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及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

第一篇: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基于高校新课程体系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当前课程体系改革新形势下,《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时数的缩减,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论文从教材的选用与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案,以期实现“教师易教,学生易懂”的目标。

关键词:气象学与气候学;地理专业;教学改革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門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大气物理属性、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与划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1],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但《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内容较为枯燥而抽象,普遍存在“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问题,也是地理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材内容面面俱到而教学时数减少、文理科生基础参次不齐的前提下,《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尝试利用实际案例、图表、视频、课堂讨论和辩论、实验和野外观测等多样化的方法将抽象、枯燥、难懂的“静态”理论基础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贴近生活的“动态”实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科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气象数据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图探索一种体现本专业特色,且“教师易教,学生易懂”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一、教材的选用与处理

当前,大部分师范类高校采用周淑贞教授1997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体系清晰、紧凑,保证了气象学与天气学各学科体系基本完整,但也存在内容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的不足;同时,因教材编写时间较早,抽象、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较多[2],而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地理专业的新技术、新观点、新研究成果、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等未列入课程内容,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及其应对措施、气象灾害的形成及防治措施等。

针对周淑贞编写的教材缺乏地理专业当前最新观点等问题,作者选用姜世中2010年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并将周淑贞教材中经典的理论补充到教学中。将教材中出现在不同章节的同一知识点归类总结,形成一条串联知识点的主线。同时,在教学中,补充大气污染及其危害、气象灾害的理论与实践、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气候资源开发、天气气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地学热点研究内容;增加乡土气象与气候的实例分析,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为未来就业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3]。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在当前课程体系改革新形势下,各个院校均在减少教学时数,作者所在院校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仅为48学时(原来全国设有这门课程的院校一般为64-76学时)。地理学专业既招收文科生又招收理科生,作者在课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理科生对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基础知识了解很少,而文科生则普遍反映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等大气运动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较难。

在教学时数减少、学生基础层次不齐的新形势下,对于内容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删减、调整和重组,去粗取精[4]。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结合起来,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实践。

1.以气候系统为主线,跨学科组织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

作者所在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绝大部分不是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因此,《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不能以中学地理教学为目标,而应结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特点,适当减少教学内容,突出以大气圈为主体的气候系统,突出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及其在气候形成及变化中的作用,重点分析各子系统的物理性质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思路从以往的“以大气环流为线索”转变为“以气候系统为主线”,使课程更紧凑,更贴近地理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理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代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5]。

本课程拟采用跨学科式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大气部分占60%左右,海洋部分占15%左右,冰雪圈、生物圈、陆地表面及天文学等方面的一般性讨论占25%。将“气候形成”与“气候变化”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特点、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利用校园气象站的数据资料,指导学生利用气象数据分析当地的气候变化及其特征,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6]。

2.以全球变化为核心,适当增加当前地理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

在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将大气稳定度中添加大气污染及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大气环境保护、气候资源的地域性及其开发利用,让学生担当起宣传大气环境保护的重任,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第六章“天气过程”中增加气象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在气象灾害方面的科研能力;第九章“气候变化”中增添全球气候变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热点问题。增加南极气候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3]。

教师课后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最新文献、最新媒体报道等方式,获取与气候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快速、准确地向学生传达与气候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热点,实现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与时俱进。

3.结合庐山野外实习,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利用地理专业庐山综合野外实习,借助手持气象站,观测庐山及周边地区气温、降水、风和蒸发等气象要素,并与当地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气候特点及气候差异的内在原因;观测庐山降水PH值和当地PH值,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大气组分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气象、气候、环境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地转偏向力小实验、云的形成简易实验操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索,力争改变本课程“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现状,达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多样

1.开展“第二课堂”

根据当前地理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与气候相关的辩论赛,指导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教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选择相对容易的章节(如第四章“大气凝结物与降水”和第八章“气候分类”),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做好相关笔记,老师根据学生的笔记,总结、归纳和补充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下教学时数用于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又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2.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

到兄弟院校听课、组织小规模研讨会等形式积累本课程的教学经验。作者所在院校首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成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对照他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差距,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计划。

3.制作图件和教学视频

鉴于地理学科用图、表解释复杂地理事物的特点和目前气象学与气候学课时少的现状,制作内容丰富、逼真、新颖的图件和相关视频,让知识变得浅显易懂。通过观看视频,将难以理解的“静态”理论知识转变为“动态”,使学生如临其境,可以直观地揭示天气和气候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地开拓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参观气象局、气象台站,利用好校园气象站

参观当地气象部门,与气象专家面对面交流,增强直观感受。搜集充足的温度和降水数据资料,组织和指导学生将大量的气象数据做成相应的图表,用于分析当地气候特征及变化;让学生定期观测校园气象站的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雨量和蒸发等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校园天气变化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5.成立校园课外活动社团

成立校园气象小组和校园气象播报站,每天播报校园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空气质量指数、户外活动指数、穿衣指数、紫外线照射指数等,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7]。

带领气象社团学生参观气象局天气图的处理过程,短、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整个制作过程。世界气象日等节假日张贴与气候有关的宣传海报,广泛普及全校师生的气象、气候知识;对全球关注的气候和环境方面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每年跟踪报道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社会活动能力。鼓励和帮助学生撰写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由“主角”转变为“编导”,学生由“听众”转变为“主演”的根本性转型,培养“学有所长、乐于思考、擅长动手、具备综合竞争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24):100-103.

[3]金爱芬.基于中学地理教材的高校“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80-81.

[4]杜银.《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的探索研究[J].科技教育,2012,(16):179.

[5]赵锦慧,杨静,金艳,宋移涛.适用于《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法研究,2012,65-66.

作者:谢丽

第二篇: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 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深刻钻研教材,理清知识层次结构,打好基础,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并在教学中补充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以使得课程内容变得丰满而又富有个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学科特点教学改革

1.《气象学与气候学》在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1]。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着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1]。其中,气候又是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植被、土壤类型,就有相应的水文、地貌特征。所以,《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学的专业基础课。

2.《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学科特点

气象学的领域很广,分成许多部门。例如有专门研究大气物理性质及其变化原理的大气物理学;有着重讨论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据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天气学等,而其中与地理和环境科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气候学[2]。

气候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气候。气候学要求对气候系统进行定量观测和综合分析,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现代气候学从概念上已经不再是气象学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的经典气候学,而是大气科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天文学、生物学以至于有关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共同研究的交叉科学[2]。

在地理系、环境科学系等系科开设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以普通气候学为基础,以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2]。

3.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是由周淑贞教授于1996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此版本由于编写时间较早,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而有些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新学术观点教材中又未论述。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改革。

3.1深刻钻研教材,理清知识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

在通常情况下,整体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是首先要弄清楚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就周淑贞教授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而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全书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为气象知识,第二篇为天气学,第三篇为气候学。但编者没有用标题把三部分知识分开,对于初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就难以把握教材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3]。为此,第一节课就应该给学生介绍全书内容的知识层次结构,即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采用的讲课模式是:介绍章节知识层次结构—具体分析内在联系—概括总结。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讲授,能较快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层次结构与内在联系,学生减少了盲目性,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3.2兼顾系统和重点,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一门课程,有其学科的背景支持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一门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该课程的系统理论结构,否则就体现不出该课程作为有机整体的特性。但课程内容选择的系统性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而是要在以系统性为主线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同时重点教学内容常常作为课程系统内容骨架的链接物,使得课程内容变得丰满而又富有个性。如《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其系统结构体现在由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至天气再到气候的理论体系上,其重点内容是以大气环流为主线,贯穿于上述的理论体系中[4]。因此,笔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意突出讲解大气的理化性质、天气及气候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以便兼顾系统和重点。

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四章学生普遍感觉较难;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它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教学中补充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由于编写较早,没有编写有关大气污染的内容,也很少涉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于气象灾害的形成及防治措施也未列入课程内容当中,同时缺乏在生产建设应用上的研究,对环境教育有着明显的制约影响。地理学科的新发展为气象气候学开辟了新天地。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的合作项目,自然灾害的防治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门,全球变化是21世纪研究的焦点[3]。为了能把握地理学科的发展方向,跟踪地理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地理学科前沿,笔者认为在教学时特别需要补充以下内容:

第一,增加有关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理应承担宣传大气环境保护的重任。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大气污染及其危害的事实,就难以采取保护大气环境的行动。为此,教师在讲授大气的物质组成时,应引导学生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由于人类改变大气成分,又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臭氧空洞是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其后果非常严重。为了唤起学生保护臭氧层的行动,在第一章第二节有必要增加臭氧层保护的专题讨论。当讲到第二章大气稳定度、逆温现象时,应结合大气污染物扩散补充一些内容。

第二,增添气象灾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在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就是气象气候灾害,通过对气象灾害形成机制的研究,探讨防御气象灾害的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研究气象灾害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唤起学生探讨减灾防灾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建设中。

第三,增加气象学与气候学在生产建设上的应用的内容。通过增补当地气象资料和天气、气候资料,学生能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为当地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第四,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分析。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直是国内外气象气候学者和环境学者研究的课题[5]。《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师应随时获取这些新研究成果,将其补充到课堂上,可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具有空间性强、物理概念多、图片多等特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教学内容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6]。《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广泛,空间性、动态性强,这些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特别是教材中数百幅图表,教师应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成辅助教学的示意图,这样教师讲解就比较省力,学生也容易理解,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且,大量的图表分析对培养学生地理统计技能及地理定量分析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升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空间想象力和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使学生掌握综合思维的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24):100-103.

[4]陈志彪.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福建地理,2001,1,(16):57-58.

[5]刘兰芳.气象气候学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4):68-70.

[6]赵咏梅,罗娟娟.多媒体计算机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7,2,(23):107-109.

作者:胡巍巍

第三篇: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 要: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及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成县;气候资源;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

Influence of Climate Resources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heng County

Liu Li1 et al.

(1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Longnan City,Longnan 746000,China)

Key words:Cheng County;Climate resource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Impact

生態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在成县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资源较为丰富。在保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既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可以预防气候灾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经济、健康和生活已成为对气候最敏感的领域,研究气候资源与这些领域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以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1 成县的地势与地貌形态

成县地处西秦岭南麓山地,境内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海拔在750~2 377m。西北地势高峻,群山重叠,东南方为全县河流出境处,正南方有屏障型鸡山群领。故构成三面环山并以县城为中心的地势起伏的中部丘陵盆地区。山地一般高出河床500m左右,坡度多为30~50°。山脉多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整个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陡峭。

成县的地貌形态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一是河谷冲积地,即漫滩、阶地、川坝等,其地面平坦、开阔,层状沉积突出,占全县总面积的6.5%;二是丘陵地,在成县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谷坡部分地段可达35°,间有陡坡悬崖,砂砾崖裸露,丘陵顶部海拔虽高但地势平坦,占全县总面积的13.5%;三是中山地,其主要分布在境内北部和南部,均为石质山地,坡较大,土层薄,覆盖有林木灌丛,占全县总面积的80%。

2 气候特点及其资源优势

成县地处大陆腹地的中纬度地带,西秦岭南麓,冬季受来自北方和西北冷空气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来自孟加拉湾的温暖季风的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地域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15.0℃,极端最高气温37.3℃,年平均无霜期205d;年降水量620.8mm,最大日降水量126.3mm,其中5~9月降水量470.9mm,占全年降水量的降水量的75.9%。年平均相对湿度75%,最小相对湿度7%。年均风速0.8m/s,最多风向为N风。年蒸发量1 052.3mm。年雷暴日数6d。

全县气候水平差异,以东西高度基本一致比较,年均气温差1.2℃,降水量差110mm,农事节气差1个节气左右。其垂直差异以2 000m高山与其山麓700m左右的犀牛江沿岸平均气温差4.0℃,降水量差95mm,农事节气差2个节气左右。

成县气候具有以下特点:春季气温回升快,时有寒潮降温影响,伴有西北大风,偶有倒春寒,终霜期结束的迟早变化大,雨量偏小,有春旱,季末雷阵雨出现;夏季酷热,易发伏旱,多雷阵雨,时有大暴雨兼发洪涝灾害,时伴冰雹和大风,夏收期间有“芽麦雨”;入秋多连阴雨,秋末雨量逐渐减少,时有秋旱,早霜开始来临;冬季晴朗干燥,雨雪稀少,常出现冬干天气。

3 气候资源分区特点与农业的关系

成县为立体地貌,所以为立体气候,农业也为立体农业,其气候资源尤其是热量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特别明显。按《成县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川坝河谷温和气候区、西部易干旱气候区和南北山区气候区等3个气候资源与农业分区(图1)。

<Pc4SOFTWARE (D)陈全兰2016农学通报2016年第2期插图16-02-44.tif>

图1 成县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3.1 川坝河谷温和气候区(Ⅰ)

3.1.1 Ⅰ1 第一个亚区(Ⅰ1)为东河和南河流域的支旗、抛沙、店村等河谷温和湿润气候区。海拔高度在960~1 0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2~13℃,夏季(6~8月)平均气温21~23℃,≥10℃的积温2 800~3 800℃·d,年日照时数1 400~1 600 h,年总降水量620~720mm,该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河流域夏季多暴雨,常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本区域适宜发展蔬菜、水果、核桃等产业,应发展蔬菜、果菜、粮菜间作套种模式,发展“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万元田栽培模式,同时应大力发展观光農业。该地区的干旱、暴雨洪涝、大风、高温风险较高,对蔬菜的设施栽培、水果和核桃生产影响较大。该区沿岸山坡应大力发展核桃、等经济林,以经济林代替水土保持林,同时应推广设施栽培,以提高经济产量。

3.1.2 Ⅰ2 第二个亚区(Ⅰ2)为抛沙河和洛河流域为主的店村、陈院等浅山丘陵温和湿润气候区。该区域海拔高度在980~1 2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1.5~12.5℃,夏季平均气温20.5~22.5℃,≥10.0℃的积温2 500~3 500℃·d,年日照时数1 300~1 500h,年降水量620~700mm。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本区域适宜发展地膜大蒜、地膜洋芋,地膜玉米、冬小麦、油菜、核桃、樱桃等产业。应以地膜大蒜套玉米,地膜玉米套洋芋等多千田栽培模式为主,该地区的干旱、暴雨、低温冻害及连阴雨风险较高,对玉米、小麦、油菜、核桃及樱桃等生产影响较大。

3.2 西部易旱气候区(Ⅱ) 成县西部为犀牛江流域的纸坊、黄陈、苏元等一带。该区海拔高度为960~1 2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1.0~12.0℃,5~9月平均气温18.5~20.0℃,

≥10℃的积温2 200~3 200℃·d,年日照时数1 500~1 800·h,年降水量500~600mm。该区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和油菜及荞麦等小秋作物为主,以药材、核桃等为辅。该区年降水量较少,夏季易干旱,适宜发展玉米、小麦、油菜、小杂粮。由于易产生干旱,夏季局地强降水容易导致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区沿岸山坡应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等经济林,以经济林代替水土保持林,防止山洪暴发。

3.3 南北山区气候区(Ⅲ) 成县南北为山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有大面积的次森林,植被良好。北部海拔一般为1 500~2 300m,主要有白崖山、海九山、牛兴山等,山坡度多为30~50°。该区年平均气温10~11℃,5~9月平均气温17~19℃,≥10℃的积温2 000~3 000℃d。南部海拔在1 800~1 900m,主要有天寿山、鸡峰山、龙凤山、尖山等,自西向东一字排开,与中不川坝地区明显明显分界。该区年平均气温10.5~11.5℃,5~9月平均气温17.5~19.5℃,≥10℃的积温2 200~3 200℃·d。南北山区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核桃、药材、畜牧业为主,重点发展核桃和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畜牧业。矿区应做好植被的恢复工作,杜绝人为的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本区域适宜发展夏秋粮作物、核桃、中药材和畜牧养殖等产业,该地区的晚霜冻和低温冷害、暴雨洪涝等风险较高,对粮食作物、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影响较大。

4 成县主要气象灾害

据民政局资料统计,气象灾害占成县自然灾害的8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1%~3%,对成县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干旱、暴雨、连阴雨、低温冻害、大风、冰雹、雷电等时有发生,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及农业气象灾害等也较为严重。因此,对气象灾害的预防要高度重视,搞好超前预防和临近防御对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4.1 干旱 成县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如春旱(3~5月),初夏旱(6月至7月上旬,伏旱(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秋旱(8月下旬到9月),秋旱(10~11月),冬干(12月至次年2月)等6个类型和时段,按其出现的地区、几率、强度和影响程度,其中春旱、初夏旱、伏旱具有普遍威胁,初秋旱只是在局地的纸坊、镡坝一带出现受影响。成县干旱出现的频率高(85%),干旱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1957年以来,春旱发生频率25%,春末夏初旱53%,伏旱35%,其中有达到少于平均50%以上大旱标准的机率30%,占旱年出现的86%,所以伏旱的威胁和危害最为严重。干旱出现时间长,并有时出现连旱(占23%),其中春夏连旱出现占18%,危害严重;秋旱多出现在晚秋,一般与冬季或初春相连。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标(GB/T20481-2006),统计计算成县1960年以来的干旱过程和干旱强度,共出现各类干旱43次,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其中,2002年7月初到中旬出现的干旱天气造成秋作物绝收1 070.33hm2,重灾9 283.13hm2;2006年5月出现春旱,6月出现春末初夏旱,受其影响,受旱面积1.27万hm2,其中重旱面积0.53万hm2,轻旱0.73万hm2,6.8万人和1.1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7月受上月春末初夏旱和当月1~20日干旱少雨天气影响,玉米受灾0.762万hm2,洋芋受灾0.19万hm2,大豆受灾0.67万hm2,荞麦受灾933.33hm2,蔬菜受灾1 200hm2,药材受灾800hm2,考烟受灾600hm2。

4.2 暴雨 成县暴雨主要发生于盛夏到初秋季节,由于强度大又集中的特点,特别对山区来说,就会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冲毁农田、道路、村庄,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如1995年9月7日黄渚暴雨引起泥石流成灾,造成经济损失1 058.37万元;2008年7月21日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2009年7月17日城关、红川、宋坪等乡镇的暴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特别是2010年成县“8·12”特大暴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8 825(黄渚182 865万元)万元;致使23人遇难,15人失踪,210人受伤。成县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据城关降水资料统计,共出现暴雨40年48次,年均1.2次;1963年、1967年、1998年分别出现了4次,1990年出现3次,2010年8月12日成县黄渚镇8小时降水量261.8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最大一次特大暴雨过程。成县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28.1mm,从1960-2010年城关共出现暴雨为49次,其中大暴雨为5次。从地区分布来看,红川、黄渚二地年均1.3次,为多暴雨区,年几率達70%~80%;镡河、小川、二郎、纸坊等地年均不到一次,二郎最少,年几率40%~50%。并有东向西,北向南减少的地区分布特点。成县的暴雨有以下2种形式:夏季是短时骤降的强雷阵雨,夏末初秋是连阴雨天气过程中遇冷空气加强而雨量突然增大。在日量标准相似的情况下,往往过程量后者大于前者,因此成灾程度也是后者严重。另外强度的特点具有局地性,这是与天气系统入境路径和下垫面地形有关。

4.3 低温冻害 霜冻、寒潮、强降温是成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春季晚霜冻,可以使小麦、油菜及春播作物幼苗遭受冻害,初终霜冻强度除温度指标外,出现时间和当时农作物生长情况也有密切的关系。如终霜冻在同一温度下,出现早且冬作物尚未返青一般无影响,而出现迟遇小麦返青、拔节,油菜开花期则有严重影响,这就是说与作物各发育期临界温度有关。根据调查资料,初霜出现在10月上旬为重,中旬为中,下旬为轻(主要指山区),到11月出现则已无影响。终霜冻出现在3月无影响,4月上中旬地面温度>-2℃为轻,≤-2℃为中,若伴有寒潮天气为重,按此统计城关地区初终霜不同强度出现次数见表1。由表1可见,成县初霜基本无危害,山区有一半年份仍受影响。终霜冻无害4a,轻害7a,中害7a,重害2a,所以终霜冻的危害较大,10a有8a不同程度受冻害,其中重霜冻害有“十年一遇”的几率。

5 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应以预防为主,必须加强以绿色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大生态建设的超前投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5.1 增强生态意识,搞好全面规划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要增强生态意识,允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问,拯救生态环境就是拯救自己的重要性。要坚决执行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按生态规划造林,是预防各种灾害的主要战略措施,耕地和林地要恰当配置。

5.2 优化资源组合 针对境内有着大面积荒山荒坡和闲置滩地及地埂等土地资源的实际,进行优化组合,培育资源,采取立体与分层次纵横相联系配置的措施,在向阳缓坡修建梯田,沟坡、梁峁植树造林,村边地埂种植牧草,沟道、河滩打坝淤地,田间道路一次性配套。在林地资源配置上,四旁、沟道营造用材林,缓坡地埂培育经济林,形成不同坡度及多层次带状、格网状和混交等多级资源利用模式,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综合农业步入产业化轨道,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土地资源优势及水热条件,流域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态经济趋于良性循环,达到了农林牧副协调发展,经济稳步增长。

5.3 加强田间管理 对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御,尤其是对冬小麦影响较大的是干旱和洪涝。防御干旱主要措施包括适时增加土壤水分,防止干旱发生;实行节水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春小麦植株自身的抗耐性,减轻危害。

参考文献

[1]杨德保.农业气象灾害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J].科学经济社会,2003,21(3):15-18.

[2]王丽英.寿阳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221-223.

[3]张艳,柯莉萍,张君隆,等.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对威宁农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0):83-86.

[4]陈小宁.咸阳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44-47.

[5]黎章钜.山核桃栽培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3.

[6]贺春燕.甘肃省核桃气候适应性分区评价与种植区划[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77-81.

[7]王植,刘世荣.全球环境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9(3):350-353

[8]陈效逑,张福春,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1,22(1):1-5.

[9]韩亚,于长文,刘雪峰.京桃春季物候期与气温之间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17-4528.

[10]尹东,尹红,张旭红.基于GIS的甘肃纹党种植气候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2)246-249.

(责编:张宏民)

作者:刘丽 许玉良

第四篇:轮台县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及气象服务措施

摘要结合棉花生长所需气候条件,对轮台县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措施。

关键词气候条件;棉花;影响;气象服务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31

轮台县地处83°38′E~85°25′E,41°05′N~42°32′N之间,位于新疆巴州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境内可垦地达36万hm2,其中优质易开发的一、二级荒地达5.4万hm2。轮台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非常适合棉花生长,棉花是轮台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对于提升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轮台县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新疆巴州的主要棉花种植基地之一,棉花产业可谓是轮台县的支柱性产业。气候条件和棉花种植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棉花的种植必然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文中主要对轮台县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措施,旨在趋利避害,促使轮台县棉花实现优质高产。

1轮台县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1.1温度条件

棉花作为一类喜温性农作物,在其生长期间要求有足够的热量条件。通常年平均温度要求为15.0℃左右,≥10.0℃有效积温需要达3000℃。棉花对温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并且在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同。当日平均温度在10.0~12.0℃时棉花会发芽。棉花出苗阶段最适宜的温度指标为16.0~30.0℃,在此階段温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若温度超过40.0℃,就会对出苗造成不利影响,而若温度过低,会导致棉花烂种或者引发病虫害,使得棉花出苗率大幅下降;棉花现蕾期的适宜温度指标为19.0~20.0℃,一般温度愈高,现蕾速度也愈快。棉花现蕾初花阶段理想温度为25.0~30.0℃,夜间温度通常要求超过16.0℃;棉花从开花到吐絮阶段的最低温度范围是15~18℃,吐絮阶段一般要求较高的温度,21.0~30.0℃最为理想,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棉花实现优质高产。据轮台县历史资料统计可知,轮台县年平均温度为10.9℃;≥0℃的有效积温在4362.0~4969.0℃之间,平均值为4520.0℃;≥10.0℃有效积温在3730.0~4736.0℃之间,平均值为4081.0℃。无霜期(最低气温≥2.0℃)为180~224d,平均为192d。年平均日较差为14.6℃。由此可见,轮台县的温度条件非常适宜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条件。

1.2光照条件

棉花是短日照、喜光性作物,适宜的光照条件非常有利于棉花进行光合作用。通常情况下,在棉花整个生长过程中平均日照时数要达到8~12h才有利于棉花的生长。若日照时数超过12h,将不利于棉花的现蕾。而如果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持续发生阴雨寡照条件,则会导致棉花植株徒长,并且引发病虫害,致使大多数棉花蕾铃脱落,还会增加烂铃的发生率,延迟棉花成熟期。光照条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很大,大多数表现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从棉花的5叶到现蕾阶段的充足光照条件对于棉花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样非常有益,可使叶片中的干物质更多。干物质的积累可以促进花、棉芽与幼铃的发育。在棉铃期至吐絮阶段,足够的光照条件非常有利于棉花裂铃和吐絮。轮台县年日照时数处于2442.0~2925.0h之间,平均值为2658h;年日照百分率63%;各月日照时数中以8月份最多,达283.3h;12月份最少,为182.2h。轮台县日照时数充足,能够较好地满足棉花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

1.3水分条件

棉花具有较深的根系,并且相对耐旱。棉花整个生育期的需要的降水量为500~600mm。一般而言,棉花发芽的土壤湿度需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0%~80.0%。适宜的水分能够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实现高产。棉花在苗期根系生长速度快,所需要的土壤水分要求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0%~70.0%之间。现蕾阶段的最佳土壤水分需求往往要求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0%~70.0%之间。花铃阶段要求处于50.0%~60.0%之间。棉花吐絮阶段的适宜水分要求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0%~70.0%之间。轮台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仅为72mm,年平均蒸发量达2072mm,降水稀少,蒸发量较强,降水条件无法较好的满足轮台县棉花生长所需的水分,但是轮台县境内轮台县境内有迪那河等九条山溪性河流,年径流量5.614亿m3,塔里木河流经轮台县境内106km,年径流量3亿m3。9条河流最大灌溉面积达到2.76万hm2,能够为当地棉花种植提供有利的灌溉条件。

2气象灾害对轮台县棉花种植的影响

2.1高温干旱

干旱是轮台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于棉花造成影响最大的干旱天气涉及到春旱与夏旱。春季是播种棉花的关键期,此时若出现旱灾常常会使得棉花无法及时播种,进而出现晚播晚收的情况。若出现夏旱,还常常伴随着高温天气,会导致棉花缺水严重,影响棉花正常生长。例如2011年夏季,新疆轮台县气温偏高,整个7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低82%。再加上北部山区雪水融化较早,轮台县境内各条河流来水量偏少,干旱缺水严重,使得1.22万hm2棉花受灾。

2.2大风、沙尘

鉴于轮台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春季经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从而对于棉花春耕播种造成不利影响。大风会直接把土壤中的种子卷起,进而使得出芽的幼苗枯萎,影响棉花出苗率。

3气象服务措施

3.1构建棉花种植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

依据轮台县棉花种植实际以及气象为农服务的经验,应不断建立健全棉花种植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根据季节时令,严密监测气候情况;应依据天气综合发展趋势和监测到的棉田小气候变化,提供高温干旱、大风、沙尘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并充分借助于LED、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及时向广農户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降低棉花种植因各类气象灾害而带来的各项损失。

3.2积极开展棉花种植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在棉花生长发育关键阶段,联合当地农业部门共同开展气象为棉花种植服务的专题调研活动,深入棉花种植区域面对面和当地棉花种植户进行沟通交流,咨询棉花生产大户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实际需求,向广大种植户详细讲解气象服务在棉花品种长势、病虫害防治以及重大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棉花产业直通式的服务交流活动,使农业气象服务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轮台县棉花种植基地建设以及棉花产业规模化发展中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掌握棉花生长对气象服务的各类需求,以便开展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及时制作棉花主要生长阶段的专题气象服务产品,为农户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轮台县热量、光照以及水分条件整体上非常有利于棉花种植,但也应该注意高温干旱、大风、沙尘等气象灾害对棉花种植过程中所带来的危害。轮台县气象局应依据当地棉花种植实际,加强棉花生长气候研究,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措施,助力轮台县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旗武,李梅林,周建明.阿拉尔垦区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农业与技术,2005,25(2):142-143.

[2]刘俊霞,李严萍,刘雪莲.新疆阿瓦提县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周期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257.

责任编辑:黄艳飞

作者:阿迪莱·艾海提

第五篇:气候变暖对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吉林省的气候也发生异常变化,农业气象灾害相对频繁,病虫害发生概率也随之提升,这些均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分析了气象变暖对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并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1-2]。吉林省地处长白山和大兴安岭西部,地形较为复杂,基本由丘陵、平原及山区组成,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南部的通化靠近黄海、渤海,东南部的白山、延边毗邻日本海,水汽充沛,属于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吉林省气候的异常导致农业气象灾害相对频繁,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有所提升,这些均不利于农业生产[3]。

1 气候变暖对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1.1 干旱、洪涝灾害

吉林省气候呈变暖趋势,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干旱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高温天气,极大地危害了吉林省农业生产。干旱会导致农田土壤蒸发而水分亏损,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发育。例如,2014年盛夏7月初至8月中旬,吉林省平均降雨量为113.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48%,导致全省旱田受旱面积约41.93万hm2,其中四平、白城以及松原等粮食主产区处于中度或重度干旱状态。而暴雨天气会引发洪涝灾害,给农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17年7月13—15日,吉林省发生了一次暴雨洪涝灾害,据相关资料显示,本次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吉林、四平、延边等6市(自治州)25个县(市、区)63.7万人受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6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3.83万hm2,绝收面积达1.05万hm2。

1.2 风雹灾害

冰雹及大风是吉林省发生频率较高的的灾害性天气,常常同时出现,虽说持续时间不长,但对农业的危害较大,时常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例如,2020年6月28日夜晚,吉林省舒兰市辖27个村发生了一次风雹灾害。据相关资料显示,本次风雹灾害共导致23 25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 492万元;其中,3 100 hm2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达2 320 hm2,绝收面积为1 500 hm2。

2 气候变暖对吉林省病虫害的影响

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病虫害的滋生、爆发和气候条件联系十分密切[4]。首先,气候变暖给害虫、病菌的生长发育带来了更加适宜的土壤、温床,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上涨。特别是冬季的变暖非常适宜农作物病虫安全越冬,致使病虫害繁衍代数增加,病虫害的潜育期逐渐缩短, 使得病虫害在数量方面和类型方面均大幅增加[5]。

气候变暖会使得吉林省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加剧,导致粮食减产。当前,吉林省主要的农作物病虫害有稻曲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虫等。稻曲病通常发生水穗部,主要对稻穗造成危害,使得谷粒受影响,形成含病菌的墨绿色或黄色粉团,影响水稻品质;稻瘟病通常发生于盛夏,该时间段是吉林省水稻旺长阶段,稻瘟病会对水稻作物造成极大危害;稻纵卷叶螟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导致白叶,不利于水稻光合作用,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水稻大幅减产。

气候变暖还会使迁飞性害虫减少飞出的时间,提前进入作物生产区,迁飞性害虫的种群高峰期的到来提前,引发大面积的病虫害,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危害。

3 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建议

3.1 优化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暖背景下频发的农业气象灾害,吉林省各级气象部门应增强山区、村落等防灾减灾薄弱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区域,积极建设现代化气象装备,在水库、森林、江河以及湖泊等自然环境复杂区域注重无人值守自动站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网,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的准确性[6]。

3.2 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水平

吉林省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分析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天气的实时动态和开展预警服务,不断优化及更新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实施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此外,建立吉林省乡镇及行政村等区域气象责任人、气象信息服务员等队伍,确保队伍的业务精湛和素质优良,并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培训及实践训练,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在气象预警信息中的接受、发布、调查、整理以及报告农业气象灾情信息等方面起发挥较好的效果,确保气象信息员队伍作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 “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方方式。此外,还要充分借助电视、广播、LED屏、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传播气象信息,尽可能地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使农村群众能及时获悉气象灾害,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各项损失。

3.3 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结合气候情况挑选抗灾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反应机制,构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专家系统。一旦发现大范围的农作物病虫害,应及时清除病虫害,确保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在病虫害防治中的成效。此外,认真剖析吉林省的气候变化规律、病虫害发育、爆发条件,了解清楚它们的联系,选择理想的时间点喷洒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还可以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进行有机结合,确保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4 结束语

农业生产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吉林省气候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干旱、洪涝、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稻曲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频发,极大地危害了吉林省农业生产。因此,应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优化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根据吉林省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的生育、蔓延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Thomas Stocker.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1-6.

[2] 张晓华,高云,祁悦,等. IPP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结论对《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影响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14-19.

[3] 刘星,刘晓维,阮兆兰,等.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2):191.

[4] 贾克寒.简述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9,13 (6):37-38.

[5] 王燕方.论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農民致富之友,2017 (18):59.

[6] 张丽华.气候变暖对辰溪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5):229,233.

责任编辑:黄艳飞

作者:刘洋 孙越

上一篇:少先队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