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古诗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13年古诗

财政部公布2016年13项管理会计专项课题安排

本报讯(记者 唐碧)日前,财政部印发《2016年度管理会计专项課题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此前,财政部分两批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相关课题研究公开招标公告,得到了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構、企事业单位和管理咨询服务中介等领域多家单位的响应。财政部遵循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确定了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研究、集团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研究等13项管理会计课题的供应商,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了评审结果公告。如今,《通知》公布了13项课题的主持单位、主持人、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目标。这些课题将在今年11月之前结题。

据了解,财政部今年还将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借助专家力量开展其他管理会计专项课题研究。

第2篇: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2月13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现就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认真落实“五个扎实推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局面。

2.目标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2020年,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更趋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有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二、坚持效益优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4.强化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產能。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产业转型发展技术路线,开展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创新、重大生产集成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技术引进示范。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推行技术人员签约服务制,实现农技人员与主要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将服务成效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加快研发枸杞、葡萄、马铃薯、牧草等特色作物农机装备,扩大农业机械化应用。发展农用航空。扩大物联网和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74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1400万亩。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治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盐碱地治理,到2022年引黄、扬黄灌区所有农田实现改良提升。

5.做实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研究制定实施规划。坚持市场导向,调整农产品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提升设施农业、越夏冷凉蔬菜、硒砂瓜、枸杞、葡萄“五个百万亩”效益。以节本增效、精深加工、循环发展为重点,提升优质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推进奶牛、肉牛、滩(肉)羊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打造全国优质乳制品和高端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推行瓜菜标准化生产,培育经纪人队伍,实现优质优价。坚持药食同源理念,支持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开发枸杞功能性产品。发挥贺兰山东麓资源禀赋,推进葡萄酒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支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做实做优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6.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积极培育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农业生产托管等联农带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支持龙头企业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以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小农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带动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原则,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在賀兰县、利通区、中宁县、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金山试验区分别建立蔬菜、牛奶、枸杞、滩羊、冷凉蔬菜、马铃薯、葡萄酒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7.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工程。加快特色农业品牌挖掘培育,强化产区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完善农业品牌目录管理。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创新品牌”格局。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开展国家气候标志认证,提升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盐池滩羊、宁夏大米、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设计开发六盘山马铃薯、中卫硒砂瓜、宁夏菜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公用标识,建设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公用标识使用范围和产品质量保证。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推动宁夏枸杞安全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支持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着力打造“宁字号”畜禽水产、蔬菜瓜果、中药材等地方品牌。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所有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重点城市建设宁夏特色农产品外销窗口。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承载生产生活生态的独特优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8.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抓住宁夏引黄古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契机,着力发展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保健养生等业态,集中展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贺兰山东麓集中打造酒庄休闲度假、葡萄酒文化体验、会展会议、影视基地等文化旅游长廊。中南部地区重点开发风土民俗、梯田观光、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乡村休闲体验游。开展星级农家乐、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旅游村庄、休闲农业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

9.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坚持“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明确镇村特色和产业定位,创新发展形态和模式。加强镇村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物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和吸纳能力,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优先保障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建设用地,鼓励农民在小镇和中心村自建房集中居住,保留农村户籍,各项惠农政策不变。采取“一镇一策”,吸引工商资本在小镇和中心村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加工制造、民俗体验、休闲旅居、健康养老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抓好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10.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深入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支持企业在第三方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大力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筑梦行动”计划,引导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农村青年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和快递物流配送业务,培育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团队。加快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站点建设,推进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支持供销、邮政和骨干流通企业发展农村电商配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企业开展从地头到餐桌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依托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农业大数据。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

11.鼓励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培育一批返乡下乡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市、县(区)设立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扶持基金,依托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特色小镇等,实现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建立农业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2.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强化管控约束。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和生态空间管制改革。深入开展以“三山”为重点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一河两湖”为重点的水生态修复治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抓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400毫米造林绿化、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南华山区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生态经济林种植和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湖长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湿地产权确权登记。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1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科学确定整治目标,分类有序推进垃圾污水处理、改厨改厕和村容村貌整治。探索适合本地区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统筹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适应不同地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村庄增绿工程,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14.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水肥一体化,严格化肥农药行业准入管理。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农场)创建,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田残膜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加工转化给予补贴,坚决杜绝焚烧秸秆。坚持禁牧封育。全面推行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在规模养殖场和集中区建立畜禽粪便统一收处中心。到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残膜回收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五、传承发展农村文化,培育弘扬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塑形与铸魂并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15.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各方面,转化为农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农村蔚然成风。把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党的基层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统筹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采取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实施农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16.挖掘传承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时代内涵,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作用。开展传统村落、古建筑、民族宅院、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广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非遗项目。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推动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发展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层文艺团队、农民文化大院,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进村,引导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采用各类艺术形式,创作讴歌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新风新貌,弘扬真善美。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17.深入持久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精神和文明理念,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焕发乡风文明新风尚。

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8.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星级基层党组织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加大基础投入和培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大力推进“两个带头人”工程。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大在新型经营主体等建立党组织力度。向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严格日常管理和考核監督。继续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五联五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宗教工作领域和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坚强领导、正面教育和严格管理作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农村腐败惩处力度,坚决查处侵占挪用贪污集体资产、扶贫款项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集中清理对乡村两级考评多、创建多、检查多等问题。

19.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做实村代会和村监会制度,调动乡村各类主体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用自治化解矛盾。建立务实管用的村务公开机制。打造村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用法律定纷止争。大力塑造乡村德治秩序,注重树立新乡贤典型。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20.建设平安乡村。开展村居平安创建,推进“雪亮工程”,加快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开展农村乱建寺庙、滥塑宗教塑像专项整治。加大涉农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七、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必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脱贫富民工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1.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把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扎实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高乡村公路建设等级,打通农村对外连接“断头路”,实现村庄巷道全部硬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逐步推进通动力电。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4G网络建设,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建立农村气象信息预警发布系统,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22.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强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综合防控。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务。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城乡医疗联合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开展农村远程医疗服务。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民生工作的核心。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民从产业增值中分享更多收益。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依托各类学校培训向新型经营主体培训转变,着力培育一批面向未来的乡村人才队伍。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联结机制,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确保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和就业本领,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释放财产性收入红利,拓展农民收入增长空间。

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24.强化脱真贫真脱贫。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更多采用生产奖补、以工代赈进行帮扶。建立督查巡查机制,以问题整改倒逼任务落实。扎实推进贫困村巩固提升工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不搞“一考定终身”。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2018年泾源、隆德、彭阳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0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2019年原州、海原、同心、红寺堡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2020年西吉县脱贫摘帽,4.5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在贫困地区全面落实。妥善解决生态移民多人多代住房问题。集中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25.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项目精准、扶持精准、对象精准要求,实施产业扶贫示范带动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和定点扶贫央企在贫困村、移民安置集中区建立扶贫车间。发掘各地资源禀赋,支持发展适应群众习俗的产业,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围绕产加销全产业链,新培育和规范提升一批扶贫产业合作社。加大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发展产业,根据带动贫困户增收情况,对各类经营主体给予资金支持。

26.攻坚深度贫困。聚焦“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财政专项扶贫存量资金、新增资金重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较其他贫困村村均增加50%以上。对标“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保障兜底各项政策措施。强化金融扶贫,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惠及面。深化闽宁协作和定点帮扶,实现民企、商会同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注重从后备干部、已退休且扶贫愿望强烈的本乡本土领导干部中选拔第一书记,充实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提升帮扶实效。

九、强化用水保障,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好制约发展水瓶颈问题。按照新时代治水方针,深化水利改革,全面实施节水行动,以农业节水支撑经济社会全局发展。

27.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抓住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機遇,推进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西海固地区和盐同红革命老区脱贫引水工程,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用水难题。加快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实施固扩扬水更新改造、河东灌区节水改造、新建中小型水库、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到2022年“山川统筹、南北调剂、丰枯补给”水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立。推进中南部地区人饮工程互联互通,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建、管、服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用水同源同网同质。

28.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对青铜峡、沙坡头、七星渠、固海、红寺堡灌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实施以管代渠、测控一体、智能节灌,加快灌区调蓄工程建设,推进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和量测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大水肥一体化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在土地流转集中区开展“水协会”试点,逐步实现农业用水、工程管护一体化服务。推进管养分离,提高水利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到2022年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 业、连片经果林全部实现节水灌溉。

29.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农业节水领跑行动,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推进分级、分类、分档农业水价。完善引黄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新建公共农田水利工程全部配套供水计量设施。加快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业初始水权,推进水流产权确权。推进水权交易,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落实农业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调动新型经营主体节水积极性。加大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释放治水活力。

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围绕完善产权制度和市场化配置要素,深化农村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30.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全区统一的承包土地信息数据库,向土地流转、抵押担保、管理应用转化,实现“以网管地”。引导农户通过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完善“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制度体系,加快确权成果转化。抓好吴忠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多元化服务改革试点。

3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确权、赋能、活化的思路,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稳妥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防止资产被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财政补助资金折股量化,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途径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壮大村集体经济。抓好平罗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32.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推动各类要素城乡自由流动。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等新增耕地指标跨县域调剂交易机制。支持各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在县域范围内跨乡镇调剂使用,深度贫困地区指标规模不受限制,节余的可跨县域流转交易使用。完善与户籍制度相衔接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配套政策,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落实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挂钩政策。妥善解决农村自主迁徙居民问题。

3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大力推广“盐池模式”“蔡川经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对涉农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基金支持。完善各类产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保单质押、订单融资、仓单质押和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服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业务合作。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

十一、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顺利推进。

34.完善黨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真正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实行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五级书记共同抓乡村振兴。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各级党委要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县乡党委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振兴乡村上。按照沿黄生态经济带、中部干旱带和六盘山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特征、产业特色和农村现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考评办法。各市、县(区)每年要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35.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政策,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创新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扩大农业产业资金整合范围,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整合农村建设资金,统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提高地方政府资金统筹权和自主权。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建立经营风险补助、系统风险救助、贴息、奖励等机制,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

36.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研究制定促进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政策。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专技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创新制度,在乡村工作期间原单位各项权益保持不变。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允许农技人员通过增值服务合理获酬。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吸引企业家、干部职工、专技人才等到农村通过投资兴业、领办经济社会组织等方式回馈故里。出台激励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设立“防火墙”,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群团组织和各类协会聚才优势,推进“巾帼行动”“青春建功”服务乡村振兴,汇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37.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农村工作队伍。制定计划并分级实施“三农”工作队伍能力培训。全面加强“三农”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从实绩优秀的人员中选拔干部,形成人才向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彭阳县红河镇冷凉蔬菜大棚

第3篇:古诗鉴赏13种题型

高考语文中的古诗鉴赏对有些同学来说是一道很头疼的题,很多时候都拿捏不好诗中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思想感情,下面,我们用13首古诗为例,详细的讲一下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

首先你要想一下,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通常我们会用下面这六种方法,叫做六看。 六看: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然后因为诗歌经常会考表现手法,下面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知道了这些,下面来看这13种古诗鉴赏的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规范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示例: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骤一)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答分析: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见错误:

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或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二、 表现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9)以乐景抒哀情;(10)卒章显志;(11)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

越女词(其三)

李 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 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2) 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示例 :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示例 :

江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第八种模式:炼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示例: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这首诗的第

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答题步骤:

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

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示例 :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 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第十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示例: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第十一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示例: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十二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第十三种模式 情景鉴赏题型

第4篇:第13课 吟唱古诗词

教学目标:

1、 能背唱歌曲《咏鹅》,在演唱中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

音高与诗词韵律相结合的美感。

2、 通过唱游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表现与理解。

3、 复习和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能区分出用这两件乐器演奏

的《咏鹅》。

教学重点:咏唱歌曲时如何表达音乐的韵味与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听辨。

教学难点: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的听辨。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戏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

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 生:„„

(出示《咏鹅》诗词。)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 生:出出了鹅可爱的样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学唱歌曲

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出示歌单。) 、 学唱歌曲

(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 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三、 综合、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诗的理解与升华,真是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如果要发奖的话,都可以插上一面胜利的红旗(发放一面小红旗)。我对每位同学都很满意。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表现举例:

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间奏时朗诵创作的儿歌,全体一起唱后段歌词。最后两然诗,配上飞洒的花瓣。舞蹈组在台前做舞蹈造型。学生的图画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学生全体创造表演后(全程录音),老师给全体学生拍照作纪念。

四、 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特别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为古诗《咏鹅》谱写的歌曲,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还会有许多许多新的创意„„

五、放学生的创作录音。学生排队出教室。

心得体会:在欣赏、学唱、表现歌曲《咏鹅》的过程,让学生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音高与诗词韵律相结合的美感。

第5篇:争分夺秒15天2012高考语文押题:13.2古诗鉴赏)

1.(2010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 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①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②③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诗歌开头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景象,天地漫漫,群物被霜,旷野寒冷,描写了一幅凄冷的秋景图,为下文抒发自己对世事人生的伤感之情作了铺垫,因此A项“昂扬奋发的基调”表述有误。(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可采用提取法:荣华付诸东流,浮云遮蔽了白日,本来筑巢于梧桐的鸾只能栖于枳棘丛中。提取出了这些诗句,该题也就不难作答了。

答案:(1)A (2)要点: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2010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第一问,首先“红”“翠”代指颜色,看出借代修辞的重要。其次“叠”和“斜”分别放在“翠”和“红”的前面起修饰的作用,对象清楚就是“红花”和“绿叶”,然后看它们前面的修饰成分,就能容易理解出是写“红花”和“绿叶”的形态。(2)结合注释中诗人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的背景,审清题干中“隐含”“伤感”的暗示,答题时注意由“伤花伤春”再到“伤人伤己”的变化,准确用语,精当概括。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3.(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3)题。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注]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句,是说社祭过后,社坛上的香火之烟渐渐变淡,大群争食祭肉的乌鸦,果腹后亦纷纷离去。此时轮到社祭的人们自己来饮酒作乐。“多稼”一词原指广种,后世常指丰收。据此总结出社祭之日,丰收之时,村民举杯,欢庆丰收。“霹雳弦声斗高下„„山如画”句,是说欢乐的村民抱着良琴弹唱,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于是琴声、歌声、笑语喧哗响成一片。(3)“日夕佳”出自高中语文课本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考生容易答出,可陶诗旨在抒写隐居之乐,本曲明言“致有”“西山爽气”,又“不羡日夕佳”,则可知二者旨趣有着明显不同。本曲透露出了积极的用世精神和安于古风淳厚的僻地而与民同乐的志趣。

答案:(1)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

(2)B 本句并没有暗示出祭祀活动的季节。暗示点在诗歌的题目中“秋社”两字。

(3)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4.(2011年上海春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②③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 C.下阕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 (3)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2)题D项,“运用典故”的说法错误,诗中虽然有“听读《离骚》去”,但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运用与《离骚》有关的典故。第(3)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词中所写的意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如“读《离骚》”中寄寓的报国无门的忧愁;其次要结合词作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将本词题为“独”;最后要注意结合词后注解,特别是注解①,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旨意,把握作者在词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案:(1)登建康赏心亭 (2)D

(3)作者写青山明月,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行;借读《离骚》,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注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注意诗歌描写的角度,诸如听觉、视觉等等。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云水苍茫、水上人、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7.(2011年东城区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②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此诗是诗人抗元战败被俘,在被押往元都燕京(今北京)途中,路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离宫即行宫,南宋初,高宗曾留驻金陵,建立行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诗人目睹之景,衰草遍地、行宫荒凉、夕阳残照,一幅破败景象,暗示着南宋朝廷已经覆灭。

B.

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元无异”“半已非”巨大的反差,写出了经战争摧残后城垣颓坏、人民离散的景象。

C.

五、六句融情于景,通过写满地芦花的凋落飘零和旧家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的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

D.此诗语言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虽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慷慨高昂,却也沉挚悲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从“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可以看出诗人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之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用《楚辞·招魂》中

“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一诗句,写自己此行将一别无还,而“江南”是南宋家园的象征,眷恋故土之情可见一斑;“化作啼鹃带血归”运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抒发了以死殉国的决心。

答案:(1)C 不能只说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还抒发了诗人的兴亡之感,失国之痛。 (2)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对故国山河的眷念;虽九死而无悔的殉国之志(或以死报国的决心)。

8.(2011年南安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②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②维扬:即扬州。③海西头: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前四句写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发出鸣声、月光照见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这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感。诗人何以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

答案: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的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不但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本义,还要理解它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它在全诗中的作用。(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评价能力。“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两句写的是空中景物,一忙一闲,形成鲜明的对比。“度鸟”“奔云”运用象征手法,作答时,还要注意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隐”“依”。“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

(2)“度鸟”“奔云”两句写空中景物: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飞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悠闲飘逸。同时融情于景: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第6篇:13年考核总结

2013年工作考核总结

一年来,本人热爱党,热爱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办事认真负责;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投身课改,努力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实际工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本,我是近20年来第一次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并分管学校师德师风工作。工作变动大,跨学科、跨管理,因此,我努力学习有关知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从而使同学们的成绩不断提高。

工作量满,出勤满,做到以校为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对自己的分管工作,总是提前规划,从未出现过补资料的现象。

由于本人的不懈努力,在春季期末统考时学生成绩在全县排名提升24名,年终检查时,我分管的师德师风工作获得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第7篇:第13期(总第13期)2004年10月22日

本 期 目 录

吴启迪分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状况

浙江大学开始实施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新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出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措施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专访

吴启迪分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状况

当前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包括: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的培养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截止2003年,我国共有普通本专科院校1552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1303所,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总数的83.95%;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1108万人,其中工科学生达到369.3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33%;工学专业共培养研究生36.31万人,约占全国研究生培养人数的38.84%,已经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体系,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

但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我们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形势,提升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因此有必要积极呼吁,进一步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程师的地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说,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工程教育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应有不同的工程

1 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教学内容。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工程教育曾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方面,使得有些专科、本科教育的层次、界限不够清晰,专科教育往往成为本科教育的“浓缩”。同时,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较窄,结构也不尽合理。另一方面,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体系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其次是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近年来,在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许多工程院校,直接为工业企业培养人才的人数偏少,甚至直接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工程性论文和设计的数目也偏少。

第三是与企业联系尚不够紧密。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技术人才,为此,工程院校必须面向企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只有两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不完全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另一方面尚缺乏德国工科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训练。与企业联系不密切,将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从而出现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吴启迪同时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工科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进行各种有益探索,努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调整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应当强调的是工程教育的国际评估和工程师资格认证问题。我国在建筑、土木工程领域已有多年实践,已建立了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与世界上的评估认证机构合作,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评估和工程师资格认证.以适应国际工程技术人才市场的需要。

教育部也将会把工程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位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也必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有强烈的需求拉动,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更拥有优秀的生源,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从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的强国。

―-摘自《光明日报》2004.10.21

2 浙江大学开始实施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新办法

近日,浙江大学新出台的博士研究生指导遴选办法开始实施。据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各个学部在对国内高水平大学同类学科遴选标准和遴选程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新标准大多比原有的标准有了质的提高。

与原有的遴选办法相比,新办法最大的改变是将博士导师的遴选从标准的提出到资格审核全部交由学部完成,而不再是原来的学科推荐、学院审核、学部复审的“三步曲”。新办法使得博士导师的标准制定不会因为学科间的差异而产生负面影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师水平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根据新办法,所有的学部都已相继完成了新遴选标准的制定。据介绍,新标准的最大改变是对博士导师的科研资格标准有了更高的质量审定标准,如SCI论文除数量要求外增加了对引用证据的要求;所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也从一项的数量要求提升为对A类项目要求。

新办法还规定,各学部新的标准提出后,将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由研究生院组织送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国科学院或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所或所在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5位校外同行专家通信评审,同意增列人数达3位以上的申请人,才能申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答辩,并最终获准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而此前,浙江大学也已不再从学校层面统一评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而是将审批权下放到了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新做法的好处在于各学科不再以统一的标准遴选教师,各学部将以同类高水平大学的遴选标准做参照开展遴选工作。

新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的出台,使硕士生导师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各学部,也体现了浙江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将更注重分类指导,按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在日后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中,各学部将在对国内高水平大学相同学科遴选标准和遴选程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程序和不低于同类高水平大学硕导标准的遴选定量标准,并在报学校审批后,组织遴选工作,并自行公布遴选结果。在遴选程序中设定的30天异议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就遴选结果向学校学位

3 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提出异议,最终裁决由校学位委员会组成异议受理小组在进行调研后作出。校学位委员会将通过其工作机构对各学部的硕士生导师遴选工作进行监督。

――摘自浙江大学网站 2004.07.02

华中科技大学出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措施

9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出台《华中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2010年)》,提出了未来五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包括:实现“111”人才计划,即建立10个左右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引进100名左右的高层次学术人才,使1000名以上的教师有半年以上出国经历;稳定4000人左右的教师规模,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逐步扩大非全职聘任的教师人数;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达60%以上;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实现学术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为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文件具体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明确目标,开拓思路,力争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创造条件,加强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加大投入,改善环境,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文件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学校和院(系)党政一把手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要投入主要精力,亲自抓好这项事关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统筹规划,融合资源,及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学校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意见》特别指出,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创新能力和战略性思维能力强,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并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当前华中科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具有竞争实力的院士后备人选,学校与院(系)

4 共同组成工作组,逐个制定工作计划,集中资源予以扶持,大力创造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增强其学术实力;认真落实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着力做好“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设立“优秀青年教师专项资助基金”、“出国研修专项资助基金”和“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院(系)也要利用自己的条件,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为了构建和产生能进入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支持行列的创新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决定结合“985”和“211”工程的实施,五年内重点支持10个左右的创新团队,打破目前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意见》强调,要拓宽公派访问学者的出国渠道,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研修;通过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公派自费和自费等多种形式,争取5年内使1000名以上的教师有半年以上的出国经历;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访问、考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争取每年派出1000人次。

这份文件特别指出,要重点做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继续实施“博士化工程”。2010年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达到60%以上。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将建立和完善博士后工作的管理规定,争取到2010年以前,华中科技大学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达600人。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实行教师聘任制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文件强调,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教师队伍有比较高的整体水平,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实行岗位异动或非升即走的政策。在实施教师聘任制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严格聘任程序,体现公平性和公正性,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意见》强调,尽可能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所必需的经费,学校将从“985”工程建设费及其他经费中,五年内计划投入约2亿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各院(系)也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学校还将广开经费渠道,在争取国家给予更多支持的同时,通过设立冠名基金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

――摘自华中科技大学网站2004.10.19

5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专访

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全国占据着多个“第一”。10月18日至22日,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人文学科论坛在武汉大学举办。记者对该校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专访。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确是可圈可点,1981年在全国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85年首次接受博士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2年成为有增列博士生导师自行审批权的少数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2000年四校合并后,武大的研究生教育掀开了新的篇章。目前有在校研究生近18000人,规模居全国第二;2003年,新增博士点45个,新增数量居全国之冠,博士点总数达到143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总数达到22个;2004年,报考研究生达2.1万人,居全国第一„„

谈及这些成绩,校长刘经南对记者说,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我们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我们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形成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良性互动的机制。

党委书记顾海良认为,学校围绕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研究生教育突出“创新”与“质量”两大主题,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多样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拔尖人才。改革创新带来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质量的提高又反过来促使我们继续改革。创新与质量已形成良性互动。

废除研究生考试“一锤定音” 招生考试“一锤定音”的状况在武大成为历史。武汉大学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录取中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扩大了各培养单位的自主权,淡化初试成绩,增加复试在录取中的比重,实行培养单位自定复试分数线、研究生院审定的“招生录取备案制”;扩大博士生导师选择学生的权力,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术潜力,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生。今年,学校采纳周长城等专家的建议还改革了有关招生办法,重大项目负责人跨学科招收博士生,只需针对考生所在专业另出一套试题,而不必加试任何课程。

关于武大研究生院最近的新闻是,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打破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实行的3年学制。学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黄从新教授介绍,学校还将逐步推行一些改革,如按一级学

6 科招收硕士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或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考生,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或破格录取;科研成果或者创造能力突出的考生,可免考1至2门专业课的笔试;对综合排名靠后的录取新生实行试读制度,试读期满后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继续攻读学位的资格等。

公共课内容形式大“变脸”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近几年每年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到学校进行形势讲座,这是该校研究生政治课的一种课堂形式。由此而来,校内外各学科专家,包括政府官员、著名企业家、校内学者等,纷纷登上政治课讲坛,从多学科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开展针对性的系列讲座。研究生课外学习、各培养单位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和爱国敬业教育也被纳入政治课的范畴。政治课成绩实行综合化评定方式,由课堂学习成绩、论文、学术报告和培养单位的考核等部分组成。政治课已成为广受研究生欢迎的“新宠”。

研究生外语教学加强了互动。教师注重提高和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博士生外语课则以训练思维能力和提高学术交流能力为主。

此外,学校规定以优秀成绩通过六级考试的研究生,或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外语;各学科点可自行决定是否将外语课作为必修课,这样,一些外语水平较高的博士生也可免修公共外语课。

副教授也能当博导 2002年博士毕业,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的尚政军,今年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武大此次遴选出的博导中有17位副教授。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对记者说,副教授担任博导,是武大提高研究生专业培养质量的重大改革。他们均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重大课题项目,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较高评价。

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多元化的导师队伍。在武汉大学800多名博士生导师中,有兼职教授近100名,他们中有其他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知名学科专家,有学术背景深厚、经营管理业绩出众的企业家,有实践经验丰富、具备相应技术专长的高级工程师等。

多元化的导师队伍,促进了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前沿性科研成果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相结合,强化了学科之间和校内外的联合培养。

――摘自《光明日报》2004.10.20

第8篇:13年秋季开学汇报

未央区朱宏路小天鹅小学2013年

秋季开学工作汇报

为了确保我校开学工作顺利进行,依据未央区教育局2013秋季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全面部署,精心安排了开学各项准备工作,促使开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先将本学期开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初准备有序,各项工作快捷平稳

为了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我校于8月28日下午召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学习了区教育局2013年秋季开学督查工作的通知,开学报名工作落到了实处,明确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及重点,并根据局级要求制定了本学期学校和各部门计划6份。2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了区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学校工作计划,对开学工作做了具体安排。要求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超两周备课,现已收到计划26份。为9月1日正式上课做好全面准备。在开学的第一天要求做到三个一。升好第一次国旗。做好第一次安全教育(早读),上好第一节课。整个开学工作进行顺利平稳。

二、 严格安全排查,创造良好校园环境。

1.对校园安全,主管校长作了具体的安排,首先对门卫制度进行了完善,对门卫值班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严格坚守岗位,明确职责,做好记录,并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轮流值班,确保了学校安全。其次,安排专人从27日对校舍、部室安全全面排查,重点排查了厨房、安全通道、应急照明、安全设施、用电线路、体育设施、教室部室电扇、电灯、空调等重点部位,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做了整修。

2.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治理,特别是教室、宿舍、餐厅卫生,以及操场打扫,除草,整修,上下楼道的拖洗,教室板面更新和重新布置,桌凳摆放,地面清洗等都已经治理到位。

3.宿舍布置焕然一新,室内干净、床铺整齐。餐厅清洁卫生,餐具消毒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落实政策 ,规范办学行为。

我校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切切实实规范办学行为,发扬人本意识。注重教育的公平公正,不办重点班、实验班,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坚决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作息时间表,安排师生的作息;注重学生对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从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高度狠抓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抓教师中强化“人为本、德为先、质为上”的教风。

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将坚决按照学校的工作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扎实构建和谐校园,强化学校管理,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要务,力争创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使我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3年秋季开学工作汇报

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小天鹅小学

上一篇: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下一篇:人事部年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