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给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防御体系建设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同步实现提升。基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和相关特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建立起全面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中需要重视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篇1: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影响较大,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发挥气象服务“三农”作用尤为重要。对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实际意义及现状进行阐述,剖析两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随着我国农业进入长期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但气象灾害仍是适时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普遍关注关心的大问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我国已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大体系),为“三农”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但在两大体系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部分作用发挥不尽人意。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在 “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亟需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两大体系。

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义

农业气象以服务“三农”为指导,以“三农”发展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部门协调、群众参与,全面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在两大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突出重点、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建设制度,改进体系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及气候异常多变的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能够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在两大体系建设中,通过统筹规划气象资源与农业资源,可提前获知极端天气的确切时间,及时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 从而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增强农业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促进农业稳产丰产。

2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从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入手,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农业发展体系,并在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了气象观测站,包括气象试验站、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开展了农业气象预测、气象观测播报、农作物产量预报、预防气象灾害讲座等相关服务和宣传活动。同时,借助手机软件、广播、短信及其他设备,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网络预警。有些地区建立起各部门相互协作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应急预案与预防规划等风险预防管理机制,组建了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扩大了农业气象预警的服务覆盖面积。实践证明,在农村建立健全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灾害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可有效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抵御能力和农民安全增收抗风险能力, 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巨大保障作用。

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主体作用发挥困难

有些地方政府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气象服务及灾害防御规划不够完善,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气象预警服务出现失衡的现象。调查显示, 在我国西部地区,有10%的乡镇的气象设施不够完备,在气象灾害到来之时无法准确预测预警。部分地区缺乏部门联动机制,未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导致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易出现救灾缓慢的情况,无法全面发挥政府在气象服务及灾害防御的主体作用。

3.2 资金筹措难度较高

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公益性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如果国家、省级及市级财政不提供资金支持而仅靠县乡两级财政承担两大体系的建设费用,则很难建设完成或即使建成了也难以维护运行。现实中,气象服务站一般建设在乡村,对于那些本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往往没有财力物力建设两大体系,导致农业气象服务无法及时送达。

3.3 技术支撑能力不够

我国农业氣象观测技术和方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很落后,部分地区农业气象检测网络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出现气象检测效率低、气象预报准确性差等问题。同时,有些地区的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存在信息收集整理滞后问题,导致气象共享时间差过大和信息传递延迟,使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4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发展对策

4.1 提高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水平

在两大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一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水平,保证气象监测设备的先进性。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农业气象观测站,提高监测预警覆盖面,做到不漏报,同时,提高监测预警准确度,做到不错报。通过提高农业气象监测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持续提升农业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加大两大体系建设科技投入,研究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人工干预气象手段,保证农业生产稳定与粮食生产安全。

4.2 建设综合性气象服务网络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果,建设综合型服务型气象信息服务平台。要 组织专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把气象服务传达到农村基层,实现信息网络覆盖从县区到乡镇、从乡镇到农户的无缝传递。建立健全两大体系,整合现有气象信息资源,实现气象资源的信息共享和迅捷传播。开拓媒介传递新途径,实现无延迟预报,提高气象信息的传递效率。完善现有气象灾害预警网络体系,为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防御气象灾害争取宝贵的时间。

4.3 建立应急减灾联动体系

发挥政府在应急减灾中的主体作用,适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制定科学联动机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气象部门牵头,建立起与其他部门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共同防御气象灾害, 服务地方农业发展。一旦触发气象灾害预警,各部门应及时有效预防,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做到联动防御、各负其责、及时高效、运行可靠,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结语

当今气候环境异常多变, 气象灾害有效预警能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开展了建设乡镇气象站、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加强部门联动等工作,但也存在主体作用难以发挥、资金筹集困难、技术相对薄弱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不断健全两大体系,提高农业气象技术水平,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加强应急减灾部门联动, 对气象服务“三农”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伊德尔呼.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176.

[2] 王广行,单岩超.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J].吉林农业,2018,(5):104.

[3] 刘钰洁,郑渊敦.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探讨[J].新农民,2019(5):24-25.

[4] 王玉岗.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8(4):245.

[5] 彭亮,傅昭君.万州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0):192-193.

作者:李思锐 侯康

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篇2: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给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防御体系建设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同步实现提升。基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和相关特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建立起全面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中需要重视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关键词:农村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体系建设

引言:

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不仅是农业生产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农村地区气象服务质量和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要条件。结合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完善和优化灾害防御体系是提升农村地区气象服务工作质量加大灾害防御力度的科学路径。

一、农村地区气象服务与相关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农業生产工作开展的稳定性

基础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以及基于常见的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的建设仍然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1]。只有结合不同地区的基础气候条件和相关特征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才能够确保地区性的农业生产工作在落实效果上更加突出。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未能及时进行气象预报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资金浪费问题出现。

(二)利用充分的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引

从农业生产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上来讲,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其地区性农业生产状态和模式的重要因素。有了充分准确的气象服务,并且基于此建立起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有助于帮助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专业的气象预报数据信息为更进一步的气象灾害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参考。当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特色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得到有效的建设后,农业生产能够基于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提出有效的规避应对措施,从而促使农业生产的技术性、灵活性和先进性得到有效提升保证农业生产的定位和方向科学有效。

二、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与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工作的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气象服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当气象灾害发生前通过预警作用的发挥,使得灾害性气象状态得到提前预报,为更进一步做好灾害防御提供帮助[2]。另外,气象服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及时性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出发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区位复杂性和特殊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受到上述客观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地区在接收气象服务信息和相关的防御灾害预报信息时存在缺乏及时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预报工作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在先进性上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农村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状态的灵活性有一定的联系。

(二)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缺乏资源条件的充分支持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气象服务工作往往需要依托相应的网络体系建设来完成灾害防御系统的建设,更需要依托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发挥相应的作用。但一些先进性更强、预报准确性更高的系统和设备在引入应用后必然会加大整体上的成本投入需求,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资金调配能力和资金储备量有限,当落实相关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时,可能存在资金周转和应用及时性不足的问题,导致相关的建设落实工作在成效上受到影响[3]。

(三)匹配体系建设的人力资源团队,跟进及时性不足

专业技术人员是先进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重要条件。在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建设和相关工作的开展中,相应的专业人力资源团队建设在及时性和全面性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足,这不仅是由于气象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培养工作存在一定的客观难度,也是由于农村地区对于相关的专业人力资源建设工作缺乏重视程度和落实力度,导致相应人力资源团队在跟进建设方面体现出不足。

三、优化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体系建设的科学路径

(一)政府部门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建设不仅包括了先进技术和人员的建设,相应的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和灾害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设内容。只有政府部门首先从宏观政策和资金资源支持上加大力度,才能确保具体的农村地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灾害防御系统的建设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气象环境条件实现精准有效的完善和建设,更进一步的发挥好相关体系建设在实践应用中的积极作用。

(二)引进先进的技术系统加强建设力度

气象预报工作和气象灾害的预警体系建设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做支持,且系统本身的专业性和覆盖面积覆盖区域也是影响着系统作用发挥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具体的农村地区气象服务建设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并且同步引入具有网络化特征的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的预警工作执行方案,促使地区性的气象预报工作和农村地区部分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在执行落实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上得到提升[4]。

(三)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团队的跟进培养建设力度

专业的气象监测体系和气象预报系统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因此,在基于政府和专业技术系统的支持引进相应的辅助设施设备后,跟进培养具有相应能力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农村地区的管理者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重视气象灾害和气象信息获取对于地区性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通过针对性的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引进先进的气象预报系统和技术后的应用效果提升和优化提供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农村地区的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应当结合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需求和气象灾害体系预报需求,不断加强相关的技术完善力度和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出气象灾害预报监测体系和气象预报技术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晔,李策.桦甸市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10):3.

[2]李思锐,侯康.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2):2.

[3]李佳雯,陈桂琴,陈伟.如何健全忠县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2):2.

[4]邵华,吴晓鹏.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大有可为[J].气象知识,2020(2):4.

作者:祝明 李颜珍 王娟

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篇3: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气象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气象管理部门应在保持原有气象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完善和优化,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过气象服务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是不可动摇的重要基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农业生产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在不断提升,环境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各种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例如,干旱、洪涝以及冰雹、雪灾等,这些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备受人们关注。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种植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如今,气象部门也应当加强农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率。

1 农业气象服务的措施

1.1 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

想要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对基层农业发展的积极效用,必须深入了解基层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及内容。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是我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主要负责研发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现阶段,农业气象观测主要采用自动化或人工智能方式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局部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肥沃度等方面进行观测,以此充分了解地方生态环境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基层智慧农业发展体系的形成供应有利的科学依据和针对性的资料。

1.2 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气象情报工作通过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历史气象等多方信息,对当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全面分析。结合影响分析报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为当地农民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服务。农业气象情报能够帮助农业充分掌握以往的天气变化规律和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本身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相关影响等一系列资料。在获得既往经验之后,当地农民才能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并且以此为依据,巩固地方农业未来发展气象优势。由此可见,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对基层智慧农业发展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农业生产发展本身的重要性。

1.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实质上来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气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水平,充实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另外,也需要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为气象部门补充新鲜的血液。这对于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

2.1 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一方面,改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在保持自身气象服务特色的同时,应不断改进农村气象的监测工作,使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更加精细化;依靠创新科技,将气象监测网与科技含量较高的气象预报发展到乡镇内,提高乡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精准率,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设置气象预警网络系统,搭建农村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将所有的气象服务信息录入该平台内,使每户村民的网络都能连接该平台,确保每位网络用户都能获得气象服务,村民们每日都能收到实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预警网络系统,保障了种植人员的切实利益。

2.2 设置御灾防灾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设置科学的御灾防灾管理机制,种植人员应提升应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在农产品种植期间,管理人员不但要为村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要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并通过多种活动普及各类减灾防灾的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此外,各区域的气象管理人员应将当地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级,若风险级别较高,则需对该区域重点监控,如有必要,可将该地区的农作物适时转移。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避免村民受到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威胁。

2.3 构建完善、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

从实质上来说,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的防灾减灾工作,就需要以现代化农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积极引进新型技术来开展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工作。不仅需要针对灾害性天气充分做好相关的预警预报工作,还需要根据当地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以及林业等产业的实际情况来做好防旱、防涝、防洪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还需要针对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和农林病虫害开展必要预警预报工作。总之,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监测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气候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较多的隐患,气象与农业部门应加大对气象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使各区域间农业生产趋于系统、均衡。此外,气象服务的相关设施也要及时更新,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從而形成农业与气象综合性管理的模式,促进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平华,喻红银,吴丽红.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8):170-171.

[2] 庞爱平,李海阔.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探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3):11.

[3] 王芬.成都市双流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3):142-145.

作者:朱俊欣

上一篇:设计工业设计论文下一篇:职校广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