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四季美

2022-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爱家乡的四季美

“我爱家乡沙家浜”实验项目的实践与启示

摘 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推进一个地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动因,推进社区教育外延发展的重要手段。“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充分利用沙家浜镇的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来推进沙家浜镇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文章主要论述了“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确立的有利条件、项目实验的意义、组织实施、活动形式和成效,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项目;实践;探索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建设,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推动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建设,促进社区教育整体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就是促进沙家浜镇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种实践和探索。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确立的有利条件

《成功的项目管理》一书作者杰克·吉多(Jack Gid0)认为: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互相关联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独特的目标所做出的努力。

沙家浜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深厚文化积淀和革命历史的水乡古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活跃在这块土地上,同日寇、伪军、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涌现出有许多抗日救国的人和事,沙家浜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上世纪七十年代,京剧《沙家浜》红遍神州大地,“沙家浜”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沙家浜”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代名词,阿庆嫂、沙奶奶成为抗日爱国民众的杰出代表,以郭建光为首的十八个伤员更是代表了坚持敌后抗日的新四军的英雄形象。在沙家浜镇辖区内存有多处新四军活动遗址,如修枪所,后方医院,八字桥等;沙家浜风景区建有“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新四军”研究会分会,还有许多宣传新四军在沙家浜地区坚持敌后抗日的书籍,如:《沙家浜战士足迹》《春来沙家浜》《沙家浜昨夜风云》《战火中的歌声》《沙家浜民间传说与旧闻轶事》等。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就是充分利用这些社区教育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过程。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意义

沙家浜镇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沙家浜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河滩、洼地,茅房草舍,窄小的泥路,如今已不见踪影,随处可见的是农田成片,渔塘成片,厂房林立;昔日贫穷落后的水乡小镇,如今已建设成为家家住楼房,户户有电话;家家有存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我们沉浸在今日的幸福生活里,很少去思考这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露颅洒热血换来的。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勿忘沙家浜的革命传统。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不能把革命先烈忘怀,不能忘了党的英明领导,改革开放的政策决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使当代沙家浜人对发生在本地区的革命历史有了了解,认识到沙家浜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有着鱼水之情,唤起沙家浜的一代新人,继承和发扬爱国拥军的革命传统,树立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沙家浜的坚定决心。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的组织实施

为了确保“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们成立了“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领导小组,我们做到“三明确”,“五落实”。

“三明确”是,明确责任:镇社区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是项目领导,镇成教中心校校长、镇文化站站长、中小学校长、教育馆馆长和各村社区学校负责人是实验项目的责任人。明确分工: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整个实验项目的实施方案制订、落实、检查;沙家浜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负责编写《我爱沙家浜》社区教育读本;沙家浜镇文化站负责举办“沙家浜论坛”;沙家浜革命教育馆负责组织社区居民参观教育馆;中小学结合“京剧进课堂”负责组织本校学生观看京剧《沙家浜》、教唱《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军民渔水情》《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等歌曲;村社区居民学校负责发放《“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读本,举办“沙家浜故事”讲座,组织本社区居民参加“沙家浜论坛”。明确要求:参与“我爱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活动的人数达社区居民总人数的50%以上,每个中小学生至少会唱一段京剧《沙家浜》的选段、会背一首先烈诗词、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落实”是: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教材落实、场地落实、经费落实。为了确保“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有序开展。镇社区教育中心各成员单位都制订“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活动计划,并能按计划开展活动。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了一支有20多人由社区教育志愿者组成的“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辅导员队伍,为各村、各单位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活动提供服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各村、各单位提供“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所需的文字、音像资料。《我爱家乡沙家浜镇》社区教育读本人手一本。镇、村两级社区居民学校向辖区居民开放,提供活动场所。镇政府拔款10000元作为“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活动经费。

“我爱家乡沙家浜”丰土区教育

实验项目活动形式

在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中,我们采用看京剧《沙家浜》、读《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读本、唱京剧沙家浜、听“沙家浜论坛”、观“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访“新四军活动遗址”、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增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可操作性,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心得,故事演讲比赛、革命歌曲演唱比赛,评比优胜学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来增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趣昧性。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的成效

“我愛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从2008年1月启动到2009年底结束,历时两年。我镇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和村社区教育学校先后开办社区居民各类教育活动60场次,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20000多人次;社区居民参与率达55%,中小学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活动32场次,100%的中小学生参与了活动。“京剧进校园,唱响沙家浜”活动,成为本镇广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阿庆嫂智斗刁德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大人们常常为影视《沙家浜》中的人物原型而争论不休,学生们为扮演《沙家浜》剧四正面人物而争持。如今的沙家浜人,特别是中小学生,没有不会唱京剧《沙家浜》片段的。通过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

项目,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讲沙家浜革命故事,唱《沙家浜》歌曲,扬“沙家浜精神”,做沙家浜传统接班人的良好氛围。全镇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的一点体会

1.社区教育资源要丰富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确立要以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为基础。“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就是以沙家浜镇所特有的社区教育资源为依托,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开发整合本地区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将它们有机地加以整合,形成了具有沙家浜特色的社区教育。

2.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要可行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施方案一定要注意可操作性,在活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上要做到形式多样,为社区居民所接受。“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看、读、唱、访、写、谈多样化结合。

3.课程要配套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要有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课程相配套。有教材作支撑。“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与“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课程相配套,既有多媒体的视频教材,又有阅读的革命书籍,更有能唱的革命歌曲,还有参观的革命教育基地;既能集中教育,又能单独自学;既有坐下来,又有走出去;既有静,又有动。

4.群众参与要积极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展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社区教育中心领导的一场群众性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没有群众广泛参与和认可,该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适合各类人群,易以普及开展。爱看电视的,没有文化的可以通过电视机看京剧《沙家浜》《芦荡火种》、电视剧《沙家浜》;爱阅读的可以阅读《沙家浜战士足迹》《春来沙家浜》《沙家浜昨夜风云》《战火中的歌声》《江南抗战春讯》《新四军中上海兵》《沙家浜民间传说与旧闻轶事》等革命书籍;喜欢唱歌的可以学唱《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军民渔水情》《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沙家浜總有一天会解放》等到革命歌曲。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无论是喜欢动的还是喜欢静的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因为“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所以参与率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5.活动要丰富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要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为载体,要结合条线部门的活动来开展。在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时同党委政府的创先争优活动、争创沙家浜镇学习型家庭和个人、创建学习型组织、文明家庭评比、特色文化家庭评比、青年标兵评比等结合起来,拓展实验项目的外延,丰富实验项目的内涵。

6.部门要合力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单靠教育部门(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我们在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活动时就充分发挥了团委、妇联、党校、中小学、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村社区居民学校的作用,形成了由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村社区居民学校、中小学为主,团委、妇联、党校、文化站、广播电视站为辅的社区教育教育力量。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村社区居民学校、负责“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读本等资料的发放,组织社区宣讲,文化站负责定期举办“沙家浜论坛”,中小学重点抓好开展“京剧进课堂,唱晌沙家浜”活动,广播电视站负责播放影视作品,团委、妇联组织演讲、演唱、征文比赛。

通过开展“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践,我们觉得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推进一个地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动因,推进社区教育外延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我们要充分利用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来推动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要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促进沙家浜镇社区教育再上新台阶。

作者:陈金兴

第2篇:小学作文:我爱家乡的四季美景

我爱家乡的四季美景

我的家乡在岳阳的平江县,那里是一个四季优美的地方。

春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晴朗。太阳已经升高,它的万道金光愉快地亲吻着万物,亲吻着我们的面颊,那么温柔,那么亲切,就像是妈妈爱抚儿女一样温柔!春天,万物苏醒,在春风的吹拂下,植物们伸着懒腰从地里钻出来,动物们在树丛里欢快的跳着舞。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伯伯正在播种,农村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愉快和欢乐,带来了希望与祝福! 夏天,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照在我们的脸上红红的就行苹果一样。农民伯伯在田里除草,洒水,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点点白光。远处的荷塘里面铺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小青蛙在荷叶上跳动着,仿佛在表演,荷花躲在荷叶下,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微风拂过荷塘,荷花在风中随风荡漾,像是在跳舞。

秋天,一颗颗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金黄色的桔子像是换上了新衣裳,红彤彤的苹果高高的挂在书上就像一个个红红的灯笼。 冬天,天上飘着朵朵雪花,就像一只只雪白的精灵在空中跳跃。过了一会儿,地上就像铺上了一条雪白的毯子,走在上面就像演奏乐曲一般。咯吱咯吱响。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四季美景。

第3篇:我爱家乡的四季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爱家乡的四季

李洋

我家在亮甲店街道陈家村齐家屯买的房子,春天,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齐腰深不急,很清,还不时地冒着气泡,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想一串珍珠中途又歪下去,斜挂在水里。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破碎了。有的像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的……爸爸说这是地热温泉现象。真的美极了!我爱我家门前的小河。

夏天到了,我在小河里游泳,我的游泳技术非常精湛,我会仰泳、蛙泳、狗刨、潜泳,我可以在水下憋气5到8分钟。这条小河就是我的天地。小河边有棵大杏树,当我游泳累了的时候,我就躺在大杏树下睡一觉,有时候我像小猴子一样爬上杏树玩,瞭望那远处的风景。我爱我家门前的小河。

秋天,我家果园里的水果熟了,我就帮助爷爷收水果,有紫皮的李子、麦黄的杏、开心的石榴、红艳艳的苹果、黑皮的梨、暗红透黄的仙人枣,我趁爷爷不注意的时候,边偷偷地品尝这些水果的味道,真是各有千秋,那味道美极了! 冬天当大雪来临的时候,家乡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冬爷爷仿佛知道小草冷了,给它们盖上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小河也结冰了,我还在上面滑冰呢!放眼向远处望去,那连绵起伏的山岭,像一条银龙在舞动,哪些圆顶的山包,就活像蒙古大草原上蒙古包,傍晚的时候村庄的房子就像圣诞节卡片上的图画,被大雪覆盖的白色屋顶,透着点黄色的灯光的窗户,院子里变成白色圆锥形的玉米仓,就像圣诞老人!小河边的那颗大杏树的枝丫上,挂满了雪,就像一颗童话里的银树,这景象真是美丽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的家乡的四季。

第4篇:小学作文-我爱家乡的四季(范文模版)

黄土营小学四年级(1)班:陆玲

我的家乡在黄土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那引人入胜的景色,更爱家乡那勤劳朴实的人们,爱那花红柳绿的春天,爱那花繁叶茂的夏天,爱那枫红菊香的秋天,爱那松青雪白的冬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金色的光辉撒向大地,到处充满生机。花园里,百花盛开,许多美丽的小蝴蝶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小燕子也来凑热闹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在树枝上叫着,好像在说:“伙伴们,快来呀,你们快来呀,你们看那山上的景色多美呀!”小溪也不例外,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僵硬的冰里钻出来了,她欢快地向外流着,他们流动的声音好像一曲动听的歌谣:“丁东!丁东!”小溪旁有一棵挺拔的柳树,它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风姐姐的力量,炫耀着自己刚长出来的新衣裳。

炎热的夏天来了,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太阳公公照得大地发焦发热,好多小朋友在大人们的呵护下来到大树底下吃西瓜。树上是小鸟的天堂,河里的鱼儿与我们共同欢乐,哗哗的水声拌着孩子们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秋天,树叶变黄了,落在河里,小鱼看见了,藏在底下,把它当成了小雨伞;树叶落在地上,蚂蚁爬上去,把它当作运动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有的农民伯伯看到硕果累累的景象都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冬天,天气逐渐冷了起来,地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天上飘着的雪花,就像棉絮一样白。路上的行人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似在述说着岁月的痕迹,被雪覆盖上,就如人们对事物的记忆会逐渐模糊一样;我家的小猫也不甘示弱地跑来跑去,给大地印上了一朵又一朵的小梅花;我也和许多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啊,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呀!

我的家乡好美呀!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四季,因为我的家乡的一年四季都会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评语】

这篇习作语言准确、生动,特色明显。作者抓住了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特征,具体描述了各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文章多处采用了拟人等修辞方法,语句很有表现力。作者以事情发展的时间为序赞美了家乡四季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童心与童趣。

第5篇:我爱家乡美

南沙区细沥小学六年级梁翠兰指导老师黄丽芳

南沙是我家乡,我为自己是一名南沙人而感到自豪!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们南沙在这些年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东涌镇来说吧!我镇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广州市无公害生产基地之一,素有“鱼粮糖之乡”美誉。 记得以前,家家户户都是低矮的房子;从鱼窝头到东涌还要过渡,这样既费钱又费时,刮风下雨时,真叫人胆战心惊;人民的环保意识不强,文明程度不高,河涌满是垃圾„„

但是现在大大不同了,人民的环保意识强了,没有人随地丢垃圾,没有人向河涌倒垃圾,因此,河水变清了,天空变蓝了。人民的文明程度也高了,互帮互助的事随处可见。例如:我镇22个村中至今已成功帮助贫困户63人实现就业,524名残疾人实现挂靠,成功走出一条“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之路,通过“四帮一扶”走出自力更生致富路;就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孤儿,在老师、同学、热心人士、政府的帮助下,她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安心地读书,真是一方有难百方支援。类似这样的事,在东涌镇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

鱼窝头到东涌出行难一直困扰着两岸人民,镇领导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东涌大桥”在今年五月全线竣工。弯弯的桥如彩虹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屹立江心,桥下是流不尽的江水,桥上是过不完的行人、车辆。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作最大的快乐!“东涌桥”啊!你虽然算不上很雄伟,但你却蕴含政府对东涌人

们的无限的关怀!

在东涌镇政府的努力下,东涌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国庆期间,每个村都举行了村际篮球友谊赛。每年小乌村的“敬老节”,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助老氛围,推动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发展,增强全镇的老龄意识,激发全镇参与敬老助老活动的热情。我镇城区周边工地施工增多,部分工地加快进度,泥头车超载、污染环境的现象,在东涌城管的大力整治下,有效遏制了违章行为的蔓延。“地沟油”是每个人所担心的事,为此,我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整治工作小组,进行“地沟油”专项整治。

我们南沙还有很多越变越美的地方!南沙我为你骄傲!

第6篇:《我爱家乡美》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变化、风俗习惯、家乡特产,立足今日,展望未来,从现在做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创造新生活的实践能力。

3. 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学生以自身实际行动去履行我们的职责,共建和谐美丽绿色的大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作文、采访记录、学生ppt等。 【活动形式】

展示汇报 【说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在这片土地上,长在这片土地上,和他朝夕相伴,息息相关,我们热爱这片土地,但是我们了解他多少呢?爱它就要了解它,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方方面面读懂它,认识它,

课下我们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调查了关于家乡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汇报展示交流一下。

二、各组展示汇报

师: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发展,曾经这片土地上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过怎样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呢,让我们听听XX小组的调查。 1. 家乡历史

师:历史积淀着文化,地域文化就形成了地方风俗,了解这片土地怎能不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呢。XX组对此做了调查,让我们听听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到什么风俗的特点。 2. 家乡习俗

师:风俗是文化,吃同样是文化。大港有很多吃的特产, 但除了吃还有什么特产呢,听听XX组带给我们哪些新的认识。 3. 家乡特产

近年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XX组的同学会带给我们精彩的介绍。 4. 家乡变化

听了这四个小组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现在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好,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家乡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请听XX组同学对家乡未来的展望吧。【在这里,通过学生了解家乡变化进行环保教育。】 5. 家乡未来

三、谈“家乡梦”

是呀,这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未来家乡的美好,这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那么其他组的同学的“家乡梦”是什么呢?

三、小结

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希望大家刻苦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出分力,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回家把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的资料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听。最后请听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7篇:家乡的四季

作家素素说过:“旅行其实是一种人性的欲望,一次精神的大餐。”可当一个人有着什么东西羁绊和牵累的时候,旅行就不是享受了。我就是这样的,从高中到大学,离开家乡越来越远,乡愁羁绊着我,时常在梦里见到我那可爱的家乡,梦到家乡的人。

家乡处在湘中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走进村庄,体会到的也许并不是宁静;但那路一定是曲径通幽。曲曲折折,不知弯过多少山脊、走过多少人的梦、承载着多少山村人的希望才能通向那豁然开朗的小村庄。家乡虽然偏僻,但毕竟属于南方。有山、有水;山的秀美、水的清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韵味;不同的韵味,孕育着不同的人。

家乡的山并不雄伟,却显示出江南小山的情怀。秀美与伟岸虽不能同时拥有,但山的空灵却很能打动人。春天,大地换上绿装,最明显的也许就是家乡的山。满山的绿,绿得动人,绿得可爱。小草一层层长大围绕着山腰,这时山腰上会有开满桃花、梨花、李子花的树,时不时招来一群群可爱的小精灵。春天来了,冰雪融化,即使没有冰雪,田里的水也涨满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想是的!这是山腰上,田埂上,到处都能看到家乡那勤劳的乡亲们。有时累了,休息一下,彼此隔着很远的距离说笑;有的人就抽一下旱烟。这些古老的方式代表的其实就是醇厚与朴实。到了春天,家乡的小河可发挥作用了,弯弯曲曲的成了灌溉的最好资源。那条小河,一流流了几十里,涓涓流水流进了我们的心里。她带给家乡人的不仅是方便,更是学会饮水思源。

夏天,家乡多了一份狂放与热情。翠绿的草满是夺目;山上结满了各种水果:桃子、李子、梨子、、、、、、红的、黄的、青的、、、、、、一个个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山上的树也雄劲起来了,没有了新枝,给人的感觉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形象。满山的翠绿、漫田的翠绿,夏天的激情全在这里。而此时的小河成了家乡小孩子们的乐园。热了,在水里游一下;或者也有父母亲不准他们随便去玩的,但小孩的心是抓不住的,你不准我就偏要去偷着玩。水里的凉快可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啊!还记得小时候也曾偷偷跑去河里玩,把凉鞋给弄丢了。家乡就是乐园!夏天比不上春天,虽然也有人不停地下田上山,但那毕竟是少数。夏天是个慵懒的季节,人们会悠闲地坐在凉凳或竹凳上,摇着蒲扇。也许只有这时整个春天积累下来的劳累才能释放完;也只有这时被生活重压着的家乡人才能舒展他们的笑容。偶尔凉凳旁边睡着一条狗,它们吐着舌头,紧紧依靠在主人旁边。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大概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

秋天代表着睿智与成熟,代表着丰收。一望无垠的稻田,黄灿灿的那就像金黄的地毯铺在大地身上。稻谷谦虚地低下头,带给人们丰收的幸福。山上的桔子到处都有,就像一个个数不清的灯笼挂在翠绿中,桔树是常青树,但加上桔子却别有一番情致。满山的草都枯萎了,金黄的颜色,金黄的大地。秋高气爽不错的,但这种感觉只能在农村里才能体会得到。小河里的水位降低了,但那水色倒晴空的感觉却更明显了。小河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意境。乡亲们这时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一担担美丽的果实,一筐筐代表着回报,代表着乡亲们的勤劳。

春华秋实也许就是现在最好的体现了,丰收的秋、喜悦的秋、家乡人的秋。

冬天,薄雾笼罩着山,一座座彼此连绵起伏。山上的空灵与薄雾绕在一起,再加上村里面的青烟,到了山上,咋一看你也许会怀疑是不是到了仙境,到了可爱精灵们的地盘。田野里冬天代表着宁静,这时你可以从心底里感受到静。广袤的原野上只能看到枯黄的稻草。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犬吠声,有时一两声牛叫声,打破那死一般的沉寂。冬天缺少活力,却代表着积蓄,就像动物们为来年的活动存积力量一样,家乡的人也在为明年的春耕积蓄力量。也许看到他们在家里烤火,但是却是另一番勤劳。这时家乡的小河就别有一番景致了,朦胧似乎是她这时候主导的风格,无声的流淌着。雪是很少见了特别是近几年来,但如果有了雪,那银装素裹的家乡会更美、更宁静!

哦!我的家乡,我热恋的家乡!家乡的四季,美丽的四季。柔情的春、狂热的夏、成熟的秋、寂静的冬!一个个别有一番魅力。而我的家乡,那青瓦木桥的家乡,那善良淳朴的家乡人在四季的映衬下更美了!

上一篇:归去来兮辞完整版下一篇:数据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