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汉语国际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样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说明更多的发达国家也是很注重素质教育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篇: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管理的相关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对外汉语事业也得以迅猛发展,有关各方面的研究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两个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探讨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涉及专业发展现状、发展问题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第二层次主要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讨论课堂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讨论管理方法;第三层次是对文章的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课堂管理方法;教学方法

一、汉语国际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学习汉语的年龄层也逐渐丰富,全球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逐年增大,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崔希亮提到:“在‘三教’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问题”“‘汉语难学’在世界上似乎已成公论, 如果再没有好的老师, 很多学习者就会知难而退”[1],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国专业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始于1983年,2007年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5年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学位,至今国内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迅速,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也在学科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学术研究方面,王添淼在《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中提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有关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方面:国际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发展研究;职前师资培养研究;职后师资培训研究,这些研究深化了学界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2]。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已明确提出,并且标准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邵滨、邵辉在《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中提出,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内容更加规范具体,突出了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等三项基本技能,更加注重学科基础、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中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3]。就近几年国家对公派教师的要求来看,所有岗位都要求教师具有《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这对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虽然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从学科发展上看,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但是相比目前国际汉语教师的缺口,高校的招生人数远远不够。并且,很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从教老师是“半路出家”,对于本学科的一些内容仅有较浅层次的理解。很多高校的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多为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地接触课堂,缺少锻炼提升的机会。

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目前国际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发展研究已经有了明确的进步,但并不能说现在的标准就是完美的,新旧标准的发展也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推移而发展的。虽然现在的标准中提到老师应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但目前看来,汉语国际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还待提升,或许在将来会有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力更加详细的研究说明。职前师资培养对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是指汉语教师第一次赴海外教学之前接受的培训, 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前培训两部分[4]。职前教育不仅包括在学校受到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在赴任前的培训。关于赴任前的培训,本文以孔子学院职前培训为例进行说明。孔子学院的职前培训大概为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其中涉及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教学技巧、课堂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策划、中华才艺等内容。内容较为充实,但培训的形式还是以教授为主,虽然中间穿插着教学实践,但是老师并没有体验真正的留学生课堂,步入真正课堂时还是会有很多措手不及的情况。目前有关职后师资培训的研究并不丰富,但职后培训却非常重要。这一块的缺失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就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而言,任期仅为一年,可能老师刚熟悉教学就要离开,这对教师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而构成海外汉语教师的群体,来自各专业、各行业,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很多只是以汉语为母语。

除以上两方面之外,政策也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发展存在影响。目前国内的很多就职岗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会让学生出于就业考虑而不选择该专业,造成国际汉语教师数量不足,不仅影响了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文提出的一些问题,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虽然每个学科都会存在专业流失率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人会在专业学习中爱上汉语专业,扩大生源基数虽然不是增加专业汉语国际教师的良策,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资源匮乏的囧境,因此,可以增加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扩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名额;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完善课程内容,重视教师的教学实践课程,努力将该学科建设为一流学科,提升含金量,增强社会认同感。

第二,国家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目前而言,职前培训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充分,但教师的职后培训却较为不足。为了补足这块短板,相关部门应制订教师培训与考核制度,定期举办线上专家讲座。尤其针对海外教师,高校可以寻求与当地的机构合作,不仅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海外教师的生活技能、交流技能、跨文化技能等的培养,以免教师因生活不适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教师要有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不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要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及时请教,多去优秀教师的课堂听课观摩,吸取别人的经验,也可以邀请优秀教师去听课,提出建议,针对建议加以修正;多听取专家讲座,不断充实自己。课后教师还要及时反思,撰写教学日志,要时不时地翻看反思,这样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向优秀教师靠拢。此外,老师还应该提升自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注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方法的区别,努力营造轻松愉悦且充实的课堂。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

在课堂中,教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过人的教学技能,还应该具备突出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就物理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课堂合作学习管理几个方面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问题

1. 物理环境管理。此处所提到的物理环境包括学生座位的安排、教室的布置与装饰等。教室内的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课堂效果。

2. 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坏是课堂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课堂纪律这一方面涉及很多问题,比如迟到、上课睡觉、上课吃东西、打电话、随意进出教室、故意打断教师扰乱课堂秩序等,这些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可以统称为问题行为。这些问题看似都是小问题,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课堂效果,这些问题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程度是不同的,对策也要有所不同。不同课堂问题行为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目前学界公认的原因有学生、教师和环境三方面。很多课堂问题行为由学生自身因素造成,比如性别原因,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男生的自控力弱于女生,课堂问题行为会高于女生;生理原因,学生的营养不良、身体不适、多动症等身体亚健康状态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心理原因,有些学生受某些因素影响而受挫,会故意在课堂上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等。教师的行为也是造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教师因备课不充分、教学不当等行为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有时因惩罚行为过激而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有时也会因为言行不一、缺乏公平、言而无信等行为丧失学生的信任,导致课堂出现问题。环境因素除学校环境外,还包括家庭环境,通常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高于家庭和谐的学生。

3. 課堂合作学习管理。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流行的教育方式,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看起来教师似乎较为轻松,其实不然,因为这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对教师分组、课堂任务分配、小组PK机制的制定等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现在的翻转课堂看似学生在讨论,但小组内发言的同学可能为固定几个人,其他人可能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如何让小组高效地全员参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方法

1. 物理环境管理。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座位安排,二是教室的安排和布置。

在分配座位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和学生不同的需求安排座位:座位形式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是一一面对黑板,根据教师的课堂需求来分配;分配学生时,把容易分心的学生安排在远离门口、窗口、过道等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地方,可以将他们安排在靠近讲台的地方;在安排同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避免产生因同学相处不和而导致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教室的安排和布置也是物理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布置教室时,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多多参与,可以让学生有归属感,营造一个轻松亲切的氛围。如果国外的学校安排了单独的汉语教室,教师可以将常用的课堂指令张贴在显眼的位置,有助于在师生语言沟通不畅时实现高效的课堂交流;可以设置一块小组PK板或个人加分板,时刻提醒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助于高效授课;也可以在教室张贴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关中国文化的手工作品或者优秀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图书角、汉字墙、绿植区等。

2. 课堂纪律管理。针对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应该有不同的管理策略。王桂平提到“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在对不同管理效率教师的对比研究中发现,高效率的管理者会尽可能把学生的时间投入到有益的学习活动中去,把学生开小差之类的小问题解决在发生大麻烦之前”[5]。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先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份课堂行为规范合约,对某些行为明令禁止,并且对某些违规现象制订惩罚方式,可以在源头扼杀一些不当的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一些不可控行为,教师也要有不同的策略:针对轻度行为,教师可以先轻度干预,比如可以悄悄走近该学生,手指敲敲学生的桌子提醒,若轻度干预无效,则可以直接语言提醒,或加上适当的惩罚,比如控制学生参与活动的权利,把调皮的学生放置在隔离区,如若再无效,可以缩短学生的休息时间或求助于校方。除了惩罚手段,教师更应该用奖励手段来激励学生,上课时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可以准备小印章、小贴纸或其他一些小礼品,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奖励,这同样可以对课堂问题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因心理问题而产生问题行为的学生要与他们进行谈话,及时疏导,避免产生更严重的问题。

3.课堂合作学习管理。要想保证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教师需要做一些工作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依赖,提高效率。首先座位分配要合理,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分好小组,使小组成员坐在一起,以免上课后还要手忙脚乱地安排座位;其次,小组讨论开始前,老师要明确指令,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讨论何时结束,不拖沓;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分配到不同的任务,使他们每个人都对小组有贡献,若小组成员无能力分配,教师可加以辅助;最后一定要有小组成果展示,并且为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公平的评定,使小组之间有竞争意识,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课堂管理还包括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语言文化引发的课堂管理问题,语言文化问题是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应努力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理解他们的文化,求同存异,这也是汉语国际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总结与反思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虽然参考了一些前辈的思考与总结,但由于缺乏实际的汉语国际教学经验,所以一部分内容可能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 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 世界汉语教学,2010,24(01):73-81.

[2] 王添淼. 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229-231.

[3] 邵滨,邵辉. 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1(03):31-36.

[4] 王恩旭. 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5):82-87.

[5] 王桂平,史晓燕,郭瑞芳,等. 国外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06):77-80.

(荐稿人:李静峰,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王琪

第二篇: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由张德瑞、孔雪梅主编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推进策略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一书集中讨论了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为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推进的策略分析提供了科学化的、专业化的意见与建议。该书从现状调研与市场需求分析出发,运用语言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融合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结合时下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实事求是地梳理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科学经验与理论发展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创新化发展。

在内容上,该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立足现代语境阐释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内涵,从大到小分别明确了语言传播、语言文化传播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异与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概况与历史演变,对现代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进行了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价值评估,全方位强调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章建构了系统化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其中该书跨学科、跨专业和跨领域的研究视野全方位夯实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基础、传播学基础、跨文化交际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以及教育心理学基础等;第三章具体论述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形式、模式和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效果优化的方式与路径;第四章立足于时下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分析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以及有利因素,目前来说,综合国力的提升、政府的重视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为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应当抓住机遇,分析已有的成功经验,从决策、组织、推广、媒介等角度不断总结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策略;第五章针对目前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汉语的国际地位问题、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等,力图从决策、研究、实施、媒介等角度找到新的问题解决方案;第六章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策略,并从媒介的创新与融合角度开拓了新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优化路径。

一、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分析

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汉语文化在国际化语境中的传播范围、传播受众、传播模式、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对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整体水平、提高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汉语国际教育发生于跨语言文化的语境中,汉语文化意识、汉语文化传播能力、汉语施教能力都是决定汉语国际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换言之,语言和文化是打通跨语言文化交流通道的关键,汉语文化意识培养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将深刻影响到汉语国际教育的实施。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汉语国际教育的成果,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高度重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中国民族文化融入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中,抓住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主要问题,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媒介发展的新机遇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经验成果等来优化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总之,重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有助于革新当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让汉语国际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渠道、模式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促进语言与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让汉语国际教育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和创新化,實现语言文化传播教育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其次,我国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但相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投入来说,汉语国际教育的成果显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汉语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与影响力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既要加快汉语国际教育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也要加快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传播学、语言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角度探索更具策略性、专业性、科学性的文化传播路径,丰富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播价值,继而用语言教育带动文化传播,用文化传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尤其是在当下日益复杂变幻的国际新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做好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事业,掌握国际话语权,让更多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听到中国的声音,喜爱中国语言与文化,增进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分析:机遇与挑战

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分析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劣势,如何合理应对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推进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如何优化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效果,如何保证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长效持续发展等,是值得我们反思与总结的。

就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来说,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正处于一个政策利好的时代,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更大范围内借助孔子学院的设立、扩张,以及中外语言文化的广泛交流,实现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大发展,增强了汉语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发展为例,“一带一路”为汉语国际教育打通了一个融经济、文化、政治于一体的交流语境,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艺术等多方面交流,激发本国及其他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动关注与重视,提升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体质量。

就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遇到的挑战来说,受历史、国际形势、综合国力、文化立场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能力长期不足,并受到了西方文化传播的强烈冲击。长期来看,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不足正严重阻碍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多方面的对外合作交流。与其他西方大国相比,我国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还处于弱势,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转化成果,只有这样,我国才能逐步保障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策略

抓住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及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有利条件,准确制定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优化策略,是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要想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正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强化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意识,让汉语国际教育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体系,明确汉语国际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责任和使命,并通过课程教学、教材研发、课堂互动、课外延伸、多媒介融合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汉语文化的内涵,以汉语国际教育为基点最大化地发挥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全面推广。

第二,分析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主體与客体,借助媒介的创新与拓展,发挥主体与客体的传播作用,增强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互动有效性,促进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最终效果。也就是说,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需要在媒介技术的创新支持下,充分发挥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作用,让施教者更主动地传播,让受教者更乐于去接受,进而在平等、真实、有趣的交互中促进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和谐交流,激发更多的人投入到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汉语语言与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介传播的规模和效率在不断提升,受者的选择变多,也更能够在跨语言文化的信息与信息之间进行及时的比较。为了长远的发展,为了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需要始终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以平等、开放、真实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理念,建立和谐的跨语言文化传播平台,保障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持续发展,树立积极健康的中国形象。

第三,构建良性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舆论环境,平衡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打破过去国际新闻文化舆论不平衡的状态,为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一方面,汉语文化国际传播需要优质且丰富的文化内容资源作为支撑,因此,要加快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研发与内容拓展,满足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需求。另一方面,汉语文化国际化需要依赖于汉语文化国际的教育教学资源,以汉语国际教育为基点,实现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全面覆盖,因此,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将促使汉语国际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不断探索与发展。

我国应当高度重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解读并分析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有利环境和有利因素,总结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策略,推动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持续优化,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留学生认知的复合词词义生成模式研究”(L19BYY025)的资助]

作者:王楠楠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样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说明更多的发达国家也是很注重素质教育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和前景。更好的把我国的本土文化和汉语的博大精深推向全世界。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发展;前景展望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中,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面看来,对外汉语已经成为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从狭义上讲,是对来华的留学生进行的汉语言教学。而且从教学方式上来讲,已经由原来的对汉语的认知转变到汉语国际教育方式方法的层面上来。中国对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背景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汉语教学时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现在全世界都在力求全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强,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个领域都必须要先懂得汉语,因此,我国对于对外汉语的教学是越来越强烈的。自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多次派留学生去国外深造,传播我国的文化及精华[1]。另外,我国也是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立了汉语言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只是接收本国的学生,同时也包括他国的留学生,以此让更多的人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与详细的理解。中国的汉语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更是深奥,细细的去品读与研究,能从中领略很深刻的精髓。

(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

虽然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今年来越来越多的院校设立了汉语言机构,以此来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留学生都是公费留学,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自费留学生,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对外文化交流与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我国是有重大意义及发展前途的。而这批自费留学生更多的是来源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说明这些发达国家对于文化素质的教育是相当重视的。因此我国对发展文化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及文化交流已经发展到了各个行业,比如医学、农业、理工等各个方面。而这方面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提升有了重要的帮助。目前,我们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对我国文化的认知,而是更多的教师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转换和多样性等问题,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层次的提升。

二、中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因此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和挑战[2]。为了解决新时代下的这些挑战,我国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做出了新的调整,成立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可以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成为知名品牌,其中的孔子学院就是其中的知名代表。孔子学院的设立,为我国文化的交流工作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我国还多次组织海外交流活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渠道和研究机会。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促使汉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革新。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把语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转变;第三,向大众化应用教学的转变[3];第四,由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等,教学模式更加多样,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留学生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政府奖学金生到以自费生的转变,同时留学生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数据分析可以指出,由非洲、东欧等几个国家的学生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越来越多国外大学生喜欢向往到中国接受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教育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预科生为主到现在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的转变。对外汉语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对外教学时一门学科,因此我们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和用什么教的问题,随着教学对象的多元化,教学类别和教学方法也在向多元化进行发展,教学方法从最初的翻译法、直接法发展到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方法。同时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网络、多媒體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运用,各类教材也在不断的推新,学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广泛。

通过发展,我国的对外教育已经从以往的引进来不断发展到了走出去,更多的学生通过对我国汉文化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切身体验,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对我国汉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4]所以在以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关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创新教材,寻找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的描述,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侧重于请进来而汉语国际教育则侧重于走出去这两条路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到必然趋势,两条战线的互相推进,相得益彰。“请进来”可以让更多的来华学生亲身经历我国的汉文化,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创新模式,为留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体验中国文化的伟大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在汉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走出去”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重要表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的中国文化,让很多希望学习汉语但是没有办法来到中国的人都能就近学习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要大力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培养精通中国文化的博雅君子,更要培养一些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的中国通。语言是人和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要想要我们的汉语真正的走向世界,首先我们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自己走向世界,用我们的一言一行来改善我们在世界上对我们不良的印象。让世界各国的人向往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魅力,同时我们必须保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敞开胸怀,不鄙视仇视外国友人,欢迎每一位来到中国的友人,学习中国汉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传统,体验中国魅力。慢慢的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更好的促进我国文化知识的对外传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现代职业教育,2016(34):76-76.

[2]王若霆.浅析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J].才智,2017(28):188-188.

[3]朱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探究[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2(2):40-44.

[4]徐子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核心课程的实践性知识学习探究——以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14(3):17-21.

作者:刘晓娜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的重要方法手段。本文主要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汉语言教学的发展及前景,以期更好地将我国本土文化推向世界。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现如今,其内涵也有了很大变化。从表面上意义而言,对外汉语已经变成了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从狭义上来讲是对来华的留学生进行的汉语言教学。本文主要对对外汉语言教学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背景及其发展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背景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多次派出留学生前往外国。在学校教育方面,我国政府在北京清华大学设立了汉语言机构,专门从事汉语言研究,并在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大学开设外国留学生中文语言进修班。不仅如此,我国还在各地创立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文化进修班,从而更好地将我国的文化通过另类的方法传到世界各地。曾经的北京大学语言学院就是如今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通过接收世界各地的学子,将我国文化发扬光大。对于留学生而言,其主要来自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等一些友好国家,但由于外国留学生的人数有限,导致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还处于发展中阶段,进度也相对缓慢①。

我国对外教育初期,其留学培养费用主要是由我国自主承担,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生逐渐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7倍之多。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已经呈上升趋势。而主要自费学生的来源则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要远超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备受重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各国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与他国的学术教育往来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只身来到中国,而学习者的教育层次也从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学习的学科也由原有的汉语言类逐步发展到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这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的留学生成分与往年相比发生时了一些变化,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公费生,并呈上升趋势。第二,在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方面,已经从以往的东欧几个友邻国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属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且这些留学生属于自费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文化素质传播。第三,在学历生当中,我国本土的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对外留学生的研究生数量却明显下降。第四,我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简单认知转换到如今的教学方法水平的问题上。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多样化、戏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③。

二、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中国,为此,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了应对新时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国对汉语言的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新调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并成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已成为知名代表。在我国,孔子学院已创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多次举办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活动, 为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组织编写材料,研究教学方法等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海外教学及夏令营等活动都备受国家关注,并被给予大力支持。

汉语言的大力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六大转变: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从语言教学的走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第三,向大众化的应用教学转变;第四,从传统的教育推广向系统的国际推广发生转变;第五,从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第六,从传统的纸质推广向多媒体、多元化推广发生转变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走进中国,来体会古老的中国文化魅力,这有利于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国要在汉语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在保证我国的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教材,认真仔细地寻找教育方法,从而促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⑤。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从以往的请进来逐步发展到走出去,让更多的留学生通过切的身感受来体味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通过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来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注释:

①KIM JEEHYE(金智慧).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2.

②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

③张新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留学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④董秋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培养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⑤秦杰.基于韩国汉语教学实习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能力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3.

作者:冯会丽

第五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教学探讨与实践

摘要:古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分析该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教学。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古代汉语 教学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阅读古书的工具课。这门课程是通过讲授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代汉语通论以及古代汉语常用词,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古书阅读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要求其能够准确地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文言用法及有关问题,注重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结合。但由于受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与改革。

一、古代汉语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沿袭经典,专业针对性不足

目前,各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王力先生确立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也基本遵循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编写体例。王力先生所确立的文选、常用词、通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权威性毋容置疑,但该本《古代汉语》完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培养语言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社会环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当今各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应面向专业、面向新环境在教学内容上适当调整更新。

(二)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在各院校普遍压缩专业理论课时的背景下,古代汉语的课时也在不断缩减。古代汉语知识点多,且历史跨度长、难度大,这就造成了任课教师感觉教学课时紧张,教学内容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参与、互动。以教师讲授为主,加之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多疲于接受,失去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动力,更无从谈起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陈旧,无法调动学生兴趣

古代汉语课由于课程内容、教师年龄等原因,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率较低,仍多沿用“一本教材,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或者仅利用多媒体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的课堂教学,限制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很难做到内容丰富、生动,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也势必受到影响。

二、古代汉语课教学探讨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在汉语国际推广大背景下新兴的学科,其古代汉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汉语教学、语言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语言文化传播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运用和运用汉语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立足专业调整更新

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调整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汉语教学的古代汉语本体知识,系统而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文化传播的基础,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古代汉语课应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理论知识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二是语言分析和语言教学能力,语言分析和语言教学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和语言文化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在夯实本体知识的同时,重视汉语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分析语言偏误、语言现象以及使用汉语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与获得,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在古代汉语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训练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应设置充足的学生思考与展示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围绕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置问题、组织讨论、构建网络资源平台等教学环节,创造学习、思考、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把握课程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与参与性

古代汉语课教学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使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并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主动探寻不断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古代汉语课教学中,围绕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内容提出选题,学生围绕选题查阅、搜集资料,并将自己的“分析、研究”成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堂或课余实践活动给同学讲解展示,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探寻求知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另外,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针对古代汉语课,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言社会调查,在调查材料、分析材料、形成成果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手段: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古代汉语教学中,为了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应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图像、视频、声音、文字一体,具有形象性、趣味性、丰富性等优势。相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而言,传统教学手段授课速度慢、内容量受限制,但是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又长于情感思想交流、重现性强、灵活性的特点。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地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一方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建立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加深补充课程内容,完成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审美。

(六)教学评价:多形式与重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在课程教学评价上也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本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卷面形式进行评价的方式,做到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不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注重学生潜能、个性的发挥,综合运用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考核评价,使评价不仅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前,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变化,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应根据社会环境、专业特点、教学对象等因素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李瑾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古汉语教学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作者:王丽 朱宏

上一篇:国际护理论文下一篇:高校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