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商务局扩大消费方案

2022-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县商务局扩大消费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县商务局扩大消费方案

扩大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与网络购物需求的政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了我国居民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阶段阻碍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网络购物需求;政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互联网应用逐步普及,用户数量增长迅速,

市场扩张步伐开始加快。利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手段从事网络贸易的企业用户及生意人群体,已成为信息社会经济领域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这类群体的发展壮大,传统商业规则和商业秩序正逐步被重新解构,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商业规则和秩序开始构建,虚拟经济网络已初具雏形。自2007年至今,中国网民数量实现指数型增长。与互联网一起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广大用户已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文化及生活方式,并由此推动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成长。与此同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我国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内消费环境更加优化,百姓消费意愿明显增强。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较去年增长18.4%。政府还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明确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未来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有望继续实现较快增长。一方面,消费环境的优化、居民收入的增长,有利于推动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扩大,也对拉动我国内需,摆脱外向型经济依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居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居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基础日臻完善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基础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网民规模的加速渗透,为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954.9亿元,较上年增长20.5%,并高于上年14.4%的增长率;其中,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58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2010年,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2236万户,达到12634万户。在网络基础环境优化的同时,互联网也不断向人群渗透。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同时,从事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亦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达20700家,其中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12500家。网购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显示出网络购物市场不断增长的供给能力。同时,促成交易、服务购物网站和网店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也日益兴盛。2009年基于淘宝平台衍生的中大型电子商务服务商数量仅有19家,2010年达到159家,增长了8倍。相关领域不断涌现新服务模式,显示出网络购物相关服务门类细化、产业分工加深的特点。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促进网络购物厂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全面提升网购服务的品质。

2.网络购物市场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由2006年的258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5231亿元,自2007年来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一倍以上。同时,网络购物市场在我国社会消费品市场中的地位也在持续攀升。网购市场交易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08年的1.1%提升至2010年的3.3%。网络购物逐步成为网民常态的消费方式,网络零售也成为流通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成分。

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是居民电子商务消费提高的基础。截止2010年底,中国B2C用户数量已达8500万人。据北京海纳互联网研究中心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B2C用户数量将由2010年的1.18亿人,上升至2013年的1.84亿人。同时,网购用户购买频次逐年提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网购用户半年平均网购次数达到10次,较2009年增加4次。同时,半年网购10次以上的用户占比提升较快,达到22.1%,较 2009年上升11.2个百分点。201年网络购物市场上销售最旺盛的商品是服装鞋帽,购买用户比重为 70.1%。其次是电脑数码产品和图书音像制品,购买用户比重分别达到31.6%和31.4%。

3.网络购物平台日趋成熟,影响力不断加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购物市场经营形式逐步成熟,B2C在市场上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团购、秒杀等新型营销模式加速涌现,网络购物市场呈现出从传统向线上市场开拓、垂直向平台化发展的特点。按照线上和传统、平台和自营的差异,目前购物网站大致可以分为:线上平台商、线上自营商、传统平台商和传统自营商。线上自营的网购企业经过了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也呈现平台化的趋势。当当网、京东商城和麦考林都先后开展第三方联营方式,通过差异互补、丰富产品线向平台、半平台化过度。同时,传统的平台商和自营商不断加入线上市场。如中粮旗下的我买网,富士康推出飞虎乐购,苏宁网上商城苏宁易购,沃尔玛加快在线上市场布局等。百货、家电、服装等行业的流通领域加速从线下向线上发展,网购市场上不断涌现从传统市场向网络领域开拓的新力军。日趋成熟的网络购物平台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将网上商品的价格优势深入人心,并进一步突显出网络购物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网购消费者的队伍。2006-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从3357万人扩张至1.61亿人,增长了4.8倍,网购渗透率也从24.5%进一步提升至35.1%。

4.B2C 逐步替代 C2C 成网络购物第一大主流

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和网购渗透率逐步提高为中国网上零售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中,B2C电子商务凭借其时效性强、便捷、低宣传成本等优势引起了业内厂商广泛关注,不仅涌现了众多纯线上业务的B2C网站,而且各大传统企业、C2C运营商也纷纷开展B2C业务。传统制造厂商及实体渠道商通过自建电子商务网站或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的模式,将电子商务作为其商品销售的线上渠道,如苏宁电器自建的苏宁易购商城、百丽商城、优衣库等。凭借价格优势,传统厂商强势介入B2C电子商务领域,成为拉升电子商务市场消费的又一力量。与B2C相比,C2C购物往往存在信誉、质量和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用户的购物欲望。B2C网上商城则省去更多的中间环节,能真正做到既物美价廉,又有售后保障,迎合了消费者的网购需求并打消其心中顾虑。B2C平台提供的产品在质量、品牌、售后等系列核心环节上,远较C2C平台有竞争优势。因此,C2C企业也未雨绸缪开始布局代表网购未来趋势的B2C业务,如淘宝推出淘宝商城、百度提出X2C进军B2C领域等。受此驱动,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逐步呈现出替代C2C成为网购第一大主流的趋势。B2C市场的收入规模从2004年的13亿元升至2010年的56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90%。用户规模从2004年的600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1.53亿人,年均增速超过40%。据清科研究中心预测,至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B2C收入规模将达到1550亿元,届时B2C用户规模将达到2.98亿人。

5.垂直 B2C 企业寻求多元化扩张,配套服务日趋齐全

B2C企业在原先垂直领域取得一定行业地位后,逐步寻求多元化扩张,以求减少对某单一行业的依赖性,从而既可减少行业周期性风险,又能扩大企业营收规模。如当当、卓越亚马逊、凡客诚品、京东商城等,纷纷突破原先在线销售的单一品牌与产品品类,由专注细分领域转型进军相关行业,通过多元化经营谋求企业规模扩张与盈利突破。受此影响,电子商务B2C市场显现出垂直细分化发展趋势。市场逐渐分化为3C/家电类、出版物类、服装类、母婴类、珠宝类、礼品类等细分市场。其中,3C电子商务B2C市场发展最为引人注目。从市场份额来看,截至到2009年底,3C/家电类B2C市场销售份额排名第一,销售收入约为99亿元人民币,所占行业总额比重达44.2%。

在行业扩张的同时,网络购物市场的支付、配送及售后配套服务更加齐全,服务形式日趋多样。在支付环节,购物网站均开通了多家第三方支付渠道,大部分购物网站可局部实现货到付款。在物流配送环节,一些行业领先的B2C 企业,如当当网、京东商城等,能独立提供物流服务。从依托第三方物流逐步转向加大对自建物流的资金投入,向产业链下游有机扩张。通过自建物流配送体系降低资金周转周期,提升服务品质。从而,在做好平台与服务“内功”的前提下,实现网购产品仓储——物流——配送的“一条龙”服务。在售后服务环节,大部分购物网站执行了传统零售业的退换货制度,一些购物网站还实行了7天无理由退换、价格保护及延保服务等。在买方占主导的网购市场上,相关配套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购物网站的支付、配送和售后服务方式将更加迎合用户的消费心理,提供更多可选择、可实现的个性化服务。

6.资本市场投资不断增加

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尤其是网购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的注意,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投资力度加大。2006-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B2C 行业及相关领域共发生投资事件95笔,涉及企业44个,披露投资金额达6.04亿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商务B2C领域已发生11笔投资事件,其中7笔披露投资总金额达1.49亿美元,平均投资金额2132万美元,高于2008、2009年电子商务B2C市场平均投资金额。通过运作网络购物网站上市,早期进入的风险投资将所持有股票套现后会获得高额收益。如2003年老虎基金投资当当网1100万美元,在当当网上市后这部分股权市值升值至3.4亿美元,投资收益超过30倍。在巨大回报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希望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分一杯羹。这一方面表明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为电子商务在物流、支付等体系的完善提供资金保障。据艾瑞咨询预测,两三年之后中国有望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购物国家。可预计,今后国内外资本对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投资将会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居民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数厂商资金周转存在困难,处于非盈利状态

除了专门化的网上商店外,消费者普遍希望网上商店的商品越丰富越好。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B2C 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去充实货源。许多 B2C 企业一开始就把网上商店建成一个网上超市,网上商品大而全。然而,由于客户群定位不准,导致虽然访问量较高,但交易额较小。缺乏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也严重制约了B2C企业发展。目前,相对于货到付款,在线支付方式的用户认知度不高。用户尤其是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对在线支付的认知培养尚需时间。而随着电子商务B2C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货到付款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且资金回转速度较低,导致企业资金周转普遍存在困难。目前,绝大多数 B2C 电子商务企业主要资金来自风险投资,往往当电子商务运营的环境建立起来后,账户上流动资金已所剩无几。与此同时,较低的毛利率、较高的用户获取和维系成本、市场营销费用、自建物流成本、库存成本等因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厂商均处于非盈利状态(见图1),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2C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1 B2C厂商经营成本剖析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信用机制和电子商务立法不健全

发展电子商务需要良好的诚信保障,市场诚信除了依靠商家自律,也需政府部门政策监管。有的商家出于利益最大化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将信用风险转嫁给交易双方,发布虚假信息,扣押来往款项,泄漏用户资料。买家提交订单后无故取消,商品以次充好等现象常常发生。诚信缺失正是导致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心存疑虑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让裁决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有一定困难。我国虽已出台一些涉及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方面的法规,但有关发展电子商务的统一指导框架和专门立法还存在空缺,对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合法性也缺乏必要的法律条文和科学解释。应尽快为电子商务制定公共网络标准与法规,实现基础代码和报文的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中国的B2C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拼服务的时代,信用机制缺失不仅体现不出企业自身竞争价值,而且对行业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因此,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化发展,需完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起信用体系,从技术、立法和道德等方面多管齐下,实现和谐发展,发挥电子商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第三方物流体系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整体物流水平相对较为滞后,面临怎样有效解决低价物流配送与高质量物流服务之间的矛盾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购物市场的扩张。除了国企背景、外资背景的大型物流配送厂商外,更多的第三方物流厂商集中于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雇佣低成本劳动力解决成本问题,但却抑制了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同时,B2C、C2C电子商务的特点又加大了物流服务的难度。

(1)物流业发展滞后是全球普通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比,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与其并驾齐驱。在我国,先进的电子商务和落后的物流形成了鲜明对比。物流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①配送成本过高。高昂的配送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电子商务难以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用户;②响应时间慢,不能及时送货。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方便快捷,但实际情况却是用户费尽周折网上订购以后便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使电子商务的跨时域优势丧失殆尽;③服务区域及服务商品有限。现有的配送体系基本局限在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显得力不从心,交易的商品也仅限于图书、音像制品之类的小件物品。

(2)从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电子商务促使事物处理信息化,企业经营网络化,销售范围无限化,消费需求个性化、分散化,企业生产柔性化,这就要求相应的第三方物流时效迫切化,服务定制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应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单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看,商品定购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日程调度、车辆的合理利用带来更大的难题,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降低,商品的在途损坏、丢失等一般难以避免。对于无店铺经营的B2C、C2C企业来说,售后服务尤其是退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额外费用往往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4.政府调控有待改进,地区差距依然较大

我国政府自2008年开始加大对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视与监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在相对规范的产业环境中促进电子商务B2C、C2C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相对较为严厉的政策法规灵活性不足,存在与互联网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市场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无形中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同时,我国网购市场发展的地区差异依然较大,整体而言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更快。2010年华东地区网购渗透率达36.9%,在六大区域中排名第一。西南、华南渗透率也在30%以上,东北、西北地区则发展较慢(见表1)。南方地区网购市场发展较快,一方面是由于南方地区的电子商务基础更加完善,除北京以外,主要的电子商务企业都集中在南方城市;另一方面,南方用户的消费意识更加开放,对于网上消费的参与意识相对更积极。今后,加大对东北、西北特别是农村区域电子商务市场的扶持,应当成为政府调控的重点。

表1 2010年我国各大区域网络购物渗透率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三、扩大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均较为重视电子商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及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网络购物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促进了网购市场规范性的提升,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见表2)。2008年7月,中国国家邮政局颁布《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针对快递行业的立法有利于提升电子商务市场的服务质量。2009年底,商务部出台《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表明了中国政府扶持居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决心。进入2010年后,国家扶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政策出台频率显著提高。政府的系列举措为我国电子商务 B2C 市场发展注入强心剂,较大程度上促进了B2C市场发展。针对相关政策法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适应网络购物发展需要等现实问题,商务部颁布了《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完善服务与管理体制、健全法律与标准体系、改善交易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拓宽网络购物领域、规范交易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电子商务市场上出现的消费者侵权事件频发,网店销售不规范等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网店经营行为人实名登记制度,同时加强了电子合同管理,强调消费者权益保障。针对非法网站、假冒商品网络横行的现象,工信部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清理了众多不法网站,全面实施域名实名注册,进一步完善网站管理制度。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发展导致金融风险不断叠加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从事支付业务需要由央行批准。针对境外代购不规范的问题,海关总署提高个人邮寄入境物品进口税额起征点,增加了海外代购成本。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国家相关政策在继续扶持网购市场发展的同时,通过设置准入机制,提升行业门槛,加大了网络购物市场相关环节和领域的规范力度。在沿海和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消费、保障就业、优化民生的重要产业,不少地区表示将在“十二五”规划中继续推动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提升。如福建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将网络购物交易额占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表2 近年来政府促进居民电子商务消费政策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将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支,将成为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未来电子商务在我国GDP中的贡献率有望大幅提高。据法国巴黎国民银行预测,以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至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规模将较2010年增长5-10倍,网络零售平台将覆盖5亿消费者,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渗透率突破60%。不仅如此,电子商务正在推动众多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传统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已成为共识。然而,电子商务因其无边界,无法明确归类,在国家法律监管方面仍存在较多漏洞,亟需政策加以引导。尽管目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政策面依然向好,相关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在网购市场发展管理和扶持方面仍存在错位和缺位问题。一方面,在部分领域存在多头管理现象,部门之间相互掣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型交易模式和领域的监管和扶持存在管理空白。此外,地区间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政策、税收和相关管理还不够明确,可能会制约网络购物业务的跨地区和跨境发展。为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扩大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推动网络购物市场发展,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推动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根据CNNIC开展的用户调查,追求方便快捷、价格便宜是居民进行网购的主要动机。有50%的用户认为方便快捷是其使用网购的最主要原因。在追求便捷的消费心理推动下,大而全的购物商城和每日一团的团购网站得到了快速发展。另外,24.8%的用户网购原因为价格便宜,9.1%的用户为了节省时间而网购。可见,适应消费者购物动机,打造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购物环境,是促进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的重要手段。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购物环境离不开物流体系的建设。如前文所述,物流发展的滞后已成为抑制居民电子商务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应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高效率、低成本、专业化、综合利用物流资源等诸多优势,近几年来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对B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来说,第三方物流更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顾虑,使其能够专心经营网络商品,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其次,要加快发展物流行业联盟及信息交流。B2C企业可依托传统连锁业分布广阔的商业网络,直接开展销售配送和销售服务,缩短自身物流距离,降低送货频率,从而实现货物的低成本配送。人们通过B2C企业的网上平台订购商品,到附近的连锁店取货或由连锁店送货上门,即可十分便利省时地完成购物过程。而连锁企业与通过 B2C 企业合作,可为其带来大量的优质顾客,并且所花费成本较低,品牌的知名度也能得以提升。再次,适当发展自建物流。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年经营,已建立起自有分销渠道。其中,有些企业已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较为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吸收外界经验,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企业还可利用自己的物流网络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2.发展垂直电子商务行业,健全网上服务功能

2010年,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4.4亿,网络购物用户超过1.4亿,购物人群逐步由非主流人群向主流人群过渡。然而,电子商务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还较低,2010年仅为 3%,这一比重低于美国的6%和韩国的13%。从人均月网购消费金额来看,35.4%的网络购物用户月平均消费的金额在101-300元之间,26.7%的用户每月消费100元以下,月消费金额超过300元的客户仅占37.9%。这表明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还具备较大的发掘潜力。目前,购物人群对品质的要求更加注重,价格已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非首要因素。尽管如今国内B2C、C2C企业数量众多,但这些网站在商品品类、商业模式上大同小异,导致低水平恶性竞争现象较为严重。从目前来看,没有开拓的细分市场众多,市场远未饱和,细分市场大有可为。大力发展垂直电子商务行业,开拓细分市场,推动差别化竞争发展,有助于企业挖掘可行的盈利模式。垂直型电子商务不仅投入成本低,回报周期短,盈利难度低,也适合站长创业。同时,有关部门还应鼓励运营商完善管理系统功能,加强与顾客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如提供客户订单查询及配送货物在途状况的信息服务功能,用户在网上订购货物以后,可及时了解到库存情况。加快订单的处理速度,并及时在网上进行更新,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在主页中公布客户服务电话和人员名单及投诉处理程序。由此可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降低顾客不必要损失,吸引用户再次光顾,拉动居民电子商务消费。

3.逐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与网络技术研究

B2C、C2C电子商务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一套完善的个人、企业诚信查询制度。通过登记身份开展网络交易活动,会对主体行为产生一种监督力量。一旦发现商业信用严重不良的企业和个人,则依照一定的法律查处,使 B2C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环境得到净化。同时,B2C、C2C厂商应具备一支精干的安全技术研究队伍,集中力量解决网上交易的安全技术问题,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报文摘要技术、认证技术、留痕技术等,并能够随着计算机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这些技术。研究部门还应建立相应的国家级安全控制中心系统,这一系统应包括国际出入口(信息海关)监控、电子交易证书授权(CA)、密匙管理、安全产品评测认证、病毒检测和防治、系统攻击与反攻击等分中心。只有安全问题解决了,才能让顾客放心消费。B2C、C2C厂商不仅要在价格上下功夫,还要考虑到消费者更深层的需求,使用户能方便地在网上按照个人需要自由组合商品和服务,实现网络企业与用户之间零距离接触。在配送、咨询、售后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 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我国可以根据国情,制定一部用以规范网络购物活动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网络购物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从交易安全方面看,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些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加强数据保护,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保证用户具有对购物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控制的自主权,以解决电子商务市场发生的诸多纠纷,防止诈骗等案件发生,保证用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电子支付方面看,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明确电子支付当事人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认可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同时还应出台关于电子支付数据伪造、变造、更改、赊销问题的处理办法。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应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如票据法如何适用于电子商务凭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何保护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权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如何保护网上知识产权,广告法如何管理控制网络广告等。政府加强法律规范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并且在企业或消费者需要时给以帮助,而非过多地干预企业和消费者的行动。

四、结论

目前,我国网络基础环境的持续优化,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购物平台日趋成熟,影响力不断加大,这些外在条件均为扩大我国居民电子商务消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厂商资金周转、盈利困难,市场信用机制及立法不健全,物流发展水平滞后,政府监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应继续重视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垂直电子商务行业建设,倡导诚信规范,健全行业法律保障体系,推动网络购物产业升级与和谐发展。通过加强“硬件”与“软件”双重建设,可持续地带动国内居民电子商务消费增长。

参考文献:

[1]荆林波主编:《中国商务发展报告2010-2011》,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

[2]荆林波主编:《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

[3]艾瑞咨询:《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简版2009-2010》,2009年.

[4]中国B2B研究中心:《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

[5]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0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2011年.

[6]北京海纳互联网研究中心:《2010-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2011年.

[7]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投资研究报告》,2011年.

[8]清科集团:《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1年.

[9]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2011年.

作者:赖晓聪 陈凡

第2篇:商务局扩大消费需求调研报告

出口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三者之中消费的比重最高,稳定性最强。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出口增长难度加大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严厉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为此,本人近期到**、**、衡阳等地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与地方商

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交流探讨等形式,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消费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消费需求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按支出法计算,gdp由投资(包括资本形成和库存)、最终消费(包括居民和政府消费)、净出口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消费需求不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而且具有持续和稳定的特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没有市场没有消费,生产也就无从谈起。由于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理性的和高度市场化的,在家庭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三大需求中最为平稳。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最大。以**市为例,自2003年以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连续5年保持在11%以上,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5年年均增长15.7%,高于gdp增近5个百分点,消费的稳定增长,对**市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结构升级带来的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食品支出在消费中的份额明显下降。1994年至2007年,**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47.7%下降到32.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了42.8%。2007年**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明显,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城镇家庭,住房、医疗保健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消费需求不断增长。2007年全市城镇人均消费总支出10812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人均交通通讯支出1375元;人均旅游消费408元,增加229元;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辆,家用电脑49台,人均居住面积27.6平方米,增加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950元,增长15.3%,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51台、电冰箱41台、移动电话119部、摩托车68辆。伴随着我省“三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结构升级带来的消费需求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由卖方市场整体转向为买方市场。据商务部对2008年上半年600种生活必需品排队分析,供大于求的101种,占18%;供求基本平衡的491种,占81%,只有8种食用类商品短时间出现供应紧张,从产品周转时段来看,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只占总周转时间的10%左右,而90%的时间停留在流通领域。这种情况下,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就日益突出。只有。因此,发展经济就必须首先重视市场开拓和扩大消费。

4、消费率持续下降的状况将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却持续下降。据对2007年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消费率低于60%的只有中国等4个国家,我国最终消费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7年的49.8%,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的情况也大体如此,最终消费率由80年代平均71.8%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67.9%,到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51.5%。消费率偏低已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果持续走低,必将加剧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的状况,形成“消费不足——产成品库存增加——资金回收障碍——扩大再生产困难──失业增加——收入下降—— 消费不足”的恶性循环。

二、制约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

1998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对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与扩大投资的政策比较起来,对消费问题的考虑相对不多,因而出现消费增长长期低于投资增长的状况。深入分析起来,制约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扩大消费的基础不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为17.4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4.7%,两者相差3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为12.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9.6%,两者的差

距为2.5个百分点。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造成大批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1-10月全国已有10万户中小型企业倒闭,到今年年底,湖南将有280万民工返湘,将严惩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二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对于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国民收入分配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居民收入差距的快速扩大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反映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的基尼系数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大,1978年为0.16,1985年为0.19,1990年为0.23,1995年为0.39,2004年扩大到0.4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我国20%最低收入人口只占居民财产总数的5.9%,而20%最高收入人口却拥有居民财产总数的46.6%。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1994年**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10元,2000年扩大到4022元,到目前进一步扩大到近6000元。由于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和收入差距过大,降低了居民整体消费影响,削弱了消费的基础。高收入群体大件耐用消费品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潜力不大;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和下岗职工虽然有较大需求空间,但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了“有钱的不想买,想买的没有钱”的消费断层。

2、流通体系发育滞后,引领消费的载体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受“生产决定论”思想的影响,在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明显,往往重视价值的生产而忽视价值的实现,对流通政策的研究不多,投入不足,流通体系发育相对滞后,制约了消费的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多年来,我省进入全国零售100强的企业只有**步步高集团和友谊阿波罗集团两家,步步高作为我省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其销售额去年为48.88亿元,位居全国第39位,与世界零售巨头更不可同日而语。例如位居世界500强首位的美国沃尔玛,去年的销售额达3788亿美元,相当于我省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6.46倍。

二是现代流通起步晚、发展慢。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现代流通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连锁经营为例,美国的连锁率已超过80%,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连锁率也分别达到45%、40%和30%,而我省还不计10%。

三是农村流通体系发展严重滞后。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供销社流通体系日渐萎缩后,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基本没有进入农村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集贸市场等原始交易方式,农村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的问题相当突出。**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2.6%,2007年全市县以下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6亿元,仅占全市总额的23.9%,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增幅比城市慢5.8个百分点。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消费信心不足。近十多年来,尽管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但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缓解。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宽,而且基础比较脆弱。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得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储蓄倾向不断强化。2007年末,全市居民储蓄达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主要原因是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加,用储蓄的方式准备支付下岗、失业、医疗、教育等项开支,从而减少了即期消费。

4、消费环境欠佳,消费政策滞后,抑制了城乡居民消费。我省农村消费正进入以家电、通讯等产品为主导的消费阶段,城镇居民消费正迈入以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消费阶段。但在农村,由于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极大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张。在城市,虽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交通拥挤、停车位少、油价偏高、税费负担重等因素影响了汽车消费;房价过高、供给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住房消费;药价虚高、教育乱收费、旅游服务质量差等因素制约了现代消费的发展步伐;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断,使居民难以放心消费;商业欺诈、行业垄断、服务滞后、信息障碍、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低,加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一些消费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消费的扩大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居民的服务消费。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改变消费率持续偏低的状况,既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小康湖南,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强力推动国内需求的难得机会,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扩大消费方面来,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把扩大消费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结构的顺利升级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投资、消费与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协调推动。

1、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扩大消费总量。近年来每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尤其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并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到2010年投入4万亿,今年要安排1000亿元。这些政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直接面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投资,但深入分析起来,对消费的拉力是很大的,而且扩大居民消费也是这次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流通设施水平和消费总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要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根据我省实际,全省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的目标可以确定为,以2008年为基数,年均增长15%,实现五年翻一番,到2013年达到8300亿元。二是争取一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挤进国家启动内需的笼子。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加大争取力度,有的放矢地申报一批流通基础项目,尤其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肉类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冷链运输、销售项目,符合国家改善民生的总体方向,应作为争取的主攻方向。三是完善消费政策。第一,要改变限制消费的税收政策,取消对金银首饰5.5%的特别消费税,对连锁企业要实行总店统一纳税制度。第二,流通企业的水电价格应与工业企业同价,现在相差一倍左右。第三,要减少对流通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一家企业反映,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多达29项之多,企业不堪重负。

2、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调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有效的消费需求是扩大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税收减免、小额信贷政策,促进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国民收入向居民分配的比重,合理降低投资率,使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同步,使全体人民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要确保扶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轻农民负担,并采取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农产品出口、发展劳务经济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降低消费税率等措施,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3、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一是扶优扶强,下决心培育一批大型流通集团。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托管等方式,优势互补,做大做强。要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1-2个年销售额过百亿元,3-5个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零售企业,以此形成发展支撑。二是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要对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59)号]文件进行认真疏理,逐项落实到位。加快发展包括有形市场电子贸易系统、工商企业网络经营系统在内的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通过现代化流通引领现代化消费、推动现代化生产。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启动农村消费。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重点,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并要规划建设以农村集镇为依托的区域性购物中心,努力挖崛农村消费潜能。四是加强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商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尤其是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4、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前商品市场繁荣,品种日益丰富,但品种数量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据测算,目前国外商品品种规格多达60万个,而我国只有20万个左右。要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积极反馈市场需求信息,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特别是要注重开发适合不同消费阶层和消费群体的新产品,满足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用品和服务就是一个薄弱环节。衡阳香江百货店年销售不达4亿多元,而老年人的消费不到10%,要着力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产品,刺激老年人的消费欲,发挖掘老年人消费市场。要加快开发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热点商品,大力发展旅游、健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增强民众对社会保障的信心,弱化消费方面的谨慎预期心理;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尽快把所有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要有突破;同时要大力发展保险业,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总之,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是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知难而上,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增加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和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扩大消费需求,一定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3篇:县扩大居民消费难点及对策分析

扩大消费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任务。今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首次将“扩大内需”单独成章,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县近几年始终坚持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保持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消费水平一直呈现高位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累计增速达20.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4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单月增速、累计增速在全市9区县中创3个第一。高速增长的现状毋庸置疑,但仍存在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城乡消费不平衡、生存性消费占主导、边际消费倾向不高等诸多问题,县扩大消费依然任重道远。

一、扩大消费的难点分析

1、短时间内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难点之一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极其敏感的因素,增加居民收入

是扩大消费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或财产来获取收入,满足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的重中之重。gdp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往往容易忽视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gdp的增长不一定带来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因此,县要扩大消费,就要解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个最大难题,只有收入增加,居民才有消费的动力。

2、如何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是难点之二

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大环境下,居民面临着养老、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的生活保障问题,再加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许多居民都愿意把钱存起来,在消费行为上很保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全县总储蓄额达255亿元,约占gdp的59.5%,到,全县总储蓄额达366亿元,增长了43.5%,其中居民储蓄达159.2亿元,增长23.4%。从数字上可以反映出全县消费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如此高储蓄率对扩大消费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障碍。

3、如何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难点之三

县从92年建城至今,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南北区域差异较大等不协调因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25元,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收入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今年上半年,全县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5亿元,而农村仅为6亿元。如何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成为了扩大消费的一大难题。

二、扩大消费的对策分析

1、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增长。

加快融城对接步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三个共同”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是做好金井、开慧、榔梨的试点工作,将榔梨镇打造成三湘首善镇,将金井镇打造成省会北部卫星镇、现代农业核心区、城乡统筹样板镇,将开慧乡及板仓小镇打造成为湘北的“经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二是搞好城乡商业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恒广欢乐世界、新长海等城市综合体和快乐购、特易购等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以开慧镇、福临镇、路口镇、江背镇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商业综合体建设。

2、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关键,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能够有效消除居民因对新体制的不了解、不适应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使居民在适应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对未来消费水平和总体生活状况形成新的理性预期。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一定期限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继续推进“创业富民”活动,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培训服务工作。二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重点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参保覆盖面;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县级配套补助提标工作,并逐步与城镇居民医保互通对接。

3、以健全消费体系为手段,提高整体消费层次。

一是培养新兴消费业态。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引进各种新兴业态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城区星沙为中心,以暮云、榔梨、黄兴、黄花、安沙等周边乡镇为补充,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其转型升级;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二是打造消费热点。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推动汽车研发、销售、检测、租赁、休闲、会展等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汽车服务产业千亿集群。积极培育旅游、通信、商贸等传统消费热点和文化、健身、信息等新兴消费热点,以空港、高铁、地铁等快速交通资源为依托,着力构建区域性消费中心。举办“星沙商圈”消费节,打造县城市消费名片。

第4篇:县商务局消费品市场调研报告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商务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扣住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投资出口这一主线,以发展县域经济,繁荣商贸,构建和谐渌湘为宗旨,认真研究了县域消费状况,透视消费中不足的原因,以刺激消费作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上半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生活必须品整体市场运行情况较为平稳,现将上半年县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状况

1-4月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0292万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972万元,同比增长27%;限额以下及个体户68320万元,同比增长13%),增长13%;餐饮业10721万元,增长74.3%;住宿业414万元,增长18.3%。

二、搞活流通和扩大消费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引导商家促进节假日消费,住宿餐饮业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县县城建设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县城的规模、品位、人气上升,高档酒店、小型宾馆、饭店、茶楼成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亮点。我局根据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饮食观念逐步改变的特点,积极引导商家创新消费方式,如假日休闲、假日娱乐、亲友聚会、红白喜事开展节假日打折、摸奖促销等活动,快速促进了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今年1-4月实现107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3%,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16%。

二是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保持稳定增长。批发零售业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从商品分类零售情况看,石油及制品类受价格因素影响增幅较高,1-4月批发零售业实现70292万元,其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实现68320万元,同比增长13%,占批发零售业的97.19%。

三是利用惠民工程刺激消费增长。“家电下乡”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自12月推行以来,县商务局同县财政局一起以“扩大内需,提升农民消费”为目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大大激发了全县农民的购买欲望,家电消费已成为全县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之一。至今为止已备案登记78家销售网点,今年1-5月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1928件,销售金额2245.39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5%。

四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速推动农村消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五年多来,全县建设改造了188家农家店,面向广大农村,服务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新型农村商品现代流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为方便农村商品购销,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扩大消费,促进“三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春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农家店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对保证当地农资商品的及时供应和价格平稳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旺了农资销售的大幅上涨,为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县以下农村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购买力逐渐增强,消费水平逐渐提高。1—5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0.4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6%。

三、当前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县消费品市场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增幅明显加快,但与周边兄弟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全县之间发展也不够平衡,制约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一是农村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虽然新农村建设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农家店不断拓展,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深入,为农村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农村商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的落后、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较差等问题相对突出,农村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是物价持续高位运行降低消费欲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水平呈现明显的涨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今年1-5月份,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累计上涨,价格指数的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一方面,短期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欲望,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三是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消费需求。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中,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项支出所需费用主要由居民个人承担,而这几项费用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同时,在通涨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国股票市场持续走低,股市财富大幅缩水,对股民信心造成极大打击,广大股民的消费意愿明显趋紧,将对日常消费需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是市场保供压力明显增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今年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影响,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结构性供求矛盾仍很突出。半年来,我县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求“紧平衡”矛盾也时有发生,出现了猪肉、食用油、大蒜、绿豆等部分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现象,给保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增加了很大压力。

四、影响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一是消费品市场销量虽有所增加,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仍受到抑制。比如去年食品市场奶粉销量虽较往年有所增长但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主要原因是“三鹿奶粉”事件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没有彻底消除,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有所抑制,再有今年来全国各地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多起影响较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我县部分农贸市场、商店甚至超市也发生了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有害食品的事件,严重危害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影响了消费需求。但从近期监测数据来看,市场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二是农民工失业拉低消费。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县波及不大,但部分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人员经济上仍然有所影响,经济上受到抑制,一些中小企业关停,部分农民工被裁员或减薪,就业压力大,使他们消费受到抑制。

三是当前市场上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突出,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扰乱了企业经营秩序,影响了人民生活和消费环境。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水、电、煤、气等消费品价格先后上调,就医、住房价格的偏高,导致群众对消费品物价满意度下降,对未来物价预期难以乐观,从而直接为消费增长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五、下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趋势预测分析

目前,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开始抬升,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如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和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多项措施,“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工程在我县范围内全面展开,惠民措施逐步落到实处,预计下季度我县消费品市场增速将会出现大幅回升发展态势。同时今年又是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工作主题,打响“三大战役”建设年,下半年又有传统的中秋节、“十一黄金周”、建县四十五周年等,在此期间,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商贸促销活动,这些都将为拉动我县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也为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兴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预计社会消费品增长在18%以上。

六、做好市场运行调控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是树立责任意识,市场调控工作作为一项新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为此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创先争优意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工作开展。搞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做好调查研究,以便推进工作开展。

第5篇:

上一篇:火电厂运行工作总结下一篇:农业农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