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方案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方案1

为持续巩固拓展我乡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进我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使庭院经济种植实现效益最大化,把“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不返贫的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全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易地扶贫搬迁村除外),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天利太村麦菜复种、村庭院种植花生“一村一品\"。针对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劳动能力等差异,分类进行扶持,力争实现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全覆盖,农户庭院收入达到2000元。

二、发展模式

(一)自主经营模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根据当地实际科学选择种植品种,自筹生产资金、自主经营发展庭院经济。

(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农户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庭院订单种植,通过订单联结企业与农户。

(三)委托经营模式。无劳动能力或外出务工农户,本人不能在自家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可通过签订协议,委托第三方帮助经营管理发展庭院经济,避免庭院土地资源浪费。

三、补贴品种、标准、范围。

(一)补贴品种:小麦复种、辣椒、马铃薯、花生、蔬菜、中草药、藜麦、芝麻。

(二)补贴方式:釆取以奖代补方式

(三)补贴标准:

1、小麦复种、辣椒每平方米补贴1.5元,其它补贴品种每平方米补贴1元。

2、农户在自家庭院上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庭院种植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为同一品种的,根据乡镇核查验收面积据实给予补贴,每户庭院补贴面积最多不超过2000平方米。

3、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农户在自家庭院上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庭院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为同一品种的,根据乡镇核查验收面积据实给予补贴,每戶庭院补贴面积最多不超过3000平方米,且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要超补贴资金的1倍以上给予补贴。

4、庭院经济种植作物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要超过补贴资金的1倍以上方可给予补贴,否则不给予补贴。

(四)补贴资金:为县级整合资金。

四、责任分工

(一)农业站:负责庭院经济组织协调、数据调度、数据汇总、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财政所:负责庭院经济资金审核、拨付与监管工作。

(三)扶贫工作站:负责建档立卡户审核和项目备案管理。

(四)乡政府:负责庭院经济组织实施、核查验收、补贴资金发放、结果公示、各类信息上报等工作。乡政府是庭院经济项目实施主体,成立庭院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站所抓好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督促到位、核实到位,验收到位,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按照县庭院经济实施方案要求,并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制定本乡2021年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2.要做好庭院经济产业宣传发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中来,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采取自主经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3.要积极沟通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庭院发展的技术需求和销售渠道稳定,实现庭院增收目标。

4.按照县方案中“一村一品”要求,确定好“一村一品”特色村。组织村、社统计农户庭院种植品种及种植面积,村级汇总、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对各村上报进行汇总、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乡村两级申报表、公示表、公示照片等材料上报至县农业农村局。

(二)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1.组织农户适时庭院播种生产。产业发展指导员要对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保障建档立卡户顺利实施庭院种植项目,实现庭院增收目标。

2.成立庭院经济核查验收小组,对各村庭院经济开展核查验收工作,并将核查验收结果在村级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对各村上报验收结果汇总、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乡村两级验收汇总表、公示表、公示照片以正式文件形式的庭院经济资金申请一同上报至县农业农村局。

(三)做好材料归档工作。

根据庭院经济工作推进程序,及时做好统计、申报、公示、核查验收、资金申请、资金发放等相关材料的归档整理,归档时要注意将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分开装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痕迹佐证,保障项目的高效、顺利实施。

六、组织保障

为保障我乡庭院经济高效、有序开展,乡政府成立乡发展庭院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和市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现制定镇2020年种植业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高效开发利用农村庭院土地资源为主线,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以扶持服务为保障,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脱贫步伐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在“小庭院”做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大文章”,使庭院经济成为精准扶贫,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开拓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原则

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研究确定庭院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产品,使产品能够卖出去,卖上好价钱。

坚持契约化原则。鼓励农户与龙头企业、经销商等签订“订单”,按“订单”组织生产,实现庭院经济订单全覆盖。要明确双方权责关系,形成权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

坚持规模化原则。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的原则,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形成,实行连片开发,落实庭院经济订单发展,保障贫困户收益。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

坚持标准化原则。庭院经济产品生产标准,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产品销售“六统一”,走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三)发展目标

全镇所有行政村庭院经济实行全覆盖,抓好重点贫困村。庭院经济自然收入要达到奖补金额的30%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入1400元以上。

二、发展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引导农户主动寻找大型龙头企业,根据企业原料需求,签订“订单”,发展庭院种植;鼓励企业将农户庭院作为原料生产基地,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

(二)合作社、经纪人引领模式

鼓励农户成立农民合作社或利用现有农民合作社,重点发展大葱、美葵、万寿菊、蔬菜、瓜果、特色经济作物、药材、庭院加工等项目,逐步走上集中生产、群体发展、联合经营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经纪人信息灵、人脉广的作用,利用其掌握的市场信息和营销网络,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庭院经济收入。

(三)品牌拉动模式

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大策划包装力度,全力打造“品牌”。对市场上有影响,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庭院经济品牌,要扩大规模,提升品质。

(四)“互联网+”农户模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庭院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有机结合,建设庭院经济综合性信息及电商服务平台,至少发展1个村级电子商务项目,扩大特色庭院经济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发挥网络社交平台作用,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吸引客户。开展互联网支付,促进便捷消费。

(五)“私人订制”经营模式

鼓励种植大户及农民合作社,有偿流转农户庭院土地,发展适度规模庭院经营,与城镇居民签定产销合同,发展“私人订制”。特别对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由村、社牵头,包保部门结合“三帮扶、一推动”增加贫困户收入。

三、时间步骤

(一)3月1日前。制定种植庭院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培训,做好任务落实、品种落实、苗木落实、技术落实、销售落实。

(二)4月1日-6月1日。各帮扶部门和帮扶责任人组织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三)6月1日-9月30日。在做好检查、验收的基础上,配合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的庭院经济进行检查、督导、验收。

(四)10月1日-12月底。总结庭院经济发展经验,宣传推介发展典型。

四、保障措施

(一)提供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资金,稳健推进庭院经济发展,侧重引领发展特色种、养、加、销项目;要搞好项目资金整合,重点向庭院经济倾斜,发挥最大效益。根据《市2020年种植业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精神,对庭院经济发展种植业的,非贫困户(常住农户)每平方米补贴1元,每户补贴不超过4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的)每平方米补贴3元,每户补贴不超过1200元。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无自然收入的经气象和当地政府确认核实后,按受灾前实际种植面积补贴。同时要各充分发挥扶贫融资平台作用,通过银信部门贷款融资,发展庭院经济。

(二)加强技术服务。要积极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每个村至少配备2名产业技术指导员,做好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

(三)强化市场营销。强化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持庭院经济经营户与市场、超市、酒店、旅游文化经营主体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行“直供直销、定点经营”。

(四)加强组织实施。加强发展庭院经济工作管理,采取市级领导包乡,相关部门领导包村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帮扶作用,及时宣传、解读政策,对老弱病残和举家外出务工农户的庭院,要采取党员干部群众帮种等方式,确保所有庭院都有产出。组织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超市电商等签订订单,稳定扩大庭院经济销售渠道。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订单落实到位。

五、督查验收

(一)补贴品种核定。庭院经济以发展万寿菊、葵花、林果、红干椒等特色作物为主,每个村种植品种不能超过三个。

(二)补贴面积核定。种植位置应在住所周围(房前屋后)。种植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少于100平方米不予补贴,贫困户订单面积达到100%。

(三)验收人员组成。镇级验收由镇政府包村人员、驻村干部、村委会成员3-5人组成,逐户实拉实测,对作物种植面积进行确认,并逐户登记造册并留存影像。市级验收组由农业农村农村局、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林草局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督查验收。

各村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验收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农户自食自用小菜园不得计入庭院经济奖补面积。对工作抓得好的村提出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地方提出批评。发现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

上一篇:煤矿行业抗干扰安全生产论文下一篇: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