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的思路,使德育课程有人文知识的渗透,人文课程体现着德育的科学内涵,以便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1:

中高职德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探析

摘 要: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的衔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衔接中职和高职的德育工作,是中高职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中职德育教育现状与高职德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概述

1.中职德育课程体系现状概述。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需要改进的方向:一是课程教学要更多地通过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以致用;二是要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适应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必须改变学科性和知识性过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现状。

2.高职德育课程体系现状概述。目前,高职德育课程体系主要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组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没有很好地结合;第二,职业院校轻视德育、重视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三,课堂说教形式较多,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3.中高职德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中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涵盖了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高职贯通的六年时间是一个学段,是一个整体。虽然中高职学生的年龄段有所区别,但是他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国家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国家在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另外,将中高职德育衔接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还能够避免浪费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

二、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分析

1.由学龄段原因导致的问题。学生不同的学龄段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的同时要关注这方面的变化,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一般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学习背景不同,造成学生存在能力差异;第三,不同背景的学生在时间利用上存在差异。

2.由课程体系导致的问题。各职业院校虽然都有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自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根据调查,大部分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内容都有重复,有的重复率达到50%。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省市中高职衔接专业还没有制定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有少数专业虽然制定了专业标准。但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导致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不紧密。

三、中高职德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1.适合学龄跨度的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建议。来自中职与普高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明显,这要求教师在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衔接,而且还要考虑在高职所学专业与中职所学专业有所差异的现状,避免出现重复学习和遗漏学习的教学内容。事实上,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有着较大差异,所以,中职生进入高职阶段以后,不要因为他们学习过德育课程而忽视了高职阶段的德育课程。中职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而且包括有关课程学习制度的规划与设计。

2.课程体系背景下的衔接建议。中高职课程衔接可以采用层次递进、类型多样、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进行,为中高职课程衔接选取内容提供依据。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就必须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人文素养课既能系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强化个人的核心能力。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要对普通文化课重新整合和分类。当然,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课或活动课与专业课结合进行。人文素养类课程还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将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新媒体背景下的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打破传统开发模式,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在新媒体背景下,要通过多种渠道强化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微信互动平台、QQ互动平台、贴吧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使中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更为密切,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育峰,陈鸿.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J].职教论坛,2012(5).

[2]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

[3]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4(5).

作者:李宗茂

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2:

试论理工科大学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的整合

摘要:针对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的思路,使德育课程有人文知识的渗透,人文课程体现着德育的科学内涵,以便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德育课程;人文课程;整合

一、问题的缘起: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历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冲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影响;知识经济与新技术革命,以及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等。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效果是不争的事实,它已成为阻挠和制约德育改革发展的一大顽症。理工科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应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理工农医院校学生需要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从学校层面来看,理工院校普遍存在文科专业偏少且力量薄弱的状况,有的甚至几乎没有开设文科专业。理工科院校专业和知识结构上存在的缺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理想情操、学术视野、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不利的。

从学生层面来看,理工科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往往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在思维方式上偏重逻辑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导致想象力的贫乏,而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型思维所不可缺少的。二是学生知识面偏窄。一些理工科院校分科过细,又缺少文科专业课程,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造成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培养和提高深层次研究、认知和探索的能力。三是学生审美能力不高。审美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趣味、修养和道德素质。审美能力的缺陷容易导致精神空虚、趣味低级、气质庸俗和道德水准低下。四是学生心理承受力偏低,从而导致性情偏执、情感自闭和心理障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形成。五是学生偏科思想严重。大多数理工科学生对文科课程尤其是对德育课程重视不够。因此,理工科院校需要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三)现行课程体系与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仍有差距 高校德育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思想品德课”的设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合称“两课”)而掀起热潮,有关论著对高校德育地位、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及德育实施作了全面的论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就是相关研究的集成与体现。德育课程体系伴随着德育研究的深入而建立起来。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则于90年代中期兴起,有关著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内涵、内容体系、科学结构以及具体实施等都有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开设了人文选修课。但是,总体说来,现行课程体系与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仍有差距。目前理工科大学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存在的缺陷是:德育课程国家化(即由国家教育部定)与人文课程校本化(即各校自行设立),使某些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代替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文化素养偏低,学术视野狭隘;而某些院校开设的作为校本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杂乱无章或因人设课,又冲淡或弱化了德育教育。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影响了德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效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策,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课程亟待加强。

二、问题的症结: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各自为政”

理工科大学德育教育乃至于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各自为政”是一个主要原因。

首先,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自上而下推行,未留校本课程空间。在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过多地强调各高校之间的共同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高度统一,忽视了各个学校所应有的德育个性特色。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自上而下推行,未留校本课程空间,只有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没有有针对性地设置体现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或校本课程。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德育的内涵未能突显。应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普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增大了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的比例。一些著名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课程约占20%。目前各高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大致有以下几类:人文科学类: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欣赏、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化概论等。社会科学类: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政治理论、心理咨询、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等。艺术类:音乐基础与欣赏、欧洲音乐欣赏、中国民乐、舞蹈与欣赏、戏剧与欣赏、交响乐欣赏、电影艺术、书法、素描绘画等。体育卫生类:大学生健康、健美操、棋牌类乃至高尔夫球练习等。还有一些技术技能类的课程如摄影、演讲与口才等。这些课程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德育的内涵未能突显,有的还存在淡化、弱化德育,甚至与思想政治教育唱反调的现象。

再次,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各自为政”。目前的情况是,德育课程国家化、人文课程校本化。许多理工科院校未能将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安排,造成两大课程内容体系相互脱节。德育课程的高度统一性与人文课程设置的相对随意性,使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理工科院校以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代替本校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的院校则以本校的人文课程冲淡了德育课程的功能,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各有利弊,过分单一化容易造成素质教育

的缺失。

三、问题的出路: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的整合

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是进行课程整合,就是将作为国家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校本课程的人文选修课整合。通过课程整合,构筑一个完整的、符合理工科院校实际的德育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说来,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由学校成员独立或与校外合作研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是现代教育中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国家课程具有基础性、系统性、权威性和一定的强制性,但缺乏灵活性与特色性;校本课程可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办学特点,具有灵活性、特色性和多样性,但容易带有随意性。两种课程形式各有利弊,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构建适合理工科大学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和人文课程体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课程和人文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两大模块。从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对理工院校德育与人文课程的设置进行再审视;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整合与重构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构建起科学的、整合性强的、适合理工科院校特点的德育与人文课程体系,实现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建议,作为国家课程开设的德育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为校本课程保留一定的空间。

设置德育校本课程依据有四:

一是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不能脱离矛盾的普遍性而单独存在。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德育大纲、颁发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前提下,增设校本德育课程,把高校德育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有效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举措。

二是教育政策法规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这里讲的学校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文件所讲的虽然是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运行是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积极响应。

三是现实依据。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过多地强调了德育的共同性,忽视了各院校各专业应有的德育个性特色。实际上,不同院校的具体培养方向、目标不尽相同,各校的办学传统、教学资源、人文自然环境、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各高校的德育工作的做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二是在德育内容上,过多地依赖国家统编的德育教材,忽视了有效规范和利用德育活动课程和德育隐形课程,使各校现有德育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目前的形势下,除了执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05方案”之外,也可以同时组织开发具有各自院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以构筑一个完整的符合高校实际的德育课程体系,有力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大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有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校本课程选取与学生在校生活、专业学习十分贴近的德育素材作为课程的内容,如高等医科院校结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而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做过一次题为“德育是长在人文土壤上的庄稼”的演讲。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开发各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使各校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良好传统、优良作风等显性与隐性的德育资源,能有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使用。从而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能适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更能促进学生品德、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四是国外的借鉴。西方国家不太强调统一的国家德育课程,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德育,只是教育方式不同而已。以美国为例,美国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但美国大学联合会要求每个大学或学院的教师或服务于学生的工作人员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国公民。因此,大学德育也基本上是围绕公民教育的基本含义而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成为德育的基本内容。笔者于2006年7~8月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美国高等教育与高校管理”培训班学习时,专门就相关问题作了咨询和考察,发现美国并没有作为国家课程的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美国大学实际上开设有德育教育的课程,如公民、美国宪法、美国历史、西方文明史、美国政府、现代社会、民主问题、时事等。但这些都不是作为国家课程而是作为校本课程的选修课开设的。美国大学一方面通过校本课程进行公民意识与道德教育,一方面将公民意识和道德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学习活动之中,贯穿在各种社团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学生事务工作强调“要使学生发展成为能捍卫国家民主制度的公民”;新闻学院研究生教学则要求学生“永远忠于祖国”。这就是说,德育教育并非只能从国家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中才能得到体现和获得成效。

四、问题的解决:德育课程的主辅制与人文课程的德育融通

当然,我们不能将德育课程校本化,因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不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从整体上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威胁下。需要把民族性作为抵御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同化,争取民族生存发展的武器,因此特别注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大学生的教育需要突出政治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

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统一部署,统一实施,而不能将其“校本化”。既不能将德育课程校本化,又不能再增加德育课程的学时,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只能是整合理工科大学德育课程与人文课程体系,促进国家德育课程和校本人文课程的结合和融通,使德育课程有人文知识的渗透,人文课程体现着德育的科学内涵。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两点。

一是德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主辅制。按主辅制的原则在学校的人文选修课中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助课程,如,开设“中共党史人物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主课的辅助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方哲学简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课的辅助课,开设“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课的辅助课,供学生选修。此外,在开好国家德育课程,即按照教育部“05方案”开好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还可以增开“马克思主义名著研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研究”、“当代海峡两岸关系研究”、“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党的基本知识”等人文选修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助课程。同时,也可以从各校自身的特点出发,开发一些校本课程作为补充,如理工科院校可开设“科技史”和“科学家评传”,介绍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求实品质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医科院校可开设“医学伦理学”,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融入德育内容,体现“德育为先”。针对理工院校人文学科设置比较薄弱和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比较欠缺的情况,加大人文选修课开设的力度,扩大学生选课面。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哲学、历史学,培养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培养社会认知能力;文学,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包括摄影、美术、音乐、影视、书法等,培养审美能力;心理学、教育学,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等。通过人文知识课群进行人格教育,通过社会理论课群进行人情教育,通过科技文化课群进行人性教育。通过人文课程的开设,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构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治德的大德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莫岳云

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篇3:

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路径初探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课程为基本路径,这是由价值观教育的根本要求、育人平台创建和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三者所决定的。学校要综合利用基础型课程资源、延展型课程资源和实践型课程资源。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化、主题化和优秀文化传承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知识呈现、方法选择、教学评价上全面关注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路径;课程资源;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它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教育战略主题之一是“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 。 课程路径是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高效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路径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路径,论述选择课程路径的必要性,指出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探明学校课程实施中价值引领的方法,希冀对学校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所裨益。

一、以课程为根本抓手

对任何学校的根本的、常态化、持久性教育活动开展而言,课程实施是基本路径。没有丰富多样的课程依托,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所开展的活动也易于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和扎根。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课程的强有力支持。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依据,是学生成长的保障。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占据核心地位。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强化课程的四个功能定位。首先,中学课程必须成为体现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蓝图,各门课程均需明晰中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准和达成标准的途径。其次,中学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等主干课程,全方位、全过程、多学科地开展各项育人工作。再次,中学需自觉地将课程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将价值观塑造具体化到课程内容上。最后,中学需将课程实施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

总的说来,以课程为抓手,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要求、育人平台创建和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三者所决定的。首先,以课程为抓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指导思想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意味着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语文、历史、地理各门课程的相关教材中,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课堂”,意味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予以落实,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讨论、争鸣、交锋、澄清、总结、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进学生头脑”,意味着要通过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的交融。

其次,以课程为抓手,是学校里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位一体育人平台的根本要求。中学生成长发展有赖于校内外各种因素的配合和各个环节的活动展开。中学育人的大平台是德育的育人平台、课堂教学的育人平台、学校管理的育人平台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平台的综合。四大育人平台的建设需以不同类别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主线:德育育人平台彰显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作用,课堂教学育人平台彰显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彰显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彰显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再次,以课程为抓手,是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要求。大德育新课程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的课程观基础上,由正规的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及隐性的德育课程构成的体系。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制订和遵照各类德育课程的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与社会等课程都要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在课程计划方面,中学各科教学要开齐开足规定的授课时数,活动性德育的时间也要得到保障和落实。在教科书编写、选择和使用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入地融入教材编写之中,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中,要有专门的模块反映核心价值观。在隐性德育课程方面学校应开展丰富的活动。

二、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条件。课程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因素。课程的实施条件包括教学设备、设施、媒介、环境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也决定着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开发思路。在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上,充分发挥地方、学校、教师及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地方和学校需考虑各自的差异和特点,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材料,鼓励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提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自己所在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在课程素材利用上,教师既要重视本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在育人上的殊途同归,重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渗透和贯通。在课程资源载体选择上,既要重视纸质材料的资源利用,又要重视电子材料的资源利用,更加重视互联网、在线学习工具、QQ群、微信、微博、空间、飞信、论坛的充分利用。

为更好地在中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需要形成一个新颖的课程资源结构,将基础型课程资源、延展型课程资源和实践型课程资源三者有机地结合一起。基础型课程资源是指涵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等国家课程以及《人生规划》《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公民教育》等地方课程的总体课程资源。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编写《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中学各个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教学要目和教学方法,分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延展型课程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所生成的课程资源,其形式包括校园生活聚焦、社会热点解析、时政专题讲座、手抄报展评、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观看和评析影视剧、学习交流会等。实践型课程资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注重道德修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所生成的课程,其形式包括社会调查、社会采风、参观访问、游学、服务性学习、志愿活动等。

针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状况,中学教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开发以下三类课程资源。一是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现实生活是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源头活水。生活化是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最主要的做法是将生活中的基本素材,经过提炼和改造,转化为相应的课程资源。

二是开发主题化课程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设计和利用主题是一个有效拓展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主题化课程资源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同一教材或学习材料中同一主题的德育内容放在一起组织学习,使用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链。二是将不同教材或学习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用同一个生活主题串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生活主题蓝本。设计和利用主题化课程资源,有助于教学中打破不同内容学习的割裂状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相互交流、争辩和交锋的过程中,实现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探究的结合、个体思考和整体合作的结合、发现问题和解答疑难的结合。

三是开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中学思品和思政课的教师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选择和使用普及读物,组织编写教学材料,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要注重继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基本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

三、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程,理应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知识呈现、方法选择、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全面关注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只局限于知识和基本技能维度,而要高度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使价值观目标有明确的方向定位和载体依托。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征税和纳税”一课为例,教师既要设计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诸如让学生说出纳税的含义、基本特征及种类,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更要注重设计价值观维度的目标,诸如让学生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初步形成纳税人的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个体参与社会经济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呈现注重增加学生的价值性知识、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学有关“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等内容时,教师可分别呈现四类知识:(1)事实性知识: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2)概念性知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相关;(3)方法性知识:利用金字塔型、橄榄型等图形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反映收入差距的现实状况;(4)价值性知识:论证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丰富学生的价值性知识方面,教师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收入过低对其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及对建设公平公正社会的巨大挑战,还可以让学生唱汪峰的《我期盼》歌曲,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染。

再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运用价值澄清方法,促使学生形成价值共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赖于通过辨析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在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呈现不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价值辨析,推进学生对不同价值观的深度认知,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用网友“冬瓜瓜”的一则微博:H7N9禽流感重新席卷绍兴,据说,已经有三个人吃了柯桥农贸市场5号摊位的鸡鸭后死亡,最近不要到那里买鸡和鸭了,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预防禽流感,转一转可以救多人,求大家多多转发。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遇到这样的微博,你转不转?由此引导学生对这条微博的可信性、转发微博的利害性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开展讨论,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最后,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听学生之言,更要观学生之行,注重考查学生践行价值观的成效。针对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教师在课中和课后可以设计和提出具体的价值观践行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和信息反馈。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

作者:杨飞华 杨明

上一篇:演讲主持社团工作总结通用下一篇:中教科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