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为实现环境艺术的预期设计效果,可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其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如融入到环境艺术形态意境、设计意境、优秀文化、环境艺术、环境物件等中,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艺术价值。文章就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体现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庭院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庭院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1:

基于庭院式城市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摘 要:住宅小区的设计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达到或接近小康生活中的城市市民 , 最为关心的是建筑的回归自然、反璞归真。这就要求建筑师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有深刻的探究。由此,如何使得庭院式的城市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艺术相结合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庭院式;住宅小区;建筑;环境艺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

国内住宅小区主要是封闭式、围栏式、规模化小区为主,建筑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的内容太少,虽然有新式小区已经开始合理设计建筑与环境,但总体上缺少了很多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艺术美感。

(1)在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和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影响下,当前我国城市以封闭“住宅小区”为标志的居住模式、城市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良性运行,也导致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准的下降。与此同时,伴随整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2)部分南方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中, 合理地组织总平面布局, 在有限用地上增加了每幢建筑的“均好性”, 同時在户型设计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方面的舒适性、合理性和灵活性要求。

2.国外研究

(1)日本引入的西方文明,经历了完整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时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现代建筑出现了日式庭院,日式住宅庭院设置的三种基本形式:南侧庭院+外廊+连续房间、间隙、坪庭与中庭。日本成规模小区并不多见,与我们国内有很大区别,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规划布局更多的是政府性质的管控和家庭式的布置结合,但是由于民族个性鲜明,显得较为和谐统一。日本规划设计人员的建筑风格设计较为传统,但是建筑理念却是先进的。

(2)美国住宅以单户住宅居多,而且使用新材料非常普遍。一般不是规模小区性质的围墙内建筑群,而是以敞开式的独立院落为主。其次,即使是单元楼住宅也基本不会形成规模化的封闭式小区。所以他们的建筑与环境整体规划设计研究趋向于敞开式而非封闭式,个性比较突出和鲜明,缺少统一的布局和协调。美国建筑规划设计师思路比较开放。

(3)欧式景观庭院设计有常用风格有五种,使社区组团呈现出层次丰富的五大组团,有:意大利式台地院、法式水景院、荷式规则院、英式自然院、英式主题院这五个风格。他们的布局特点:根据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确定庭院的主色调。

3.未来趋势

无论国外还是我们国内的住宅小区,以庭院式为代表的住宅或小区未来在建筑与环境艺术结合的空间都非常大,和谐的建筑环境艺术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之一。

二、庭院式住宅小区特点及设计理念

1.庭院式住宅小区的特点

说起“庭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京的四合院,而这类建筑通常来说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空间闭合,二是内部变化多端。通常来说,四面合围的设计会形成相对来说比较密闭的空间,能较好的阻隔外界的影响,而内部变化丰富的空间,则符合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能够促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渠道并保证基本的隐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很多开发商会选择保留传统庭院式建筑的方正、对称以及空间的变化的多样性,然后再加入了现代的技术和风格,有时候四面围合,有时候两面、三面、甚至没有围合,以保证居住的隐私空间和与外界的联系,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庭院式的美感,又摒除了封闭、阴暗、缺少隐私的缺点。

房屋的设计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2.庭院式住宅建筑与环境艺术整体规划设计的理念

项目设计创作, 首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 , 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其次 , 重视住宅小区的区域价值分析,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资源调配, 重视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 增加积极空间, 减少消极空间。第三 , 注重设计手法与居民的实际。

“住宅设计全国一样”、“住宅小区全国一个样”,此种评价似乎过贬,但细思之后,确也有些脸红耳热。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气候类型丰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对住宅的要求虽有共同点,但差异仍甚大.我们在考察各地民居时,既可望出其明显的地方特点。就连音乐,戏剧,舞蹈,绘图,甚至是服装式样,都有其浓郁的地方风格。而纵观各省市的住宅小区,虽然不乏有成功之作,但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更是文化的载体。小区是城市文化的主体,建筑设计应与环境和谐,构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体现建筑的精神内涵和其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维护小区生态良性发展。

三、庭院式住宅建筑环境艺术的整体设计作用

1.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小区居民带来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庭院式住宅小区整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使建筑与环境艺术在庭院式住宅小区中得到和谐充分的体现。

2.遵循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合为一体的理念和模式,能提高居住生活的质量和精神层次的追求,设计适合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建筑设计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体现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和高层次追求。

3.建筑与环境设计可以实现室内空间美观的要求,同时在维护室外空间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背景环境、城市文化规划相协调,把富有变化性的环境作为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景观。

4.庭院式的小区规划能够使景观环境设计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科学合理的部署,提升小区人居环境的健康要素,合理的小区规划能够将优美环境带给居民,并且能够让居民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和文化的底蕴。

作者:张斌

庭院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2:

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探究

摘 要: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为实现环境艺术的预期设计效果,可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其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如融入到环境艺术形态意境、设计意境、优秀文化、环境艺术、环境物件等中,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艺术价值。文章就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体现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方式;体现方式;设计意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双高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五育并举,育训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B138)、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号)、院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高职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性研究”(桂职院【2019】176号193104)研究成果。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瑰宝,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当合理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当不断汲取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工作提供素材与灵感,开辟更多的设计路径,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計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元素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可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时,应当合理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新的生命力。全球多元文化发展视野下,传统文化可展现出民族文化特色,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在环境艺术设计时,可不断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汲取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精髓与文化内涵,彰显出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可行性与艺术特色。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当中,可带给消费者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美观性与艺术性。因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包含一种含蓄的自然艺术美,将其合理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可使得设计方案展现出别样的艺术美感,增加艺术设计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对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发展创新具有深远意义[1]。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体现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突出用户的艺术审美与精神追求,保证环境意境达到用户心理预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语境下,为契合用户的审美与思想诉求,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凸显出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针对性。下文笔者就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体现方式进行探讨论述。

(一)形态意境中的融入体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达到预期设计效果,可尝试在环境艺术形态意境中合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形态意境得到有机结合。为保证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效果,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准确定位,了解传统文化蕴涵的风俗人情和艺术底蕴,找到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突破口,进而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

传统文化元素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如视觉的冲击感、听觉的距离感、触觉的质感等,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如: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时,为营造神秘感,增加用户的游览兴趣,可设计假山对部分环境空间进行遮挡,突出环境艺术的设计意境;园林自然环境艺术设计时,为体现出园林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可通过人造植物、景观、建筑物等措施,营造出风景园林的整体艺术效果。苏州园林就是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典范,其在园林整体环境设计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发挥出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价值。未来环境艺术设计时,可尝试基于形态意境视域,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新路径,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到形态意境当中,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事业发展。

(二)设计意境中的融入体现

地域文化的细微差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艺术的设计方向与效果。对我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进行归纳分析可知,宗祠建筑主要采取木质材料,且设计风格遵循宗祠文化,表现出宗族环境中的长幼有序,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同时室内建筑环境设计时,体现出住户的个人品味与艺术追求,室内的家具摆放、装饰材料、空间布局等,都表现出环境设计的个性化。如我国很多建筑都采取雕刻装饰,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的雕刻处理,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且雕刻的事物具有一定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基于设计理念与设计主题,筛选合适的传统文化元素,保证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效果。设计人员采取不同的设计元素,会传达出特定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工作开展时,为保证环境艺术的整体设计效果,可采取合理的设计元素,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意境,给用户精神满足。通过相关事物的设计布置,可为意境营造提供现实抓手,如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时,基于园林的设计理念与地理人文环境,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突出传统文化的艺术底蕴与精髓,达到园林环境艺术设计预期效果。

如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作者通过诗词创作阐述环境艺术的意境,营造出虚拟的诗词意象,给予阅读者精神滋养。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进行时,应当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意境进行合理设计,突出环境艺术的设计精髓,通过艺术设计熏染周边环境,体现出艺术设计的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价值[3]。

(三)优秀文化的融入体现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不仅需突出文化元素的渗透,同时需突出环境艺术设计的舒适性、和谐性、安全性、可靠性,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与艺术追求。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事业发展,可引起消费者的思想共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预期效果。如部分公园环境艺术设计时,通过拱桥设计、凉亭设计、假山设计,烘托出园林环境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在园林的人工湖边,通过柳树的栽种,可体现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歌意象。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可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诗情画意的园林山水中体会古代传统文化的意境,人们可以真正释放身心压力,找到生活的乐趣与生命的价值。

(四)环境艺术中的融入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可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图形信息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对部分传统图案进行应用时,稍加修改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由此可见,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当找到合适的设计参考元素,依据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结合实际设计工作要求,将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思想进行碰撞融合,设计出全新的环境艺术方案,突出传统文化的艺术底蕴,并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需求。

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找到现实抓手,在环境艺术设计载体的支撑下,传统文化獲得发展可持续性。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丰富性,可为环境艺术设计营造良好氛围,开辟新的设计思路,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可知,传统文化元素中很多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相契合,为达到预期设计工作目标,需要筛选合适的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并保证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挖掘出传统文化蕴藏的文化精髓。由于每一个文化元素都包含着很多历史故事与人文情怀,在进行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时,必须深入解析传统文化元素,找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突破口,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可行性[4]。

如很多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时,会在单位门前设计石狮子,以体现出商业银行的单位性质。因为石狮子文化在我国非常悠久,狮子作为百兽之王,象征着权威与力量,石狮子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含义,所以单位与政府都会选择石狮子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石狮子的文化元素特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同时可引导人们认可设计艺术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环境物件中的融入体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改革创新时,可基于环境物件的设计视域,合理筛选相关传统文化元素,保证环境物件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如庭院设计、园林设计、建筑物设计、艺术馆设计等,为保证突出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应当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实现预期设计目标。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群设计就汲取了古代建筑群的设计特点,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文化冲击力与精神体验,引导消费者进入历史博物馆进行学习思考[5]。

三、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体现具有一定可行性。笔者基于多个视角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述,说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实际效果。在未来设计工作开展时,需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促进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路庆敏,刘潵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77-78.

[2]胡斌.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J].现代盐化工,2019(1):164-165.

[3]范玉洁.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评论,2019(1):185-189.

[4]张宏图.探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74-76.

[5]吴越.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体现方式分析[J].设计,2017(20):130-131.

作者简介:

刘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作者:刘斌

庭院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3:

环艺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作用及适合性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其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气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充分吸收和融会贯通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基础上,一方面要考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现代人的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中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设计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环境艺术。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中处处渗透着儒家精神,儒家精神追求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近代以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珍视传统文化浪潮的推进,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开始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在环境艺术中随处可见。这种趋势和潮流不仅能够展现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之美,还能在无形之中唤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推向国际,吸引国际眼球。

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

中国传统元素是我国特有的,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中国特色的各种符号图腾、蕴藏中国古典文化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各种意向、儒道思想等等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服装、绘画、建筑、舞蹈、音乐均有体现,像是中华民族的烙印一样无法抹去,就是有这些元素才使得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自己的特征和符号,与其他各国相区分,为世界文化添光加彩。儒道思想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及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讲究天道合一。中国特有的园林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道文化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园林追求与自然高度和谐,完美的展现自然景致的特点集中反映了儒道文化精髓,通过雅致精美的园林,中国人欣赏着自然,领悟着生活。具有浓厚中国韵味和元素的环境艺术不知不觉中涤荡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使人们一步步朝着思想进步、文明开化的现代社会迈进。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不追求与齐整的行道树木,而在意遵循树木植被原有的生长特点和姿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建和改造,使之更符合人们对自然的审美,园林就是这种环境艺术的典型体现,人们在固定的意境中品位自然之美,同时也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现状

1.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较为综合的专业,与多门学科有所交叉,例如:认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园林艺术学、装饰、建筑、美学、雕塑等等。这些交叉学科或多或少的包含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些较为基础,有些则作为主体学科。任何一个地方的环境都与当地的文化紧密相连,没有离开当地文化的环境,环境中出处渗透着当地的乡土风情和民风民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人容易接受此种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这样的设计才会让人舒心和适应。苏州园林之所以能够名扬国内外,是因为园林设计中融入了儒道的虚实相生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让人心生美感。

2.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和核心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和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最大限度的考虑当地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接受心理,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无可比拟的文化底蕴,但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起步较晚,再加之受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成分在渐渐降低,逐步让位给西方的审美艺术。现代环境艺术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设计,引入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固然重要,但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借鉴西方审美设计思想,忽略中国的传统元素最终将丧失中国固有的民族特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贫瘠的国家。新一代设计师西方设计的推崇给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众多困难和挑战,长久以往,中国城市的环境设计将丧失特色,成为一刀切的、毫无特点的城市。中国传统建筑较为注重风水,一般在风水绝佳的地带搭建房屋,修建庭院,所谓的好风水,实际上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和谐利用,在风水好的地方搭建房屋让人与自然相处愉悦,精神放松,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人生的智慧和处事学问,这是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审美和接受能力。但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至今,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深受西方设计理念影响,认为中国古代的风水说有极大的封建迷信意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已不再使用,对其进行全盘否定,殊不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有益精神的破坏,是对中国古人与自然相处的大智慧的否定。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不可撼动,再加之西方环境艺术设计思想的冲击,在中国出现了许多不中不西,不中不洋的环境设计,无法全面的体现出我国鲜明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中国地大物博,在偏远的乡村,受西方文化冲击较小的地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传统元素的建筑还有所保留,仍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对这些地方的建筑要好好留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不久的将来还要这些地方寻根。

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1.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既能保持环境艺术设计的美感,又能体现中国独有的文化气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艺术创造美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就地取材,将周围环境因素与建筑紧密结合,既因地制宜,又保护环境,是古代建筑家的大智慧,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建筑成本,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充分借鉴利用古人就地取材这种做法,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引起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共鸣,在无形之中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推广下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讲究创意和环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创新途径和方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气息

傳统文化无疑代表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浓缩和积淀,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现代人要吸收和借鉴,里面浓缩着中国丰厚的精神财富,充斥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对中国精神文化和人文气息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增加了设计的整体之美,还在特有的设计中让人感受到浓重的人文艺术气息,对陶冶情操和审美具有极高的价值,传统人文艺术,能够为枯燥的缺乏灵动和生命力的设计增添人文气息,传递人类对美的情感认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提升建筑的整体美感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建筑师和设计者追求的潮流和趋势,他们懂得把握传统元素的重要性,例如在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让居民身处其中感到舒适自在,有久违的亲和感。

3.提升审美过程中的幸福感

审美不仅包括视觉审美,也包括心灵审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的审美观在不断变化,一定程度上已经接受了国际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的审美艺术和审美观念有所冲击,但无论怎样,普通大众的审美观仍然朝着更加高雅,更加优美的方向发展,整体来说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需要种情况下,一味坚持传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要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传统艺术不断改进和提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迎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恰当的引入中国传统精华的元素,可以让人在享受视觉美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带给人的心灵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烙印,镌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子里,置身于传统艺术美的氛围中,容易让人产生心灵共鸣和震撼,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幸福感就是人们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种传统文化在无形之中传递给每个人,让人们在情感共鸣中体验美好的生活。

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适合性分析

1.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

设计师在进行现代环境设计时,为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普遍的采用的做法是对中国传统元素转化提取,以较为抽象的方式进行重构,并没有将传统元素生搬硬套的直接套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善于在传统元素中发现美和探索美,运用各种方法对传统元素进行提取、重整,更好地融于艺术设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重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传统美的元素,然后对这些元素进行提取,在提取的过程中,尽量依照原意,对这些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抽象和转化,在抽象过程中保留最原始和本真的艺术气息,在构造形成新的形象后,加其加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为不古板的将传统元素直接拿来机械使用,同时能使我国的艺术设计与国际接轨,在设计中既要不失中国传统元素的本真意味,又要积极探索东西方共有的文化共同点,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应当是传统文化气息与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中国有不少优秀的建筑都是这种设计理念的体现。

2.对传统文化进行借用

借用手打是艺术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是指在设计中以现代事物为载体,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事物相融合,而不是机械照搬传统元素,不加以改造的运用。通过借用手法,中国现代版的法拉利跑车完美的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眼光。环境艺术设计中们最常用的做法是采用现代结构的构造,传统形式的外观,这一方面体现了与时俱进,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设计的理念,一方面又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较好的设计方法。或者也可以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和较为现代的外形,无论怎樣,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需求就是较为成功的设计。

3.对传统的建筑思想进行充分运用

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博大精深,艺术设计向传统建筑寻根是明智的选择。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在优秀的传统建筑中寻找灵感,进行创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较为明显,里面的园林充斥着古代书院的文化气息,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布局使之成为古代建筑的佼佼者,这类传统建筑向人们诠释着中国独有的优秀文化精髓。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要立足当代,吸收传统,在与东西方共有文化接轨的同时,体现中国特色,根据我国实际,将现代和传统完美结合,走出一条就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实际思想和理念的同时,要坚持中国独有的宝贵的设计特色,在设计中积极融入传统元素,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丰富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观念。未来设计的主流方向是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作者:王岚

上一篇:买卖合同翻译下一篇:质押担保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