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实训总结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排版实训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排版实训总结

研修总结排版格式

“国培计划(2014)”——甘肃省中小学青年教师置换脱产

研修项目个人研修总结

张 三

xx市xx区(县)xx乡xx小学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总结中成长,在不断的审视中完善自己。20××年自己也是在总结、审视中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本职工作,现将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积极参加局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针对自身工作特点,学习有关文件、报告和辅导材料,通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20××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按照支部的要求深入学习其内容,掌握其精髓,把理论知识践行到实际工作之中。

二、工作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腿勤、口勤,笔勤,协助领导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11月份前在办公室工作,作为单位的窗口科室,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单位的整体形象。因为是服务部门,每天都会有部分群众来访,对待他们,我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相送,一个满意答复”,每次看着来访的群众满意而归,作为工作人员的我,心里总会有小小的成就感。不是有句歌唱的好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小我之后要成就大我,“群众满意”,我们的价值也就得到了体现。

第二篇:本科毕业实习实训报告格式排版

1. 页面设置为: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装订线为“左”。

2. 封面中填写的内容要对称对齐美观工整。

3. 删除原模板中的“实习报告:(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总结等)”内容,以及表格最后的“注:本表不够可增加附页。”,表格最后一页,表格应顶页。

4. 选中论文所有内容,设为“小四号宋体”,段落格式设为行间距为“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其他默认。

5. 报告大标题与正文空一行,标题格式设为“三号黑体居中”。

6. 一级标题,即第一层次序号为“1”、“2”、“3”等,如“1 实习目的”,设为小三号黑体居中,“1”与“实习目的”间空两个全角空格(以下说空格均为全角空格)。

7. 二级标题(第二层次),为“1.1”、“1.2”、“1.3”等,序号与标题内容间空一个空格,如“1.1 实习目的之一”,格式设为四号黑体顶格。

8. 三级标题(第三层次)为“1.1.1”、“1.1.2”、“1.1.3”等,格式同二级标题。

9. 正文段落内容设为: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多倍行间距(值1.25)。

10. 若有前言、致谢,标题设为“前言”中间空两个空格,“致谢”中间空两个空格。

第三篇: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总结

2013年下期《计算机录入与排版》课

教学总结

新田县职业中专唐丹

《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是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之一,主要内容有:文字编辑、排版、电子表格和图表的制作和编辑、幻灯片的制作和编辑等。它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本学期《计算机录入与排版》课的主要内容是:文字录入、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2003等办公软件。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讲解比较详细,但训练内容较少,无配套的练习册,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因与《办公自动化》课程中的内容重复较多,在上课时,重复部分只融入在《办公自动化》课中讲解,《计算机录入与排版》课中未另作安排,以免学生混淆。

本学期我担计应十八班《计算机录入与排版》课的应课教师,该班学生学习成绩、课堂纪律较好,业余上机时间多,学习成绩较好。其中彭远生、黄婷、胡艳琼等几位同学表现突出,全班学习兴趣较高。另外我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年龄小、自制力差,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如徐少宾、谢剑峰等,他们怕学习、怕上课。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在以后的计算机课学习中、在工作、生活中重要作用。其次利用本课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由于本课程是将近十月份才开始上课,共上课约17周,约68课时,其中理论课约17课时,上机课约51课时,主要学习输入法及文

字的编辑和排版等知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多数同学能使用五笔输入方法。

2、有一半以上同学超过30字/分,80%以上的学生超过20字/分,并且都能独立完成文字的编辑和排版工作。

《计算机录入与排版》课是技能课,要求操作能力强,所以技能训练是这门课的重点。而现在的学生大都满足能听懂,当时会做,熟练程度不够,又不愿反复练习。针对课程的这一特点,本学期采取了如下训练方法: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上机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做到堂堂课有内容,有重点难点,有课堂作业,同时,也布置理论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激励,他们每次都争分夺秒,认真做好每一个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再则,将日常生活的案例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更将一些网络上看到的优秀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使学生对本课程感兴趣,认真学好这门课,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训练内容,围绕“技能”教好每一节课,学生要围绕“技能”学好每一节课,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2014年1月

第四篇:【精排版】____社团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作为_____社团的新人,我感慨颇多。以下是我对本学期自己在校学生会宣传部活动的工作总结。

一、 干部培训

在干部培训中,我荣幸的成为组长。在指导人的指导下,与本组组员一起,完成了《______活动策划》。

1、 策划交流与定稿

我作为作为组长,在策划完成过程中,充分征询组内成员的意见,并将之集中统一,尽量使组内意见一致。在组员明确目标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与此同时,绝不压抑思维活跃同学的优秀想法。在衡量其可行性后,再融入策划案中。在初期与组内成员交流过程中,由于彼此并不熟悉,在工作进度与质量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指导人的帮助及组员的努力,我们及时作出调整。

2、ppt制作与展示

我和本组另一位同学一起完成了ppt的制作。在展示与答辩环节,也是我和该同学操作了幻灯片展示。在制作过程中尽我所能考虑到展示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针对可行性做了相应准备。且注重展示效果,加入音效与轻松内容,并收到良好效果。音效部分由于条件有限并未完全展现,但全场的几次会意的笑声便是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本次干部培训的过程中,我获_____奖,本组获得__等奖。我既感受到了新家的温暖,也很高兴结识了现在分布在不同部门的朋友。

二、 海报绘制

分组绘制海报是宣传部日常工作的重头戏。我作为第三小组负责人,荣幸地接到加入宣传部以来第一次海报绘制的工作。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我们的任务完成的十分顺利,而且为我们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代表学校制作的_____展板又是对自我的挑战。因为展板制作是我们从没有接触过的;而就版面面积来讲,工作量又是平时海报制作的两倍多。在把握制作进度方面出现了问题。好在学姐们经验丰富,组员们积极努力,最终展板收效很好。

______活动海报绘制部分会在下文中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本学期手绘海报文字大部分是我处理的,在学长学姐们的悉心指导下没有出现错误。有时对于字间距行间距的把握尚欠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将之熟练化,尽量做到完美。

世界风情展

刚刚结束的______活动是本学期宣传部的主要活动,主要分为____个区域。我作为____区的负责人,主要负责____区的活动以及立体海报制作。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展卖。除展卖部分没能实现外,其他活动皆顺利完成。

1、立体海报制作

世界风情展是本学期所需海报数量最多的活动。我负责日韩区立体海报制作和所有区域版面文字书写。日韩区立体海报是在参考了大量图片后,选定的东京铁塔和韩国传统建筑,再将实体照片简化后,进行绘制粘贴而完成的。其中遇到了如固定与支撑的问题,都在组员们的努力下得到良好处理,所有立体海报在展示的过程中尽管经历了寒潮期的大风,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2、活动展示

在_______环节,部员们亲切地为感兴趣的同学们______,_____,并为他们合影留念。同学们踊跃参加,场面火热。

______方面,在部员的指导下,许多同学利用我们提供的半成品,大胆地试做了自己的_______,并将之悬挂以示祝福。短短20分钟,______的材料已用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对同学们的兴趣所在应更为准确的估计,并应用于前期准备过程。

3、活动收尾

收尾部分,_______使用到的双面胶清理造成了一些小麻烦。在日后准备过程中一定会注意应用材料是否能方便快捷的清理干净。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能这些工作经验加以应用,做出更大的成绩,为宣传部涂上一抹最为亮丽的色彩。

再次感谢学长学姐们对我的提携与耐心指导,感谢宣传部员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姓名(______学院 _____系 ___班)

第五篇:班主任计划总结排版格式要求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排版要求

一、规范格式

1、纸张:所有文档一律使用A4纸。

2、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

3、文字:

(1)大标题使用黑体小二号字,副标题使用黑体三号字。如果大标题字数过少,可以在每个字之间空一个格,

(2)正文标题使用黑体三号字。

(3)正文内容使用仿宋三号字。

4、段落:标题及署名

(1)大标题,署名均为1.5倍行距。

(2)正文:行距固定值24,段前段后均为0

(3)正文每个大标题内容之间空一行格。

二、关于文档抬头和署名的写法

1、抬头:学校 + 学年 + 上或下学期 + 具体内容

例如:店头中学2013—2014学(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2、署名:作者姓名

署名位于大标题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

文章结尾不必再署名。

三、页码的使用

页码格式为:页面底端,居中

统一共享与交流群或者发送孙主任邮箱

2014-2-24

- 1 -

第六篇:已排版,高中高考高三化学易错点总结,

一:高考化学推断题基础知识总结

一、物质颜色

红色:Fe2O

3、Fe(OH)

3、FeSCN2+、Cu2O、Cu、NO

2、Br2(g)、P;橙色:Br2的溶液; 黄色:S、Na2O

2、AgBr、AgI、Ag3PO

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

2、Cu+浓HNO3;

蓝色:Cu2+(aq)、胆矾、Cu(OH)2;紫色:石蕊、KMnO

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

3、BaSO

4、AgCl、Mg(OH)

2、Al(OH)

3、MgO、A2O3。

二、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

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

2、H2SO

4、HNO3等;

气态单质:H

2、N

2、O

2、F

2、Cl2等;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

三、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H

2、CH

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

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

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

2、SO

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2;S、HS; CO32、HCO3;SO32、HSO3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

3、Al(OH)

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

2、CaC2及Mg3N

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

2、Ca(OH)2与NH4HCO

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

2、AgNO3+氨水、Al3++OH-、AlO2+OH-、

Ba(OH)2+H3PO4 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

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

四、特殊的反应类型: 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 + 化合物B → 单质C + 化合物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

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

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 A 的单质 + 化合物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

2、N2。

(3)单质A + 强碱 →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

(4)单质A + 单质B → 化合物C ;C + 单质A → 化合物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

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

2、或SO

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KMnO

4、NaHCO

3、NH4HCO

3、(NH4)2CO

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

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玻璃工业等。

二:高考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

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相对于实验能力来说,是“死”的知识,只要平时多留意,多总结,强记忆就可以了。通过考试发现,很多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或语言表达欠准确而失分,如“沉淀的洗涤”,“容量瓶的查漏”,“气密性的检查”“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等,现将考试中易出错的问题总结如下:

1. 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解析: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在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氯化钠的烧杯中 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应为50g×5%=2.5g,再加水配成。 3. 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乙酯

解析:不能将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倒吸现象。

24. 鉴定SO4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5.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氯化钠固体

解析: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6.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氢化钠溶液清洗

解析: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它来精洗,应用酒精清洗。

7. 用瓷坩埚高温熔融钠与钠的化合物固体

解析:因瓷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在高温熔融的条件下易与钠及钠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8. 向沸腾的氢氯化钠的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1-2mLFeCl饱和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9.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甲酸,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解析:因甲酸钠中仍含有醛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的溶液中和甲酸,然后蒸馏,在镏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看是否有银镜反应发生。

10.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11.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滴定

解析:在注入标准液滴定之前应经蒸馏水润洗后,再用标准淮润洗。

12.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一定要浸入液面以下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解析:正确的作法是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靠近烧瓶的支管口处。

13.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解析:若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14.锂、钾、钠、白磷、液溴均保存于磨口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液封

解析:锂应用石蜡密封,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液溴要用水封法。

15.测定溶液的PH时,可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浸湿,然后再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PH试纸上

解析:测定溶液的PH时,不可用蒸馏水将PH试纸浸湿,否则影响测定的数值。(除中性溶液外)

16.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SO42- 解析:待测液中若含有Ag+,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17.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

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18.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3+溶液中少量Fe3+

解析:过量的氨水也能与Al3+反应生成Al(OH)沉淀,从而与Fe(OH)无法分离。

19.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一

2定含有CO3, 2--

解析:银镜反应实验后附着的银的试管应用硝酸清洗,用氨水除不掉。

21.不慎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

22.液氯泄露时,立即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毛巾捂在鼻子上处理事故

解析: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的腐蚀性而不宜采用,应用沾有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

23.配制0.1mol/L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并加入水稀释

解析:浓硫酸在倒入容量瓶之前应先在烧杯内稀释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转移容量瓶中。

24.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25.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解析:因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无法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硫酸钡。

26.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氯气 解析:制取氯气时,二氧化锰和浓盐酸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27.为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食盐水

解析: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反而减慢了过滤诉速度。

28.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解析:因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中易水解,因此不可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的方

法除去乙酸,应先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

29.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桌子上引起火灾时,可用水来熄灭

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用湿布盖住或用沙子扑灭。

30.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用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处吸收多余的气体

解析:因溴有毒易挥发,故不能采用。宜用蘸有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的棉花。

31.除去苯中的溶有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解析:因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液于苯中而难以分离。

32.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混合物

解析:因碘易升华故无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

33.为了更快得到氢气,可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粗锌与稀硫酸因易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此说法错误。

34.浓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保存于无色的细口瓶中

解析:因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于棕色的细口瓶中

35.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再 加入硝酸银溶液

解析:因硫酸易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硫酸银微溶物而影响溴元素的检验。

36.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解析:苯酚溶液与少量稀溴水虽反应,但很难看到三溴苯酚沉淀,因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过量的苯酚中。

37.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

解析:干粉灭火器产生的是二氧化碳,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又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从而加剧了燃烧。

38.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溶液飞溅现象时,应立即用水冷却

解析:蒸发食盐溶液时出现飞溅现象时,用冷水冷却更易引起飞溅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39.在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在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加入乙醇除去 其中的乙酸

解析:因有机反应往往进行不彻底,且有副反应发生,故不能用此法。

40.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以提高其氧化性 

41.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解析:碘化钾与溴反应生成的碘,同样易溶于溴苯中无法得到纯净的溴苯。

42.除去苯酚溶液中少量的甲苯,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

解析:因苯酚也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从而无法达到除去甲苯的目的。

43.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将34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是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的部分。

解析:必须重新配制。

45.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倒出 解析: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正确的作法是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从而避免了相互污染。

46.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解析:虽然二者有一定的沸点差异,但是水蒸气也易挥发,故正确的作法是先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然后再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47.眼睛不慎溅入氢气化钠溶液,应立即点入硼酸点眼液

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立即用水冲洗。洗时要过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4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一定经过干燥

解析:无需干燥,因为定容与洗涤时都得加水。

49.称量时,称量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解析: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其它药品一般放在纸上称量。

50.氢氧化钠溶液贮存于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51.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

解析:因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酒精中,故应用二硫化碳洗涤。

52.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的混合物

解析:因乙醛和水二者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53.用100℃的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

解析:因浓硫酸的沸点的383.3℃,已超过温度计的最大量程,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54.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先称取一定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解析: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应先称量坩埚的质量,再放入硫酸铜的晶体,后称量。 55.为使生成的银镜光洁明亮,应采用水浴加热并将银氨溶液和乙醛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解析:做银镜反应时,在用水浴加热后不能振荡,否则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不是光亮的银镜。 56.测定结晶水时,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其质量。 解析:若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硫酸铜粉未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从而使测定的结果偏低。应放于干燥器进行冷却。

57、进行中和热实验测定时,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低温度

解析:正确的作法是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58、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

解析:在酸碱指示剂中无紫色的石蕊试纸。

59、用PH试纸鉴别PH=5.1和PH=5.3的两种NH4Cl

解析:广泛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数值为1-14之间的整数,不能取小数。

60、除去CO2中的SO2,可用饱和的Na2CO3溶液

解析:虽然SO可与饱和的Na溶液反应生成CO,可是CO也与Na23溶液反应生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的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解析: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用冷却法无法让氯化钠析出,从而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法。

62、由于胶粒的直径比离子大,所以淀粉中混有的碘化钾可用过滤法分离。

解析:因胶粒能透过滤纸,故无法将混有碘化钾从淀粉中分离出来,应用渗析法。

63.用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制溴苯。

解析:应用铁屑、液溴和苯混合制溴苯而不能用溴水。

64.用10mL量筒量取5.80mL盐酸

解析:因10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所以用10mL量筒只能量取5.8mL的盐酸。只有滴定管精确到0.01Ml。

65.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解析:因新制的氯水中含具有漂白作用的HClO,会漂白变色后的PH试纸。

66.从试剂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解析:一般地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但Na、K等却可以放回原试剂瓶。

67.过滤过程中洗涤沉淀时,应向沉淀上加水并不断搅拌,使水自然流下,并重复2次-3次。

解析:不能搅拌。正确的作法是向沉淀中加蒸馏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上一篇:配件工作计划下一篇:派出所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