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精神;“消隐”摘要: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历程分别经历了起步、发展、鼎盛以及“归隐”等阶段。虽然图书馆研究热点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却已经融入每个服务细节和制度中,与其他研究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从未真正消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书馆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篇1:

数字化时代环境下的图书馆人文精神辨析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存在着不少困惑与矛盾,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状况及其表现主要有:图书馆人的技术依赖与图书馆员的异化、图书馆学的日渐衰微与图书馆人的思维退化、图书馆经典阅读的弱化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和图书馆的信息鸿沟现象和信息公平的欠缺问题等,因此需要将图书馆的科学精神纳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轨道,才能获得对图书馆人文精神困惑与矛盾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数字;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人文精神;反思

21世纪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命的兴起,人类已经步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也在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无墙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纷纷涌现,因此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与新思考。在由“数字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便利的背后,不断产生技术与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困惑与矛盾,仅靠所谓的技术主义、技术理性和技术至上论等,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图书馆界要对这些技术论保有清醒的认识、反思与批判,例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谢拉和戈曼就是批评技术至上论的典型代表。巴特勒认为企图使技术合理化以及理论技术化的尝试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谢拉则一再告诫人们: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1]。戈曼则借用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一副版画“理性沉睡导致邪恶的产生”来表达web2.0时代理性与秩序的告别,混杂与烦乱的产生[2]。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强调人文传统是图书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等等[3]。反思“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状况——主要是种种失落及重塑,对即使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迷局中,也要保持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一种客观的必要性。

1.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从概念的意义上来考察“数字化”,它最初是通讯和信息网络运用数据符号,即以0和1组合的比特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概括。而今,数字化已经远远地超过0和l的比特组合,不再是一种直观的、静态的符号意义[4]。而从技术维度界定数字化的概念与影响的范围,可以说数字化是以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管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它将各类信息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用于计算机的运行体系,从而达到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由此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以及从知识到决策和财富的转化,并达到信息的共建共享。数字化时代是以数字为中介、载体和体现方式的时代,是以纯技术化的物质形态为标志而命名的。数字化时代是数字帝国时代,数字成为交往凭证和必要工具,人与世界通过数字化而日益亲近和相互了解[5]。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任何时候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都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和用户,是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求真、求善、求美、求服务、求奉献,是图书馆注重图书馆员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关系的协调,注重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主体意识的感受等的一种精神追求。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一词出现在图书馆专业文献中,最早见于蒋永福先生的有关论述[6]。而“图书馆人文精神”于1999年由吴唏先生正式提出[7],此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不断充实、明确,而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被认作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得到较好的落实和体现。如今,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但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精神之一,成为图书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及精神价值观,而且还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一种与技术设备相对应的精神支柱。因此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仅要体现对以往图书馆传统即对图书馆历史存在的认同,体现对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人文价值和对图书馆未来命运与归宿的思考与关注,而且要重点反映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上,“人——信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地位与价值性。

2.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状况及分析

2.1 图书馆人的技术依赖与图书馆员的异化

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电脑应用技术部分或大部分取代图书馆员的人工操作,导致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员对技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图书馆界越来越面对着“技术就是图书馆”和“机器就是图书馆员”的挑战,图书馆员日益沦为电脑、知识、信息、高科技的奴隶。而与此同时图书馆学也过多的依赖上对图书馆的技术性认识,各种“技术至上”的主张纷纷涌现,事实上也是被技术异化了。如有学者指出:图书馆学技术理性的理论逻辑是先验地认定图书馆学是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把技术理性当作图书馆学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片面地认为技术性决定了图书馆学的质,技术性是图书馆学的科学性特征,图书馆学是以认识图书馆的技术为任务的[8];如:技术性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图书馆学研究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性研究[9]。如:在技术理性论者看来理论研究只是昙花一现的“喧嚣”,而技术的影响要长久得多[10]。再如:技术理性思维的错误在于技术对科学的僭越,技术理性对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僭越,把技术等同于科学,把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把技术理性推上了“神”的位置。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所持有的一种精神[11]。等等,一时间“技术决定论”颇有市场。

图书馆计算机的发展和图书馆文献视窗系统的普及,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电脑操作和信息技术化,使计算机的初级操作越来越简化,而易为图书馆员和读者们所掌握,似乎一切都可以按操作行事,而操作只是一个个的符号而已。由于人们沉溺于数字化的环境,脱离“在场”的社会关系太久,将自己视为纯粹意义上的“符号”——步人纯粹的数字化过程,从而使自己成为片面的人。这样长久下来,图书馆员与读者就成了躲在各种各样符号后面的一个次要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似乎也成了人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至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冷冰冰、機械和僵化,人文性欠缺。因此符号异化了人,从而使图书馆员与读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趋于丧失个性、真实感和丰富性。图书馆员和读者们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图书馆产品,成为图书馆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动物。数字化符号的发明和使用使数码成为人的替代品,各种各样的卡号、密码等数字代码成为人的各种身份的表征,人的鲜活的个性都被淹没在数码的海洋里。“人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感情以及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以外的力量,他向这些力量投射出他生存的实质。[12]”

2.2 图书馆学的日渐衰微与图书馆人的思维退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更名浪潮此伏彼起,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名称和实体资源似乎所剩无几,与图书馆所面临的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术的冲击很有关系。由于计算机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逐渐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电子文化逐渐替代纸质文化,并一步一步消解和弱化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超强度地刺激大脑皮层,将改变头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认知模式转变为形象思维,使人更倾向于接受动态、感官的信息,而回避抽象的逻辑思考,放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也是主要使用计算机的图书馆人的思维起到了同样弱化乃至退化的作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认为,网络的普及和蔓延使得人类不可能再有绝对的哲学与宗教,原因在于:一是电子文化世界没有规则,人们处在高度的互动关系中,或然性支配一切;二是网络文化的信息缺乏可靠的选择渠道与验证过程。大量虚假信息会使人们求真的哲学精神和理性兴趣受到损害;三是铺天盖地的信息压迫,让人们的识辨能力和专注力大大降低,种种花里胡哨的活泼和脆弱不堪的时尚挤掉了内容的深度,深人持久的理性执著和关注让位于快节奏的态度转换[13]。在数字化时代所构建的极富感官的视觉形象面前,作为文学艺术的语言形象在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举步维艰。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14]”同样也是面对数量日益增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甚至是应有尽有的数字化的资源,图书馆人作为个体对图书馆知识和理论的判断思考能力也在逐渐的钝化,对图书馆人文和图书馆哲学智慧的追求似乎也在日渐丧失,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深度体验似乎也日渐消失,在海量的信息海洋和便捷的信息化技术面前,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存在与发展陷入了低谷,人文精神茫然困惑,逐渐迷失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家园,迷失了自我。

2.3 图书馆经典阅读的弱化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发达、传播高效的时代,人们无论是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还是科学的研究,人们总是希望能获得最新、最完备的信息,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的成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因此,新型数字化、网络化阅读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大多数的网络内容还是免费浏览,并且网络阅读空间极大。网络检索使信息获取者能方便地得到大量的信息,对于市面上不易买到的书或是较贵的书刊,读者也会选择网上下载,阅读获取的成本比较低.获取信息比较容易,使人们能有效地阅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纸质读物而转投读网和电子书。因此在很多学者看来,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动、感、视、听于一体的信息世界,全面调动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人类从读写时代进入视听时代。而且虚拟实践在人与感觉客体之间加入了一个数字化平台,把人从感觉的直接性中解放出来,使人的感觉可以重复、可以再现、可以创造。这种通过虚拟平台形成的人、机互动的新感性,打破了人类用直接的、单一的方式去感觉自然的有限性,开发出人的整个身体的开放性和敏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了人的感觉潜能和动能,为人们认识和感觉世界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打开了多种方式接触的渠道。

在人们沉浸于电子音乐、动画造就的动感十足的电子视听世界的同时,这样丰富多彩的信息化平台也却造成了读者与纸质文献,例如书籍尤其是图书馆经典书籍的疏离,读者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逗留的时间多了,走进图书馆大楼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却少了。浅阅读因此而产出现,浅阅读是指阅读的节奏快,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目前普遍存在的网络阅读和数字阅读,其具体特征就是:倡导“速读”、“缩读”、“读圖”,崇尚“时尚阅读,轻松阅读”,是一种为应付需要对信息简单占有的功利性阅读。因此“浅阅读”是在信息爆炸的冲击下,人们对信息阅读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方式迅速改变的产物。且网络信息的快餐化一次次以商人的水准,靠现代科技加工着世人的趣味,把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创造过程变成一种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然后把那些所谓的产品像棉絮一样充塞着人的大脑,代替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的大脑逐渐丧失了活跃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功能,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容器,从而把信息的丰富性与敏感性衍变成了内容庞杂的快餐产品。

2.4 图书馆的信息鸿沟现象和信息公平的欠缺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因而对这类现象的批评和纠正亦具有全球性,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信息网络和数字图书馆时,就逐渐考虑到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这些亦对我国图书馆产生着影响。便利的网络与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商在信息服务中,承担了许多以前图书馆所承担的职能,但由于最需要得到信息保障的信息弱者缺少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因此这一社会群体的信息公平就很难实现。而以数字技术应用的程度为标准,可以把中国分为三个不同地区层。在核心层即最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数字编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在中间层即较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外层即欠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弱。这种信息鸿沟的出现,必然导致中国地区间信息公平问题的分层。在核心层,数字技术为社会生产、管理、文化的存在与运作模式搭建了新的平台,高效、自由成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内涵,传统人文精神受到挑战。而在数字技术边缘地区,数字技术平台尚未搭建成功,信息贫困者生存、发展的权利受到限制,传统人文精神色彩仍较浓重。正是这种在分配和有效使用知识、信息和通讯资源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实质性不对称,导致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发展机遇的不平等。

因此尽管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看似平等的文化和信息接受机会,但网络空间实际上导致了全球新的贫富差距,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信息的鸿沟”现象,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问的两极化趋势,也是指在分配和有效使用知识、信息和通讯资源方面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实质性不对称,是有效获得知识、信息、技术方面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面临的发展机遇不等。信息鸿沟既表现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区域之问、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教育程度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阶层之问的巨大差异。信息鸿沟的扩大意味着信息贫困者的生存权、发展权受到限制,并在数字化技术的激烈竞争中被愈加边缘化。在图书馆界,人们也早已认识到信息公平的重要性,有刊物郑重向图书馆界倡议:“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第二个百年来临之际,展开一个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以弘扬现代图书馆精神,协调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走近贫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建立一个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15]”正如范并思教授所说:“公共图书馆要能够成为维护社会信息公平的保障制度,它就必须以‘免费服务’和对所有社会成员‘无区别服务’为基本前提。[16]”

3.将图书馆的科学精神纳入人文精神的轨道

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人在认识与改造图书馆、认识与改造图书馆学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状态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实质意义上的东西,同时也是展现图书馆的科学研究和人文服务内在意义的东西。作为图书馆思想的两个维度,二者的内涵和指向不同,但同样在认识与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图书馆学科学精神的理解,不仅要看到其在图书馆工具和图书馆技术操作层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要看到图书馆学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真正体图书馆实质的人文内涵。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二者之间本来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这不论是从图书馆学诞生的现实需要还是从图书馆学应用的目的上,都能得到证明。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认识的每一次深化与提升,都伴随着当时的图书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所以离开图书馆科学精神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而离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科学精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科学精神。爱因斯坦早就指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图书馆的科学精神以物为本,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从总体看,属于图书馆的工具理性范畴;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追求美好,表现对人生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属于图书馆的价值判断范畴。二者的统一是图书馆的真理与图书馆价值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如同图书馆的手段与图书馆目的的关系。图书馆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目的的参照,而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也离不开对图书馆客观规律的真理性探索,离不开图书馆科学之光的照耀。在数字化成为图书馆人文精神新的平台的今天,图书馆必须发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将高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纳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轨道,发挥其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咏秋.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

[2]卢泰宏.图书馆学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

[3]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4]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弗洛姆,孙悄译.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蒋永福.圖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图书馆哲学思考之三[J].黑龙江图书馆,1991(6).

[7]朱国萍.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7(6).

[8]刘正伟.略论图书馆学的技术性特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4).

[9]林海青.论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性特征[J].图书馆,2000(3).

[10]邱五芳.挥之不去的技术情结[J].图书馆,2002(3).

[11]黄健.科学理性的人文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 (10).

[12]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3]迈克尔·海姆.虚拟世界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4]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5]南山图书馆等.以人为本,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M].图书馆,2005(5).

[16]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作者:张延贤

图书馆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篇2:

从未消隐:图书馆人文精神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精神;“消隐”

摘 要: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历程分别经历了起步、发展、鼎盛以及“归隐”等阶段。虽然图书馆研究热点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却已经融入每个服务细节和制度中,与其他研究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从未真正消隐。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珍视人的生命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坚持人类进步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现代人文精神的表现为: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追求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人权,关爱弱者;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提出是行业内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总结。1999年吴晞先生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1]。2000年肖希明先生赋予了图书馆人文精神新的定义——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2]。以范并思教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自2006年提案到2008年10月定稿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3]的完成,标志着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的新提升,体现了图书馆界在人文精神建设上与时俱进的新探索和新视野。

1 近二十年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以“图书馆人文精神”为检索词,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笔者在CNKI中检索所有题名包含该词的文献,得到结果见图1。

[TP01.TIF,BP]

[TS(]图1 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发文趋势[TS)]

根据近二十年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文献量轨迹可以得知,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论文共计536篇。1997年1篇,到2001年达到了10篇;而自2002年开始到2009年间,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得到飞速的发展,文献量总计达到了387篇,尤以2009年的70篇为最;2010后,文献量剧减,2011年锐减到33篇。 所以笔者认为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研究与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发展、鼎盛和“消隐”阶段。

1.1 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

1997年熊玉林发表的关于《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追求的导向和培育》[4],拉开了近十多年图书馆界关于人文精神研究的序幕。1999年李晓发表了《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浅议》,从图书馆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中得到启发并论述了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2000年肖希明馆长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首次将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驾齐驱,将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正式纳入了事业发展的视野中[6]。

1.2 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

在这个阶段,有学者研究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的关系、意义和价值[7],同时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理念及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8-12],与此同时,学者们也用辩证眼光阐述了人文精神的实质,认为图书馆应该辩证对待人文精神,批判对待“读者至上”,应该同时关注馆员的人文精神需求,此观点也为发展中的图书馆人文精神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13-14]。也有学者就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实施进行了初步地探讨和细化,就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对读者服务的要求做了较为详尽的解释[15-18]。此外,还有学者就图书馆精神文明和科学文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融合,提出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的观点,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19-20]。2005年,蒋建林撰写了两篇关于)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的综述来回顾之前的研究成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的鼎盛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1-22]。

1.3 鼎盛时期:2006年~2009年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图书馆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图书馆事业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改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图书馆学者对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馆人文精神重新得到了审视,当然此时,也不乏对新形势下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概念等的研究[23-26]。针对信息技术的冲击,很多学者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提出了自己观点,比如:倪丽萍认为数字图书馆发展应克服“技术至上”的思想弊端,信息技术应该和图书馆人文精神进行有效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人文价值, 实现可持续发展[27]。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度导致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很多学者对缺失的现状、原因及人文精神的复归之路都作了深入探讨[28-31]。2005年由《图书馆》发起的关于“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的征文活动,将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和探讨推进了一个新的高潮。《图书馆》以“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栏目文章为主, 同时辅之以“今日观察”、“随笔”、“学术论坛”、“综述”等栏目,在2005年至2007年,刊登在《图书馆》上的有关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人文精神等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这两年间该栏目共计发文148篇[32],同时,2006年《图书馆》“即年指标”是所有同类期刊中最高的,为0.3259[33],表明《图书馆》所刊文献被吸收利用的速度最快, 说明了《图书馆》传播知识、情报的能力最强,而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举办此次征文活动引起了业界的巨大关注。这次关于“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的征文活动举办,其影响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有很多学者对于它的影响也做了专门研究。谢树芳等以《一曲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交响乐》上、下系列评述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效[34-35],认为它“与近年来全球人文思潮复兴和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化趋势相呼应和协调, 有力地推进了近年的应用图书馆学研究,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发展和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理论的研究和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之后有很多学者就图书馆人文精神实践做了很多研究。在读者服务多元化和特色化甚至平民化方面得到了更多图书馆人的思考。申娴认为人文精神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校图书馆应以其独有的人文环境,从资源空间、藏书布局、人文教育以及各种多元化和人性化关怀式的服务上不断提高服务层次,使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中处处体现[36]。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大放异彩,也使得图书馆人寻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服务[37-39]。陆明裕也以《关注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中人文精神再探讨》为题,认为关注“弱势群体”应该成为我们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从建筑设计到服务理念等[40]。由上可知,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在此阶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多元化的研究将图书馆人文精神推上了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舞台。

1.4 “消隐”阶段:2010年后

自2010后,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文量就大大减少,似乎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发展中逐渐消隐了。据吴慰慈的《2010年图书馆学学术进展》报告可知,2010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下述九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数字阅读与移动图书馆研究、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实证研究、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研究以及文华图专与文华精神研究[41]。这些变化无疑是由网络信息时代所导致的。然而,图书馆人文精神却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它与其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据丁锐梅等的研究,以关键词词频分析统计可知,在以“信息服务、图书馆员、资源共享、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为2010年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的前提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图书馆学研究当中[42],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从未真正消隐。

2 图书馆人文精神回归的必然性

2.1 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是应对图书馆生存环境变化的重要对策

近年来,社会环境引发了图书馆生存环境的深刻变化。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革,最初的纸本阅读逐渐被数字化阅读代替,图书借阅和检索逐渐被搜索引擎取代,图书馆的基础业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些变化和变革使得机遇与挑战并存,也催生了诸如《图书馆服务宣言》等宣言的诞生,因此,加强图书馆服务,注重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应该是应对此种变化的重要对策之一。

2.2 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是凝练所有图书馆人价值的核心工作

在应对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挑战难免会致使图书馆人价值丢失,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有助于提升各馆员的服务价值,激发图书馆人的服务热情和意识,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三个重要内涵“肯定合理的物质需求,追求精神价值,关爱他人”[43]就体现了这点。只有对自我价值肯定才能激发图书馆人的创造性,才能形成社会价值认同感,才能开创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2.3 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契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十八大报告[44]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馆在参与社会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两个文明建设的教育、文化素质的教育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是对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实践,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顺应国际图书馆发展轨迹

张琦在《图书馆服务宣言》草案完成时,曾发文指出该草案的完成是顺应了国际图书馆运动的潮流,他还指出当前欧美共计10多国家图书馆发表了类似宣言,包括国际图联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因特网宣言》(2002)、《格拉斯哥宣言》(2002)、《知识自由宣言》(1999)等[45]。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符合了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轨迹,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杭州图书馆“我们的大门一直向乞丐敞开”这一热议事件,其实并不是偶然的、突发的,或者是作秀。杭州图书馆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推行这种举措已经有7年了,而且在其他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和践行中也始终秉承“向所有人免费开放”的政策。正如杭州图书馆员刘丽东所说的一样:“这个怎么能算是新闻?真的没那么夸张,这只是我们的本分工作,全国的图书馆也都一直在这么做,公共图书馆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不是开创,而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我们的职能就是保障每一个公民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任何人在享受图书馆服务上都是平等的。”[46]由此可见,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是贯彻到了每个服务的细节,包括制度的建立、馆藏的结构、建筑的设计等,而不是单独存在的空泛理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效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时刻指引着图书馆的发展和突破。它从未消隐,却一直相随。

参考文献:

[1] 吴晞.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图书馆,1999(1):50-51.

[2] 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2000(1):15,14.

[3] 范并思.现代图书馆理念的艰难重建——写在《图书馆服务宣言》发布之际[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6-11.

[4] 熊玉林.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追求的导向和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1997(1):90-92.

[5] 李晓.关于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浅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79-81.

[6] 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2000(1):14-15.

[7] 朱晓华.现代图书馆与传统人文精神[J].图书情报工作,2002(2):5-10.

[8] 蒋永福,王丽云.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图书馆杂志,2003(1):7-10.

[9] 曾晓珊,张立英.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理念及原则[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1):57-58.[ZK)]

[10] 谢树芳.论图书馆人文精神中的三大理念[J].图书馆,2005(3):12-15.

[11] 王庆民.图书馆人文精神刍议[J].图书与情报,2003(2):43-44.

[12] 何少红.图书馆与人文精神[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94-96.

[13] 康延兴,李恩科,徐锋.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4(4):17-20.

[14] 仇恢.对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再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6):67-69.

[15] 王元忠,张玉霞.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的人文精神创造[J].图书情报工作,2004(5):74-76.

[16] 周进良.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精神[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78-80.

[17] 周带娣.图书馆读者服务呼唤人文精神[J].图书馆,2003(4):40-43.

[18] 耿翠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中的人文精神[J].图书馆,2004(5):41-42,57.

[19] 王斌.略论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学研究,2004(10):26-28.

[20] 汤亚非.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6):331-333.

[21] 蒋建林.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图书馆,2004(1):30-34.

[22] 蒋建林.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续)[J].图书馆,2004(2):24-26.

[23] 陈维进.《公共图书馆宣言》之人文精神解读[J].图书情报论坛,2008(3):18-19.

[24] 丁兴旺,刘悦.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2):9-10.

[25] 朱国萍.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7(6):15-17.

[26] 魏建琳.图书馆人文精神概念剖析[J].图书馆,2009(1):37-39.

[27] 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1151-1154, 1164.

[28] 陈连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33~34,64.

[29] 易红,袁俊华.现代技术环境下人文精神的复归之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及其研究现状[J].情报资料工作,2006(3):18-22.

[30] 兰小媛,范并思.信息化浪潮中的图书馆人文精神[J].图书馆,2006(5):12-14.

[31] 曾海莲.关于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

[32] 晁储瑜.《图书馆》2005-2007年度载文、作者引文统计分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3):112-114.

[33] 戴兆凤.论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J].图书馆,2011(2):22-25.

[34] 谢树芳,陈文,刘恋,沈占云.一曲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交响——“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述评(上)[J].图书馆,2007(1):45-51.

[35] 陈文,沈占云,刘恋,谢树芳.一曲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交响乐——“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述评(下)[J].图书馆,2007(2):37-42.

[36] 申娴.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1):78-80.

[37] 刘鸣亚.图书馆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J].现代情报,2007(1):142-143.

[38] 王靖.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J].图书情报工作,2009(5):91-94.

[39] 陈玉玲.人文精神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1):67-69.

[40] 陆明裕.关注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中人文精神再探讨[J].情报探索,2008(9):104-105.

[41] 吴慰慈,谷秀洁,张久珍.2010年图书馆学学术进展[J].图书馆论坛,2011(6):23-31,61.

[42] 丁悦梅,徐宝祥,赵安妮.2007-201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11(5):713-717,722.

[43]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

[44] http://www.bfa.edu.cn/gljg/2012-11/14/content_55202.htm

[45] 张琦.《图书馆服务宣言》(草案)——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深入体现[J].图书与情报,2008(4):106-109,120.

[46] [JP5]http://news.sohu.com/20110124/n279043931.shtml.

(编校:严真)

作者:文意纯

图书馆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篇3:

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初探

关键词: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三农

摘 要: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本文在简要分析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从四个方面加强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在环境建设中营造人文情怀,在管理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在馆藏图书中注重人文资源,在服务三农中实践人文理想。

1 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

农业院校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为己任,在培养农业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传承人类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院校图书馆作为农业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图书馆看成是图书仓库,把图书馆的工作看成是简单的图书借阅等服务性工作,而不是把它看作教育工作本身,对图书馆尤其是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重视不够;在图书馆环境建设中缺乏人文情怀,“农”字精神体现不够;在管理和服务中,工具理性高于人文理性,缺少人文关怀;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更多地局限在学校内部,社会意识不强。

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创新的科研能力,更要有热爱农村,献身农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高尚情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改变着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图书馆紧跟社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同步,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信息及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从多角度介入学校发展和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

2 农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

2.1在环境建设中营造人文情怀

现代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应该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集阅读、研究、休闲、美化环境于一体。图书馆建筑应体现开放性、便利性和通畅性,力求为读者创造一个宁静、舒适、明亮、安全的读书环境;图书馆的室外布局应突出绿色理念,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必要条件,是绿色建筑对人文精神的一种折射;在图书馆的内部装饰上,应力求简洁、明快,营造宁静、宽松、极具人文意蕴的阅读氛围,以洁、雅、净的环境吸引读者,形成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到知识和美的熏陶,让所有的人能在此尽情地享受知识的甘露;通过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来反映图书馆的人文理想,体现历史的厚重,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上进心;通过新书展、学术讲座、读者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业院校图书馆更应该发掘“农”的内涵,提升“农”的地位,体现“农”的特色。农业院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应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和文化相统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重点挖掘其文化内涵。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建筑、绿化、绘画、雕塑成为凝练学校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传承人文精神的载体,使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爱农、学农、立志献身于农的思想。

2.2 在管理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

图书馆人文关怀就是指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通过人本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来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工作首先要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以为读者服务为最高宗旨,即读者第一。其次要以激发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满足图书馆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来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即图书馆员为本。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指对读者或用户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为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保障并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学习环境。努力做到以专业的知识引导读者,以美好的形象感染读者,以优质的服务征服读者。

“图书馆员为本”,就是强调在管理中以馆员为中心,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让每个图书馆员参与决策,建立一个每个图书馆员都能够施展才华的奖励机制,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能力及智力培养和提高的环境,营造出互相尊重、和谐、愉快、合作、向上的人文氛围,从而使图书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满足图书馆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只有一流的图书馆员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

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和学识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对图书馆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图书馆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如科查在《论大学图书馆》一书中写到:“不久之前,人们一般把图书馆看作是上了年纪的教授半养老的地方或不称职的教员呆的地方。就是现在,要求图书馆为那些力不从心的学者们安排点闲差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从事图书馆工作所需的训练、能力、机敏和专门素质仍不被许多人重视,包括那些有时对图书馆有所需求的人们,他们也不了解管理图书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只有高素质的馆员才能开展高质量、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也才能构成高层次的图书馆群体素质。图书馆员已不能只停留在充当“保管员”的角色上,而必须起到“二传手”的作用。作为农业院校的图书馆员除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储存、检索等能力,才能更好地成为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桥梁,成为打开图书馆的金钥匙。

信息技术的发展则要求我们转变服务方式,强调面向用户的服务,强调现代技术人性化,实现从面向信息源的信息加工到面向用户的信息加工的转变,充分体现图书馆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要高、人机界面美化;数据库技术要简便、省时,体现检全率和检准率;建立读书网,提供远程借阅服务,建立联合知识导航网等。

2.3 在馆藏图书中注重人文资源

农业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进行有主有从、有专有博的采集,形成能反映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办馆水平的藏书体系。依托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优势专业,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建立特色数据库和文献体系,完备这些专业学科系统的文献。既注意收藏深度的建设,又要注意追踪最新的成果,力求多层次、多文种、多载体的建设。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适应”的农业人才,与此同时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特别是加强人文科学方面的藏书建设,重视经典图书建设,加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相关学科的文献采访,使藏书呈主体交叉、多维状态,真正体现出现代农业院校图书馆的特色。

2.4 在服务三农中实践人文理想

谢拉曾说过:“对图书馆需要的增加是图书馆成熟的证明。社会越文明,社会结构越复杂,就越需要图书馆。”显然社会的需要就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图书馆也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充实和提高着自身的社会功能。近几年来,通过开放性办馆、拓宽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等自身社会化的一系列行为,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但也应当看到,与国外图书馆相比,我国图书馆的整体社会化程度并不高,图书馆的社会意识也还很薄弱。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作为集农业科技、文化、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农业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并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探索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新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扩大服务对象。二是深化服务内容,在农民职业教育,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不断变革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美]J.H.谢拉.张沙丽译.图书馆学引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2] [印度]阮冈纳赞.夏云,王先林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3]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图书馆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作者:张尔群

上一篇:人事试用期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幼儿园保教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