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生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其他学校进行专业设置提供一定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篇1: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立

摘   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于2016年新开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特点,提出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系的办学定位中存在的筹划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并改革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基础和教学创新,以拓展理解实践的内涵。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这座新兴起化工类工业城市,依托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煤炭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化工中间体生产转化,建立课堂教学、仿真模拟与现场实习3类结合的实习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认识实习;专业教学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公布的新增本科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特色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属于工学大类中的化工类[1]。能源化学工程作为制药与化工类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储存及传输问题,更好地为人类的经济和生活服务,其核心是掌握含碳能源洁净利用(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的洁净转化)、普及新能源(包括新锂储能电池、能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转化)知识,实现以能源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为基础[2]。如何展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挑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针对与能源、石化、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环境催化、新能源使用和转化等方面洁净转化过程的有关问题。因此,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建立过程中,需要将“新能源”特色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有的优势相结合。

1    结合学校办学目标、确定实习课程范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结合有着近3年的教学经验和煤炭界高校中“黄埔军校”这一称号的定位,提出开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目的:为了满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这座兴起的化工类工业城市,培养掌握化学、能源转化利用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扎实基础、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煤炭工业和电力行业的高水平专业应用型人才。该类应用型人才可在工业、石油石化、生物质转化利用等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理、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转换和化学能源评估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从事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在煤炭高校的定位之下,争取突破创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以煤炭、天然气资源转化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在煤炭、天然气、煤化工行业以及新型生物质能源、新兴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设置适合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领域的实习课程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实践工程素养和针对实践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过去3年一直探索并尝试解决的棘手问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大三年级的教学计划中包含了“煤炭焦化及化产加工工艺学”“煤炭直接液化”“石油化工概论”和“化工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为后续理论课做好知识储备,所以认识实习课程内容多元化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实践学习对化工类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全国化工原理及全国化工设计大赛有较大帮助。例如,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要求提交的科研报告、车间设备平面和立面布置图、装置平面布置总图、厂区漫游图、管道布置图等材料,只有通過参观化工生产园区、学习生产线上的相关工艺才能把握比赛的大致流程和方向。

2    探索建立能源化学工程实习基地

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实习基地是大学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认识实习的时间节点、实习成本、实习基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影响和制约深度教学实践的主要因素。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的实习机会,还可以帮助指导教师熟悉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的区别,改进授课方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煤炭高校的地位促进了该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与煤炭化工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通过与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建造了高校大学生的认识实习基地。通过参观、调查,发现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既可以满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对于精细化工生产车间认知实践的要求,同时,又能拓宽学生对制氯车间、电石制乙炔车间生产流程相关知识的了解。所以,由能源化学工程系与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化工类学生认识实习的相关要求。

3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建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实习的时间节点为大二暑期。学生刚修完“高等数学”上下册、“大学物理”上下册、“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部分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课程,但还没有参观过化工产业园区,十分缺乏化工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积极性、补充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观念是提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化工实习效果的关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近3年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发现,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现场实习安排主要在乙炔生产车间、乙烯生产车间、生活化工产品生产车间、天然气转化车间、制氢车间、制氮车间、制率车间等。因此,在进入实地实习之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需要提前教授基础化学设备、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如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储存设备等相关内容。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认识现场实习的总体效果。认识实习任课教师将组织学生提前收集关于化工产业园区的相关文献资料(现代化工生产的相关视频、产区照片、车间设备布置图、车间设备立面布置图、布置总图等),同时,任课教师会负责举办关于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方法的相关知识讲座,让学生在参加实习前可以对实地实习有大致的了解,感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上述理论教学任务之后,通过组织为期一周的产业园区现场学习,近距离参观现代化化工园区,增强专业学生的总体实习效果。

4    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不利因素和创新改革

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于1997年9月16日成立的集炼油化工技术为一体的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的化工产品包括:NaOH,Cl2(l),H2,N2,HCl,C2H2,C2HCl3,NaClO等。公司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2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3级、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3级(暂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司生产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深冷等高风险工艺,因此,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于高校实习生进入产业园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实习生通常无法进入公司的化工生产车间,同时,也不能对大部分设备仪器进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产区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只能带领学生参观车间的外围布置。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每年都会接受大量的外界实习生。因此,每次参观公司产业园区都存在参观人员多、现场人造噪音大、参观产区时间短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学生实习效果差、学习收获低,不利于提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工程素养。

然而,实地实习依旧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认识实习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公司产业园区的生产环境、了解公司园区的文化,而且可以对化工生产车间的设备布置、生产流程、车间安全规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如何增强专业实习学生总体的现场实习效果是核心问题。通过近3年的探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学生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中作出以下尝试。

(1)提前与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在带领实习学生进行园区参观的同时,增加现场同步讲解、园区技术管理人员现场解答学生疑问等环节。

(2)合理利用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园区漫游视频,对视頻内车间布局、车间内生产装置的相关名称及用途进行逐一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现场实习内容的认识。

(3)安排学生利用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仿真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参观仿真模拟中心,近距离观察化工关键设备和生产流程。

(4)现场实习结束后,通过加强对学生认识实习相关课程的考核来评判、衡量本次认识实习的总体效果。

5    结语

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定位和目标,经过近3年的探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构建了具有能源化工特色的专业认识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然而,大部分现代化化工生产企业的对外政策会阻碍学生在校外培养工程素养。所以,合理利用互联网设备建立模拟实习场所已经成为当代化工类专业认知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依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煤炭特性,扩大煤炭、天然气、生物质化学等新型仿真工厂的建设,对于提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志杰,刘百军,黄星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建立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9(47):159-160,168.

[2]荣俊锋,陈明功,刘   铭,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6,44(7):218-219.

作者:唐荣庆 曾炜钊 施凯祥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篇2: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生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其他学校进行专业设置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毕业生;就业分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在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始建设的第一批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为满足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能源化学工程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成立的,我院从2013年开始本科招生。截止2021年7月现有5届毕业生,笔者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专业培养方案

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能源化工相关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研究、开发、设计、服务、销售或管理工作;能发现能源化工相关企业生产、研发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

(一)化工节能减排新技术、能源材料方向:针对能源化工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三废”物质进行处理工艺设计,尽可能做到无污染排放

(二)能源材料方向:主要围绕传统的三大能源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清洁化利用工艺设计(使用的催化剂、新材料等)

(三)可再生资源化工:主要针对可再生资源包括生物质秸秆、固体垃圾等有效的回收利用

(四)可再生能源化工:针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工艺化设计达到清洁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

专业按照总学分240进行设置,按照必修课、公共学位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位课程、工程基础类学位课程、专业基础类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进行模块设置,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宽厚的专业知识平台;部分专业课程增加了实验学时和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表1可知,2017-2021年能源专业共毕业学生227人,其中升学30人,就业197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分类来看,从2017-2021升学人数逐年提升,截止到2021年,升学率高达34.14%,位居学校前列。这一数据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更高层次学校的认可。从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来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向仍是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占比较少,这也是新兴专业就业的主要趋势。从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社主要就业区域还是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原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化工材料类企业较多,人才需求量大;薪资待遇较其他地区高,有一定的吸引力;地理位置近,生活习惯相近,心理上更易被安徽籍毕业生接受。

对毕业生就业行业进行分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行业仍以化工和医药行业为主,主要原因是化工、材料类企业很多技术工作岗位相同,专业基础课程相近,企业愿意让毕业生进厂后再继续专业培训,对专业要求不是特别高。还有的化工类企业也有部分材料类产品,所以化工、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均需要。作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的二级学科,由于专业起点较晚,在就业选择时,企业较少单独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设置为招聘专业,学生在进行求职时,一般以化工大类进行投递简历,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前途迷茫,专业发展受限,缺乏专业自信心。其实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来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就业方向广阔。但是在教学培养过程中,能源化学工程在很多课程的设置和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雷同度较高,由于我校该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本专业设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析化学、化工制图等都和我校化工专業的几乎一样,没有重点突出能源和核心要义。

基于此,笔者进行总结分析,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发展良好,但是如果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从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培养内容方向重点着手,一方面需要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置成具有能源特色的课程,便于和化工专业进行区分,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联系,了解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区域特色,培育培养更符合地方性、应用型的能源化学工程人才。

作者简介:陈静怡(1991—),女,汉族,安徽颍上人,讲师,硕士,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

作者:陈静怡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篇3:

提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措施探究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教学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各高校也开始注重改革和创新,其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也不例外。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当前社会中的急需专业,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是该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定要注重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改革,促进教学工作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我国输出更多专业性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本文将围绕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展开分析,详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利于促进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普通高校化学、材料、冶金等相关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在步入高校以后学生学到的第一门化学专业课。现在很多新兴的边缘学科比如生物无机化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等,都是无机化学在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等学科不断的相互穿插渗透形成的。这些学科也为无机化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无机化学成为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学科。

1   迎合能源化学工程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广阔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要落实开展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基础理论和技能,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全面理解能源转化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这就需要学校中的管理人员综合考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性,为学生开展校内实训以及校外实习,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为我国输出更多优秀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校中的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应加强投入资金的力度,积极改善校内实验实训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向合作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而且在实践评价体系建设工作中,还要积极地收集教师、学生、专家、实习单位等各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评价,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缺点,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1]。

2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改革,合理地利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实验室以及各种仪器设备,并且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制作出完善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形式,促进理论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善于为学生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像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类的实验技能比赛,通过这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提升实践能力[2]。

除此之外,要积极地落实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在大学后半阶段加强锻炼,走进教师的科研室,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也可以聘请社会中的专家到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开展学术报告,提升学生的科研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社会中前沿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动态。

3   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使其主动的融入学习中,促进教学工作的改革。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著论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对该课程的介绍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深入交流和沟通,将教师、学生以及无机和分析化学教材三者相互融合。

为学生阐述化学和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各种关于化学的热点话题,教师要实现以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专业导论课上教师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无机及分析化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这一门课程将会具备专业性的技能,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无机化工企业,在参观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再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合理的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授课,并且为学生布置课题作业,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性学习。

4   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改革,还会显著地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但是要想全面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教师一定要注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件,实现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提升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原子或者分子的拆分以及重组过程,将抽象的重点以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内化抽象化的化学概念[4]。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全面发挥出flash动画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制作sp,sp2,sp3,dsp2等各种分子杂化轨道的整个形成过程。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实现人机对话的目的,帮助学生开展碎片式学习以及移动式学习。除此之外,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辅助,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5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地为学生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竞赛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5]。如教师应在业余时间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坚持开展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学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还应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参加化工年会化工论文竞赛项活动,而且要为学生建立设备完善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课题,并设立创新实验基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落实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手段,实现将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教学工作转变成为新型的探究型实验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处理问题,得到正确答案,提升创新能力。

6   合理融合科研成果

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融合科研成果。当前科研成果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落实开展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科研课题一定要围绕主要教學内容进行,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社会中学科的前沿动态,显著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工作的改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分析工作中,实现把最新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让科研带动教学改革、让教学工作促进科研[6];第二,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科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采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为教学工作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促进教材建设。在教学工作中合理的融入科研成果时,教师也要进一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其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对科研案例深入的研究讨论以及分析、比较各种方案所存在的优缺点提供帮助,并且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查阅资料,实现对各种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7   总结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意识到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改革和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机及分析化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以及学习主动性。为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迎合能源化学工程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率、达到理想教学目标的目的,为我国输出更多专业性技能较强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利顺,李风海.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思考[J].山东化工,2016(1).

[2]王辅,何平,廖其龙,等.基于学科交叉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学刊,2016(7).

[3]王瑶,刘通,周柏青,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广东化工,2016(9).

[4]唐荣庆,曾炜钊,施凯祥.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立[J].现代盐化工,2019(4).

[5]赵海,刘俊清,刘瑾,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5(12).

[6]赵海,刘瑾,董颖男,等.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作者:姚世杰

上一篇:支部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生态技术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