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思维导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现代化教育理念逐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运用,这对推动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样都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本文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八年级的历史具有知识点广泛、关联性差、跳跃性大等特点,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的学习工具,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為了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应用思维导图,真正让其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思维导图概述

在人体大脑的结构中,对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进行控制的是左脑,对人的感性思维进行控制的是右脑,而思维导图能够对人体右脑的潜能进行挖掘,通过文字、图画和符号等方式来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事物。思维导图又被称为思维地图、脑图和心智地图等,是一类形象化的思维工具,借助外在形式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辅助性思考;主要借助某一个中央的关键词,来引起相应形象化构造及分类思路,同时通过辐射线将所有代表的字词、任务、想法等与中央关键词进行连接,来帮助人们构造出清晰、层次性和关联性强的导图[1]。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还涵盖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不仅知识点多,而且内容有很多细节和分支,不同的历史事件存在前因后果的联系,这加大了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的难度。学生要想有效掌握历史知识,需要有很高的学科素养,但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在学习中往往存在厌倦、烦躁和抵触等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2]。

首先,科学应用思维导图,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优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思路,使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延伸开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其次,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因为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出现记忆混乱的情况。而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根据学习需求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理清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以往学习中,学生只是对知识点进行单纯记忆,而借助思维导图能加深对知识的全面认识,掌握知识体系中的关键词与中心词,并以关键词与中心词为基础,对相应知识进行联想和拓展,从而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具有显著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目前,很多教师逐渐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思维导图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来合理应用,一些教师虽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在使用前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与研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盲目应用而影响应用效果的情况[3]。

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流于形式和应用片面的情况。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呈现上,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加上思维导图的设计主要由教师完成,而教师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和创造并没有给予相关指导,也不重视对他们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思维导图应用片面的情况出现。

另外,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普遍存在使用思维导图半途而废的情况。在教学期间,教师可能短时间内没有看到思维导图的效果,加上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存在不当之处,和预期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缺乏耐心,进而放弃对思维导图的运用。

四、思维导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于课前预习,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在历史教学中,课前预习是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了解的过程。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本知识,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能更好地抓住学习的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课前预习环节往往存在学生预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导致预习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能进行有效预习,促进预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的课前预习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概况,帮助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整体性感知,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提纲的编写,明确提出预习的目标和要求,比如,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抗击八国联军”等具体讲述的内容,可要求学生对各个事件的发生背景、人物、启示与影响等进行总结,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抓住预习的重点,引导他们进行有序和规范的预习,提高预习的效率[4]。

(二)应用于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与主动性,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新时代的曙光”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投入教材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和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并围绕单元内容优化思维导图,让学生找到本课的中心词,并从各个子目录中找到关键词,将其当作思维导图分支,然后整理分支详细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内容的查找和分析中。

(三)应用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存在对复杂历史知识理解不透彻记忆混乱等情况,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教学中,由于其涉及工业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等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教学的目标、内容、环节和方法等进行整体性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体性把握;对涉及的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内涵等相关的抽象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其进行针对性解读,利用“单元时间轴”“时空坐标”等对相关事件进行解读和呈现,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5]。

(四)应用于总结复习,促进学生记忆和掌握

总结复习是对历史知识点的巩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在传统复习总结中,学生一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使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影响了复习总结的效果。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总结复习环节,能提高学生复习效率。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的过程等,它们是有一定时间顺序的。在总结复习阶段,学生就可以通过时间轴来明确相应的单元要求,清晰认识到它们的联系,在时间轴上标注“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开始”“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的完成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等,并在时间轴的不同部位对事件的要点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复习阶段就能够对其单元要求有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提高复习巩固的效率[6]。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以清晰、明确的导图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内涵,在教学中积极、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不断改进与完善此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程的高质、高效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李淑兰.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上旬),2019,16(04):207.

郭华平.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6(43):19.

安春苗.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繪制及应用研究:以《鸦片战争》一课为案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83-84.

雷玉娟.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0):63-64,67.

张永华.新课标理念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文渊(小学版),2019(03):224.

徐岗.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20(16):58.

作者:田启训

第2篇:2014八年级下历史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10分)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

A解放战争期间B抗美援朝时期C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 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的完成D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5、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B中共八大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七大

6、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之后

7、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①经济发展分三步走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坚持改革开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9、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④急于求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0、

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40分)

11、简答题:

(1)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6分)

(2)简述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两点,2分)

(3)列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取得的重要成就,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失误和挫折?各举两例(4分)

12、“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 (2)结合材料,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2分)

(3)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13、材料一:(1978)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连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1)上面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党实行哪一伟大决策的结果?(1分)

(2)材料一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体现了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1分)

(3)在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除了珠海还有哪几个?(3分)

(4)针对我国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说明了什么)。(1分)

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越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28年艰苦卓越的斗争”历程起止的标志性事件。(2分)

(2) 什么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分)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

15、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住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请回答: (1)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住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3分)

(2)他们的核心地位分别是在哪三次会议上确定的? (3分)

(3)用一句话评价“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他的指导地位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2分)

四、活动与探究(4分)

16、为庆祝建党88周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中国共产党88周年的风雨历程,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思路设计: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两例: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一例:(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诞生的党的指导思想一例:

第3篇:2018年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奴役的历史从此结束 B.中国历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

C.中共变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党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今日中国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严峻考验。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

A.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威胁能否解除 C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建立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

3.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 “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4.60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作者看来,“最可爱的人”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八路军、新四军 5.建国初期,有人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 A交通运输业 B.农业 C.手工业 D.重工业

6.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1840年底 B.1919年底 C.1949年底 D.1956年底

8.“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企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完成

9.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10.40多年前的《人民日报》曾头版头条报道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重大事件(如图)尼克松此行的重大成果是( )

A.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B.促成乒乓外交

C.发表《联合公报》 D.签署《联合声明》

11.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1 12.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1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引用外资 B.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14.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经济特区 B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开辟经济开放区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5.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是指( ) A.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6.邓小平在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不包括

A.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7.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

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题9分;22题11分;23题10分)

21、(14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农民是通过什么事件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刘少奇说该事件是“中国几千年来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4分)

材料二1952年之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采取的途径是什么?所有权性质发生什么变化?(4分)

材料三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飞,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2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9年) (4)材料四中风阳县小岗村的巨变,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你有何建议。(2分)

22、(21分)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人类历史的丰碑。决定一个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往往是在他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让我们一同走进两位伟人,感受他们的伟业丰功,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人物是谁?“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2)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历史事件?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何在? (4分)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根据材料三,谁书写了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4分)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什么?(4分)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理论”指的是什么?举一例说明该理论获得了成功的实践?(4分)

(6)根据材料中两位伟人的丰功伟韦绩,你有何感悟?(1分)

3

23、(20分)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1953年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4分)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在出席下图所示会议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材米料二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71年11月8日的《时代》期刊上封面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文字:“ 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这样写道:“他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二中“ The Chinese Are Coming”反映了是中国当时哪一项外交成就?70年代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举两例)(6分)

材料四 1985年中国一位伟人做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伟大论断,从此中国以全新的姿态积极投入于国家政治舞台,为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加了什么国际组织来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分)

(5)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什么(2分)

(6)纵观中国的外交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4

第4篇:八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测试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30分)

1. 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

)

A、广州

B、香港岛

C、宁波

D、香港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清王朝与太平天国政权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 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4.鸦片战争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红巾军起义

B、白莲教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位英雄?

A 左宝贵

B 邓世昌

C 丁汝昌

D 徐邦道

6.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侵略军力量不足

C.义和团的反抗斗争

D.清政府组织有效的抵抗

7. ①改组军机处

②设立翻译馆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校

以上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①②③

8.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壮烈献身的人物是:

A.陈玉成

B.丁汝昌

C.梁启超

D.谭嗣同

9.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是:

A.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C.维护清王朝统治

D.建设近代化企业

10. 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

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黎元洪

1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大旗是(

)

A、民主和科学

B、新道德和新文学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A.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武汉

C、广州

D、北京

14.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的是(

)。

A.美国和英国 B.英国和法国 C.俄国和英国 D.俄国和法国

15.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新文化运动中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

D、鲁

17.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A.A.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18.“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徐悲鸿D.张大千

19.红军长征,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四渡赤水后

B、巧渡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越夹金山后

20.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是(

)

①七·七事变②西安事变③日本投降④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22.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不包括(

)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原子弹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毛泽东发出对日最后一战号召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大反攻

23.史学家胡绳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其成熟表现有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

A.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25.重庆谈判是签定的《会谈纪要》最重要的意义是:

A.A.

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

B.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D.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26. 使华北地区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7. 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28.解放战争的第二年,解放军转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

A、东北地区

B、平津地区

C、中原地区

D、华南地区

29.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城市最先解放的是:A.沈阳 B.北平 C.武汉 D.广州

30.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

A.《棠棣之花》

B.《屈原》

C.《虎符》

D.《孔雀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

,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 1895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__程度大大加深。

3. _____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_____为总理。

4.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__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5.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的制碱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是__________。 三.列举题(共20分)

1.1.

列举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巨大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2. 列举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主要阵地和主要代表人物。(5分)

3.列举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名称和参战部队、各自所起作用.(9分)

四、材料题(第1题9分,第2题6分,第3题5分,共2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8分)

七年之中总数逾五千二百三十万两协饷,是支持左宗棠在新疆取得胜利的惟一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他的成功也应归功于他的筹划和战略,以及他对复杂的后勤工作的措置得当,„„„左宗棠在新疆的胜利还应归因于这一事实:他现在增多了对欧洲武装或者中国仿造武装的使用。„„„甚至俄国人也给清军以帮助。早在1875年,一位俄国官员在拜会驻节兰州的左宗棠时,曾提出原向左宗棠的北疆部队提供五百万斤粮食,价格极其公道„„„

--《剑桥晚清史·收复新疆》

请回答:

①①

作者认为左宗棠在新疆取得胜利的惟一决定性因素对不对?为什么?(4分)

②②

哪些原因分析得有道理?(2分)

③③

俄国人的帮助也是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原因吗?为什么?(3分)

2、阅读下列材料(6分)

“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力。„„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请回答

①此引文出自谁的什么文章? (2分)

②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2分)

③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信念? (2分)

3.阅读下列材料:

下列两段材料是关于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

材料1:

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2: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请回答:

①①

料2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人数。(2分)

(2)读了这两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五、问答题(20分)

1、简答《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6分)

2、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6分)

3. 如何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8分)

1、B

2、D

3、D

4、C

5、B

6、C

7、B

8、D

9、B

10、A

11、A

12、C

13、A

14、C

15、D 16.D

17. A

18.C

19.C 20.D

21.C

22.D

23.A 24.D

25.D

26.C

27.B 28.C 29. A

30.B

二、填空题

1、虎门硝烟

林则徐

2、伊藤博文

半殖民地化

3.1905 孙中山

4.台儿庄

百团大战

5.海国图志

侯德榜

三、列举题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15年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

3.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四、材料题

1、①不对。(1分)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部队的协饷(钱)充不充足。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穷胜富的战例很多。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收复新疆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配合。(3分)②左宗棠的精心策划和正确的战略、使用先进武器等原因分析得有道理。(2分)③俄国人的帮助不是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原因。(1分)因为俄国侵略成性,一直怀有割占我国领土的野心。它不会真的帮助左宗棠,一定另有图谋。(2分)

2、①引文出自于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2分)②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分)③表达了作者的共产主义必胜的思想信念。(2分)

3. (1)1937年12月;30万人以上。(2分)

(2)参考:日本占领东北后,对东北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而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不可抹煞的用血写成的事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在30万人以上是具有可靠根据的,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掩盖其侵华罪行,必然要遭到中国人民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抗议,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每个中国人,现代的年轻人好好的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强大。(3分)

五、问答题

1、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参考: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1分)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1分)第三,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分)第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2分)

3. 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2分)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2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了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3分)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1分)

......

第5篇:期中八年级历史试卷

舒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李光宇)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

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邓世昌B.左宗棠C.林则徐D.关天培 2.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

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A.西摩尔B.瓦德西C.华尔D.赫胥黎

3.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自强、独立D.科学、求富 4.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A.张謇B.詹天佑C.李鸿章D.张之洞

5.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

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C.《天演论》的发表D.《马关条约》的签订

7.把西方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指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光绪帝

8.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是在()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10年 9.“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杨靖宇

10.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

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李大钊

11.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

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

配错误的是()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D.孙中山——辛亥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三、问答题

14.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16分)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2分)

b.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2分)

(4)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5)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第6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材料

一、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⑴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其中日本参与或发动的有哪几次?首都被攻陷的有哪几场战争?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些条约有关?

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条约是( )与台湾问题有关的条约是(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 )条约有关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

⑷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从中你得出哪些结论(启示)

⑹归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分别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⑺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第(7)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答案: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其中日本发动的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参与的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首都被攻陷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186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1900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南京,1937年)

启示: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他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⑵《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⑶《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⑷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结论(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农民阶级的抗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共和国方案都行不通,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领导阶级的重任;中国人民具有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等。

⑹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没能推翻清朝统治,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戊戌变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又不能发动群众,仅靠手无实权的皇帝支持,自上而下的变法必然失败 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革命: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

1 启示同(4)

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并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当时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等。

(8)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

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回答: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些事件? ⑵“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⑶概括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⑵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酷,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回答: (1)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2)“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3)“思想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列举两个此运动的代表人物。

(4)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没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⑸结合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化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各包括哪些事件? ⑹学习西方军事器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⑺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⑻简述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

⑴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戊戌变法时期,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⑵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⑶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状态,加之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旧中国无法富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富强起来,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⑸三个阶段: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新文化运动⑹维护清朝统治

⑺对,因为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而单纯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的。⑻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四、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五、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

⑴此材料作者是谁?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与哪次战争有关?

⑵“两个强盗”指谁,概述两个强盗在夏宫的经历。

⑶针对此事件谈谈你的感想。 ⑷近些年来,重修圆明园的问题在全国引起热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从多个角度思考,写一篇短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⑴法国作家雨果。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

⑵英军和法军(英法联军)抢劫财物,砸毁搬不走的东西,纵火焚烧圆明园。 ⑶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⑷反对或赞成选择其一。反对:①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象征,是就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见证。保留原貌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功能,时刻教育人民不忘历史教训,只有提高国力,才能避免国难临头。其中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②圆明园的建筑当然可以仿古而建,但是当年园内价值连城的珠宝、文物被殖民强盗抢走或毁坏,如今这批最具价值的珠宝已经无法收回,甚至无法仿制,精髓不在,重建又有何意义!

赞成:①如今的圆明园仅存几个景点,重建圆明园,恢复当年的胜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经济的发展。②旧中国由于腐败无能,令国家蒙受屈辱,如果在原地重建一个圆明园,把他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不是可以同样教育人民么?③文物本身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文物的仿制同样具有社会价值。

六、阅读材料:“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撒播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周年。” 请回答:(1)今年(2012)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⑵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什么? ⑶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运动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⑷简述这场运动6月3日前后的主要变化?⑸这场运动结果怎样?表现在哪些方面? ⑹五四运动体现了哪些进步精神?⑺今天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答案:⑴93周年 ▲⑵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⑶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⑷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学生转变为工人;斗争形势:由学生游行示威为主转化为工人罢工为主。⑸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⑹忧国忧民、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⑺应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勤奋学习,努力创新,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了解国情,敢于面对困难,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等。

七、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自强,求富” 材料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材料四:“民主,科学”

材料五:“三民主义” 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序号:

⑵你认为上述哪一个口号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

认为“自强、求富”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理由: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了近代化; 认为“三民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理由: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认为“民主”“科学”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理由: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青年学生们勇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认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对中国影响最大,理由:五四运动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认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影响最大,理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该口号,并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以上任选一个即可。

10、“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红军建奇功。”请回答: ⑴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⑵计算一下,到今年(2012年)“八一”历史有多长了? (3)这一期间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名称有何变化? (4)这段歌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请问:探索出一条什么道路? (5)“朱毛合”对“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参考答案: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⑵85年 (3)工农革命军变为工农红军 (4)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5)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红四军

七、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的历史意义。(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意义:P62)

2、在这一事件中红军经历了哪些困难与问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食物的缺乏等。)

3、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那些艰难险阻? (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4、诗中“三军”具体指哪支部队? (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

5、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坚定革命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如何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学习中应不怕困难,顽强刻苦,立志成才;生活中要艰苦朴素,团结友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7篇:八年级历史 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共二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从题量上看,设计出了多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如第一个小题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本试题的最后一个问题请学生们掌握民族政策,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2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14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

6、

7、

12、

15、

17、18小题;第18小题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不准确,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忆不准,所以知识一旦综合起来,就容易出错;

第21题为识图题,学生识图能力不强,不会读图,从历史地图中提炼不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第22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点:第1是历史事件的名字出现别字,错字的比较多;第2是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趋势”掌握的不够全面,失分的学生较多;

第23题出错的主要在第3小题,学生对“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分析不完全。存在的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认真仔细阅读问题,二是对此认识不清楚。

总体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三、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很多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第一,从初二年级的成绩来开,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均分差距较大,为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第二,从初二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近代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近一半,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1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上一篇:英语课不认真检讨书下一篇:污水处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