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防治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利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1:

大众传播领域的受众逆反心理研究

摘 要:本文从大众传播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在心理学领域广泛常见的心里逆反现象。对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做了简单概括,并对传播领域内逆反心理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做出了许多具体实例证明。最后,对如何防止受众逆反心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众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类型;特点;产生原因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及概念

在我国传统心理学和早期的国外心理学研究中,一开始并无逆反心理这个概念。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尤其是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逆反心理现象,由此,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对于逆反心理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无统一认识,但一般认为,逆反心理表示这样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1]其中,《心理学名词》一书对逆反心理做了如下定义:"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inversion)是一种对抗外部控制措施,企图恢复自由感的动机状态。"[2]《简明心理学辞典》对逆反心理的定义是:"逆反心理是用以描述一种青少年要求自主独立,对上一代产生反抗、不满情绪的心理现象。"[3]

在我国,"逆反心理"一词最早是李春波在1986年的一篇名为《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中提出的,文章指出:"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时便会产生厌烦、反感,出现态度逆向的反应。"[1]李春波的文章在当时对"逆反心理"所作的定义是--逆反心理,或称逆向心理,是人们在受过去某种事物的刺激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下,对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心理趋势和行为倾向。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在接触以及接受传播的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4]

二、受众逆反心理的类型及特征

心理现象往往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组成。与此相对应,大众传播中逆反心理可分为认知层面的逆反心理、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层面的逆反心理三种类型。

1、认知层面的逆反心理

认知是受众对传播者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传播者持正面态度宣传报道的,受众却持与之相反的态度;传播者宣传正面形象的,受众却持反面评价的态度,都是认知层面逆反心理的表现。2011年6月,四川会理县政府网站在首页发布了《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公路》的新闻,文章中所附照片显示,县长、副县长等领导站在公路旁,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但是细心的受众却发现,照片好像是经过处理的PS照,照片中的人物脚离地面很远,像悬浮在公路上空。文章本意是赞扬县政府勤政爱民,领导有方,乡村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是来自各方的质疑却使事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受众将真实新闻当做了虚假新闻,将对领导人的正面宣传进行了反面评价,这是受众逆反心理带来的结果。

2、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

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表现的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所接受,而且激起了受众的反感,就是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传播者越是喜欢并加以表扬的事件,受众却不断显示出厌恶和贬斥。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女大学生炫富事件、宝马女炫富事件等等,都是在传递传播者一方对财富的崇拜之情。但这些却并没有引起广大受众的回应,而是引起了受众的反感和厌恶。

3、行为层面的逆反心理

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逆反行为最终有可能转化为行为层面的逆反。传播者越是希望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反之,当传播者劝说受众不要采取某种行为时,受众却偏偏作出此种行为。现实生活中,媒介经常宣传毒品的危害,它残害人的身心,造成家破人亡的后果,但就是有些人,偏偏要去尝试,做出跟传播者的期盼相反的行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形成受众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分,主要表现为不满、抵触、对立等情绪。此外,受众的逆反心理具有对抗性的特征,当受众接触传播后,与传播者和传播内容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心理失衡时,会形成心理对抗。同时,受众的逆反心理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对后续相关和类似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

三、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传播学要素来分析,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和方式以及受传者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和发布者,受众对传播者有较高的期待。如果传播者为了金钱,为了利益去进行一些违背自身形象的传播活动,受众就会对传播产生失望、反感的情绪,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原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临时工訾北佳,为了在节目中报道一些重大新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并没有证据证明有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找来几个人冒充食品店员工现场制作所谓"纸馅包子",用摆拍等形式炮制了一起"纸馅包子"事件。这种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而炮制虚假新闻的行为遭到了受众的批评和厌恶。此外,近年来不断有知名主持人卷入到代言虚假广告案中,其中,年过70的主持人赵忠祥,就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点名批评代言虚假广告。这些内容虚假、格调低下的违法广告,同样会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2、传播内容和形式

传播形式是传播内容的直接展示,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着一种"求新"心理,对报道内容和形式都希望能得到"耳目一新"的享受。如果传播者在传播时采取千篇一律的报道方式,或是报道的态度偏激,过于简单,说教味过重,都会影响传播效果。

在我国,作为中国收视率较高的新闻类栏目《新闻联播》,形成了长期单一固定的报道模式,被广大电视观众戏称为"前十分钟中国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十分钟世界人民水生火热"。这种传播方式必然使受众产生消极厌倦的态度,形成心理对抗。

3、受众心理特征

受众的好奇心是激发受众视听新闻的重要心理因素,受众的逆反心理也往往是此种好奇心驱使的结果。当大众媒介对某些事物越是表示否定,受众对之了解的欲望反而会越加强烈;相反,大众传媒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沉默时,受众对它的注意力反而会增加。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当某部电影或电视剧开拍的时候,剧组人员总是保持神秘,对其中的内容并不做过多介绍。正是这种沉默,才让受众对此有了更多的关注,达到吸引受众目的的作用。

四、如何防止受众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在外界消极和不当引导下才出现的特殊心理现象,因此,对受众进行科学的引导,受众的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克服。从传播者一方来看,加强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和改善传播方式是防止受众逆反心理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提高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加强媒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要让媒介工作者认识到,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织,媒体要正直可信,要提高自身的威信,树立良好的品格。其次,传播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客观、公正,要忠实地报告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不传播不明白的新闻,更不能蒙骗新闻受众。

此外,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加强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防止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之道。只有这样,公众才会对事物采取一种科学、客观、积极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从而避免偏激、固执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逆反心理[BE/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004.htm

[2]心理学名词[M].科学出版社,2007:58.

[3]简明心理学辞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63.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300.

[5]张宏权,王方钊.浅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新闻知识,2011,(2).

[6]程鹏.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0,(2).

[7]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4).

[8]徐杰,侯志强.如何消除受众的逆反心理[J].青年记者,2006,(22).

作者简介:刘静楠(1989.6-),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作者:刘静楠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2: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摘 要: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防治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利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现象是长期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有研究者涉足此问题,发表了众多相关研究文章。但直到今天,逆反心理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陆续有不少成果得以公开发表。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研究作述评,以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把握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客观存在,但学术界对逆反心理的理解和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界说。“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辞海》解释为:1.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所有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2.违拗症、抗拒症。一种拒绝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事的倾向。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有的学者则把逆反心理看做一种特殊的固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为的现象,尽管包含了一定的行为倾向,但并不包含着行为本身。只有逆反的行为倾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倾向才会转化为逆反行为。还有人笼统地把逆反心理称为一种心理现象,指出所谓逆反心理“即是指客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以上种种定义,均有其合理因素,但笔者倾向于对逆反心理作一种态度反应的理解。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有研究者指出,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在逆反心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构成要素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即现实生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现象,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有三种:一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心理动机,某事物在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有禁止而又不加以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猜疑、揣测、推度,以及追根究底。二是人们的好胜心理,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如青年人的偏执、好表现自己,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三是生活定势作用的影响,这指在一定的客观形势影响下,形成的某种定向认识。

从特征的角度讲,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具有反向性、二重性、盲目性、突出自我性等特点。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从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受教育者在原有心理定势支配下,对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的心理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首先是教育内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及其所带来的观点和态度与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观点)相比较;再次,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新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分析比较之后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或抗拒,长此以往,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表现形式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从根本上讲在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价值认识、目标追求、实践指向等方面不是趋同,而是发生偏离甚至完全背离,彼此由教育“轴线”上对应的两端发展为对立的两极,但在现象层面、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可以对其作不同的分类。

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分为超限逆反心理、信度逆反心理、禁果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等四种类型。所谓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强度过大、过强,过于集中而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逆反的心理;信度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信息源信度的怀疑、否定的一种逆反心态;禁果逆反心理指教育客体因为禁止而更加注意某种事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要做;自主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胁,而为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当外界的压力使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可见,这里是从产生逆反的原因的角度作出划分的。

也有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有评价逆反、情感逆反、行为逆反等三种表现形式:评价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作的事实判断或

价值判断持相反性倾向。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宣传不认同、不信任,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不公正的事例或阴暗面以偏赅全地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宣传的正面形象作反面评价。情感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其工作中蕴涵和表现的情绪、情感倾向性的拒斥、反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喜欢,受教育者却厌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褒扬,而受教育者却贬斥。行为逆反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采取与教育者所要求相反的行为。三种逆反心理是相互联系的,评价逆反可以激发情感逆反,进而导致行为逆反,而情感逆反可以引发评价逆反,只是三者表现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理解为是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有悖于教育者预先目的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提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有抵触情绪、不信任情绪和反感情绪@。还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区分为“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四种类型。“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态度对立时,即使教育者所持的立场观点与自己相同,受教育者也可能进行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育者并不合拍,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讲的信度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强化及教育方式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包括了其他学者所讲的超限逆反和禁果逆反。“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教育者教育引导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使受教育者“紧闭心扉”予以抵制所形成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指由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定的人格障碍和态度障碍而可能产生的对抗心理或逆反心理,如自主逆反、归因逆反。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

不少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但不同的研究者在划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时的参照系不尽相同,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认为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受教育者好强心理、好奇心理、对抗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心理特征在青年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好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使一些青年处处想表现具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喜爱争强好胜,说话办事总想论个我高你低,遇事容易冲动,喜欢一意孤行,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作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对现实的东西听不进耳、看不顺眼,长此以往,心理便会发生逆变,产生偏激情绪。好奇心理促使人们往往对于不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们的兴趣就越高,于是就产生禁果逆反。对抗心理的形成原因在于青年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具有反叛意识,表现为反抗权威的强制,反抗不同意见,反抗教育的束缚和干涉。客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在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削弱等。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的角度划分主客观因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素养,难以做到“晓之以理”。第二,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第三,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第五,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这种观点把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列为主观因素,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之外的其他因素列为客观因素。

还有研究者立足于更开阔的视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主观上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该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逆向思维已经形成。其次,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反叛意识。再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少年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其认识是不坚定的和易动摇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其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的偏差太大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客观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大众传媒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观上与受教育者年龄与生理条件、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好奇心的驱使、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客观上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还有研究者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逆反心理的形成作系统考察,分别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和系统外探寻原因,提出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理心理因素在于受教育者,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受教育者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好变、好疑等心理特征,本身就包含着某些逆反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条件。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阴暗面,从而也更容易引发对社会的抵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流弊和问题有很大关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形式,教育者人格因素等方面。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防治对策的探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任其自然,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防治。

有研究者提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引导,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一切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比较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个性的发

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第二,要投人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是“教师爷”、“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克服逆反心理提供有力武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统一,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三,教育方式方法要创新,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的方法转变,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逆反心理;从显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力争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从“防堵型”向“疏导型”方向转变,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讲清两面理,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逆反的发生。第四,教育环境要优化,既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也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有研究者提出,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八要”“八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真实,不要虚假,即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的思想信息与内容。第二,思想教育目的要有内隐性,不要太直接。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目的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人们消除不平等感和反等差心理,这样也容易使人们敞开思想,并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巩固、持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转变,不要刻板。即要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情感要深刻,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创造性”,不要“滞后性”。即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教育方法,变单一型、封闭型的教育方式为复合型、开放型教育方式。第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层次性”,不要“一刀切”。即要注重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无视差异搞大一统。第七,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要“棒得很”,不要“糟得很”。即教育者要以自身过硬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识底蕴去影响、教育受教育者。第八,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激励效应”,不要“俗套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不能落人物质主义的俗套中去。还有研究者提出,消除逆反心理要做到“五要”:教育内容要“实”,教育方法要“活”,教育目的要“明”,教育情感要“深”,教育者的形象要“好”。二者在基本主张上具有一致性。

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表现形式五花八门,造成的危害也多种多样,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办法也很多。从疏导的角度讲,可以运用明理法、融情法、身教法、适度法、缓冲法、参与法等。具体来讲,明理法就是教育者要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融情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真情实感,要以情感人。身教法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适度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假、大、空”,做到讲真话、讲真事、讲真理,不说绝话,不言过其实,更不能凭空捏造、虚构典型。缓冲法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受教育者以缓解心情、思想的时间和机会。参与法就是主张受教育者在参与中、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有研究者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角度来探讨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提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提高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第二,寓教于行,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第三,在教育内容上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在教育方法上真正贯彻民主的原则。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还有研究者从心理学无意识理论的角度,提出运用无意识教育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第一,运用“自己人效应”与被教育者保持“同体现”,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缩短双方间的心理距离,对方不会感到某种心理压力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戒心。第二,依据“进门坎效应”,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此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通过试验提出的,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根据这一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注意隐蔽教育目的,就可以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来纠正逆反心理。第三,运用艺术感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空洞说教,尽量运用艺术形式来开展教育,一乃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接触,二来避免生硬的说教,用艺术美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消除逆反心理。第四,运用环境熏陶法,即在教育中注意教育环境的塑造与变换,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转移学生的兴奋点,消除逆反心理。第五,运用兴趣化解法,即把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在受教育者感兴趣的活动中开展教育,淡化逆反心理所指向的兴奋点,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总体来讲,研究者们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视角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研究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原因、心理机制、防治对策等方面,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系统认识,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常新的,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责任编辑 吕学文

作者:陈 新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厘定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性,而动物具有的只是本能。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1]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人的活动具有自我意识性。马克思也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特性,他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是他在用蜂蜡建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因此,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活生生的人,在接受教育之前必然对整个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思考、计划和期待。他们会在头脑中预想着自己期望的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并且渴望这种教育能够促进自己的发展,满足自己的需要,如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发挥主体性与发展个性的需要等。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受期待”。可见,人会产生逆反心理关键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己的“接受期待”。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因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等不契合他们的“接受期待”而产生的与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包含逆反行为意向的心理状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其一,消极影响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阻碍着受教育者成长、成才 。“要改变一般人的劳动力,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創新能力。”可见,后天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阻碍着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正常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受教育者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弱化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减弱了受教育者情绪自控能力,使他们经常处于冷漠、偏执、叛逆、多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中,从而抵制或排斥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阻碍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影响教育信息的正常传递,阻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弱化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减弱了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打击了部分教育者的信心和职业认同感,因为有些教育者认为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并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还是对他(她)本人的不满和冒犯,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自己选错了职业。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二,积极影响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个体主体性和独特性构成。其结构内容是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是个性主体性的表现内容……而独特性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4]一般而言,人的自主性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自强,善于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调节;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人的创造性表现为人具有批判精神,追求标新立异,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人的独特性是指个人与他人区别,这种区别是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就是在受教育者的好奇心、好胜心、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等情感体验的支配下与教育者和常态教育要求对着干,以求标新立异、独立自强、突出自我。因此,这种逆反心理可以促进受教育者独立思维、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品质,有利于促使受教育者从顺从依赖走向独立自主,从而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形成。马克思说过 “人始终是主体”。这表明,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5]人的主体性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为我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就是要把以往“主体——客体”灌输型教育模式转化为“主体——主体”民主型教育模式,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能动的、独立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培养他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就是表达受教育者对“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灌输型教育模式的不满和希望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拥有与教育者平等的地位,享有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的愿望。这对于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在关联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首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联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人学是专门研究‘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理论。”[6]他们都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真正实现,也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更大发展。”[7]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自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再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并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下,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版,第1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02页。

[3]转引自章竟:《辩证唯物主义才能观的奠基者》,《新视野》,1998年第6期,第26页。

[4]万光侠等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219-220页。

[5]陶富源:《终极关怀论:人的哲学之悟》,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19页。

[6]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7]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作者:嵇恩华 叶厚明

上一篇:个人德育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网络保险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