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2-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长辈并没有同步调整好教子方案,或者说没有更新教子理念,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有的甚至生搬硬套一些育儿书刊的方式方法,操作起来似是而非,所以一个个家庭教育误区出现了,代替孩子成长,便是其中之一。

在现代家庭中,六口人抚养一个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占主导,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中的一切事物都围绕他转,以致于孩子成了号令全家的“小皇帝”。

儿子同学的父母一直在为其儿子“什么都不会做”而苦恼。已经上了初二的他目前连腰带都系不好,他们担心他无法适应社会。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做一些改变,将来一定不能适应社会。

“吃饭穿衣不用管,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这是许多家长的想法,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帮孩子穿衣,洗手脚,嫌其慢,嫌其弄得不够完美等等。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都不用孩子动手和动脑,全部由家庭思考和决定。这种行为及思想无疑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让孩子失去了生活处理能力的实践机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生活处理能力差。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自信,还抑制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上述一样不会自己系腰带,不会整理床铺的孩子数不胜数,大学生也要父母陪读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过多地替代了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它影响着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孩子操作初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只要长辈们多些容忍与指导,从教其做,让其做,到看其做,循序渐进,逐步放开,坚持三周或一个月左右,我相信没有培养不出来的能力。在生活基本处理能力上,只要长辈们“懒惰”一些,相信孩子一些,孩子就会一点点成为小能人,大能人,无所不能的人,正所谓,小时候放手,长大才能放心。

对于已经产生了“后果”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多说“不”。当孩子在生活自理上要长辈去做时,长辈一定要说“不”,开始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自己也不动手去整理,还会招来老师或同学的一些批评,但不要心软,在其苦恼,无奈之后,他终会被“逼”上梁山,在他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给以适当的鼓励,他就会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好孩子是自信的,自信也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其实,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与父母们分不开的。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不仅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还应该学会生活的自理与自立。有了这些人生体验之后,他们才会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体会。

每个家长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但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因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而做成“孩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如果说替代孩子从事一些体力上的事还有机会弥补,一旦不再代替做,那么孩子也许会不得不自己做。但如果代替孩子思考,做人生的决定,那就会彻底地让孩子失去对生命的体验。拥有一次生命,却不能感受出生命的美丽与沧桑,这是对生命的残忍,也是对生命的不敬。

作为从事义务教育多年的老师,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直希望家长们从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来,不要让错误的溺爱毁了孩子。理智的爱是阳光,只有让我们的花朵在阳光下成长,他们才会成为栋梁之才。

作者:王殿武

第2篇:家庭教育“三原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专家评述:

纵观2013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缺失。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有误,他们有的不尊重孩子,把自己的观念和志趣强加于孩子;有的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传播给孩子,致使孩子的心灵严重扭曲;有的则把自己应尽的职责转嫁给了他人……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避免问题发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怪妈没送卡”,既折射出功利思维低龄化,同时又可以看出孩子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要让孩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和空气可以免费获得,其他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可得到。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力,通过公平的竞争当选,其他手段则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教孩子认识到,当班干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炫耀的资本或虚荣心的满足。

倡导爱与尊重

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了厚望,他们无不渴望孩子超越自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过高的期望则导致家长为孩子设立难以达到的过高目标,结果适得其反。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往往会使用过激的方法及言行来教育孩子,“谎称自己是后妈”的手段也许会换来一时的满足但绝不是爱,反而使孩子变得多疑、敏感、不信任。

人在生存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吃饱穿暖、人身安全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级的需求。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除了要给孩子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要给予孩子恰当的爱与尊重。如果家长强硬地把自己的愿望、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意外的损失,诱发不必要的悲剧。

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生存环境、教育经历等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性特征、智慧才能等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孩子擅长数理化,有的擅长史地政,有的孩子喜欢天文生物等大自然景观;有的具备领导才能,有的则因具有亲和力而适合做很好的社会工作者,还有的孩子则擅长具体动手操作的工作。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与孩子共同规划人生,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如选择背起书包到学校或是在家自学;选择45分钟课堂还是各种培优班,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分析其中的利与弊,最终的决定权则须交给孩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即便是把孩子委托给祖辈、保姆,我们也不可以找任何借口放弃对孩子的监督、管理与指导,如此就不会出现“捆绑教育”之悲剧。家长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切实从孩子的身心特征出发,因材施教,使孩子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长为健康、快乐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代新人。

(裴秀芳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作者:裴秀芳

第3篇:试论如何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摘 要]心理健康对人的发育成长至关重要,决定了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和面貌对待事业和生活。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养成对人的发育成长影响极大,幼儿时期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一生受用无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加强硬件建设;把握真爱引领;坚持“对症施药”

[

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都对在园幼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又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展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曙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和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一张白纸,可以画又新又美的图画。”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能做到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一、要抓好加强硬件基础建设这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时期的心理因素已具备成人的一切心理因素,只是程度和范围有所差异。幼儿的意志情绪,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及倾向的均衡发展是使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反之,如果幼儿的心理出现不稳定或反常状态,就会在幼儿的个体发展中带来潜伏阻力。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幼儿园环境建设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园内班内的孩童设施、玩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是幼儿园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育不会遗憾的投资。使幼儿拥有一个食、饮、做、卧、行、游、玩、学、思、探都十分舒适、自在、随意的空间。让幼儿在美德环境中学习、陶冶情操,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有愉快的心情去活动、成长。

镜头一:创造一个美德环境。如:花能让人赏心悦目,在幼儿没有入园前将教室布置成花的世界,让墙壁会说话。用废旧布片、海绵等缝制百朵郁金香、大太阳、摇钱树、向日葵等;门窗用即时贴、干枝、麻袋片、冰棍筷子、树皮、花布、扣子、大料等环保材料制作了内容各异的精美枫叶,将孩子们的照片镶嵌于其中,提供给他们很多美的遐想,乐于接受新环境。

镜头二: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想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顺利,取得成功,就必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4岁以前的幼儿,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直接影响很小,幼儿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幼儿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镜头三: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卡。幼儿入园后,需要将幼儿心理档案卡也相继建立起来。制定父母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档案卡;同时对幼儿的出生日、性格、爱好、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优缺点、主要经历、入园时间、对上幼儿园的看法、对老师的希望等都一一登记在档案卡上。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还可在档案卡上增添“随记”“日记录”和“学期记录”等表。从记录表中,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提高的幅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要切实把握好用真爱引领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一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是由他的动机、能力和体魄决定的,动机和能力都属心理范畴,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为这些孩子奠定这个基础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我觉得投入全部的爱心是关键,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心换真心”。

1.蹲下来同孩子讲道理,建立平等关系。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对幼儿园新奇的玩具兴致极高,优美的环境也令他们陶醉,但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以及将要离开他们的父母,让他们泪流满面。这时,教师要蹲下身子,将孩子搂在怀里,温和的说:“只请你给我一天的时间,如果我不能让你喜欢幼儿园,那么,明天你就可以不来了,好么?”之后,他将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并表示明天还要来。这个秘诀就是蹲下来讲话,给孩子自由和权利。

2.关注低龄幼儿的性别教育。在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应把性别告诉孩子。但当你问一些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儿时,有的孩子竟支吾不清。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不分男女,他们也不懂,于是,把男孩儿打扮成女孩,还赞美其长得漂亮,孩子还会美滋滋的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后果,这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要求以下几方面:一是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二是女孩留长发、戴头饰,男女孩衣着、服饰的花色不能相混淆。三是同样是收拾玩具,我会要求女孩“细心”“仔细”,凡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就请男孩来帮助完成。四是男孩不许哭,告诉他“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五是让男孩子学会忍让,从小培养好的品格。男女孩子抢玩具,一定都各有他们的道理,可以试图让男孩子明白“你是男子汉,可以让让她!”这样让小小年纪的他逐渐学会努力克制自己。六是班里孩子多,做事情不能都同时去做,可让女孩子优先。让男孩子知道女孩是弱者,需要男孩的保护和谦让;打针男孩哭是丢人的事;遇事男孩儿不和女孩儿计较;男孩儿、女孩儿要分别随爸爸、妈妈洗浴等等。这样做,女孩不但不觉得有特权,反而会自觉地向男孩儿学习这种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3.注重培养幼儿时期的秩序意识。一个人渴望独立最强烈的时期是幼儿期,但当我对家长说起对秩序的最敏感时期也是幼儿期时,家长往往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每天都忙于弯身整理孩子弄乱的木块、毯子、玩具等等。其实,在幼儿期,秩序的种子在一些爱玩的孩子身上已经开始萌芽了。如,看动画片时,声音太吵,有的孩子反感的说:“别说了,我都听不清了”;喝水时,孩子会端着杯子对我说:“老师,他挤我,把水碰洒了”;午睡前因脱衣服缺乏条理性脱不下时,孩子会急得直哭;开运动会的看台上,孩子会说:“你都站歪了”等等。这些现象看似平常,但其中孕育着讲秩序的嫩芽,就看我们能否注意它、培植它。我注意依靠榜样的作用和耐心说服,使幼儿懂得怎样为每件东西安排位置,使他们从小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

4.培养幼儿的情感应首先培养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奉献精神不仅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为他人服务是对幼儿进行心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幼儿在早期没有得到机会为他人服务,以后再需要他服务时,他就会畏缩不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需要鼓励他为别人服务,让他觉得他很需要。也许这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孩子帮忙可能干得更顺利,尽管我们麻烦了一些,但却培养了孩子的奉献、助人的能力。如让幼儿值日生,为伙伴摆碗、摆勺、摆鞋、扔垃圾、收拾积木柜、浇花、扫地等等。做这些事他也许会弄得一塌糊涂,但这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用的人,他会有欣喜的感觉。

三、要坚持“对症施药”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经过多年的总结实践和研究分析,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抑制性。这类幼儿遇事胆小拘谨,没有自信心和上进心,总认为“别人都不喜欢我”。二是过于表现型。此类幼儿往往是收到溺爱,极其喜欢赞许、奖励,爱表现自己,如被赞扬的人没有他,就会生气、嫉妒。三是躁动型。此类幼儿爱激动、烦躁、多动,容易伤害同伴,做事极端,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发生打架、争执现象。四是反抗型。此类幼儿往往易引起逆反心理,如拒绝游戏、不吃饭、不带物品或是眼睛望着你却一言不发。针对这几种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好方式。观察是挖掘孩子天赋潜力的开端。观察需要花费时间,要有责任心、目的性,要抓住所有的机会去观察孩子,观察他所做的一切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他成为独特的人,也会使教师的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2.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孩子们模仿成人,这是奠定基础的最好方法,也是做教师的重要责任。不能禁止孩子模仿,相反应该让自己值得模仿,哪怕是教师行为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具体到每天的活动。全神贯注地做事情,就像孩子也需要全神贯注做这件事一样。当幼儿看着时,就做得比平常更慢些,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例如,用两只手端少量的东西;系鞋带时,就像那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事一样。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对所做的事全神贯注。

3.及时排泄幼儿心中的不快。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行各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幼儿先天就拥有这股源泉,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就拥有了乐观向上的情感。幼儿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烦恼,如“他不和我玩了”、“这个玩具我不喜欢”、该带的东西忘带了、“爸爸、妈妈吵架了”等等。在成人看来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的心中却是相当发愁的事,若不及时排解,长期积压,幼儿是不会活泼开朗、正常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排解幼儿心中的不快。这也是赢得幼儿信任的极好方式。

4.注重微笑与赞美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无论你是面对全体幼儿还是只与幼儿个别交往都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和关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真诚的交往,力求与孩子们呢心灵交融、共鸣,这样才能有利于使幼儿树立一种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共同发展的信心和信念。

5.巧妙加强幼儿间的交往。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幼儿能否顺利地与同伴交往、和睦友好地与伙伴相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交往中融合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随意性和实践性。交往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绝好机会,也是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综合素质的效果展现。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还要注意不能过多干涉交往。

6.处理好特殊性与非特殊性的关系。关心、照顾幼儿是不损伤幼儿的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但用得不得当,往往也会严重刺伤幼儿的心。蒙蒙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一次电视台到幼儿园拍摄新年“七色花”节目的室外镜头时,为照顾感冒的蒙蒙,把她留在了温暖的教室里。就是这种照顾,使得为了这次活动一大早就起床梳妆打扮的蒙蒙伤心地流了泪。所以,照顾幼儿的时候要处理好特殊性与非特殊性的关系。

让幼儿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就必须使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心理的健康使身体茁壮成长,心理的畸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邪恶的种子和隐患。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幼儿教师要勇于担此重任。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蔡天丽

第4篇:关注孩子生命安全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城镇一中暑假告家长书

各位学生家长:

根据上级规定,城镇学校暑假自2011年7月3日(星期日,农历闰6月3日)开始,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农历8月3日)结束。

暑假期间学生分散在家,请各位家长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安全,关注孩子的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确保孩子平安、愉快、健康的度过假期。

1.交通安全方面。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公路上靠右行走,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上打闹玩耍做游戏,有车来要及早避让;不搭乘超载车辆,不搭乘农用车、三轮车等非载客车辆,不搭乘无牌无证的摩托车。

2.建议您的孩子在放假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旅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3.饮食方面的安全。家长要教育子女不购买无安全保证的食品;不吃变质的饭菜,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少吃生冷食品,不喝生水;不吃山上的野果,严防食物中毒。

4.要教育监管孩子不去沟塘河坝水库等不明水域洗澡游泳;不私自或擅自结伴到水边玩耍,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5.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煤气等设施,安全使用、规范操作,做好防火灾、防触电、防煤气中毒的教育;教育孩子学会防雷电、防台风等避险常识。

6.教育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坚决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场所,不看不健康的书籍、杂志等。

7. 教育孩子学习自救自护的常识,牢记并学会使用

110、1

19、120等求助电话。重视提高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窃的意识,教育孩子不经监护人同意不要在外过夜,不去僻静小路,不随便和陌生人交往。

8.为孩子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适当购置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完成暑期作业,多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体育锻炼。

9.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请家长引导孩子通过网络、电视、阅读报纸等了解新中国和家乡的历史,关心国内外大事;适当安排孩子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懂得关心他人,提高小公民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密切配合,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管理,促进孩子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城镇一中

2011年7月1日《暑假告家长书》请家长阅后签字:__

学生签名:年级班姓名____

第5篇: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罚、心罚学生现象还没有杜绝,传统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依法执教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短期功利思想不可忽视。教师要依法执教、熟悉教育政策,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的班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但有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几年来,中小学一些现象发人深思:

1、因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一怒之下推搡学生,

2、因学生不会或调皮,在教室外罚站、罚作业;

3、因学生不会或调皮,教室里面壁而站;

4、学生有错回答不出问题,大声训斥、指责、面沉似水、双目圆睁、剑拔弩张;

5、对差生的语言不恭:“我们班这俩笨蛋,拉了我很多分”、“他呀,活神仙也教不会”、“脑子进水了,什么也不会”„„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二、剖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评价观错位,不到位。传统教学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还根深蒂固。片面理解“严师出高徒”,信奉“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师道尊严”思想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新的师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把学生当成平起平坐的“人”来看待。总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教学中“动口”不起作用就只能“动手”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处在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学习的结果也不同。

二、心理失衡,迁怒学生。部分青年教师由于个人近期或家里生活、情感、情绪变化,加之学生犯错误的诱因,极易将情绪迁怒于学生,因而产生“师源性”伤害。

三、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合法中进行:

《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要优生差生同样对待。

《教育法》第36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在一年级新生招生时就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保证巩固率100%,“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款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师法所不允许的。“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这说明大张旗鼓的反对制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是法律所赋予教育管理者的职责。 2.要掌握一些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确保普及率、巩固率100%,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还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在教育上为“三农”服务。教育部长周济说:“投入再不足也不能乱收费。在这一点上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3.设立警戒区,警醒教师不越雷池一步:

(1)把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关,毫不含糊的执行学籍管理办法。

(2)从学前班抓起,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强化班规、校规,形成学校教育力度,向张淑英、王丽老师那样,重视学习习惯培养。邪气一定要压下去,正气一定要树起来。大张旗鼓地评选学校

“十佳少年”,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学生作报告,让身边的榜样发挥作用。 (3)对情节严重的教师采取通报批评、考评扣分、评摸、授奖限制、调离原学校等方式,绝不漠然处之;对情节一般,习惯性动作的采取戒勉谈话,量化扣分、调换班级,限制量化奖励等措施,促其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教师以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严格规范转入学手续。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在学生身上打创收主意的做法已经没了市场。只要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正确的转学手续,学校就要无条件接收,纳入学籍管理,就要允许学生参加班校活动,参加考试,任何人也不能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中心校依据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调整政策,从寒假开始,一律停止对弱智儿童的认定,所有学生全纳入量化考核范畴。这是出于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特别弱智的儿童,对聋哑儿童,劝家长上滦平特教。如果条件限制,不能上特教,也应无条件接受。

4、从深层次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管理好学校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其实人是特殊的高级的动物。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品质上叫人格,人格还表现在有独立的权利、义务,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大人、孩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说明这一点。尊重自己的人品,行得正、立得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理面前,刚毅不拔;错误面前,敢于正视,敢于承认,清澈透明如水。要强化职业感。教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和工人生产、农民做工、军人保国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生计生存需要。是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工作的。不能超越“临界线”,即下限指教育法规,上线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比较我们,学生崇拜我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尽应该尽的义务。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如果孩子不犯错误,什么都会,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就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要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就要包括包容孩子犯错误,甚至犯我们忍无可忍的错误。

其次,教师要把家长当成“人”来看待,包容家长,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家长的素质,为“三农”服务。孩子之间闹矛盾,或师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有的家长通情达理,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教师不恼不愠,“冷处理”。在这方面杨久平老师几次给刁钻家长解决纷争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喜欢宋桂平,喜欢张秀芝、刁淑燕、杨淑芬、封淑华„„唯一的答案,他们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瞻前顾后不是错,是对自己潜滋暗长的不良情绪的收敛、控制,是自省,是成熟的表现。古人说:“年少气盛,戒之在斗;年老体衰,戒之在得”。我们都要带头研究学生,带头家访,带头研究有问题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智慧的教学。要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讲究传授知识,今天讲究重过程、方法、体验;但如果忽视知识的传授,那么过程、方法、体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今天提倡“以学论教”、“依学路设计教路”,但不能“唯儿童论”;“放”的是孩子的思维,“放”的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班风,严格作业永远没有错。但还应该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就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就和谐。学校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课堂”。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快乐的人生,学生幸福欢乐的童年,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第6篇: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的神圣神圣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孩子的事牵动着我们的心,孩子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观念更新、进一步促进教育方式创新、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进一步推动教育观念更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育儿理念。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先进,不仅看教学条件,更要看教育观念;不仅看学生成绩,更要看学生进步;不是看选拔学生,而要看培养学生。看一位教师是不是优秀,不仅看教书,更要看育人;不仅看言传,更要看身教;不仅看教学成果,更要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看一位家长是不是合格,不仅看给孩子物质条件,更要看给孩子精神财富;不是看为孩子开辟“捷径”,而要看为孩子发展指路;不是看支配孩子,而要看与孩子共同成长。

其次,进一步促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

一、因材施教。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家庭的教子方式。中小学生处在人生起步阶段,“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逐步养成的;“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正确观念是在教育过程、生活保障中逐步树立的;“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美好情感是在校园文化和家庭氛围中逐步形成的。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事关安全、健康的因素和环节很多,一定要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事关长远的细微“小事”和细节很多,一定要把教育做得精细;事关情感的“琐事”和“烦恼”很多,一定要充满爱心。

最后,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现在的任务是如何积极稳妥地把改革推向前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原则大家都同意,但付诸行动,还会有困惑;校长也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怎么办;教师也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怎么办;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太累,但将来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促进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施教;通过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的多样选择、成长成才铺设道路;通过加强学校的管理,使学校充满活力、富于创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这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童年快乐、终身学习、一生幸福。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

(此文系作者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的书面致辞)

(《中国教育学刊》2012.1)

第7篇:浅谈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接受最早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起到指导 、协调作用。要实现教育的最好效果,就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小学教育来说,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渐渐懂得了它的深刻含义。 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一、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一个班集体,同样的老师教,孩子的行为习惯却不相同,是因为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先从父母那儿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教育好孩子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二、充分调动小学生家长的教育主动性,实现家校合作

实现家校共育,教师首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教育观念及对孩子教育问题方面上的认识,相互切磋,达成共识,商讨教育对策。

(一)“爱孩子”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要实现家校共育必须经过小学教师的艰苦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爱孩子”,要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另外,老师对待家长还要做到和蔼可亲,言语恰当得体,让家长感到可亲可敬。我们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为了达成共识,只有认识统一了,教育目标才能一致,才能实现家校共育。

(二)、教师要信任、理解家长,要有服务于家长的观念

学校要做到充分发挥家长主动性的关键,在于信任、理解家长,要有服务于家长的观念。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只是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教师应该诚恳地给予指导,不能埋怨指责,更不能认为孩子的成长都是学校的功劳,孩子的缺点都是源自家长教育不当。另外,我们在做家长工作时要有“服务家长”的观念,诚恳听取家长建议,把我们的工作做得使家长安心、放心、开心,使家庭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和谐的亲密关系。

(三)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

学校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庭转变陈旧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促进家长发挥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1. 及时向家长汇报教育内容及孩子在校的表现

首先,要及时把学校每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重点向家长介绍,使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地作出配合。另外,教师要向家长及时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共同研究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教育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2. 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

现在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但认识上有偏差:重智轻德。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绩争第一,对孩子的品德发展、个性形成、行为习惯养成比较忽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在孩子的文化学习、智力开发、才艺培养上,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成才。其实,这些并不是决定孩子是否能有所成就的唯一因素,孩子的人品、性格同样重要。 3. 教育要面向全体家长

对于家庭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孩子,重视对每个孩子家长的指导。特别是对那些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教育能力较差的家长,教师更应该加以关注,因为这些家长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工作的重点不能单纯地根据孩子在校的表现来确定,还要根据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来综合确定,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

(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只有积极参与学校教育,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共同使孩子达到最佳的教育目标,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 家长应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

家长应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家庭生活环境应当清洁整齐,每一样物品都应有其固定的位置,注意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良好习惯。在家庭生活中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摆放碗筷桌椅、扫地、帮父母取放东西,高年级孩子洗自己的衣服等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讲卫生、有条理、负责任的生活行为习惯。在家庭中,家长还要建立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建立尊老爱幼,夫妻互敬互助的良好伦理关系,如果父母之间感情淡漠,经常为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争吵、打架,势必会给孩子在心灵上留下阴影,造成心理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不断学习思考,充实自己的科学育儿知识,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 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待孩子要合理地掌握“爱”和“严”的分寸,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耐心听取孩子的合理的建议,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也要抵制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耐心说服,绝不能姑息迁就。 3. 家长以身作则,时刻做孩子的榜样

古人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才能有良好教育效果。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并不能做到,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失去威信。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

三、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作用

要实现家校共育,需要教师真正确立:家长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育合作伙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资源,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特有的作用,增强教育效果。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作用,扩大教育时空,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单靠任何一方,都是存在缺陷的,只有双方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第8篇: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讲课提纲

一、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1.误区:刚进入一年级,好多家长对孩子充满着希望,更有的把自己没有 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精英而非一个普通的公民。 (这不是家长的错,现 在在教育界也有这样误区:课文《生命的林子》 、高考制度的导向。

2.目标:遵纪守法、礼貌待人、乐观向上、热爱劳动、尊老爱幼、热爱生 活„„个性化的培养。

3.实施:要先成人,再成才。身体不好是废品,成绩不好是次品,而品行 不好是危险品(不尽正确 。 (有的家长只顾学习而不及其他

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重点是:喜欢学校、 喜欢老师、 喜欢学习、 礼貌待人、 自理自立(自己穿衣、吃饭、背书包等,也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与同伴和 睦相处等(有家长跟孩子说:有人打你一拳,你要回一拳 。

目标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宽严来说,应该是先严再宽。 中国人大多 会说,现在孩子还小,长大了再改。事实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越大越难改,小 时候很快就能改过来,大了就难了。如:自己穿衣、饭要吃好(家访中,有孩子 饭前吃零食,到正餐时就吃不下了,过了点,又饿了 、吃饭时加汤、边吃饭边 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等。只要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要坚决改过来。应该 要使孩子像放飞的风筝:慢慢地往外放,偏离了,收一下;不管怎样,线始终在 你的手中。待到成年了, 就要放飞了, 这时孩子就成了在天空中自己翱翔的雄鹰 了。那时,你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与文化素质不高的家长都可以做到。

1.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等。不当着孩 子的面吵架。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跟爷爷奶奶住、跟外公外婆住、随母亲、 随父亲 。即使离婚也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千万不能种下仇恨的种子。 2.家长榜样。一是为人处世,二是对学习工作的热爱。耳濡目染、言传身 教、学习型家庭、创设学习环境(少打或不打麻将 。有的家长甚至想,我现在 这个年龄了, 已经成不了什么大事了, 接下来要看孩子的了, 这是大错而特错的。

你的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3.家庭教育要一致,可以唱红脸、白脸,但不能唱对台戏。如:边吃饭边 看电视。 一个人可以把电视关了, 可能孩子连饭也不吃, 另一个人千万不能去开 电视,而是劝说,表示理解,要他吃好饭再看电视。如果时间错过,那就跟孩子 商量一个合适的时间。

4.要有与孩子一起交流的时间。每天半小时。家长或忙于挣钱,或只顾自 己看电视,或打麻将,或上网玩游戏(孩子上网。家长必须严格控制,网吧绝对 不允许。 家长可以举报 ,极少与孩子交流。大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是什么。 专家建议:全家共进晚餐(利用晚餐进行充分交流,话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当然 千万不要指责, 不仅不利于学习而且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 交流内容可以是:你今天高兴吗?说说学校里有趣的事 (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校生活, 那就每天要求 孩子说出三件令其开心的事 (不指责,不要老问学习,不要到有问题时才问 。 家里的事、父母的工作告诉孩子,甚至于工作中的困难等。尊重孩子,家中的事 (一年级可以是告知征求孩子意见。

5.要多为孩子购书。有的家长,孩子要吃这吃那,毫不吝啬,但要买书就 不舍得了。书要适合孩子看。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水平,更重要的 是能提高人的素养,陶冶人的情操。学校每星期有一节阅读课,到时可以共享。 6.有条件的话,为孩子创设一个自己的小天地(孩子尽可能独立睡 。一个 小书桌,有孩子喜欢的书,墙上有孩子的作品,将来的话有孩子的奖状等。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穿衣、整理书包等,随着年龄的 增长,能做的事也应越来越多 。按时作息。出行。倾听他人说话,表达自己意 见。

2.学习习惯。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习惯比成绩更重要。成绩只能说明一 时,而习惯却能影响终身。

在家的学习习惯主要有:做好作业再玩(根据局里规定,老师不布置书面回 家作业的 、 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 (家校路路通的作业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 做作业时注意力集中 (不边做作业边玩、 边做作业边看电视、 边做作业边吃东西 。 作为家长主要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议家长不另外布置作业, 个别 孩子家长要适当辅导。

建议: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 今天叫他画一只 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 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 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 一位细心的妈妈 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 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 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 把该办的事办好, 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 3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 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 孩子又轻松做到了。 父母的要求依 次递减, 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 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 更重要 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经常有家长问:怎样教育引导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对学习感兴趣?不要让孩 子觉得是在逼着他学习。

1.降低要求。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好像让孩子跳一跳能摘得到的苹果。

2.表扬成功而不要痛斥失败。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周弘、周婷婷,多说 “你真行” ,不说“你真笨” 、正确对待失败(哪个成人会对因学步而摔倒的孩 子加以指责呢 (不迁怒、不贰过 。

3.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你真笨”或不耐烦。一外国教育家 认为:会回答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会提出问题的孩子是智慧的孩子。 4.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只重视学习结果(成绩而很少关注平时的学习 情况,往往是成绩出来了,才想到要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

5.让孩子像爱玩那样热爱学习。玩中学,学中玩(教育上有一句话:聪明 是玩出来的 ,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的玩,并加以指导(从玩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注 意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 。 (爱迪生

最后, 送给大家三句话:一是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二是你膝下的孩子说他行,不行也行;说他不行,行也不行。三 是你孩子的教育专家是你家长自己。

第9篇: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修改稿)

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杨楼镇家长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2011-11-28

1 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杨楼镇家长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家长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系统地开展青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质量,树立正确成才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我镇在市教体局和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 家庭教育工作,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教育系统工作计划,坚持不懈地运用这块阵地为广大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家长学校自2006年秋开办以来,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家校沟通搭建了桥梁,为育人构建了和谐的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我镇家长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势在必行。 我镇现有初中三所,小学十七所,分布在17个行政村,在校生6323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观、子女观是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开办家长学校,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的,当时正值省教育厅和平顶山市《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先后下发。通过学习,我们吃透了文件精神。针对多数家长在对子女教育方法欠缺,普遍存在教育孩子全靠老师的糊涂认识的状况,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开班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培训,帮助其尽快转变观念,提高管理子女的能力。

目标既定,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意见》、《全国家庭教育知道大纲》等文件精神,针对新形势下家长学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于提高家长素质,改变家庭教育工作陈旧观念,努力提升全镇家庭教育水平,更好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实际,在在镇教育关工委老同志的配合下,全镇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办起来。现有家长学校20所,家长学员6000余人,兼职讲师24名,外聘兼职讲师18名。镇中心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中心校校长王留占任组长,教育关工委主任李克光、副主任李朝任副组长、副主任王官书任业务组长。各中小学校相应成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明确一名校级领导任校长,具体负责本校的家长学校工作,离退休教师、班主任、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其中。杨楼二中等部分学校还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其成员是一些有一定热情、能力和影响力的学生家长代表,他们提出教学建议,反馈教学效果,进一步了增进家校沟通合作。同时,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孩子入学家长进校的学员招生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家长学校的管理,实现家长学校的长态化运转,使家长学校逐步成为面向广大家长,推广科学家教理念和家教方法的实实在在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依据校情,有序开展工作。

我镇各家长学校能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现状、中小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等实际选用教学内容。向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的成果,赢得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阵地对家

3 长进行公民道德、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兴农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家长自身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准确地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为孩子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我镇二中,近几年来教学成绩突出,学生辍学率下降,教学环境改变与成功开办家长学校密不可分。该校从中尝到了办家长学校的好处,办学思想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是要他办家长学校,现在是他们要办家长学校,要办最好的家长学校。该校思想认识提高了,因此他们始终坚持先教会家长,再教育学生的思想,并以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为目的,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家庭、学校及社会相结合教育体系的办学模式。我镇一中还从教师中选拔出优秀教师兼任家长学校教师,负责家长学校工作,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在经济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配备了电脑、投影等,作为家长上课工具。我镇三中、下水小学、中心小学等学校把班主任定为家校活动联络员,这样就组成了一支稳定的、家教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全校形成了指挥灵活、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使家长学校工作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指导,帮助各校办好家长学校 。选定了《中小学生父母必读》、《中小学家长学校教材》为教材,依据实情,确立教研专题。我镇中心小学自开办家长学校以来,除对家长学员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等素质教育外,还依据该校实际情况确立教研专题,“搞好隔代教育”并办特色班——“爷爷奶奶班”,使许多代理家长----爷爷奶奶们知道了溺爱下一代就是坑害下一代的

4 道理,取得了。近年来,由于打工潮的影响,不少家庭目光短浅,在金钱的驱使下,想让孩子早一天离开学校,加入打工族的行列,又因孩子本来就有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巩固,针对这一问题,我镇三中确立了“教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不少学生的成绩明显上升,扭转了学生辍学率增大的趋势。

三、严格管理 注重实效

家庭教育是一项基础希望工程,不仅工作大量,而且涉及面广,如何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在家长学校方面我们要求做到了“六个到位”:

1、计划、安排到位:每学期我们要求各家校针对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集中解决1—2个突出问题;制定家长学校活动安排表,分发给家长,使家长心中有数;提前在学生及家长中展开摸底筛选,选出讲座题目,指定专人备课。

2、做到时间、听课家长落实到位。为了确保每期活动照常进行,每次家长培训前,要求家校都提前一周印发通知书通知家长,然后学校统计各班家长的出勤率 。由于聘请的教师或者班主任老师精心准备,选题切入点很新,家长都能很认真听课,并作听课笔记,还有一些家长与讲课教师产生了共鸣,主动与家教讲师共同磋商 ,一位家长学员深有感触的对讲师说:“讲得好!我一直认为天大地大,在家老子为大,今天才懂得还要和孩子做朋友的道理。”课堂气氛好,培训效果好。

3、制度、措施到位: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保证。

5 为此,我们要求各家校制定了家长学校校长职责、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职责、家长学员考勤制度、家长教育规范等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家长、教师有章可循,对家长学校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师资到位、活动场地落实:我镇家长学校聘请乡关工委主任李克光校长为名誉校长,聘请王官书校长等老领导为专职教师;要求各家校精选教师组成一支优秀的家长教育团队。2006年,我们邀请平顶山市家教专家王端到镇政府做家教专题讲座,全镇300多名教师、全体离退休干部、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等,近600人参加了学习。2010年,我们就邀请河南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杨楼二中副校长李伟强为我们讲师团作报告,传授先进的家教经验。为了确保每期活动照常进行,学校为家长学校安排了固定的场所(学校多媒体教室),。在学校经费不太充足的情况下,学校想方设法保证家长学校教材等教学用品的供应,满足家长学校的正常开支。

5、计划落实到位:每学年之初,我们会结合往年的经验和不足制定出新的家长学校培训计划,在实践中不断的弥补不足,逐条落实。为了从思想上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的认识,从而提高家长的参训率,建立相应的考核档案,我们把家长的参训情况考核到班级和个人,使家长参训率达到90%以上,讲授知识掌握率在6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将每期的家长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表、学员名册、交流教材等一一归档;学年末,评选出优秀家长和发放家长培训合格证,做到工作的有的放矢。

6、教育重点落实到位: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味地对孩子严要求,不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略不顺心,轻则责骂,重则殴打,致使青少年心理扭曲,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家长在新的、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对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甚至急功近利、出现偏差。。对此,我们要求讲师团成员在教学内容上,重心放在成才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两方面上。号召广青少年学生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不图孩子成大才,但求子女能成人。同时,在广大青少年家长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家长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孩子们树立起好的榜样。

四、兴办家长学校累累硕果。

起初,家长学员把家长学校理解为家长会,有思想误区,认为可参加可不参加。通过我们有针对性的讲解,拿活生生的事例讲给家长,使家长认识到家长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参与率逐步增高,达到总数的90%--95%。每期总是到得早、到得齐,象孩子们上学一样,严守校纪。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五年多来,学生数在250人以上的学校开班情况很好。长年风雨无阻,寒暑不间,家长们接受培训的热情异常高涨。

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更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化解了不少社会矛盾,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镇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06年以来我镇中招成绩逐步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1年中招,考入市重点高中184人,全市前100名占11人,再一

7 次创造了历史新高,谱写下我镇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连续多年无一例犯罪事件发生,思想道德建设已初见成效。家长学校工作已结出了硕果累累:2010年10月,杨楼二中家长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杨楼一中家长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家长学校 。

站在成绩面前,我们并不满足。回首几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与兄弟乡镇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今后在工作中我们更应加强团结,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再接再厉,拿出老同志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再铸辉煌。把我镇家长学校办的更具特色,向全镇人民再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楼镇中心校 2011-11-28

上一篇:物业秩序主管述职报告下一篇:班主任工作计划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