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教学楼庭院空间设计浅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现代高校教学楼庭院空间的构建原则

教学楼的庭院空间设计应具有以下原则:协调性、开放性、多样性、文化性、渐进性。

协调性:教学楼的庭院往往是高校的活动中心, 设计时应注重与校园的景观的整体和谐, 在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中始终以人的活动为第一位, 注重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及多样性, 从空间布局到细部设计满足学生交往的需求。庭院内应形成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 使校园充满生气, 富于活力, 满足学生交往的需求。

开放性:开放性是新时代的特征, 现代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 教学楼的庭院也应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在构建教学楼的庭院空间时不仅应突破学科领域的限制, 加强不同学科信息的共享和互补, 同时也要增进校园与社会的联系和发展, 创造开放性的交往空间。

另一方面, 随着大学与城市越来越广泛的联系, 城市不仅是大学职能和服务的依托, 反过来, 大学是城市活力的发源地, 体现着城市文化精神。大学开放性是一种趋势, 也是必然。开放的大学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空间, 城市公园、广场可以开放给学校作为艺术文化活动的空间, 从校园的交往模式带动起城市的活力。

多样性:教学楼庭院空间的多样性是人性化的设计观念在校园建设当中的体现。庭院中的步道、水景、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空间, 具备多种功能的复合, 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往活动, 能满足大学生多种心理需求。

庭院空间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空间多层次性和功能复合性。其中, 空间多层次性满足了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空间功能复合性能够有效激发目的性交往和偶然性交往的良性循环, 体现单一空间非单一功用, 提高使用的人次与效率。

文化性:教学楼的庭院空间应具有文化特色和校园精神。 学校是科学文化的阵地, 校园环境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 在教学楼庭院空间的塑造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

这种具有“意境”的空间, 使庭院空间超出仅仅满足适宜性的功能需要, 达到校园整体环境所期望的精神潜质和文化内涵, 并成为校园文化传承的标志。在进行环境构建时, 要体现文化个性和特色, 展现校风, 应具有学校得明显特色和个性。

另外, 应充分利用本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展示环境特色。通过人工环境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

渐进性:教学楼的庭院空间的塑造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渐进增长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 庭院空间也在不断更新, 产生新的空间模式。这个空间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 应该不断地维护和更新。在更新过程中, 要保持室外交往空间的连续性, 使新老空间形成融合、过度, 彼此联系, 互为整体, 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庭院空间的设计和构建应注意充分利用基地特色, 充分发掘基地的特质并在规划设计中以此作为构思的出发点, 形成校园景观个性, 保留原有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状态, 对具有特色和重要的区域应予以完整保留, 并注重新的绿色空间的构建, 形成校园的生态公园。还要注意排除污染如噪音、环境、大气、精神污染。

2现代教学楼的庭院空间的形式

2.1内向围合式庭院空间

通过单体建筑进行围合的庭院空间, 是属于较为固定的几个系或一个系师生来使用, 整个庭院空间较为封闭, 围合度高。庭院内部受外界干扰小, 呈现明显的内向性, 具有较强的自我领域性。在建筑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内天井或是四面围合、 尺度宜人的内景观庭院。

2.2开敞立体式庭院空间

随着现代大学校园使用密度的增大, 伴随着对历史建筑的改建和扩建, 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庭院空间的开敞立体式庭院。这种庭院空间融合了多界面空间的特点, 形成多层次的“虚空间”, 进而获得扩大的底界面。在建筑形态上可分为空中合院和下沉庭院。空中合院是将建筑屋顶和平台加以整合利用, 通过廊桥将建筑联系起来, 创造丰富的开敞式庭院院空间, 从形态上看庭院犹如漂浮在空中;下沉庭院和建筑的内天井具有相似的功能, 一方面解决了地下建筑的采光通风问题, 另一方面可形成良好的景观中心, 常用于用地紧张的建筑项目。

2.3整体组合式庭院空间

整体组合式庭院空间是指多个院落空间通过一定的秩序和规律, 将其进行串连, 庭院间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组合式庭院空间往往是整个建筑群空间组合的关键, 对校园建筑的构成模式有很大影响, 甚至对校园建筑外部形态的操作也有很大影响。随着当代高校校园的建筑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学楼功能的拓展, 整体组合式庭院院空间发挥了可再生长的优势。将多个复合式庭院空间进行水平或是纵向发展, 往往能形成功能复合的巨构型建筑。组合式庭院空间提供了一个连续的交往场所, 增加了行进过程中的知觉体验, 形成丰富的空间表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动力。

摘要:高校教学楼的庭院属于校园的公共空间, 是建筑内部与外部的过渡空间。它的存在为师生提供了与自然、与人进行交流的场所。同时, 庭院作为建筑的外部空间, 不仅提升了建筑品质, 对建筑形象的烘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建筑,庭院空间,文化气氛

参考文献

[1] 黄琪.亢智毅.大学空间的本源:“院”.华中建筑, 2002.

[2] 王琐.现代大学整体式综合教学楼群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3] 仲德崑.走向多元化与系统的中国当代教育[J].时代建筑, 2007.

上一篇:721例耐多药肺结核合并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财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