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国际化理念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策略。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发展;策略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稳步发展,影响范围也不止于经济领域,其带来的一系列结果被称作“全球化”、“国际化”的产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1:

澳门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展望

在确保绿色、环保、科技、高效、盈利前提下,澳门经济的未来出路在于与中国内地经济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优势互补。除去博彩业,为中国内地提供绿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是澳门的优势选择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有其合理性和经济价值,它的成功无论是对内地经济,还是对澳门的绿色经济都是一个利好。

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迎来更大变化,在“十三五”规划末期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对澳门经济的未来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抓住机遇,放眼长远,挖掘潜力,发挥自身优势,与内地经济实现互补,是有益于澳门的必然选择。

与内地实现优势产业互补,是澳门经济未来的出路。内地与澳门可以进行互补的方面较多,但从澳门的角度讲,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未来长久稳定发展的需要,面对现实,必须有所选择,并坚持一定的选择原则:即绿色原则、环保原则、科技原则、高效原则、盈利原则。

在保证以上原则的基本前提下,澳门与内地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产业优势互补,除去博彩业,目前看来产业选择的优势就在于可为内地提供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说,今后,澳门国际化的博彩业可以走向娱乐化,而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形成产业化。

澳门产业发展优势选择

对于澳门来说,发展任何工业产业都是不可能的,澳门未来优势产业的发展只能是在工业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寻找出路。而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占地面积小、绿色、无工业污染、盈利快、对经济的带动力强,是最为理想的适合澳门未来发展的绿色产业。

办一所高校,并不一定要有几千亩土地,往最少处说,有一座大楼足矣。广州大学城,占地15000亩,放了10个大学,空空荡荡的,并不足取。对于澳门来说,若有这些土地,可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学。在过去,一所高校能有200亩土地就不错了,并不像内地现在这样奢侈。而且,澳门办学,还可社会化地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学校本身不必占用更多土地。

高等教育是绝对绿色、无任何工业污染、且盈利快、对经济带动力极强的产业。当年建校,当年就能招生。而且由于大学生是最好的消费群体,所以,高等教育非常适合城市化区域作为优势永久性产业发展。新加坡现在是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博彩业,而澳门则可以在博彩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谓殊途同归。

目前,在即将实现工业化的形势下,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明显不足。以人口与香港等同的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目前只有毕节学院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专科职业学校,正在申请再办一所医学专科学校。不论从何讲起,都远远满足不了本地经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遑论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体制原因,中国内地的民办高校尽管数量与公办高校不相上下,但都或多或少的不正规,拖延至今尚未走上办学的正路;而一千多所公办高校所代表的内地高等教育的主流始终突出强调本国特色,根本无法国际化。即使是在内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深圳市,当地政府要创办一所与传统特色多少有些不同的“南方科技大学”,走一点点儿新路,也是困难重重,来自体制的阻力极大。可以说,凡是强调特色的,都是无法走向国际化的。而实现工业化,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它必须是国际化的。因此,这与澳门产生一定的互补性,为澳门面向内地市场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提供了机会。

“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

根据基本法,澳门各类学校均有办学的自主性,依法享有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各类学校可以继续从澳门以外招聘教职员和选用教材。因此,澳门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填补内地高等教育市场的不足。

目前,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澳门可形成一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一头是师资力量来自海外和投资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内地,澳门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办学。再一头是生源在外,中国内地拥有大量的渴望获得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学生。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必须在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国际通行的要求保持一致。更要在师资的选聘中避免本土人士垄断。就此而言,这在内地是做不到的,而在澳门是完全没有困难的。在澳门办高校,可以参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而且,同样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办国际一流大学并不神秘,只要师资力量是国际一流的,学校就肯定能够走进国际一流的行列。澳门本地的师资是能够满足澳门大学等本地高校需要的,而兴办面向内地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只能是全球招聘教师,相对而言,这并非难事。不论澳门办多少所高校,国际化的师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澳门可以允许世界最著名的高校在澳门开办分校,使澳门成为世界著名大学分校的汇集地。这是一种不同于珠海只是国内著名大学分校汇集地的可行的国际化办学方式,但也不一定成为主要的方式。其实,最为现实的办法是,澳门可以吸引中国内地的大量投资在澳门创办国际化的大学。中国内地目前的GDP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拥有充足的办学资金,但由于体制原因,派不上正经用场,只是在前些年办了大量的不走正路的民营学校,不是依靠自学考试辅导招生,就是挂靠在公办大学内作为独立学院存在,只有极少数与公办高校无大差别的民办院校可以发放国家承认的文凭。澳门吸引内地的办学资金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拥有资金的人不一定能办学,能办学的人未必拥有资金。然而,这二者可以在澳门有机地结合。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投资者找一个人做校长来澳门办学,而是投资者可以依托一个社团组织来澳门办学。比如,在海南岛欲投资办学却屡屡受阻的某浙商可以依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在澳门创办国际化的澳门经贸大学,为内地培养国际化的经贸人才。

内地高校无法进行国际化教育,已使得约20%的生源奔赴海外寻找出路。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之后,每年至少有一千万学生要进入各类高等学校学习。因此,这个20%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是西方许多国家都看好的市场。澳门紧连内地,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兴办国际化的高教产业,必定是内地大多数渴望获得国际化高等教育学子的首选,比之香港都更有优势。这几年,澳门在内地招生的经验已经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而且,不仅实施高等学历教育,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之后,还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大规模的顶尖级的国际化培训教育。目前,内地对此有大量的需求,都是远赴新加坡去培训。如果澳门有了同样的培训实力和名气,那在内地市场就不会再舍近求远了。

国际化教育的成功意义

以国际化为首要条件,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应以发展文科大学为主,注重研究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以设置工商和法学专业为主,以鲜明的应用性为基本特色。

办理工科大学比较费事,所以,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需要回避理工科,偏向文科发展。而且,文科教育更能保证产业发展永久的绿色。就国际化而言,比之理工科人才,内地更多需要的是文科类国际化人才,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也多愿意选择文科。内地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最急需的就是国际化的工商人才。内地转化为法制社会之后,最急需的就是国际化的法律人才。现在内地有些地区,连一个国际化的法律人才都没有,少量的非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所以,澳门面向内地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可以以工商、法学等文科专业为主,并且一定要以培养文科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讲求市场效率。

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的成功,必将为中国内地经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实现工业化做出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贡献。当前,我们需要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国内地经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即将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中国内地的工业化将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这标志着中国将改变世界,将要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中国的工业化并不单单是中国的自家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澳门兴办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产业,为内地培养国际化的文科优秀人才,是对内地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对于当代世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产业是永恒的绿色。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的成功,必将使澳门的绿色产业获得一个稳固而长久的发展领域。希望澳门未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化文科教育大学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钱津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国际化理念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发展;策略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稳步发展,影响范围也不止于经济领域,其带来的一系列结果被称作“全球化”、“国际化”的产物。教育国际化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动向,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化的潮流已经影响到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教育领域,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最敏感的触角,更容易受到其影响。加之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不断孕育出新科技成果,其产出率为各个教育层次之首,因此,高等教育更要做好迎接国际化挑战的准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国际上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为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an internation dimension into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即整合国际上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元素的过程[1]。国内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是,总结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摆脱地域国界限制,跨文化交流。

2.求同存异。不同地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主导因素不同,并且发展理念模式也存在差异,如何进行有效融合需要因地制宜。

3.强调同化。有激进者认为“国际化”是文化入侵的方式。事實上,“国际化”确实强调一种同化的过程,各地争相效仿先进经验与理念,但最终,还是以发展各地方高等教育为最终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的对象不仅限于人才,还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等。各个地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要素不同,这就要求学习者不能止于照抄照搬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制度、模式,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经验内化,从而形成独特适宜的自主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发展

根据《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得知,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北京、上海、黑龙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前三,为第一个层次,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天津、江苏、浙江、吉林、辽宁为第二个层次。云南等其他省市低于全国国际化平均水平的为第三个层次[2]。全国各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相差较大,东部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国际化水平都在前两个层次之列,且有近70%的省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提高。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区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全面扩张,新一批的新建本科院校、专升本院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下,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到中国学习工作,这些来我国进行国际交流的外国师生,本身也是一个消费群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媒介,对于经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内高校也积极派出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更好地促进本地企业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务地区,尤其是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功能。

另一方面,地区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化水平。

其一,地区高校的发展水平是吸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因素。高校人才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交流新技术、先进经验,有利于开拓新兴产业。国际交流有利于先进知识、技术的传播。

其二,经济发达的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经济合作是国际化的重要领域。地区经济发达,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较多,高校人才成为这一交流的观摩者、参与者自然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地方提供有利于培养高校人才的条件,不仅是财政政策、资金投入的支持,还需要有具备先进理念、成熟运行机制的国际型企业为基地,开阔高校学生的国际型眼界。地方国内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并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最终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高等教育,融合先进教育经验,培养卓越人才。

三、基于国际化理念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息息相关,而地方高校成为连接两者的重要纽带。地方高校可以在致力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国际化这一浪潮,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加强自己与区域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立足产业发展,参与区域决策

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政策,但相比其他教育大国明显不足,并且呈现中部凹陷现象。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过渡,意味着更大的投资需求,所以仅靠国家财政的单方面支持不足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寻求更多的社会办学力量是大势所趋。以美国的“人民的大学”为例,他们以扩大受教育范围为手段,提升地区受教育水平,以促进地区发展这一途径得到了地方力量的支持[3]。

寻求地区力量办学是个互惠互利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国家的财政支持有限,多元的地区力量可以多方位地支持高校发展。并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更强。在2010年,高校专利授权数浙江、江苏、北京位居前三,三个地区的总和占全国授权总数的40.9%。并且,高校的技术转让合同金额以北京、江苏、上海为首,并共占据全国技术转让合同金额的47.8%。

(二)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国际合作

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本身就有很强的优势,相毗邻的国家多是教育大国,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的最北方,并非经济发展中心,且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距较远,联系并不紧密。但在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毗邻。一些地方高校凭借这一独特优势多开发特色专业,例如黑龙江大学的俄语语言专业。因其不可比拟的良好语言环境,市场贸易需要大批人才,使得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专业得到高效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居于全国第三,其主要原因离不开依托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

另外,随着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很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且城市设施建设完备,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很多外国企业、国际型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如此便为当地高校的国际型交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典型的城市便是上海。拥有大型外国企业数量位列中国排行榜榜首,同时上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位列全国第二,这并不是偶然的。

(三)内化国际教育理念,实现服务地区功能

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3—2014年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前50名高校,中国共有5所学校入围。通览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拥有一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或缺的[4]。就目前国内多层次高等教育水平现状来看,内化国际理念,使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发展,更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1.提升教育效益,助推产业发展。近年来,校企合作成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说明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注重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努力更好地实现产学研合作。在政、企、校的合作模式之下,需要三方的通力合作,而这三方都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连。

目前,国家积极扶持区域创新大学工程项目,促使大学与企业合作,但国家扶持的项目范围很有限,不足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更多的高校并未享受如此的“福利”[5]。因而,各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自己的实践道路,加强与地方区域企业合作,进一步实现教育产业与经济产业融合。

2.特色专业接轨企业需求。目前,在国内院校当中,各个高校仍以全国重点院校为导向,并按照其学科专业的设置来规划建设自己的专业学科布局。但是单纯按照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科专业模式,只会增加专业的同质性,使得学科专业趋于雷同,缺少特色。

东北石油大学凭借其独特地理位置,一直以大庆油田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致力于服务石油产业,为其提供科学技术支持。2013年,沃尔沃汽车生产制造公司进驻大庆,这对于大庆产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股新生力量。面对这一机遇,东北石油大学新增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及工程车辆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检测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企、跨国企业会逐步深入到更多的城市。

3.适时引导就业趋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高校人才大多倾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稳定、高薪”依然是很多学生及家长衡量工作合适与否的主要标准。这就致使大批高素质人才不顾专业对口与否,首选国企、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浪费了大量技术人才。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大学生强调“就业难”,强调薪资水平和待遇不够;另一方面,企业称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过关,缺乏经验,无法胜任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升高校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适时引导学生进入地方性企业,国家和地方能够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校企合作的双方给予优惠政策或奖励支持,不仅有助于平衡高校人才供需,也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应对教育国际化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奠基石。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有助于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蒋凯.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袁振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3.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

制胜全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马陆亭.建设一流的高等学校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9,(9).

[5]张象林.地方高校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

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4,(3).

作者:郎海凤 马云阔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 篇3:

本土生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摘 要: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称号。在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方面,王洪才教授对本土生国际化做了深入调查,并得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结论,本刊就此对王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王教授指出,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对于分析本土生国际化问题意义重大;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土生国际化

一、国际学生流动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国近期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的发展态势。

王洪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越强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越高。我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其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从目前来华留学生增长情况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近30年来,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目前来华留学仍然以短期留学为主。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之中则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教育分量还很低,这也是未来中国留学生政策需要调整的方向,因为留学生层次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国际学生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并成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明显作用,《留学中国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获得奖学金项目支持的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达到377054名,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率为5.77%。其中,亚洲学生占59.8%(225409人),这一数字比2013年上升了 2.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这些国际学生中,有35876人攻读硕士学位,12114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3694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资助,占总数的9.8%,而 340111 人(90.2%)是自费来华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注重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之际,对本土生的国际化问题重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创造适宜的国际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本土生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迫切希望与本土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与本土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本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则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生国际化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本土生国际化这个概念,请您就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

王洪才:上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Nilsson)重新定义了本土生国际化概念。简言之,本土生国际化就是为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一般而言,这种国际化是通过接触多元文化实现的。本土学生是学生国际化的第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那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第二类是那些来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第三类就是这些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对于前两类人群的国际化已经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对第三类人群的国际化则鲜有关注。加强该方面研究有助于推进该部分学生的国际化,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1993年,英国学者贝内特(Milton J.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概念,该模型旨在针对多元文化提供跨文化能力的解释框架。该模型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可以用来衡量本土生国际化的水平。在该模型中,贝内特将跨文化敏感度(DMIS)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后3个阶段属于种族相对主义时期。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包括否认差异、抵制差异、差异最小化三个阶段;民族相对主义时期则有认同差异、适应差异、融合差异三个阶段。该模型在解释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体验方面很具有说服力,因而经常被国际化研究者引用。

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在否认差异阶段,人们往往不能区别不同文化,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体验并不深刻,或者说还没有体验到文化的价值观不同。第二,在抵制差异阶段,人们虽然能够描述差异,但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这说明人们已经体验到文化差异,但总体上仍然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第三,在差异最小化阶段,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对差异的感受因对文化相似性的强调而减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承认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还不能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从种族中心主义到认同差异的种族相对主义的过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互动是促进观念改变的主要动因。第四,接受文化差异,以种族平等价值为前提,显然这与坚持种族主义观念是不同的。第五,人们在接受文化差异观念之后就会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出现整合文化的动力并逐渐培养出新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适应差异。第六,差异融合是最后阶段,到此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从而人们开始具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文化观念改变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作者:李广平 戴娜 江利

上一篇:销售工作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驻村帮扶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