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龙场镇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整体饮水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为进一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相关部门应强化对饮水工程管理,以保证农村饮水的安全、稳定供给。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农村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关系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

摘 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饮水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成为社会发展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旨在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果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地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加大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力度,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充分发挥饮水工程在饮水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1 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农村饮水工程分布广且建设项目较多,分布零散,乡镇地区均建设了自來水厂,供水管网能够延伸到各个村庄。供水管道的铺设等,促使我国农村地区自来水管网得到了不断健全,而农村地区的交通、地质条件及经济因素等都对饮水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建设、管理等过程中所需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支付,群众最终受益,然而在土地征收等方面存在补偿问题,因此,必须调动群众力量,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政府部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顺利建设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制水成本相对较高,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因此工程具备公益性。此外,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农村人畜等饮水问题,农村地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整体的用水量相对较小,工程供水规模相对较小,收益低,而工程投资相对较大,供水成本高,因此限制了农村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

2 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2.1 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性与持续性

1)必须保证农村地区饮用水供给水源的安全性及持续性。这不但关系到饮水工程是否能够满足于农村居民的饮水需求,并且关系到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发现及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2)针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标准,建设高标准的规模化饮水工程,并引导当地居民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来保存饮用水,以防止在干旱时节农村地区出现饮用水无法充足供给的问题,确保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及持续性,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2]。

2.2 增强水质检测力度

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各地区的水资源品质与安全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便会直接影响到农村饮水的安全性,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农村地区必须加强饮水品质的检测力度,保证农村饮水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饮水标准,从而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质量的需求。针对饮水检测不合格的饮用水,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组织专业人员检查具体原因,及时调整饮水工程的管理机制,保证饮水的质量与安全性。

2.3 做好饮水安全的科学规划

1)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展开规划工作时,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引导及督促农村地区的居民,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及法规条例,做好饮水规划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农村饮水水源基地受到不良污染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保证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区域的整体规划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设备保证水资源保护区域的科学规划。3)必须加大农村地区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分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效性。4)重视及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主要思想及工作方针等内容,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3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效果,可以从几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管体系,针对现行的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及措施等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结合地区内实际情况,组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2)明确划分各相关部门、机构、工作岗位及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及管理任务等,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有效性。3)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动态化、全方位监控,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4)针对各地区饮水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工程管理的落实情况,明确农村地区饮水工程产权,从而保证管理经费的有效利用。5)结合农村地区发展需求及工程运行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及优化现行的饮水工程机制,从而保证饮水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展开。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数量持续增加,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部门及人员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明确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改与完善,从而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保证水资源的安全及持续供给,最大程度上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作用[3]。

3.2 增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农村地区各饮水工程的管理力度。1)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系,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饮水安全意识,并充分了解与掌握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册等宣传途径,结合互联网及新媒体等全新的宣传渠道,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做好节水理念的推广,提高基层群众的节水保水意识,杜绝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3)引导基层群众参与到饮水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中,为各项饮水管理制度的落实奠定群众基础。4)按照农村饮水工程的规模和数量等要素,增强饮水工程安全管理力度。5)农村饮水工程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须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深入挖掘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原因,找到第一责任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6)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必须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保证农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7)增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饮水工程的供水能力与安全性。地表水的水源保护区域应当保证区域内所有的水域及陆域的安全性,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域包括地下水水源、开采井周边及周边地表区域。8)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及风险可控等原则,建立健全地区内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的管理机制,保证水源地的安全性[4]。

3.3 增强农村饮水工程各环节的管理力度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涉及各个方面的细节内容,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必须保证管理人员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控各个细节部分,防止因细节上的忽略,进而影响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从而全方位地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性。1)在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各类供水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的运营维护与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组建专门的供水设备管理工作队伍,定期清理及检查供水设备,以控制供水设备与供水管道中细菌微生物与杂质的数量,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饮水安全性。2)进一步明確产权归属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必须明确农村地区各个饮水工程的产权主体,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产权分级的全新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地区的各个饮水供水工程,实行科学的分级管理。采取分布划分等方式,其中干支管设施的产权是国家所有,需要专门的管理部门组织日常管理工作;入户的供水管道等属于农村居民个人所有;农村集资建设并由国家提供部分补助的饮水工程,产权应当归于农村集体所有。分级管理以保证饮水工程管理的全面落实。3)饮水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地扩展资金的筹措渠道与途径,利用财政拨款、个人募集等多元化的方式来筹集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的资金。4)与饮水供水设备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饮水供水设备,做好现有供水设备管道的升级改造,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饮水管理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地区饮水水质及安全性。5)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在保障农村地区生活用水安全与持续的同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村饮水工程的成本投入,降低各类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提高饮水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的综合效益[5]。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及饮水工程建设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明确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解决,增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 孙晓梅.浅谈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6)90-91.

[2] 孟凤英.浅析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J].农家参谋,2019(19):9.

[3] 苗蒙蒙.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商品与质量, 2019(6):40.

[4] 张万茂.浅析金羊灌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J].现代园艺,2020(11):208-209.

[5] 朱志文.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管理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9(22):119-120.

(责任编辑:刘 昀)

作者:郑小燕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论文 篇2:

浅论宣威龙场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摘要:近年来龙场镇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整体饮水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为进一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相关部门应强化对饮水工程管理,以保证农村饮水的安全、稳定供给。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农村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关系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虽然当前我国各地方在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获得一定成效,但农村饮水不达标的问题仍广泛存在,这和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关系密切。本文将就龙场镇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和饮水工程管理进行分析,以为有效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1龙场镇基本情况

龙场镇位于宣威市东北部,和市区相距2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1公里,面积262平方公里,为山区、半山区温带气候,年平均流量 0.93 亿立方米。该镇北部海拔高,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摄氏,年平均降水量962.2毫米,年平均日照2068小时。

龙场河发源于光山南麓大水沟,流经罗营、阿直、联峰、龙林、得所、乐树、龙场等七个村委会,汇入格香河。境内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即马房水库,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蓄水22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400亩。还有洗羊塘水库、五里水库,均为小二型水库,库容分别为10.8万立方米、14.8万立方米。龙场镇有自然村128个,人口56253人,有效总耕地面积为4.1万亩。

2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状况调查

龙场镇因地形起伏较大等原因,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农村饮水地区多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村寨分散,经济文化落后,饮水水源主要是地面水和降水两种情况。特别是龙场村、旧营村、志戛村属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饮水十分困难。

当前我镇农村供水水源主要是地面水的水库水、塘坝水、箐沟水及少部分河水沙井,其中河水流量和流速较易受到降雨影响,其通常存在细菌含量高、浑浊度高等问题,并且水质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暴雨通常会带入大量泥沙,进而造成细菌含量急剧上升,现只有少部分农户用河水沙井。而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是我镇农村饮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水库水及塘坝水需水量通常会受到农业用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一年内水位会发生较大波动,但通常浑浊度较低、水质较好,进而成为我镇农村饮水的主要方式之二。

雨水集蓄主要在龙场村委会的平川崔家梁子,其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水质好坏也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该村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饮水之用。

自2006年开始龙场镇便开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之后十年间持续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使超过30000人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工程概算总投资超过一千三百余万元。经过十年努力,13个村委会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整体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需要各级部门不断努力,使我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

3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

3.1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问题

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之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不高,相应水处理设备没有配置齐全,难以有效保证饮水水质和水量。在资金等制约下,饮水水质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此外,传统饮水工程通常为小型自流引水、水窖等小型工程,供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旦发生干旱等问题,就会出现饮水短缺等。我镇大多农村居民直接饮用箐沟水,进而造成水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居住、电力等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仍止步不前,相对于其他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由于缺乏水处理设施,多数饮水工程水质不达标,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2]。

3.2农村饮水的水质要求

实际中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必须保证农村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依据化学形状、物理性状、细菌学、毒理学等四大指标确定水质标准。其中水物理形状包括臭和味、浑浊度等指标,要求从感官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刺激。水化學形状包括总硬度、PH值、铁、锰、锌、挥发酚等指标,以上指标超过一定限制,水会产生异味,烧开后出现沉淀,不宜作为生活用水。农村地下水经常出现硬度过高、含铁量过高等问题,此时需采取除铁措施。但实际中难以有效降低水硬度,农村实现难度较大,此时只能选择其他水源。水毒理学指标包括铝、氟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限值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宜将含氟量过高的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的细菌指标包括大肠菌群和细菌指标,消毒后可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标准,进而作为农村饮用水[3]。

4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措施分析

实际中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必须保证农村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并按照正确思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使农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提升饮用水水质。

首先,应采用可持续性的水源。合理布局水源,既要对当前进行考虑,又要对长远进行规划。如果条件允许,水源工程建设中可提升其建设标准,保证在特大干旱年份群众能够有水吃,对于深层地下水资源要保护和珍惜,对其开采过程中,应保证采补平衡,保证水资源利用的持续性[4]。

其次,保证工程可持续性。应以农民承受能力和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出发,设定工程建设标准和规模,保证建设资金,质量要达标,工程要配套。应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情况下确定工程方案,并选择合理的建设方式和工程形式。

再次,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具体当中应防治结合,水量水质并重,有效结合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一方面应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具体应当应规划供水水源保护区,对有害化肥使用要严格限制和禁止,不可随意堆放有害物品和垃圾,防止污染供水水源。另一方面,应对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进行强化。对于当前饮水不安全但具备集中条件的地方,可建设自来水工程。对难以有效恢复的遭受严重水源污染的饮水工程,应重新寻找水源。对于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的饮水工程,应配置相应水处理设施。而在居住分散的村落,可依据情况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5]。

最后,强化水质检测管理。实际中需强化对水源、官网末梢水、出厂水的水质检测。农村饮水可靠性方面,应在不影响水供给的情况下,在工程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措施: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的取水建筑,若水源为地面水,则进行小型水库、岸边式取水建筑、管道引水、渠道涧槽引水。若水源为地下水,则采用机井、大口井、地龙等。采用过滤池、沉淀池等净水建筑物时,应尽量在当地选择材料,保证简单适用。对水池、水窖、配水管网等工程进行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应用树枝状官网布置方式。并增加官网中调节建筑物的数量,依据地形选择高处建设水池。平坝地区则应采用水塔,使官网内压水水头保持在20~30米,以保证供水连续性,选择管道、关键尽量为常用规格[6]。

5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5.1对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农村饮水设施应谁建谁有、谁用水管,具体当中应依据工程所有权明确归属,并构建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应依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在农村饮水工程种设立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依据情况可将其承包给具有专门技能、责任心强的人员管理,通过承包合同明确权利及义务。乡镇供水工程管理应由乡镇水务管理所负责。管理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维修、水源保护、节水措施、用水制度、税费征收等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对于非个人修剪饮水工程均征收税费,可依据工程养护、人员工资、设备更新等开支确定收费标准[7]。

5.2工程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应开展有效养护,为发挥其效益,保证供水的稳定性。第一,取水工程管理。取水工程包括管道、引水渠等,实际中应定期就检查管道、取水渠,发现异常或隐患应及时处理。并定期清理取水口的无误,避免其进入管道造成污染或堵塞。第二,净水工程管理。在整个工程系统中净水工程是无法忽视的部分,应定期清理过滤池中的碎石、砂填料,并重新装入新料。对于沉淀池则应及时清淤和冲洗,预防管道中进入过多泥沙。第三,配水工程管理。应保持供饮水用的水池不漏不垮,及时处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清理开敞式水池中的污物,池底要定期清淤。第四,供水设备管理。农村饮用水工程中主要包括水表、闸门、水龙头、水泵等供水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问题,避免对正常供水产生影响[8]。

5.3强化水质监测

对于投入运行给水工程,需定期开展水质化验,一旦出现水质不合格应及时查找原则,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在暴雨等易出现水质下降的时间段,应提升水质监测频率,进而及时发现暴雨等因素引起的水质下降,保证饮水安全。另外还应当对管网开展有效管理,通过经常性养护提升其使用寿命,避免其出现渗漏等情况,要定期进行阀门维修、水管接头松动维修等[9]。

结语:

过去龙场镇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识到,饮水安全问题仍广泛存在,实际中应对全镇农村饮水工程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对于其中饮水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的村落要及时、重点解决,并全面推动全镇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进步,为农村居民安全用水提供保障。本研究对龙场镇饮水工程概况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当前该镇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强化解决措施。但本文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强化认识,充分认识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最终有效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参考文献:

[1]苏保国.定西市安定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1(18):31-33.

[2]王华,蒋吉发.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2(6):57-60.

[3]程翔.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4967-4968.

[4]段鹏.浅析果园乡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1(17):59-60.

[5]賀方荣.关于农村安全饮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2(5):320-321.

[6]刘治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34):957-957.

[7]李军.宜宾市南溪区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2):157.

[8]杜伟.农村安全饮水运营管理、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型农村建设结合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8,11(5):227,229.

[9]杨秀华.浅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大科技,2014,12(1):115-116.

作者:朱莉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论文 篇3:

浅论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建设工程之一。为适应农村人畜饮水的需要,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笔者重点对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质量;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也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实事之一进行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关于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调查

鼎湖区居民饮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山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人畜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 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二、 关于农村人蓄饮水安全的若干问题

党的十八大政府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人蓄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但农村饮水设施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水才是最安全的呢?首先我们得了解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二)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

1.保证水源的稳定性

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饮。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

工程的建设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同时要从实际出发, 符合客观的实际条件,不可盲目扩建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

3. 落实科学规划布局

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方法,特别是要对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到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

4.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并要设立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专项资金,这项资金只能用来检测水质及和检测、监测水质相关的各项开支,绝不能用于其他开支。另外,卫生部门也要发挥作用,要将建设和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与管理作为一项专项工作去实施,为水源水质的评价、合理开发及水资源防治等提供准确而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三、农村人蓄饮水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人蓄饮水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人蓄饮水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

(一) 建立管理责任制

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应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农村人蓄饮水工程应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饮水工程,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乡镇供水工程,应由乡镇水利管理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當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

(二) 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农村饮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因此,对于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慎重对待,确保工程实施的现实性、可行性及长远性。工程实施之前,必须有一套专业而完善的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有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及

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工程管理

人蓄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1.取水工程的管理

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

2.配水工程的管理

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羊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同时对细菌量过多的水源进行初步消毒。引水道要经常进行清理,尤其是在降水

量较大的季节,防止过量的泥沙流入水道,堵塞水源。

3.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工程的主要设备包括闸门、水泵、水表等,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是饮水工程的硬件保证。因此,这些工程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检修,发现细小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一些重要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来进行,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四、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和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要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为核心,不断优化工

程管理模式,细化管理职能,坚持权责统一,保证农村供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障农村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功能的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秀丽.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J]. 水利电力科技. 2009(01)

[2] 滕怀波.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措施[J]. 甘肃农业. 2010(09)

[3] 李仰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水利. 2009(01)

作者:罗志雄

上一篇:活动总结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学生会主席竞选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