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村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农村的教学质量也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城区相比还存在着现实的差距。究其原因,包括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较差,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要求太严格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篇1: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初探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紧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阐述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原则,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同行展开有效交流,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共同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语文学科在小学教学阶段占有基础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此予以高度重,采用多种德育渗透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原则

(一)潜移默化原则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潜移默化原则,注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为学生给予科学引导,并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合作讨论活动,在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是非判断能力。

(二)文道统一原则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文道统一原则,明确德育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具有统一性,以二者结合渗透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如,在文本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以及相关的道德文化,就可以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完成德育渗透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带有传统道德思想的文章,拓展学生语文阅读面,并与家长进行合作教学,以实现德育。

(三)因势利导原则

所谓因势利导,主要指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中,应保证自身选择时机恰当、机会合理、材料运用巧妙。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针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德育。

(四)以生为本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原则,考量学生学情特点、生活经验进行德育渗透。近几年,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度也渐渐增强,但是当前农村德育教学理念还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个人思想状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入手来带动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其次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过于概念的教育,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对德育有形象化的认知。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发挥文本德育功能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可以让文本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师应挖掘文本题目内容,例如,在《传统节日》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文本题目,结合一定声像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自身记忆中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然后教师可以借由传统节日来逐步引导至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学生讲解传统节日背后所蕴涵的道德含义,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家人一起度过传统节日的情景,深刻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以及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当前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体现(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等),让学生对德育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与培养。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德育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单一的文字材料教学资源转化为图文并茂、声像兼具的教学资源,为德育渗透奠定基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当前,很多农村小学都拥有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条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录音,以听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部首歌》的教学中,针对“鸟字旁,鸟儿多”这一句话,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鸟叫音频,让学生有兴趣去认识鸟,去学习“鸟字旁”汉字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录像、视频,以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当前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的景象,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祖国壮美山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新闻发布活动、辩论会活动、戏剧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例如,在校园可以进行一场爱护校园环境环境的小活动,带领学生一起清理校园垃圾、打扫学校卫生,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培养学生尊老的意识;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残障特殊学校与那里的学生组成相互帮扶小组,了解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更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学生去医院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大量的实践活动可以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自身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四)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在德育实施中,课外阅读是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童话故事阅读内容,以童话情景暗示学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寓言故事内容,带领学生创设《自相矛盾》《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小学生在角色演繹中获得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拓展,如,在《司马光砸缸》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则故事当中司马光的行为为自己带来了哪些启发,让学生反思自身,明确有时做事不可太急躁的道理;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学习人生哲理,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就可以让学生清晰意志力对于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遵循潜移默化原则、文道统一原则、因势利导原则和以生为本原则,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及积极拓展课外教学资源的主要策略,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以促进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文亮.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路径[J].学周刊,2021(2):135-136.

[2]黄俊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21.

作者:罗虹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农村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农村的教学质量也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城区相比还存在着现实的差距。究其原因,包括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较差,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要求太严格等等。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低效”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通过我从事20余年小学农村语文教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要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效率,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方法如下。这种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学习“三部曲”,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把每个知识点通过“熬鹰”的方法,要求学生“人人过关”,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谈谈自己浅易的看法。

一、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前的预习是关键的一环。课堂上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课前是否预习。课前认真预习的学生,教师讲授时会对预习时有疑惑的地方进行重点关注,可以有效的把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中来,参与互动,同时对教师讲授时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对所学知识再次巩固。另一方面,学生因为预习,对新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上课是,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还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无意间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由教师要求的被动学习向自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课前预习这一过程,虽然不太好衡量学生是否认真去做,但在上课时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中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提高课堂效率,养成良好的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让课堂活起来。”所以,教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一方面,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让自己与学生感情上融洽,心理上沟通。课堂上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来学习、讨论,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感化学生,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课堂环境。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要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目标,要从长远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这样,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

三、课后认真复习,培养学生及时巩固的好习惯

这是检查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最关键的过程,也是教师投入时间最多的地方,更是我觉得最有用的一个环节。

我的方法是用午间或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点“人人过关”,这就要求教师要付出,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在开始的几天里,会有大部分学生有侥幸心理,不听你的,不去完成,我们就用“熬鹰”的方法解决了,之后就顺理成章了(熬鹰之意可百度)。如果教师的威慑力不能充分得到体现,之后的工作会寸步难移。在这个过程,可促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和“提高课堂效率”两个阶段自觉性的养成。如果不认真完成前两步,第三步就较难完成,这就有意无意的带动了学生的预习和上课时的学习积极性,從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育有法,而又教无定法,贵在教育得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你、我、他共同探究。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罗解菊.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45):1.

[2]陈有胜.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17):1.

作者:徐登荣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篇3: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影响因素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的教育,踏入小学之门的学生,都经语文老师开启他们的第一课。但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运行和展开。本文就结合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来分析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影响因素

前言:就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受着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周遭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影响因素从而实行有效措施,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一、师资力量的影响

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师资力量。据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短缺,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老师都是同时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并非专业教师。因此,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并且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是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需要的是对知识的积淀。并非一日之功足矣。对于学生而言,汉语是母语,那 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就是学生的启蒙老师,踏入学堂的学子,就是一张白纸,老师就是那只画笔,在上面对他们进行书写和修正。并且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教导下才会开始了解汉语的奥妙。如此学生才会读懂数学题里的问题,历史书里的中国的悠久历史,地理书里的山川海洋。师资力量也是学校好坏的一个区分,只有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学生的家长们才会放心的将小孩送到这所学校。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会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下,在网络上会时不时看到学生被采访的画面,问到学生为何如此优秀的原因时,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回复,就是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下,各地的有名高校,都拥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但对于农村来说,却寥寥无几。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师资力量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硬件设备的影响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对于硬件设备也应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硬件设备也是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因素。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普及一方面就来源于网络。运用硬件设备,能够促进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的流露。其次,运用硬件设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运用硬件设备,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们的思维大门,使老师和学生都会有不同层面的收获。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有限的,面对一些事物的描述,只言片语的表达是无法让学生对其有全面的了解。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硬件设备,只有在设备的辅助下,再加上老师的言语,孩子们就会完全掌握。就比如在当前形势严峻的疫情之下,如果不是硬件设备的加持,如何让学生在如此严重的疫情之下,仍可以正常学习,不耽误学习进度。相对农村来说,疫情无疑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硬件设备的不足,老师无法高效教学,学生也无法高效学习。硬件设备的配备是必须的,因为是时代使然。当下数据的更新是实时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也需要顺势而为,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那些死板的文字,语文的学习需要的是课本与生活的结合,而生活素材的来源不仅是自身还包括别人,别人素材的来源就依附于硬件设备。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在此看来硬件设备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山穷水尽”的时候,硬件设备的配备就会带来“柳暗花明”。

三、周遭环境的影响

谈及教育,会有城市和农村之分。原因不言而喻—农村教育的落后,其中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影响的因素便有周遭环境。周遭环境又可分为自身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一方面对于学生所处的自身环境来说,父母的影响占大半。首先是父母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对于身处农村的父母,他们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就不高,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不太重视,学习的好坏父母也不会过多在意,就觉得自己的孩子能识几个字就好了。其次是父母的重心偏离,父母大多都想着养家糊口,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忙于农作。致使孩子无人看管,作业也无人辅导和督促。因此许多小孩都早早辍学,外出打工。除去父母的影响,学生自身也由于无心学习,整天沉迷于玩乐,产生一些厌学的想法。另一方面對于学生所处的社交环境来说,周围都是一样的家庭,父母们都是一样的受教育程度,小孩都是一样的水平。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有让学生知道在他们所谓的舒适区之外有很残酷的现实,这样他们或许才会有要拼的心。就比如之前很火的综艺节目—变形计,作为交换的农村小孩,当他们接触了城市的生活和教育,他们满眼除了羡慕更多的是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明白的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更大程度上的懂得周遭环境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可所谓的环境就像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舒适区,在舒适区待久了,容易让人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所以,跳出舒适区,是每个学生要做的。周遭环境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可控的,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学生也应好好发展自身,因为成功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学习。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周遭环境也是其影响因素。

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师资力量,其次还有硬件设备和周遭环境这两大影响因素。改善这几大影响因素,我相信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会上一个台阶,这不仅会让老师学生受益,还会让农村受益。当然最大的受益方是学生,因为学生强一个国家才会得以强盛。

参考文献

[1]张玉芳.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73~174.

[2]刘波.农村学生知识储备的现状之读书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上旬,2013,(8).181-181.

[3]张良兵.略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实施策略[J].学园,2009,(12):123,134.

作者:庞丽

上一篇:自我年终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个人年终总结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