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讲课有感

2023-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听名师讲课有感

听名师讲课有感

本文摘要:开始上课了,一个动人的配乐故事一下子把我吸引了,优美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动听的诗一般的讲解,给我们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将青春的旋律,生命的善待,事业的执着融为一体,“为鲜活的生命奠基”,这是许多人对窦桂梅老师的评价,也是窦老师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

XX年3月20日上午,我有幸在太原师范行知礼堂里听了窦老师指教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开始上课了,一个动人的配乐故事一下子把我吸引了,优美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动听的诗一般的讲解,给我们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课上窦老师不时引导学生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亲爱的孩子们,猜猜看,儿子见到爸爸会说什么?”(“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就这么一句话,在文中不同场景中重复了五次,而爸爸就在火车行最多人的时候也说了“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窦老师曾多次反复出现焦尼和爸爸这一天的相聚场面,引导孩子从色彩‘构图形状、道具(围巾)展开大胆想象……最后在窦老师深刻内涵的引领之下,同学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在教学中他不断的引领学生走进她的“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教学主题中,也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时间悄无声息地走过,一堂精彩的课就这样悄悄地结束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也亲身感受到窦老师简单的课堂带给我丰富的感动。

课后,我们又倾听了窦老师的讲座《三超越式教学》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他讲座时,不但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而且风趣、幽默,吸引了每一位听众的注意力,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而且更多的是收获,从中我明白了教学要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窦老师还提出“三个一” 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这三个一就像三个相转的大齿轮,一个也不能少。在窦老师所在学校低段学生每次拿起笔都要先读儿歌(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才开始写字,可见对于握笔写字的重视。

不管听窦老师的课还是讲座,都让我体会到了课堂需要老师的激情,需要用老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用老师的激情来浸润学生的情感。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

此次太原学习,我明白了:简单的东西有时并不是就不好,今后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将尽量避免去让学生华而不实和弄虚作假,煽情过了份,那就是做作了。

我还明白了,应该继续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对他们写字的指导上,我可不希望学生把“楚中天”写成了“林蛋大”,即使不能像清华附小的小孩子那样,每逢写字前都要唱儿歌,但也要努力做到坐姿端正、执笔正确。

至少,我更加懂得了,人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本来面目,当我们的心变得不再纯洁,当我们开始习惯于懊恼和抱怨,我们得像狄姆学习,学习他乐观的心态,学习他用简单的表达去赢得丰富的感动。

让我们共同向窦老师学习,让教师的微笑唤起学生的微笑,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

第2篇:听名师讲课有感

尊道小学

施清双 2015年秋季

本学期很荣幸聆听三位名师的三节数学课,他们是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首席专家、泉州师院尊道附小校长苏明强老师执教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厦门华昌小学教导主任、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李培芳老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执教六年级《圆的认识》。听了他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上课是如此的朴实、真实,没有华丽的课件,也没有什么花样,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功底和细致的讲解。课堂上幽默风趣,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紧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深深地打动着孩子的心,善于抓住课堂上有效的生成,灵活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他们那幽默大气的风格让每一位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使干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听名师讲课简直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听了许贻亮老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是一节“素材少亮点多”的精彩课。简洁到只用墨子中的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展开,由“一中”到“同长”环环相扣并及时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对圆的认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学生一步步推向数学思维的高度。他仅仅有一根粉笔,平常生活随时可得的一个光盘、一个茶叶罐、一张纸片,一把尺子,将《圆的认识》演绎得生动、灵动而精彩,让我深深感动:数学也如此美丽。

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老师,不得不感慨,后生可畏,不可小觑。同时也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自己的课堂能呈现什么给孩子们?自己是否能熟练运用教学技术,有效地辅助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精彩的课堂背后,一定充满着教师在教材研究、教法钻研、课例反思等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足见名师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堪的教学艺术。有学习必有收获,每一次听课,每一次学习,点点滴滴累积着,也已心满意足了。学无止境,今后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学习,让数学课堂绽放新的活力。

第3篇:读《听名师讲课》有感

假期里,我读了雷玲主编的《听名师讲课》一书,书中一个个课堂实录,一篇篇精彩点评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生活对教育的深情,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精彩的教学设计,独到的人格魅力,让我心潮澎湃,重新涌动了对教育的热情,现将阅读中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敢于创造,不断创新,突破教学的瓶颈。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教授在《名师成长与教育创新》中说:‚创新是名师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名师成长的源泉;名师是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每一篇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都凝聚着名师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他们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践行。如江苏省苏州市平望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钱坤南老师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就让学生不但感知到了物体当中的平面,而且还感知物体中的曲面,充分丰富了学生认知的表象,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江苏名师王俊在上《交换律》一课时,打破了教材‚先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框框,创造性地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两个内容放在一节课里进行探究。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后,他放手让学生自已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来探索乘法交换律,并提出交换律在减法、除法中是否也同样适用的猜想进行验证,亲身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应用‛一系列再创造过程,学生不仅学了知识,重要的是学了方法。

二、精心设计,巧妙激趣,让课堂生动有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为了将数学知识

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名师们率先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林良富校长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当学生汇报完圆柱‚高‛的有关知识后,林校长不失时机地问道:‚日光灯管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表述?‛一学生站起来说:‚人们常用‘长’来表述。‛林校长又问道:‚一元硬币也可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那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说呢?‛一学生答道:‚人们通常说成‘厚’。‛这时,所有学生兴致都很高,林校长接着问道:‚我们有些同学家里挖的水井同样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人们又怎样说它的‘高’呢?‛学生们迫不及待地齐答:‚深——‛……这看似不起眼的三问三答,虽然平淡无奇,却又是一般人所难以想到的。它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一方面使学生脑海中圆柱体的表象更为丰富,同时也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打下了很好的伏笔。

三、注重细节和实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名师总是能够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细心地启发、热心地赞扬,并已成为一种习惯行为。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答对了,有热情的激励;即使答错题,也能体面地坐下,并且每一个问题都能有正确的归因和评价。如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的《手能帮我学数学》一课,充分让学生利用手这个资源,探索出‚手指数—1=间隔数‛这样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如植树问题、锯木头问题、钟打点以及上楼梯数台阶的问题。柏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学生演示时他笑着说:‚你看,他又上手了。‛学生还说出了能用手背乘法口诀、学长度单位 、记年月日,还能学音乐五线谱,柏老师马上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以后上了初中还能学物理,高中学数学,可见手有很大的用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虽然与数学并不相关,但柏老师却能够用欣赏的眼光

对待每个学生,并依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相机诱导,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想象他们将来的不同发展。

总之,名师是一棵大树,他们根深粗壮、枝繁叶茂,任凭风雨,依然坚不可摧,以自己的力量影响着教育事业。仰望名师,倚靠名师,学习名师,我们青年教师应该从摹仿和借鉴开始,努力超越自己、超越名师,也争取早日成长为一棵‚能改善一方环境、枝叶间闪动精彩‛的大树!

第4篇:听名师讲课学习心得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于暑假观看了由孙双金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聆听了他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使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激情评价:不吝啬的鼓励!

孙双金老师在跟孩子们进行课前交流时,仍从姓名入手,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课堂实录相似。我想:嗨,孙老师又来这招!呵呵,其实并非如此,孙老师自有新招。他为举手介绍自己的孩子一一说名解姓,引经据典,“子曰”不断,逗得孩子佩服不已,继而哈哈大笑。席间他豪情万丈地对一个孩子说:“全世界就一个你,勇睿!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试问这孩子如何不会被孙老师激励得信心倍增?全世界就一个你!这声鼓励,也震撼了我!

孙老师的妙语评价处处显现:水平显现出来了啊!你太有才了!这是阅读能力高低的体现!你有研究生的水平,了不起!这是博士后的水平啊!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猜错的表扬!没关系,孙老师上课很自由的啊!让我看看你的眼睛,好一双漂亮的丹凤眼!

脉络清晰:渗透读文的方法,授之以渔。

孙老师的《老人与海鸥》课堂流程异常清晰,没有过多的导入,没有精彩的课件,是一堂扎实纯粹的语文课。课中处处体现着读文方法的渗透:

1、理清文路:用一个字概括这几段的内容;

2、读懂文题:试着把题目补充完整;

3、找准文眼: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4、感受文采:走进字里行间去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情义”;

5、抒写感悟: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你看„„

读写结合,面面俱到。遗憾的是没有准备一台摄像机,好把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录下来,回去慢慢品味,慢慢消化。

课外拓展:丰富课内知识。

孙老师在后面的讲座中,把小学教育比作孩子们“知识大烧杯”里的“大石块”,主张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给孩子们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营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仅在课前谈话时大量引用《论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处处见缝插针地为孩子们丰富人文知识。讲到“情义”,他激情飞扬地讲“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义代表关羽;讲到老人对海鸥的爱,他为孩子讲述课外“老人喂海鸥”的真实故事;讲到文中老人的身世,他语重心长地为孩子们讲文革的历史„„我深感惭愧:不拘泥于课本,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更多,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呀!

以情动人:填充文章的空白处。

在文章最动人的部分,孙老师让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联想:假如你能听懂海鸥的语言,你觉得它们在说什么呢?假如你懂海鸥的心情,它们在想什么呢?孩子们的话感人至深:爸爸,这些天你到哪儿去啦?你怎么不给我们喂食了?你怎么不说话了呀?父亲啊父亲,你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你让我们怎么办啊?

在最后的小练笔环节,孙老师以续写文章来填充空白: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你看„„孩子们直抒胸臆,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动,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妙趣横生:用耐心、幽默化解错误。

如果你认为《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基调因为感人而沉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孙老师的语文课堂里,可是笑声不断的!当一个孩子把“侧耳一听”读成“则耳一听”时,孙老师没有简单粗暴地直接纠正,而是妙语化解:“耳朵怎么能‘则’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个孩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人“唤海鸥”的那一段,孙老师抓住文中老人的“地方话”,请孩子们用长沙话叫一叫海鸥的名字。开始孩子们都还不好意思,在孙老师的鼓励下,一声声长沙方言版的“红嘴”、“独脚”被孩子们叫得抑扬顿挫。文章还没读完呢,孩子们和后面听课的老师们早已笑做了一团。

总之,这次观看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吃透教材,摸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听名师讲课,

学名师教学,做教学名师。

第5篇: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杨翠花 2013年3月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2013年3月23——24日,这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大课堂”的讲课说课活动,使我深受震撼,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再次得以体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名师的语文课堂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在每节课堂里,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智慧飞扬,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他们精彩的导语,无痕的过渡,真诚的评价,贯穿始终,无一不是欣赏、赞美、鼓励学生的话语,让人觉得自然、流畅、舒服、轻松。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她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她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会”、“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同时,在她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她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完他们的课后,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课能讲得这样好?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授课内容之所以能够如此丰富,首先在于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把问题阐述得这样全面透彻。其次,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其“勤于思考”的精神。最后,他们的成功还在于其对教学认真的态度,在于其持之以恒的认真与留心,在于其不断努力向前的勇气。 总之,这次的听课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不断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审视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第6篇: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上周,有幸去听赵劲松老师的课,真是感触很深,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了“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现在,回味赵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平行》和数学报告,总的说来,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名师们都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出奇制胜的效果。上课前,赵老师以猜字谜的游戏导入,用甲骨文的“面”字,激发学生仔细用眼观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它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匠心思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它表现出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设计。

(二)教师很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开始时,赵老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并且把几种不同的情况展示给学生看,在赵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己得出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赵老师重视过程、注重体验。

(三)在理解困难的地方,赵老师没有设置陷阱,而是给学生指出来,让他们亲自去体会。比如:在讲“同一平面”的理解时,老师是让学生直接看书,然后,通过一个长方体和两根小棒让学生理解并轻松接受消化。

(四)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能适时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展示课上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个个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老师在讲平行线的画法时,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一边讲一边画,一步一步教给学生。他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寻找方法,一个一个汇报画法,一个一个被同学们推翻驳倒,直到有一个同学用直尺和三角尺一起画时,整个报告厅想起了阵阵掌声,整节课也达到了高潮。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教学过程的推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体现。这些名师就是把自己和学生的智慧充分地挖掘,放大,施展,从而使他们的课生机勃勃。? ?? ??以人为镜,能够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听课、听名师讲座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捷径,听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工作还在继续,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将不断反思,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春天来了教案设计下一篇:毛概教案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