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学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会计专业教学不同的特征。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应从会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篇:会计学论文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

本文为张月玲教授主持的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与完善”(批准文号:教处函字[2005]07号)阶段性成果

【摘要】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缺乏会计实验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部分,以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初级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核算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大都重视或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对此类专业会计学实验或实践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常常是会计学课程学习结束了也就结束了,再加之这些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会计学课程,导致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更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是如何操作、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很好的理解,增加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为经济管理类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填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实验教学的空白。

二、教改思路

(一)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

根据课堂理论教学各部分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物演示与操作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实验。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同时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会计账簿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各种会计账簿实物,讲解登记方法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登记各种账簿。在会计核算程序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一种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为例,以企业供、产、销主要环节的会计业务为核算内容,完成编制会计凭证、总账科目汇总、总账及明细账登记、对账等一系列核算工作。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上述业务为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诸如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账、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程序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安排

采用边课堂教学边实验教学的双向推进的教学方法,针对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数,见下表。

表 实验教学学时分配表

(三)必要的实物准备

会计实验不像物理、化学等实验那样需要高精密的实验仪器。按照上述所及,《初级会计学》实验所需物品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必要的实验、教学用印鉴、科目章等。这些物品通过外购或自行设计印制均可以获得。花钱不多,就能办好此事。

另外,关于会计实验所需教室,如果能在会计系的会计实验室,那自然是最好了。因为,会计实验室布置有会计核算程序等挂图以及备查会计资料,实验氛围较好。如果不便,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教室完成实验。只要备有上述物品,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分组或学生个人独立实验,均可取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最好分组进行实验,以便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只开设《初级会计学》一门课程,没有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安排,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通过这一门课程来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理论与方法。因此,会计学实验课程的加强越发显得重要。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月玲 刘英姿

第二篇: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展望

[摘 要] 回顾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发展历程,管理会计学是继成本会计学之后,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的又一门学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审视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现状,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二者边界模糊、难分彼此;展望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为了适应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需要,二者分层次的融合才是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学

[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趋势给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造成了两种困境:其一,企业怎样把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区别开来?其二,大中专院校怎样开设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课程,才能为企业培养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为了走出这两种困境,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融合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回顾过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回顾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发展历程,管理会计学是继成本会计学之后,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的又一个门学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把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中期以前,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手工和单件生产,这个时期会计主要记录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随着工业革命爆发,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为了降低单位产品所耗资源,加工处理成本信息开始受到重视,于是出现了将成本记录与普通会计记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记录型成本会计,成本信息在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凸显。但是,此时的成本会计只限于企业内部事后成本计算,成本会计的目标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的确定和为年末损益的计算提供支持,此时管理会计尚未形成。这个时期的成本会计学教材内容主要是企业存货、生产和经营等有关方面的成本计算,这也与当时的企业成本管理的需求是相适应的。

(二)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量生产方式得到推广和应用,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管理当局不得不关注生产、工作效率的提高,于是控制成本开支、减少浪费等活动开始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加之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从事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和科学管理理论,为成本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工程师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该书系统地阐明了产品标准操作程序及操作时间的确定方法,建立了详细、准确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标准,并以按科学方法确定的工作量作为支付工人的报酬标准,发明了许多新的成本计量指标。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并在1918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对成本差异分析公式及有关账务处理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由此,成本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企业为了加强内部标准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实施,管理会计工作逐步从成本会计工作中分离出来。成本会计注重企业成本方面的策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为管理会计提供内部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成本资料和可供选择的方案;管理会计则以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原理、预测分析、标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责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为基础,借助成本会计提供的支持,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并与成本会计相互促进发展。这一阶段,成本会计学教材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考核等几个方面在内的学科体系;而管理会计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几个方面。这也同样适应了当时企业通过制定标准成本的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效果的要求。

(三)二者共同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刚性自动流水线存在的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和矛盾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加上市场的多变性、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品种和工艺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动态性,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生产方式,来提高工业企业的柔性和生产率,丰田生产方式此时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成本会计不断与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信息工程、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不断完善、充实其内容,积极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并引入了责任成本等概念,从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重在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借助成本会计的发展,不断与现代科学管理的最新成果相融合,完成了由执行型向决策型的转变,成为一门以预测为基础、以决策为重心、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科。具体而言,成本会计主要发展和完善了企业微观和战术方面的成本策划、控制、核算和评价;而管理会计借助成本会计主要发展和完善了企业宏观和战略方面的决策、控制和评价。这个时期,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得到了空前的丰富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此相对应,成本会计学教材的内容仍然以企业微观和战术方面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考核为主,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而管理会计学教材的内容以传统的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原理、预测分析、标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责任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主,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先进的理论,已经向企业宏观和战略方面的决策、控制和评价渗透,并且显示出“侵略”成本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疆界的倾向。

二、审视现状:二者边界模糊、难分彼此

20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生产中运用的时代。生产方式巨大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成本管理研究向战略领域延伸,人们的观念也开始由“正确地做事”向“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并举转变,并且以“做正确的事”为重点。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随时根据顾客的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相应的调整竞争战略。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一词,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该侧重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收集竞争对手关于市场份额、定价、成本、产量等方面的信息。之后,美国学者J.K.Shank等在1993年结合波特的战略理论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考虑各种潜在机会,分析各种机会成本,以顾客满意化为宗旨,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并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随着工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战术管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趋势导致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时已经分不清哪方面的工作属于战术微观的成本会计,哪些属于战略宏观的管理会计,而且人为地进行划分也没有必要,更没有意义。所以,在实务界,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难分彼此,二者的实质已融为一体。这个时期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教材内容也相互渗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分别对美国和我国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一)美国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教材内容分析

美国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教材内容有两点不同:其一,名称有所不同;其二,由于作者的偏好与编写年限的原因,导致教材的着重点和管理科学新理论的渗透程度有所不同。但其体系都几乎包括了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全部基本内容。有的把二者合称为成本会计学,比如由查尔斯·T·霍恩格伦等编写的《成本会计学——以管理为重心》;有的把二者合称为管理会计学,比如由唐·R·汉森等编写的《管理会计学》和由安东尼·A·阿特金森等编写的《管理会计学》;有的把二者合称为管理会计与管理决策,比如由Robert W. lngrain等编写的《管理会计与管理决策》;有的把二者合称为决策与控制会计,比如由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编写的《决策与控制会计》;有的把二者合称为成本与管理会计,比如由查尔斯·T·亨格瑞等编写的《成本与管理会计》;有的把二者合称为战略成本管理,比如由爱德华·布洛克等编写的《战略成本管理》。

(二)我国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教材内容分析

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与美国类似的情况,比如余绪樱教授主编的《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王立彦主编的《成本管理会计》、乐艳芬主编的《成本会计》、孙茂竹主编的《成本管理学》等。但是,我国大部分教材还是把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分开编写,对二者的划分却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二者的边界模糊,不同的编写者划分的依据也不同;更有甚者,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系列的会计专业教材中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内容相互重复。

这种现象使实务界和大中专院校的教学陷入了以下困境:其一,企业怎样把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区别开来?其二,大中专院校怎样开设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课程,才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所以,为了能够促进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学科理论研究,走出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发展的困境,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融合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三、展望未来:二者分层次的融合才是理性的选择

理论是对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理论同时对实践有预测、指导和解释功能。通过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过去的回顾和现状的审视,为了充分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预测、指导和解释功能,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合二为一是必然的。但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合并?合并后冠以什么样的名称?怎样对合并后的内容体系进行架构?怎样对本科教材进行编写?这些都是理论界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1.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融合模式

就当前的研究情况,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模式大体上可分为板块式结构、融合式结构和应用式结构3种类型:(1)板块式结构体系。板块式结构是指将构成成本管理会计模式主要内容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按照两块相互独立的内容板块拼凑而形成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第一,组成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互不交叉;第二,结合方式机械、板块拼凑、结构单一;第三,涉及知识稳定,变化不大、创新不多。板块式结构体系未能解决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因此,不是一种理想的成本管理会计结构。最多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结构体系。(2)融合式结构。融合式结构是指将构成成本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内容,按照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方式而形成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第一,科学性。其内容的安排和组合,完全按照科学体系进行,把整个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性。安排的逻辑顺序,重点层次,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前后的呼应,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层次。第三,整体性。所组合的每部分内容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既不缺少,也不多余。第四,灵活性。在保持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结合方式灵活、形式多样,相对稳定。这种结构体系是一种比较成熟而理想的体系,也是要求比较高的一种体系。(3)应用式结构。应用式结构主要是指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安排其内容体系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体系灵活,不固定,针对性强。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涉及和应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第二,以管理为中心,以决策为重点,努力吸收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经济理论,统计决策理论,以及组织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知识。这种结构体系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体系,基本上适应了成本管理会计的现时需要。其缺陷是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需要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

通过对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3种融合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采用融合式的结构对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进行融合才是比较理性的。因为该种模式将构成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内容,按照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方式,使其内容的安排和组合完全按照科学体系进行,把整个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而且能够使各部分之间衔接紧密,前后呼应,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层次,从而保持了其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2.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合并后的名称

为了体现出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融合,应该给于一个新的名称,并且名称要体现出其内容体系包括了传统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目前国内学者提出《成本管理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几种名称,本文比较赞同《成本管理会计》这种叫法。从目前的研究看,对《成本管理会计》的含义无非有:(1)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之理解;(2)成本管理的会计之理解;(3)内部管理会计之理解。本文认为,成本管理会计就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会计,是对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和价值补偿,进行策划、核算、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价值管理行为。

3. 合并后内容体系的架构和本科教材的编写

基于本文对成本管理会计含义的理解,以及便于指导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材内容体系按照管理层次分为战略成本管理会计、战术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会计专题四大模块进行架构比较适宜;为了便于教和学,在编写《成本管理会计学》本科教材时,按照“成本管理会计导论—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战术成本管理会计—战略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专题”的路径比较适宜,如图1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万祥. 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4-77.

作者:胡国强

第三篇: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摘要: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会计专业教学不同的特征。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应从会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知识,具有一定创新和分析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因此,我国每一所高校都会将会计学列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许多学生不清楚会计学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认为会计太难,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缺乏主动性。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因为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顺利完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计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目标的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开设会计学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会记账、算账的一般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他们是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会计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1]。

在确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时应该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配合,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二是会计学课程本身既要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从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出发,选择讲授详略得当[2]。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确定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较广,既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内容,也涵盖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受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学时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会计学的教学既要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又要达到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经济管理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特别强调会计核算方法,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上,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具体而言,基础会计部分只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单说明即可。基础会计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后面财务会计的学习,所以对于基础会计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记账方法部分的内容一定要讲清楚讲透彻。

财务会计的内容可按会计六大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教学方法,按照会计要素涉及的经济业务流程来介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方法,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企业的会计实务流程,这样更易于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财务成果及分配等。在主要经济业务流程中应结合上市公司的案例介绍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将内部控制概念和内容贯穿始终,使学生了解经济管理活动中哪些是应该控制的关键点。如何运用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以提高经营效果,尽量淡化一些抽象、技术性强的会计核算。

在报表部分应详细介绍会计报表整个项目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注,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看懂财务报表,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过于侧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但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评价考核的相关综合能力更为重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点和会计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以下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提问、反问、询问等形式,将会计教学内容化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使问题经常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学习“应收账款”内容时,在给学生作具体讲解前,可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收账款、产生了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怎么办、应收账款追不回来怎么办等问题。通过“问题”开路,层层深入,步步入扣,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能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学为吸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会计课变得生动活泼。

会计学课程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复杂问题简单化,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熟悉的,容易回答的;二是问题要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讲究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三是因势利导,点拨启迪,讲究启发性;四是形式要多样,因人而异,讲究针对性;五是要新旧联系,层层递进,讲究连贯性;六是要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讲究趣味性。

(二)案例教学法

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会计学课程中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教学实践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法运用应注意一定的步骤,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解和剖析会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阅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需对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当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评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学生分析评价中的优缺点,同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认识,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4]。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本概念、对案例的本质问题(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和论证,从而从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概念,学会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还要能够适当地论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无形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案例及其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虽然在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个引导者,但教师在对案例进程整理加工、运用的过程中,锻炼了教师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讨论中,无形地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仿真模拟教学法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基本没有模拟实习这个环节,即使个别高校有这个环节,分配的学时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很多学过会计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会计凭证、账簿。由于缺乏会计实习的具体操作环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会计实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反映凭证和账簿部分枯燥难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倡应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开设会计仿真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是以某一企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会计实务的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一种教学活动。财务会计仿真模拟记账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实习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演示怎样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怎样登账、做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程序,同时提醒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负责,轮流负责每一个岗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起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模拟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分。

通过一到两个星期的会计模拟实习,不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课堂上所学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而且补充了解了会计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为其以后利用会计信息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模拟实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组织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财务会计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战子玉.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150-151.

[2]朱中平.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91-92.

[3]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当代经济,2009,(1):130-131.

[4]吴海燕.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0,(2):130-131.

作者:谢 华,尹建中

第四篇:会计信息失真及其会计学本质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政府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只有认识其本质,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本文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然后找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探讨了会计学的本质属性,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性;会计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12

[

1 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是企业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着企业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为了维护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必须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必须在相关法律的严格约束下进行,从而形成会计信息,如果会计工作者能够依据法律和会计制度要求生成、提供会计信息,则说明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否则则认为是不真实的,可以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本文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出现了问题,以会计为手段谋取自己的私利,或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少部分企业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进行造假,在有内部人员的支持和鼓励下,导致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出现了会计造假的行为。第二,一些企业背负着经营性或政策性的压力,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逐渐减小,或由于我国劳动就业保障政策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企业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相关人员为了获取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甚至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出现了非法牟利的行为。第三,企业领导层对会计造假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默许或迁就,企业的经营状态是评价地方政府或经济主管部门的重要标准,所以为了自己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熟视无睹,从而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造假已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尽快进行整治,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应加大对企业会计材料的审核,提升审计质量,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降低会计造假的可能性。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主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改变审查过程中出现的交叉、重复等现象,减少审查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审查效益。其次,应加大对会计信息作假行为的惩罚,从而提升造假的成本,以减少造假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会计人员造假的目的在于谋取个人利益,但也要承担一定的造假成本,也就是一旦被发现其有造假行为,往往要受到刑事处分,所以他们必然会权衡造假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3 从会计学的本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学最初是数学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因此从方法属性的角度分析,会计学是一门以数学逻辑关系为基础的科学,它利用一定规则表示货币数字,然后将数字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则转化为数据。因此,可以看出,会计学与数学有着直接的联系,都属于自然科学。从会计学理论属性的角度分析,会计学研究企业经济活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会计学与经济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都借鉴过经济学的知识,因此,其属于一门社会科学。

但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属性结合的角度分析,会计学的每个数据都在数学的规则下进行,但支撑数据的原理却来自于经济学的概念,然后经过判断和估计,导致数据不以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为依据,而是以对主观世界的认识为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用会计报告进行总结,这不仅需要假设,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标准,所以会计报告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真实。

另外,人们还应认识到,在以上抽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偏离,这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量和时间方面发生了偏离,导致价值运动信息与具体经济活动之间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表现为原始凭证虚假等方面,在综合经济信息确认等方面对会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纳入会计信息的内容、范围与实际经济信息之间存在偏差。第二,会计信息加工出现了偏差,因为会计信息往往需要以假设、估计为前提,然后经过一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加工,但由于人为和客观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同一项会计事项会因为不同的会计方法而得出不同的信息产品。第三,会计报告出现了偏差,因为会计报告包括内容、范围和说明等部分,其主体往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利益驱动等因素,导致信息需求不同,从而造成了会计报告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偏差。第四,会计信息理解方面出现了偏差,在理解会计信息时,往往由于使用者的主客观因素,导致没有全面理解会计信息,从而造成对客觀经济活动的错误认识,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会计学并不是一门精算科学,所以会计学家需要不断提高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准确性,以将会计的真实性体现出来。

主要参考文献

[1]章俊.会计学的属性与会计信息失真[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12).

[2]冯勇康.试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成因[J].山西焦煤科技,2005(5).

[3]许义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根由与治理[J].中国农业会计,2000(4).

[4]戴育玲.会计信息失真及其预防对策[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作者:陈仕敏

第五篇:会计学本科生《国际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接轨平台,标志着中国在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通过相关观念的厘清,肯定《国际会计学》学术空间的存在和发展,并结合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国际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会计学 教学研究 会计学专业 本科教学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施行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学术上的空间不但没有被压缩,反而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会计学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课程,《国际会计学》教学肩负着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的双重任务。既可以保证传统学科知识和最新学科发展得以传授,也能起到与职业素质教育接轨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形势要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便成为了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清教学意义,把握形势要求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无差异论”或“差异忽略论”就开始被讨论。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无差异论”似乎还获得了权威的背书。此外,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的会计准则,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高质量的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会计学》——这一定位于国际会计差异介绍与分析的课程,好像面临着无米可炊的窘境。然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财政部负责人在作题为“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演讲时,率先批驳了这种主观的“无差异论”。

经过多年的探讨和研究,会计学界逐渐认识到“没有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协调,就谈不上会计信息的协调,所以会计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会计准则或制度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目标,一是标准化,二是协调化。高质量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于维护与促进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益,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非常重要。但忽视会计发展阶段和环境特点,未必能收到良好的、实实在在的多赢效果。鉴于实施的可行性和难度,会计准则的标准化更应该被视为远期的目标,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建立在协调化途径上,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描述,是较为现实的目标。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寻求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共同构建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的渐进的互动过程。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主要发起和推动者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但IASB自身没有强制各国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力,它只能通过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管理机构(如国际证监会组织)沟通、协调来实现不同体系会计准则向现有国际会计准则的靠拢。同时,作为趋同标准的国际会计准则自身也受到了来自各方要求改变的压力。中国之所以没有像世界上部分国家那样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具有自己特定的经济环境、法律基础和文化特色。因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既要靠拢通行规则,又要承认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无差异论”过早地带入了会计准则标准化的理想目标,混淆了“趋同”和“相同”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决定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比强调国际统一的标准更具有生命力。中国新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也正是不断协调的产物——它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并承认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模式选择、资产减值的冲回、公允价值的计量等。因此,尽管从形式上看,这种差异与不同确实在逐步缩小,但《国际会计学》并没有失去教学的空间和内容,《国际会计学》课程教学应当承担介绍国际会计基本概念、树立正确观念的任务,以清晰的定位实现对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桥梁作用

本科阶段的会计学课程以实用为主,《国际会计学》涉及的会计应用技能大多能迎合新世纪会计职业的特点,因此该课程应突出特点,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当前,会计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倾向将“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初次择业的首选,“四大”的人才选用标准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高端会计就业市场的走向。需要注意的是,“四大”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 往往对专业背景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不同专业的应聘者一旦被录用,“四大”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使员工尽快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四大”一般会通过持续、衔接的培训(包括1~2个月的入职培训、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以及各种与具体岗位相关的在职和升迁培训),将来自不同背景的毕业生打造出分工明确、素质精良的职业团体。同时,再培训和再磨合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那些掌握较强学习能力,并努力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和视野的人员才能留在“四大”的团队中。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面对非会计专业求职者激烈竞争,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体现出自身差异化的优势,具备以下的专业素质:一是具有娴熟的中国及国际专业会计知识。“四大”为数不少的委托人都是跨国企业,母公司与各个区域分公司之间垂直或平行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和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专业会计人员对各类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协调和转换。二是英语沟通顺畅。面对国际化竞争,外语工具日益重要,掌握专业、到位的财务英语及娴熟的商务英语沟通技巧,是国际会计师的基本要求。三是具有良好的知识平台,可塑性强。

上述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要求,既是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应聘要求,也是对会计教学工作的要求。应该说,有关内容《国际会计学》本科教学都能不同程度地覆盖。根据人才培养和就业需要,《国际会计学》本科教学目标应该是不仅要让毕业生“进得去”,更要保证其“站得住”。因此,要立足中国国情,放眼国际准则,推行双语教学,既通过国际会计学基本理论教学,主要是介绍各国会计准则的特点并阐述差异存在的原因,同时重点介绍国际会计协调的成果和进展;又通过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教学,主要进行中国会计准则与不同会计准则间的差异分析,转而适当地进行其他主要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对比和分析。

三、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差异分析

《国际会计学》是一门兼具宽度和深度的课程,但过宽的知识面,如部分教材选取20多个国家的会计制度来源、准则制定情况进行介绍,既让学生背负了沉重的记忆包袱,蜻蜓点水的教学内容也无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明确以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为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联系实际、就地取材。当然,教学过程中不必受限于单一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自己编写适合的教案,也可直接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国内、外财务会计教材中摘取合适的案例。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教学,可以从点和面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点,即从“形式上的协调”——会计准则制定协调的角度,逐项分析两套准则存在的差异,并促使学生同时掌握常用会计事项的两套会计处理方法。比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禁止其适用范围内的资产转回任何的减值损失,而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36)仅禁止转回商誉的减值损失。在分析差异的过程中,各自会计准则的字面讲解,特别是差异部分的对比固然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也就是必须有可供实际操作的案例。如:IAS36中关于资产减值冲回的“The increased carrying amount due to reversal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what the depreciated historical cost would have been if the impairment had not been recognized”(由于资产减值的冲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这句话如果不辅以具体案例讲解,在中国会计准则未有该方面涉及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清晰地理解资产减值冲回价值封顶的概念。

其次是面,即“实质上的协调”——会计准则执行的协调, 从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协调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总体效果做出介绍和评价。事实上,会计信息编报者和使用评价者更关心会计准则实质上的协调。因为只有实质上的协调,才能“真正实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从而为投资决策和宏观调控等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AB股上市公司需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 对两种会计标准下产生的利润差异要在年报中予以调整和列示, 这就为评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进行协调效果的介绍中,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被引用,如王华教授和刘晓华博士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所做出的2004年以前“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逐步缩小,AB股公司的净利润差异不具有逐年缩小的趋势,而是在总体上显现逐渐缩小的趋势”的结论,就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中国在会计准则协调的进程。然而,需要向学生明确的是:因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才开始执行,迄今为止第一个完整的报告期间仅涵盖2007会计年度,所以新准则的实际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在已有的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从“面”上对美、英、德、法、日等具有鲜明特点的会计制度进行讲解,为学生开拓国际会计视野铺桥搭路。

四、创新教学形式,注重学习效果

在合理教学模式的规划下,学生完全能在《国际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中得到针对性锻炼。相对于国际会计基础理论较为传统和固定的教授模式,会计准则间差异分析和教授的模式便很大程度决定了的课程方向和定位。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的划分值得借鉴:其本科教学活动由传统的单模块转变为三模块(models )组成,包括授课(Lectures)、小组讨论与辅导(Tutorials)、课堂练习与辅导(Workshops)。根据《国际会计学》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规律,建议选择和运用集中授课、小组讨论、专题辅导三种形式教学方法,灵活地加以利用。

集中授课作为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在《国际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教师需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并充分利用“顺向迁移”的学习心理特点,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如举一反三),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如不盲从教材的观点)。比如:国际会计学课程涉及各个国家会计制度的介绍和会计准则的归纳,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自学指导法,引导学生承担部分课程内容的查找及归纳;通过自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展并及时地提供指导,保证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开拓视野,逐步累积与国际会计相关的学科知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各国会计制度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协调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相对来说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往往要慢于这一趋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判断出相关滞后的知识点后,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独立更新或纠正书本上的内容,借以培养学生学术的严谨性。

小组讨论应定位于协助学生有效地归纳、应用所学到得知识,并借此加强英语沟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在本过程中,案例教学应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在国际会计环境介绍、差异分析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等知识点上。国际会计学课程涉及到的会计政策选择、投资分析和企业管理等知识点,都是适合案例分析的典型题材。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高度投入事先精心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让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体会了更为主动的角色,使其有机会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论文总结以至课堂报告中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强调语言环境既符合国际会计学的学科特点,也迎合当今会计职业需求。在教学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建议案例教学配备专职的教师。这也是澳大利亚在本科会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其优点有:一是专职的案例教学老师通过编写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或者精选资料、更新信息,可以保证案例教学材料的高质量,并最大程度实现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对接和综合运用;二是授课教师与案例教师之间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上可以彼此借鉴、相辅相成,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专题辅导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课内专题讲解。在每一个学期总结阶段(如期中和复习阶段),选取课程内有学科代表性的专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内测验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如:要求分析不同国家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上的差异,或者要求列举不同国家分部报告的特点。在归纳和复习的同时,教师应尽可能通过知识点的梳理明确国际会计学课程的学习逻辑和途径,减轻学生的压力并激发对国际会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其次是课外专题介绍。可以邀请国际会计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介绍实务中遇到的新问题和会计职业界发展的最新动向,并从不同专业角度分析会计国际协调中涉及的相关利益方以及可能会遭到的阻力,以期弥补学校教学在实务操作中的不足、完善学生的会计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盖地,刘慧凤.会计原则协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会计研究,2004(3)

2.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 改革与战略,2004(6)

3.王华.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华,刘晓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2)

5.魏明海.会计协调的测定方法[J]1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4)

6.吴水澎,谢诗芬,薛祖云等.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作者单位:韩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周红山,军事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军区联勤部财务部 广东广州 510063)

(责编:若佳)

作者:韩 晴 周红山

上一篇:计算机审计论文下一篇:基础工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