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评价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项羽评价

项羽的评价

说项羽和刘邦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

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一、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二、刘邦和项羽的第二点不同是: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

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三、刘邦和项羽的第三点不同是:做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了,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捆绑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怎么样呢?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能豁得出去的。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四、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是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账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第2篇:评价项羽和鸿门宴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题乌江亭》(杜牧)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判了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该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乌江亭》(王安石)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

第3篇:古代诗歌鉴赏 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从诗与人生的关系略谈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之情与景的关系

摘要: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两诗都借写洞庭湖的浩淼,来抒发感情,但由于诗人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虽对着同样壮观的洞庭湖却表现出不同的感情。本文主要围绕诗歌与人生的关系来赏析这两首诗是如何歌咏洞庭湖以此来抒发感情的。

关键词:孟浩然 、杜甫、诗歌、人生、借景抒情

在我国,早在《尚书·尧典》就出现了“诗言志”之说,其广义就是诗歌能表现思想感情,而“志”可以理解为人生决心、理想和志趣怀抱。往往许多胸有大志、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在人生不能得意时更是每每以创作诗歌为寄托,为补偿。也就是说,其实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宣泄,诗人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是有影响的。

一、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对此诗后人理解上颇有争议,有的说这是一首某政诗,是一份非常高明的举荐书,而有的说这是一首真正的隐者之诗。关于此种种说法,我从孟浩然的人生经历来以及对此诗文本的分析来探讨孟浩然到底是如何写洞庭湖来表现他的感情,表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

首先,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由于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其实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可以看出他表达那种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复杂感情。虽然隐居也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但他并没有失去求士之心,他与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而此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秋,张九龄被贬荆州,诗人陪其游岳阳时所作的。

其次,从分析诗的文本看,此诗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气势雄伟的场面,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颔联描写湖水声势。一个“蒸”一个“撼”读之使人备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先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其实是委婉的说明自己非常希望自己被荐举出仕。尾联化用典故来“卒章显志”。喻指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进一步深化诗人那种有志难酬的苦闷。

因此,孟浩然是通过通过对洞庭藏阔大浩瀚的描写,重在洞庭水的“气势”, 感情上的共鸣,以此抒发作者欲积极用世而天人引荐,欲碌禄无为又感到愧于圣明时代,在歌颂升平的同时又自责自怨。抒发了诗人自己失望之余的愤慨之情。

二、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是一位忧国忧民、朴实谦和的长者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生活经历中,相对于孟浩然的仕途而言。杜甫要好一些,他曾被肃宗重视,任左拾遗,但是好景不长后有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他的一生还是颠沛流离的,但不管怎样,他始终忠君爱国,“每饭不忘君”之说。关爱人民,心怀天下的圣人。缘于这样的一些经历,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岳阳楼》此诗写于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在描写洞庭湖的“气势”, 而杜甫的《岳阳楼》侧重于 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其中"坼"和"浮“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把东南大地划为两部分,天地万物沉浮其间,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颈联突转入感情的抒发,由自身老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来抒发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尾联还为我们呈现出诗人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但想到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禁涕泪交流。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胸怀家国,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总之,杜诗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尽了洞庭湖的气势,气象极大。与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者都是咏洞庭的名句。两首诗中诗人都借写洞庭湖之壮观、浩瀚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情, 不过,从全篇看,孟诗后半部分是以个人求仕,显得比较弱,而杜诗则把个人与国家命运结合,以乐写悲的手法,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发飘零孤寂之悲哀,感战事乱离之不停,一唱三叹,令人扼腕。同为借洞庭湖来抒己之情,但造成这样两人歌咏方式的不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是有关的。

参考书目:

1、 陈向春:【国古典诗歌主体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丁启阵:【诗歌与人生】

东方出版社

3、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篇:《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2011243231

陈婷燕

摘要:从古至今,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骁勇善战、刚正直言、有勇有谋、坦率磊落、豪爽仗义;但也有的人觉得项羽是刚愎自用、寡谋轻信、优柔寡断、轻敌自大。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形象描写,一方面以确凿的历史记录粉碎了刘邦集团对项羽的歪曲与污蔑,大力歌颂了项羽的功绩和道德,另一方面通过韩信、刘邦之口述说了项羽性格上的缺点。

关键词:项羽本纪,项羽,人物形象、评价

正文:从古至今,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骁勇善战、刚正直言、有勇有谋、坦率磊落、豪爽仗义;但也有的人觉得项羽是刚愎自用、寡谋轻信、优柔寡断、轻敌自大。对于不同的评价,我们不禁要深思:“项羽到底是成王?还是败寇?”伴随着这个问题,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网、读秀网以及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CNKI全文数据库翻阅查找各种社会上和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项羽这一形象分析的资料,帮助笔者研究项羽的人物形象。

翻阅众多的资料,发现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主要是从他的四次主要事件为基础的,项羽少时、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首先我们来看项羽少时。

关于项羽少时的评价,多数是赞美之词,《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一段描述项羽少时的话:“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以及在他二十四岁那年,在街上看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巡游时,不禁对他的叔父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这样的豪爽志气、这样的宏伟理想,使得人们纷纷称赞。何孟春说:“项籍喜兵法,略知其意而不肯竟学,是真能学兵法者。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真能解书者。”对于项羽所说的“彼可取而代也”,在康清莲的《英雄气不短,儿女情更长——以《史记》中项羽形象分析为例》中写道:“项羽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说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 我想这句话不仅让项梁“奇籍”,也让天下人“奇籍”。出身于贵族,父祖辈为楚国大将、霸气骄横的项羽说出的话真是气冲斗牛,这既包含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体现了不谙世事者的无知无畏。”

再看项羽确立领导地位的钜鹿之战,楚军在于秦军正面对抗中,楚军大将宋义畏首畏尾,不敢直面抗击,当是时正值寒冬,将士寒冷饥饿,项羽重情重义,劝谏宋义不成,在军中发表声明,在博得将士的同意后,杀了宋义,自己带领楚军与秦军抗衡,《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将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终于打败了秦军。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人“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对于这场战争,历史上的评价有人说项羽暴力残忍、不守军纪、目无王法,但更多的人还是肯定了项羽对众将士的义气。在陈曦的《司马迁笔下项羽形象探索》中这样写道:“司马迁以确凿的历史记录粉碎了刘邦集团的歪曲与污蔑,大力歌颂了项羽在巨鹿之战力挽狂澜、力克强秦的英雄气概。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极大提升了项羽在反秦诸侯间的地位,“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成为统领各路诸侯的真正意义上的盟主。”以及在张大可的《论项羽》中这样描述:“巨鹿之战,项羽全歼秦军主力,决定了秦朝覆亡的命运,有力地支援了刘邦向关中进军。”事实表明,人们认可项羽在钜鹿之战中的功绩是大于他的过错的。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最精彩的一幕,人们说到楚汉之争,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对于鸿门宴的争议也是整部《项羽本纪》中最大的。在周海军的《项羽不杀刘邦,何错之有——《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中这样描述:“作为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历年来语文教师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之举,基本上是给予否定的。项羽被看成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时至当今,此说仍占主流地位。”这一段话表明了在深远的历史潮流中,鸿门宴中的项羽是遭到批判的,因为事实就是项羽放走了刘邦,导致了最后的战役的失败,也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但是也不同声音出现。依旧是周海军的《项羽不杀刘邦,何错之有——《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中,“果真如是乎?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项羽不杀刘邦,是正确的。虽说他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但就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分析,是为上策。项羽军40万,刘邦军10万,即使项羽在宴会上杀掉了刘邦,也并不能说他就灭掉了刘邦的10万大军。今日杀掉一个刘邦,说不定明天、后天,从诸侯当中,还会出现什么张邦、李邦来领头与之争天下。而鸿门宴上实际是项羽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了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这也合符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说。再说,项羽这样做,也遵守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游戏规则。更何况当时的刘邦还是跟项羽一同反秦,与之称兄道弟的盟友,只不过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而已。如果在宴会上杀掉他,则担当了诛杀有功之臣的恶名,难免失信于天下。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是古往今来大度一点的君王所不为的。项羽所为,不失为远见之举。”在我看来,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表现,需要分层面来分析,如果是从个人道德上,那么项羽无疑是一个楷模,他不计较刘邦欲私立为王,并且接受刘邦的道歉,以客人身份来招待他,还想刘邦供出了告密者,足见项羽的光明磊落、胸襟开阔;但若从国家的意义上开分析,那么项羽显然是个不合格的领导人,不听信自己人的建议,轻信敌人的谗言,寡谋轻信,没有大将之风。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事情的一方面而不去看反面,对历史评价需要客观有据。

最后看项羽悲剧落幕的垓下之战。在孙在美的《鸿门宴、垓下之战中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中这样指出:“其次,项羽更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且不说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足以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以及在张大可的《论项羽》中:“项羽的人格魅力就是绝不服输,他乌江自刎,向不平的天公发出抗议。他垓下突围本意是渡过乌江返回江东,重整旗鼓与刘邦较量,但他到了乌江边,眼看在身边的26骑都不能保护,东山冉起的希望破灭,于是毅然改变主意,不渡乌江,以战死沙场来谢幕。因此,项羽的乌江自刎,不是怯懦者无可奈何的逃避,而是勇敢者的人生顿悟,是英雄伟人的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壮举。项羽赠马亭长,又送人头给故人,以德报怨,这与刘邦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形成鲜明对照。”兴许是由于司马迁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留有感情,使得后人读《项羽本纪》时,对项羽的形象褒扬的占多数,即使是他失败的战役中。诋毁项羽的也有,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刘邦集团在外面对项羽名声的诋毁,说他不守“怀王之约”,但其实这一约定也只是怀王与刘邦对项羽的一次打压。除了历史上的刘邦集团的打压外,在现代也有人对项羽过江东产生了怀疑。张港的《项羽根本不能过江东》中写到:“然而,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当时楚汉形势,就会发现,即使是项羽渡过乌江,也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他并不是碍于面子,而是没有可能性,过江与不过江结果差不多。“”项羽见渡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还不如死得慷慨一些,于是他才说出了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等话语。”我对于张港的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不应该是这般的理解。项羽先是垓下之战的失败,然后又面对爱人自刎在自己面前,同自己共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又无一幸免,而乌江对面的江东父老们,面对自己的战败又会是怎样的失望,在重重压力之下,他选择自杀,这足以见得项羽人格的伟大。项羽的倒下,不是失败,而是以另一种姿态的崛起。

康清莲的《英雄气不短,儿女情更长——以《史记》中项羽形象分析为例》的最后一段他这样写到:“项羽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是一个缺点很多、优点也很分明的英雄,但在这个个性鲜明、很富有立体感的人物身上,他的每一面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这恐怕就是这个人物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吧。”

是的,项羽有很多缺点,他面对秦军的被虏将士是残忍暴力的,以至于失去了那一块的民心,因此在后面的逃跑中被老人设计步入泽地;项羽是优柔寡断的,在鸿门宴上心软没有杀了刘邦,错失了最好的时机,导致后来的垓下之战的失败;项羽是寡谋轻信的,项伯的几句求情就让他许诺了。但是,项羽也是胆识过人、刚正直言、坦率磊落的,这些是不容许我们遗忘的。虽然项羽在最后是战败了,但他的英雄形象长久的留在后人的心中,我们勿以成败论英雄。

参考文献:康清莲的《英雄气不短,儿女情更长——以《史记》中项羽形象分析

为例》

陈曦的《司马迁笔下项羽形象探索》

周海军的《项羽不杀刘邦,何错之有——《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之

我见》

孙在美的《鸿门宴、垓下之战中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张大可的《论项羽》

张港的《项羽根本不能过江东》

第5篇:我看项羽——《项羽本纪》人物形象探究教学实录

广州市协和中学 语文科

粟嘉

【教材分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是一篇古代人物传记。课文节选了其中的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几个章节,以项羽一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生动的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了必修5的《鸿门宴》一文,已对项羽其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2、 高二的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的能力,同时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对课文的内容情节有所了解。

【教学设想】

《项羽本纪》作为《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把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加上在必修5学习《鸿门宴》时,在课堂上曾经对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做过对比讨论,学生们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十分感兴趣。所以想在学习本文时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作更深入的探究,而这次的探究不仅是在内容上比学习《鸿门宴》时更深入,在形式上,我也设想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探究这一人物形象,从而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他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更透彻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能够认识项羽性格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结合必修5所学的《鸿门宴》的内容和选修9的《项羽本纪》的文本,分组探讨项羽的性格特点,并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准确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项羽本纪的故事情节,了解到项羽少年时期的学习情况、叱咤风云挑战汉王的故事,以及该下悲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对于项羽这个人物我们都不陌生,在必修5的《鸿门宴》中我们就曾经探讨过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并且把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大家还记得吗?

当时同学们就讨论得十分激烈,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项羽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探究一下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物形象。

2、自主探究

师:请各小组派一位同学把预习时小组得出的对于项羽的性格特点的看法书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并且能够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表达。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并进行成果展示)

性格特点 第一组 英勇善战 重情重义 铮铮傲骨 诗歌 英雄人物

第二组 偏听轻信 优柔寡断 政治幼稚 戏剧

幼稚的武夫

第三组 刚愎自用 看重情义 悲剧性格 散文

悲壮的英雄 展现形式 得出结论

第一组成果展示:

学生朗诵:咏项羽(组诗) (其一) 千古江山英雄事,千家万户百姓崇。

少年英雄唯项羽,勇猛赴战何畏惧。 (其二)你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

你是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军事天才,

你,光明磊落,有情有义,

你面临乌江绝境,绝不苟且偷生,

让你在后人心中具有无限的魅力,

你赢得了后人无限的赞叹!

啊,项羽!一位胸襟坦荡的本色英雄!

(其三)金戈铁马,力拔山兮,天生神力,力能扛鼎。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纵横疆场,谁与争锋

西楚霸王,举世无双. 天不济我,为之奈何!

抚乌骓背,自刎乌江。江水不休,至今在流。 (其四)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你破釜沉舟,血战巨鹿,让我看到你英雄的气质。

你重情重义,鸿门义释沛公,让我看到你君子的风度。

你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让我看到你的铮铮傲骨!

啊!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我欣赏你的豪情壮志,欣赏你的永不言败,

我相信,胜利者的贬斥不会抹杀你的辉煌,

只会使你的身躯更加伟岸。

你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

师:我看到你们组写的《咏项羽》组诗都是在歌颂项羽的,你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人物,我想知道你们是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评价?有什么依据吗?

生1: 我们组总结的项羽的性格特点是英勇善战、重情重义、铮铮傲骨。他打了著名的巨鹿之战,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表现出他英勇善战的一面;在鸿门宴上义释沛公表现了他的重情重义;在乌江边上宁愿自刎也不苟且偷生表现了他的铮铮傲骨。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有人把项羽的败亡归咎于他的有勇无谋, 我们觉得这是片面的,我们觉得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认为项王并没有失败,作为惊天动地的英雄,他活在人们心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至理名言,以成败论英雄太短视了!你看,成功的刘邦被后世非议千载,而失败的项羽却被人们传颂千古。所以,我们组的结论是项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师:好,这组同学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我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展示。 第二组成果展示:

生2: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组是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表演《鸿门宴》课本剧)

师:我想问问项羽的扮演者,我们学习的是《项羽本纪》这篇课文,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鸿门宴而不是表演《项羽本纪》中节选的情节呢?

生3:因为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觉得这些性格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我们选择表演《鸿门宴》。

师:既然你们的观点是认为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他的幼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4:他没有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表现了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看不清政治局势,不明白刘邦和他已经不是共同抗秦的同志,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更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少谋。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壮士,也是一个天真的英雄,只是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天真的时代。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

师:我们看到前两组的过对于项羽的性格的分析意见是有不同的,我们看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

第三组成果展示:

生5: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壮英雄。我们是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朗读散文)

(一)有人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在乌江上的那一剑,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多想穿越时空,飞临乌江,用我孱弱的手,栏下他欲将血刃的宝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说不定他能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二)我欣赏项羽,我欣赏他豪迈性格;李清照的评价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历史将他沉没,但他却如大山般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坚毅无悔地接受着历史的洗礼,我相信,他不会永远沉默。项羽,千百年来,他没有死去,他在咆哮,叫声震动着历史的海洋,他用他的霸气为后世书写下辉煌的篇章。 师:这组同学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你们的观点和前两组有所不同,你们认为项羽具有悲剧的性格,我想知道你们指的悲剧性格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生6:项羽是一个悲剧性格就是刚愎自用,看重情义。其实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陈平曾经在他帐下效力,却因他"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刚愎自用的性格让他失去了一个个人才,而刘邦就因为会问“为之奈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大家的成果已经展示完了,听了各组的小结,每个组对项羽的评价出现了差异,同学们能否谈谈你们赞同或者不赞同哪组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小结: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赞同项羽是个英雄的还是说项羽是个武夫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看来每个同学对项羽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想来谈谈我对项羽的看法。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没错,其实本来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他英勇善战,却疏于谋略;他爱人礼士,又刚愎自用;他残暴急躁,又仁和慈悲;他豪爽直率却也轻信偏听。正是由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才使得项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实,才会引起后人的争议,我们看很多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同学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对项羽人物形象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这个人物本来在社会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同学看到的是项羽作为英雄人物的角色,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力能扛鼎、能征善战,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第二组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所以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没有错,你们只是站在项羽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去评价的。其实,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身份的不同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站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去看,得出的评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另外,从同学们作为读者自身的角度看,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受时代背景、自身的阅历、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评价项羽的诗歌,也是有不同的观点的。

(展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

师:这两首诗都是评价项羽的,可是作者的对于项羽的评价却是不同的,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生7:李清照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壮烈的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歌可泣。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软弱无能。所以作者歌颂项羽的不苟且偷生的气节。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强调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个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关。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又历经磨难,最好终于功成名就。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必能“卷土重来”。

师:由此可见,李清照和杜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刚才大家对于项羽的评价有多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拓展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了项羽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比如刘邦、曹操,请大家在课后以《刘邦,我想对你说》或《我看曹操》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吧。

第6篇:项羽本纪--从《项羽本纪》看《史记》的写人艺术

项 羽 本 纪

——从《项羽本纪》看《史记》的写人艺术

宋娟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所写人物约有四千多人,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有八九十个。明代茅坤曾说:“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这是茅坤读《史记》后自己的感受,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是因为作者不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因素,同时还使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可以说,人物传记是《史记》一书中最具文学价值的,它在抒写几千年历史的同时,也让人们享受到了描写人物的艺术魅力。

本节课我们便从《项羽本记》看《史记》的写人艺术。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一切有效因素,怀着歌颂、同情和批判的复杂心情,不虚美,不隐恶,完成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塑造。

一、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写人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篇末透露了这样一句话:“(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应该说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择材料方面的一项总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他能够成功地刻画人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其性格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能反映历史的风云变幻,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写项羽,司马迁选择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突出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巨鹿之战

鸿 门 宴

垓下之围

这三件事,反映了项羽创造辉煌、抉择失误、走向末路的人生三部曲,展示了秦亡汉兴的历史脉络,也写出了悲剧英雄项羽叱咤风云、英勇善战、胸无城府、不善权谋、迷信武力、至死不悟等主要性格特征。 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写人,既能使人物形象突出,又能与历史完美结合。

二、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写人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是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尖锐的矛盾中写人,亦是司马迁写活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

《项羽本记》中气氛最为紧张、冲突最为激烈的是哪一节?

(鸿门宴)

(“鸿门宴”一节,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且看宴前: 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

开篇即用百十来字写了几件事?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

一写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自怒火填膺;次写曹无伤反间之言,说沛公欲王关中,如火上加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灭刘,如箭在弦上。显示了他盲目自负的性格。

项伯夜访、沛公约婚一节,风、火、油顿时化作一天凉雨,刘邦鸿门谢罪一席话更是令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范增数目示意于前,项庄舞剑助饮于后,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羽是什么态度?项王却默然不应,显示出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虽然项伯拔剑翼蔽沛公,但危机依然四伏。在这紧急的关头,樊哙闯帐,将鸿门宴上紧张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刃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项羽之为人,暴戾残忍。当年巨鹿之战时,诸侯将见了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现在樊哙对他竟“瞋目而视”,情势至此,我想,流血五步,已事在眉睫。谁想到这位“喑噁叱咤”的项羽,竟然被樊哙粗犷忠勇的气质所吸引,呼为“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听其慷慨陈碎,被他数落得——“未有以应”。理屈乃至辞穷,但绝不为自己编造任何谎言,显示了他什么性格?显示了他个性中的豪爽直率。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写人

司马迁写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注意用生动,典型化的细节刻划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项羽本记》中关于项羽瞋目镇敌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这位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威势和气概。据司马迁说,项羽是重瞳子,就是一眼双眸,显然“炯炯有神”一词已不足以形容这双重瞳之目射出的威严之光。司马迁紧紧抓住项羽这一容貌特征进行细节描写: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何等威严的目光,竟使惯于骑射的高手目畏手软,又使久经沙场的骑将人马俱惊!相信凡读过《项羽本纪》的人,对项羽瞋目镇敌的情景是无法忘怀的。

《史记》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这些细节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而得。这些人物的只言片语,一颦一笑,较之千军万马的会战和攻城掠地的壮举,更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对此,汉代王充已有所论及,他说:

“周长生者,文士之雄也” “作《洞历》十篇,上自黄帝,下至汉朝,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与太史公《表》《纪》相类似也。”(王充《论衡·超奇篇》)

所谓《表》《纪》“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就是看到了《史记》长于细节描写的特点。

四、借助个性化语言写人

《史记》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表现在作者以声口毕肖的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性格。

在《项羽本记》里,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时的盛况,曾说:

彼可取而代也! 楚汉对峙时: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不久,项羽又对刘邦说: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同样面对秦始皇出巡,刘邦怎么说的?又怎样回答了项羽的问话?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喟然叹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对此,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 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兴分我一杯羹。”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以此为切入点,讨论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斋藤正谦说司马迁所写人物:

才一出语,乃觉口气各不同。《高祖本纪》,见其宽仁之气,动于纸上。《项羽本纪》,觉喑噁叱咤来薄人。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

这正指出了《史记》以人物的不同语言来突出各自不同的性格,以描写人物形象来叙述历史事件的特色,点明了他写人的入神之处。

五、透过心理活动写人

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史记》还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揭示了他们所形形色色的内心世界。

《项羽本记》写项羽进咸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对此项羽是怎么想的?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此时的心理活动显示了怎样的性格特征?

显示了其贪图荣归故里,不知深谋远虑,还刚愎自用。正因为如此,他以后每况日下,凌稚隆在《史记评林》中这样评论:

项王非特暴虐,人心不归,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迹。其即灭咸阳,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甲休兵,宛然图伯筹画耳。岂知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

项羽终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望兵败东城时,项王自度不得脱„„

他紧张地思索着,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败局。然而他认为: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曾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番表白是他遭到灭顶之灾之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反映出他迷信武力,残酷暴烈,自死不悟的性格特征。

及至乌江自刎,司马迁将项羽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更加细腻,传神: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特征?

项羽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祥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人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一心理活动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

千古以下的读者对此感叹之余不免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的不肯东渡乌江自刎简直是大丈夫能伸不能屈。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司马迁安排“乌江亭长舣船待”不是真的让项羽“柳岸花明又一村”,否则不会对乌江亭长的来龙去脉一点也不作交待,如此安排不过是令项羽仿佛不是被追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选择,从而为英雄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心理描写,司马迁活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突出了他的性格,揭示了他一度横行天下而最终别姬自刎的内在原因。

六、引用谣谚写人

司马迁所著《史记》,韩愈称之为“雄深雅健”,苏辙认为“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史记》的风格特点。而文中司马迁多处引由歌谣、俚谚,融合在叙事议论之中,挥洒自如,用于刻划人物、说理记事,妙趣横生,寓意透辟,使读者恍睹其容,恍闻其曲,形成《史记》另一道别致而亮丽的风景线。

如《项羽本记》中叙述垓下之围: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遂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将楚歌原本具有悲凉慷慨之韵,揉以项羽叱咤风云、而最终以悲剧作结的一生,抒写了英雄末路之悲与儿女情长不免英雄气短的一面,呜咽悲慨,凄凉动人。同时,这首《垓下歌》也传达了项羽的千载不平之愤,正如《史记评林》引清人吴贤齐语:

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七、运用互见法写人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即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首先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史记》的编写方法是:“以人系事”,有时一事涉及数人,如果在每个人物的传记中都详细写此事,势必会造成叙事重复。采用“互见法”将该事系于一个主要人物,而在有关人物的传记里,或略写,或不写,或以“语在某某事件中”作交代,就避免了内容重出。再者,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有一些材料,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关系不大,或者没有作用,或者产生消极作用,就把这些材料放在其他人物的传记里去叙述。这样既不损害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又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基本上如实记载了项羽一生的攻过是非,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也基本上是客观的,既写了他“气吞山河、功盖天下”的一面,也写下了“凶狠残暴”的一面。但对于项羽的弱点,司马迁还是本着本传略,他传详的原则,用互见法补足人物的全貌。 《高视本纪》载刘邦、项羽形成相持状态时,刘邦指责项羽十大罪状: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王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罪四。有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侯善地,而徙逐故主,今臣下争判之,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高祖本纪》)

以上关于项羽十大罪状,《项羽本记》也多有涉略,但借刘邦之口集中道出,确有一种触目惊心之感。

《淮阴侯列传》记韩信拜将后,回答刘邦策问,便说项羽:不能任属贤将、都彭城、以亲爱王,失天下心、逐义帝、所过无所不残灭,集中道出了项羽吝惜封爵,任人唯亲、滥杀百姓等弱点。

《陈丞相世家》中有四处涉及到项羽的弱点。

一处是写项羽陈平去攻打反叛项羽的殷王司马印,虽然攻下了,但后来刘邦又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要诛杀前次平定殷地的官吏,陈平怕诛,逃离归附了刘邦。项羽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之。 二处写周勃等人说陈平“盗嫂”、“受金”刘邦责问陈平,陈平解释离楚归汉,是由于“项羽不能信人,其所任受,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三处写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向陈平问计,陈平说:“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四处写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钟离昧、范增的关系,“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项王果大疑亚父”。

以上集中表现了项羽不会用人和轻信人言等弱点。

《黥布列传》叙及项羽短处有三事:

项羽令黥布“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

刘邦派随和说服黥布归汉,说项羽“背盟约”杀义帝,“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最终必然失败;

黥布归汉后,项羽“尽杀布妻子”。

以上揭露了项羽暴虐无道。

《萧相国世家》中鄂千秋的一句话,也可以看作表现项羽的互见材料,一语道破了刘项成败的总关键:

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萧相国世家》)

美国地理学家辛浦尔指出,古代的游牧民族,尽管剽悍迅猛,势如破竹,却不得不在长期持久的斗争中,输给立足于耕战的农业大国(见所著《地理环境之影响》),国力的根本是生产,而项羽是贵族军人,如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那样鄙夷生计,如同日本的西乡隆盛那样鄙夷百姓兵。他所带领的是一群飞扬跋扈,好战敢死的江东子弟兵(吴兵的剽悍,早在《左传》里已有记载)在他们那个集团里没有人会抓生产,也没有人想抓生产。细心的同学在《本纪》中会多次发现“兵罢食绝”“兵少食尽”的字样。这个道理司马迁未必不懂,鄂子秋的话不是他亲笔记下的吗?但是《本纪》里照这样写,就成了史论,打天下也就不那么罗曼帝克了,所以司马迁把这个道理留到《萧相国世家》里去写。

《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举,对他的许多弱点没有展示,在《项羽本纪》中,则可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以下两件事则表现了刘邦什么性格特征?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显示出他的自私和残酷:

八、运用“闲笔”写人 《史记》中写了许多人物未成名时的事迹,这些事情看与历史本身无关,因而称之为“闲笔”。但《史记》中的“闲笔”绝对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重要的写人手段,透过这些“闲笔”,读者可以约略推知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运行轨迹。

《项羽本纪》中如何运用了闲笔写人的手法交代项羽的性格特征呢?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敛,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从“学万人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项羽的豪气与志向,但从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兵法也是略知其意,不肯竟学中,我们也便可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最终怎能不以失败告终。

九、运用复笔写人

复笔,是指反复使用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来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种艺术手法。清代《史记》评论家牛运震所云“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复”,说的就是《史记》中的复笔手法。在《史记》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极其频繁,但在《项羽本纪》中的应用则最为巧妙,最富意蕴。

在《项羽本纪》这一篇中,司马迁通过复笔手法,揭示出项羽首先是一个因暴而起,用以暴抗暴的手段来推翻强秦政权的英雄,且看:

于是籍(项羽)遂拔剑斩守(会稽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以拔,皆坑之。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巨鹿之战)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汗水上,大破之。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老弱妇女。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纪信为汉王刘邦诳楚为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楚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楚击汉军,大破之。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以上不厌其烦的复笔引述,“破„„大破„„再破„„大破”,“破”字的复笔,不仅将项羽那摧枯拉朽,叱咤风云的英雄气魄极其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也写尽了项羽早期征战中攻城破垒,所向披靡的破秦强势,

而“斩”字的复笔“斩稽守„„斩李由„„斩宋义„„斩汉一将„„”则比“破”字更进一步含蓄形象地指出项羽是一个暴力英雄,是凭借着暴力崛起于乱世,独步于群雄的。

当“斩”发展到“杀”,“杀数十百人„„杀苏角„„杀汉卒十万余人„„杀纪信„„杀枞公„„”,这“杀”字的复笔手法的运用,不仅在反复频率上较“破”字“斩”字的要高,而且在字的表义程度上较前两者也要深刻得多,这一“杀”字的反复,是为须眉毕现地展示项羽因暴而起,以暴抗暴的暴力英雄本质,更是为在反复笔法中伏下一个意蕴深长的话外音。须知,秦政权的灭亡,并非它日薄西山,自己走下坡路而致,而是蛇吞鲸饮,消化不良,才被人拦腰斩断的,所以抗击暴秦的领导者必须是比强秦更威猛,更强悍的暴力英雄,“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应时而生,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肯定了项羽以暴抗暴,攻倒强秦这一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功绩。应该承认,没有项羽这一强劲的“破”秦之力就没有泱泱大汉的“立”国之根。但是意义相近的“破”、“斩”、“杀”三个字中,最具有杀戮性质、嗜血色彩的“杀”字却复笔次数最多,这不能不让人猛然领悟到,司马迁在肯定项羽以暴抗暴,推翻强秦政权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历史的进程决非暴力的持续延伸,所以,当项羽的抗暴行为发展到坑降卒烹说客的残暴程度时,项羽以暴抗暴的统冶时代就接近尾声了,在这里司马迁依然通过“烹”“坑”几个充满血腥气息的词眼的复笔来揭示项羽失败命运的必然性。

但是没有尺寸之地的项羽毕竟曾经号令天下,自称霸王,这是无法抹杀和否认的。司马迁灵活的复笔手法,则使千载之下的读者依然能够尽览昔日霸王的风采: 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诸侯皆属焉。

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诸侯将无不人人惴恐。

分析以上例句中哪些词语运用了复笔手法?

在这一组使用复笔手法的句子中,“皆”字从正面,远视的角度,描述了项羽那令人慑服的霸王之气;

“不敢”一词则通过楼烦这一具体之人,近距离真切地感受项羽让人不可迫视的凛然的霸王气质;

“无不”一词为双重否定词,它的反复使用极其强烈地渲染反衬了项羽那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 而“莫敢起„„莫敢枝梧„„莫敢纵兵„„莫敢仰视”,“莫”字意为“没有谁”,“莫敢”即为“没有谁敢”,其表意程度在四个词中本来就已经是最为强烈,而作者还最为频繁地使用它,可谓浓墨重彩地将叱咤风云的楚霸王形象烘托尽致。

然而盛极必衰,更何况在霸王那叱咤风云的威风背后,人们对于霸王的态度更多的是畏惧而非敬服,在一次一次的“莫敢”背后,人们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以暴抗暴的乱世英雄,项羽的霸王业绩正是凭藉着残暴杀戮,血腥施虐而建立起来的,而且项羽在获得他的霸王业绩时,太年轻了,只有二十

六、七岁,在他那争强好斗的少年心性中,他不仅不能清醒地意识到那显赫耀人的声威背后所潜伏的深重危机,反而还滋生出对武力、对个人攻伐的极度迷信和崇尚,以至于当他死到临头时,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慨叹: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钱钟书在《管锥编》这样评论:

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

千百年来,人们大多淡忘了项羽的残暴与嗜血,却对他的悲剧性命运叹惋不已,这叹惋的根由不能不说和司马迁那高妙的复笔手法的运用相关合。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概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死的最后关头,项羽所放心不下却是他的名姝骏马,他不畏惧死,却不甘心作为一世霸王的他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宝马,所以他才悲歌慷慨,英雄泣泪,“奈何”一词的复笔运用不仅将项羽的悲慨之情写得一唱三叹,而且还使得项羽的英雄性格变得丰富而耐人寻味,更令人寻味的是,此篇中,项羽的死敌刘邦也常常“奈何”不已: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历史是否真的如司马迁的笔致那般演绎,人们已无从推断,但是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反复以“为之奈何”四个字来刻画刘邦,却决非虚晃一笔,它们与项羽垓下的“奈何”式反复追问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刘邦的反复询问固然显得软弱委琐而功利,但决不失为一个从善如流的政治家风度;项羽的声声追问,虽然充满英雄末路的悲慨之气,但未免愚昧而不关时势,而且历史事实证明,刘邦之所以能够赢得天下,正在于他善用人事,从善如流,能就有关时局和存亡的军国大事多问几次谋臣们“奈何”,项羽之所以身败国亡,正由于他只会逞个人意气,不善用人事,不仅谋臣们“莫敢”多言,而且死到临头才问“奈何”,不亦迟乎?况其所问“奈何”纯属无关时局的个人恩怨,刘邦分析得很对,“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食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然而,不问“奈何”的项羽,生死关头却因放不下心爱的女人和心爱的骏马而追问“奈何”,善问奈何的刘邦,在个人的生死关头,不仅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到马车之下,乱军之中,甚至在父亲要被别人烹煮时,还恬不知耻地说:“幸分我一杯羹”,不急不躁,更不询问“为之奈何”,又可说是一绝妙的对比,由于有意味的复笔形式的运用,刘项之间的这一对比显得隽永而富意趣。

十、正面评述,画龙点睛

《史记》首先是历史著作,其次才应算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一般寓作者的情感爱憎于文学形象之中,作者一般不直接站出来作正面评说。作为历史著作的撰写,首先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能任意虚构,否则,将不成其为历史,但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可以对历史材料进行不同的选择和裁剪,从而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作者还可以直接站出来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总括和评说,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史记》里,司马迁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除主要寓于大量的描写和叙述中外,还同时站出来对这一历史人物加以评判。司马迁对项羽的直接评述较明显的有两处:

其一是《自序》:“秦失其政,豪杰并起,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 其二是《项羽本纪》太使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此两段文字,因使用目的不同,详略有异,但基本观点与态度是相同的,它明确评判了项羽在历史上的功与过。正是因为项羽在秦失其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情况下,乘势而起,凭借勇力打败秦军主力,从而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历史功绩,司马迁将从未做过帝王的项羽列入本纪,表现出其超人的史德史胆史识与史才。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较为全面的、公允的,他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给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定了位,给后世人如何正确估价项羽做出了榜样。

清刘熙载说:《画诀》“石有三面,树有四枝”,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于司马子长文往往遇之。(刘熙载《艺概·文概》)就指司马迁善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多方面塑造人物。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不断地探究司马迁《史记》的写人艺术,乃至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像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一样鲜活起来!

[作业] 从《高祖本纪》看《史记》的写人艺术。字数:3000字左右。

第7篇: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预习作业:

2、书:认字与写字;竟:完成;部勒:部署,约束;族: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扛:举起;利:胜利;沉:使动,使船沉没;绝:切断;冠:居首位;膝:名状,用膝行进。

三文本研读:

1、交待了项羽的出身楚将贵族之家,与秦有世仇,这为后文写项羽灭秦的骁勇能战作了铺垫。

2、要学万人敌之术,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观秦始皇游会稽所说之话,体现其胸有大志,无所畏惧,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胸无城府的一面。外貌描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突出项羽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同时又才气超人,说明说明霸业能成绝非偶然。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了秦朝。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3、侧面描写,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极力渲染了项羽的将帅神威。

五、

(一)1竟:从始到终;竟然;完成;

2勒:部署;约束;镌刻铭文

3奇:使动;意动;命运不好;奇招妙计。

4利:锋利;胜利;利益;利润。

(二)1判断句;2被动句;3介宾结构后置;4定语后置

(三)1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

3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第二课时

二、预习作业

3、壁:名动,修筑营垒;阙:一个曲子演奏终了为一阙;溃:冲破;南:名状,向南;平明:大清早;绐:欺骗;刈:砍倒;易:退避;伏:信服、心服;地方:土地方圆;王:名动,称王;无以:没有用来„„;为:语气助词;王:使我称王;创:伤;面:背向;购:悬赏征求。

一、文本研习。

1、“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表现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心死而意难平,认输而不服气。体现项羽心高气傲,面对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的过失,也有自负的一面。

2、第五段与第四段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巨鹿之战描写上多用短句,节奏感强,突出项羽的一往无前;手法上有

①正面描写:杀宋义救巨鹿破釜沉舟杀苏角,虏王离

②侧面描写:三个“无不”两个“莫敢”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三万破三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2)“东城快战”骁勇善战、身先士卒、神勇无敌、豪气冲天、武艺超群;自信无敌,面对失败仍是如此豪气干天。 临战先声夺人,有排山倒海的气势。独闯汉营,所向披靡,神勇无敌。

手法有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衬托(瞠目怒斥,惊退敌军,夸张地描绘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形象。)对比(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东城快战中的项羽是那么神勇无敌,所向披靡,正印证那句“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而作为此生的最后一仗,项羽是竭尽所能,畅快淋漓,是完美的谢幕

3、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评价项羽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对项羽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的无限敬意。

四、《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一)卒:最终;士兵;死;通“猝”,突然。

易:看不起;交换;改变;容易;整治。

被:遭受;被动;被子;覆盖。

(二)判断;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

(三)翻译

1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2今天本来必定会死,我愿意为诸君打一场决定最后胜败的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误。

3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

4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 第三课时

预习作业

下:被攻下;视:给„„看;泣:为„„哭泣;峰:像黄蜂一样;胜:完、尽;政:政令;难:名动,陷入灾难;寤:悟,明白。

1、 文章结尾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称颂其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2、 再读全文,你认为项羽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他是被誉为历史上最猛的勇将,他又拥有一腔侠骨柔情,他就是让人有怜又怨、又赞又恨的悲剧英雄。在巨鹿之战和东城快战中,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衬托和对比刻画了一个叱咤风云、雄霸天下的绝世英雄。四面楚歌中体现他走投无路时内心无可奈何、回天无力之悲。“乌江自刎” 时又见他大义凛然、重情重义、坚守尊严的高贵人格。他最终的失败亦有其性格、为人、用人、时运等多种因素,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3、 从全文看,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环境描写 、烘托、对比。

五、

(一)翻译1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怎么兴起得这么突然呢?

2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

(二)1.C2.D3.A

4.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⑵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参考译文:

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人妻子被土贼抢掠,高瓒救回了她,杀掉了七个人,但是友人的妻子也刎颈自杀了,于是亡命于江湖。高进之出生十三年后,母亲刘氏去世,高进之安葬完母亲,行走四方,寻找父亲,但都没有找到,就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正在举办盛大宴会,高进之入幕席后,推开贵宾占据他的座位,放肆的饮酒进食,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刘牢之向高进之拱手为礼,问他有什么特长,高进之回答说:“善于测算隐秘的事情。”刘牢之就问他军队和粮草方面的事情,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没有一点差错,刘牢之就征召他为行军司马。留了五天,高进之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于是就离开了。

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高进之跟从檀道济征讨桓玄,在奔牛塘打败了桓玄的军队,战事平定后,把战功让给了檀道济。等到围攻光固的时候,高进之制作了攻城用的器械,很精巧,事情平定后,被授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人图谋废掉旧君另立新君,

招约檀道济参与,檀道济向高进之咨询,高进之说:“您想做霍光呢,还是想做曹操呢?想做霍光,就废掉国君;想做曹操,就不要参与。”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就和高进之商定,不做带头做坏事的人,也不加以阻止。等到谢晦反叛,叛兵很精锐,檀道济为之担忧,高进之就假装用檀道济的书信给谢晦,与他联合,谢晦很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高进之就抄小道进入江陵,散布言论说:“檀道济率领重兵在江中打败了谢晦,斩了他的首级宣示于众。”所以谢晦的同党听了之后瓦解松散,部下闭门不再作战,事情平定后,高进之担任了司空参军。

后来,到彦之攻打魏国,知道了高进之的名声,请高进之和自己一起去,高进之对家仆说:“到彦之肯定会失败,我说的话就会惑乱军队,不说就会遭遇灾难。”就请求护送粮草,才得以幸免。檀道济晚年惧怕祸乱,他的夫人刘氏派婢女询问高进之,高进之说:“道家警戒充盈满溢,(如果充盈满溢)的话,祸乱或许无法避免。但是檀司空现在功名高出当代之上,如果能死得其所,也算不辜负自己。”夫人刘氏哭着告诉檀道济,檀道济心下狐疑,没有多久,就被拘捕,檀道济目光发亮象火炬(愤怒),取下发巾扔在地上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薛彤说:“身经百战,死亡不是意外的事情了。”高进之托起胡须笑着说:“我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这是大宋的光荣。”坐在地上接受刑罚,脸色没有任何变化。高进之没有家眷亲属,所以没有人收尸。薛彤死后,他的儿子背负尸骨回家安葬。

上一篇:问卷调查法下一篇:线切割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