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颜色与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就如哲人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毫无疑问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各自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致使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填充颜色与教学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填充颜色与教学设计论文 篇1:

《填充颜色》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填充颜色》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第19课的内容。填充颜色是画图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教材介绍了“用颜色填充”工具和“椭圆”的三种填充模式。这样的安排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几种工具,又让学生保持了对“画图”程序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会保存画图文件,能使用“铅笔”“刷子”“椭圆”“矩形”等工具绘制简单图形,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因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设置了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掌握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学会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来设置颜料盒中的颜色;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教师演示、讲授、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给图画填充颜色的过程中学会设置、选择合适的颜色,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通过自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观察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椭圆”工具中不同填充模式来画图。

难点: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来替换颜料盒中的颜色。

教学过程

1.童话导入,提出任务

课件出示灰姑娘的故事:国王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国内所有的姑娘参加。继母只带着自己的两个漂亮女儿去了,却让灰姑娘留下来干活。灰姑娘也很想参加,可她却没有好看的衣服。

师:同学们,你们想帮帮她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帮她打扮打扮。(板书出示课题:填充颜色)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动画片是儿童的最爱。本课笔者以灰姑娘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任务一:灰姑娘出场

师:请同学们先打开画图软件。灰姑娘在哪儿呢?看!她就在我们桌面上。怎样请出灰姑娘呢?大家先看我们教材中的第113~114页“打开图画”这部分的内容,再试试看,你能否让灰姑娘出场呢?

学生阅读教材,尝试打开文件(如图1)。

教师请一位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并讲解。

师:双击“打开”命令就能打开图片了。

设计意图:此处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自学教材—尝试操作—演示讲解”来让学生掌握打开文件的方法。

任务二:美丽的新衣裳

(1)认识颜料盒。

师:现在让我们赶紧来帮灰姑娘打扮一下吧,你想给灰姑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生:蓝色、紫色……

师:在画图窗口中,哪儿可以选颜色呢?

学一学:课件出示电脑小博士的介绍。

赛一赛:换色大比拼游戏。

学生找到“换色大比拼”学件(如图2)。共有两关,学生分组比赛,奖励快的小组一颗智慧星。

师:换背景色有什么用呢?我们来看一个小技巧,选择“橡皮”工具擦擦看,会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变成彩色的了。

师:对!它变成了一块神奇的彩色橡皮,用橡皮就擦出了画布的颜色——背景色。

设计意图: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置换是本课操作的基础,必须掌握。由可爱的卡通人物“电脑小博士”来介绍颜料盒的使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先学一学,再通过试一试、赛一赛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换背景色有什么用?教师先联系生活中的彩色画纸来介绍背景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着让学生观察橡皮工具的变化,体会更换背景色的用途,把技能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下面的练习环节做好铺垫。

(2)认识“用颜色填充”工具。

师:颜色我们都会换了,大家猜一猜,用哪种工具来填充颜色?“用颜色填充”工具长什么样?它就像一个颜料桶,里面装满了美丽的色彩,选中它鼠标就会变成它的模样,在要填色区域内单击一下,颜料盒中亮丽的色彩就轻松地呈现在画板上了。同学们试着为灰姑娘的上衣填上颜色吧!

学生尝试填充颜色。

(3)学习填充颜色。

师: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会填充颜色了,可是也有一些小小的意外,让我们来瞧一瞧。(展播学生出错的画面,如图3)给衣服填色时,怎么连草地也变色了呢?谁会解决呢?

生:是因为灰姑娘的裙子破了个小缺口。

教师请学生演示。

师:原来我们填充颜色时要填充在封闭的图形中,如果不是封闭的图形,颜色就会漏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同时有了“小老师”的示范讲解,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方法,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照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

(4)学习自定义颜色。

师:灰姑娘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呢?(课件出示肉色色块)颜料盒里有这种颜色吗?没有怎么办?(教师在白板上演示用“自定义颜色”设置肉色)

学生修改完善作品,教师点评。(完成全部任务的小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操作始于需求。这一环节通过一个真实的任务,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再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突破难点。通过奖励智慧星的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任务三:装饰舞台

师:(出示动画)灰姑娘穿戴一新,高兴地出发了。可王子却犯愁了: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舞台布置得太单调了(如图4),我们可以帮他装饰点什么?

生:汽球、彩灯、灯笼……

师:我们先来加一些漂亮的彩色气球怎么样?画椭圆的方式有很多,在椭圆工具中有三种填充模式,我们试试看使用这三种模式分别可以画出怎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上白板演示讲解,师生比较总结椭圆三种填充模式的不同。

教师展播学生作品,学生评价他人作品,教师点评。(完成全部任务的小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通过在白板上演示、师生比较总结,学生能了解椭圆三种填充模式的不同。

3.自主运用,升华提高

师:(出示动画)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子和灰姑娘顺利地见面了。为了感谢大家,王子送给我们一些彩色的贺卡。同学们,这些漂亮的贺卡就是用我们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你们也想试着画一画吗?心动不如行动,在我们桌面上有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有梦幻海底、一帆风顺、童话城堡 (如图5)。你可以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添加一些图画,涂上颜色,并最终完成它。

白板展示一些成品给学生参考(如图6),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不同的感觉。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采用了“半成品”策略,每幅画中都有些小缺口,学生填充颜色,完善作品,进一步巩固新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工具添加图画、自由创作。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反复尝试,必要时也可寻求帮助,最终完成创作。这样就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了。

4.交流评价,共同提高

学生小组内评价,然后每组推荐一幅作品参加全班展评。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绘制工具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呢?(学生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选择填充模式和“用颜色填充”工具来画彩色的图画。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

设计意图:简单的归纳总结,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无锡市信息化教学能手的比赛课,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该设计一个怎样的学习任务呢?能让学生填充颜色的图画太多了,教材中的房子图、风景画都可以。但操作始于需求,教材中的这些图画用颜料盒中的48种基本颜色就可以了,并不能产生“自定义颜色”这一需求。笔者对着计算机冥思苦想,一抬头发现计算机教室墙壁上那一幅幅学生获奖的电脑绘画作品,笔者发现这些色彩斑斓的图画中,很多幅都有人物,而人物皮肤的颜色恰恰是“基本颜色”中没有的,所以笔者初步设想就是请学生为人物填充颜色。在上课时,笔者也发现学生对这一任务都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

笔者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应为谁设计?“橡皮工具的使用”这部分内容教材把它编排在《修改图形》这一课,但学生操作时发现橡皮工具竟擦出了彩色,个个惊讶万分。既然学生需要运用这个工具,所以笔者带领学生尝试使用这个工具,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背景色。

本课内容较多,比赛时所带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弱,怎么办?如果按照教材来教的话,学生就没有了练习、创作的时间。可如果舍弃部分内容的话,就没有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笔者觉得课堂不能为教材而设计,更不能为比赛而设计,只能为学生而设计。所以在赛课时,笔者舍弃了“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这一内容,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创作作品。

如果说在教学中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最后的作品评价部分,笔者想,能否让学生不用离开座位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同学的作品?笔者本想制作一个网站让学生提交作品,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是否还有更好的评价方式呢?这是笔者需要探索的地方。

作者:李丰叶 刘晓东

填充颜色与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差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

摘 要:就如哲人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毫无疑问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各自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致使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

特别是作为新型的计算机学科,学生信息技术的技能差异较大。家庭条件较好地学生,他们对于电脑十分熟悉,能够较快较好的操作它。而对于家庭条件不是那么优越的学生,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他们学起来有点吃力,会遇到点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并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我们教师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那如何在平常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的方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研究。

一、 确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班级整体教学的情况,我们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意设计一些发展性目标,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例如在画图软件填充工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基本目标是要求全班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填充工具给封闭曲线涂上颜色。在此基础上,对于能力更强的学生你可以要求他们去考虑如何搭配颜色,如何设计颜色构图等方面去提高自己创作能力。总之,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努力进入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二、 优化教学环境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努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自主去探索研究,最终得到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努力优化我们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首先我们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所有学生做到平等相待、教学相长、民主开放。特别是对班上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加关心,多加帮助,这样学生才更有信心去迎战困难,不断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都期待老师去发现去认可。如果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时,他们将发挥出令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潜能,让你欣慰、让你为他们感到骄傲!

其次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技能。老师上课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是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有效地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老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时刻注意提问的时间、提问的方式,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提问,我们还别忘了我们是怎么样评价我们的学生的呢?我们应该采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少用或者不用比较性评价。多思考如何巧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给予他们肯定,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 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材料

由于学生在身心、认知、情感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致使在班级整体教学中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因而在平常教学中就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同学很快就能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知识技能得不到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跟上老师的步伐,越学越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就要学会调整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完成基础性教学目标前提下,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基础进行学习,从中感到满足与快乐!例如在学习给表格添加边框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能给表格加上简单的单线边框。而对于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索怎么改变边框的线形、位置、颜色,从而让表格的边框更具特色。最后再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优秀生带后进生,全班共同进步的积极效果。

四、 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建构,才能真正被吸收和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培养新一代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如同传统教学方式那样,全班布置统一作业,大家都吃大锅饭。这样丝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也没有丝毫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试着布置分层作业,由易到难,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当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调动起来,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布置画图软件填充工具的作业时,我们可以设计三种类型的作业布置下去:1. 给我们以前画的房子图画涂上你喜爱的颜色;2. 画出书本课后练习中的简单图画(兔子、树木……)并涂上你喜爱的颜色;3.

给我们这幅“海底世界”涂上你想象中完美的顏色,注意色彩的搭配。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同学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理想的作业。他们将不再排斥它,并且能积极主动去完成它。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都能得到相应地提高,而且隐形地促使他们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最终实现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促进有差异的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实现差异教学,让后进生敢于提问,让中等生善于思考,让优等生敢于质疑。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如何使差异教学更完善、更有效,这是值得我们老师去思考探索的方向。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快乐学习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

彭幸,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作者:彭幸

填充颜色与教学设计论文 篇3: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普及信息技术知识,还能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以及信息技术难度较大,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较为吃力。信息技术教师可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来开展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简单且有趣,从而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我国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生活化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主要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物以及环境来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日常生活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信息技术作为现阶段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师更应积极探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意义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了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小学设立信息技术课程尤为重要,而小学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年龄尚小的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信息技术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因此,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以及环境下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使小学生能清楚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还能激发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使小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受生活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应用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以及心理认同,使小学生能主动参与至教学中,且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相较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更能活跃课堂,使信息技术课堂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结合学与运用,使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还能实现教学最终的目的——学以致用,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结合生活实例

小学信息技术主要是教授学生相关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从小培养的信息技术运用知识能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但对于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大部分小学生对小计算机均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小游戏方面,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根据这一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小学生对信息及时学习充满兴趣。以苏教版的《键盘输入》教学为例,在课前,教师寻找相关字母输入小游戏,制定教学目标,如学生能掌握正确姿势打字、掌握并使用正确打字指法进行输入以及使用全拼输入法输入简单汉字。在课堂中,教师先教授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以及正确的打字指法,随后利用课前收集的小游戏进行字母输入教学,如字母通关小游戏,让学生根据显示的字母在键盘上找出相应的字母进行输入,先让学生进行几轮自由输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输入难度,如单一字母输入逐渐转向多字母组合输入。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到键盘输入,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字母输入学习完成后,教师对键盘的按键进行讲解,给予学生介绍每一个按键的用法以及组合用法,如Caps Lock属于大写字母转换开关以及Ctrl+Shift顺次切换输入法等,使学生充分掌握键盘的使用。当学生基本掌握键盘输入后,教师可开展本节的教学重点——全拼输入法输入简单汉字,指导学生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这时教师引入汉字拼写小游戏,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打字的正确姿势以及正确的打字指法,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在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字竞赛,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选择相应难度的汉字,首先指导学生打开Word文档,随后根据所要求的汉字输入文档中,教师给予学生进行计时,对于胜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爱玩游戏的生活实例开展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键盘输入学習的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创设生活化情境

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表明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在日常生活应用计算机时,能主动运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使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基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以及环境下充分学习计算机知识。以苏教版的《填充颜色》教学为例,课前,教师收集生活中熟悉建筑、物品以及动物等图片,随后制定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学会黑白线条图、填充方式以及颜色以及撤销与恢复操作。在课堂中,教师先给予学生讲解填充颜色的基本知识,如“油漆桶”“吸色管”等工具的使用,同时教会学生填充颜色的具体操作步骤,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五星红旗图形,教师先讲解五星红旗作为我国国旗的来源以及含义,让学生对国旗充满敬佩之心。随后,教师让学生对无色五星红旗进行颜色填充,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五星红旗已经十分熟悉,所以学生能清楚所使用的填充颜色,在填充过程中教师积极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填充学习中对填充颜色有初步的了解。但学生掌握基本的填充知识后,教师可进行复杂的填充联系,如小动物的颜色填充,这是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五一春游刚刚结束,同学们一起到动物园游玩时,拍摄了很多照片(此处观看图片),发现照片没有色彩。”这时,教师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恢复动物照片的色彩吧。”这一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示例中的小动物颜色,再让学生回顾填充颜色知识,随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填充,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油漆桶对较大部位的同一颜色填充,这样能使颜色更为均匀。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使信息技术课堂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借助生活化活动

如今,信息技术已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好信息技术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学习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操作性较强。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容易理解知识,从而有效学习信息技术。以苏教版的《收发电子邮件》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如学会正确书写E-ail地址、编写与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以及查看并下载邮箱中的附件。在课堂中,教师首先给予学生讲解电子邮件的作用以及生活中的应用,随后让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制作以及发送过程。首先,教师提供学生一个E-ail地址,指导学生书写E-ail地址,让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以免发送失败;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编写内容,如主题、正文以及带附件等;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发送。学生通过练习完成制作以及发送邮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收电子邮件教学,教师首先选取一名学生为教学例子。然后,教师给学生发送邮件,指导学生查看邮件内容,并下载邮箱中的附件。通过这一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发送电子邮件,之后在母亲节或父亲节中,让学生给自己父母发送感恩邮件,可让学生选择一些图片或自行编写文字,使学生能了解电子邮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一教学,能让学生学会使用邮件与同学进行联系,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设计生活化场景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中,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从而失去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基础理论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本的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会导致在后续的操作学习中缺乏基本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尤为重要。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教学时,要积极设计生活化场景,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苏教版的《认识计算机》教学为例,这一节课主要是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首先,教师可通过播放计算机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给予学生展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随后进行逐一讲解,同时指导学生对计算机进行观察记忆,讲解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这个计算机的组成中哪一个属于显示器呢?”简单的讲解完成后,教师对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清楚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用途。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如学生放学回家后,对家里的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进行粘贴名称,并尝试使用计算机,如主机开机、键盘使用以及鼠标使用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此外,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针对章节内容来设计生活化教学,同时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利用QQ、微信或邮箱等方式,将实践任务的成果传送给教师,使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审阅,从而营造一个生活化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其知识非常必要。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效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融合。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能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以及环境下进行学习,同时也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栋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

[2]李梦思.在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生活化情境教学[J].中国教师,2014,(24).

[3]薛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

[4]张立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術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作者:彭满好

上一篇:人事行政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公司上半年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