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老鼠嫁女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表演老鼠嫁女

由儿童剧《老鼠嫁女》引发的思考

儿童剧是以适合儿童心理、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充分调动戏剧舞台的种种表现手法,以活泼的形式表演给孩子们看的一种戏剧形式。在2015年 “六一”儿童节福建省连城县幼儿园儿童剧汇演中,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排演的儿童剧《老鼠嫁女》以其轻松幽默的童谣对白和妙趣横生的舞台表演,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获得了一致好评。这次童话剧的排演以及孩子们对儿童剧《老鼠嫁女》热捧的现象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对儿童剧的情节、内容进行梳理改编

儿童剧《老鼠嫁女》取材于广为流传的中国民间传说,剧情简单,讲述的是“老鼠国王”为鼠女选女婿,最终把女儿送进了猫嘴巴的故事。怎样把这样一个民俗故事改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呢?

首先,把原有故事中老鼠去求别人娶女儿的故事情节,改编成各位选手比武招亲、选手打擂的情节。其次,整理出清晰合理的情节,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老鼠选女婿的过程,诠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一深刻含义。最后,在对白的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童谣,朗朗上口,轻松幽默又逗趣。如鼠王与鼠后之间的对白:“老鼠王国顶呱呱,公主长大美如花”“女儿是我掌中宝,谁最神气就嫁他”,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简短的故事情节,简单的做人道理,童谣与游戏相结合,语言幽默逗趣,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二、对儿童剧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进行创作

除了剧本,舞台灯光、布景、服装、化妆和道具等对孩子的视觉的冲击作用也不可小觑。首先,在服装设计上突出扮演角色的特点。如群鼠的服饰,只要穿上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在色彩搭配上采用强烈对比,大风的银色披风配蓝色条形图案,加上自制飘逸的、白色的编织带头饰,更像是武侠小说中的风神。每个角色的服装都凸显了其身份和特色。其次,在道具的制作上大胆夸张。如媒婆又长又大的烟斗、大红花轿和婚房四周摆设的美丽的大花伞等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舞台布景不繁杂、笨重,而是根据剧情需要精心设计,轻巧、简便,适宜拆卸、搬运,如10扇双面屏风,一面为鼠府,另一面为猫府,画面美观、大气,携带和操作起来都很方便。道具制作既忠实原型又适度放大,充分满足了孩子的猎奇心和欣赏习惯。以上优势为《老鼠嫁女》剧的成功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儿童剧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一个好的儿童剧,它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一定要站在和孩子同一欣赏层面和感受维度上,怀揣着一颗童心去研究剧本并揣摩表演。《老鼠嫁女》角色定位中,改变了以往大家都憎恨的老鼠形象,无论是群鼠,还是鼠王、鼠后、鼠公主都显得非常活泼可爱。而且通过剧本的改编,把老鼠求别人娶女儿的情节改编为国王为女儿选女婿,进行比武招亲的情节,使整个剧本的角色形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角色扮演上也打破传统的好人和坏人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增添一些具有中间色彩的角色,如太阳、大风、乌云、围墙、轿夫、媒婆等,使孩子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观看儿童剧时触动他们的兴趣点,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明白更多的人情世故。

四、儿童剧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以《老鼠嫁女》为素材,开展四个系列活动。一是社会活动。隆重的婚礼是幼儿感兴趣的,但幼儿对传统婚礼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开展此活动旨在在原有的经验上丰富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婚嫁习俗的了解,感受传统式婚礼的氛围,激发幼儿喜欢中国民间文化的情感,为进行阅读活动奠定经验和情感基础。二是阅读活动。通过集体阅读,了解故事中各角色之间一物比一物强的关系。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长处,欣赏肯定同伴的优点。通过师幼同步阅读感受民间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美术活动。以审美和创造并重的理念,在引导幼儿欣赏民间装饰画风格的同时,鼓励幼儿用连续图案装饰鼠小姐的嫁衣,在《老鼠嫁女》的主题情景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四是音乐活动。让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了解不同性质音乐的特点,鼓励幼儿运用声音、表情、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当然,前提是要先选择、确定好音乐。恰当的背景音乐可以渲染气氛,增强舞台表演的效果。例如,为了更加符合《老鼠嫁女》的剧情,我从《京剧猫》中剪辑了一小节锣鼓经作为老鼠出洞的音乐,再连接《小戏迷》中的一小段音乐作为小老鼠们极具特色的舞蹈音乐。再如,当鼠王、鼠后得知宝贝女儿被猫女婿给吃了,双双晕倒在地时,这时《非诚勿扰》栏目中的男嘉宾落败背景音乐响起,传来一首我们自己创编的童谣:“哩哩啦,哩哩啦,鼠王鼠后真糊涂,女儿送进了猫嘴巴!”剧情虽然简单,却因为音乐背景而更加引人入胜,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总之,在认识到儿童剧重大意义的同时,儿童剧的作者和表演者,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表演上都要尊重并契合尚未成熟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真正发挥儿童剧的教育功能,使儿童剧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良伴。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作者:马秀丽

第2篇: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东传的流变及其历史价值

“老鼠嫁女”是古印度王族教科书《五卷书》中收录的一则民间故事,该故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经历了文人与民间共同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本土动物故事类型吸收外来民间故事的融合过程。虽然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老鼠嫁女”故事是明代的,但有文献表明,“老鼠嫁女”故事于唐朝年间传入东亚朝鲜、日本等国。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由《五卷书》的译介路径不仅曾沿陆路丝绸之路向东流传,对我国和东亚等地的动物故事有明显影响,还借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流传,东亚和东南亚各地的老鼠动物故事可能就是该故事的不同变体。理清“老鼠嫁女”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对探讨动物故事的来源,发掘其体现出的丝绸之路文化,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民间故事的大宝库,随着人口的迁移,许多本土民间故事紧随儒家文化圈的扩展被带往远方,向外流传至周边,如中日韩“狗耕田”型故事,但同时也有吸收和改造的外来故事。钟敬文和季羡林等学者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是由古印度发端,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再由历史上汉民族的南迁带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并于大唐年间东传相继进入朝鲜、日本等国。对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东传路径及故事流变已有颇多论述,而其具体情况和变体对比所论不多。笔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望求教于方家。

一、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分类及在中国的流变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因异文繁多和流传甚广的原因,引发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讨论。

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正式引入中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说道,中国最早由明代文人刘世卿的《应谐录》记载的《猫号》故事和印度《五卷书》的“老鼠嫁女”故事都属于“循环式”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先从一件东西说起,一件一件地说下去,前后的次序一点也不牵强,看起来很自然,但结果绕一个弯子又回到原来的东西上,或者扯到一件同原来的东西绝不相容的、放在一起让人觉得滑稽的东西上。

季羡林提到的“循环式”也被其他学者称为“強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这一点可以参考壮族的石匠故事。这一点也见于民间文艺学家丁乃通的分类法中,其中将石匠故事、老鼠嫁女故事和猫号故事都归为“强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

民俗学者钟敬文则将中日“老鼠嫁女”型故事进行分类,分出“鼠女择婿”和“异猫命名”两种。“鼠女择婿”是典型的“老鼠嫁女”型故事,和印度的故事如出一辙;“异猫命名”是变异,经过文人的加工。

季羡林译制的《五卷书》中提到了“老鼠嫁女”故事的最古老记载。

在恒河边上的净修院里住着一位族长。当他在恒河沐浴之时,有一只小老鼠从鹰嘴里掉下来,落在他的手掌上。他把它变成了一个女孩子,抚养她直到十二岁。隐士想把女儿许配给太阳神,但女儿嫌它太热。太阳神说云彩比他强,能遮住自己。隐士喊来云彩,女儿嫌云又黑又呆。云彩说风比他强。隐士喊来风,女儿嫌风太喜欢流动。风说山比他强。隐士把山喊来,女儿嫌山太硬不能动。山说老鼠比他强。隐士喊来老鼠,女儿想这是同类,求隐士把她变成老鼠以嫁过去。于是隐士用苦行神力把她化成老鼠出嫁。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出现与当时古印度的时代背景有关,季羡林在译本的序中告诉人们,动物故事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印度婆罗门统治者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形式向古印度劳苦大众传播的悲观哲学。而老鼠嫁女故事的流传为广大亚洲人民的再创作和给予新寓意提供了可能。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老鼠嫁女”故事记载在明朝学者刘元卿的《应谐录》中,这则印度故事传入中国后变为一则名为《猫号》的短寓言。

齐奄家有猫号“虎猫”。客说之改名“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云”。又有客说之更名“风”。又有客说之更名“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鼠猫”。东里丈人嗤之曰: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在中国文人的改编之下,故事的情节由老鼠择夫变为给家猫起名,经过众人讨论,由“一物降一物”的“相生相克”观念最后竟然给猫取名“鼠猫”,在故事的结尾,老者“东里丈人”的一句话道破荒诞,阐释出文人改编这则故事的寓意:万事万物最重要的就是本质,做人做事莫要失其本真。另外,季羡林在讨论《猫号》时,指出日本也存在《猫号》故事。

这一“老鼠嫁女”的印度故事在中国文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更贴近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这则故事仅是“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大地散布开来的众多变体的冰山一角,“老鼠嫁女”型故事演变成为中国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一点人们还可以从“老鼠嫁女”题材的众多民间戏剧和美工作品中看出其影响层面的广泛,“老鼠嫁女”故事俨然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不仅如此,“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南方逐渐被节日和民间禁忌所吸收。这则生动有趣的故事继续东传,或经朝鲜或跨海进入日本,根据日本学者野村纯一的相关研究,日本版的“老鼠嫁女”故事与中国版的“老鼠嫁女”故事相差无几,可看作是中国“老鼠嫁女”故事的东传变体。

综合以上关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讨论和观点,本文所讨论的“老鼠嫁女”以符合“主角是老鼠”“粘连强中更有强中手”和“招婚主题”为标准。

二、国内的“老鼠嫁女”系列故事

“老鼠嫁女”故事传入中国大地后在广阔的民间土壤中孕育出了广泛的异文变体,其中又分为两大故事体系: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和外来的招婚型鼠婚故事。而根据马昌仪的研究,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又集中于吴地。而本文以研究外来招婚型鼠婚故事为主,因此不涉及上述地区的故事类型。根据笔者的搜集情况,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招婚型鼠婚故事居多。

(一)河南曲剧“老鼠嫁女”

鼠妈妈要将女儿嫁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看不上鼠小弟。母女俩一会儿羡慕太阳,一会儿又羡慕乌云。大风能将乌云散,她们就追大风,墙壁能挡风,她们又崇拜墙壁。鼠小弟能将墙壁打洞,可鼠妈妈就是嫌弃鼠小弟。母女俩被大花猫用黄金珠宝、大房酷车所蒙蔽,将鼠小妹嫁给了猫。刚入洞房,大花猫就要将老鼠母女作为点心享用,鼠小弟及时赶到,召集同伴打败了大花猫,救下鼠母女,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中国化的“老鼠嫁女”故事不仅流传于民间故事层面,还广泛存在于戏曲、民歌、美术等文化艺术方面。中国化的“老鼠嫁女”最明显的特征是增加了猫吃鼠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更符合中国民间的观念。历史上老鼠带来的灾害是可怕的,因此老鼠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卑贱的,但在民间同时又存在着“鼠崇拜”观念,这一点也体现在生肖排行中。

(二)河北涉县“鼠妈妈选婿”

鼠妈妈生的俊女儿到了婚配年龄,但鼠妈看不上鼠青年。鼠妈想把女儿嫁月亮,月亮说怕云彩。鼠妈想把女儿嫁云彩,云彩说怕风。鼠妈又找到风,风说最怕墙。鼠妈和女儿找到墙,墙说最怕老鼠。最后鼠妈选了长相很好的鼠青年,青年说猫才是英雄。大花猫抓走了母女俩。

河北地区的“老鼠嫁女”版本不仅故事名发生改编现象,而且在结尾也接近本土的猫灭鼠的传统结局,只是未交代确切的结局,为听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三)北京“老鼠嫁女”

早年间,法术老人从鹰爪下救出小老鼠。老鼠愿做女儿,老人施法变身。老人安排女儿出嫁太阳,太阳说不如云有权势。云让他们找风。风说墙挡住自己,风就没了。墙说鼠打洞他就立不住了。老人施法把女儿变回老鼠。老鼠进洞那天是正月二十五,这天,家家不许点灯,以求老鼠嫁娶平安。

北京的“老鼠嫁女”源于民间木版年画,因此具有年味,具体是将外来“老鼠嫁女”同本地节日习俗相结合进行中国化。但从其开头可以看出其源于国外的影响,具体可参见原版“老鼠嫁女”和其西传变体。

(四)辽宁“耗子嫁女”

传说有耗子心比天高,想高攀日头做亲。日头说自己不行,云能遮住自己。云彩不同意,说自己会被风吹跑。风也说不行,耗子又去找雨。雨又说自己浇不开石头。而石头说自己早晚被垒墙。墙又说自己会被鼠打洞。于是耗子回洞找对象去了。

辽宁的“耗子嫁女”因讲述者是不识字农民,因此也更多保留了口语的原本色彩,并在推理过程中蕴含着民间的思考方式。但结尾却不见猫吃鼠的传统部分。而民间的称谓“耗子”也表示了民间大众对老鼠的厌恶,意即损耗粮食。而一般的称谓“老鼠”,则可以说是一种“尊称”了。

总体看来,招婚型鼠婚故事的分布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这也体现出北方文化的共性,尤其是其以北方官话作为语言的纽带。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正好是以北方为主。这一故事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更具农耕文明观念的猫吃鼠环节,也有结合了民间节日因素的故事异文,总的趋势是本土化。这种本土化正如学者张道一在《老鼠嫁女:鼠民俗及其相关艺术》一文中提到的,“老鼠嫁女”故事是由歷史提炼出的童话。在中国民间文化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民俗事项不乏类似“老鼠嫁女”这种在吸收外来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至今的实例。

三、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东传系列故事

(一)朝鲜民间动物故事“野鼠之婚”

从前,有一对野鼠夫妇,想让自己的儿子与名门巨族联姻。它们首先向天求婚,天却说云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转而向云求婚,云说风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又去见风,风说石弥勒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又去见石弥勒,石弥勒却说野鼠比他更厉害。这时野鼠夫妇才发现原来世上再没有比野鼠更伟大的了,于是它们让儿子与其他野鼠结了婚。

“老鼠嫁女”故事不仅从印度发源,经由古丝绸之路向东进入中国,还继续向东传入了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友邻朝鲜。朝鲜半岛历史和文化上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

关于这则“老鼠嫁女”的变体,《朝鲜民间文学》给出的解释是讽刺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盲目唯我独尊的人。但今天看来,这则寓言也可以用来警戒那些妄自菲薄、毫无自信、认识不到自身能力的人。这与古印度版本的解释“跳出自己的族类,实在很难”相去甚远。这也反映出民间故事流传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寓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于同一种来源的民间故事会给予符合当地民间传统价值观的解释和寓意,并在相应的场合使用和流传。不过,在这则版本中,人们也能发现其具有佛教故事影响的影子,如石弥勒形象。《朝鲜民间文学》里说明了该动物故事源于韩国传统史料《三国史记》,而石弥勒形象的出现正好反映出新罗(古朝鲜国家)佛教思想的特点。这里的新罗存在的时期也恰好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最为繁荣的大唐盛世。新罗时代的《三国遗事》也作为对《三国史记》的补充,收录了大量民间故事。因此可以断定,“老鼠嫁女”故事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朝鲜。

(二)日本新潟县南蒲原郡民间故事“田鼠的婚事”

有一只田鼠,它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姑娘。有一天它和许多田鼠在一块儿商量,打算把姑娘嫁给日本第一大将太阳公。有的说天空要被云彩遮住,云彩才是第一名大将。有的说云彩能被风吹散,风才是第一名大将。有的说不论刮风下雨,土堤都毫不在乎,所以日本的第一名大将是土堤。有的说土堤能被田鼠挖成洞,日本的第一名大将是田鼠。经过一番议论,那只田鼠的姑娘依旧嫁给了田鼠。

“老鼠嫁女”故事能从印度发源,经由朝鲜向东进入日本,也说明了朝鲜半岛作为联系日本和中国的文化纽带作用十分明显,历史上中日朝(韩)三(四)国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是十分漫长和复杂的。

“老鼠嫁女”故事从印度发源,经由海路向东进入日本的历史可以参见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引进唐朝文化。而这则日本版的“老鼠嫁女”演变得更加本地化,主角也由老鼠变为田鼠。故事中对于“伟大”或“有权势”的概念更是用“大将军”来形容。这也反映出日本历史上漫长的“幕府大将军”统治时期,所谓的“天皇”被架空,形同虚设,而权力的核心集中于“幕府”的历史写照在民间心理的反映。

四、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系列故事的分析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传播十分广泛,从印度一路向东,远达日本。从这些故事的传播地区背后,人们能够瞥见古代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历史痕迹。例如,中国南方荆楚苗族民间巫文化与日本民间节日之间的相似关联,还有历史上“骑马民族”对日本的影响等折射出的东北亚地区广泛的文化交流。

如表1,综合以上故事,人们可以看出“老鼠嫁女”故事的东传路径是从印度出发经过唐朝时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沿途发生了不同的变体。当然还有南方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路径,这就涉及“老鼠嫁女”故事的南传路径问题。在中国文化繁盛的唐朝,“老鼠嫁女”故事得以在唐朝周边有文化联系的新罗(朝鲜)、日本地区内传播,并且在中国本土发展出新的结局。当然,各地的故事也具有地方性特点,如中国的不同地区融入了本地区的社会环境因素等。这也是民间故事集体创作的结果。中国本土化的“老鼠嫁女”故事正体现出农耕文明视角下猫鼠关系的特点,即媚鼠崇鼠又怕鼠灭鼠的矛盾。

按照文化传播的理论分析“老鼠嫁女”的故事在东传路径上的演变,人们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在推动亚欧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中,亚洲人民的民间文化交流也逐渐在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自发走向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这一点可以参照历史上的“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而其民间的自发性背后是亚洲人民在共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者说是马克思提到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产生了具有相似性的民间文化土壤。在这种宏观历史的角度下,人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广大的东亚地区民间故事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为何同一故事更易于被不同亚洲地区的人民所乐于接受并延续至今的事实。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研究生创新项目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历史流变与文化考释(项目编号:YCX19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木拉迪力·木拉提(1992-),男,哈萨克族,新疆阿勒泰人,硕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作者:木拉迪力·木拉提

第3篇: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儿

老鼠家里要办喜事了,什么喜事呢?老鼠姑娘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呢?”鼠妈妈问鼠爸爸。这个鼠爸爸呀!是个老糊涂。“嗯!谁最厉害,咱们就把女儿嫁给他。”

于是,鼠爸爸就去找太阳,他认为太阳最厉害,什么东西都离不开他。可是太阳说:“我并不是最厉害的,乌云有时候会遮住我,乌云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去找乌云,乌云又说:“我也不是最厉害的,大风有时候就把我吹散了,大风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却说:“哎呀!遇到围墙,我就出不去了。围墙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哎!老鼠会在我身上打洞,老鼠比我厉害多了!”

就这样,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呢?鼠爸爸笑哈哈:“原来猫最厉害,我女儿应该嫁给猫啊!”

于是,敲敲打打,打打敲敲,老鼠的女儿要出嫁!猫姑娘上花轿,新郎是只大花猫,你说可笑不可笑!

第二天,鼠爸爸、鼠妈妈一起来看女儿。

“咦?女儿不见了!女儿在哪呢?”“女儿出来呀!”

老猫笑嘻嘻:“亲爱的岳父岳母!我呀,怕别人欺负她,就把她藏在了我的肚子里!”

第4篇:老鼠嫁女

童话剧《老鼠嫁女》剧本

字号: 大 中 小

角色:众老鼠8人、鼠国王1人、鼠皇后1人、太阳1人、乌云2人、大风2人、围墙3人、老鼠女婿1人、花猫1人

第一幕:

音乐起,小老鼠上场, 鼠王:我是鼠国王 鼠后:我是鼠皇后

一起跳英语律动《Hands up ,hands down》

鼠王:老鼠王国多劫难,鼠王鼠后时无劫,更喜女儿诞生了,共享天伦乐无穷。哈哈哈哈!

鼠后:公主是我掌中宝,吃喝玩乐任逍遥。谁要胆敢欺负她,哼!定斩不饶。 鼠王鼠后合:女儿呢?女儿呢》? 第二幕:公主登场

音乐起,公主听音乐上场。 公主:来啦(蹦蹦跳跳入场) 我是可爱的鼠公主

鼠王、鼠后、公主合:Music,go! 跳律动《 Weather》 鼠后:女儿女儿你莫生气,终生大事不能急。 鼠王:父王早已安排好,明日就给你选女婿。 公主:那选谁呢?

小老鼠合:最能干的人呗!你的老公呀,最爱你;你的老公呀,最神奇。精挑细选呀最般配,让幸福永远伴随你,伴随你。。。。(小老鼠下场) 一只老鼠独白:老鼠王国,公主选婿正式开始。所有应选者上场。 第三幕:比武招亲

(鼠王一家坐在宝座上观看,太阳等依次入场)

太阳:我是太阳。听说鼠王选女婿,我的资格数第一,光芒万丈全球照。天下无双,我神气。

老鼠:对,天下无双你最神气,最神气。

乌云:我是乌云。我心里装着即时雨,天下任我来游历。只要我出现在哪里,太阳他躲得远远的。今天公主来选婿,我特地前来比一比,太阳说他最神气,我心里实在是不服气。 老鼠:对,不服气,是不服气。 太阳:乌云在我面前站,我立刻穿了隐形衣。所有光芒全被挡,有时,有时他比我更神气。

乌云:哼哼哼,算你识趣。

风:我是大风。我来无影,去无踪,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乌云说他最神气,我就给他显威力。(音乐风声)

墙:我是墙. 是谁在这里胡闹啊?肯定就是你,我最正直,最无私。只要我出现在哪儿,岂容你发脾气。你吹,你吹呀?(音乐风声)

墙:尊敬的国王王后,结果你们都看见了,乘龙快婿我来做。这下,你们可满意?

鼠王:选来选去,选了个你。这个结果不咋地。

鼠后:我们老鼠会打洞,专门对付你,我怎能放心把女儿嫁给你这个没出息。 老鼠: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咦,老鼠怕什么呀?

第四幕:公主出嫁

鼠王:哦~~我知道,我知道。老鼠怕猫

鼠后: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嫁他我满意。(比武招亲的人物跳舞,老鼠准备嫁女儿)

抬轿四人听音乐同鼠媒婆一同上场: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的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想来又想去,最后定下就是他。(猫咪上场)

公主:我想嫁给你

猫:但是,我不想娶你,我想…..吃掉你。(猫吃掉老鼠) 第五幕:结尾

小老鼠独白:第二天,鼠王鼠后来看女儿。(旁白) 鼠王:咦,女儿不见了。

鼠王鼠后合:我的女儿呢?我的女儿呢? 猫咪:(伸个懒腰)什么呀,这么吵. 鼠王鼠后: 猫女婿,我们的女儿呢?我们的女儿呢? 猫咪:(摸摸肚子)我怕别人欺负他,啊呜一口就吞下。 鼠王鼠后:啊~~

第5篇:老鼠嫁女 最终

大班语言活动

老鼠嫁女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知道不要小瞧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体验民间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欢庆音乐一段。

2、《 老鼠嫁女》系列图画。

3、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来听听看,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发生了一件高兴的事情!

2、听童谣:引出故事内容

老鼠村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呢?仔细听童谣,它会告诉你! 童谣:小白菜,地里黄,老鼠村,老村长,村长女儿美如花,想找女婿比猫强。 你知道什么叫女婿吗?(就是自己女儿的丈夫) 谁要为自己的女儿找女婿呢?(老村长) 什么叫村长呢?(一个村的最大的领导)

总结:原来老鼠村的村长夫妇有一个女儿,又漂亮又乖巧,他们一心想给她找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婿。

那伟大又是什么意思?(表示厉害,有很强的本领) 总结:老鼠村长有目标是要找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婿,那村长女儿最后到底嫁给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逐一讲述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老鼠村长分别都找到了谁?

1、先找到了谁?(太阳)老鼠村长为什么觉得太阳是最伟大的?(挂在天空能照耀大地)

太阳真伟大,可以照耀大地,那他同意做他的女婿吗?为什么?太阳是怎样回答他的?

2、太阳不是最伟大的,于是老鼠村长又找到了谁?为什么他觉得云是最伟大的?(云可以遮住太阳)

云真伟大,可以照耀大地,那他同意做他的女婿吗?为什么?云是怎样回答他的?

3、云不是最伟大的,于是老鼠村长又找到了谁?为什么他觉得风是最伟大的?(风可以把云吹得远远的)

风真伟大,可以把云吹得远远的。那他同意做他的女婿吗?为什么?风是怎样回答他的?

4、风不是最伟大的,于是老鼠村长又找到了谁?(墙)为什么他觉得墙是最伟大的?(墙能把风挡住)

墙真伟大,能把风挡住。那墙是最伟大的吗?他怕谁?那墙是怎样对老鼠村长说的?

小结:虽然他们都有自己伟大的地方,但是他们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你看老鼠那么小,它也有自己伟大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小瞧任何人。

三、继续讲故事

1、村长女儿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伟大的女婿,那村长女儿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出示ppt) 你觉得新郎怎么样?

它们结婚了,大小老鼠来帮忙,办喜事、抬花轿、搬嫁妆、喝喜酒、闹新房,新郎新娘结婚拉!(结婚音乐起)

四、完整阅读绘本

老鼠村长找了一个老鼠青年才俊作为自己的女婿,他们热热闹闹结婚了,这个故事也讲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叫什么?(ppt)(老鼠娶亲) 现在拿起你手中的绘本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三、游戏:《抬花轿》

村长女儿坐着花轿结婚了,办喜事真开心,我们也来帮她抬花轿。 要求:为了让婚礼更加喜庆,我们得一边抬花轿一边要说老鼠嫁女的童谣 节奏一(慢):小白菜到还是嫁给老鼠郞。 节奏二(快):一月一到入洞房。

第6篇:《剪纸“老鼠嫁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能力目的:认识剪纸的艺术特点及意义,掌握剪纸的表现手法,能独立设计创作剪纸作品。

2、情感能力目的: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这个民间传统工艺---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讨论、探究等方式认识剪纸,了解和掌握剪纸艺术的特点、意义和造型装饰手法。

难点:正确把握好剪纸作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剪出老鼠或其它的神采。

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课件。

学生:剪刀、蜡光纸、剪纸图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通过剪纸“老鼠嫁女”来认识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二、讨论探索

出示问题讨论什么是剪纸?

三、知识讲授

1、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2、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剪纸的工具主要是剪刀、刻刀、蜡盘(刻垫物)。 剪纸的材料一般是纸张。

单色剪纸一般选用普通大红纸,或经染色后的宣纸,也好用蜡光纸或绒面纸代替。 彩色剪纸一般采用单宣或粉连纸。

3、剪纸的表现方法与制作步骤。

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单色剪纸。 (1)阳刻剪纸: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阴刻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阳结合:阴阳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主次更加分明。

(4)剪影: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最注意外轮廓的美。

四、剪纸的制作步骤

1、起稿:构思起稿,具体描绘,画出黑白效果。对初学者来说,画稿越细,剪刻越省事。若剪刻对称的稿子,画一半即可。

2、剪刻:如用刀子刻,先将画稿和纸用订书机订好,再将四角固定在蜡盘上。人物先剪刻五官部分,花鸟先剪刻细部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剪刻。剪刻顺序如同写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尽量避免重复刀,不要的部位必须剪刻断,不能用手来撕。

五、辨别表现方法

多媒体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请学生辨别出各自的表现手法。

六、学生作业

边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蝴蝶剪纸图片,边完成课堂作业。

要求:利用老鼠的外形剪出一幅具有独特设计意识的剪纸作品,尽量表现出老鼠的动作,方法不限。

七、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效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需要的工具。

第7篇:老鼠嫁女的故事

远古的时候,有一对相貌丑陋的老鼠夫妇。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相貌感到十分自卑,所以他们就整天呆在又湿又暗的洞穴里很少外出,即使是寻找食物也是速去速回。虽然这对老鼠夫妇的相貌丑陋,可他们却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所以老鼠夫妇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时光飞逝,老鼠夫妇眼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一晃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该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谁呢?可不能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为了女儿的婚事老鼠夫妇费尽了心思。

这对老鼠夫妇不但相貌丑陋,而且还很爱慕虚荣,都是势利眼。他们决定:谁最强大,谁最有能力就把女儿嫁给谁。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做父母的也能跟着沾光,也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这一天,老鼠夫妇把女儿安顿好,然后就一起出洞为女儿找如意郎君去了。老鼠夫妇走出洞外,阳光刺得他们好半天才睁开眼睛,他们抬头仰望,发现金灿灿的太阳挂在天空。老鼠夫妇心想,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有温暖和光明,他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于是他们就对太阳说:“太阳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太阳听后笑着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乌云,乌云能遮挡住我的光芒。”

于是老鼠夫妇就去找乌云,他们走了一会儿,就碰见一大块乌云从空中压了过来。他们就对乌云说:“乌云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就连太阳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乌云听后皱起眉头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风,一阵风过来就会把我吹散。”

于是老鼠夫妇又找到了风。“风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就连乌云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风听后耸了耸肩膀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墙,一堵墙就可以挡住我的去路。”

于是老鼠夫妇又找到了一堵漂亮的墙。“墙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就连风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只见墙面色惊慌,浑身颤抖地说:“求求你们千万不要靠近我,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最怕你们老鼠吗?如果我娶了你们的女儿,不出一个月她就会把我钻得满身是洞,不出一年她就会把我给钻塌。”老鼠夫妇听了墙的话之后,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尖说:“原来我们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我们也不是最强大的,我们怕猫。既然是这样,那就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猫吧。”可是他们又不敢直接去找猫,于是就请鸭媒婆向猫提亲,没想到猫很痛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鼠女嫁猫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村的老鼠们都来帮丑老鼠家准备婚事。因为他们都知道丑老鼠家与猫结了亲,巴结丑老鼠家就等于向猫讨好。

鼠女出嫁这天,天空格外晴朗。送亲的队伍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吹喇叭的、抬花轿的、敲锣打鼓的,欢天喜地好不热闹。经过一番折腾,老鼠们终于把新娘子送到了猫宅。猫穿着新郎官的衣服,胸前戴着大红花,高高兴兴地出门迎接新娘子。可他并没有请前来送亲的老鼠们进屋休息,更谈不上请他们吃酒席了。猫满脸堆笑地谢过送亲的老鼠们,然后就抱起漂亮的鼠新娘入洞房了。送亲的老鼠们既不能进屋休息,又不能吃到酒席,心里自然不痛快,可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好挤出笑脸,散吧哒的各回各家了。

丑老鼠夫妇把女儿嫁给猫之后,他们似乎完成了生命中的最大心愿。有了猫这样的女婿,仿佛荣华富贵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一眨眼就到了鼠女出嫁的第三天,该是鼠女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日子了。如果女儿能带着猫女婿一起回来,那将是一件多么荣耀,多么体面的事情啊!老鼠夫妇恨不得能马上见到宝贝女儿,因为自从女儿出生后就从来没有长时间的离开过他们。可是他们从日出盼到日落,就是盼不到女儿回来。老鼠夫妇非常惦念女儿,他们整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兔邮差送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包裹,说是他们的猫女婿给寄来的。老鼠夫妇一边接过包裹,一边夸赞着猫女婿的好。

可当他们打开包裹后却惊呆了,原来那是一张还带着血腥味的鼠皮。这皮毛的色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鼠皮的背面还写着一首打油诗:二老太势利,选猫做女婿,荒唐又滑稽,鼠女颜如玉,肉嫩骨头细,吃罢剩张皮,寄回表心意。老鼠夫妇看罢,当场昏了过去。他们知道都是自己的势利眼害了女儿,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作者:侯佣,根据民间故事改编)

第8篇:老鼠嫁女公开课教案

老鼠嫁女

教学目的:

1. 通过制作剪纸,让学生学习剪刀造型的基本技巧,体验创作的乐趣。

2. 通过对剪纸的赏析和制作,了解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提高学生欣赏剪纸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3. 学生愿意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喜爱的题材。

教学重点:

感爱民间剪纸艺术,学习剪纸的技巧,并根据主题设计和剪出自己喜爱的剪纸。 教学难点:

根据这个题材学会剪纸的剪法和技巧。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故事《老鼠嫁女》(课件动画《老鼠嫁女》)

提问问题:

说说老鼠什么样子?住在哪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 老鼠嫁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内容有趣通俗。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制作剪纸来美化生活,民间的剪纸有好多,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剪纸:

二、欣赏启发:

课件:老鼠嫁女的剪纸

剪纸的内容题材大都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老鼠嫁女》也是中国剪纸艺术中被经常表现的题材,好玩有趣。

三、展示探究:

是不是越像老鼠就越好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老鼠和绘画中的老鼠)通过对比,谁来说说你的感受?观察剪纸提问问题:

1、这些剪纸中老鼠的外型特征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说出:

平面、简括、夸张、拟人化了 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外型变化。

2、老鼠身上都装饰有哪些纹样?

1>毛毛剪

2>月牙剪

3>柳叶剪

4>圆孔剪

5>波浪剪

四、学生实践创作,师指导

好了,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也学了这么多,想不想自己动手用剪纸的方式大家一起创作老鼠嫁女的热闹情景呀!生齐答。(同桌两人一组,共同创作,师指导)剪好后各组将作品自由组合在一张大纸上。(可以两组粘一起)

五、展评

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并说说创作的体验。注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多表扬、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谈创作的过程,体现评价是对生活过程而非纯粹活动结果的评价,为学生今后大胆创造的提供一个动力)

上一篇:志愿者敬老院活动策划下一篇:交通肇事不起诉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