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医学有机化学在线授课的做法与体会

[摘 要] 采用“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分析MOOC在线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在线教学的具体教学建议,并以“MOOC在线课程+腾讯会议+QQ教学群”的在线教学模式为例进行了教学示范。

[关键词] 在线教学;MOOC在线课程;开放式教学;新型冠状病毒

[基金项目] 中南大学教改资助项目(No.2019jy116)

[作者简介] 梁文杰(1967—),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彭红建(1971—),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能源材料的研究;徐 海(1978—),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

[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高校相继推迟了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实施在线教学。中南大学也及时完成了教学可视化平台的建设,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慕课平台和精品共享课程等优质线上资源,在家自主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

其实在线教学并不是新事物,疫前就已在各高校开展[2]。然而,对于在线授课这种教学手段真正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此,如何选择适合教学习惯的在线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之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成为许多高校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MOOC在线课程+腾讯会议+QQ教学群”的模式对医学有机化学的在线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一、疫前在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医学有机化学是中南大学生物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5年开始在爱课程网上开始网上慕课教学,是国家级精品MOOC。近年来,MOOC在线课程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具有学习规模大,学习系统较为完善,并能适当精简教学安排等优势,我们也一直要求学生上网进行MOOC学习,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MOOC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没有成为主要教学手段。

MOOC是先录制好视频然后放到网上,学生自己观看学习。在MOOC的教学视频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讲解的速度相对于实际教学来说比较快,对基本原理、有机反应机理等重要概念主要是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对习题尤其是综合性习题的讲解比较少,这相当于教师做“麦霸”式讲课录播,很难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观看MOOC教学视频的时候无法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部分学生反映看不懂,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线上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医学有机化学的特征是基本概念多,且易混淆;立体化学问题多,且理论性强;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机理多,且非常抽象。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感觉难学且枯燥无味,容易对有机化学课程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很多高校老师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例如,从医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与编排,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辅助资料;改革有机化学的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强学生提交课堂作业和平时作业的兴趣等[3-5],这些教学改革促进了医学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线上授课与实际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视,监测和管控学生的学习行为非常困难。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因此,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线上授课的教学效果。为此,在网上授课开始之前,我们事先将MOOC视频内容中的知识点以及难点整理出内容提纲发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视频中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爱课程网和MOOC在线学习,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观看MOOC视频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我们根据有机化学的课程特色,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每一个章节中,选取一些与课程关键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常识或生命科学中的最新进展,以及一些在医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与有机化学有关的事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讲授立体化学时,可先从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反应停”事件开始引入主体内容;在讲授醛酮的内容时,可穿插介绍我国化学家黄鸣龙的故事等。同时,制作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简单动画,例如,在介绍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时利用这些简单动画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线上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穿插引入教学案例,对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重点阐述,将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中,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课堂互动平台和平板电脑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平板电脑手写笔、截屏等,建立在線课堂与学生学习群之间的联动机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在线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线上授课过程

我们选取“MOOC在线课程+腾讯会议+QQ教学群”的在线教学模式,采用六步在线教学法对医学有机化学进行线上互动直播授课。

1.发布通知和学习材料。通过学校的教学可视化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建立QQ学生学习群,将MOOC教学视频中的知识点及难点、预习测试思考题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预习。

2.组织课堂。下载腾讯会议并注册,在线上授课时通知学生登录。在线上授课开始之前,可事先将课程内容视频链接发到QQ群,上课期间学生只需要登录腾讯会议和QQ群即可,尽量避免授课期间网络拥挤。

3.指导MOOC学习。线上授课开始后,在学生观看MOOC视频的同时使用腾讯会议的屏幕分享同步授课,建立在线课堂与学生学习群之间的联动机制。例如,在学习σ键和π键的内容时,有学生在QQ群提问π键为什么不能自由旋转,很多同学都通过QQ群截屏积极解答,既形象又生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演练和答疑。教学视频结束后,采取在线问题讨论的方式及时将视频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并进行随堂测试,要求学生在线完成,并及时拍照上传。平板电脑手写笔的书写功能可以起到板书的作用,例如,讲授环己烷椅式构象透视式的画法时,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手写笔演示,极大地提高了线上授课效果。

5.作业测试。在教学可视化平台创建测试题,这些测试题可多选些选择题和判断题,教学可视化平台自动批阅。每隔三章再出一套综合性练习题通过QQ群发送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动态关注和指导。课后查看课堂测试、课堂作业和成绩统计,上网回答学生留下的疑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那些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预警。同时,进行课后总结,及时改进线上教学方法。

四、结语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在线授课将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与实际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更加认真细致,备课工作量增大。高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在线教学模式完成在线教学,不断完善在线课程建设,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正确认识与做好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3.

[2]柴晓云,汪亭,金永生,谢斐,张大志,俞世冲.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优化有机化学教学[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4):615-616.

[3]叶玲,谢楠.陈双玲.关于医学有机化学教改的思索[J].医学教育管理,2018(S1):30-33.

[4]彭红建,王微宏,梁文杰,王蔚玲.案例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深化与创新[J].教學考试,2017(11):33-34.

[5]罗一鸣,王微宏,陈国辉,唐瑞仁,李芬芳.生物医学类有机化学及实验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4(7):42-44.

作者:梁文杰 彭红建 徐海

第2篇:动物组织胚胎学的小班授课体会

[摘 要] 以动物组织胚胎学小班授课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小班授课模式的特点,并与大班授课进行比较讨论,深入分析小班授课教学改革的优势,将混合式教学、讨论式、探究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引入小班授课,目的是转换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小班授课;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 2017年“石河子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项”(BL2017045)

[作者简介] 徐春生(1968—),男,安徽庐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祁凤华(通信作者)(1969—),女,新疆石河子人,硕士,高级实验师,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动物组织学主要研究动物组织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包括家畜、家禽等;动物胚胎学主要研究动物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微观形态学部分,前承动物解剖学、动物学的知识,又为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等课程奠定基础。只有了解动物正常状态下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病态下的结构与功能的不同,才能正确掌握疾病发生规律,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作为大一首次学习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2014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进行了审核性评估,其中一项为考核上课情况,专家反馈意见一致认为小班授课效果好,要推广小班授课这种教学模式,希望广大教师尽量开展小班授课。小班授课打破了原有的以大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得到我国高校的普遍认可[1]。本人借此探讨小班授课的体会。

一、传统教学授课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利用讲稿、PPT再加上板书来完成整个课堂教学任务。虽然教师想努力讲好每一堂课,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大学新生第一学期初次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许多学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课程专业名词抽象、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很难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最初的10分钟大家都精力集中听老师授课,时间一长则注意力容易分散,打瞌睡的、玩手机的情况都出现了,这些对周围听课认真的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教师苦口婆心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课堂纪律,但没有太大的效果。传统教学中使用板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果,尤其是字体美观整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板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但认真记笔记的学生仍然较少,很多学生仅仅是在书上做一记号标注出老师讲授的内容,或许是因为教师讲授内容多、速度快,来不及做笔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內容过多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导致学生听课效果不佳。在大班(60多人)和小班(30人)的授课中,这些现象都存在,但小班的听课效果明显好于大班,主要原因是人少时,教师容易关注到每位学生,通过眼神和手势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便于教师管理课堂纪律,这些是大班不易做到的。

二、小班授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近些年,由于不断更新本科生培养方案,动物组织胚胎学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到40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8学时。课时减少而讲授的内容没有减少,因此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线下师生互动研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各章节逻辑关系把理论知识按照知识单元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在线上进行课堂单元知识点的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及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设计,强化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完全融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2,3],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混合式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压力前移,将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4]。采用混合式教学在小班授课具有灵活、可操控性强的特点,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线上批改作业,解疑答惑。而大班授课则不具备上述优势。

三、小班授课与大班授课的比较

小班授课是指单班授课,人数在30人左右,分成5~6组,每组6~5人,其优点是教师可以适时把控课堂[5],依授课进度安排不同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案例式、反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导入和交叉实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授课前将小班进行自由组合,分成5~6个小组,由第一章内容开始,按小组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每个小组预留作业不同,可以避免相互之间抄袭,由小组集体并推荐一名成员上讲台讲解作业答案,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主动性。每章最后一次课,根据章节内容安排一次学习交流活动,由教师布置交流的题目,学生自由选题后分组查找资料,制作PPT,课堂上进行汇报。根据汇报情况,进行点评。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精讲,以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掌握。比如,肌肉组织章节的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内容,可以编成光镜下的特点“骨骼肌纤长又圆,胞核量多扁椭圆,位于肌膜内表面,胞质纵列原纤维,明暗相间带可见,明带暗带各齐对,形成横纹如画卷”的歌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面对抽象晦涩难懂的概念、理论,如骨骼肌纤维的肌丝滑动原理时,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模型,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教学时适时引入案例分析,如由于病原微生物作用,引起皮肤的复层扁平上皮棘层的细胞之间的桥粒连接结构受到破坏,屏障结构破坏而导致皮肤炎症。通过案例分析应用枯燥的理论解释病理现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案例之前要把案例问题先以作业的形式分配给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完成作业,这样听课效果明显。传统教学中,由于大一新生对专业认识不清楚,缺乏明确目标和足够动力,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较低[6],导致注意力易分散,课后自主学习的意识淡,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传统的大班上课中,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很难兼顾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例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2018年开展小班授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近二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小班授课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为考勤+提问+作业。在大班授课时由于人数多,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提问,只能由考勤和作业来考核平时成绩,这样的平时成绩无法准确反映每位学生平时学习的真实情况,致使好学生与差学生无法区分,仅仅通过期末成绩来区分,往往带有偶然性。采用混合式教学,其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公正,能反映出学生平时参与学习的情况及效果。由于小班人数少,批改作业占用时间明显少于大班,小班授课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包括上传教学资源和优化设置。期末考试采取习题库随机抽取试题组卷考试,不划重难点。经过近二年的考核方式改革,期末课程总评优秀率提高到10%以上,不及格率降低至7%。

五、结语

本科教学是大学常抓不懈的工作。随着我校进入“双一流”大学行列,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已经完成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仍需在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涵等方面开展改革与实践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学科及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娟,白云峰,张志刚,等.小班授课模式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28-229.

[2]江路华,张晓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61-62.

[3]张乃丽,马丽娜,熊延连,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对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影响[J].大陆桥视野,2016(24):198.

[4]王龙海,吴鹏,胡光明,等.互联网+背景下的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6):678-680.

[5]王庚,吕晓红,齐秀英,等.系统解剖学小班授课模式的优势和不足[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81-83.

[6]李艳霞,翟红雁.《材料科学基础》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8(5):45-47.

作者:徐春生 祁凤华

第3篇:“山东省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示研讨会”之心得体会

【摘要】 听名师的课,给我的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艺术”,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以她们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以使自己有能力胜任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关键词】 名师;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体会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淄博举行的“山东省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示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全国小语名师杨屹、贺成金、张华宇等大家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现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环环相扣、思路清晰的课堂教学

在他们的课堂上,原有的学习知识时易产生的枯燥、生涩感,顷刻间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如杨屹老师执教的《多彩的夏天》一课,杨老师通过“夏天的多彩、夏天的炎热、夏天的有趣、以及夏天的悠闲”这四个方面,串起了整篇文章。而贺成金老师执教的《半截蜡烛》一课,也是凭借着对小说中的“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主人公在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分析来贯串起了全文。

2 汉字魅力的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积淀

语文,顾名思义“学语、习文”,而贺老师的语文课则体现出了对语文文化品味的足够重视,让我们在听、说、读、写中享受语文所带给我们的趣味。像杨老师借用图形和自己的讲解帮助学生来区别“酒”和“洒”二字;而贺老师则提醒学生重视汉字的基本功“笔顺、结构”等。在当今拼音文字越来越显出其优势的今天,我也赞同贺老师的观点。我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汉字文明历史的国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者,确实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重担。因此,这些小语名师的大语文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重视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字、词教学的加强。

3 借助朗读来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其情感变化

这在每位老师的课上都体现的很明显,尤其是在贺老师的课堂上。我在第一次听贺老师授课时,就深深地被他那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所折服了。这次,有幸能再次聆听他的课,自然是又有一番新的体会与感悟了。在他的课上,老师、学生动情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让我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课堂的存在。老师、学生、以及听者都陶醉在了这浓浓的语文文化之中。

但是,贺老师的朗读指导是有其独特的艺术的,那就是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品析。先是放开学生,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回答,然后再从学生的回答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肆夸张其优点,委婉指出其缺点;并引导其说全面,说准确。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情感来朗读相关的段落。记得当时有位学生在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提到了“斗智斗勇”一词,贺老师马上肯定了这个词语的妙用,并让大家鼓掌以示鼓励,然后又引导她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说清楚,这样,经过老师的两次指导,学生对故事的内容概括地就很严整了。再比如“绝密”一词,学生在贺老师的点拨下,也体会到了其与“秘密”一词的区别及效果,因为“绝密”一词更能体现出蜡烛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性命的休戚相关。再比如“娇气”一词,贺老师仅仅凭借这一个词语就把小杰奎琳的人物形象分析地淋漓尽致,甚至最后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远离战争,沐浴和平。

总之,听名师的课,给我的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艺术”,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以她们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以使自己有能力胜任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收稿日期:2008-01-12

作者:梁 艳

第4篇: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转型,

实现以学定教”研讨会

谢伦英

3月21日,在唐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到重庆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转型,实现以学定教”研讨会的学习。聆听了来自全国名师的杜琳,黄爱华,高众,贲友林,唐彩彬,潘小明,张齐华演绎的经典数学课,心中激动不已。名师们的幽默风趣、激情睿智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给我们呈现了纯天然的原生态课,用自己的课诠释了“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听他们讲课你会不自觉地失去时间观念,好像听多久都不累。真的,听着名师们亲切的声音,看着孩子们快乐的表情,瞬间发现:“哦,原来做数学教师原本可以这样幸福!原来数学竟然这么美,原来数学课堂就是爱的音符与美的旋律的完美结合。”

各位名师通过示范课、讲座、现场辩课等多种形式的研讨为我们诠释了“以学定教”,即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发展,如何让各有差异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教学回归儿童,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抽象的知识转为学生火热的思考,让学习变成探究知识的旅程。接下来谈谈这次重庆学习的收获。

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慧之花开在孩子们的手上。老师们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俗话说:心灵手巧。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杜琳老师执教的《重叠》时,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将在自己充分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展开与同伴的学习分享,实现从“我到新我的循环学习提升。在学生独立思考时,专心记录自己的想法,写完自己所有的想法。小组分享时静悄悄的,并分好工,做好上台分享的准备,杜老师巡视,充分收集叙述材料,抓住有效资源。小组上台分享时声音响亮,各抒己见。这堂课体现了三大亮点:一,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表达的空间和对话空间。二,始终关注学生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三,注重课堂礼仪教学,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二 创设趣味情境,导入数学课堂

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建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有效导入”。本课从认真钻研教材、优化预设与生成、精心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如何增强导入的有效性,真正发挥 “有效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方程的意义》中,黄爱华老师从“=”入手,用双手打比方,左边等于右边,左边和右边相等给“=”重新定位。接着以“编故事”的方式讲述文本中的四幅图,孩子们兴奋的融入了课堂,同时黄老师要求学生在讲述中依次用到“平衡,如果,式子,等式”四个词语,为理解方程的含义打下基础。黄老师用他的智慧与幽默,提问,思考,总结,谱写了一堂精彩的课。

黄爱华老师为我们带来讲座《“大问题”教学微格研修》。讲述了什么是“大问题就”教学,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核心为学生在前,老师在后。黄老师的课和讲座让我感受到:1,根据学生需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导入文本。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教学生活化。

3、整体把握教材,抓好教学核心概念。

三 新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来自南京的贲友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贲老师利用研究单让孩子们在课前独立自主完成,课上以练习纸为主,进行交流讨论,研究学习。老师不教画圆,学生自己用圆规试画,组织学生观察画圆时注意什么,怎样找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在尝试中锻炼了孩子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贲老师让学生通过对待学习内容的研究学习,在小组与全班的交流过程中,分享各自已有的想法,在交流质疑,补充,总结,提炼的过程中,学生丰富各自的已知。贲老师将探索的课堂转型方法展示给我们,新的教学模式更关注于学生,只要给孩子空间,孩子就能还给你精细。

贲老师的课体现出新的理念:1,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正确引导。2,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相

信学生的能力。

贲友林老师的讲座《“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让我收获甚多。他解读了“以学为中心”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教的质量,最终要通过学的质量来反映。“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贲老师出示了女儿的绘画:课上,爸爸高大英俊的站在讲台上挥舞着教鞭,黑板上板书几个方程式,下面坐着的孩子们只见一点点后脑勺,都齐声说到“懂了”。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这只是爸爸的舞台。我感慨,我的课堂是不是应该转型了。

如何“以学为中心”,我的理解为:1课前研究,让学生走在教之前:2课堂互动,充盈学生的“声音’。3 教师之教,服务于学生的学。4,练习设计,针对学生之所需。

四 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重视营造愉快课堂。

通过这几节课我看出每位名师都在向我们传递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看到每位名师都体现了这点――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而是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中,没有借助任何多媒体教学,充满磁性的声音,幽默的语调,时尚的言语,设计的巧妙,给我们传授了一堂愉快的数学课。从生活实际入手:生活中哪儿见过负数?学生列举:电梯的—1层,温度计上—2摄氏度,海拔—65米,卡上欠费-35元。小组内讨论几个负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独立用图表示出来,并解释图意。在互动中,不断的补充,交流,提问,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张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谈到儿子体检身高为—2cm,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完全抛开课堂的束缚,你一言,我一语,想法是五花八门。终于有孩子猜测到是比平均身高矮2厘米。最后张老师以自己的身高为0,为负数的学生起立,负数再见。真实,愉快,魅力,精彩,返璞归真等词语是所有在场老师评价张老师的课堂。

从张老师的课堂中我感悟到:1,语言力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2.营造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3,课中多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五,新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转型

张齐华老师的讲座“《先学后教》教学实践与操作要义”,清楚的写实了南京的课改。张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以及如何落实研究单的制作,学生怎样完成研究单?

1 什么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前,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

2先学后教分为前置研究,组内分享,全班汇报,实践运用4个流程。 3制作“研究单”时体现整合性,研究性,开放性,差异性。

4学生完成研究单时,学生的方法多一点,思考深一点表达异一点,质疑有一点。进行课堂示范,对家长要培训,给孩子多点激励。

5如何组织“组内交流”。建立制度时有仪式,口号,流程,顺序。表到倾听时有指引,注视回应和评判。互动对话时要进行纠正,补充质疑,探究。准备汇报时要排序,有分工,完善,总结。全班汇报时,教师适当引导,介入,阻止,放大,激励。

张老师的讲座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改革的艰难,无论是建立制度,还是组织交流汇报都是一个漫长的实验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才得到同事们的赞同。课堂改变,教育才能改变。课堂改变,学生才能发展。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课改?我认为,

一、 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二、 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三、 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这次学习,感受到了我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模式早已落后,也深感教学改革的任务之艰巨。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次研讨会为我们的课堂转型指明了方向,我会借鉴名师的方法,逐渐改变教学方式,实现“以学定教”。

第5篇: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教师:吴明剑

4月23日、24日是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的日子。我同向华老师、谯胜芳老师、刘高松老师、万伟老师、杨丽凤老师6人到凯里篮球馆观摩了全国名师支玉恒老师、戴建荣老师、吴琳老师的授课。他们精彩的授课艺术、音容笑貌、以及对人生独特的品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时隔近一个月了,但是我感到依然如昨,挥之不去。

支老师是一位大约60岁的老教师,头发已经花白,他上的是五年级课文《生命、生命》和《乡下人家》,他的课上得亲切、沉着、朴实自然,他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我认为这样太好了,我很喜欢他的这种教学风格,因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我有山村人的朴实,山村人的自然。虽说他的课朴实自然,但并不失去光彩,相反依然美不胜收,让你越回味越美,就像小孩子吃糖一样越嚼越甜。通过他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会学到许多的知识,因为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一点疲倦的感觉。在支老师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成了表现优秀的学生,也许在这无形中让学生真正找回了自已的人生价值,自信起来。我真正相信了“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真理,在此我不是贬低自己,我只是想多向名师学习,以他们为偶像,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使我的学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之下变得美好起来。我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生,也相信良好的教师可以改变你的学生,甚至他的一生。

听了支老师上的《生命,生命》一课,我感到了生命多么可贵啊!但是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与柔弱,容易破碎,一个生命体有时为了挽回即将摧残的生命,哪怕见不到一丝曙光,依然不轻易放弃啊!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让我感到生命之可贵,重新感悟人生。支老师的这堂课已经透过了字面,将学生的思想带入了另一种境界,这简直是一堂感悟生命的人生哲学课。 支老师上的第二节是《乡下人家》,这一节上得同样的精彩,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人,你一定会对乡村生活情有独钟。

23日下午戴建荣老师给五年学生上《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戴老师是一个青年教师,性情开朗,周身充满活力,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他的课也上得那么的活泼、开朗。边读诗边做动作,他的身体是那么的灵巧,有点像在表演醉拳,轻重缓急,精妙十分。用不着教师去规定怎么读,学生光看教师的动作、表情已经读得很有节奏。通过戴老师的这一堂课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了。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地充实自己。

吴琳老师是一位女教师,她也上《生命,生命》一课,同样的上得很精彩,这三位教师的课可以相互蓖美。

吴老师建议我们去看一些好书,并向我们推荐一些优秀儿童作品:《爷爷一定有办法》、《寻找失落的一角》、《亲爱的小鱼》、《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一片叶子落下来》等,并说,喜欢读这些书的人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我想这些作品一定是充满爱心,思想内容极好的佳作。她非常希望我们去看,她用特别标准的普通话,特别有感情地给我们读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吴老师是国家级谱通话测试员)边读边投影播放,她自己也陶醉于配乐和动画中。我想吴老师必定是一个多情的人,情感像诗一样的美。也许语文教师有这种性格是很好的。其实读书并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享受,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交上一位好朋友,她会把你带入另外一种境界,把你带到爱的世界里,美的世界里,你爱她有多深,你就了解她有多深。感谢吴老师,在你的影响下,我会更爱读书。

2011年5月12日

第6篇: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白跃利

星期六和星期日,我校所有数学教师到子美小学礼堂听了吴汝萍、曹松峰两位名师的讲课,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光芒;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位名师课后的经验交流。通过认真的聆听和自己的学习,与加上反思、总结,并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吴汝萍教师的课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因循守旧,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能引起我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她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吴汝萍教师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吴老师在上《倍数和因数 》中, 先让学生紧扣乘法算式,一组一组找出12的所有因数,进而引导学生找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然后练习找36的因数,这样由易到难且方法巧妙,学生找得轻松,找得明白,找的欢快。再通过比较几个数的因数,学生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自然数中哪个数因数个数最少,哪个数的因数个数最多,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向学生介绍的神奇而稀少的完美数,学生如同享受了一顿智趣数学大餐。学生认识、验证完美数,既是巩固练习的过程,也是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见证了完美数的神奇之处,彰显了智趣。尤其是学生猜出了第四个完美数是四位数、个位是8,教师说:“看来大家真有当数学家的天分!”学生可谓情趣高涨,智趣飞扬,信心倍增,探究愿望也更强烈。下课后,不少学生围着教师交流,迟迟不愿离去。可谓:课虽尽,趣犹浓。 曹松峰老师的《关注课标变化,领会精神内涵 》,让我们知道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

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扑下身子潜心研读学科课程标准,下大力气钻研教材。对于钻研教材这个教师的规定动作,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首先,读懂教材的全部知识性内容,不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其次,应揣摩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定理、法则、每一道例题、习题、复习题的编排意图,做到对教材的架构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上的轻重缓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至于我行我素,或者是信马由缰。再次,领会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教育内容,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策略,避免牵强附会的空洞说教,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只有在这时,我们才可以说,对教材的钻研做到了“通体透明、神形兼备”,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也才有了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开发教材的基础。 通过对两位名师课堂教学的学习,我了解“名师”, 学习“名师”,感悟“名师”,对教学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而艰辛的。为把新一带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段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民主地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是你们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辛勤的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研讨活动。虽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深深地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 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名师为目标,投身教学,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7篇:听名师宣讲体会

换一种眼光看教育

———听名师教育(学)观心得体会

芹池中学

武永林

3月26日上午,我与学校的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名师教育(学)观宣讲大会。此次宣讲时间虽然不长,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领悟了很多。对于教书育人,我有了很多极为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教师应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学校教育是关爱生命的教育。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的智能都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教育是“育人”,并非“制器”,忘记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种天才,只是我们还怯于或者惰于去发现它。每个人都是能够发出自己光芒的星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启示二:教师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

“承认存在许多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能力,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发展机会。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要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来教育教学才是我们教学的最有效的途径。

启示三: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培养人。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学生,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教育要由“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奴化”走向“对话”。

启示四:教育应该从打造“龙”转向培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教育者应该关注的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而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过去我们的教育是培养“龙”,“龙”是统一规格的“人上人”,“才”是百花齐放的“人中人”,“才”应是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追求,学校教育应该从“寻找适合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寻找适合个体的教育教学模式”过渡。

启示五: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教育并不是让学生片面地发展,而是在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同时,引导他们将自己从事智能强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以及意志品质迁移到其他弱项领域中去。过去我们统一规格的全面发展只能导致全面平庸。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特点地全面发展。

总之,无热忱便无伟大,无智慧便无效率。只要我们用热情和智慧、爱心和责任,真正用心从事教育教学,我们就能从教书育人的职业中体验到创造性工作带来的充实与幸福,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参加名师教育(学)观宣讲大会,我受益匪浅,学教教育要真正体现 “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它一定能为学生健康成长、获得成功搭建 “立体交叉的通道”。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片希望的蓝天,愿新的教育教学观照亮我们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让每一个学生所受的教育多姿多彩!

第8篇:听名师讲座心得

今天有幸听了韦曙林博士主讲的“中国经济超越世界的投资战略选择”,感觉获益良多。博士首先从人的需求与经济的关系去展开话题,阐述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只要有人们生活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机。例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希望减轻工作压力,有度假需求,所以国家为了发展假日经济,设立了黄金周,促进了内需消费,从而发展了国内经济。

博士还深入地剖析了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要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需着发展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与当今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产品,只有做技术含量高,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在国际上才会有竞争力,如中国的丝绸、字画、茶叶、陶瓷----,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民族的精髓,可以以此为桥拓展很多产业产品,如发展茶艺饮食文化,开茶艺馆,又如随着孔子文化的发展和输出,世界各地涌现了许多的孔子学院,这就是以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发展经济,但是我们的产品必须结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得精,做得好,有档次,顾客才会亲睐,如一个茶壶,要做得精致漂亮,顾客才会喜欢。

技术最终与我们每个人结合在一起,由此,我想要在工作,事业上有一番成就,自身必需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生产工人我们要有良好的生产技能、技术,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技术,这些都离不开技术,所以我们每个都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把学好和掌握一门技术作为谋生的工具,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就是我听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学习名师讲座的心得

名师讲座的“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技巧”一课,主要讲了两个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与税收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与涉税的问题。作为会计人员听了这一课,感觉教授讲得非常贴心,所讲的知识非常实用,对我们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授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税种有多少,然后从税务的角度分析影响企业利润的税种有哪些,通过听课使我提高了对税收风险的认识,知道税收风险平时产生于会计核算中,日积月累的税收问题越来越多,大部分的企业经税务机关检查后才发现或暴露其巨在的税收风险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税收政策纷繁复杂,会计人员无法熟知,平时对税收风险无法预知或“视而不见”;二是会计核算中缺乏税收风险意识,没有注意到其中隐藏的税收风险问题,更没有及时的进行风险处理,因此,及时发现税收风险问题,进而及时处理风险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何避免税收风险,降低涉税成本,获取税收最大利益(即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与涉税的问题),是本课的中心内容,教授从税收政策角度围绕着利润表的项目去展开分析有关处理技巧,如收入核算方式与涉税风险、成本费用列支范围与涉税风险、存货的计价方法与涉税风险、所得税核算与涉税风险等处理技巧,当中给我们介绍分析了很多税收政策与会计核算的差异等知识,如对收入的确认,两者条件基本一致,但是确认的时间存在差异,这时候我们应该按税法的规定的时间进行确认核算,不但可以避免涉税风险的而且可能同时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否则有涉税风险,增加涉税成本,给企业造成损失。在讲课过程中,教授用了很多的我们熟知的实际案例分析,如刘晓庆公司偷税案件,王石、马云汶川捐赠风波,使我们便于理解。

总之,听了这节课后,加深了我对会计核算与涉税风险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处理技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销售人员甚至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知识,在工作时或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如何科学地规避涉税风险,有效地控制纳税成本,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9篇: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南苑小学黎保粉

学校领导为了缩短我们新招聘教师的成长周期,提升我们的教学高度,前个周末,特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观摩聆听上级领导精心组织的李青霖名师的讲座,可谓是感受颇多,收获颇大。而面对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提高了,特别是名校名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哪来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和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他的思考也许会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既然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那我们就只能对别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消化。只有让别人的经验成了自己的营养,才能获得丰收的喜悦,也才能让自己的学生更出色,让自己的班级更有特色。

上一篇:质监局局长汇报下一篇:致敬英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