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高血糖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胰岛素缺陷或者是其生物作用受到损害引起的, 也可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使患者长期都血糖水平较高, 对患者的各组织都产生危害, 如血管、神经、肾脏、眼部和心脏, 都会出现功能障碍和慢性损害。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肥胖和疲乏无力, 高血糖严重时“三多一少”情况更为明显, 多见于I型糖尿病, 尤其是酮症酸中毒患者;肥胖和疲乏无力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该研究择取该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 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 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观察组中, 年龄范围为20~74岁, 平均 (47.8±27.5) 岁;男13例, 女13例。对照组中, 年龄范围为22为72岁, 平均 (46.8±26.2) 岁;男15例, 女1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 (1) 一般护理:合理饮食、湿度锻炼, 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2) 并控制血糖水平, 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加强护患沟通,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 (3) 饮食护理:少食多餐, 长期坚持低盐、低胆固醇、低糖饮食, 补充维生素和粗纤维, 戒烟戒酒,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以及运动量补充每日所需营养; (4) 心理干预: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 病程长, 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治疗周期长, 没有治愈方法, 患者容易放弃治疗, 自我管理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为患者提供家庭与社会支持, 提高患者治疗与干预依从性[2]。

1.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测定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 统计出现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并向全部患者发放该院护理部拟定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的入院引导、健康宣教、基础护理、药物与设备管理等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 共50题, 100分制, ≥80分为满意, ≥60分为较满意, 满意度=满意+较满意[3]。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的表达形式为[n (%) ], 并经χ2检验, 计量资料的表达形式为 (±s) , 并经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血糖空腹值为 (5.6±0.4) mmol/L, 餐后2 h血糖数值为 (7.4±0.5) mmol/L, 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糖空腹值为 (10.5±0.3) mmol/L, 餐后2 h血糖 (14.2±0.7) mmol/L, 不良反应6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14例, 较满意11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96.2%;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 较满意9例, 不满意7例, 满意度73.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紊乱疾病,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基本的临床治疗与干预措施[5]。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守饮食控制方案, 在饮食方案搭配方面则要求为患者补充充足的热量, 同时补充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 减少糖分摄入[6]。为了补充维生素, 患者在三餐之间可以进食黄瓜、胡萝卜和西红柿等糖分较少但是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水果蔬菜。脂肪的能量相对较高, 每克脂肪产热量9 kcal。约占总热量的1/4, 一般不超过30%, 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0.8~1 g。动物脂肪主要含的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 而植物油中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居多, 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在摄入脂肪时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避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受教育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帮助患者排解紧张焦虑、抑郁失望等负面情绪[7]。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考虑到糖尿病患者需要频繁使用胰岛素, 一些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 因此加强了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询问并第一时间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8]。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涉及到胰岛素使用和血糖监测两方面内容。胰岛素管理方面, 在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后,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相关体征进行紧密观察, 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乏力心悸、虚汗抽搐等低血糖反应, 发现低血糖迹象立即口服或注射葡萄糖注射液, 并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9]。另一方面, 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定期监测, 胰岛素注射液要求剂量准确, 合理安排注射用药与进餐时间, 进食情况较差患者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干预处理, 并适当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10]。

为预防糖尿病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 加强皮肤清洁, 减少皮肤搔抓, 加强口腔清洁[11]。局部注射之前需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并对消毒室内空气进行紫外线照射, 卧床者定期翻身拍背, 预防压疮、感染和肺炎[12]。

综上所述, 针对糖尿病患者行以护理干预,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该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 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6例, 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14例, 较满意11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96.2%;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 较满意9例, 不满意7例, 满意度7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血糖空腹值为 (5.6±0.4) mmol/L, 餐后2 h血糖数值为 (7.4±0.5) mmol/L, 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糖空腹值为 (10.5±0.3) mmol/L, 餐后2 h血糖 (14.2±0.7) mmol/L, 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程丽红, 贾艳红.优质护理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 (3) :522.

[2] 张金凤.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4) :93-94.

[3] 高雪梅.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3) :148-149.

[4] 韩燕彬, 孙永慧.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 (53) :14-15.

[5] 李颖.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20) :179-180.

[6] 暴青竹.30例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29 (4) :364-366.

[7] 曹燕霞.糖尿病肾病45例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 (6) :689-691.

[8] 黎仁兰.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 (3) :149-150.

[9] 张燕, 徐杨, 刘珂欣, 等.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20) :280-281.

[10] 郭璇.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 (3) :218-219.

[11] 李慧.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12) :234-235.

[12] 何丽芸, 孟桂云, 陈卫星, 等.低血糖生成指数联合低血糖生成负荷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 (5) :347-351.

上一篇:初探高职高专PHP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下一篇:采油队节能标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