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1: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2012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教育部人文重大攻关项目“全面建设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纵观这几年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最有特色的研究就在于逐渐建构起了一种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的学校德育体系。对于德育,大家的共识是,一切道德教育活动的共同特征是把人放在优先地位,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都不能忽视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但是人是很复杂的,把人的什么放在优先位置呢?我们的回答是:人的成长需要。这个成长需要不是生理需要,而是一种为了成长、促进成长的需要,是一种满足了会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学生成长又进一步激发对这种需要的渴望的需要,比如自主的需要。学生的成长需要应该放在学校德育的首要位置和优先位置。在此,我简要地向各位介绍一下课题组在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的学校德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它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一、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体系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孤立化、零散化的症状进行的。长期以来,学校是德育的孤岛,与家庭、社会联系沟通较少。另外,大学、中学和小学德育各行其是,相互合作缺乏。最大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分离,德育有政教处和班主任专职负责和专人负责,甚至出现教书的不育人、育人的不教书现象。这些现象大家熟知,我不一一赘述。

大家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我们对于道德现象以及学生的道德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更多的是将道德看作是一套规范和规则系统,将学生的道德养成看作是对这些规范和规则的掌握。遗憾的是,在这种认识中,我们抽空了道德发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生成的文化因素。因此,我们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往往持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认为学生不遵守行为规范就是因为缺乏某种道德品质。比如,吃饭剩饭,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考试作弊,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诚信的品格;同学之间打闹,就是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美德。实际上,如果我们把道德现象还原到社会情境中去,就会发现我们不能作这样简单的推论。吃饭剩饭,也许是因为食堂里总是做二两一个的大馒头,却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两一个的小馒头,所以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改进食堂馒头的供应种类;考试作弊,可能是学生对于某些不感兴趣的科目的消极抵抗;同学之间的相互打闹,很可能是男同学想借此建立和发展他的性别角色,将打闹作为建立友谊的一种方式。总之,道德现象是包含认知与情感,受制于社会规则体系的约束,同时又深深扎根于文化价值体系的复杂系统。同时,学生的道德学习也不仅仅是对社会规则体系的内化,而是伴随着自我同一性、文化认同感的发展而发展的。

美国学者拉里·努齐等人创立的道德领域学说指出:儿童从社会经验中建构出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即道德领域、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三者虽有重叠,但差异较大。其中道德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福利与公正问题;习俗领域涉及遵守社会的惯例、礼仪等;个人领域则主要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如选择朋友、音乐偏好、外貌着装等。三个领域协同发展,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个人领域发展与自我概念是协调一致的,从小学后期一直到高中,青少年会不断拓宽个人领域,试图摆脱外在控制。习俗领域的发展是钟摆式的,经历了“认可(1~2年级)—怀疑(3~4年级)—认可(5~6年级)—怀疑(青春期)—认可(高中阶段)”的发展阶段。道德领域的发展则呈U形,从童年期的高标准,降落至青春期的低标准,青春后期又开始回升。三个领域相互作用,影响了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而且学生道德行为又受具体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道德学习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还原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生态体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学生道德行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二、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哪些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成长需要界定为安全需要、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安全需要建立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认为一个安全友好、有秩序、没有暴力与欺侮的环境对儿童的道德成长与道德学习至关重要。自主发展是人对个人发展及言行获得的一种自我控制感,“了解自己、掌控自己”,包括自尊、自我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观。所谓关系需要,是指學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包括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参与需要。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的主体是父母,及至逐渐长大,同伴关系超越了亲子关系的影响,归属需要也慢慢发展起来。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安全需要是学生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的前提性条件,研究数据也部分证实了这种假设。我们发现:学生的安全需要的满足和班级环境中的秩序、纪律密切相关,一个班级如果日常运行井井有条、纪律良好、同学关系和谐,学生的安全需要则一般满足得比较好。但有时学业压力会降低学生的安全感,增加不良行为和欺侮行为。影响学生自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氛围和教师能力。我们也发现:压力、焦虑和抑郁分数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一直持续上升到初中三年级之后开始逐步下降,这说明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成长需求最为突出。高中学生虽然学业压力大,但是道德领域、自我领域和习俗领域三个方面发展得比较协调、稳定。

课题组应用系统生态学的理论来理解学生成长需要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一种系统的德育体系。我们可以用两种比较直观的意向来说明这个过程。其一是滚动圆轮意向,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成长视为一种滚动的圆轮,成长需要是推动这个圆轮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学生的成长是动态的、滚动的,在时间轴上学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滚动圆轮意向体现的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终身性。其二是拱桥意向。拱桥意向可以应用于理解某一阶段学生的道德成长,即学生道德成长的横切面。拱桥表现的是学生道德成长与环境作用的交互性。应用布朗芬布伦那的系统生态学理论,个体发展处于四个层面的环境因素之内,从内到外分别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微观系统、以学校为中心的中观系统、以社区制度与文化为中心的外围系统、以国家制度与文化环境为中心的宏观系统。滚动圆轮意向描述的是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它能行走多远、走得是否平稳,则要看拱桥所提供的截面有多宽、有多结实。

三、以学生成长需要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怎么重建学校德育体系呢?课题组研究认为:从宏观上,国家德育政策要更加突出“儿童本位”;从中观上看,要建设有道德的学校;从微观来看,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审视现有德育政策。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學德育体系的意见》。这说明,在政策视阈中,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常识。可以说在党和国家出台的许多重要文件中,都体现出这种对学生年龄阶段的认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然而,在这些制定的政策中,学生的主体意识相对薄弱。比如,文件中不乏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和法治教育的重视,但却很少有对直接影响学生的校园暴力和网络成瘾问题作出有效应对。德育课程改革强调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但是德育政策的制定是否可以有儿童、青少年及其学生家长的声音?是否可以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出发,优化他们的生活空间,比如建设更多的绿地、体育馆、公共空间;开发学生喜欢的德育网页或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网络游戏;推出学生喜欢的青年偶像;设置更多的社会实践岗位,促进学生跨学校、跨地区的交往?

建设有道德的学校。首先,有道德的学校是民主生活共同体。我们一贯坚持,道德教育就是以道德的方法是培养道德的人;我们也相信,最能满足学生安全、自主和关系需要的学校,就是民主生活共同体。什么是民主共同体呢?当然就是大家具有共同利益、共同参与、平等交往、经验分享的共同体。民主生活共同体能为学生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学生承担责任可以满足他们的自主需要,另一方面,共同体中的支持提供了指导性反思,增加了学生的道德反思,有利于促进他们建构合作型的伙伴关系。其次,有道德的学校还要遵循教育资源按需分配的原则。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做到按需分配,把资源和机会分配给最需要的学生。这些学生不是成绩最好、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成绩不好或者不自信者、躲在角落的旁观者与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更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例如,学校来了访客,需要学生向导领路或在客人面前表演,那就让害羞的学生来试试;班里的演讲让不自信的同学试试;小组长让自律能力差的同学担任。把机会分配给最需要的学生,需要教师实施“走入学生心灵”的专业判断,而不能仅仅靠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有的时候老师适当地推一推会帮助他们走出舒适区。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爱和注意力要向那些最需要关爱的学生倾斜,比如寄养家庭的孩子,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或者是留守儿童,尤其是夫妻关系不和谐濒临破裂的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对于爱的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表现得胆怯、内向、拘谨甚至叛逆。也许他们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严重,但实际上潜伏的心理问题更大。此时,班主任和教师要更多地扮演替代父母的角色,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培养他们的自信。最后,改善德育管理制度。目前,学校在评估班主任工作质量时,衡量的基本内容是班主任负责的班级是不是形成了稳定的班集体,其依据的指标一般有三个:班级学习成绩是不是优秀、班级纪律是不是到位、班级卫生不是整洁。学校很少关注甚至是忽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也不会去仔细衡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质量。学校德育管理要尽可能激发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创造力,给予班主任适度的工作自由,让他们尝试用更具个性化的方式管理班级,设计出更多学生喜欢的活动。我们建议:学校在班主任评价中加入学生的满意度测评;学校德育处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日常行为管理外,要深入调查学生需要,并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去设计更多、更有趣味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要摒弃知识竞赛或才艺表演的形式,要有更多的参与、互动、交流和体验。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每个班主任都要想方设法在班级中创造一种安全、包容、关爱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产生我能行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才能或承担责任。班主任要积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的个别需要展开研究,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对症下药开展德育工作。比如,都是行为表现不好的学生,一类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优越,备受宠爱,造成孩子品格存在缺陷,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这类孩子在家是宠儿,在学校成了弃儿。他们当然也需要班主任的爱和关注,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班级的接纳。对于这种孩子,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引导他们学习承担责任、融入群体,满足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需要。另一类学生家庭健全而稳定,家里给予的关怀比较充足,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控力不强,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比较差,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这类学生主要是自尊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对此,班主任要争取家庭的配合,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加强自控力为主要目标。概言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教师才能把学生的问题看作是成长的契机,用不同的“钥匙”打开不同的“锁”。

总的来说,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学校德育体系,既需要学者的理论研究,也需要教师的实践探索,还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大家要共同努力,一起去丰富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更多的是将道德看作是一套规范和规则系统,将学生的道德养成看作是对这些规范和规则的掌握。遗憾的是,在这种认识中,我们抽空了道德发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生成的文化因素。因此,我们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往往持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认为学生不遵守行为规范就是因为缺乏某种道德品质。

我们发现:学生的安全需要的满足和班级环境中的秩序、纪律密切相关,一个班级如果日常运行井井有条、纪律良好、同学关系和谐,学生的安全需要则一般满足得比较好。但有时学业压力会降低学生的安全感,增加不良行为和欺侮行为。

有道德的学校是民主生活共同体。我们一贯坚持,道德教育就是以道德的方法是培养道德的人;我们也相信,最能满足学生安全、自主和关系需要的学校,就是民主生活共同体。什么是民主共同体呢?当然就是大家具有共同利益、共同参与、平等交往、经验分享的共同体。

我们建议:学校在班主任评价中加入学生的满意度测评;学校德育处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日常行为管理外,要深入调查学生需要,并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去设计更多、更有趣味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要摒弃知识竞赛或才艺表演的形式,要有更多的参与、互动、交流和体验。

学校德育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现实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期“样本”所展示的三则案例,有的通过研学旅行实践,丰富德育教学方式;有的创建多元教学模式,活化劳动教育;有的开发“123”功夫课程,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1年9月1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德育沙龙上所作的题为“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的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讲座整理而成。

作者:程红艳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域推进“三原色”德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多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建构“三原色”德育体系,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德育要求,有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一致的德育目标,形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三原色”德育价值导向

1.“三原色”德育概念阐释

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江干区将学生成长中那些基础、核心的德育要素比喻为红、绿、蓝“三原色”,建构了“三原色”德育体系(见图1)。

“三原色”德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可靠接班人、中国好公民、合格建设者为育人目标的区域德育总称。具体来说,红色代表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的可靠接班人;绿色代表培养身心健康、文明有责的中国好公民;蓝色代表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建设者。

“三原色”德育体系是以“三原色”德育目标为中心,着力推进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评价、研究、特色等育人工作,由政府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落实的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

2.“三原色”德育基本要求

“三原色”德育遵循三个原则,即系统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和一体化原则;坚持“四个结合”,即正确导向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遵循规律与特色创新相结合、协同配合与重点实施相结合以及常态开展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充分尊重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不断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途径,创新德育载体,打造德育品牌;注重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的责任意识。

“三原色”德育坚持大格局、宽视野、高标准、低重心、有针对、求实效,持续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而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二、“三原色”德育运行机制

1.“一体两翼多伙伴”管理机制

在区域层面建立“一体两翼多伙伴”管理机制,即建立以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两翼,以相关部门(如文明办、团工委、关工委等部门)、社会组织、学生家长为伙伴的运作机制。近年来,江干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社会组织成立了“钱江少年成长关护共同体”,充分发挥德育伙伴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协同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2.“一会二展多联盟”工作机制

“一会”即在每年末召开德育工作年会,意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布置新一年的德育工作。“二展”即于上半年举行德育特色活动展示,下半年举行德育课堂教学展示,二者均立足课堂,形成长效的活动交流、教学研讨规范。“多联盟”即建立教学研究联盟、名班主任联盟、片区德育联盟等,激发德育团队活力。

3.点、片、面三级协同推进机制

根据“三原色”育人目标在不同阶段的落实要求,设计开展相应的活动,有的活动在具有相关特色的学校开展,有的在片区“三原色”德育联盟中实施,有的则在全区全面推进。如此而形成了点、片、面三级协同推进机制,实现了德育项目系统设计、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促进了德育工作的系统化、项目化、精细化。

三、“三原色”德育实施工程

围绕“三原色”育人目标,实施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评价、研究、特色九大育人工程,进一步丰富德育内涵,提升育人实效。

1.课程育人工程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固本基石,课堂是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的主阵地。江干区以德育课程为主、多学科相辅,同时以专题教育作为补充的课程育人模式,不断优化地域和校本德育资源,提升课程育人实效。一是德育课程注重课程整合,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标准,保证课时、落实内容。二是各学科细化德育要求,充分发掘各自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自然融入。三是结合“三原色”育人目标,将德育专题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并梳理出建议内容(见表1),指导学校结合谈话课、班队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落实教育要求。四是开展区域“道德+”大德育课程研究,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干,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德育专题教育等内容,优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五是弘扬本土孝文化传统,通过走访最美江干人,收集学生身边的“小孝星”事迹,编制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与教材——《孝文化读本》(小学卷、中学卷)。

2.文化育人工程

以市、区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为契机,优化校园环境,使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包含教育的意蕴。通过提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体育馆、图书馆等的环境建设,抓厕所洁化、廊道美化、橱窗阵地化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实现校校有校训、校标、校旗、校歌、校日(节)、校史馆(室、廊),班班有班训、班旗、班徽、班级口号。

3.活动育人工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围绕“三原色”育人目标,形成活动体系(见表1)。广泛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把握好中华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和主题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例如,围绕劳动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为期一年的“我们的节日”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又如,结合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环境保护日和法制宣传日等,开展绿色、蓝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环保意识与守法意识,提升其文明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

遵循“以人为本、学生主体、主旨明确、程序严谨、形式庄严、方法创新、内容完整”的主要原则,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精心设计、规范开展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校园节(会)等活動,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实践育人工程

丰富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防、科普、文化艺术等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每学年小学为期5天、初中为期10天的主题实践要求,在全区推出每月综合实践日,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活动。盘活区内德育资源,创设教育“第三空间”,将拓展性课程、特色基地巡游作为教育“第三空间”的体验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钱江少年互助公益”“红袖章Family”家庭志愿者的品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低碳环保、关爱老人、文明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全区拥有市、区级第二课堂13个,区级教育“第三空间”34个,每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近百场次。

5.管理育人工程

制定与学校章程相适应、兼顾公正与人文、服务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校纪校规,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校本化落实。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制度,如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关护等建立相应的制度,完善专项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四个引路人”“四有教师”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由名班主任、精锐班主任、新锐班主任和“321层次”班主任组成的骨干梯队,发挥名班主任工作站的区域辐射效应,支持领衔教师推广工作经验,扩大影响力。注重提升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素养,围绕“T”型教师梯队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培训与培养工作。设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荣誉金奖班主任等评优机制,鼓励各校以“班主任节”“师生节”等为载体,搭建彰显班主任工作意义、价值和荣誉感的平台,完善班主任工作长效激励机制。

6.协同育人工程

一是推进区级家长学院、校级家长学校、班级家长课堂的建设,建立“区、校、班”三级家长委员会,构建健全的家庭教育指导和管理体系。在区级层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五老”讲师团、名班主任讲师团的作用,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在校级层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家长学校课程,常态化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在班级层面,通过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和家教沙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亲和、友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二是成立“江干区家长议事委员会”,畅通家长交流沟通、参事议事的渠道。三是开展“家庭乐享周”系列活动,倡导亲子孝亲,共建和谐家庭。四是建设开放、融洽的社会教育环境,在每个街道派驻一名社区教育管理干部,专门从事学生的社区教育工作。五是积极利用社区课外教育资源,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四点半”课堂、“社区小书房”等活动,吸纳相应的社会力量支持德育工作的发展。

7.评价育人工程

德育评价全方位、重过程、常态化、有实效。一是根据《江干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年度考核办法》,每年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价。二是通过常态的德育视导、德育调研等,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性、专题性评价。三是构建知行结合的新时代“钱江好少年”评价体系,结合“三原色”育人目标,分别设立“尚德少年”“向善少年”“逐梦少年”三项单项荣誉和“钱江好少年”综合荣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8.德育研究工程

围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开展德育研究。在区级层面设置德育工作专职教研员,建立道德与法治学科大组、德育教研大组和德育智囊团,切实提升德育研究质量。开展“微德育”研究,建立30个专题研究群,深入研究和解决育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关键事件。进一步完善“8090教师成长营”和“青蓝教师携手工程”两大特色研究项目,开展德育“精彩一课”教学研讨活动,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实行德育精品课程和学科德育案例的年度评选,做好专题汇编与推广。

9.特色培育工程

充分利用选修课、拓展性课程和社团活动等,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德育建设。自2016年起,江干区就开始实施了学校德育特色培育工程,每年以德育创新论坛的形式开展德育特色项目的交流与展示,涵盖了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家校联动、德育评价等。通过学校申报、现场答辩、专家评估等环节,评选年度十大创新项目和十大优秀项目,全力打造区、校级德育品牌。

四、结语

总之,区域推进“三原色”德育,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完善育人机制、构建育人载体、营造育人环境和落实育人任务,进一步落实德育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开创具有地方特色、富有创新价值的区域德育新局面。

(责任编辑 姚力宁)

作者:费蔚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3:

高职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

摘 要: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既有利于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也有利整合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无论从中央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看,还是从教育学、德育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看,德育工作实施大部制不仅可能而且必要;由宣传部统领德育工作,依据德育工作性质和内容将负有德育职责各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后,下设办公室、组织处、日常行为教育处、社科教育处、素质拓展训练处等,并明确各部门的主要德育职责,有助于德育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

作者简介:梁瑞升,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政工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有少数高校启动大部制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3月启动行政管理大部制改革以来,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不断健全,各项工作运行平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开展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大部制改革的比较少,但有在某一工作领域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先例,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实施的大部制学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涉及面广,无论是其对象,还是其内容、途径等都呈现复杂多样性;再加之我国高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多数学校的内涵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负有德育职责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德育力量比较分散、整体德育效果欠佳。对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从德育方式途径入手,有的从德育环境入手,有的从德育模式入手等,但从德育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少。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就是根据中央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为整合学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将负有德育职责的相关主要部门归口到一个大部门,从整体上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作顶层设计,并按照一定组织管理原则在大部门内部重新划分德育责任部门,构建符合德育工作规律的运行与协调机制,以便发挥德育工作的最大效益。这种工作机制,既有利于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也有利整合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笔者从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组织架构设想等两个方面对其作初步探索。

一、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再到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高校德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就是为了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实现齐抓共管的一种德育工作组织模式,主要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按照一定的组织管理理论和德育工作规律,确立的一种结构严密、运行有序、资源节约和效率提升等德育工作机制。

(一)相关政策文献说明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具有现实可能性

《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两课”的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学校人事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大纲》还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要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发挥全体教职工、各种途径和环节的德育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卓有实效的德育合力。[2]《16号文》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2]《意见》强调,要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3]以上三个文件从不同方面为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相关理论说明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非常必要

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德育心理学都强调德育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校长教师更应该管”。[4]就高职院校来说,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校内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网络时代学生接受外界的信息大大增加,德育工作大部制机制能够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一方面,可以确保学校内部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互相配合;还可以保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德育影响的前后连贯和一致。

系统原理是管理学中一条重要原理。系统原理当中的整分合原则就是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在这个原则中,整体是前提,分工是关键,综合是保证。因为没有整体目标的指导,分工就会盲目而混乱,使整体受到“五马分尸”之害;离开分工,整体目标就难以高效实现。如果只有分工,而无综合或协作,那么也就无法避免和解决分工带来的分工各环节的脱节及横向协作困难,不能形成”凝聚力”等众多问题。[5]我们把这一原理运用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构的整合中,就是按照高职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将负有德育职责的部门进行有效地重新组合,并归口到一个大部门。建立有效地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各种不同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各种德育活动,并使之互相补充、协调配合,最终发挥整体结构功能的实效,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6]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主体的不作为和德育工作真空现象等,切实增强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实效。

二、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组织架构设想

《意见》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意见》还指出“高校党委宣传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兼任”。有学者指出,“广义德育特别是大学德育实际上是意识形态教育,狭义德育侧重于意识形态某个方面(道德)的教育。”[7]这说明德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意见》为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工作大部制提供了政策支撑,由于副院级架构的宣传部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组织管理学的权利分配原则上讲,还是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讲,都是合理入情的。根据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途径等分析,对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提出以下设想。

(一)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组织架构设想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以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由宣传部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既可以确保德育工作整体规划到位,又可以整合德育力量,还可以使德育工作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具体来说,就是将原来负有德育职责的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思政课部、公共课部、宣传部、就业指导中心、网络中心、保卫处、体育部等归口到宣传部。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德育规律和组织管理理论,设置二级机构,即将原宣传部、网络中心合并为办公室,将原学生工作处和公寓办合并为日常行为教育处,将原业余党校和团委合并为组织处、将原思政课部和公共课部合并为社科教育处,将原就业指导中心、体育部和保卫处合并为素质拓展训练处,组织架构设想如图1所示。

(二)宣传部各二级机构德育职责的划分设想

根据《大纲》、《16号文》和《意见》等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现时代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可以定位为:(1)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2)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4)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这一目标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确保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现实,必须要分工明确,宣统部各二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见表1。

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对其构建意义、依据和组织架构的初步探讨,只是这项复杂工程中的一部分。这一工作机制通过什么来运行,用什么样的方式运行,需要哪些保障措施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鸿海.推进行政“大部制”改革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7):29-31.

[2]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政课文献选编(1949-2008)[G].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166-168.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光明日报,2015-1-20.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92.

[5]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济管理出版社,2001:81-82.

[6]吴兴富.整合构建高职德育目标的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33-37.

[7]石书臣.试析德育与意识形态的本质联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25-27.

[责任编辑 李 漪]

作者:梁瑞升

上一篇:林场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经委执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