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明礼仪建设

2022-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班级文明礼仪建设

文明礼仪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多种文明礼仪主题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等起到规范作用,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更是提高职业学生综合修养及提升就业竞争力,快速适应就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行为规范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孟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当前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礼仪常识,不懂得温和谦让,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往。讲究个人自由,忽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良好礼仪习惯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一、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文明礼仪”的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1、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辨明行为是非,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每天利用晨读与早会,在班级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在团队活动课上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通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使学生对文明礼仪规范有深入的了解,从自身做起,更加关注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良好习惯养成,夯实文明礼仪的基础。

2、开好《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加深学生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主题班会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班会上主要活动有学生们之间辩论、情景模拟、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展示。通过学生模拟在日常生活中不同角色扮演及语言的描述,让学生们自身讨论哪些语言和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规范学生们的语言与行为,努力营造学生们互相督促,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文明礼仪,促进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通过活动展示规范的文明礼仪,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更具说服力。班级组织“迎宾礼仪”、“升旗礼仪”、“基础礼仪”、“餐桌礼仪”、“课堂礼仪”等情景展示,让学生们落落大方地向全校师生进行各种走姿、站姿、坐姿、手势、握手礼、鞠躬礼等常用礼仪的表演,向全校师生进行礼仪展示及教育,并请其他班级师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文明礼仪在班级的推广。

4、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礼仪养成。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对学校存在的文明情况和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的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让学生增强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同时,在班级评选“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标兵,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修养及就业竞争力,快速适应就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开展礼仪养成教育,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及就业竞争力。在学生就业前开设专门针对就业的礼仪规范教育,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着重强调面试礼仪。利用班会的时间召开招聘模拟会,让学生了解面试中的各种礼仪规范,明确面试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表现自然大方,态度友善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强调在面试中的一些礼仪常识和面试技巧及仪表礼仪(着装、发型等)等。让学生在面试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明白在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处处讲文明、懂礼仪,很好的迎接每一次面试的挑战,快速适应就业发展需求。

三、优化环境、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一部分家长重智轻德,另外,外出打工的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也是导致学生家庭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通过家校联系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明礼仪教育

[2]王俊华 《都市家教月报》 2013(8)

[3]班级管理中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初探

[4]胡云华 刘玺贵 《新课程:上》2013(09)

作者:吕虹

第2篇:文明礼仪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良好的礼仪修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当前我国教师礼仪修养和礼仪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下一代。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师礼仪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G631

礼仪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交往时的某种方式、程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气度等外在的表象方面的规范。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并赋予教师崇高的地位,讲究尊重“天地君亲师”,推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立国之本。育人就要讲礼仪,教师理应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

一、教师礼仪及其特征

教师文明礼仪是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教师礼仪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定的适用对象。与其他礼仪相比,教师礼仪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礼仪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只要你进入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遵守职业礼仪要以职业规范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能随心所欲。良好的礼仪素质是需要许多小的牺牲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师礼仪就更是如此,需要有更多的自我克制、自我牺牲。同时,教师的礼仪素养也将使教师更有魅力、更有力量、带来更大的收获。

2.教师礼仪带有强烈的形象性

职业形象、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而是否遵守教师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违反教师礼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他(她)的功能会被成倍地放大,会影响许多学生.波及广大的青少年,甚至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二、当前教师礼仪现状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现象: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彩色指甲,热衷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还有的教师因学校或个人条件较好而踞高自傲,盛气凌人,严重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

三、教师礼仪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道德水准、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

1.调节作用

教师作为文明公民必须自觉讲究礼仪。教师礼仪不仅能够对教师的社会交际活动有调节作用,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调节作用。我们常听人评价“某教師有涵养”,其实是他能在一些场合很注意分寸,注意用教师礼仪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2.发展作用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包括方方面面,而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是有效地培养高品质的、和谐完整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教师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教师礼仪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3.教育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礼仪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教师“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体现了对该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学校教职工的基本形象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规范,以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形象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校园建设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礼仪素养是礼仪教育成败的关键。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礼仪教师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娴熟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礼仪教师形象好,审美能力强,语言表述风趣,富有人格魅力。有了这样的礼仪教师,才可能促进学校教师的礼仪化,造就一支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际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的教师队伍。

总之,崇尚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响亮音符,文明礼仪反映了一个人素质高低。对教师而言,注重礼仪修养是不可缺的,它是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各方面交往时必须遵循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学校要把教师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加强师德教育相结合,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以教师的文明礼仪示范,全面推进和谐德育的开展。

作者:陈大斌 余应华

第3篇:《诗经》的礼乐文明与当前礼仪文化的建设

摘要: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诗经》;礼仪文化;个人修养;社会公德;和谐社会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这是从古至今社会上人们存身立命的规律。没有礼就没有人的社会立足之地,因而礼仪也就是一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延续的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传统的礼仪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礼仪文化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独特价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从艺术审美上升到社会审美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礼仪,挖掘其具有现实生命力的内容,对于加深现实礼仪的文化底蕴,加强和谐中国的礼仪文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诗经》礼乐文化的反映及其审美价值

周代,礼是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统治阶级把它道德化、规范化,它是维护西周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根本保证,是为宗法制服务的。礼仪形式作为西周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诗经》中有着较为充分的表现。

西周社会的各种礼仪活动,如祭祀、宴飨、朝聘、乡射等,都是与乐和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经》中,《周颂》主要是祭祀的诗,它与乐配合用于祭祀典礼仪式;《大雅》主要是朝聘、宴飨的诗,它与乐配合用于朝聘、宴飨的礼仪活动;《周南》、《召南》等诗与乐配合,用于民间多种礼仪活动中。

《诗经》所表现的礼仪制度和各种典礼仪式较为繁复,有许多已经作为历史陈迹而湮没在了社会发展中。然而还有相当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即使其形式不复存在或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其文化意蕴及其审美价值却已经熔铸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涵。那些湮没于社会发展中的,如许多祭祀、朝聘、会同等礼仪,对我们今天来说,一般只有历史认识意义。这些礼仪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们存在的社会环境,然而其他一些礼仪,尽管其形式、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有些礼仪已经消失,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义却仍然在中华礼仪文化中传承着。前者如礼仪祝颂诗,后者如宴饮诗。

《诗经》中的礼仪祝颂诗是在各种礼仪活动场合上祝颂所用,大多数在《周南》中,如《关雎》、《桃夭》、《樛木》、《螽斯》、《麟之趾》等,《小雅》中也有一些。

《周南•关雎》,《毛诗序》说:“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这是新婚礼仪场合的祝颂诗,情绪热烈,气氛活泼。《桃夭》,也是一首用于婚礼上的祝颂诗,专用于女子出嫁时人们对新娘的赞美和祝愿。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点明诗的主旨:“盖此亦咏新婚诗,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螽斯》,是祝颂子孙众多之福。它以螽斯为喻,祝颂子孙众多,是对新人子孙繁衍,绵延不绝的祝颂词;《麟之趾》,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一首婚礼纳征之诗,而姚际恒、方玉润见解得当。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盖麟为神兽,世不常出。王之子孙亦各非常人,所以兴比而叹美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则称此诗为“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这是在贵族婚礼上咏唱的祝颂结婚多子孙,公族兴旺的乐诗。

《小雅》中的礼仪祝颂诗主要有《天保》、《南山有台》、《鸳鸯》、《斯干》、《车舝》等。

《天保》是“臣致祝于君之词”,臣子祈求苍天神灵恩赐,祝颂君王福禄不竭,万寿无疆。著名的“天保九如”就出于此诗:“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其他,《鸳鸯》是于贵族婚礼上祝颂的乐诗;《斯干》是在宫室落成典礼上的祝颂诗;《车舝》是一首燕乐新婚的诗,诗中表现了贵族男子婚礼举乐、宴客受贺的场面。这些礼仪祝颂诗的内容与今天的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这种礼仪形式却仍然具有生命力,昭示着中华礼仪之邦的精神文明。

《诗经》中的宴饮诗是表现西周社会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一般是以天子宴群臣、诸侯或乡大夫宴宾以及兄弟亲朋故旧的宴饮来表现飨礼、燕礼和乡饮酒礼等礼仪活动。宴饮诗对君臣关系的融洽、兄弟亲朋的和谐、宾主情意的真挚以及美酒肴馔的丰盛给予充分的赞颂。它所赞颂的不是宴饮活动的本身,而是在于和宴饮活动相关的礼仪以及通过这些礼仪体现的德。宴饮活动本身也是“礼”的载体,其政治教化的功能是明显可见的。

《诗经》中的宴饮诗,主要集中在《小雅》中,主要有《鹿鸣》、《蓼萧》、《湛露》、《彤弓》、《桑扈》等。《鹿鸣》,《毛诗序》说是天子“燕群臣嘉宾也”。诗中写出了宴会的盛况,反映出天子以诚意对待贤臣嘉宾,并给予他们隆重的礼遇。而嘉宾则尽其忠心,君臣相处和谐融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表现与兄弟或朋友宴饮的礼仪场面的诗主要有《小雅》中《常棣》、《頍弁》、《伐木》等。《常棣》,是写兄弟宴饮的诗。诗中推崇兄弟的手足骨肉之情,申述了兄弟友爱的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花萼花蒂同出一体进行比兴,说出兄弟之间情同手足的血肉亲缘。《伐木》是一首与朋友故旧宴饮之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它以伐木之时鸟鸣呼唤友声起兴,说到友情的可贵。

二、《诗经》所反映的礼仪文化在当前礼仪建设中的意义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讲究礼仪不仅是行为举止美,仪态美,语言表达美,更是一种综合展现的美,是气质的美,涵养的美,修为的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反映出其文化道德修养的水准。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原则,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中国礼仪讲究的是内炼修养,外树形象,是内外兼修,表里一致。礼仪的核心是诚敬,是道德。“德”是最重要的。而“礼”不过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有重德重行才能把握礼仪的真谛,使自己成为既重内省又重外修的“有礼”人士。

第二,礼仪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体现了社会的道德风尚。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而提倡礼仪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也是以德治国的一种方式。

第三,礼仪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一般在评价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的国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方面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对我们全国人民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具体要求,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我们对《诗经》所体现的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不是附庸风雅,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传承中华礼仪文明的精神实质,为现实服务。

第一,要提倡在现实生活中间的礼仪场合,净化礼仪,彰显文明。《诗经》中的许多礼仪祝颂诗对今天的各种民间礼仪活动有着很好的现实借鉴作所用。如新婚礼仪场合的祝颂,形成一套气氛热烈、喜庆祥和并体现不同社会角色特点的礼仪形式及祝颂载体,远比过分注重取闹、开心以至于导致庸俗尴尬场面出现的某些婚礼场面要好得多。其他的许多祝颂礼仪场合,比如祝颂孩子满月、百天、生日等,都可以借鉴《诗经》中的礼仪加以改造创新,表现文明有礼的祝颂内容。还有,诸如老年人祝寿、结婚纪念、升学庆贺、毕业离别、同学聚会、亲朋重逢等等,都可以因地、因时、因事创新发展一些礼仪。

创新发展礼仪是为了使大家“知礼,懂礼”和“习礼,用礼”。现在有些人,甚至是大学生,践行礼仪、文明礼貌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都还不够。礼仪修养的提升重在“用礼”。当然,还有一些人对礼仪的认识却只停留在表面,内心缺乏深刻认识,还有的人学习礼仪是以商业功利的态度来对待,这也说明了这些人礼仪文化的内在审美价值的缺失。所以我们学习礼仪文化要认识到其审美价值,讲究“内练修养,外树形象”。

第二,传承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文明有利于加强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提升精神文明水平。《诗经》反映的许多社会礼仪对于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都有益处,加强新的礼仪文化建设,可以引导青年人健康地走向社会,步入人生。比如成人礼,是人生重要的礼仪之一。冠礼,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成人礼。它既是行使履行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开始,也是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自我修行的的开始。举行成人礼仪式,对于青年人认清个人与家庭、社会、天下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人的价值追求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知道成人的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知道对自己负责,甚至不知道对父母负责,更谈不上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了。

礼仪不是装饰的外衣,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来自内在气质的外显风度。在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礼仪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而其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则是人的修养和人的品格。当今社会上有些“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享受着优裕的生活却不懂得基本的礼仪与社会责任,为人飞扬跋扈,表现出十分低下的个人品格和修养,“我爸是李刚”的流行语录就是个令人痛心的例子。

礼仪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于国家来说,求国泰民安,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社会礼仪;对于公民来说,求人际和谐,求家庭和睦和个人发展,也需要加强礼仪文明。我们应该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挥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实现其独特价值。

[责任编辑:周来顺]

作者:彭美会

第4篇:文明礼仪班级计划

轻声慢步靠右行初一(2)班实行计划

安静、秩序的学习环境是保证我们学习生活的先决条件,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秩序的楼道环境,让我们从以下几点做起:

1、 上下楼梯靠右行;

2、 不在楼道里追跑打闹;

3、 不在楼梯口停留、聊天;

4、 不要在楼道里使劲跺脚;

5、 上、下楼梯不要太快,不要一次踏两节台阶;

6、 不在楼道里与别人发生冲撞;

7、 不在楼道里大声喧哗、吵闹;

8、 在楼道里看见老师要礼让、问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用实际行动“轻声慢步右行”,营造出一个文明、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初一(2)班2010年10月12日

第5篇:班级“文明礼仪标兵”奖状

举止文明,被评为“班级文明标兵”。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同学在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中,品德高尚、开封县实验小学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日

第6篇:班级“文明礼仪标兵”奖状

举止文明,被评为“班级文明标兵”。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同学在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品德高尚、开封县实验小学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日

第7篇:“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一、活动创建主题:

古人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生活中不管你意不意识到礼仪,懂不懂礼仪,重不重视礼仪,礼仪,无处不在!

当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缺失严重,不知道文明礼仪的行为界定。我们班的学生也同样存在对文明礼仪认识模糊的问题,认识上的模糊直接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不文明。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关键的时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特制定 “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二、活动主要目标:

①使用文明用语。多用“您好”、“请”、“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②见到老师(来宾)时,应主动让行和行礼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③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④同学间相互尊重,不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⑤上课铃响,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迟到要报告。上课发言先举手。老师宣布下课后,学生方可离开教室。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通过知礼、学礼、行礼为内容的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同伴教育,以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为载体。具体如下:

1、4月初出一期创文明礼仪特色班级的黑板报,并利用教室内的每一面墙,让其发挥宣传作用。

2、4月中旬自主查找资料,利用晨会班会,小组合作演讲或讲故事 等多种方式学习文明礼仪基本规范,让文明礼仪常识深入学生的内心。

3、5月初围绕创建主题举行“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

4、5月16日~5月20日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交流讨论。班干部记录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意见。

5、6月初采用“平时互评;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评比”方式。评比出文明礼仪合格的学生,并评出10名“文明小使者”。

2010年3月30日2

第8篇:文明礼仪特色班级活动方案

“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一、活动创建主题:

我班有学生67人,其中不少独生子女。从行为习惯上来看,独生子女的行为由于家庭父母亲的娇生惯养以致他们的行为有些散漫,听不进老师的教诲,比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个人卫生搞不好等等,在礼仪上他们不是很注重。这些情况一度引起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注意、重视。在这次的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改变让我有了以下的感想。

文明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窗口,只有我们每个人自觉提高文明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社会才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才会愉悦。为此,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加强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指出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且让我们的学生讨论怎样去改正、纠正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竞争非常激烈。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读后感的撰写,虽然有的只有短短的只言片语,但是从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文明”的向往。也有的同学也写了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有好多同学都提议把他们所写的内容张贴在教室的一角,以便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从此之后,教室卫生、班级卫生区卫生、学生的文明礼仪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另外,我班通过全班同学公开投票选举的形式,推选出“文明礼仪之星”选出学生心目中的“文明”楷模,给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校园中良好的文明礼仪风气的形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开展活动,促良好习惯养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此我班组织了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口语交际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老师和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不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此活动还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促进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意识,使校园文明意识大大提升。

文明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了使学生真正记住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结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在班级倡议:校园是我家,环

境靠大家。让每位学生都知道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将这样的感受付诸于行动。在公车上,要让座给老、弱、病、残、孕;在亲戚朋友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仪表;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总之,“文明”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改变了我班的风气和面貌,同学们不仅把“文明”体现在简单的口号上,更是成为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在不断学习、不断规范、不断评比的基础上,教师、学生在文明教育上有了更深远的认识,文明素质大大增强,校内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氛围。我们用自己的小手拉起了社会的大手,共同创造文明新风尚。

古人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生活中不管你意不意识到礼仪,懂不懂礼仪,重不重视礼仪,礼仪,无处不在!

当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缺失严重,不知道文明礼仪的行为界定。我们班的学生也同样存在对文明礼仪认识模糊的问题,认识上的模糊直接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不文明。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关键的时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特制定 “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二、活动主要目标:

①使用文明用语。多用“您好”、“请”、“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②见到老师(来宾)时,应主动让行和行礼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③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④同学间相互尊重,不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⑤上课铃响,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迟到要报告。上课发言先举手。老师宣布下课后,学生方可离开教室。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通过知礼、学礼、行礼为内容的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同伴教育,以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为载体。具体如下:

1、4月初出一期创文明礼仪特色班级的黑板报,并利用教室内的每一面墙,让其发挥宣传作用。

2、4月中旬自主查找资料,利用晨会班会,小组合作演讲或讲故事 等多种方式学习文明礼仪基本规范,让文明礼仪常识深入学生的内心。

3、5月初围绕创建主题举行“做文明的我”主题班会。

4、5月16日~5月20日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交流讨论。班干部记录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意见。

5、6月初采用“平时互评;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评比”方式。评比出文明礼仪合格的学生,并评出10名“文明小使者”。2010年3月30日

第9篇: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

为了使学生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现将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日常礼仪训练,引领学生形成习惯

利用班队课、思品课进行动员宣传,传贯彻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并以此为主题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理解《行规》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

1、寓行规训练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常规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我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先开展简单的问好,不讲粗脏话及“整洁一天”等活动,到主动帮助别人,“为他人做一件事”等活动和“大家来评文明生,学文明生”的活动,点深面广,既做到了不知不觉中的提高,又能把《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另外,对个别行为习惯差的“行为问题生”进行严格教育,提高他们的规范意识,以促进全体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2、寓行规训练于各项活动之中

本学期至少要开展五次以上的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开展“我做一天礼仪师范员”等活动、开展“校园中美的寻访”调查活动、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我来画”绘画比赛、开展“文明游戏在课间”活动、开展“与爱同行,文明相伴”主题系列活动、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现问题,树立榜样,找到了可以追赶的方向和目标。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全身地心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行为在不知学觉中趋于规范化。

二、以五个一为切入点,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在活动中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讲究小、细、实。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一句道歉、一次帮助。 “五个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最核心的内容,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三、开展评选“校园小天使”活动。方法:班里评出10名学生为“校园礼仪小天使”,并予以表彰。

班级文明礼仪活动计划

一、活动意义:

“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一民族精神代代传承,为深入贯彻《小学生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文明的行为举止,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系列活动,并定9月份为我校文明礼仪活动月,并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使学生们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人人争当“礼仪之星”,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

3、通过文明礼仪测评活动,全方位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组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班级洋溢文明之风。

三、活动主题 :

学文明礼仪创和谐校园做文明使者

四、活动的主要内容:

1、学习 、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

2、重点治理的内容

1)上下楼梯拥挤推搡,抢道不排队,不右侧通行。

2)校园内高声喧哗,打口哨,发怪音,课间追逐打闹。

3)语言粗俗,恶语伤人,侮辱人格,伤人自尊。

4)遇见老师不问好,看到上级领导或外校老师进教室礼数不到,回答问题扭捏作态,吞吞吐吐或闭口不答。

5)随手乱抛纸片,饮料袋,随处乱扔垃圾及高空抛物等。

6)集会交头接耳,看闲杂书刊,喧哗吃东西,破坏会场卫生。

7)攀爬栏杆,恶作剧,置他人于危险境地。

8)损坏公物,乱泼污水,污损墙壁,浪费粮食,浪费水电,“课桌文化”,损及常青树等。

9)打架、骂人、不团结同学、上网吧;翻越围墙出入校园。

五、活动安排:

1.宣传学习阶段(第二周)

A、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达标要求和《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B、利用晨会、班会、课堂、课余、黑板报等,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C、通过召开家长会、校讯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D、班级内设立固定的文明礼仪宣传阵地。

2.行动实施阶段(第

3、4周)班级结合学校方案,开展有关活动。

(1)利用课堂、晨会、班队对学生“课堂礼仪、行进礼仪、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进行强化训练。

(2)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如课前课后起立,进入办公

室称谓等)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讲身边的礼仪小故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

(4)学生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专题的黑板报,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5)召开文明礼仪主题队会。

(6)平时扎实开展各类文明礼仪教育,如从“坐、站、行”、排队出教室、礼貌用语、行为习惯等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养成文明的举止。

(7)积极开展“文明小书包”、“文明小课桌”活动。倡导少年儿童规范使用自己的小书包、小书桌,拒绝不文明物品进校园,学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椅,爱护自己的课桌椅。

3.考核评比表彰阶段(第5周)

(1)利用《我的文明礼仪评价表》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根据测评得分对达到要求的同学授予本学期“文明礼仪之星”称号。

(3)根据班级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优秀学生。

六、活动总结:

1.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2.在月底表彰文明礼仪之星。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通过此次活动,让全班学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学生的文明意识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我们师生要团结一致,共同行动,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也祝愿我们的学校春意盎然,明天更灿烂。

上一篇:葡萄酒的正确贮藏方法下一篇:四五年级品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