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专业选择

2022-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考研院校专业选择

教育学考研:确定研究方向重于选择专业

尽管教育学属于小学科,至今授予的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5%,而且就业情况一直相对平稳。然而最近几年报考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生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一些英语、心理学、哲学等专业学生纷纷选择跨专业报考教育学。教育学火热的报考和平稳的就业景象形成了极大反差。教育学读研,如何填报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成为大多数考生报考时最为棘手的技术性难题。

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人们对学历、专业的比拼已经向个人素质的比拼转变。人们很难仅仅因为自己的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而获得较为满意的工作,那些在就业中能够取得领先地位的往往是具备独特能力和天赋的人。因此,教育学报考也面临着这样的一种趋势,我们不再粗糙随意地填报专业,而是从不同的专业中选择独特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既为社会所需要,又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及个性特质的发展。只有确立正确的方向,构建独特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你的研究生生活才会真正让你学有所得。

了解教育学研究的“热点方向”

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教育学划分成十多个专业。这种划分更多的是学理上的划分,在同一个专业内,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前途往往不尽相同。以往人们报考专业,只考虑选择哪个专业,但实际上决定个人前途的是研究方向,尤其是当你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也就大体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导师。在教育学的十多个专业中,教育技术学具备比较明显的理工科倾向,是理工科考生的普遍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有些设置在管理学院,也有部分设置在教育学院,因此最后获得的学位可能是教育学硕士学位,也可能是管理学硕士学位。其他各专业均带有人文社会学科的特质,但是发展前景和就业态势各不相同。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尽管其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其基础性和理论性而与就业市场有所疏远。教育学原理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文化学、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德育原理、家庭教育等,其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和家庭教育两个方向是目前就业前景值得看好的方向。

热点方向: 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将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推向了社会关注的中心,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教育的主题和社会的主题。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就是面对这一时代潮流发展起来的学科,一方面向历史和西方教育学寻求理论支撑,一方面极其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研究生通过三年硕士生涯的磨炼,能够获得理论和实践地长足进步。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不少学校的教育学原理专业开设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方向(有些学校在方向名称上略有差异)。

推荐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教育学人才培养机构,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大本营。2000年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有一大批以叶澜教授、杨小微教授为代表的知名学者。在基地建设的前三年,研究所人员共申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2项,横向项目40余项,总计研究经费600多万元,出版了66部著作。由此可见,华东师范大学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领域已经达到国内领军水平,名师云集、科研环境良好,在国内享有盛誉,对广大考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是山东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已获批设立博士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一五”强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方向的赵承福教授从20年代80年代初就涉足教育实验领域的研究,在基础教育实验领域取得的成绩为国内同行所瞩目。

热点方向: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已经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机构、亲子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益壮大的家庭教育网站、论坛、期刊也预示着当代中国人对家庭教育的急切关注。西方国家、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有完备的家庭教育高端人才培养机构,中国内地高校也开始注重家庭教育学的发展,目前仅有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方向名称为家庭与社区教育)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家庭教育研究方向。此外,福建师范大学(有设在学前教育之下的家庭与社区教育)、河北大学(有设在比较教育之下的家庭教育比较研究)也有类似方向。可见,目前国内教育机构提供的毕业生严重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极大需求,至少在年内,家庭教育研究方向值得考生关注。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期名列教育学学科排名首位,在教育学所有二级学科上都具备雄厚的实力。该教学部的赵忠心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家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1992年率先招收建国以后我国第一届家庭教育方向研究生。目前陈建翔等一批青年学者也逐渐成长起来。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方向一直是许多考生竞争的“高端战场”。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是一所老牌师范类名校,教育学原理是该校重点学科,最近几年才开始招收家庭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主要导师为廖冬梅副教授。重庆位于中西部地区,报考较为稳妥,而且同新兴的研究方向一同成长也十分值得期待。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育两大问题在当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改革进展得如火如荼,但其中涉及许多细致问题都有待人们去思考和研究。目前中小学纷纷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必然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高级人才有较大需求。课程与教学论主要包括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育和小学教育等专业,有些学校新开设脑认知与教学方向等特殊专业。总体来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目前规模大、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大部分拥有教育学硕士点的学校都开设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一专业中大部分研究方向都值得推荐。

热点方向:课程论

课程论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由此所展开的一系列课程设置、课程编制、教材研制、课程管理等工作都与此息息相关。目前,中小学尤其重视课程开发,着力推进校本课程的研制,不同级别的教师进修机构都需要大量课程研究人员。社会上纷纷涌现的校外培训机构对课程论研究人员也求贤若渴,因为它们更需要优质的精品课程来打开市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由全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钟启泉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的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11月,是首批批准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中国唯一的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国家队”,它是隶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受教育部社政司直接领导。在课程论领域,高文、倪文锦、徐斌艳、夏志芳、崔允漷、张华、聂幼犁、吴刚平、孔企平、胡惠闵、裴新宁等教师都较有名气。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由李蒸、李建勋、胡国钰、陈震东、刘问岫、陈侠、吕方等几代学者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目前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于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03年教育学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更加扩大了教育学学科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建设水平。目前,该校的课程与教学论已发展成为国内特色突出、实力雄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

热点方向:学科教育

鉴于教育学考研中存在不少跨专业考研者,尤其是外语、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等原本就与师范类相关学科的考生,因此,学科教育值得推荐。学科教育这一方向有些院校设置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也有设置在教育学院。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考生报考这一方向,能够更好地吸纳前沿教育理论,建立自己独特的教育观,能够站在更高层次上看待所专注的学科,从而为成为专家型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推荐院校:

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许多学院如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医学部等都设有学科教育的硕士点。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硕士点分布在教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除教育学院外,其他各院系招收名额相对较多。

学前教育学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提出预示着未来十年学前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并不完备,随后开办更多的公立幼儿园,支持私立幼儿园发展乃大势所趋,各地也会大量招揽学前教育人才。一旦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完备,接下来必将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那么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必将成为香饽饽。在这一大势之下,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方向都会被催热,下面仅重点介绍学前课程论。

热点方向:学前课程论

学前课程论关注的是学前教育的微观问题,是每一个幼儿园如何办好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一方面是农村儿童有一个幼儿园可上即可,另一方面是城市天价幼儿园不断涌现。所谓的天价幼儿园是否名副其实,农村幼儿园是否满足基本的质量要求都涉及学校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以幼儿园目前使用的教材为例,许多高收入家庭往往只看重国外引进教材,由此而昭示国内学前儿童教材建设的不足。在学前教育质量良莠不分的背景下,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方向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

推荐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是全国唯一的学前教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之一。学院有陈鹤琴这样的先辈开创历史,也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等从事学前课程研究,现今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设有学前课程开发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是福建省创办最早、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培养本科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所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来,该专业的教师主持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厅和省妇联等的课题研究共50多项,如“中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国民间游戏活动的研究”“幼儿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并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和参编著作20部。科研成果分别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等多种奖项。

高等教育学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香港高校的冲击下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带动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专业下设的方向大致有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高等教育、高校外事管理、高校教师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学等。

热点方向: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

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摇篮,其以研究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探讨并揭示该领域中的特殊规律为主要任务。近年来,二本、三本院校教务处、宣传部、研究生处等部门大力招收此类行政人员。

推荐院校: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拥有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潘懋元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导师,其他知名教授还有刘海峰教授、邬大光教授、谢作栩教授、史秋衡教授、王洪才教授和林金辉教授。该硕士点特别关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及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处于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先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是最近冉冉升起的理工高教明星院校,其教育科学研究院专注高等研究。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该所主要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尤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思想、院校管理与发展研究闻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现承担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福特基金会国际合作课题等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

职业技术教育学

我国正努力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这就要求充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巨大发展空间。职业技术教育学是对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进行研究,一般包括职业教育原理和职业教育课程论两个研究方向。其能够很好地为高职高专院校提供学术支持和高级人才。

热点方向:职业教育课程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关键在于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规划。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劳动力本位”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谁拥有完备而卓越的课程结构,谁就具备了职业教育的领先权,在招生就业方面就具备优势地位。

推荐院校: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天津大学既是我国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博士点,也是我国唯一一所非师范类院校职教博士点。天津大学职教学院是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以天津大学雄厚的工科学科为背景,在培养我国职业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该专业学术带头人刘春生教授是国内著名的职教专家和学者,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向的徐炳亭教授也享有较高学术声望。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于2003年7月成立,主要职能和任务是研究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习型城市、社区职业教育等问题。2006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主要导师有沈亚强、楼世洲、刘晓明、陈明昆、张力跃等。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极具生命力的交叉学科。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国内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分布在教育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等院系,最后拿到的可能是管理学硕士学位,也可能是教育学硕士学位。通常情况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方向。值得说明的是,许多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通常不参加全国教育学统考,而参加单独命题的考试,甚至需要考查数学;也有部分学校参加全国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一考试。

热点方向: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我国不同院校开设的教育经济方向各有侧重,师范类院校的教育经济强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工业类院校强调教育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因此,今后的就业和发展都各有不同,考生需要明智选择。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在北京大学算得上弱势学科,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却是一个特例。在各类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排行榜中,北京大学长期居于首位。其核心力量是成立于1999年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研究所的闵维方、丁小浩、李文利、岳昌君等教授都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该校教育经济方向主要研究教育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教育成本、教育投资、教育收益、教育结构效能、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主要导师有刘志民教授(博导)、李友生教授、宋华明副教授等。

制定个性化的报考策略

教育学考研的高端战场

教育学大部分专业采用教育学全国统考,尤其是大部分学校均非自主划线,这就导致很多学校教育学考试的难度差距不大。因此,除了A、B两类地区的差异之外,就剩下极其少数学校与大部分学校之间报考难度的差异,这些极少数学校就成为教育学考研的高端战场。比较有代表性的往往都是比较突出的师范类大学,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全国排名第一;比较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二;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二;高等教育学,全国排名第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一;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一;成人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特殊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三;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三。

此类学校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或者希望更好就业的考生来说都是最为理想的选择,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梦想成真。在自身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考生还应充分了解所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以及保送生是否包括在内。

教育学考研的特殊战场

教育学相关专业中往往有一些例外的专业,需要考生们仔细分辨。比如教育经济与管理,在学科分类中并不是作为教育类的学科,因此很多学校在考试过程中单独命题,但是其中也不乏参加教育学统考的院校。教育技术学,很多学校设立了独立的院系或者挂靠教育(科学)学院之外的院系,考生不一定需要参加教育学统考,可能是要考查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如果是报考此类专业,考生必须在复习之前明确其考查形式、范围,以便更高效地复习。

教育学中还有一些特别小的专业,偏重学术,招生人数比较少,但有其突出之处。如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这一专业尤其适合具备外语专业背景或者外语能力出色的人报考,而且出国交流机会较多。特殊教育学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福利机构、中等特殊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掌握高超的特殊教育技能必然能获得招聘单位的青睐,尤其是这些技能(如盲文、哑语等)都能挖掘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人教育学在终身学习社会也会有用武之地,但是目前能找到对口职位的并不多。教育史专业是招生人数少、报考人数少、较为容易考取的专业,但就业往往向其他方面和领域转移,比如助理、教师、文秘等。

教育学考研的精确狙击

教育学的招生大户是师范类院校,然而非师范院校的某些高校可能在个别专业上具备突出的地位。比如高等教育学最突出的两所学校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前者属于综合性大学,后者是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大学,势必影响到两所学校在研究方向上略有不同。比如职业教育学的名校天津大学与学校的工学氛围息息相关,其研究方向及成果具有独到之处。武汉大学的教育学原理也呈现排名不断前进的趋势,这在人文氛围浓厚的武大并不为奇。尽管此类院校都不以教育学闻名,但都是知名高校,这为不少有名校情结的考生提供了机会。

教育学考研的单兵作战

考生的报考并不能完全取决于某个专业排名、学校的层次,而更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来确定报考目标。

首先,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充分评估。教育学统考已经具有一定年限,在命题和设计上都日趋规范,往年的试卷成为评价个人实力比较好的标尺。教育学的大部分学科都是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每一年分数线变化情况不大。只要当考生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其取得的分数就能同时上许多所院校,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不要过分低估自身能力从而选择不太理想的院校。

其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来选择研究方向。从教育学每年录取的情况来看,每年录取的考生中来自非教育专业的人为数不少,其中不仅有外语、哲学、文学等文科专业,甚至还有物理、化学等理工类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自我规划的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生物本科生选择脑科学与教学,数学本科生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选择比较教育或者外国教育史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而物理、化学类考生若不是具备突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却选择中国教育史、教育哲学等方向,将会使以后的求学之路变得异常痛苦。

再次,带着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研究方向。就业难的背景下,职业规划成为拯救大多数考生于水深火热的一剂良方。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应各不相同,比如来自贵阳的考生规划毕业后能够回到贵阳找一份工作,而且在当地的就业信息比较灵通,那么其报考教育学时不一定要选择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些最近热炒的专业,而是选择民族教育相关的专业,可能会获得更好地发展。

作者:肖凯

第2篇: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趋势下大学生跨专业考研调查与分析

摘 要: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跨专业考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地方性本科院校相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教育事业稳中向前,在各类教育改革中一向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研究这两种趋势共同作用下的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生跨专业考研现状并分析原因,对于指导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考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 跨专业考研

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稳中向前,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日益明显。21世纪以来,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之下,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欠缺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型为主。2015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校转型势在必行。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响应国家号召,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始向应用型转变,其人才培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拥有“一技之长”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考研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新形势下,地方性本科院校更注重对“一技之长”的培养,但其中仍有一批学生选择走上科研学术道路,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笔者通过走访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获得宝贵的考研数据,中期工作以问卷调查(网络与实体)和面对面采访两种形式开展,参与调查研究的学生来自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收回432份,收回率达86.4%,满足进行调查所需样本容量;同时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采访了50名来自不同院校的考研学生或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笔者将以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例,结合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分析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现状。

一、调查和研究背景

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高端制造业却面临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荒这一组矛盾对立具有深层次的、制度性的原因,即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失衡。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此时大批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向学术型、综合型大学发展。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急需大量多层次、多规格、实践能力强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在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占高等院校总数85%~90%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是主力。在此过程中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同时大力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急于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这与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对此,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顾永安坦言:“有的高校升本后没几年,专科专业仍占很大比例,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还未通过,就急于申办硕士点,准备升格更名为大学,迷失了办学方向。”其次,教学模式着重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而是着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最后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研究型大学不同,主要基于应用性的开发研究,而非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不过分追求深层次学问,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性教育,提升教学质量[1]。

三个方面的转变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而非科研学术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一部分仍然希望投身科研或学术活动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考研尤其是跨专业考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跨专业考研现状和分析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跨专业考研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国每年有160万—180万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其中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60%。考生可以通过跨考就读心仪的专业,同时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一些重点院校在录取研究生时已不再过于看重考生本科阶段专业和就读学校,最终录取考生的学科跨度很大。许多跨考考生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过本专业考生的水准,得到各高校和导师的认可。但同时,跨专业考研存在巨大的风险,尤其体现在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巨大备考难度上。

笔者对苏南地区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查,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考生考研专业选择产生影响。部分没有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受访考生表示:学校的培养模式可能会让我们在本专业上的竞争力不如一些重点高校的考生,若是选择跨考,难度会更大。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

跨专业考研之“三问”:(1)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个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跨专业考研原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内部原因:“好奇心”和“个人兴趣”可以归结为内部原因。分别有4.1%和53.2%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现行的高考及高校录取规则要求学生在短短几十天内确定本科专业。因为学生大多对大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了解不够充分,内在志向和人生规划还远不够清晰,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之下,他们选择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专业。同时存在一定比例学生服从调剂,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因此,跨专业考研成了这部分学生更换专业的大好机会,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二次机会”(The Second Chance)。而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的个人阅历明显增长、思维方式日趋成熟,因此对报考专业具有较全方位的认识,将兴趣和社会要求、个人前途相结合,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外部原因:“就业前景”、“名校情结”、“父母压力”、“学校鼓励”和“从众心理”可以归结为外部原因。分别有55.8%、76.8%、6.2%、5.9%和4.3%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其中不难看出,“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是最主要的外部原因。

从就业前景方面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就业形势捉摸不定。一些前几年大热的行业已经相继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思路,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可以作为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手段。与此同时,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意味着各行各业将具有更高的专业化程度,也意味着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尖行业。另外,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不仅对应聘者的学历提出了高要求,还更注重其专业背景,这就使得大学生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就现状而言,拥有较高学历和较强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某校计算机学院受访考生Q表示:我的数学基础可以说相当不错,所以报考金融学时有很大优势。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光明,现在又是信息化时代,我相信计算机技术能和金融学知识很好地互补融合。

“名校情结”是问卷调查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所谓“名校”,大多是研究型高校,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不属于这个范畴,也没有设立硕士点,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趋势下,各院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部分考生高考时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名校失之交臂,所以往往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来说,就读名校意味着更拥有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更优越的学习环境,也是理想推动使然。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根据学历背景衡量应聘者的综合能力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名校文凭依然拥有相当的竞争力。由于名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异常激烈,录取率极低,部分考生选择放弃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跨考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

(2)跨考哪些专业?根据某著名学术期刊2013年进行的全网调查报告[3],以下七个专业最受跨考考生青睐(依次为):会计硕士、金融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市场营销、翻译硕士、行政管理。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反馈,跨考考生问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专业是(排名不分先后):财务管理学、会计硕士、工商管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两份榜单中经济金融类专业都占据半壁江山,考生跨考专业选择的一致性越来越强。这些专业无一例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另外,很多基础学科的考生(数学、物理、英语、中文等)青睐报考应用性较强、具有交叉性的学科,例如国际贸易、对外汉语学等,把自己良好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实践中。

要在任何一个专业取得有一定高度的成就,就要长时间钻研。从榜单不难看出,科研要素已经不是考生关注的核心,所报考专业是否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后在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考生更关注的重点。就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情况也是如此。

某校外国语学院的受访考生W表示:本科我学的是商务英语,英语基础较好,而且选修经济类的二专业课程,并获得第二学位。目前经济类专业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所以我选择报考国际贸易学。

某校数学专业的三位学生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经济学作为跨考专业。

就考研科目而言,跨专业考研时占有优势的考生本科专业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统考科目基础扎实,在全国考试中占据优势[4]。

(3)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跨专业。有哪些差异?从数据上看,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受访考生中有31.3%的文科考生和42.9%的理工科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其中选择文跨理考研的仅有2.9%,而理跨文考研的占理工科跨考考生的37.6%。

纯文科专业例如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这些专业注重于偏感性的认识,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三所受调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几乎都没有为这些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因此,文科跨专业考生主要集中在经管专业内部跨考。调查中出现财务管理跨考会计硕士、工商管理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跨考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跨考财务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相近,符合跨专业考研中的“就近原则”[5],大大提高了跨考的成功率。

理工科专业除了要求数学知识基础外,还涉及大量专业知识,这使得文科生跨考难度更大。更有甚者,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文跨理考生成功通过笔试,但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面试中被淘汰的案例。

某校受访社会学考生表示: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弱项,本科阶段学习中也没有接触高等数学,所以在考研时选择避开数学,选择跨考思想政治教育学。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准备考研期间,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您是否会犹豫继续考研?”35.8%的理工科考生表示会犹豫权衡,比例高于文科考生,导致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多数理工科专业偏向生产应用,在地方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积累了工作经验,能得到较为满意的工作机会。但文理科弃考比例均高于各大名牌院校体现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不同。

正因为专业特性和培养模式,理工科考生跨考的选择面更广。调查显示,大部分考生依然了选择理工大类中跨考,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跨考高分子材料工程,但与文科考生的最大区别在于37.6%的跨考考生属于理跨文考研。

某校理工科受访考生表示:在当代,掌握一门理工科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我的数学基础不错,准备跨考财务管理,这算是一种文理互补,自我完善。

商科管理类学位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近些年来成为理工科跨考生的热门选择。理工科考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同时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跨理考研时大多选择了这类专业。调查中有多位理工科考生选择跨考金融专业。例如作为典型的经管类专业之一,金融学的诸多理论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之上,且金融学本身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工科考生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的行业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使得他们在跨考时尤其是面试过程中占据优势。一些商业企业在招聘经管类人才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工科背景。另外,正如上述受访理工科考生所说,理跨文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文科和理工科相结合,理论型和应用型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在这三所位于苏南地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中,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动机是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而跨考目标专业的选择是基于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水平。文理科大学生跨考情况存在一定差别,总体上可以归结为理跨文易,文跨理难,文理科内部跨考考生成为跨考考生的主力军。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只有一半不到的考生表示学校(院)提供了考研方面的指导,而与此同时,近七成的考生参加了考研培训班,八成以上的考生存在一定的考研焦虑情绪。这表明,考生需要接受考研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受制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难以像研究型高校那样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科研工作,学术环境无法与研究型高校相比。但是这类学校理应为考研学生尤其是跨考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例如开设数学和外语基础课程强化班、考研自习室及配备考研指导老师。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用“基础课程+跨专业公选课”的模式,有效帮助跨考考生的备考。教学体系方面,可以通过考察和征求志愿,尝试分方向培养,即在“技能应用型班”占主导的情况下开设一些“学术综合型班”。总的来说,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兼顾部分希望走上科研学术型道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易丽,夏建国.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蹊径[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2,

28(1):41-45.

[2]邱春霞.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N].泰山学院学报,2012-1.

[3]魏巍.他们打算怎么“跨”[J].求学·考研,2013(11):18-22.

[4]秦洋.跨专业考研原因何在[N].山西日报,2003-10-29(T00).

[5]周丽.浅析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研现象[J].读与写杂志,2012-8:73,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研现状研究与分析(201510333020X)。

通讯作者:戴新蕾

作者:顾梦彦

第3篇:“5+3”模式下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研推进问题探究

【摘要】探讨“5+3”模式下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研意识培养与强化、专业素质培养与提升,政策支持与服务,分析该人才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研究生报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为“5+3”模式下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5+3”模式;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研推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近些年,省属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在扩大,而三级医院的数量却没有较明显的增加。相反,三级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大幅度提升,基本均要求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2014年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以“5+3”(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要求2015年起全面推行“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化及政策衔接等工作。在该模式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医学生考研,提升医学生学历层次,切实增加医学生职业发展渠道,解决就业问题,成为省属医学院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5+3”模式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5+3”模式下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提供科学参考。

一、考研意识培养与强化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考研意识的培养与强化是促进医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拓宽职业发展渠道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并不断为目标付诸努力,可以采取一体两翼教育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即以辅导员日常教育引导为主体。自大学入学后的第一个班会始,辅导员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考研方面的交流,从而撒下考研的种子。整个大学期间,辅导员老师通过日常的主题教育、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谈心谈话、职业规划指导等形式不间断地做考研引导推动工作。所谓“两翼”:以入学教育和专家指导为两翼。通过入学教育继续将学生种下的考研种子进行催化,使考研意识得到广泛的萌发。通过专家指导能够对考研意识进一步强化。通过定期邀请各高校专家、学者、教授以及优秀毕业生、校友来学生作专题报告、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业与考研方面的指导与交流,使学生的考研意识得到有效强化。

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提升

1.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学业指导。积极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常规检查工作,抓好学生上课秩序,抓好早自习和晚自习,狠抓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全力杜绝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召开学风建设研讨会,制定3至5年的学风建设规划纲要,全面推进落实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业指导工作。邀请专家、学者、尤其要发挥教研室老师的作用,对学生学业开展指导。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等骨干力量,采取1+1结对模式,进行学业困难学生重点帮扶。制定学业预警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重視学生英语学习。英语作为工具学科,不仅是考研的必考科目,而且在研究生录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可分年级、分专业个性化制定英语学习促进方案,通过分口语、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模块训练、英语辅导班、英语四六级专题讲座、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学校应通过举办外科学基本技能操作大赛、诊断技能模拟大赛、影像解剖大赛、解剖图谱大赛、病理设计大赛等比赛形式,为学生提供临床技能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型赛事,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临床见习实习管理,提升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学生临床技能。

3.制定鼓励政策,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予以奖励和鼓励,对指导学生获奖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应积极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实施实验室开放项目等,增加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机会。

三、考研指导与服务

1.考研报考初试指导。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均在各教学医院,辅导员老师可通过走访实习医院开展考研指导工作。每年9月份是研究生报考咨询时段,辅导员可在此时段到各实习医院进行走访,实地指导学生考研。可以针对学生考研复习与报考择校等问题开展座谈,了解思想动态,分析往年学生报考经验与录取比例,强调复习重点与分值解析,根据不同科目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强化督导。及时推送考研预报名流程参考,统计预报名信息,为正式应考做好充分准备。对学生考研预报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积极予以协调解决。学校还可组织生理、生化、病理等涉及考研科目教研室,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西医综合的复习。

2.考研复试指导。组织模拟复试,进行实地指导。学生考研复试期间,辅导员老师可根据往年收集的院校复试信息,到各教学医院实地指导学生复试。组织复试面试模拟小组,帮助学生提高面试通过率。建立考研复试面试题库及校友录。复试结束后,可组织学生填报当年考研复试情况反馈表,征集考研复试情况,形成考研复试面试题库。考研录取结束后,整理考研录取院校、专业、学生联系方式等信息,形成研究生校友录。做好学生考研调剂工作。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调剂最终被录取,指导学生考研调剂是做好学生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需要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利用一切资源和力量,为学生收集调剂院校信息,为学生联系调剂院校,争取调剂名额。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院校进行分类指导,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能够调剂成功。

3.做好考研失利学生心理工作。对考研复试或调剂失败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心理健康支持,积极引导此类学生走出困境,投入到就业进程中去。

四、存在问题分析

近些年,省属医学院校学生考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经过走访调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报考研究生院校有时存在扎堆现象,同一所学校报考人数太多,不利于研究生录取。二是近两年推免生增多,对省属医学院校学生是个很大的挑战;三是部分院校英语四级不作为学位授予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考研英语成绩不理想;四是3+2培养模式、学生数量多,致使省属医学院校学生大五学年分布在几十所教学医院,考研复试指导面临诸多困难;五是部分学(下转270页)(上接7页)生不能科学处理考研与实习之间的关系,在考研冲刺阶段不能有效复习,考研复试时临床操作出现问题,致使考研失败。

五、考研促进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一方面强化考研意识,使学生从入学起就树立牢固的考研目标与信心,一方面研究生报考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身情况,避免好高骛远与扎堆,积极进行考研调剂;二是转变学生英语学习意识,增强积极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学位授予条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对待英语学习,达到在研究生考试中英语不受限;三是进一步加强与研究生报考较为集中院校及校友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做到有效沟通,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考研复试提供信息和方便;四是调研探讨见习-实习一体化模式,通过压缩学生假期等,向前推进教学进度,为学生挤出更多的复习时间。通过推进学生见习、实习在同一教学医院,实现对各教学医院学生考研率的量化考核,促使教学基地更加重视学生教育管理,转变观念,合理安排实习轮转科室,认真带教,共同促进学生考研率的提升。五是推送优秀学生参加重点高校夏令营。通过重点高校夏令营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与重点高校导师进行交流,进行素质展示与自我推介,拓宽学生考研途径。六是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考研与实习关系。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没有较好地实习做支撑,将在初入职场或考研复试中遭遇瓶颈,因此,医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实习,合理安排考研复习,切实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国,谢巍,周娟,姜志胜.地方大学医学本科生“重考研、轻实习”的现实冲突与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7,3(2):131-136.

[2]程燕飞,周茜,罗铜凯等.某综合大学临床医学生考研調查及竞争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24):80-83.

作者简介:车娜克,女,1981年12月,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车娜克

第4篇:2013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

2013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热门专业分析)

准备参加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也要开始做一些准备了。这段时间是大家确定搜集考研 资料、确定考研目标的时候,也是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的时候。也有很多同学在这段时间已经开始了考研基础课的复习。专业的选择是考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怎么选择考研专业呢,这是值得每个同学思考的问题。在考研专业选择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考研专业也有冷热之分。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传统专业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止血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队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多无法代替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1 考研前专业选择:看看什么专业最适合你

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的很大、求职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但是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别人的一件,量力而行,选择好自己的专业。

传统专业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止血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队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多无法代替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2 考研专业选择指导:“冷门”与“热门”

对于专业冷热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该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划分的。冷门专业主要是讲就业比较困难,一般主要适用于学术研究,实际运用比较差。比如: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等等。热门专业是符合当前的就业趋势,就业比较好,有发展前途。如工商管理类、经济类、软件工程,等等。

如果同学们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在专业的选择上还是应该选择一些就业率比较高、发展前景比较大的专业。如果考研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可以考虑冷门专业,相对来说这些专业竞争小一些,考研成功机会大一些。

3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培养方式引进而来,是我国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明令不准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法律硕士可归为既是精神满足型又是物质实现型的专业,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对于广大有志于法律事业而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取法律硕士是直接从事法律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最佳选择。

法律硕士可归为既是精神满足型又是物质实现型的专业,它可以伸张正义、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又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

4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学生将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的软、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5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过程模拟、城市与区域污染控制、环境监测技术、水污染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资源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也应该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毕竟,大部分考生考研是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的学习增加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对于这部份考生而言

6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医学

首先为什么要强调优势。人们常说,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有可能干好。有一些同学说,我能说出我的兴趣,但是你想一想,你所真正感兴趣的事,你的兴趣浓厚到什么程度。

除了要发现你的优势之外,还要考虑你的优势所能匹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性如何。你所感兴趣的东西一定要更具有未来发展性和前瞻性,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目前的阶段。

7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艺术学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读本科之前就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再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专业已经具有相当专业水平。非艺术类专业即使再努力,除去找工作等时间经过

不完整的两到三年的学习也很难达到艺术生本科的水平

部分非艺术生因为听说艺术生英语差而试图投机跨考艺术专业。其实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艺术专业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

8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新闻传播学

国内新闻传播学类实力比较强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全国一大批二本院校也都有新闻传播学院,如浙江传媒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济南大学、三峡大学 、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绝大多数文科类院校都有此类专业。

9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英语文学

英语专业一直是招生大户和就业热门,是大学扩招过程中招生人数增长最多的专业之一。在经济危机中,英语专业的就业问题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依据传统培养计划培养的人才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从所报考的专业来看,大部分人都选择与翻译相关的方向报考,而选择文学和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对这一专业感兴趣。同时,翻译学方向的同学都认为考研过程十分艰辛,而文学和语言学则相对容易,考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10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独立的实证科学。它的研究领域非常的广泛,APA(美国心理协会)就有53个学科分支,每个分支都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偏于基础性的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到偏于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从毕业学生的走向看,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进入了相关的研究机构或出国深造。其余则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综合医院、广告公司、市场研究等部门工作。

11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农学

农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有27个二级学科。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08%,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89%,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

4.19%

优势学科单位:1.河南大学(微博)2.浙江大学3.扬州大学(微博)4.西北农业科技大学5.山东农业大学6.湖南农业大学(微博)7.东北农业大学(微博)8.华南农业大学。

12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历史学

全国历史学研究生招生高校有很多,在众多的高校当中,究竟报考哪一所,同学们都需要认真的考虑,权衡其利弊。有的考研(微博)同学估计早有打算,有的同学估计还在犹豫之中,名牌院校比较难考,一般院校又难以让自己满意。每人对人生的规划不尽相同,考研估计也一样,如果想继续读书,从事研究工作,硕士研究生读完了,还想读博士,那么最好选择学习氛围与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学校。

13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管理学

管理学就像一个大魔方,即使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也会吸引众人的目光。魔方就是如此神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你便会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庞大的管理学学科体系正是这样

魔方公式是特定局面下的一些处理方法的书面表达,如果某些情况能够有一套固定的解决方法往往比反反复复试验要方便很多,能否巧妙地运用公式是高手和初学者的差距。

14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经济学

经济学类的硕士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

在全国范围内,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及其下辖的二级学科的院校分布不尽相同,比如理论经济学里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里的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

15 2012年考研经济学热门专业分析: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

16 2012年考研与专业就业:临床医学硕士

临床医学硕士在培养方式上更注重临床实践,毕业以后主要也是从事临床工作,所以说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对于报考专业硕士的学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

对于医学类的研究生来说,不同二级学科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并且以后的就业前景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17 2012年考研与专业就业:文学硕士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在学科设置上,文学作为一大门类,下设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三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了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8个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了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11个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体系构成了文学门类的整体。

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18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推荐

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主要开展路面结构合理性和材料性能研究、公路工程病害分析与防治、路基与路面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公路工程环保和景观设计、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既可以是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如线路设计、线网规划等;也可以是土木工程里面的,如路基边坡设计、路面结构、铁道结构设计等,因此,很多学校在土木工程学院开设该专

业。

中南大学由原卫生部部属湖南医科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南工业大学和铁道部部属长沙铁道学院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其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也算系出名门,有较深的积淀。2006年初,《铁道部与中南大学加强科技合作协议》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中南大学成为继清华大学之后,全国第二家与铁道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高校。因此,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科研氛围还是以后的就业都有一定优势。学校导师的课题比较多,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如陈秀方教授主持的京沪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设计系统开发研究(联合铁道第四设计院)、京秦客运通道无缝道岔及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与研究(与铁道第三设计院合作),蒲浩副教授主持的高速公路数字地面模型与航测遥感技术研究(与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合作)等。

第5篇: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之农学

农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有27个二级学科。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08%,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89%,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19%。

一、开设院校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权授予农学硕士学位的大学共110所。其中一级学科的研究生院分布及排名情况大致如下(根据2007年各种调研数据与材料综合得出):

开设有农学专业研究生学位的知名农学院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作物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华中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河南大学2.浙江大学3.扬州大学4.西北农业科技大学5.山东农业大学

6.湖南农业大学7.东北农业大学8.华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华南农业大学4.湖南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沈阳农业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6.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南京农业大学3.浙江大学4.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2.福建农林大学3.华中农业大学4.云南农业大学5.湖南农业大学6.西南大学

畜牧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四川农业大学3.甘肃农业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西南大学

6.内蒙古农业大学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华中农业大学

兽医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2.扬州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东北农业大学5.吉林大学6.华中农业大学7.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2.东北林业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林业大学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西南林学院3.浙江林学院4.内蒙古农业大学5.福建农林大学6.河北农业大学7.安徽农业大学8.江西农业大学9.华南农业大学

水产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上海水产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大连水产学院4.浙江大学

综合而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农学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报考者相对也比较多。另外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农学专业也相当不错。

二、择校技巧

对于有兴趣报考农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大家选择哪种一级学科非常关键。

1.职业前景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考研,职业前景已经成了众多考研学子最关注的问题。考上研究生,能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能否增长见识与能力,能否在学术研究上打牢根基,或者能否拿到高的薪酬,是农学专业硕士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当然也是其他专业研究生们都会关注的事情。

植物类: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

动物类:一般可以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水产类: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可选择这方面的项目进行操作。

动物医学类:一般可以选择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森林资源与环保类:大多可以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讲,比如动物医学原先是个冷门专业,2005年以来这方面人才开始“走俏”,在大中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动了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巨大需求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兽医临床、卫生监督、动物防疫等方面的业务需要大量动物医学人才。

2.地缘因素

报考农学专业,如果未来想到公司里就职,地缘因素比较明显。而且一般比较好的院校都在上海、北京等地,而农学专业研究生如果想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在京沪两地却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单位,往往需要往农业地区流动。

同时,提醒考生们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者创业,还是想继续读书,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这些问题在择校报考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除动物医学、园林专业以外,毕业后真正从事农学专业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在中国农大毕业后,或许就在北京找了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但如果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到其他城市寻找工作。

3.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水平与应试能力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如果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种内在的兴趣,估计学习起来也很难上劲。对专业的选择应该三结合,一是专业兴趣;二是知识水平;三是应试能力。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建议考生们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农学专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竞争激烈,我们在择校时,最好在既充满激情,又不排斥理性。不一定非要锁定这几所院校,像上海财大、中央财经等院校也可以考虑在内。

第6篇:河南启航考研:哲学专业考研,如何选择院校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河南启航考研:哲学专业考研,哪些院校比较好?

前不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其中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简单解释下哈,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每四年一轮。重点是此次评估打破了以往“论文论高低”的单一测评,采用多维度综合考量,美誉度可是极高的!

本文河南启航考研,首先为大家介绍哲学专业考研的优质大学,仅供参考哟~ 哲学

谈到哲学,大家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形而上,没有实用,小朋友,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哟。你知道每年哲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多多高吗?

哲学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熟的学科之一,是众多学科的母体和价值归宿。与很多专业不一样,哲学是非常典型的具有长线学习逻辑的学科,它的精准就业“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是以博士教育打底的。所以,选择哲学专业的人一般来讲会有更长的深造预期,而就业率统计是包含深造率的,即考研课程和读博同样归类于所在教育阶段的“已就业”类别,因此,近年来哲学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哲学专业考研的优质院校。 A+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是二者合一的教学院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壬子年),于1914年开始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北京大学哲学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系和宗教学系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4年,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

A+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在全国各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其前身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前30年在此任教的学者有:余家菊、陈剑翛、屠孝寔、方东美、范寿康、熊十力、高翰、朱光潜、张颐、万卓恒、程乃颐、洪谦、金克木、黄子通、王凤岗、汪奠基、周辅成、石峻、江天骥、陈修斋、张世英等。学院人才培养成就卓著。创建90多年来,学院为祖国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5千余人,他们在党、政、军、学、商、文各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院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哲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是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哲学所有二级学科都可以招生博士研究生。哲学学科招收所有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心理学学科招收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现有10个二级学科或跨学科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学、哲学心理学。

学院教学水平一流。现为国家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站在教学第一线授课。采取原典教学、双语教学、名师授课、国外专家授课、国内外专家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5位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首席专家,1个国家级优秀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教学团队。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A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1952年院系调整时撤销系建制,1960年恢复设立政治系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2000年在哲学系编制内设立宗教学系。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在数十年历史中,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牟宗

三、程石泉、倪青元、殷海光、熊伟、陈康、苗力田、潘菽、孙叔平、孙伯鍨等一批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既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又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迄今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研究成就显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教学与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自设)等八个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宗教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涵盖上列所有学科的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该系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在海内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老中青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中央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等。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自主获取学术资料及把握前沿学术问题的能力、建构创新性学术观点及以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阐述其观点的能力。

因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并致力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南京大学哲学系一直努力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建构一流的哲学系。

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A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998年,哲学院成为国内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哲学专业博士后人才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

哲学院拥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新世纪人才8人。四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罗国杰、陈先达、方立天和郭湛),两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刘大椿和焦国成),两位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冯俊副主任委员和张志伟)。

人大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东方哲学、佛教、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等13个教研室。现有教师7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26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46人(包括兼职教授),形成了以名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老中青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哲学院拥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优异的丰硕成果以肖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哲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往来,与美、英、德、法、俄、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斯洛文尼亚、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学术界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与港澳台地区哲学界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http:///

第7篇: 2012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英语文学

万学海文

英语专业一直是招生大户和就业热门,是大学扩招过程中招生人数增长最多的专业之一。在经济危机中,英语专业的就业问题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依据传统培养计划培养的人才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曾经“只要是英语毕业生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有分析认为,外语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问题是:从事英语语言相关的翻译、教学等对口领域的人才趋近饱和,但是进入其他行业如机械、电子、信息、贸易之类的经济部门从事翻译、交流、沟通、管理类工作,又往往隔行如隔山。这无疑提醒了广大有志于考研的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在英语领域发展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研究生专业,向复合性、综合型人才发展。

在此,万学海文考研辅导专家通过对以往英语专业学生报考情况的调查和对研究生专业设置及培养计划的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五条读研之路,让我们一起思考“英语本科生考研怎么考”?

语言文学之路

Ø 候车亭

很多时候知道去哪里比去的过程更为艰难,考研也是如此。当你来到考研候车亭前就意味着你已经有了新的方向,将要开始新的人生旅途。英语本科生报考与英语相关的研究生意味着走一条轻车熟路,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最通常的选择。

至今,全国拥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已达220所之多。万学海文考研调研员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英语方向最近两届的一些研究生的进行了采访,以了解他们考研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从所报考的专业来看,大部分人都选择与翻译相关的方向报考,而选择文学和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对这一专业感兴趣。同时,翻译学方向的同学都认为考研过程十分艰辛,而文学和语言学则相对容易,考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此外,还有少数同学选择了对外汉语、国际贸易之类的英语相关专业。大部分英语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本科就读英语专业的考生,且本科阶段基础比较扎实。2010年考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女生小杨说:“我比较喜欢英语,而且底子还不错,但之所以报考语言学专业,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用考数学。” 提及对2012年的考生有什么建议时,中南民族大学的一位研究生表示:“英语专业的同学还是跨专业考研比较好,因为英语能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比如跨考旅游、管理、广告、商务英语或对外汉语方面等专业的研究生就很不错”。如今很多院校招生翻译硕士(MTI),在职考研的考生不妨考虑一下。

目前英语专业考研的辅导班并不多,建议大家还是要选择参加正规、成熟机构的考研辅导班。武汉大学语言学的唐宁认为,长期坐着看书的中途能够上上辅导班,至少可以改变下学习方式,换一种心情。在基础英语的复习上,小杨认为“这个复习情况应该看个人的英语底子,我自己应该先把真题做一遍,然后按照各个题型做专项训练”。至于专业课的参考书,很多同学都提到如果没有推荐书目,一定要选择最权威的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叶洋同学认为有些英文原版教材实在难度太大,万学海文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买中文参考书一起看,可以节省时间。

在复习过程中,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小杨认为最困难的是“基础英语的阅读理解,这次考试他就砸在上面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则认为他最大的难度是综合英语不知道如何去准备复习,涉及的面太广,不好把握。湖北大学的邓同学说了一些细节问题,说到名词解释和作家作品很难记忆,作家的名字狂练了很多遍。其他很多同学都提到关于二外的问题,一些学校第二外语开设特别晚,万学海文建议想考研的同学能及早接触第二外语,比如报读辅导班,然后自己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二外的成绩,同时复习阶段时间也比较充沛。很多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同时也面临“专八”的复习,基础英语和“专八”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建议可以把这两个整合起来一起复习。

一些同学还分享了他们考研成功的一些经验。通常考得好的同学一般特别有规律性,比如早上听听力,8点钟复习专业课,9点半开始复习政治,什么时候练习阅读,什么时候练习写作„„复习有很强的计划性。此外,英语复习时找一位同伴也是可行的。基础英语很多人都强调“基础”,到到了正式复习时,常见的办法是做专题训练和做真题;第二外语需要多花时间,提高的空间也较大;专业课要注意看书然后整理笔记,画框架、列图表,好好利用真题,争取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Ø 路线图

考研的历程中,首先应知道有哪些专业可供选择,犹如出行前应该看清路线图一样,需要在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路线。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实际上,许多学校把翻译学归并到前两者之中。如果再继续划分研究方向,各个院校的情况又不尽相同。不论其方向名称有多么不同,分类如何细致,我们从研究的实质上把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归纳为: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英美文化研究、英语教学。

方向一:语言学

语言学规律并没有想象中深奥,这里所说的语言学一般指英语语言学,当然英语专业学生考汉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德语语言学等也是可行的,这就得看考生的第二外语水平。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院校都开设有英语语言学方向,从其分支来看,包括语用学研究、英语语法研究、句法学、语义学、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修辞学等;语言学的研究同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并形成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到语言教学中又形成了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此外还包括对语言和文化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

虽然语言学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读书、做研究、写论文是最正统的出路,但是这并不适合每一个人,适当地调适、转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比如英语语法研究可以向比较高层次的笔译转向,修辞学研究可以向文学研究甚至文学作品翻译转向,如果想向教师方向发展,万学海文建议考生平时应加强英语教学法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方向二:文学

文学方向实际上包含很多小方向,最主要的是英美文学,此外还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翻译等。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一般都开设英美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世界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认识、比较,很多院校把这一专业开设在文学院而非外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包含很多理论问题,如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文学流派、文学史发展的轨迹以及艺术特色等,进一步还有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本质和特征以及文学语言的基本概况、文艺批评思潮等,主要内容有英美文学史、英美小说、文艺理论等。学习文学没有捷径,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在学习文学相关理论(如美学、文艺学、文学史等)之余就是大量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种阅读同一般人的课外阅读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很艰苦。文学方向就业在英语各方向里面情况中等,所以学习文学一定要真正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文学领悟能力。

方向三:翻译学

近年来,翻译学也发生了分化,不仅有“翻译学”方向,还有细化的口译、笔译、文学翻译、同声传译等很多方向。中国八大外语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有专门的翻译方向,其他的院校翻译属于小类别,包含在语言文学里面,一般选择对应的导师才会进入翻译方向。翻译方向是报考人数比较多的方向之一,从北京环球时代学校学员统计来看,30%的人准备报考翻译专业。

翻译学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功底要求比较高,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会有高强度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不同的学校差别很大,一些办学实力偏弱的学校主要强调翻译史与翻译理论,但是一些重点学校特别是外语院校比较强调应用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笔译、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学习难度也各不相同,难度依次为:笔译——口译——同声传译。

翻译方向硕士生有三条发展道路,一是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变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向高级翻译人才发展,主要是成为一些大型活动、会议的翻译人才;一是听说读写并重,扩大知识面,有选择地学习教育、外事、外贸、科技翻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涉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向专门型应用型人才发展;一是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后,再精通某个特长领域,如文学、电影、时尚等,成为有一定底蕴的笔译人才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第8篇:2018厦大工程力学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http:///index.asp

选择考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目的,但最终都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既然决定考研,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专业方向问题。思睿厦大考研网表示,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考专业,专业选择决定了研究生以后生活的学习和研究对象,甚至决定了今后的职业及人生道路,所以选择专业一定要慎重。认为,专业选择总体原则可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导向,以个人能力为根本,以社会的认可度为砝码要进行通盘考虑,最终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

近几年一些热门专业的高温不下势必致使很多学生为了以后获得好的就业机会,获得丰厚的报酬。而殊不知,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 差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时获得。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考研专业选择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要结合社会需求,还要结合专业发展趋势,通过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比较,通过对自己兴趣能力的评估测试,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去努力。考研专家希望大家在考研开始的第一步做出自己的正确的选择,并及时开始做好复习的准备,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我觉得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大学期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index.asp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第9篇:考研英语面试自我介绍:院校专业选择

Why do you choose to study in our department?

为何选择本院校考研

Example 1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hen connecting to the web site of your department. In addition, I am attracted by the process of XX, and want to do something for XX. As the proverb says ‘process is the activity of today and the assurance of tomorrow.’ If I got a chance to study here, 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to accept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order to get ready for working in the future. I hope I can achieve my goal soon.

First of all, I love my major. Chinese literature is the symbol of the start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modernization of our citizens’ thoughts. What’s more, modern literature is very close to our daily life and it can deeply reflect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our society. I am fascinated by the great masters refreshing or warm or profoun styles as well. But I am not easily satisfied with such superficial knowledge. I hope I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modern literature by studying further.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for me to take the postgraduate exams。

Next, I love the feeling in the university. It is full of youthful spirit. And I am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scholarly atmospher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t’s my great honor to open my ears to your teaching。

Finally, I want to talk about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 That is my dream of becoming a teacher in the university. I want to realize my dream and make myself to be a well-qualified person. I think the postgraduate studies can enrich my knowledge and make me competent in my future job。

Example 2

I have been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hen I came here last summer. In my opinion,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in our country, it provides people with enough room to get further enrichment. This is the first reason.

上一篇:舌癌术前护理下一篇:公司应急预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