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观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闻出版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概念梳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概念适用性,并从主体观、内容观、媒介观、受众观、效果观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的构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传播观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闻传播观管理论文 篇1:

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基本特征

【摘要】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拥有自己的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实践上主要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新闻宣传、新闻舆论活动。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理论性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观;观念结构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新闻观。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开放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闻观。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闻观 “马新观” 现代新闻观 观念结构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7.001

當代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如果以改革开放开启为节点,当代中国可以分为“前当代中国”和“后当代中国”。①与此相应,当代中国新闻学可分为“前当代中国新闻学”和“后当代中国新闻学”。可以说,“当代中国新闻学开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曲折演进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勃兴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1]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色就在于它始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抓住了这个灵魂,也就从根本上理解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实质。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将以“后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为主要参照,以“后当代中国新闻学”为核心基点,对当代中国新闻观的典型特征做出初步分析,目的在于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能的启示。

一、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

当代中国,是在现代意义上真正站起来的中国,是真正开始在现代意义上拥有人类意识、世界意识和中国意识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自身全面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世界结构中国,中国结构世界”的全球化互动中,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全球观和中国观。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当代中国尤其是“后当代中国”,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新闻事业的突飞猛进,也形成了更加明晰、稳定的中国新闻观。

一般意义上说,新闻观是对新闻①根本而系统的看法,但“观”层面的新闻观念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观念,它更加强调对新闻自觉而根本的看法,即更加强调对人与新闻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的自觉而根本的看法,②直接表现为对“新闻是什么”“新闻应该是什么”“新闻为什么人服务”的自觉而根本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来源于诞生在现代社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思想体系,来源于近现代以来中国新闻领域积淀的思想成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新闻事业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总结。因此,在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理解当代中国新闻观的现代性质。

其一,当代中国新闻观是根源于现代新闻业的新闻观,是以现代新闻业产生、演进、成长过程中生成的现代新闻观念为基础因素的新闻观。也就是说,当代中国新闻观是承继现代新闻观念而来的新闻观。对于整体上依然处于现代社会的中国来说,其新闻业的性质是现代新闻业,新闻观自然属于现代性质的新闻观。

新闻需要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人类新闻活动自古有之,但人类自觉的新闻意识、新闻观念孕育、诞生、生长于现代社会的开启、成长过程中。西方现代新闻业的出现和演进,促成了现代新闻观念的逐步成型。③伴随全球现代性的展开,西方现代新闻观念也得到了全球性的扩散和传播。正是在现代性的全球扩张进程中,现代新闻业与现代新闻观念进入中国。进入中国的现代新闻观念,尽管在与中国实际的碰撞中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变异和本土化变形,但一些核心观念还是得到了传扬和延续,④并伴随现代新闻业的艰难演进而或明或暗地存续下来,成为近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重要底色成分。

当代中国新闻领域保持了现代新闻的基本运作机制,主要以机构新闻的方式展开新闻生产传播。尽管在“前当代中国”时期,新闻工作主要以新闻宣传工作的面目存在,并且由于政治运动连绵不断造成了新闻领域的诸多扭曲异化现象,但在社会相对稳定发展时段,新闻生产传播领域总体上仍是认可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现代新闻专业观念、专业原则和规范。⑤至于在“后当代中国”时期,新闻领域对“前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混乱局面展开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恢复确立了新闻本位观念,明确了新闻活动具有自身规律的观念,并对新闻专业观念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进一步将当代中国新闻业转入了现代新闻业的发展正轨,将当代中国新闻观确立为现代性的新闻观念。尽管在“后当代中国”,新闻工作依旧被确立为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新闻的主要功能被定位在宣传和舆论引导上,但也可以明显看到,新闻是所有这些功能目的的限定性手段,被看作前提或基础。因而,当代中国新闻观并不是简单纯粹的宣传观、舆论观,而是新闻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新闻前提设定下的新闻宣传观、新闻舆论观,是在现代新闻观念意义上设定的新闻宣传观或新闻舆论观。把当代中国新闻观仅仅认定为宣传观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利于当代中国新闻业作为现代新闻业的发展。

其二,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要理论资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这些思想在时代性质上属于现代新闻思想。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闻观在思想基因上就具有现代新闻观念的性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的论述。①这些论述在现代中国开启之后(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新闻思想(广义)资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用来指导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基本的思想武器、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正是在理论学习与新闻宣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中国特色的党报思想、党报理论。②当历史演进意义上的现代中国进入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党报思想、党报理论,在新的时代开始进一步转换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党报思想、党报理论,也延续、演变、更新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基本内容。伴随当代中国整体现代化的持续进展,以党报思想、党报理论为基本内容的当代中国新闻观不断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特征、新面貌。对此,后文将专门加以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仅仅是新闻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伟大的新闻活动家、实践家。他们的新闻思想主要不是源于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专门观察分析、思考研究,而是源于对自身报刊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他们的思想具有天然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统一性。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报刊活动,本身就属于现代性的报刊活动,因而他们从中反思、总结出来的新闻思想是典型的现代新闻思想,并且是先进的现代新闻思想。如他们关于新闻出版自由、新闻传播原则、新闻内在规律的论述,关于新闻的功能、新闻的时空性、新闻与现代技术关系、新闻与现实社会各个领域的关系、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关系的论述,以及关于党与党报的关系、党报的特殊性等重要问题的论述,③直到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依然属于现代新闻观念、现代党报观念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新闻观依然高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大旗,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也是对他们独特的现代新闻观念的继承。

其三,当代中国新闻观认可现代新闻观念的一些基本内容,特别是在进入“后当代中国”以来,在互联网造成全新的新闻生产传播格局的大背景下,现代新闻观念在操作层面上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得到了中国新闻领域的普遍认可,并在新闻实践领域获得了比较好的普遍遵守与实行。当下,面对复杂的信息秩序、新闻秩序,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新闻生产传播特别是专业新闻媒体组织、职业新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专业新闻观念、专业新闻水准、专业新闻伦理展开新闻工作,提高新闻的质量和公信力。

源于西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地区)的现代新闻观念,其成熟形态主要表现为专业新闻主义或职业新闻主义意识形态,其强调的核心观念是:新闻媒体组织应该自主独立;新闻传播应该坚守客观理念与方法;新闻要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新闻媒体(职业工作者)要自治自律、坚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这些都是专业新闻主义观念的理想目标。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是在所谓自由民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专业新闻受到了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政治力量、商业力量的严重干扰和影响,新闻媒体很难保持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专业新闻媒体以及职业新闻工作者也不像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坚守专业观念。然而,尽管专业新闻主义日益受到挑战,但专业新闻观念却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当今新兴媒介环境中,专业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传播受到巨大冲击。专业新闻媒体越来越意识到,要想维护专业新闻的权威性、公信力,就必须更加严格地遵守专业新闻观念。④

对于进入后当代阶段的中国来说,改革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各种现代的、晚期现代的(后现代的)西方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文学艺术观念、社会观念等便趁势而入。专业主义新闻观念也随之再次进入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专业主义新闻观念首次进入中国),成为影响“后当代中国”新闻活动的重要观念。另外,随着“后当代中国”经济领域的社会主義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展开,新闻领域“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政策的普遍实行,也内生出诸多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商业化新闻观念。如果再考虑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对社会大众的技术赋能、赋权,可以说,与“前当代中国”相比,当代中国新闻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说,在由各种渐变积聚而成的革命性变化中,在整体的社会现代性展开中,专业新闻要想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赢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普遍且有效的道路、方法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承认新闻活动的特征,遵守新闻活动规律,坚守专业新闻观念,按照专业新闻方式生产传播新闻。在形成此基本共识的背景下,认可现代新闻专业观念并将其吸纳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当代中国新闻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新闻观念,它具有自身的典型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文专论)。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当代中国新闻观,主要吸纳、借鉴的是现代新闻专业观念中的目标价值观,即新闻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社会公众服务,认可并接受了新闻传播的操作观念、规范观念、自律观念,即新闻传播要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及时、公开,新闻职业工作者要遵循新闻职业伦理道德规范。但必须清楚的是,当代中国新闻观不同于源自并成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业主义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明确反对专业主义新闻所坚守的新闻媒体自主观、独立观,明确反对新闻可以独立于政党和政府的观念,只承认媒体组织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认为专业主义新闻所宣称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性质的新闻自主观、独立观是虚伪的,在现实社会中是不真实的、虚假的。

二、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多元新闻观念构成的观念系统

当代中国新闻观是个观念系统,并不是由某种单一的新闻观构成的,而是存在着多元的新闻观,这是一个必须承认的基本事实。新闻观的多元性,不仅意味着新闻观念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意味着不同新闻观之间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合作与矛盾关系。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在不同新闻观之间的互动作用中演进的。多元新闻观的存在,使当代中国新闻观充满了变动更新的活力。

1. 当代中国新闻观在结构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变化的观念系统

在“前当代中国”时期,新闻观是比较单一的,可以在总体上概括为新闻宣传观甚至是宣传新闻观。在大的历史时期上说,在“前当代中国”,新闻缺乏自主独立的地位,主要是为宣传服务的,整个新闻领域缺乏明确的专业新闻观念,只是在社会整体处于相对比较理性平稳的发展时段(往往较短),才显露出专业新闻观念的踪迹。进入“后当代中国”时期,伴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纷繁复杂。时至今日,可以说已形成了一定的新闻观念生态结构。

如果以“后当代中国”为起点,可以将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大致描述为一个基本演进过程(见图1)。

关于这个演进图,需要说明这样几点。其一,新闻观念结构的演进过程,主要是以新闻观念生态自身结构的实际变化为参照做出的,在这样的结构变化背后,自然存在着深层的原因或演变机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揭示这样的机制,但需专门研究。①

其二,观念生态结构图中的小时段划分大致如此:(1)新闻宣传观是“后当代中国”开启时从“前当代中国”继承下来的新闻观,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反思,新闻本位观念受到了重视。②(2)大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由新闻宣传观、专业新闻观和商业新闻观构成的三元新闻观念系统。①(3)21世纪第一个10年结束、第二个10年开启之后,平台媒体、自媒体开始全面勃兴,逐步形成了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新闻观、商业新闻观和其他新闻观(主要指民众个体新闻观和其他组织、机构、群体新闻观)构成的复杂新闻观念系统。这也是当前我国新闻观念的基本生态结构。

其三,实事求是地看,新闻宣传观始终是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导观念、核心观念,也是本土化或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内容,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的。可在21世纪之前,尽管早已存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新闻实践领域也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实际指导观念,但对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并没有形成十分清楚或广泛的认知。直到21世纪初,党和国家有关组织和部门才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明确统一为新闻领域的指导观念,并在新闻领域开展了持久的、规模化的“马新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②从而使“马新观”在整个新闻实践领域、教育领域、研究领域成为耳熟能详的概念。

其四,新闻观总是一定主体的新闻观,不同主体持有不同的主导性新闻观。落实到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情境中,才能阐释清楚不同新闻观的主要持有主体。同一主体会同时持有多种新闻观念,会在不同新闻观之间求得某种平衡,形成不同新闻观念之间的混合结构。这显然是更为复杂的问题,需专文论述。

面對当代中国新闻观的最新生态结构,如何处理不同新闻观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重要的问题。笼统地讲,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专业新闻观与非专业新闻观的关系,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新闻观念之间的关系。对这两大问题的讨论,应该是当代中国新闻观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尽管目前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伴随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新闻领域的不断变革,关于它们的讨论会长期持续下去。

2. 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是一个主导观念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

如上所述,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新兴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结构,最突出的表现是形成了多元化的新闻生产传播主体结构,[2]形成了新的媒介生态结构、传受关系结构,形成了新闻与社会、新闻与个人的各种新兴关系。与此同时,各种新闻观念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不同新闻观念构成的复杂观念结构系统。但也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媒体系始终是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主导体系,互联网革命改变了媒介生态结构,但并没有改变党媒体系的主导地位,党媒正以新的方式构建新的媒体体系;互联网革命促生了不同以往的大量新兴媒介观念、传播观念、新闻观念,但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的主导地位。

3. 当代中国新闻观是更大社会观念系统中的一种观念,也是与其他相邻观念系统联系紧密的观念

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一定的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新闻领域、新闻活动必定是具有自身特征与运行规律的领域和活动。但同样明显的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受制于社会的政治主导观念系统,从原则上看,它只是政治观念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只是社会主导观念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社会主导观念和政治主导观念在新闻领域的体现和落实。其中的机制不难理解,因为在宏观层面上,新闻领域是相对社会整体的依赖性的存在,[3]是政治和社会的耳目喉舌,新闻相对经济、政治、文化等,也主要是一种手段性的存在。在与相近观念的关系上,新闻观念系统与其他观念系统更是有着近乎纠缠不清的关系,如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舆论、新闻与信息,这些成为人们反反复复讨论的问题。关于它们的关系会一直讨论下去,也会形成不同的时代性认识和不同的时代性观念。

从理论逻辑上说,新闻观应该是以新闻为本位的观念系统,新闻观应该从新闻出发,构建自身的观念系统。在实体意义上,新闻是特殊的一类事实信息;在关系或功能意义上,新闻是沟通人与现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中介,是沟通人与人之关系的特殊即时中介;在环境意义上,新闻是人们身处其中的信息环境、符号环境、意义环境。还可以在更多的视野中理解新闻,诸如作为文化的新闻、作为知识的新闻、作为话语的新闻、作为修辞的新闻等。新闻具有一般信息的价值,但新闻不是一般的信息;新闻具有宣传的功能,但新闻不是直接的宣传;新闻可以反映舆论、激发舆论、制造舆论、引导舆论,但新闻本身不是舆论。还可以在新闻不是此、不是彼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新闻,理顺新闻与其他相近事物的关系,从而确立更为准确合理的新闻观念,构建更加符合新闻本性的新闻观。但面对实际,新闻本身就是与其他社会活动共在的活动、互动的活动、融合的活动。因而,要想构建纯粹的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同样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必须在不同观念的关系中,探索构建适应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新闻观。

三、当代中国新闻观是“马新观”主导的新闻观

前文已经指出,当代中国新闻观是一个观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多元新闻观,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的变化与演进。但必须清楚的是,尽管存在多元的新闻观以及各种各样的具体新闻观念,但它们在整体新闻观念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是相当不同的,有的新闻观居于主导性的核心地位,其他的则处于非主导的甚或边缘地位。就实际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是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导新闻观,它决定了当代中国新闻观是“马新观”主导的新闻观系统。

首先,“马新观”成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导新闻观是历史的选择。客观事实表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领导各项事业的理论基础,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同时期的核心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始终处于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统治地位,并不是与其他什么主义多元并立的主义。在主义与问题之间,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所有重大问题,都是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寻求解决途径与方法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因而,可以在宏大叙事层面上说,“马新观”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的主导新闻观,并不纯粹是一定主體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当代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历史的选择,其实就是历史主体的选择。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选择,就是人民的选择。

其次,作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导观念,“马新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新闻形成的根本而系统的看法。[4]就当代中国“马新观”的发展现状看,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系统的观念体系,拥有自身的核心观念构成。就观念体系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闻观念系统,如新闻起源观、本源观、新闻(狭义)观,新闻技术观、媒介观,新闻事业观、功能观,新闻传播观、真实观、价值观,新闻自由观、道德观,新闻关系观(新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等。就核心观念构成而言,“马新观”主要包括四大观念:作为统领性或本体性观念的党性原则观念,它的灵魂是强调党对新闻事业的绝对领导;作为价值观念的人民中心观念,它的关键是强调新闻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作为方法观念的舆论引导观念,它的基本要求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基础观念的新闻规律观念,它的基点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尊重新闻规律,尊重新闻舆论传播规律。①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马新观”的基本观念体系,还是核心观念构成,其内涵或实质内容都在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这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品质。

再次,作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主导观念,“马新观”具有自身的特性,如历史性、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等,但对于当下的“马新观”研究及其创新发展来说,重点应强调它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新闻观。实践性、开放性是“马新观”作为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马新观”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而是实践观念,是指向新闻实践领域的观念。“马新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它不仅要认识和解释世界,还要按照人民的意愿改造世界、改变世界。作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马新观”,目的不仅在于以理论方式解释当代中国新闻现象,更在于以实践观念方式指导解决中国新闻领域面对的实际问题。事实是思想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新观”是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的主体内容,其研究的问题也应该是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问题。当代中国新闻学只有尽快从传统新闻学转向新兴新闻学,即从以职业型新闻学为主的范式转向以社会型新闻学为主的范式,[4]才能开辟出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新境界,构建起符合时代实际、适应时代要求的更加全面的新闻学。同样,“马新观”研究只有面对人类新闻活动方式的时代性转变,面对中国新闻实际的巨大变化,面对中国新闻业的整体转型,研究中国新闻领域面对的重大问题,[1]才能使“马新观”研究真正展现出时代性面貌。因而,当前的“马新观”研究,要从史论研究为主转向研究实际问题为主,即“马新观”研究要尽快实现实践转向。尽管史论研究是基础,但“马新观”的源头活水是生动的实践、鲜活的实际,“马新观”研究要想获得真正能够指导中国新闻实际的理论成果,并能转换成有效的实践观念,必须将重心转向实际,不能一味在故纸堆里搞学问,在语录阐释中寻真理。

“马新观”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观念,而是开放的、交往中的观念系统,因而,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关系。其一,在整体的社会观念体系中,“马新观”具有领域观念的性质与特点,需要重点处理好两大方面的观念关系:一是当代中国“马新观”必须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的要求,并以自己的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与其他社会领域观念,诸如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观念、技术观念等展开对话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观念内容。

其二,在各种传播领域内部,“马新观”作为以新闻观为核心的观念,要处理好与信息观、宣传观、舆论观等观念系统的关系:一是注意保持“马新观”作为新闻观的相对自主性和特殊性;二是要与信息观、宣传观、舆论观等展开深入交流对话,处理好复杂关系,使“马新观”指导的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既能显现出新闻的独特功能与价值,也能以新闻为手段恰当合理地实现宣传目的和舆论引导目标。

其三,在新闻观念系统内部,处理好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新闻观之间的关系。在当前极为丰富复杂的新兴媒介环境中,确实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新闻观念,或者说,不同主体拥有不同的新闻观。“马新观”与其他新闻观是共在的,必须与其他新闻观如专业新闻观、商业新闻观以及一些暂且还难以准确命名的新闻观(如精英新闻观、平民新闻观、民粹新闻观、民主新闻观等),展开交流、对话、博弈、斗争。“马新观”在现实中确立自身的主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需要证明自身真理性、合理性的。

其四,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马新观”,还要特别展开全球性不同新闻观念之间的交流对话,关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要与各种新闻观念展开交流对话,不僅要与传统的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展开交流对话,还要与各种新生新闻观念(如公民新闻观念、公共新闻观念、参与式新闻观念、建设新闻观念等)展开交流对话;二是在交流对话过程中,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吸收各种观念中有益的成分,同时,要坚守当代中国“马新观”的核心理念,勇于、善于与各种观念展开论辩和斗争,向世界新闻观念领域贡献中国元素、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

余论

本文关于当代中国新闻观基本特征的分析阐释,是总纲性的、框架性的、粗线条的,提供的主要是思考的路线与方法,深入细致的分析还需进一步展开。

尽管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的新闻观,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走在现代性展开的现代化道路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观念体系仍在形成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现代性虽然是西方的产物,甚至是人类演进的必然环节,但就目前的现实来看,现代性的展开方式、实现方式恐怕不止一种模式。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业和新闻观都需要继续探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的主导新闻观,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为现实与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但也必须明白,历史不是现实,历史不是未来,“马新观”要成为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系统中的主导新闻观,要成为未来中国新闻观念系统的主导新闻观,需要与其他形形色色的新闻观展开对话交流,进行博弈和斗争。主导地位、主导功能不是天赋的,而是人为的,需要争取、维护、不断创新与发展。只有根源于实际、满足发展需要、符合人民意愿的观念,才是真实的主导观念。

新闻观的根本是对新闻本质的反映,是对新闻价值取向的选择,是对新闻为谁服务的认定。当代中国新闻观需要依据新的事实、新的实践、新的环境,对这些问题做出不断探索和回答。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 理论视野中当代中国新闻学的重大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20(10):18-30.

[2] 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 新闻记者,2013(12):32-41.

[3] 杨保军. 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新闻依赖律”[J]. 新闻界,2019(5):20-34.

[4] 杨保军,李泓江. 新闻学的范式转换:从职业性到社会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8):5-25.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成果(MXG202101)

作者信息:杨保军(1962— ),男,陕西富平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作者:杨保军

新闻传播观管理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要:在新闻出版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概念梳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概念适用性,并从主体观、内容观、媒介观、受众观、效果观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新闻出版 理论体系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新闻出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闻出版领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目前,对于这一核心内容的概念表述和理论体系,学界、业界,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在使用中,仍存在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有进一步规范的必要。

一、概念梳理

学界、业界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就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用的概念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马克思主义传播观、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等,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最为常用。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概念最早由林枫发表于《新闻战线》1997 年第7期的《讲政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文中提出。这一概念被业界首次使用是在1999年下半年,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在“三讲”教育中,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政府主管部门首次使用则是2000年11月,上海市委宣传部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一概念在全国新闻界的推广使用源于2001年2月27日,中国记者协会在北京举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觀学习教育活动座谈会”。此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成为学界、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常用的一个核心概念。

2.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2004年3月24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2004年9月16日,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求是》杂志2004年第18期发表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首次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进行了系统阐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由学界首先使用不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首先是政府主管部门使用,以后学界也有人使用,如郑保卫在《中国编辑》2015年第2期发表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与编辑出版工作》,但是使用频率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低很多。

3.其他相关概念。除上述两个常用概念外,“马克思主义舆论观”“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观”“马克思主义出版观”“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观”“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等概念在学界也有使用。如《新闻知识》2018年第6期刊发喻国明的《传播视野与协同实践: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的新探索》,《中国出版》2012年第21期刊发周家华的《试论张闻天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刊发闫文的《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8期刊发袁赛男的《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观——简论宋木文编辑出版思想》,《现代传播》2016年第8期刊发李欣人的《再论精神交往: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与传播学的重构》。

二、问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新闻出版工作的灵魂,无论是概念表述,还是理论体系,在学界、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使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概念使用不统一。从上述概念梳理中可以发现,总共出现了七个概念。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在学界、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均有使用,其他五个概念只是在学界使用,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并没有使用。七个概念的出现,除了使用者阐述问题侧重点不同而使用了不同概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的概念,能够诠释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论述,并用这一论述来指导新闻出版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从上述概念使用的时间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使用较早,其他五个概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观”“马克思主义舆论观”这两个概念的出现,是在网络技术变革带来新闻出版业态新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舆论导向”“新闻舆论”提出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学界在理论探索上提出的概念。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概念,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不仅从概念上不能覆盖新闻出版新业态,而且从理论上不能适应党对新闻出版提出的新要求。

2.内涵界限不清晰。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核心内容形成过程来看,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人物从对出版的论述开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的第一篇文献,主要阐述了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我们的当前任务》是列宁关于新闻出版的第一篇文献,主要阐述了党报对建党的重要性。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出版的第一篇文献,主要阐述了出版的党性原则。虽然均是从论述出版开始,但是最先出现的概念和体系化的理论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看,正是由于这种理论渊源,以及新闻与出版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导致出现多个概念,而且在理论阐述上无法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论述与关于出版的论述作明确的分割。在新闻出版领域,任何一个新概念的出现,都是由于先前的概念无法涵盖要阐释的方面或环节,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出现,就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概念上无法覆盖出版,“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的出现,就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不能适应党对舆论引导提出的新要求。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是由于先前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要阐释的方面或环节,虽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在七个概念中,理论体系最完善,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只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出版的部分论述,并不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现有理论体系依然存在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

三、解决路径

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从学理上分析,无外乎两条路径:分割或整合。分割就是按照新闻、出版分别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整合就是用一个能够涵盖新闻与出版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概念,构建理论体系。从可行性上分析,整合比分割更具有可操作性,主要原因是新闻与出版之间本身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媒介格局的调整,使得新闻与出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要将新闻与出版作明确分割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1.概念选择。整合的关键是找一个合适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新闻”和“出版”的上位概念——传播。因为“新闻”“出版”本质上都是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传播的不同形式。传播的五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能够覆盖新闻出版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传播者既包括新闻出版机构及其从业者,也包括自媒体及其使用者;传播内容既包括传统的新闻稿、书稿,也包括由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辑加工成的作品,或者个人在微信、抖音上发布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既包括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介,也包括网站、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传播受众既包括读者、听众、观众,也包括广大社会受众;传播效果体现为对受众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新闻、出版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比上述其他六个概念更具适用性,不仅可以涵盖新闻、出版、编辑、舆论等现有概念,而且能拓展到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闻出版新业态。

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构建,既有传播学作为理论支撑,也有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已有一批代表性成果。许正林在《欧洲传播思想史》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传播观是现代传播学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交往观、新闻自由观、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思想。”他把马克思的传播思想称为无产阶级的传播理论,并在《传播理念的核心与边界》一书中把马克思传播思想概括为四个核心观念:交往观、新闻自由观、大众媒介观、无产阶级党报思想。陈力丹在《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一书中从思维、语言、文字、宗教、文艺、舆论、宣传、新闻、报刊、法律等交往媒介、交往形态、交往政策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炼为精神交往理论。金冠军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一书中从党报的出版方针、功能定位、党性原则以及无产阶级出版自由观等方面,对列宁的传播思想进行了概括;他在该书中还将毛泽东的传播思想概括为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即党报的党性、真实性、组织性、群众性、战斗性原则。这些關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的研究成果,既囊括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出版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出发,形成了无产阶级的传播理论。

四、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需要按照“回归本质、依据文献、结合实际、面向未来、科学规范”的思路,从主体观、内容观、媒介观、受众观、效果观五个方面构建理论体系。回归本质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作为理论支撑,依据文献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文献和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作为论述依据,结合实际就是要以文献形成的历史或时代背景作为立论依据,面向未来就是要以继承创新作为构建原则,科学规范就是以传播五要素作为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1.主体观。新闻出版中的传播者包括记者、作者、编辑、总编、社长及新闻出版机构、自媒体的创办者甚至是每一个使用移动终端的个体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领袖人物,不仅自己创办、编辑过报刊,而且有以作者身份参与报刊、图书出版的经历,也有以领袖身份指导新闻、出版讲话、谈话、文章的经历,这些都是主体观理论构建的重要内容来源。以党报为例,马克思创办、主编《莱茵报》,列宁创办、主编《火星报》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要善于利用党的机关报这个“政治阵地”。关于如何办好党报,从传播者的角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在新时代,习近平依然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并且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2.内容观。传播媒介传播什么内容以及编辑加工、审核把关、版权保护甚至是语言文字、话语体系等,均属于传播内容的范畴,文献中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是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内容观的重要素材。以传播内容为例,中共一大《决议》中就提出:“一切出版物,不论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强调:“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国际报道,提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关于新闻报道,要求“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3.媒介观。新闻出版中与传播媒介有关的方面包括传播技术、传播载体、传媒管理等。就传播技术而言,印刷、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对传播都曾经、正在或者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以印刷术为例,马克思指出:印刷术“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毛泽东对印刷所也有过形象比喻:“我们的革命宣传好比是向敌人发射的精神炮弹,印刷所好比是制造这种炮弹的兵工厂。”就传播载体而言,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到以APP为代表的新媒体,从以纸书为代表的传统出版到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出版,媒介形态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以媒体为例,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小组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就媒介管理而言,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首次阐述出版的党性原则后,在中国先后发展出了“党管媒体”“党媒姓党”两个标识性概念,就网络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4.受众观。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出版的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甚至是好友等,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关于受众的论述主要体现为人民立场及其实现方式。马克思在《莱茵报》时就有“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和“人民报刊”等提法,列寧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明确提出了出版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立场。1944年10月4日,毛泽东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及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新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革命年代,新闻工作者结合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群众识字不多的实际,大力发展通讯员、建立通讯网,形成了“群众写、写群众”“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事”的生动实践。在建设年代,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切实推进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新闻系统的落实。

5.效果观。在革命年代,新闻出版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为:宣传主张的“喉舌”、动员民众的“工具”、对敌斗争的“武器”等。以对敌斗争的“武器”为例,恩格斯在《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中指出:“你会亲眼看到每个文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真正像榴弹一样地打击敌人,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在建设年代,新闻出版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为导向、效益等。关于导向,以舆论导向为例,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分别提出了“福祸论”“利误论”“全面导向论”;关于效益,新闻出版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从而决定了其既具有社会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关于两个效益的关系,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能解决现有新闻出版领域存在的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甚至是实践中因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体系不健全而导致的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出版工作的现象,而且因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具有较强的拓展性,这一理论体系也能够很好地适应新闻出版当下和未来业态变化对理论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党委书记、红色出版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研究”(项目编号:19YJA860004)、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红色报刊史研究”(项目编号:SM201810015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3]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朱移山.中国新闻传播史文选[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长汀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长汀文史资料第46辑[M].长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长汀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15.

作者:高杨文

新闻传播观管理论文 篇3:

部校共建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探析

【摘 要】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及发展,厘清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与契机,重点论述“部校共建”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提出要建立具有完整性、专业性、指向性的教学体系,采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教学内容,搭建协同式、立体式、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唯此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新闻人才。

【关键词】部校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素养

当下,我国面临着复杂的信息环境。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使信息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维度更为丰富;同时信息冗杂、信息噪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另一方面,互联网重塑下的传播格局中,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表达的便捷与自由带来了“弱把关”下信息秩序的混乱。如何适应当下信息环境的“新常态”,不仅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也逐渐演化为波及全社会的命题。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下及未来信息消费、生产、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是新闻内容的接收与理解,还是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都受到当前新闻价值标准和观念的深刻影响,因此,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培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主阵地,更应承担起树立牢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责任。

一、起点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

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作为培育新闻工作者的摇篮,新闻院校要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其概念与定位,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2001年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遵循。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高度科学定义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运行规律及指导思想等,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顺应时代发展,在中国化进程中出现了“党媒姓党”“人民至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观点、新论断,指导新闻工作者解决在新闻实践中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于新闻实践,又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奠基,到列宁、斯大林继承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在创新与发展。在我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整套新闻工作的清晰脉络,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并将其推进到中国共产党人新闻观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48字”职责使命,并且明确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在繁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这些重要论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新闻舆论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石和基本遵循。

事实证明,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不断总结创新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始终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变迁,尤其是要结合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找到新闻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共振点,真正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标和效果。

二、困惑与契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一)现状:问题、疑虑与距离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起于21世纪初,经过2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统领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早在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2016年2月,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實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计划经过5年的时间,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

反观现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离“统领”这一目标还存在明显差距。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但在整体教学的规划设计上依旧未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筹指导。

部分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仅局限在单一门课程或在新闻理论课中的某个部分,抑或不成体系、零散随机的讲座与报告,并没有实现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全覆盖,更没有实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布局,也没有渗入学生思想和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未完全吃透,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捉襟见肘、难以让学生信服,在这种状况下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难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适宜当下新闻工作现状的新理论、新内容,这使得学生很难用学到的理论去对应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三是效果参差不齐。部分高校的新闻观教育方式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充分结合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诉求,因而无法取得学生的认同,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次,缺乏新闻实训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缺少实践层面的运用会使得新闻观的教育流于形式,始终停留在认知层面。只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手段缺乏创新。一些高校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手段上过于老旧,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还会使大学生对新闻观教育产生“枯燥”“无用”的刻板印象。只有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力和生命力。

(二)发展:政策、推行与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他还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正确新闻观、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现实问题。

近几年,“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部校共建”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或媒体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同建设新闻院系,从共建机构、教学、人才、实践基地及智库等方面开展新闻教育。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在全国高校中推广“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做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一时间掀起了高校与当地党委宣传部门、高校与业界媒体“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浪潮。“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目的是要把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为党、为人民培养富有责任担当、人民情怀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无疑将会更加系统和深入。

一方面,“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离不开党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进,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然受到党和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如此一来,高校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就必然会得到更强力度、更多层面的支持与保障。这将有利于助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快地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实践中,进而逐步实现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统领目标。另一方面,“部校共建”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优点,这能够使更多来自政府、业界的新闻高级人才参与到高校新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教学水平、理论内容上都会得以提高和完善。同时,“部校共建”后,高校与新闻业界的资源互动会更多、更广,这就为新闻院系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大学生们切身参与实际的新闻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

三、革新与融合:“部校共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高校新闻院系作为未来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当肩负起新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把握住“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新契机,运用好各方资源,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到实处,入脑入心。

(一)建立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的教育体系,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体教学计划的设计上,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新闻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融入新闻观内容开展教学。共建课程是“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开展部校共建的高校新闻院系应多利用各种政策与平台,在新闻观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上下功夫。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课程,集中、系统地传授新闻观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新闻史论、新闻实务等专业课程也要根据各自课程特点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学习和理解新闻观内涵,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更加全面的积极影响,达到“盐溶入汤”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延展至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大一、研一的某个阶段,而应该有计划地纳入学生完整的本科四年或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的衔接和理论的进阶。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和业界的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研讨会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新闻观的整体教学水平,使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内容前,自身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因为只有做到自己有信仰才可以信服于人。

再次,在学生活动的开展上,也可以适当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导,如可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内容开展一系列微博话题讨论、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受用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活动不单单只为娱乐,而变得更有意义。

最后,还应注意对学生日常新闻素养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等活动,通过结合学生所遇到典型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相应内容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性。

(二)采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教育内容,培育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所倡导的新闻观是在革命时期创立报刊时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当时的一系列新闻实践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介的演进,在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等一些新问题摆在时代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新的要求,并就新闻实践提出新的指示,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的科学理论,因此,要大胆采用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教材。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新闻传播理论新编》等教材的编写与运用,适应了时代要求,被全国许多高校的新聞院系广泛采用为指定必读教材。这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运用至必修课程、读书活动、原著阅读小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教师教授、学生自主研讨、小组分析和社会实践,不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媒介素养,进而激发其内驱动力,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三)搭建协同式、立体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就当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授只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仅通过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敷衍倾向,更甚者则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过时”“空谈”等刻板印象。这显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体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2014年起,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利用“部校共建”平台,探索出一条“主辅课堂”并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新路子。“主课堂”即是在全体学生范围内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必修课。学院整合资源强化师资,搭建起以国内知名专家郑保卫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结合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视频、音频等形式立体化课堂体验,同时根据课程需要适时插入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辅课堂”则由“四个辅课堂”组成。第一个辅课堂为“读书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开放式读书活动,以开放式课堂、开放式阅读、开放式研讨,呈现出班级读书会、寝室读书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阅读小组等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读书、查询、研讨、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沁润于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个辅课堂为“主题讲座”。一方面,学院系统性地通过举办国内外新闻学科论坛、会议,邀请学界专家来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讲座、新闻名家见面会、“好记者讲好故事”等活动,通过学界大师们的思想碰撞,拓展学生的理论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以开展典型宣传报道公开课等方式,通过中国新闻奖优秀记者分享故事来开启新闻理想,引发学生共鸣,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第三个辅课堂为“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品读原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三个一活动、红色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俯身践行,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培育媒介素养,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四个辅课堂为“专业实践”。高年级的同学通过专业实践、行业观摩,深入新闻媒体体验如何做好一名“好记者”,进而树立稳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

四、結语

总之,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高校唯有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2).

[3]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J].中国记者,2001(5).

[5]郑保卫.编写规范性统编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J].新闻论坛,2019(3).

[6]丁柏铨.略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和其他相应建设[J].当代传播,2018(6).

[7]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思路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1).

[8]林如鹏,支庭荣.习近平新闻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7).

[9]郝雨,郑立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个维度的中国化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结构性历史考察与展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

(责任编辑:黄康温)

作者:雷圆媛

上一篇:幼师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工作实习小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