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庭院作为与人密切互动的室外空间,在景观设计上还要充分展现艺术美感。而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给景观美学带来了深远影响。把握二者的关系,以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庭院科学设计,加强古典美学思想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庭院景观作品设计带来启示。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写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后人将这句话看作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理想,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追求真善美统一,描述的“大美”审美境界在美学和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形成了传统审美思想。对于受中华传统文化熏染的国民来讲,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深受传统景观美学思想影响,因此还应加强对传统古典美学在庭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确保设计出的庭院景观能够符合现代人的思想价值追求。

一、古典美学

自古以来,中国古老的生命哲学体系便提出了“清净无为、顺物自然”的理论。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也表达了建筑环境营造要与自然相联系、师法自然的思想。清净无为意为采取不具体干涉的方法对万物进行成就,其中也包含环境景观。世人深刻体验到自然与人类间的密切关系,因此讲究栖息场所的风水,从而通过加强对自然流动过程的把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深厚文化体验。自古以来,艺术家们对“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描述都是重要的美学理论,为山水画、诗创作追求淡远清逸的审美意象提供了指引,在现代艺术中依然得到了沿用。中国传统的时空概念是二维的,古代文人们用手中的毛笔勾勒出气韵生动的山水。山是坚硬、沉稳、庄严、竖直的,与天相接,水是柔软、流动、宽容、水平的,与大地相接。山与水互相创造和影响对方,包罗着瞬息万变的时间、空间和意味深长的情感。古典美学的主要艺术哲学是建立在有着深远影响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为中国园林的设计奠定了哲学基础,从而影响了整个东方的景观设计观念。

二、古典美学在庭院设计中的运用

(一)整体美思想的运用

古典美学中的整体美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要顺从自然,自然才会回馈人类,这样才会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合为一。因此,在做园林景观设计时对园林建筑的布局可以灵活自由,不必拘泥于中轴线而一以贯之,应当依照地势的变化起伏,顺应地势,设法巧妙地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坚持“依形造物,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上秉持整体美的造园理念,可以营造出清静通幽的园林环境。整体美思想在中国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从设计理念到应用布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我国园林的规划设计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庭院设计中运用这一思想,则追求给人带来不可言说的感受,尽管味淡却持久。基于这一思想,将庭院设计当成是系统工程,意味着无论是设计花镜还是花墙等不同景观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不能将重心放在局部景观、小品等事物美展现上,还要通过展现空间本体美体现庭院空间整体美。在景观用材方面,应避免盲目追求高档次,始终牢记墙、窗等围合物都是次要的,避免忽视环境整体空间营造。在庭院空间总体布局上,需要使虚与实、动与静等各种关系得到合理处置,促使院内空间能够与自然空间整体融合。如运用漏窗展现周围林木摇曳姿态,使周围建筑若隐若现,能够完成整体幽深宽广空间营造,体现整体设计思想。因地制宜的实现过渡空间设计,能够将庭院内、外环境有效结合,使庭院空间合乎自然,体现庭院与家园的紧密关联。

(二)含蓄美思想的运用

古典美学强调了含蓄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把空间分为“有”和“无”。所谓“有”,就是指周围的墙体部分,为实。所谓“无”,则是指墙体围合的部分,为虚。由此,它带给我们在做园林景观设计时有许多新的启示,如有与无、虚与实、藏与露、内与外、高与低、抑与扬、疏与密、大与小等对比手法都普遍地运用于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在景观空间的组织中可运用内外借景、小中见大等法则,在植物配置时可运用高低错落、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等法则,在景观节点的布置时可运用先抑后扬、藏而不露等法则。

在庭院设计中,结合这一思想可以认识到庭院用于起居、休闲,但实际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庭院修建和景观打造,真正日常使用的却是“无”的空间。因此在庭院景观设计上,还要保持“无”的态度,领会空间玄妙,排除各种杂念对追求景观意象美的杂念。为使景观本质美的充分展现,还要领会道家“自然无为”思想,通过不争、守静追求自然,使事物按照原本状况发展,在自然繁衍中经历淘汰和新生,不受外力约束。庭院景观设计原本为非自然状态,但是通过守护本性本色却能实现自然表达,使人们感受庭院意境带来的魅力。如在花木布置上,应做到使乔灌木等不同树种疏密、错杂相间,追求形态天然。在山峦设计上还要用石料随意拼叠,展现天然岩石文脉,水的布置应做到曲折自然、高低错落,以展现自然野趣,减少人工砌筑的痕迹。通过使各种组合元素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能够使身处“自然”环境中的人得到身心自由。

(三)生态美思想的运用

在古典美学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是因为它毫无修饰的随性自然是人类趋之若鹜的。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也是古典美学中生态美思想的体现。此外,传统哲学中的“形神合一”在园林景观中体现于将自然元素如云雾,光线,山峰等的结构肌理,微妙特性和相互依存关系去展示风景并沟通人的心灵,抒发内心的情感,由此派生了诸多外延的设计观念如“意在言外”“境生象外”“以少胜多”。而在现代都市庭院设计中,周围高楼耸立、交通拥挤,想要利用有限庭院空间打造自然缩影,还要对生态智慧进行汲取。在庭院构造上,可以通过打造住在小气候完成宜人景观营造,如在南侧种植阔叶树遮挡夏季烈日,冬季则可以起到减缓大风作用。借助植物力量对庭院进行绿化设计,完成绿色屋顶建造,能够增强空间生命感,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完成幽深景观空间的设计,能够使庭院与周围红尘隔绝开来,体会天人合一的美好感受。在实际设计时,还应结合庭院所处地域环境选择树种和景观类型,以便使原本自然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得到原始形态保留的同时,形成能源再循环利用系统。配合采用太阳能、雨水回收等技术造景,完成全生态庭院设计,能够使环境同时达到功能和美学要求,确保与审美主体产生积极情感交流。

三、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促使大量拥有西方风格的现代庭院得到了建设。从展古典美学展开分析,还应认识到庭院设计需要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因此现代设计同样应当与周围文化、环境相融合,才能禁得住时间考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汲取,合理实现现代庭院景观设计,能够使营造的景观与国民文化背景保持互动,继而使景观美得到充分展现,确保作品取得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新纪元两山理论下湖南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下一篇:农业机械在新形势下的推广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