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及基本要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人类实践健康的过程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实现社区健康的过程是社区自身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不仅要对个人健康负责,而且要对他人、对社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承担责任。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健康问题不仅要依靠卫生部门,还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维护和增进人们群众的健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健康的概念

健康(health)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人对健康作出了定义,有人说健康是“载道德之舟,载知识之车”,也有说“健康不是一切,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这种健康观建立在新的医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健康观念的改变,要求

2 人们由过去消极地治疗疾病到积极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由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由生理健康发展到心理健康。健康的内涵已经逐步由生物健康的领域扩展到社会健康的领域。

2.健康的三个层次 (1)一级健康 ①满足生存条件;

②无饥寒、无病、满足基本卫生需求; ③有简单防病知识,能采取合理措施。

基本的生存条件人们需要吃饱、穿暖、需要有住房,需要有基本的卫生条件,所以无饥寒、无病,满足基本卫生需求在基本的生存层次,需要有简单防病知识,能采取合理措施。

(2)二级健康

①除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外要有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需求;

②日常生活中享用科技成果; ③自由自在生活。

这是满意度条件。对健康来说最基本的生活生存,要需要一定的社会保障,一定的职业收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享用科技成果,人们需要自由自在生活,这是健康的第二个层次。

(3)三级健康

①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层次知识和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这些技术;

②能过着为社会贡献的生活。

是健康的最高层次,这是人们对健康更高层次的追求。在高层次的健康追求上,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追求各自价值的实现,人们愿意过着能够享受科技成果同时又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3.健康的影响因素

①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其健康也会不同。占60%。 ②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气象变化等。占7%。 ③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基因和遗传因素。占15%。

3 ④卫生服务因素。这是医护人员能够解决和应该关注的问题。占8%。

⑤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情绪、人格及人际关系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健康。占10%。

4.健康四大基石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基本基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理念。我们在糖尿病、高血压教育中常常提到这个问题,健康的四大基石是:

①合理膳食。膳食要平衡,热量和各种营养要素应该有一个基本平衡。

②适量运动。运动所致的热量消耗应与摄入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③戒烟限酒。吸烟对身体没有任何益处,适量饮酒对健康有一定益处。

④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的标准:

①有充分的适应能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评估;③生活目标能够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⑥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求;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 2.健康教育的基本特征

(1)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传播与教育活动。通过社区诊断,提出周密的教育计划、确定预期目标;采取有效地策略与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并对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科学评价。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追求“知-信-行”的统一,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

(3)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信息传播、行为干预。正确的信息是行为转变的基础,行为干预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手段。健康教育应该提供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服务,帮助个体、群体的行为转变。

(4)健康教育的场所遍及社区、医院、学校、工厂、公共场所等。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目标人群、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3.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健康教育的形式

①公众会议;②专题讲座;③教育小组;④服务开发信息:发放小册子、彩页吸引、张贴告示;⑤报刊文章、新闻等媒体;⑥电子手段:电子邮件、网站和聊天等形式。

(2)健康教育的方法

①语言教育:讲座、讨论、个别指导、大众传媒 ②形象教育:图画、模型、示范表演 ③电化教育:电影、电视、网络 ④综合教育:展览会、卫生科普 4.健康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 ①需求的评估; ②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

③健康促进项目规划的组织和实施; ④评估健康促进项目的效果; ⑤组织与协调能力; ⑥开拓健康促进资源; ⑦健康传播的能力。

三、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支持的综合体。其中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而支持包括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

2.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1)健康促进是健康与环境的整合,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环境、社会行为、生物遗传、卫生服务等,并在组织、政策、经济、法律等方面提供支持性环境。

(2)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教育,强调个体和群体有组织地参与。

(3)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即避免暴露于各种行为、心理、社会、环境的危险因素,全面增进健康素质,促进健康。

(4)健康促进的核心是社会动员,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积极地参与。

(5)健康促进工作主体不仅是卫生部门,还包括各个领域和有关部门。

3.行为与生活方式 (1)健康促进的行为

①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 ②保健行为:定期体检、预防接种。 ③避免有害环境:主动回避,积极应对。 ④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限酒、不滥用药物。

⑤预警行为:预防或事故发生后能正确处理,如系好安全带、自救与互救。

⑥求医行为:主动求医、积极配合。 ⑦遵医行为:配合、服从医疗。

6 ⑧病人角色行为:正确转换角色、积极治疗康复、以正确人生观对待疾病和死亡。

(2)危害健康的行为

①日常危害健康行为:吸烟、酗酒、吸毒、性乱 ②致病性行为模式:A型artery—冠心病易发型

C型cancer—肿瘤易发型

③不良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嗜好

④不良疾病行为:角色行为超前、如过于恐惧;角色行为缺失,即不能够及时进入角色。

(3)WHO总结的基本行为与生活方式

①良好的生活方式: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善用闲暇;营养适当,防止肥胖;戒除烟草,饮酒适量;家庭和谐,适应环境;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②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服药不适当,体力活动少,饮食高热量、多盐,轻信巫医,社会适应不良,生活节奏破坏。

4.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步骤 (1) 健康促进的策略

为了实现健康促进的目标所采取方法有健康教育策略、社会策略、环境策略。

①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②创造支持性环境

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

③强化社区行动

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

7 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④发展个人技能

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2)健康促进的步骤

①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要达到的目标;

③ 明确受众人群及其特点,如是老年为主还是年轻人为主等; ④ 根据人群特点选择其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 ⑤ 寻找可利用资源; ⑥ 教育与服务同步; ⑦ 监测与评价; ⑧ 制定工作时间和计划。 5.21世纪健康促进的目标 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②促进社会的参与,协同相关部门的行动; ③建设和发展健康促进的基础条件; ④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干预策略。 4.健康促进的策略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与意义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①主动争取和有效开发领导决策层,从而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决

8 策;

②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通过发展个人自控能力,帮助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面临健康相关问题时,能明智、有效地做出决策;

③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建立广泛的协作和支持系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④积极推动卫生服务部门转变观念和职能,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是架起公平的桥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干预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包括环境干预和政策干预。

五、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中国的健康教育经历了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卫生宣传发展成为健康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阶段。健康促进包含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含卫生宣传。

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宣传指卫生知识、卫生政策的单向传播,知识传播的对象比较泛化,没有针对性,侧重于人们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反馈和效果;健康教育是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而不是盲目的、凭主观意愿开展活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注重主观参与,人们通过知识、信念的改善,进而改变行为,以教育为主,改变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行政干预少;健康促进融主观参与与客观支持于一体,强调行为改变所需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失去了基础;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因素”,“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行政手段”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9 任何一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都由设计、实施与评价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密不可分。

一、计划设计

(一)设计的原则

目标性、整体性、前瞻性、参与性、弹性与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设计的步骤

1.社区需求评估(了解社区需解决的优先问题)

社区需求评估包括社区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召开座谈会:通过邀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爱国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社区管理机构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群众代表等参加座谈讨论,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基层群众的要求,分析、研究、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

(2)分析文献资料:从当地卫生部门、统计部门公布的信息资料、专题报告、或发表的调查研究文献中获取有关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找出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哪些是社区最严重、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分析哪些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起这些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特别是行为危险因素在社区人群中分布的情况,哪一类人群受影响最大等,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优先项目(如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 确定优先项目在于真实地反映社区存在的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及反映各种特殊人群存在的特殊健康问题,决定最重要、最有效的、所用的人力、资金最少而能达到最高效益的项目。优选的原则是:①对人群健康威胁最严重的问题;②该危险因素通过干预是有效的;③成本低,效益好。

(1)重要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的频度和危害程度,通过分析社区人群中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以及疾病或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负担、社会负担、康复成本、经济损失等来确定其重要性。

10 (2)有效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得以解决。干预实施后,是否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3)可行性:主要分析社会以及政策对疾病或健康问题干预的支持力度和有利条件,包括领导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的配合,人力、物力、技术支援的条件,特别是经济资源的支持;以及健康教育是否会得到社区人群、尤其是干预对象的支持和赞同。

3.确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最终结果和具体量化指标) 当项目确定后,就要针对项目计划干预的内容,确定干预人群、范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要求而制定的各项指标。

(1)制定目标:目标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活动的总方向,即在执行计划后,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结果。例如:通过本项目计划的实施,使社区内吸烟人数减少,吸烟率降低,与吸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2)制定指标: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是目标要达到的具体结果,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而又必须达到的指标。通常包括三方面的指标,即教育指标、行为指标和健康指标。

教育指标:是指为实现行为改变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信念和技巧等。是反映健康教育计划近期干预效果的指标。例如:实施围产期保健健康教育计划1年后,知识方面:100%的孕妇能说出产前检查的好处;信念方面:100%的孕妇相信她们能够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技能方面:100%的产妇能够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行为指标:是指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干预对象特点行为变化的指标,也是反映计划中期效果的指标。例如:实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2年后,使社区90%的产妇实现母乳喂养。

健康指标:是指通过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映干预对象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的指标。由于要使干预对象的健康状况改变往往是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健康指标反映的通常为远期效果。包括发病率的降低、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等。例如:执行控烟健康教育计划3年后,使社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由目前的12.65%下降至8%以下。

4.制定干预策略

11 (1)确定目标人群

高危人群、敏感人群、现患人群、普通人群。 (2)制定教育(干预)策略

①教育策略:信息交流类(讲课、咨询、小组讨论、科普资料);技能培训类(技能讲座、示范、观摩学习);组织方法类(社区开发、社区活动)。

②社会策略:政策、法规、规定、奖惩办法。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商店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政策。

③环境策略:如工作场所设立明显的吸烟区、公共场所不设售烟亭等。

(3)确定教育场所:幼儿园、学校、医院、工作场所、社区、居民家庭等。

如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确定教育方法;确定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材料;组织与培训。

5.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如抽烟项目干预方案)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评价问题。对监测与评价的活动、指标、方法、工具、时间、监测与评价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组织实施

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获得效果的过程,实施计划是主体工作部分,也是重点和关键。主要环节:社区开发、培训、组织干预活动、制定实施时间表,配备和购买必要的物品、计划执行过程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三、评价

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评价是全面监测计划执行情况,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确保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性措施,也是评估项目计划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强调的是:评价不是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而是贯穿于计划实施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的不同,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形成评价

也称适宜度评价,在计划执行前或执行早期对计划内容所做的评价。评价现行计划目标是否合理、指标是否恰当、执行人员是否具有

12 完成计划的能力等。

内容包括:了解目标人群的基本特征、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对问卷的预实验及修改、干预策略预实验等。

(二)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计划的全过程进行的评价。包括监测、评估计划执行中的各项活动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计划实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对计划以及干预方法、策略等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保证计划执行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

1.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干预是否适合于教育对象,并为他们所接受;

②教育干预是否按照计划方案的方法、时间、频率进行,干预的质量如何;

③教育材料是否按计划方案要求发放至目标人群,教育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④目标人群是否按计划要求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⑤信息反馈系统是否健全,各项监测记录全面、完整、系统,符合质量要求;

⑥计划实施过程有无重大环境变化和干扰因素,对计划执行的影响如何。

2.过程评价的指标

①项目干预活动的类型、干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等。如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的种类、批次、数量。

②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 ③干预活动覆盖率

④干预活动暴露率(健康教育培训率) 3. 过程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评价。 ②会议交流法:按阶段召开计划管理人员、执行人员会议,交流、讨论各方面的信息,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13 ③调查法:可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对目标人群的有关情况进行定量调查,也可进行快速评估法对计划实施情况作定性调查、评估。

④追踪调查法:以跟踪工作日志的形式对各项活动进行调查,主要跟踪记录活动的日期、内容、目的要求、活动地点、持续时间、活动组织者、目标人群参与情况等。

(三)效果评价

根据干预变化的时效性,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 1.近期效果指标: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

2. 中期效果指标: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评价的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

3. 远期效果指标: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

(1)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

①生理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色素、血清胆固醇等。 ②心理指标:包括人格测量指标(E.M.P.L量表)、智力测验指标(智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③疾病与死亡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

(2)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

包括生活质量指数(PQLI)、ASHA指数、功能状态量表(ADL)、生活质量量表(LSI )

(四)总结评价

是以上3种评价的综合,以及对各方面资料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全面反映计划的成败。通过总结评价判断计划完成情况,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对于健康教育的正确理解是

A.以调查研究为前提,进行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B.进行疾病信息的传递 C.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 D.不利于健康行为的干预 E.群众性的健康知识宣传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B.预防疾病 C.促进健康 D.提高生活质量 E.以上都是 3.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

A.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B.预防行为和治疗行为 C.疾病行为与依从行为 D.病人角色行为和遵医行为 E.康复行为与治疗行为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最终目的在于: A.开展健康传播 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E.确立正确的求医行为

5.下列哪一项不在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之列: A.生物环境因素 B.生态学因素 C.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D.卫生服务因素

15 E.社会(心理)学因素

二、填空题

1.任何一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都由设计、实施与评价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密不可分

2.干预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包括环境干预和政策干预。

三、名词解释

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1.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健康教育

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等方法,促使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3.健康促进

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支持的综合体。其中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而支持包括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

四、简答题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与任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其任务为:

①主动争取和有效开发领导决策层,从而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决策;

②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通过发展个人自控能力,帮助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

16 式,使人们在面临健康相关问题时,能明智、有效地做出决策;

③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建立广泛的协作和支持系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④积极推动卫生服务部门转变观念和职能,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①常见疾病的防治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高警惕防范新老传染病和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②家庭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卫生与营养、家庭急救护理、居室环境卫生知识、生殖卫生教育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③创建健康城市的宣传和动员; ④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规教育。

第6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健康: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2.影响健康的因素:A.生物学因素:遗传、病原微生物、个体的生物学差异、心理因素B.卫生服务因 C.生活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D.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人类健康从基本健康状态发展到完美健康状态的过程。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5.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

7.危险行为:A.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B.心理行为模式C.不良的疾病行为D.危害健康行为

8.健康教育处方:又称非药物处方,是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指

导的文字性材料。是针对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病人进行常识、用药、生活方式及防治知识方面的指导,使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或疾病缓解期间注意预防保健、自我治疗和自我护理。

9.健康教育处方的原则:A.处方的内容必须科学严谨,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不可凭空捏造B.处方是病人学习的材料,所以其语言应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C.一张处方除要求针对一种疾病外,对于不同的病人,也要求处方内容个性化D.处方中的措施和方法必须易于掌握和操作,在日常生活中可行。

10.编写健康教育处方的方法:A.解释某种疾病B.导中伴随医疗保健活动而实施的健康教育。

1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

13.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A.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 B.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防治知识教育C.各种检查、化验知识教育D.心理卫生教育E.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

14.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A.医务人员健康教育B.病人

健康教育:门诊教育;住院教育;随访教育C.社区健康教育

15.门诊教育又可分为:A.候诊教育B就诊及随诊教育C门诊咨询教育D健康教育处方E 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俱乐部等F设立“就医指南”热线咨询电话

16.住院教育又分为:A入院教育B病房教育C出院教育 17.医院健康教育常用方法:A根据健康教育的手段分类: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电化教育;网络教育;民间渠道;综合性教育B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分类: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社区组织方法类

18.健康行为模式:A知—信—行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19.知—信—行模式:简称KABP模式,K是知识、A是态度、B是信念、P是行为的简称。这一理论认为: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进而才会改变个体的危险行为,而信念和态度则又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致健康问题的原因或危险因素 C.在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治疗等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能预防或减缓健康问题的发生 11.医院健康教育:泛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

第7篇: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是万事成功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很难期望他能够做出多少成绩与贡献。因而,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问题也越发凸显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人吃五谷杂粮长大,总是要生病的,生病就是不健康,那么不健康怎么办呢?小一点的疾病,靠病人自身的经验,往往挺一挺,吃点药。而一旦靠病人自己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那么就只好去医院了。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医生这个职业就基于此。那么医生在医院中的职责仅仅是看病么?我想不然,看病不如让人少生病,医生要做的还应该是教化大众,如何保持健康。医院健康教育油然而生。

医院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医疗救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医院中心任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和广大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 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疾病防治与康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策略。医院健康教 育包括: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患者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

那么,医院健康教育有哪些形。式与方法呢?主要分为四种形式。

一、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我国医护人员大多没有接受健康教育学科的系统教育,对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了解,缺少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方法,因而对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他们能够了解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习和掌握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价,提高健康咨询的能力与技巧。

二、门诊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是指对病人在门诊治疗过程中进行的健康教育。由于门诊病人和家属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的教育。因此教育内容宜侧重于普遍性,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常见病的防治教育。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精炼、新颖,具有吸引力。门诊健康教育包括候诊健康教育、随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

三、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社会医院健康教育有患者向健康人群的扩展,由院内教育向院外教育的延伸,这里的社区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医院负责的社区居民或医疗合同单位职工的需求,配合医疗保健服务而实施的健康教育计划。社区健康教育是在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合作下,以医院医疗保健人员为主体,以社区群众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四、社会性宣传教育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医院统一组织下,参加各种卫生宣传日、宣传周等社会宣传咨询活动;承担有关部门组织的健康教育讲座、培训班讲课等任务;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社会性宣传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是很广泛的。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详述。现对ICU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作以扩展介绍。

ICU患者多数是从手术室、急诊室或医院其他科室转入,病情危重且瞬息万变,使患者和家属自感面临死亡的威胁。ICU护士大多将精力放在对病人生命抢救和病情的监测上,而忽视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但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ICU病人周转快,接受健康教育的周期短,有的病人还神志不清;同时存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等种种因素,使得在ICU病房实施健康教育存在一定难度 。开展病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是ICU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

1.开始入住阶段的健康教育

入住ICU病房的患者多处于病情危重或疾病的急性期,一些患者甚至处于非清醒状态,所以此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介绍医院,病区的环境,有关各种制度;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对于清醒的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安排在完成最初抢救处理或初步诊断治疗之后进行[1],内容包括消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抢救,诊断和治疗。

2.入住期间的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病人住进ICU后由于ICU病房管理的特殊性,加上患者本身疾病造成的痛苦以及担心疾病的愈后,往往加重了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有资料认为,监护环境下唯一最重要的支持因素就是护士[2]。此时我们应与病人多进行心理沟通,通过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建立护患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热情,对病人耐心说教,指导,把相关的医学知识传播给病人,使其真正确认自己的病情,尽快适应病房环境,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诊断治疗的健康教育:

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和了解所用仪器和设备,介绍所用仪器的目

的,用途及安全性,包括仪器的报警意义,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身体上的管道对维持其生命的意义,怎样保持管道的固定和通畅,怎样进行消毒,预防感染和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特殊诊疗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合理使用药物教育:

ICU患者需要大量的药物支持治疗,但患者及家属认为用药种类越多,价格越高,效果才好。此时护士应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效果,让其走出误区,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而不是滥用药物。

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对自身健康知识了解的迫切性增强,此时,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及疾病各个阶段应采取的卧位姿势,活动范围,饮食要求,并告之患者此次发病的主要原因,让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行为,减少或消除致病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让患者了解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自我防护的方法,使得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3.健康教育的方式:

简单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随时进行,并注意信息量少而精,持续时间短,内容讲解清楚。

适当提问: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一方面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另一方面选择已讲过的内容进行提问或相互进行讨论。对不能语言交流的病人,如气管插管病人,神志清楚,手可以活动的,可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体动,口型可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在纸或手上写简单文字也可以交流。

模仿练习:由护士实际进行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示教,如咳嗽,排痰等,然后让病人演示操作方法,模仿训练。在病人训练时加以纠正,直至掌握。

阅读: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交给病人自己进行阅读,护士给予必要的解释,使患者正确理解标准教育的内容。

4.出科的健康教育:

患者病情平稳需要转出ICU前,病人在心理上对ICU产生了依赖思想,医护人员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顺利出科。这时我们应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的思维方向转移,告之相关科室的长处,如专业性强,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家属可经常探视陪伴,可以结识许多病友等,为病人排忧解难,使病人愉快的转出ICU,为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

医院健康教育是推进国家医药体制改革的关键,有利于解决今天我国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了解、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医院健康教育方式是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我坚信,随着我们的意识不断的提高,总有一天,医院健康教育会再全国的医院中普遍开展,到那时,医患关系将走向真正的和谐,全民的健康将更上一层楼。

第8篇:无烟广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无烟广州”健康教育与健

康促进方案

“无烟广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案

吸烟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吸烟是导致冠心病、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现象在我国非常严重,有超过3亿的男性是吸烟者。向吸烟者大力宣传控烟、禁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控烟健康教育对促进我市创建“无烟广州”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标

(一)总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控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关义务和责任,《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为 “无烟广州”提供规范的控烟保障措施,普及烟草危害知识,降低吸烟率,推进“无烟广州”的创建,推进广州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无烟环境创建,保护市民健康。

(二)具体目标

1、到2017年中,居民对吸烟以及二手烟危害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到2017年底,居民对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2017年底居民吸烟率对比2017年初有明显降低。

3、禁止吸烟场所达到100%无烟环境。

4、限制性吸烟场所逐步向无烟场所转变。

二、对象

广州市各单位、各场所及居民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建设

成立“无烟广州”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明确并落实我市“无烟广州”工作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保障,对“无烟广州”工作进行统一指挥,整体运作。

1、“无烟广州”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联络员:xxx 领导小组负责“无烟广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明确并落实我市“无烟广州”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保障。

2、“无烟广州”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联系人:xxx 主要负责制定“无烟广州”保障工作的实施技术规范与标准、培训、指导检查、效果评价、信息整理和上报等。

(二)建立工作网络

建立有效的“无烟广州”工作网络,落实控烟责任具体到部门和个人。联系人员负责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收集、汇总控烟工作信息和动态,利用现有信息报送系统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无烟广州”保障工作技术小组,技术小组总结控烟相关信息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三)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财政、各级单位要对技术小组提供专项经费,用于“无烟广州”宣传、督导、培训、评估等工作。

(四)考核与评估

各有关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实施步骤和要求,通力合作,有计划地推进各项控烟保障工作的落实。加大对公共场所和作业场所等场所控烟工作的检查督导力度。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原则和策略

1、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负责、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有监督考核和效果评价的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运行机制。

2、加强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的作用,大力开展全民禁烟健康教育活动。

3、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与重要时段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

4、对一般人群以普及二手烟危害知识为主,对重点吸烟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健康教育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健康教育活动。

5、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社会动员和信息传播作用。

6、利用控烟监督执法达到警示作用。

(二)、加强控烟宣传

1、加大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拓宽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宣传、新闻、出版等部门制定吸烟危害宣传报道计划,并监督检查具体执行情况,保证大众媒体全年宣传工作的连续性和频度要求。在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后,新闻传媒应集中精力,刊播吸烟危害信息及其它相关知识。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节目要将吸烟危害宣传教育内容列入日常规划,积极宣传吸烟危害防治知识,有关卫生健康栏目以突出科普吸烟危害知识教育为主。各主要报纸、期刊要定期刊登吸烟危害及其相关知识的文章或公益广告。

2、加大社区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宣传网的作用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要将控烟纳入工作规划,加强社区基层宣传网络的建设和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的宣传。卫生、文化、宣传、交通、劳动等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具体做到:

(1)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有1名控烟健康教育专干,每个社区居委会至少有1名专人负责控烟健康教育工作。

(2)每个社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应设有一个吸烟危害宣传专栏,每季度出刊一期。

(3)保证每户家庭有一本烟草危害健康教育知识手册;

(4)社区每年应举办一次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座或文艺活动等)。

(5)各街道或社区中的机关、团体、单位和场所等必须支持配合街道或居委会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活动。

3、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要将控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活动。卫生部门积极配合,为学校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为学校提供有关吸烟危害的信息资料,协助培训吸烟危害的师资队伍,指导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

(1)各类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手册。

(2)各类大、中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3)在各类大、中学校的校园宣传栏中要设有专门的吸烟危害知识宣传园地,内容定期更新。

4、重点抓好经营性娱乐服务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

卫生、文化(广电)、工商、旅游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大对经营性娱乐和休闲场所的吸烟危害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如在经营性娱乐场所醒目地方要张贴禁烟警示语或吸烟危害宣传品。

5、积极做好过往旅客的宣传工作

铁路、民航、交通、海关、旅游、工商等部门要积极进行过往旅客的宣传工作。

(1)在民用航空航站楼、铁路火车站候车厅(室)、港口候船厅(室)、长途汽车站候车厅(室)和地铁沿线各站台放置供旅客自取的吸烟危害宣传资料。

(2)各地候机/船/车厅(室),要利用闭路电视、电子显示屏幕等各种宣传手段,定期播放禁烟及其相关知识的公益广告和宣传节目。

(3)火车站、港口在适宜的地方设置公益广告牌或宣传专栏。

(4)宣传、工商、城建、园林、旅游等有关部门,在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要设立吸烟危害及其相关知识的公益广告牌或科普知识宣传栏。

(三)开展监督执法

“无烟广州”创建期间,根据《条例》和有关政策要求,开展执法工作,保障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等场所严格实施各项控烟措施。 1. 组织全市控烟暗访工作

组织全市控烟暗访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开出整改通知,并进行曝光,不断提升其控烟守法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较浓厚的全员参与氛围。

2. 开展全市的控烟执法监督

(1)对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执法督导,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 (2)控烟工作监督执法部门对各娱乐场所、餐饮场所、旅馆、网吧、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发出限期整改意见书,对逾期不整改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在媒体曝光。

(四)创建“无烟单位”

以推动无烟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营造无烟环境。重点做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交通工具等无烟场所的创建活动,推动限制性吸烟场所建立无烟环境。

五、分阶段落实工作安排

“无烟广州”工作分发动策划、培训指导、督导实施和评估总结四个阶段实施:

(一)发动策划阶段(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

建立和完善“无烟广州”保障工作组织建设,成立“无烟广州”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明确并落实我市“无烟广州”保障工作的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技术规范,对“无烟广州”保障工作统一指挥,整体运作。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各相关单位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1、建立“无烟广州”工作网络。要建立有效的“无烟广州”工作网络,各控烟或禁烟场所必须落实控烟责任人和工作联络人员,并提供需求信息,上报“无烟广州”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2、完成“无烟广州”保障工作的基本现状调查。对各级辖区内无烟环境建设情况要开展本底调查,全面具体地掌握各辖区对控烟保障的工作需求和技术需求。

3、设计印制禁烟标识模板和编印发放宣传资料。

4、制定控烟项目的评价标准。

(二)培训指导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

1、编印相关培训资料,组织开办培训班,分别对各级单位负责人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②烟草危害知识和劝阻吸烟技能。

2、对各相关单位控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三)督导实施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

1、宣传督导

2、执法督导

3、无烟单位创建督导

(四)评估总结阶段(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

评估“无烟广州”控烟效果,总结“无烟广州”创建工作。

六、效果评价

(一)过程评价

方法:直接观察记录

在督导实施阶段,调查各级单位、各场所对控烟项目的落实情况。依据《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和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各单位及各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评估,对控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提出整改意见。

(二)终末效果评价

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的方法对居民的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吸烟率进行调查,评价控烟项目的效果。

第9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创卫办的帮助和指导下,农业局干部职工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本健康教育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农业局领导在业务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不忘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同志任组长的农业局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做到各司其职,任务明确。年初制定了《农业局职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

二、学教结合,提升素质

(一)聘请专家,专题授课

1、“预防春季传染病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增强干部职工传染病防控意识,保护身体健康,农业局邀请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于3月18日在五楼会议室为全局干部职工举办了“预防春季传染病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副主任向全局干部职工介绍了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类型、传播途径及有效避免被传染的方法和应注意的细节,重点讲述了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办法。提醒干部职工做好预防工作,提高防病意识,教育干部职工要坚持体育锻炼,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此次“预防春季传染病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的举办,为全局营造了讲卫生、重健康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干部职工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健康生活,让生命之树常青”健康知识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局广大干部职工健康生活的意识,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高防病能力,6月24日,农业局邀请五大连池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在五楼会议室,为我局干部职工举办了一期“健康生活,让生命之树常青”健康知识讲座。

李院长在讲座中结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病理与成因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改善生活方式与加强自身调理相结合的角度,围绕健康生活主题,就生活方式、养生保健、心理保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深刻生动的讲授,并现场进行了答疑解惑。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健康知识讲座内容翔实、知识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听过之后受益匪浅。

3、“倡导和谐心态,成就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7月22日,农业局聘请市人民医院王院长在五楼会议室为全局干部职工举办了“倡导和谐心态,成就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王院长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事业、家庭、教育、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等六个方面,就新时期科学健康生活、培育良好的心理为大家做了一堂精彩的辅导讲座,使参加听讲的干部职工深受教育和启迪。这次讲座旨在提升农业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心态,为更好地开展全局工作贡献力量。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控烟意识

5月31日 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为了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教育,提高农业局干部职工对国家控烟工作的认识,远离烟草带来的危害,主动参与到戒烟控烟的活动中来。农业局通过张贴宣传展板、发宣传单等形式,让干部职工了解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好处,普及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群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了吸烟群体对控制吸烟的信心,同时还在单位的公共场所张贴禁止吸烟标志,督促干部职工自觉执行单位控烟规定,做到单位公共场所无人吸烟,领导带头控烟。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良好的无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更新干部职工健康教育专栏的宣传资料。同时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符合职工需求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健康教育专栏内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于6月17日组织农业局干部职工参加了“第十六届田径运动大会暨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此外农业局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业余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上一篇:援藏援疆总结下一篇:走进新时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