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两者不加区分的混用致使两者的关系模糊,严重制约了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相关研究的积极推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1:

青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在我国传统教育过程中,青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一直都是重点问题。而在当下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该点问题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从而目前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就青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青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引言:在当下时代中,由于心理压力以及人际交往等问题,从而导致青年心理上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为了促使青年朋友能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其进行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培养教育是很关键。

一、当代青年主要心理问题探讨

1.心理压力问题

在当下青年的学习或者是生活中,不免会遇到很多的压力,而最具影响力的压力来源无非就是学业以及人际压力。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对青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当青年没有达到家长或者是教师的期望值时,大多数情况下就会加大对青年的压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压力得不到释放,自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

2.学习适应问题

青年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学习适应问题。每个青年的学习基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自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然而教师并没有对该点问题形成高度的重视,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更是对学生的关心度直接下降,最终不仅导致青年的心理上有着很多的问题存在,而且更是不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

3.人际交往问题

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人的交往。不管是与同性之间的交往还是异性,甚至是亲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不注意其中的隐形问题,那么极易造成青年心理上的诸多问题。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1.专题训练模式及实施策略

为了促使青年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心理素质,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其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活动。从培养青年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问题为出发点,将训练活动可以氛围多个环节进行,比如说学会适应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等。根据青年心理品质形成由内到外的渐进过程,将青年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总结为判断鉴别、训练策略以及反思体验等基本实施策略。从而通过有效的训练活动,一方面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心理迈向健康的发展方向,达到较强的适应生活、人际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另一方面,对青年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培养训练,符合当下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不仅能够促使青年健康的成长,而且更能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加班人。

2.学科渗透模式及实施策略

在青年接受教育过程中,利用学科课程具有的心理素质教育功能,不仅可以减轻青年的学习负担,而且更难促使青年更好的进行全面的学习。以青年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为基础,针对不同青年的心理个性,构建与青年相吻合的教育模式。青年时期的朋友,心理上难免会有自身的个性,而为了促使青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心里素质教育范围能够覆盖大多数青年,就应该根据青年的年龄特征,实施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青年有效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培养青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3.计算机辅助模式及实施策略

在当今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青年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少不了计算机的存在。而借助计算机工具,对青年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不仅能够培养青年正常的智能、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更能激发起青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应用计算机进行青年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从认知以及行为两方面出发,为青年构建情景化的教育环境,吸引青年能够投入到该项目当中。最终通过情境模拟,认知导向以及总结反思等过程,有效引导青年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素质。

4.家校合作模式及实施策略

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青年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心理的发展情况,大多数来源于家庭。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青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对家庭这一角色形成高度的重视。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某一方面,都应该与家庭进行密切的合作,从不同层面展开合作交流活动。比如说,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年,学校可以定期与青年家长进行交谈会议,主要围绕青年近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为主,交流该时期下青年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青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今由于心理压力、青年学习适应问题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影响,青年的心理上极易出现各种问题。然而,当青年心理上存在问题时,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是极易导致青年形成不正確的价值观。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青年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展开的详细的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景进,张大均,王金良,冀巧玲.( 2015).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情绪调节困难状况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6(4),390-394.

[2]张大均,王鑫强.( 2012).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关系: 内涵结构分析.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38 (3),24 - 29

[3]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14).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3),56-6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15(1).

[5]张海钟.心理健康是不能教育的———兼评“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逻辑问题 .当代教育论坛, 2014 ,(1):56 -59

作者:梁彩金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2: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两者不加区分的混用致使两者的关系模糊,严重制约了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相关研究的积极推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二者的实质关系,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是稳定的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两者在内涵结构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在功能关系上存在着密切但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弄清二者关系,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且是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文献标识码:A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对心理健康内涵结构的探索,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消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和完全心理健康三个取向阶段(参见图1)。

消极心理健康取向阶段,也称病理学取向(pathogenic approach)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者们由于受早期“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健康观的影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疾病的消除”,即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健康。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人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单维的结构,即心理疾病的有或无,主要以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PTH)为指标,涉及内化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和外化性障碍(如行为障碍)两方面,以DSM作为心理诊断标准。后来,研究者们对心理健康中精神病理学的过多关注逐渐产生了质疑,并将基于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健康称为消极心理健康。即如果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也仍可能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躯壳,这样的人至多可以说是消极的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健康阶段,也称有益健康取向(salutogenic approach)阶段。研究者Jahoda率先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将其与“消极心理健康”作相对区分,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可以被视为人格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后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进一步将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健康的指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强调心理健康的积极面。如在Keyes等人的研究中,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就直接被操作性定义为幸福感(包括情感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个方面)。

完全心理健康阶段,也称完全状态取向(whole state approach)阶段。这是心理健康内涵结构研究的新阶段,是对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单维片面强调的超越。该阶段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不仅仅是拥有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而是一种两者结合的完全状态,包括心理疾病的缺失和高主观幸福感的存在。其实证研究也表明积极心理健康和消极心理健康(即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症状)作为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结构,是一对统一体口。我国的学者们也提出了类似的学术思想,如认为“心理健康应当是一种完好的状态”,“既是一种适应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包含适应与发展两个方面。其中“适应”与心理疾病的缺乏相似,而“发展”则与积极心理状态相似。

综合上述可以发现,不管是在早期还是目前,不管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怎么变化,心理健康的本质都是一种心理状态。

三、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

随着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状态表现,而且还有其内部本质特征,即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部本质特征。

(一)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素质亦是由“心理”和“素质”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分析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首先应分析素质的概念及其本质。

我们对已有素质概念的内涵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素质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其本质是一种品质(特质)或特性。它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其中生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起基础作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表现为有机体生理上的特征;而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起中介和核心作用,表现为有机体的心理特性(亦称心理品质),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居于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既反映这两种素质发展的水平,又制约这两种素质的发展;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结构的表现层次,主要由人的后天环境所决定,主要表现为人的文化、道德修养等方面,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行为密切相关。同时,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特定身体素质和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就是体质,而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个体特征或特质(参见图2)。实际上,这里所讲的“体质”、“个体特征或特质”也类似于我们讲的“素质”。

(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素质概念是我国学者们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本土化学术概念,目前已有得到西方学界认可的专业英文术语“Psycho—logical Suzhi”。我国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概念大致经历了“忽视一认同一重视”这么一个过程。近十几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如沈德立、张大均、王极盛、燕国材、郑希付、冯正直等对心理素质概念进行了探讨,尤其我们西南大学(含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研究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在该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关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我们基于对现代素质涵义的思考,参考列昂捷夫关于人不同心理水平的研究和维果斯基关于高级心理机能的理论,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的基础上,概括提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具体化为22种成分,并可通过编制的典型行为问卷来测量。从结构——功能角度看,心理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其中内容要素包括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而功能价值就是以内容要素为基础衍生形成的适应性(或叫适应能力)。具体来说,认知品质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个性品质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操作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要素的动力成分。适应性是个体在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据此,通过从结构一功能角度的总结和归纳,可认为心理素质的内部关系结构模型图示如下(参见图3)。

尽管各学者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理解有所出入,但综合分析后可以发现有两点比较一致:一是绝大部分学者都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这与心理健康的本质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有根本区别的;二是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心理素质包含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提出的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较好地概括和整合了众多学者的共同核心观点,在本领域中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力量,后来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的探讨也基本是在此基础上或保持或放大或缩小外延等。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一个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

四、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前面的论述也表明“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究竟是什么关系?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即心理素质是其心理结构的核心层,是心理活动之本(起支配作用),而心理健康是其心理结构的状态层(表层或外显层),是一定心理素质的状态反映(标)。具体来说,心理素质是人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品质,而心理问题则是受心理素质支配的、消极的、负性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易处于不健康状态,健全心理素质的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郑希付等人也认同此观点。

王金平认为心理健康程度是指人的心理卫生水平的高低,是一种现实的心理状态,与他的需要满足程度、生活经历有关;而心理素质的高低表明了个体人格的强度和力量,是一个人的人格潜能,其高低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无关,而在于能够承受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程度,两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却并不是一回事。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越高,他的心理就越健康;但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却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这与沃建中认为的“有的学生即使没有心理问题,但心理素质也不高,如承受挫折的能力、独立性、自信性、冒险性、合作性较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或心理问题)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

张海钟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为了适应和改造环境,实现自己的潜能,促进人类进步而发展和培养起来的一簇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是心理机能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在适应基础上释放自己的潜能反作用于环境的状态,两者存在品质与状态的本质区别。“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是不能教的,必须通过干预品质来提高心理健康。”

综合上面各位学者的观点,基本趋同的认识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也发现学者们对两者关系的具体论述仍存在分歧。结合前面内涵结构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层面去揭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基本关系。

首先,从心理素质的功能角度来看,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它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较心理素质不健全且水平低的人的较高,这种心理健康水平的优势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明显地保持。在纵向发展的多层线性模型中,则体现为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截距效应(即直接效应)显著。如已有研究发现,心理素质及其各个维度与SCL-90量表及其10个因子间都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最近我们的一项关于心理韧性(与心理素质比较相似的一个概念对生活满意度(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两年追踪研究进一步发现,首次测试时心理韧性较高的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两年后其生活满意度也还显著较高。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调节效应则表现为保护效应,即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能较好地抵御、调节和缓冲学业压力、考试失败、父母离异等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能较好地主动汲取社会支持等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积极的外在保护系统,维护个体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纵向发展的多层线性模型中,则体现为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斜率效应(即调节效应)显著。

其次,从心理健康的功能角度来看,个体较长时间拥有的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心理素质的健全且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重要外显标志之一。不过,虽然心理健康状态的持续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素质的健全且水平高,但这并非完全一致的,如某些在“温室”的个体虽然也持续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其心理素质不一定健全且水平高,其心理健康状态持续良好可能仅仅只与其持续的外部保护系统有关,这就引出了下面关于两者联系的探讨。

再次,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但两者并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即如前面所述心理健康状态好虽然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重要外在表现,但不等于心理健康状态好的个体就一定拥有健全且水平高的心理素质。同样,除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外,心理健康还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心理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后而采取的具体应对方式等影响,因此个体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也不能完全确保个体当前的心理健康。不过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个体即使暂时会出现心理健康状态不良,但更有可能主动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较容易克服心理障碍,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即达到罗杰斯所主张的“实现趋向”。可见,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责任编辑 曹莉

作者:张大均 王鑫强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3:

国内消防员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以国内消防员心理健康研究文献为对象,试图从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消防员心理健康相关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关于消防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做一个回顾性综述,阐释当今研究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消防员心理健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国消防员心机健康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消防员:心理健康;综述

消防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消防员承担着国家消灭火灾、抢救灾害等重要工作,是灭火的主力军。消防员不仅要具有强健身体、过硬的业务本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防员的心理健康不僅关系到消防员本人的身心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其战斗力及我国消防安全事业,关注消防员心理健康是我国建立健康中国目标的应有之义。

一、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关于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学者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测试,得出的结果大概有以下三种:

李琰琰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张睿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均表明消防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地方群体和军人群体,但存在群体及个体差异。

丁玮采用SCL-90对某消防部队80名官兵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测查人员各项因子分和总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

张万英采用SCL-90对某地区的147名消防官兵进行调查测试,结果发现该地区消防官兵在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显示被调查的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付丽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发现所测被试焦虑症状达到92.68%,有抑郁倾向的达到77.5%,其中严重抑郁倾向的达到25%。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目前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综上研究得出,目前关于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研究中,大多数测量结果表明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常人及军人群体较好,但也有少数测量结果表明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常人及军人群体无显著差异或者令人堪忧。可见,目前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在测量结果本身存在不一致性。

二、消防员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研究消防员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为消防员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提供了依据及可采用的方法,是提高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必经步骤。目前,国内学者非常重视,纷纷关注消防员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尝试分析产生的原因。

包志亮认为消防战士容易形成适应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其原因有:相对封闭的警营环境、青年士兵的个性特征、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外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郑亦璟将消防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适应心理问题、恐惧心理问题、自卑心理问题、性心理问题;将原因归纳为: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社会的不良之风、特殊人格特征、个体的应对策略、消防部队特殊的工作环境。姜大宁认为消防员常见心理问题有:焦虑心理、失落心理、抑郁心理、自卑心理;并认为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身心负荷过重、任务压力过大、管教方法不当、休闲放松不妥。赖超认为消防员常见心理问题为:急躁心理、恐惧心理、紧张心理。

综合现有研究发现,消防官兵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恐惧心理、自卑心理、急躁、紧张、挫折、自我安全与麻痹、适应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个性特征、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人格特征、个体的应对策略等个人因素,也有相对封闭的警营环境、管教方法不当、休闲放松方式不妥等环境因素。

三、消防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一定的研究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社会调查或实验,收集相关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相对于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关于消防员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主要有:

宋之杰等通过调查研究了消防官兵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杨璐等通过调查,研究了北京市基层消防官兵职业压力现状及其原因。杨平波等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张睿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消防部队消防学员A型行为特点及消防部队军校学员情绪管理的特点。何锋等通过建立和分析心理素质结构模型,得到了一线消防员心理素质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因素。魏娴采用工作投入相关测量问卷,对消防官兵工作倦怠进行测量。

四、总结与展望

消防员心理健康研究在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与努力探索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使我们对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未来消防员心理健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疑点与不足,比如,测量结果本身的不一致性,而且,

(下转第19页)(上接第16页)

很多学者也结合实践经验对消防员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主观猜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的测量结果与实践经验存在矛盾之处。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为推动国内消防员心理健康的发展,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被试数量,从样本的数量及代表性的角度提高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通过改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切入点,多角度、多方法进行研究,为相互论证提供可能,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及效度。

丰富研究主题,通过研究影响消防员心理健康的各个因素,共同推动消防员心理健康的整体研究,提升消防员心理健康的整体状态。

参考文献:

李琰琰,马杰.全国消防员16PF常模标定及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

张睿.某消防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28(6).

丁玮,张吉星.某部消防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5(3).

张万英.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付丽秋.消防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J].消防管理研究,2017,36(9).

包志亮,李洋.浅谈消防战士心理障碍及调适[J].传承,2008,(11).

郑亦璟.消防官兵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3).

姜大宁.一线消防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8.

赖超.消防灭火救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7,(05).

林佳蕙.当代消防官兵心理问题研究[J].才智,2013,(36).

宋之杰,田知博.消防官兵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8).

杨璐,达林祖.北京市基层消防官兵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的调研[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10).

杨平波,李彬.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J].健康教育,2017.

张睿.消防部队军校学员A型行为特点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6).

张睿.消防员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实测与应用分析.[J].理论观察,2016.

何锋,朱迎.一线消防员心理素质结构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

魏娴.新疆消防官兵工作投入与倦怠的分析[J].新疆医学,2016.

范茂魁,杨千红,冯时进,赵春梅,普娟娟.2005-2013年美国消防员殉职情况分析及启示[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

作者简介:

李焕珠(1981.3—)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作者:李焕珠

上一篇:法官职业精神演讲稿下一篇:企业文化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