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三位数除法

2022-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三年级三位数除法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三年级作文教学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起着奠基的作用,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进行教学,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个性。要提高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作文讲评改变为自我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三年级 作文教学 初步探索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是由看图说话写话和写一段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渡的阶段,它既不同于一二年级的“写话”,又不同于五六年级的“习作”,因此这个年级作文教学的好与差,将会影响到以后的作文教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如何迈出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第一步呢?去年,笔者在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把握作文训练重点

教师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标,把握了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作文和评价学生作文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二、做好三年级作文的衔接

三年级作文训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看图写话或按要求写话的继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这个特点,着重进行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连句构段,表达连贯,并把内容写具体。

三、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不仅在写作训练中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独创性,还要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个性。

另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我想说的话”,写出真情实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作文。

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发技能和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开形式的教学都要遵守激发兴趣的原则。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效。提高写作兴趣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作文的重要性,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1.要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是写作的基石,思考是写作的枢纽,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2.要养成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有意识地牢记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并让学生用笔记下来,一旦需要时,便可随手拈来。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多记精彩的段落和句子,多摘抄好词佳句,平时多记名言警句、谚语和歇后语,这样,他们在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速度也会加快。

五、采取作文微型教学

所谓“微型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或对每一个技能提出训练目标,每次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某一个侧面。根据微型教学的原理,每次作文训练前,教师要对目标、内容、次数进行整体规划,分别确定一次作文的训练重点,确立适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六、 进行作文互动训练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引起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反思。我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互动训练,具体的方法是:在作文训练中,教师抓住选材、构思、口述、修改等环节,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的讨论和全班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完成每一次作文教学任务。

七、变作文讲评为自我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每次都由教师批改,耗费了教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尽管教师绞尽脑汁,但收效甚微。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我改变了作文批改全部由教师包办的做法,进行了作文由学生自我修改的探究。即学生完成写作后,让他们给自己的习作写上“自我评析”,找出作文中的优点和存在问题,然后交给教师评写等级。教师在审阅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恰当的自我评析作出表扬,对不准确的评价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他们在下一次作文时就会认真地写,认真地评,写作水平会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要彻底摆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学生愁、教学苦、费时多、效益低的困境,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要多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1998(9).

[4]张承明著.中外语文教育研究比较[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0.

[5]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1999.6.

作者:孙莉芹 韩振发

第2篇: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给大家分享《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以刚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为基础,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汇报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练习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习上升到抽象的算理,促

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竖式没有写完整;数位没有对齐;还有少部分会出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这点,我认为应当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找错。学生才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马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百位不够除,并且前两位数字和除数不能整除时,学生计算比较困难。我想在巩固练习课上多下点功夫,尽量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理解算理进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前两天刚刚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基本的笔算方法都已初步形成。本节课笔算中重点要解决的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形。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该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无味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以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这样做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本节课,我始终本着尊重主体、相信个体的原则,让学生始终参与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在突破“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也要相应地写在十位的上面”这一重难点时,我没有加重老师讲的力度,而是留给学生充分地探求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先充分讨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难度也就降低了,再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尝试试做。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讨论、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在学生笔算除法时,允许他们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样,就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地归纳出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新课标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对结果先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笔算,这样,就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作用,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虽然重视了估算教学,但是当学生求出了准确商后,并没有将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也因此使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以及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探究新知的环节花费了过量的时间,造成练习量少,练习的形式单一,并且,学生课堂练习出现的错题没有时间及时纠错。

3、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练出一笔漂亮的粉笔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

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其一:本次教学是以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尤其是在计算个位除法时,如果个位上有余数,学生在

写商时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写,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4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平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怎样将计算教学与具体情境更加紧密的结合,做到既注重已有经验又关注计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寻找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呢?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又如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和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5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来加以引导,同时通过预习让学生知道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竖式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学生在自主探索时,通过学具操作来明白算理,即把4筒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2筒就是20个,再把6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3个,最后把两次分的结果合并,2筒与3个合起来是23个,所以46÷2=23;也有从数的组成思考得数,把46分成40和6,先用40÷2=20,再用6÷2=3,最后合并20+3=23。这些均是计算除法的算理。结合学具的操作,学生明白了除法竖式计算的算法与算理是不同的。算理是算法的依据。

最后让学生比较今天的除法计算与之前学习的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错题展示,让学生掌握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十位或百位算起,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一贯比较差。慢慢来,当孩子刚接触到新知识时让他掌握了,那么对他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计算中的算理,只有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正确的计算,掌握算法。

整堂课中,教师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算理,给学生以实际计算的机会,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究算法,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素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6

这两个星期以来,三年级的数学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刚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点时,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笔算除法为什么要出现那么长的竖式?结果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习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习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消化,才能达到熟练,再加上要注意加强试商练习,实行人人过关术,使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试商,真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第3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俩位数的笔算除法》说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二年级学了表内除法和三年级上册学了表内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是四位数的笔算除法,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打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先从最高位除起,除的过程中要看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基本相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3.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4、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的连续除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天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1.口算开火车:

490÷7﹦360÷6= 630÷7﹦500÷5﹦ 240÷8﹦ 160÷4﹦

150÷3﹦ 700÷7﹦ 240÷4﹦ 480÷6﹦ 900÷9﹦ 640÷8﹦

叫一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77×()<593×()<236×()<588×()<665×()<39

为本节课试商打基础

3.笔算下列各题

68÷4=85÷5=

让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

3、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俩位数的除法。出示课本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这道道题完整的表述一下?那么根据这位同学的表述,如何来列算式那?学生列出算式,板书:

238÷6=

请同学们来估一估,这些照片大约要插多少页?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使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结果,要想准确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进行试算,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请一个学生介绍计算过程,教师完成板书内容。引导学生把准确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总结计算方法:

238除以6,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个百除以6,商够一个百吗?不够,不够我们要把2个百看成20个十,在与十位上的3合成23个十,23个十除以6,商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十,用6乘三个十,得18个十,23个十减18个十,得5个十,余数是5,5个十与8成58,58除以6,商是9,用6去乘9,积是54,58减54,余数是4,余数比除数小,到此为止。

引导学生共同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俩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能插下这些照片吗?

2本哪?

方法一:24<40,所以一本不够,24×2=48,40<48,所以俩本装这些照片够。

方法二:

24<39,39-24=15(页),15<24.所以不够。

学生思考后解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5.小练习:

156÷3=

434÷8=

605÷5=

863÷7=

(1)比较:这四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前两道题的商是两位数,后两道题的商是三位数,为什么?

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学生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小结。

2、练习五第1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1)口答:商是几位数?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订。

四.拓展练习:

1428÷6=

3689÷8=

15964÷9=

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今天教学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上完这节课总体感觉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掌握不是很好。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让学生能够把已经学习过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中,让学生知道当被除数的最高为不够除,我们就看前两位。

二、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

围绕教材“238÷6”提出“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讨论,发现笔算的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这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估算的结果要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并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2.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错题,让学生教学生。

3.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上不够好,后面的巩固练习还没完成

第4篇:三年级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年级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13-15页图示和例1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这就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以动手摆实物和问答思考题作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必要的梳理、归纳及讲清算理算法。

对例题的处理是重点教学例1,学生半独立完成例2。

在练习和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一)教具:口算卡片、磁性黑板、6捆零9根小棒、小棒图。 (二)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8÷46÷39÷34÷2 35÷524÷645÷921÷7

2、口答:(用投影依次出现) (1)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2)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节课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 (1)摆一摆:

老师拿出来6捆小棒,要求学生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分自己的小棒)指名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演示后,教师将实物图贴在黑板上。

问:你分的小棒和黑板上的一样吗?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捆?(每份是2 捆) 问:6捆小棒是多少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是多少根? (6捆小棒是60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 (2)算一算:

师问:怎样写算式呢?(60÷3=20) 让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小棒,60÷3得 20你是怎样想的呢?(60除以 3,可以看成是 6个10除以 3,等于 2个十就是 20,教师板书: 6个十, 2个十) 出示:80÷2,90÷3让同学说说口算时怎样想,再说出得数。(指名说、互相说) 教师引导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说一说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应该怎样想,怎样算。 (3)想一想:

600÷3应该怎样算?6000÷3又应该怎样算,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指名学生说出推想过程和得数,教师将板书写完整。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两题你是怎样想的,得多少) (4)教学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让学生读算式:60÷3,600÷3,6000÷3。师讲:除法跟乘法一样也有两种读法。例如: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读600÷3和6000÷3。提问:这两种读法的区别是什么?(先读被除数时就读作:“除以”;先读除数时就读作“除”) (5)做一做:

①用两种方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 40÷2 500÷5 8000÷2 (先让同桌互相读,再指名在全班回答) 先让学生做在书上,再指名在全班订正,要求学生把每个图中的三道题联系起来说出口算过程和得数。

3、教学例2:(出示口算题69÷3) (1)出示思考题。(投影打出) 6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十? 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一? 口算时应该怎样想?除得的结果是多少?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思考题议论议论。

(3)让每个学生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再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实际分一分。(同桌可以商量) (4)教师将小棒图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对着实物回答上面的几道思考题。教师做必要的讲解、纠错。 (5)师让全班学生写出算式结果,教师将例题书写完整。

(6)要求学生看着算式口述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让学生个人说、互相说、在全班说) (7)新知识练习(先思考、再口算、独立完成) ①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②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 4除48 第①题指名学生回答,第②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1、直接写出得数:

40÷2 600÷6 99÷9 46÷2 48÷4 5000÷5

2、改错:

39÷3=31 8000÷4=200 20×2=10 ? 700÷7=1

3、思考题: 690÷3=?

第二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

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

3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①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②中,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①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

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

3、4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6辆车够。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日记的内容是: (1)举出2个生活中应用估算的例子。

(2)除法估算一般的方法是什么?举2个例子说明。 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第5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一、学习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二、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括号里最大填几?

2、计算并且验算。

(1)64÷

4(2)84÷

2(二)探究新知。

1、情境展示。

第一条信息与问题: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2、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

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3、小结计算方法。

总结: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6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商是两位数)

教学设计

明威乡中心小学校白塔校区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3页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312:3在(

)位上,表示(

);1在(

)位上,表示(

),2在(

) 位上,表示(

)。

2、算时同时请两名学生用竖式板演56÷4,13÷3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3、猜测如果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了,计算方法会变吗?

4、引入 :通过下面的学习,让我们从中找到正确答案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题

1、出示例5的情景图

请你观察这幅图,然后告诉大家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我从图上获得这些信息,小猪3分吹135个泡泡。

谁能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小猪平均每分吹多少个泡泡? )

怎样列式?(板书:135÷3)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并计算。)

3、小组交流

(1)你是怎样计算的呢?把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获得的成功和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

选一个小组将竖式在投影仪上展示、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问,小组进行答辩。 追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5、动笔算一算:288÷4

276÷2

639÷3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即十位上。 )

6、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促进内化

1、练习一:我是公正的小法官(抽生先判断对错,再说错在哪里?)

2、练习二:完成53页课堂活动 (让同桌学生采用我问你答的形式) 判断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

3、练习三:(让学生举手回答)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312÷4,被除数百位上的3比除数4( ),不够商1个( ),就要看它的前两位,31个( )除以4,商( )个( ),所以商( )应写在( )位上。

四、知识延伸

如果被除数变成四位数、五位数了,你可以计算吗?方法是怎样的? 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要记住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

1、2题

第7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 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总结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谁来说一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说的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二、 练习巩固: 1. 口算:

150÷3=

160÷2=

400÷5=

320÷4=

210÷7=

400÷2= 2. 竖式计算:

728÷8= 648÷6= 300÷7=

365÷5= 541÷9= 608÷8= 3. 估一估:

356÷6≈

商是(

)位数

问:你是怎样想的? 598÷2≈

商是(

)位数 738÷9≈

商是(

)位数

4. 快帮帮小马虎吧,请你的火眼金睛帮助他发现错在哪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 ) ( ) ( ) 5. 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的3倍是351,求这个数。

(2)968是8的多少倍? 6. 实际应用:

⑴ 李阿姨展出了8个新品种的梨,共368箱。平均每个新品种多少箱?(独立解答,订正答案)

⑵ 5千克鲜鱼能成1千克鱼干,5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的鱼干?(独立解答,订正答案)

三、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困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合理的估算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计算的对错。为了减少计算的错误,除了计算认真仔细外,还要养成算前估算,算后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上一篇:各月出生的属虎人运程下一篇:谈读书阅读答案