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糖尿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慢性疾病,随时生活水平的提升该病的发病概率相比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还需配合科学的护理方式,来改善整体的预后。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录的98例患者为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将研究结果描述至下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 篇1: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在对糖尿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形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形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需要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对病症的认知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可以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糖尿病;护理

在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属于最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病症类型,在我国中老年群体中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该症属于终身性疾病,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较大。该部分患者的恢复情况不仅和临床用药方案有关,更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存在有联系[1-2]。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更加全面的对自身病症进行认识。本次研究就对健康教育臨床护理路径在该部分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形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形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需要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61—79岁间,对应均值为(68.12±1.38)。而观察组中则存在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60—78岁间,对应均值为(67.56±1.52)。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均遵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为患者讲解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并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在对观察组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干预措施如下:(1)入院时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保障日常生活习惯以及以往治疗方案,是否存在有其他慢性疾病等,促使后续健康教育工作展开的更加具备有针对性。(2)健康教育。因该部分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对于自身病症的特点缺乏有效认知。护理人员则需要结合患者的认知情况采用患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告知患者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以及临床当前对于该症的治疗措施等,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病症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此外,需要耐心为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习惯和血糖控制间的关系,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科学饮食、作息规律。(3)心理干预。在恢复期间,患者出于对自身恢复情况的担忧,多存在有一定的负面心理,主要存在有焦虑、紧张等,护理过程中则需要及时展开对应的心理干预工作,对患者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理面对病症。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者对病症的认知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病症认知情况以百分制进行评估,心理状态则按照SDS量表评估[3]。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则按照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病症认知程度上,观察组为(92.73±2.18),对照组为(82.12±1.47),对比t=9.772,P=0.001<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则为82.50%(33/40),对比X2=8.701,P=0.001<0.05。在心理状态评分上,观察组为(32.17±1.84),对照组则为(36.01±1.55),对比t=6.837,P=0.001<0.05。

3讨论

糖尿病为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症,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极大。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持续优化治疗方案,更需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强化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展开对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患者入院时即展开对应的干预操作,促使患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自身病症的特点进行了解与掌握,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方式,为自身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从本次研究可见,在对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运用,促使患者迅速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徐程英.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6):P.140-140,180.

[2]王春民.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023(008):110-111,114.

[3]翟娜.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4):250.

作者:刘丽 彭程 李征

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 篇2: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慢性疾病,随时生活水平的提升该病的发病概率相比前几年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还需配合科学的护理方式,来改善整体的预后。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录的98例患者为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将研究结果描述至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总计98例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循医院对于糖尿病制定的护理守则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对其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科普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原则,流程实施操作,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并给予患者其生活和心理干预。

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①护理路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收集其基础信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既往发病史等[1]。②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引导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身体的健康,防止感冒、发烧等疾病的出现,同时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2]。③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长、容易反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抚,多与其交流沟通,并引导其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④用药护理。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的反馈并处理。⑤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多进行锻炼,通过增强体质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的血糖情况(FBG以及PBG水平)进行对比。

根据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计算的统计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的FBG以及PBG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92%)较对照组(83.67%)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现代人群的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糖调节的受损,造成空腹血糖调解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继而造成糖尿病的出现[3]。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传统的三多、全身乏力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对眼、肾、心脏、血管等造成进一步的損害,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4]。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通过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来配合治疗,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护理后的FBG以及PBG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说明,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的效果突出,调节了血糖水平,增加了满意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增加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吕桂娇 姬慧琴 张晓莉

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 篇3:

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定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干预价值。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2~2020.8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90例,以健康教育方式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均分例数(n=45),分别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传统健康教育的病例所在组别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2种健康教育方式所呈现出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例血糖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可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不但可提升知识掌握程度,而且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血糖水平;知识掌握程度

糖尿病在临床上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类型极为常见,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特征为血糖水平持续较高,一旦患病需终身治疗,必须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否则疾病一旦进展,会损伤多种系统和器官,比如血管、眼、肾等,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对该健康教育方式的实施价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2~2020.8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基本资料为:男女例数为28/21(例),(65.35±2.65)岁为病例年龄平均值,以46~76岁为该组病例年龄区间;对照组基本资料为:男女例数为26/23(例),(66.08±2.60)岁为病例年龄平均值,以47~77岁为该组病例年龄区间。统计学处理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2组可实现比较。

1.2病例选择与排除标准

病例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年龄在18岁以上。

病例排除标准:肾、肝、心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妊娠期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恶性肿瘤。

1.3方法

对照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为传统健康教育,即口头教育,及时回答患者疑问。而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为健康教育,具体为:(1)入院第1d,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了解,比如生活习惯、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水平等,对注意事项和检查意义进行讲解,并对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发放,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注意查阅。(2)入院第2d,与健康手册内容相结合,对治疗方法、糖尿病危害、糖尿病常识向患者进行讲解,注重讲解患者提出的疑问。(3)入院第3d,实施用药指导,讲解治疗药物知识,对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指导,并告知其应对和处理方法。(4)入院第4~5d,对生活作息合理、良好情绪维护、科学运动、饮食合理对血糖控制的意义进行讲解,对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进行评估。(5)入院第6d,对正常血糖值和血糖监测方法进行讲解,护理人员对方法进行示范,对患者进行指导,对血糖进行自我检测,一直到检测方法正确为止。(6)入院第7d,对自我保健法向患者进行讲解,对风险因素进行主动规避,足部保护要重视,对并发症预防方法进行讲解。

1.4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评价指标为: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为SPSS23.0软件包,t、X2为分别为数据中计量、计数的检验形式,以P<0.05为统计学判断存在意义的标准,表明差异性明显。

2 结果

2.1 对比2组病例教育前后血糖水平

在健康教育之前,2组病例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而在健康之后,相对比于对照组病例,实验组病例血糖水平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表1显示详情。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终身疾病,需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疾病进展进行阻断,对并发症进行预防[2-3]。相关研究表明,传统健康教育比较形式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不足,进而无法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医护人员针对糖尿病护理、康复、质量、监测,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健康内容,护理人员以健康教育路径表为依据,实施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系统性、持续性,保证健康教育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不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较好,而且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明显,患者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也较高,教育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糖尿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可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鄢慧,翁朝凤,張秋镁.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2+5.

[2]王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9):146-147+150.

[3]王发霞.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8):89-90.

(陕西省交通医院内科 陕西西安 710068)

作者:荆莉媛 汪洁

上一篇:劳动保障工作思路(精选2篇)下一篇:云平台安全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