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主要内容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不断丰富了社会主义旗帜的科学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确立了经过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民主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将四项基本原则写在社会主义旗帜上;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本质、“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先后写在了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上。这些科学内容都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结果。有了这种自信,在未来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内容必定会增加新的更多科学内容。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理论内容;中国特色;形成与发展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科学社会主义旗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面总的旗帜,它指导着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各国社会主义要取得成就,就必须以自己丰富的实践活动,书写出本国社会主义旗帜的科学内容,并以此来指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效果为社会主义旗帜的内容提供理论素材,社会主义实践越是切合实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旗帜内容的真理成分就越多,她的指导作用就越大。如果社会主义旗帜的内容来自主观臆想、教条主义、脱离实际,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那么,社会主义实践必将遭受严重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旗帜飘扬的历史,也是社会主义旗帜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对中国社会主义旗帜内容的总结、提炼、升华,必定有利于推进民族复兴大业和中国现代化事业,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一、经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旗帜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外敌入侵,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因此,中华民族必须解决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内部的各个阶级、阶层都曾经举起过代表自己利益的各种各样旗帜,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就最具有代表性,但是这些旗帜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面前都败下阵来。历史一次次警醒和启迪人们,要解决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理论、能够领导社会变革的先进政治力量、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先进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才有可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及苏俄社会主义的旗帜和对华政策,使中国先进的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先进的人们开始把救国救民的目光从西方转向苏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的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但是,在革命时期,怎样高举中国社会主义旗帜?是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照搬苏俄的经验?还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上写出自己的社会主义内容?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任务。

右倾机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主动放弃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造成大革命的失败。“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主张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到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强迫农民革命,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结果丧失了土地革命掀起的大好革命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之间,既不能插有一个独立资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时期;也不能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时期来做,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样,中国社会主义旗帜在民主革命阶段就有了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科学内容,即经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是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的天经地义。在这个科学思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大任务,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旗帜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经济上要建立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思想领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等。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所有社会主义旗帜上都必须具有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各国必须要将这些基本原则内化为自己的理论内容,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只有这样,才能用于指导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在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上,有一些理论成果,比如,共产党领导,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通过国家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按劳分配等。但是总体上讲,由于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先是拒绝改革,后借改革之名改向,最终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开始致力于探索在中国实现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的、巨大的成果。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经济上,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上,在意识形态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主要是针对改革之初,一些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借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系统地纠正历史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之际,所提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而提出。这四项基本原则所包含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规定的社会主义原则是一致的,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规范的最初探索成果。

当然,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不是改革开放时期才有的,而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时,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坚持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依据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共同纲领的规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另一方面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这样,新中国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四项基本原则就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的基本内容。为此,邓小平强调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这四项基本原则包含道路、理论、制度和党的领导等内容,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四项基本原则又呈现出中国自己的特点。在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向社会主义的,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公有制占92.9%,在后来的建设中,农村还保留5-10%的自留地。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特色。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方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化了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对一个社会的把握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或者基本规定,以及随着社会建设的向前推进,这些基本特征或者规定逐渐丰富和完善。二是社会制度的本质。社会制度的特征在社会制度建立之初就解决了的、具备了的,社会制度的本质则不然也即社会本质的展开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制度建立之初,社会本质尚未充分展开,因而,人们很难对它进行科学的把握;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才依据社会发展过程展现的特点,并根据现实的经验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提炼和升华,最后达到科学的认识。比如,资本主义尚处在简单协作和工场工业阶段,由于其本质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当时的人们无法根据现实的经验在理论上对其本质进行把握。只有当资本主义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进入了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本质在现实中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之后,人们才根据经验事实创立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并以资本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命运。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开启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应该说,当时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论,同时由于苏联社会主义是在极其特殊、严峻的战争大环境下开始的,加上苏联社会主义初期实践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在追求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把握、提炼和宣传上,而对社会主义本质方面的研究、探索上,基本上是忽略了。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短暂,社会主义本质无法在短时期能够充分展现,理论上也无法充分研究和讨论。后来,在整个冷战阶段,苏联的社会主义旗帜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倒退了。一方面,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成就,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停滞了;另一方面,苏联的大国地位和理论权威的身份,严重干扰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探索。这客观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探索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初步得到实现。中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但是中国缺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在1956年向全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第二次结合,找到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就是说,有了基本特征规范还不够,还要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回答社会主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就可能走弯路、受挫折。这里的理论问题当然就有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后来的实践证明,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等相关问题认识的失误,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科学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坦率地承认:“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现在的方针政策,“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经过十多年的反复探索、总结和提炼,邓小平在1992年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对马克思主义过去观点的简单重复,没有什么新观点得到提炼。其实,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概括是从最深最高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概括和把握,是新概念、新观点。

第一,它突出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根本任务,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体现出来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一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的程度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旧中国就更加落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还有百分之九十的经济生活还停留在古代,这就决定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十分迫切。二是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三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的严峻压力和挑战。为此,邓小平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和一切工作好坏成败的根本标准。这些,都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

第二,它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怎么样达到或者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达到“共同富裕”呢?就是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列入社会主义本质中,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同时,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和实施“先富带共富”的一系列政策才能达到。

可见,这一概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过去那些合乎科学、合乎实际的特征如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等熟悉的社会主义观念在社会主义本质中得到最高最深层次上的崭新的科学的概括,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经济、限制资产阶级的法权等从社会主义特征中得到清理,廓清了迷雾。由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明晰、清澈,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自觉、坚定,人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就积极、主动。在社会主义旗帜上写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内容,这对于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主要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上明晰地写上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当然,那些只是初步的,按照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旗帜上的基本内容必定逐渐得到丰富、完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界,都要创造自己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为此,他要求全党同志要以“落后就要挨打”“开除球籍”的紧迫感写好社会主义这篇文章。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任务没有能够顺利完成,在某种意义上,一些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东西被不适当地写到了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如从1958年开始一直把三面红旗(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任何对三面红旗产生怀疑、否定的都被当成是反社会主义而遭到批判。究其原因,在客观上,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不长,缺乏足够的探索经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写出太多的理论内容。在主观上,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估计过重,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刚”的政治路线,对马克思的一些思想进行教条式的理解,国内理论上与主流不相符的观点都被放在对立面接受批判。因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生产力问题等缺乏讨论的环境。二是冷战时期的大环境下,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处在敌对的状态中,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艰难、曲折。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许多东西都定型了、成熟了,“两制”的对立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然而对社会主义则不然,由于缺乏相对和平的建设环境,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能够充分发展,而且还带有若干畸形的特点。如把苏联经验当成自己仿效的模式,在经济生活中,搞全盘公有和计划经济模式,否定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在社会主义阶段,“限制资产阶级的法权”等等。尽管毛泽东也曾强调:“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但对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仍然没有制定出来。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缓慢,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但是怎样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所以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不充分,决定了理论探索就不充分。

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始,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一切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坚决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的基本内容。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即要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为社会主义旗帜增添新内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阐述了改革缘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体制,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做一些量变的修补,而是要在体制这一层次上来一个质的变化。就是要改变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旗帜的主要内容得到拓展、深化和丰富,形成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组成的社会主义旗帜的崭新内容。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内容的最鲜明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成功秘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制度继承性和制度创新性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总起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崭新内容是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杰出成果,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结果,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完善。

五、“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战略规划

善于着眼长远和规划全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战略规划包含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两方面的内容。总体布局是战略规划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主要内容,战略布局是战略规划在某一历史时期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所必须坚持的法宝。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战略规划就是对整个现代化事业进行科学的规划,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规范。一个社会肯定有战略规划以及战略规划指导下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的内容,但是,将战略规划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规范写在旗帜上,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和贡献。

在总体布局方面,毛泽东是我们党内著名的战略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中国革命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因而,能够对各革命阶段做出科学的布局和规划。在总体布局方面,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上,他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针和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和完善新民主主义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和政体(民主集中制),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就是: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比例尽管不高,但是它在国家中起主导作用,规定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新民主义文化方针就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战略布局方面,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毛泽东阐明了完成这一艰巨历史任务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并科学论证三者的关系。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规划清晰、明晰和科学,符合中国国情。在这一战略规划指导下,中国革命顺利向前发展,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成就无不凝聚了毛泽东的科学智慧、远见卓识和战略布局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逐渐凝练和完善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总体布局方面,比较有成效的就是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并做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规划,等等。在战略布局方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成效不是很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局。

在总体布局方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做出了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我们党围绕这一命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表述语言。”“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党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具体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要内容,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其实,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江泽民在1991年建党70周年的大会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我们党又进一步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围绕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要求。江泽民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从此,“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之一。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即总体布局从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我们党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后经过五年的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更加凸显。2012年党的十八大就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为此,

作者:陆世宏

第2篇: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方法、关键途径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承担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面对推进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挑战,如何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油田矿区建设实际,坚持把社区作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建立和发挥企业型社区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多视角研究探索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出一条加强和创新国企社会管理、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内容;方法;途径

近年来,面对推进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挑战,如何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实际,坚持把社区作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建立和发挥企业型社区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多视角研究探索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出一条加强和创新国企社会管理、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

社会管理是与经济、政治和精神管理并列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克服社会各阶层之间在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社会差异,实现社会一体化,强调执政党和国家政权为塑造社会秩序和消弭阶级差异而对社会进行干预。

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包含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创新:要准确把握当前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觀念,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行政民主、社会诚信、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

二是方式创新:要从偏重管控制向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油田矿区社会矛盾,解决油田矿区社会问题。

三是环节创新: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理清管理领域,强化油田矿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油田矿区社会矛盾,维护职工家属正当权益。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1、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油田矿区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培育油田矿区居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入政府管理服务,完善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格局;增强油田矿区社会行政管理主体---油田矿区服务单位的履职能力;支持民间组织参与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区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居民权益维护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油田矿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居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职工家属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职工家属合法权益。

3、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居民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覆盖油田矿区的油田社区人口基础信息库,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油田矿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健全新型油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二、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主要方法

随着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展变化,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考验与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找到破解矛盾和困难的新方法,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更具活力和效率。

从长庆油田矿区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有有四种常用方法:

1、综合归纳法。长庆油田矿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自身资源和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在油田矿区幼教系统推行了联合办园模式,引进了童得梦,蓝天等名牌幼教,大大优化了油田矿区幼教环境,提高了油田矿区幼教服务水平,消弭了多年以来历史积留的油田矿区幼教与城市幼教工作的差距,为油田矿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育幼环境。

2、嫁接法。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对外学习借鉴、移植创新,长庆油田矿区服务系统先后移植推行了“小课桌”、“小饭桌”、 “1+1助老服务”等服务项目,逐渐培育出了具有长庆特色的油田矿区社会服务新模式。

3、类比法。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综合比较了下属10多个服务单位的服务创新内容,以和庄坪服务处培育的“440”服务热线为蓝本,在全系统推行了“440服务热线”,统一了440热线服务标准,规范了服务接待,服务告知,服务内容、服务结果反馈等服务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后续创新服务提供了前鉴。 长庆和兴园社区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出社区救助帮扶“1对1送时服务”品牌工程,让困难群体真正享受发展成果。

4、逆向思维法:长庆油田矿区居住人口两头多(老人多、孩子多)中间少的结构特征依然明显。为此,长庆和兴园社区居委会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方便了居民,受到群众称赞。

三、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途径

传统中国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以家庭和宗族为中心,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以单位为中心。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大转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开始脱离单位控制,成为“社会人”,单位对其成员控制能力下降,控制的社会成员范围大幅缩小,国家通过单位体制管理社会的能力大大降低。随着油田矿区城市化发展,打破了过去一家一院的工作生活地域界限,多家单位共居城市一域,企业虽然继续充当着国家实现社会整合的中介机构角色,但受当下社会整体变革影响,内部已不具备将员工分散的社会利益有效集结、组合并传输给政府的“社会机制”或能力。基于油田矿区社会变革的现实,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必须得寻找微观层面上可依托的力量,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强化居民之间有效联结的微观组织单元,促进个体的组织化,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和服务找到着力点和落脚点。

随着单位制管理走向衰弱,人员快速流动,在油田矿区什么能替代单位,担负起促进个体组织化的微观组织基础,实现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作用呢?社区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我国官方定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上承基层政权及其派出机关,下接城市家庭和居民,是连接政府和居民的纽带。

社区是有效管理油田矿区居民的基础平台。与“单位”相比,社区不但是油田矿区所有居民(无论工作与否,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日常活动离不开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流动人口相对稳定的活动之所。以居住社区为微观组织单元,促进居民的组织化,实现社会管理,显然是我们的合理选择。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即以社区作为微观的组织单元,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对居民统一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来实现对社会的统一管理,进而促进油田矿区社会更加和谐。

社区是递送社会福利的基本界面。目前,就油田矿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而言,有四个途径:政府、市场、企业和社区。其中,社区是解决社会问题最基本的途径,它具有信息、激励充分、回应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管理上,以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微观組织,有望顺利实现政情下达和民意上传,实现国家、单位与民众的有效互动。从服务的角度来看,社区最接近需要社会福利的家庭和个人,以社区作为福利递送的微观组织,不仅能提高服务递送的效率,还能借助社区内成员之间频繁互动所形成的信息优势和行为规范,解决福利递送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政府、单位、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以社区作为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基础,有利于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

社区是社会资源富集之地。油田社区有具政府背景的居委会、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如职工家属文体团队等,这些背景和形态各异的组织,为社区发挥微观组织单元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油田社区有系统内部专业化服务单位,这是城市其它社区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因此油田社区的组织性更强。社区有大量可用人力资源,特别是退休职工、家属、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等。这些群体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能胜任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因为本身就是社区居民,更容易赢得居民信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群体曾长期生活在“单位制”下,有单位制时代留存的“历史记忆”,有较强的公益心和合作精神,很愿意参与社区工作。居统计,长庆油田矿区现有社区志愿者4000多人,其中注册社区志愿者达1000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00人次,服务小时数达10000小时。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油田这种单位大院式社区,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如社区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道德讲堂、老年大学、文化广场等文体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是社区居民的聚集之地,可以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开展提供空间支持。

如何将油田社区从油田矿区社会资源的富集之地,塑造为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可以依托的微观组织基础呢?在操作层面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

1、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油田社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居民主体是企业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居民中党员比例大大高于非单位型社区,政治素质强,组织基础好,在管理内容上偏重于系统内“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因此,油田社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做好油田社区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社区社会管理的首选抓手。

2、支持福利递送转型,积极响应居民需求。油田矿区服务单位是油田社区的管理主体和企业福利的提供者,在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地位日益显现,在服务居民、加强社区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已成为企业联系油田社区居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日益重要。居委会属居民自治组织,是政府福利的提供者。两者均是油田社区向福利递送转型的基础。油田矿区服务单位和居委会的中心工作就是响应社区居民需求、组织社会福利递送等社区服务。通过福利递送减少贫困等社会问题的产生,实现社会管理的上游干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众参与,提高政策质量,从而提高党在社区的群众基础。

3、建设新型智能社区,增强上游干预能力。创建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智能管理体系,实现社区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升级。使社区的服务区域人性化、服务对象多样化、服务队伍多元化、服务职责明晰化、服务手段数字化以及服务方式流程化,满足社区工作全面、便捷、优质需求。逐步形成油田社区管理网络化、智能化、信息资源一体化的新局面,提高管理服务快速反应能力。

长庆油田矿区跨越陕甘宁蒙四省区,所辖40多个小区,人口总数30万人,油田矿区户籍人口25万人,下辖10个居委会。这些数据显示了油田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繁重艰巨。因此长庆油田矿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油田社区基础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创新、促进、完善社会宏观管理,从社区微观组织建设做起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熊俊奎 范中玉

第3篇:论宪法监督价值的主要内容

摘要:建立有效、合理的宪法监督机制构建宪政的必由之路,而对宪法监督价值主要内容的把握,则是宪政建设之基。从宪法监督价值之间的关系看,宪法监督价值可分为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权制衡、秩序、法治等方面,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正义、人权、自由、平等价值。

关键词:宪法监督价值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By constitution surveillance value primary coverage

Ouyang Dongzi Zi Jinxing

【中圖分类号】F019

宪法监督价值是指在宪法监督与人的关系中,作为客体的宪法监督按照主体的需要(或价值预期)对主体产生的积极效应的属性,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有机统一。宪法监督价值依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从主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从宪法监督价值之间的关系看,可划分为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从法的社会意义的角度看,可划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在本文,笔者拟从宪法监督价值之间的关系,即从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角度对宪法监督价值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既然是主要内容,当然就不能对宪法监督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作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而只对部分价值进行探讨。

1.宪法监督的外在价值

宪法监督的外在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宪法监督为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价值预期)之手段或工具的有效性。它是人们据以评价和判断宪法监督在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价值预期是否有用或有效的标准。当然,这是在宪法监督价值体系中看。如果从局部看,它们又是宪法监督价值主体在监督活动的内在目的本身。这些外在价值主要体现于分权制衡、秩序维护、法治实现。

1.1 分权制衡价值。分权制衡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宪法监督在维护权力分立,监督立法权、行政权、限制国家机关行为失控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则把它概括为一个权力定律,即著名的“阿克顿定律”:“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2]权力腐败及其控制就成为国家政治实践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难题。

实际上,从权力的属性看,权力具有扩张性、侵略性、腐蚀性等特点;从权力执掌的主体看,权力运行的主体人格因素要求对权力运行进行控制。因为权力运行的过程就是主体将其意志体现于权力关系中的过程,使人的主观意志对权力的运行产生能动作用,这样就有可能将个人的情感带入权力运行过程中,且很容易将自己的贪欲、自私带入权力的运行过程;从权力的运行方式及其内在机制去寻找权力失控根源,不难看出,权力失控的产生根源在于权力本身所特有的异化机制以及权力机器的组成与互动方式;从权力运行的环境看,政治、经济体制是权力运行的主要环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商品,在这种状态下,一切权力皆有可能商品化,从而导致权力腐败。权力失控说到底是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失范行为,它和权力的滥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我国1975年宪法的规定,由于权力及权力拥有者常常假借人民或国家、社会的名义,利用人性的特点,去寻求权力的扩张,于是就导致了权力的滥用。作为抑制手段,成文宪法、宪法监督就应运而生。它的产生,对维护三权分立,监督立法权、行政权,限制国家机关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简言之,作为国家权力构成部分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三种权力必须分立,而且相互制衡。而宪法监督作为一种专门的监督行为,在“三权互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就象一个制动器,有效的控制了立法权与行政权。例如美国法院,用“违宪审查权”宣布国家的立法案违宪作废;国会弹劾总统时,须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任弹劾法庭主席,通过解释宪法的含义宣布总统的行为或发布的行政命令违宪无效。因而,我们可以说,宪法监督作为权力制衡行为的一种,它对维护“三权分立”、监督立法权、行政权、监督国家机关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价值。

1.2 秩序价值。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也是宪法监督的基本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宪法监督诸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秩序。众所周知,宪法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但不论宪法产生于何时,在人类告别原始时代进入政治社会后,有组织的政治统治即政治秩序便随之而产生。换句话说,任何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政治组织的统治、政治生活的运转,都意味着一定政治秩序的建立,而规范这种有组织政治统治秩序的法律就是宪法。通过宪法为国家的权力行使确定明确的范围和界限以及科学、合理的运行程序;通过宪法界定公民的权利范围与救济途径。而宪法监督的基本价值之一就是将国家权力和政府的运行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协调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形成有条不紊的秩序。

18世纪一些敏锐的政治思想家,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他们看来,三种不同权力的分立,可以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维护政治秩序。然而,事实上,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却存在重大偏差。在政治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权力之间的相互摩擦,进而演化成宪法争议且有可能产生政治冲突,以至冲击宪政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那么,如何才能协调三权之间的冲突,维护宪政秩序呢?在实践中,美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创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正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活动,让美国宪法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司法审查为这种争议的解决提供了合法的场所,司法审查机构通过裁判与矫正,使其重新纳入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避免可能破坏乃至葬送社会稳定的政治冲突的发生,使权力重新回归到宪法规定的轨道和范围内运行。

1.3 法治价值。“法治”,即法的统治。毋庸置疑,法治衍生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且经过古代、近世的不断孕育、更新和发展,到了现代,已形成一种成熟的,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两千多年来,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们一直在不懈的探索。在他们的著述和演讲中,到处洋溢着法治的精神。早在古希腊时期,被誉为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法治问题,他认为法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3] 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平等、自由、人权等民主意识的发展,法治观念开始广为传播,法治开始成为民主社会人们普遍的价值诉求。然“法治”实质就是“宪治”,因为法治中的“法”是一般指法律(在我国,广义的法还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是“法之法”。另外,法治的对象是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的存在、职权、范围、程序、运行方式等都是由宪法所规定,来源于宪法的授权。再次,从法治确立的治国方式看,法治确立的是“法的统治”。既然确立的是法的统治,那么就必然是法律支配权力,权力服从法律,而宪法正是这些法律的依据与核心。

既然“法治”的实质就是“宪治”,而宪法又承担着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配置及运行程序、方式等设定主要内容。那么,要实现法治,首先就得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而宪法的有效实施就必然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做保证,这样,宪法监督就应运而生,其法治价值也得以彰显。

2.宪法监督的内在价值

宪法监督的价值是价值主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在宪法监督中,对某些需要的满足(或价值预期),是宪法监督价值主体目标指向,因此宪法监督机制为满足价值主体的这些目标指向所形成的价值就是宪法监督的内在价值。宪法监督的内在价值一般包括:正义、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效益和安全等价值。在这里,笔者就宪法监督的正义、人权、自由、平等价值作简要的阐述。

2.1 正义价值。“正义”一词由拉丁语Justic演变而来,其本义是指公平、公正、正当。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也是主体对客体一种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預期的社会心理需求。“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当然,对正义的阐述,最初是从道德的视角入手的。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我们试图回答“什么是正义”这一类问题时,只列举某些具体的正义行为是不行的。我们应抓住所有被称为正义行为的共同木质,这就是善,是善这种理念即正义成为社会中的支配力量,成为调节公民社会生活的原则,也成为个人生活价值的标准。[4]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某种平等”。[5]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则认为,“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宪法)来制定的;既然如此,那么符合于正宗政体所制订的法律就一定合符正义,符合于变态或乖戾的政体所制订的法律就不合符正义。”[6]

如果说古代法学家关注的正义是善和道德。那么,近现代法学家关注的正义,则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正义即政治的正义。德国法学家拉德勃鲁赫认为,“法律理念,即价值,首先在于正义,正义的实质在于平等,即对平等的平等对待,不平等的不平等对待。”[7]美国学者罗尔斯认为,“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一正义所保障的各种权利,不受政治交易或社会利益的考虑所左右。正义原则是至高无上的,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8]由此,从近现代正义观来看,宪法监督的正义价值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2.1.1 对国家正义制度的维护。众所周知,宪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从某种意义上讲,宪法是正义的集中体现(这里讲的宪法是指“良性宪法”),而宪法对正义的体现主要通过对国家制度的合理设计。在罗尔斯看来,制度正义是第一性的,制度正义是积淀了无数个体正义的预期需求,是个体正义的综合和集中。只有在制度正义的基础上,作为个体正义的自由与平等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多么雅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9]在现代宪政民主下,宪法监督以它独特的方式承担起维护既定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制度,对一切与之相悖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宣布其无效,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制度的稳定。

2.1.2 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以实现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盼。政府权力受到限制是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控制政府权力“异化”必然趋势。而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的有效手段则来自政府外部的法律控制,法律之限制首先表现为宪法的控制。宪法所设计的政府是一种限权政府,其权力首先是由宪法分配和限制的。并且在人们心目中宪法具有天经地义的合法性和至上性。这一点有赖于西方古老的自然法思想传统的一种信念,即人们深信有一种法高于人间统治者的意志,这种法就是自然法,即所谓的永恒不变的“超验正义”。而人们认为宪法恰恰表达了这种正义。既然宪法是“超验正义”的化身,而宪法的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则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那么维护宪法的实施,就是实现宪法正义价值的关键。然宪法的有效实施,除根植于一定的民主基础、文化传统与公民之素养外,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宪法监督。宪法监督以其法律的强制性与有效性对违宪行为进行处理,从而维护宪法本身所蕴涵的正义价值,以实现人们对社会正义诉求。

2.2 保障人权价值。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是规定基本人权最广泛、最全面的法律,它是公民权利的宣誓书、保障书。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宪法对人们规定的诸多权利,如果对这些权利不设置适当的救济途径和程序,那么这些对权利的规定也就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因此,还应当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与之结合起来,宪法才能称为真正的人权保障书。然而在众多的措施中,宪法监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宪法所确定的保障人权原则与范围维护。

人权是指人作为人所享有的自然权利与社会权利的总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是全人类共同的最高价值,亦宪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从宪法发生史来看,宪法是人权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奴隶社会,前期智者就彰显人人平等的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和“人民主权论”的提出,人权更是作为资产阶级建国、立宪的基础。作为近代宪法发祥地的英国,正是为了确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通过旨在以保障人身权利为主要内容的《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法律文件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虽然主要规定的是美国政府的组成,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但其直接的目的却是保障权利。因为作为美国立宪指导思想和立宪原则、并被马克思称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公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子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建立了政府。”[10] 一直作为法国宪法序言的1789年《人与公民的权利宣言》也庄严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并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基本法)》也把此前通过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作为第一编。在此后各国立宪进程中,虽然历史和国情各异,但保障人权却是立宪主义普遍的基本价值目标。正是由于人权保障是宪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所以,现当代各国宪法都将保障人权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且在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广泛权利。然而对人权的损害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旦宪法所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就必然需要得到救济,否则,宪法就不可能成为人权的保证书。这样宪法监督就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一使命,通过宪法监督夯实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使被侵害的公民权利得到救济。

2.3 自由价值。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在近现代社会,自由与法律是密不可分的,自由以法律为保障,法律以自由为目的。正如洛克所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11]然而,作为一个显见的事实,宪法作为“法之法”或“法上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没有宪法对自由的保护,就谈不上其它法律对自由的保护。而如果只有宪法的静态规定,而没有相应的程序作保障,宪法规定的自由也是无法得到实现的。宪法监督正是基于宪法对自由的内在规定性,以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彰显其自由价值。

2.3.1 宪法监督拓展了自由的范围。如在美国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对此案作出判决,认为:第一,马伯里被任命为治安法官已经履行了必要的法律手续,其有权得到委任状,而总统和国务卿不予颁发委任状是没有理由的;第二,马伯里在正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法律已经为他提供了法律上的救济手段;第三,联邦最高法院不能通过向总统和国务卿颁发执行命令的方式为马伯里提供法律救济,因为联邦最高法院向行政部门颁发执行命令的方式超越了联邦宪法第3条第3款关于最高法院管辖权的规定。在判决书中,马歇尔还同时阐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宪法是最高法,高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立法机关的法案是无效的。第二,法院享有解释宪法的最高权威和职责。这个判决妙处在于:它自认无权却是在有权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合宪的前提下作出的。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宪法监督正是依据宪法的精神,探求宪法的内在价值与潜在目的,以其灵活的方式实现了宪法对自由的僵化的、机械的规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宪法推理的合理性,将潜在的宪法自由呈现出来,使自由的范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3.2 宪法监督对多数人统治下的少数人的自由保护。民主政治发展到现阶段,多数人的利益已得到相应的保护,多数民主已取得合法的权威和地位。但是,必须指出,自由和平等同是民主国家不可动摇的价值追求。政治对于自由的责任是:政治要保护和尊重个人自然的和基本的权利。政府对于平等的责任是,政府的统治是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令人遗憾的是,基于同意的统治并不总能产生尊重公民基本权利的政策。或者说,“多数规则”有时会侵犯少数人的利益并有可能产生暴政,即多数人的合法专制。托克维爾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说:‘这是给暴政埋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12]

托克维尔这番话,并不是说在当今美国多数权威经常使用暴政手段,而是说在多数人的统治下,缺乏少数人利益的保护,这是和民主的原义背道而驰的。克服多数人统治下对少数人利益保护的弱化现象,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去解决,而宪法监督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它把立法机构组织得既代表多数又不受多数摆布,实现二者最佳配置,宪政实践证明了这一点。1971年,法国宪法委员会在被某些人称为法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裁判中,否决了政府的一个严重限制政治结社自由的法案。声称1958年宪法所承认的1789年《人权宣言》和第四共和国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1982年,加拿大通过修改宪法,抛弃了英式的议会至上传统,在宪法中加入了《权力和自由宪章》一章,并在法院得到适用。自此开始,加拿大法院成为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人。1803年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后,宪政实践中出现了《权利法案》来实施宪法的作法。上述实施宪法的作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宪法适用机关把多数人的政治直接纳入尊重个人权利的轨道。换句话说,宪法监督可以起到多数人民主制动器的作用,以保护多数人统治下少数人的权益。

2.4 平等价值。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语与追求目标之一,也是当今构建宪政体制国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在西方法律思想发展进程中,平等权一直被看作是一项自然权利。古希腊斯多葛学派首先突破了城邦的狭隘眼界和社会身份地位上的界限,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人,从人人都有理性和向善的能力等精神素质上,发现了人类的同质性和精神价值上的平等性。正如前期智者安提芬(Antiphon)曾经认为:“希腊人把所有外来居民看作‘野蛮人’的那种偏见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野蛮人’和希腊人都同样自然具有人类的特性。”[13]在斯多葛学派的学说中,有一个著名的论点,认为人们应该是一律平等的。芝诺曾明确提出了“上帝赋予每一个人理性,因此人与人彼此之间原本是平等的思想。”古罗马法律思想家西塞罗在此基础之上,引申出自然理性上的平等,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并且由于自然理性,人与人在认知上都是平等的。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提出,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普遍地享有自然权利,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即所谓的天赋人权。霍布斯在《利维坦》中也指出,人是生而平等,人类的自然状态就是完全平等、绝对自然的状态,或者说享有充分的自然权利的状态。到了现代,平等更是人们热衷的话语之一,但人们的平等权有了神圣的法律规定,特别是宪法的规定。然而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在现实往往遭到破坏,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解决,而法律就是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卢梭所说:“哈恰因为事物的力量总是倾向于破坏平等,所以,法律的力量就应该总是倾向于维护平等。”[14]宪法监督作为法律手段的一种,它的平等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宪法平等权的维护。

从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宪法监督是其保护的首要途径和最终途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具体化为许多的下位权利,比如公民的财产权,这样的权利可以通过基本法律来进行保护,像财产权主要是通过民事和商事法律来保护的。但还有另一些宪法基本权利具有抽象性和内容不确定性。这样的权利如果具体化,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的法律系统。这样的做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平等权就是后一类的权利。因此,只有宪法监督才能充分保护平等权。它具体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对立法的监督。当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时,宪法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事先审查,如果涉及到有违反宪法的平等原则与平等内容,宪法监督机构可以责令其修改,从而在法律制度上保障宪法的规定的公民平等权。二是对平等权的救济。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由于权力的扩张性,平等权无时的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当公民的平等权受到侵害而又穷尽其它法律手段依然得不到救济时,就只有诉求于宪法监督手段,通过宪法监督达到平等权的救济,对于这一点,已由许多国家的宪政实践得以证明。

参考文献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2] 转引自李建华、周小毛.《腐败论——权力之癌的病理解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3]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9页

[4] 周辅成著.《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3页

[5]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

[6] 西塞罗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 39页

[7] 转引自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 47页

[8] 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70页

[9] 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10] [美]卡尔·贝克尔著.《论独立宣言》,彭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版,第4页

[11]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页

[1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9页

[13] 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14]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1页

作者:欧阳冬子 资金星

第4篇: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联系实际 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我国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只有广泛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必须要有的精神支撑顶梁柱。社会公德涉及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社会公德如何,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也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而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呢?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地体会到社会公德规范,然后在生活中把这些符合公德规范的言行举止给表现出来,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具体来说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忽视,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的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国家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大学生在增强自己社会公德意识时还要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切不可空谈。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们可以从实践中体会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遵守社会公德的人物和事迹,他们倡导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他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社会公德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让人与社会更融洽,让人与自然更亲近。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

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志愿服务社会当作一种志向。在无偿献血、捐献骨髓、保护环境、学雷锋、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社会活动上,我们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表现出了我们应有的奉献精神。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深刻感受社会公德的力量,发现人民群众的伟大, 增强志愿服务观念,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进而增强我们的道德意识,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当然,个人公德意识的形成不仅仅与学校的教育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社会有关联,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因此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 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要真正培养起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是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我们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遵守、讲究文明礼貌的好传统。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精神。而这些高尚的精神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任何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不是仅仅依靠认识就能形成的,也不可能只是一时的情感冲动,而是一种坚定的意志的凝结。当人们选择和坚持某种道德行为,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表现自己的道德情感时,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只有意志顽强的人,才能坚持原则,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否则,就会放弃原则,成为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坚定意志,自觉承担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并自觉地践行。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期望化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10汉语言文学2班 黄海燕

学号:201042302214

第5篇: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解释(精选)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

社会公德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讲文明礼貌能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道德桥梁。

讲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之一。人的行为举止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去培养。

2、助人为乐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这就是助人为乐。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助人为乐在社会上蔚然成风,那么,你就能随时随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讲,“助人”也就是“助己”。因此,人人都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主动地爱护他人,帮助他人。

3、爱护公物

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还是浪费、破坏,是一个公民有没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反映。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公共场所的设施有很多,因此,如果每个人都爱护公物的话,那么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有所减少,这样还会有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因此,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的长时间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5、遵纪守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遵纪守法,首先要知法。随着“三五”、“四五”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高。但是,普法工作还要进行。

在这些社会公德要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违反社会公德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现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凶三分,骑车撞倒人后扬长而去,乘车争先恐后,在公共汽车上见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不让座……这些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而在别人身处困境,甚至是生命垂危时,有能力,却不出手相救,这便没有做到助人为乐。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在公园里折花踏草,这就属于没有爱护公物。最普遍的还是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和浪费的现象。最近出现的多起恶伤儿童事件,严重违反了遵纪守法这一规定,并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如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做的还不够,还差很远。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阴暗面,在这方面,人性的善良在许多人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的小学生在上课下课以及平时见到老师总是问声“老师好”;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灾难,我们的国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些大家有目共睹;大学生志愿者在周末去公园等公共场所去擦健身器材,去海边或是旅游景点捡垃圾;而生活中违法乱纪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

社会公德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维护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他人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人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带动一个社会,就这样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第6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 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3、 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

滞没有出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5、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

6、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思想。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10、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强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1、 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12、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阶

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7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

第一,围绕“发展”主题。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经济建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2、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3、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4、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5、军事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第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祖国统一战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第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第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8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百科名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且被反复提到多次的全新命题。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自身理论建设的全面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作出了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1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四个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展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2 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提出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和军队的改革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大支柱与安全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

3 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命题,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首次提出了“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新要求;首次提出了“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首次提出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党内民主要求。

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对内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台湾强调“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对外强调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外交路线,力求和平稳定的国际战略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

(参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

4 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一文认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借鉴和融汇人类文明的

5 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成就”。该文并且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提出了“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概念,从而从理论上正式确认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贯性与连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和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为当前的“国学热”和“中国文化复兴思潮”找到了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以下是该文的重要内容: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甲 引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国实际:一是指中国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不同的国情;二是指中国固有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

(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传播和发展,无不具有该国不同于众的鲜明特色,都深深的打上了本国国情和本国文化的烙印。

(四)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指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两大部分。

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包括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两个部分。

(六)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内涵是: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革命根据地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理论的关键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群众运动的统一。这一理论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

(七)“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适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同时也深契于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图难于其易”“避实就虚”等原则。

(八)中国革命中一个个的军事奇迹,其所由实现的指导思想,往往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原则,但是却深契于中国文化中著名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著作中的用兵原则。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尤其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及中国固有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直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思想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体表现于:农村的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以及城市的从公私合营到私有公营再到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全面形成——这样一个渐进的改造过程。这一渐进的改造,符合马克思主义“分阶段革命”的思想,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由此及彼”“由浅及深”理念的体现。

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分为草创期和发展成熟期两

7 个理论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草创期,之后为发展成熟期。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草创期,是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经验和吸取苏联教训而进行的。但是此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区别于苏联模式和东欧模式,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而在这些特色中有一些则是深深的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的,譬如“农业为基础”的政策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熟期的重要理论: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采取市场调节方法,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既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家的“无为”理念——即“减少政府干预”的理念。

B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列宁选集》第259页)——这一终极和谐理想结合中国国情,并汲收中国儒家的秩序精神与和谐精神,以及早期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思想与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霍布豪斯提倡“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而形成的。

C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思想,是在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特别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汲收中国儒家“小康”思想的精华和提法,结合中国国情而形成的。

D 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

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同志关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文化和社会道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62页)思想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升华,并且也汲收了英国新自由主义思想先驱格林的“道德学说”之有益成分。

丁 结论

(十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表明,在“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然地要结合一些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成分。而这种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成熟期,尤其变得举足轻重。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取消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综合以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文化。因此,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借鉴和融汇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成就。

(十六)因此,必须确认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文化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9 国文化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和否定。

(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则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势必缺乏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势必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势必导致一些人的不理解和思想混乱。

(十八)补充说明:以上所述,也是当前“国学热”和“中国文化复兴”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自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根据。(作者刘小烽 嬴嘉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十三届四月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二、“三个代表”形成的条件

1、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新趋势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中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四、“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为发展先进文化和满足最广大人民根

11 本利益创造物质条件。

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2 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统筹

13 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2、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3、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5、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全面落实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他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心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各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肯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14 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学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和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与进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15 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觉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各现代化建设项目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

第一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9篇: 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制度的主要内容

时间:2004/6/28 12:08:25

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 (

一)我国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的发展 1954年,以群众性锻炼活动刚刚兴起之时,中央体委经政务院批准发出通告,在全国实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颁发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1964年改名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正式称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又经几次修改,1990年经国务字批准,国家体委发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为了推动职工和军人的锻炼活动,总工会和总政治部、总参谋部还分别制定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配套的《全国职工健身七项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目前,国家体委正在组织力量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做进一步修改,已进行增加武术内容的试点,并拟增加小学

一、二年级学生的标准。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的主要规定 根据这一法规的规定,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全面施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可以根据条件施行。施行工作由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督促所属基层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卫生部门负责卫生医务监督工作。各地体育场馆应当创造条件,建立辅导站和测验点,为锻炼者提供方便。锻炼标准按年龄分为四个组别,19岁以上为成年组。共设跑、跳、投等五类测验项目,在一年内按测验累积总分确定达标的等级。

二、广播体操、工间操制度

(一)广播体操制度 1951年,全国体总、教育部、卫生部等发出《关于推选广播体操活动的联合通知》,逐步在全国建立起广播体操制度。1954年和1955年,国家体委及有关部门分别发出联合通知,先后推出了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到1989年,已经推出了7套成人广播体操,5套少年广播体操和7套儿童广播体操。1992年,国家体委等发出了《关于在幼儿园(大班)中施行幼儿广播体操的通知》,建立起幼儿广播体操制度。在新的条件下,广播体操制度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二)工间操制度 为改善干部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1954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规定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要求领导干部负责组织并带头,动员所有工作人员参加。随后,工间操制度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中广泛建立起来。一些单位还建立了班前操制度。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又重申了上述通知,要求坚持好工间操制度。

三、社会体育评比制度

(一)、争创体育先进县制度 国家体委1984年发出的《关于加强县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为适应农村形势的发展,加强和改革县的体育工作,决定从198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并同时制定了《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和评选办法》,转年又发布了标准细则。1987年,国家体委发布了进一步修改的《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和评选办法》。评选标准所括党政领导重视、体育机构健全、群体活动普及、业训成绩显著、竞赛形成制度、注意技术推广、搞好场地设施、推进体育社会化等八个方面。至今,已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四次评选工作,命名全国体育先进县388个,对农村体育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家体委正与有关方面对评选标准与办法做进一步修订,以使这一制度更好地坚持下去。

(二)田径之乡评选制度 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田径活动,建立开展田径运动的基层典型,1983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加强"田径之乡"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将创建田径之乡活动广泛实地开展起来,并发布了《全国"田径之乡"评选条件》。在连续三次评选的基础上,国家体委于1994年发出《关于评选第四批全国田径之乡的通知》,重新制定了《全国田径之乡评选办法》和评选标准。按照最新的规定,从领导重视、活动普及、成果突出、竞赛形成制度、基本设施和经费有保证这五个方面,每4年评选一次,由省(区、市)体委检查验收后申报。经国家体委检查、审定后使表彰。各地还可根据情况,评选本地区的田径之乡。

(三)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制度 1989年,国家体委开始建立全国的群众体育工作综合评定制度,发布了《全国省、区、市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办法》,1990年、1991年,分别下发了不断修改的《全国省(区、市)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办法实施细则》。群众体育工作的评定标准包括综合、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职工体育、农村与民族体育、协会体育活动等六个部分,由各地根据标准计算得分,国家体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抽查核定。对评定结果予以公布,分设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奖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进步奖进行表彰和表扬。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制度也正在进行有关内容的修改。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上一篇:安全员岗位职责承诺书下一篇:人民医院控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